藏南扎西康铅锌锑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3月第30卷第1期 四川地质学报 Vol.30 No.1 Mar,2010 藏南扎西康铅锌锑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刘玉生1,2,邓江红1,何明华2,3,原恩慧2,刘敏院2,李及秋2,杨志平2,张立华2

(1.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2.西藏华钰矿业有限公司,拉萨 850000;

3.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大队,贵州 铜仁 554300)

摘要:扎西康铅锌锑银矿区主要出露下侏罗统地层。矿区内目前发现的4个铅锌锑银矿体,主要充填于近

南北向张扭性断裂破碎带及次级羽状张节理中,矿化强度从构造带中心向两侧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初步分析矿床与北部的穷多江变质核杂岩、广泛发育的南北向断裂及侏罗纪地层有着密切成因联系。F 42、F 46、F 48所围限的倒三角形区域内的侏罗纪地层、南北向深大断裂和褶皱核部区域,应为今后矿区及外围进一步探矿的重点和主要研究对象。

关键词:多金属矿床;断裂控矿;找矿方向;藏南扎西康

中图分类号:P618.42、43、6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995(2010)01-0013-03

藏南地区地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与高喜马拉雅北坡之间,属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段,被认为是青藏高原最具特色和最重要的金—锑成矿带。扎西康铅锌锑银多金属矿床位于藏南山南地区隆子县境内,

属邛多江金—锑—银矿化集中区[1]。区内金、金—锑和锑多金属矿床(点)星罗棋布,其中以马扎拉和泽日

金—锑矿床、查拉普金矿床、扎西康锑多金属矿床为代表,大都在近东西向和南北向断裂交汇部位产出。 1 区域地质背景

扎西康矿区位于喜马拉雅—冈底斯地层大区喜马拉雅地层区康马—隆子地层分区,藏南拆离系东段,羊卓雍—拿日雍错复式向斜东南端,日当大断裂西南侧,邛多江变质核杂岩体南侧5km 处。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有上三叠统修康群(T 3x)杂色页

岩、板岩、变质细砂岩、石英砂岩夹杂色

泥灰岩、硅质岩;下侏罗统日当组(J 1r)

黑色页岩与泥灰岩、砂岩互层,夹有燧石

团块,凝灰质砂岩;中上侏罗统遮拉组

(J 2-3z)杂色-灰黑色砂页岩互层夹玄武

岩、安山岩、英安岩、凝灰岩、硅质岩等

火山碎屑岩、灰岩、砾石块体;下白垩统

甲不拉组(K 1j):灰黑色钙质页岩、酸性凝灰岩、页岩、细砂岩;第四系(Q)为残坡积物、现代冲积物、水系冲积物等。区内线性构造十分发育,主要的区域性断裂构

造共分两组:一组为大规模近东西向逆冲-推覆断裂, 拆离系内亦发育大型东西向张性正断层[3];

另一组是近南北向张扭性断层,切割了东西向构造行迹,与金和锑矿床(点)具密切空间分布关系,为区内主要的控矿容矿构造。构造带内,还分布有一系列由深成侵入岩和变质沉积岩所构成的变质核杂岩体。高喜马拉雅构造带内前寒武系中~高级变质岩分布广泛,其中以片岩、片麻岩、混合岩和大理岩最发育,并且为古生界和中新生界碎屑沉积岩和低变质岩所覆盖。侵入岩分布明显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呈岩株、岩脉状产出,主要为喜山中期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燕山晚期辉绿岩脉群(图4)。 2 矿床地质特征

矿区内出露地层为上三叠统修康群和下侏罗统日当组,日当组可分为五个岩性段(图2)。铅锌锑银

矿(化)体主要赋存于南北向断裂构造破碎带和羽状张节理中,两侧围岩主要为日当组第四岩性段(J 1r 4)

收稿日期:2008-09-01

作者简介:刘玉生(1982-),男,四川泸州人,研究生,专业:矿产普查与勘探 图

1 藏南拆离系东段区域构造纲要图[2]

K-白垩系; J 1-下侏罗统; T 3-上三叠统; 1-断裂及编号; 2-复背斜及编号: B 12-雪萨-三安曲林复背斜, B 13-洛扎复背斜,B 14 -库拉岗日复背斜; 3-复向斜及编号: X 14-琼结复向斜, X 15-羊卓雍错-拿日雍错复向斜;4-扎西康矿区

藏南扎西康铅锌锑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岩石呈碎裂状或板状。矿(化)体的分布严格受控于断裂构造破碎带,无论在走向或倾向上均分布在构造破碎带内,矿化强度从构造带中心向两侧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

区内现已发现的断裂有22条,方向以近南北和北东向两组为主。南北向主要有F 1、F 4、F 5、F 6、F 7等,为张扭性;北东向构造带在矿区东部及南部区域发育,包括F 2、F 3、F 11、F 12、F 15、F 16、F 18、F 19、F 20、F 21、F 22、F 23,其中F 3、F 21、F 22、F 23均为矿后断裂。另有一组近东西向的断裂带,

在矿区内主要有F 8、F 9、F 17。区内断裂带分区特点:F 3北或北西区,构造

带呈扇形分布,以近南北向为主;F 3南东区,构造带以北东向为主。区内

断裂均为西倾。

区内岩浆岩主要有辉绿岩和隐伏的闪长岩。辉绿岩在地表只出露一

个,位于勘查区中部,长约500m,宽50~150m,呈近东西向展布。闪长

岩主要在探硐中见到,形态暂未控制。两种岩体均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

在近构造带部位有弱铅锌锑银矿化。

区内变质作用主要为热接触变质。区内矿化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

(脆)硫锑铅矿化、闪锌矿化、白铁矿化、菱铁矿化、褐铁矿化、赤铁矿

化和硅化、方解石化、绿泥石化、白云石化等。区内暂时发现有Ⅴ、Ⅵ、Ⅶ、Ⅷ号铅锌锑银矿体四个,其空间产出分别受F 7、F 2、F 13、F 14断裂破碎带控制。各断裂特征见表1。各矿(化)体特征为:

1)Ⅴ号:产出于F 7断裂破碎带中段,形态呈不规则脉状、长透镜体状,局部有膨缩变化。在走向和倾向上,矿体具有舒缓波状的特点。矿体

产状与断裂破碎带产状基本一致,整体倾向西,倾角47°~56°之间变

化。受羽状张节理的控制,矿体顶端常呈现羽状分叉现象,到深部又连接

成一体(图3)。矿体水平厚度一般在1.45m~10.12m 间,平均6.50m,沿走向工程已控制矿体长大于720m。矿体是由长6~9m、宽0.10~

0.15m 的矿脉重叠构成,矿脉

在平面上有呈“S”型变化的特点。矿体与围岩间多呈渐变过渡关系,也有的为突变关系。矿体平均品位:Pb 1.98%,Zn 2.85%,Sb 1.16%,Ag 87.18g/t。矿化、蚀变主要有:硫锑铅矿化、方铅矿化、

闪锌矿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和硅化、方解石化等,银主要赋存在方铅矿、硫锑铅矿中。在强蚀变带的板理化页岩或板岩中往往形成较好的铅锌锑银矿体或富矿体。

2)Ⅵ号:北东10°~30°走向,西倾,倾角50°±。矿体形态似层状、

脉状~透镜状。地表探槽揭露,矿(化)体水平厚度2.57~11.8m,控制长363m,

产状285°∠55°。矿体平均品位:Pb 0.92%,Zn 2.27%,Sb 1.05%,Ag 48.48g/t。

矿体平均水平厚度6.35m。矿化、蚀变主要有:硫锑铅矿化、方铅矿化、闪锌

矿化、辉锑矿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和硅化、方解石化等。

3)Ⅶ号:北东35°~40°走向,北西倾,倾角28°~61°,北东边陡、

南西边缓,但矿体总体产状大致为308º∠49º。矿体形态为似层状、脉状。地

表探槽揭露,矿体长280m,矿体厚0.5~2.5m 不等,矿体平均水平厚度为1.61m。

矿体平均品位为:Pb 0.96%,Zn 3.70%,Sb 0.23,Ag 48.10g/t 。矿体平均水平

厚度1.61m。矿化以铅、锌矿化为主,锑矿化不发育,地表一般形成铁帽。

4)Ⅷ号:北东走向,倾向北西(298º~320º),与Ⅶ号矿(化)体大致

平行。矿体倾角51º~64º,形态为不规则透镜状,地表控制长222m,水平厚

度2.20m。矿体平均品位:Pb 3.34%,Zn 4.19%,Sb 0.60%,Ag 88.06g/t。矿化表1 主要控矿断裂的特征 断裂 编号 两盘地层性 质断裂面 产状 长度(m)宽度(m)矿 化 蚀 变 F7 J 1r 4 张扭性281°∠52° 10001-12铅锌锑银 褐铁矿化、硅化、方解石化等F2 J 1r 4 张扭性285°∠55°

13001-10铅锌锑银 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等F13 J 1r 4 张扭性300°∠50° 280 1-5 铅锌银 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等F14 J 1r 4

张扭性310°∠56° 220 1-5 铅锌银 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等图2 扎西康矿区地质简图Q-第四纪冲积沉积物;J 1r 5-灰绿

色石英砂岩与灰黑色页岩互层;J 1r 4-灰黑色板岩夹褐黄色钙质砂岩;J 1r 3-灰绿色石英砂岩;J 1r 2-灰黑色页岩;

J 1r 1-白黄褐色粗粒石英砂岩;βμ-辉绿岩;F 8-部分断层编号;Ⅴ-矿体编号

3 五号矿体剖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