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四首《雨霖铃》《踏莎行》《苏幕遮》《声声慢》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汲古本】题作“郴州旅舍”。词后 附注:坡翁绝爱此词尾两句,自书于 扇云:“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人间词话卷上】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 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 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 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烟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 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 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 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十八 宋词四首
2007-12-02
柳永(?-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 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崇安 (今属福建)人。景佑进士。官屯田员外郎。 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 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 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 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雨霖铃》、 《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但作品 中时有颓废思想和庸俗情趣。诗仅存数首, 《煮海歌》描写盐民贫苦生活,甚痛切。有 《乐章集》。 (《辞海》1989年版)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 潮欲平。”——林逋《相思令》 暗示船将启碇,情人难舍。 “烟迢迢,水迢迢,准拟江边驻画桡,舟 人频报潮。” 较明显,但仍未脱林词窠臼。 “兰舟催发”,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 没有他们含蕴缠绵,却直而能纡,更能促 使感情的深化。
总结
上片:临别情景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邈远之景,衬托出情人相见无期,自己前 途茫茫的惆怅。 承上启下,既是总结上片的离别情景,又 是为下片写别后情景作铺垫。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点明伤离别的主旨。自古伤离别是常情, 此时离别更遇冷落清秋,呼应了上片的寒 蝉凄切,递进语气强调了此时清秋离别更 让人难受。
解题: 这首词题为“郴州旅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 (1097)春三月。前此,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出为杭 州通判,又因御史刘拯告他增损神宗实录,贬监处州酒 税。绍圣三年,再以写佛书被罪,贬徙郴州(今湖南郴 州市)。接二连三的贬谪,其心情之悲苦可想而知,形 于笔端,词作也益趋凄怆。此作写于初抵郴州之时,以 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谪居的凄苦与幽怨。成为蜚声 词坛的千古绝唱。 在郴州市苏仙岭,从白鹿洞拾级而上,约100米处,有 一圆柱绿瓦,翘角飞檐的护碑亭,亭内有一块高4米多 的天然石壁,上有一块摩崖石碑,这就是“三绝碑”。 所谓“三绝”:即秦观的词 《踏莎行 郴州旅舍》,大 文学家苏轼为该词写的跋和米芾的书法。
词牌名
据宋代王灼的《碧鸡漫志》记载:“帝幸 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 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 寄恨。”这就是本词词牌的来历,乃玄宗 悼亡之曲。柳永用这个词牌抒写自己离开 汴京时与恋人的凄凄别情。
朗读、疏通全词
找出全词的点题句
“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 诗或好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 的意境、风格。”——别林斯基(俄) 请大家给《雨霖铃》这首词所蕴含的画面 拟一个标题。 为了渲染这幅画面,上片作者选取了那些 景和物作为背景呢? 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泪眼等
“闭”字准确生动、含有多层意思。 一是衬托荒凉而又寂寞的环境,说明作者于此几 乎断绝与人的来往,故“门虽设而长关”; 二是逃避袭人的“春寒”,闭户不出; 三是妄图借此阻止进入耳鼓的杜鹃的哀啼; 四是妄图阻挡映入眼帘的落山的夕阳。 “鹃声”、“斜阳”在古诗词中都是引起乡愁的 客观事物。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由于杜鹃的啼声,似在说: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所以张炎《高阳台》 中有“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这样的词 句。 正因为如此,作者才产生了把耳闻目见一概拒之 于门外的情感。这是由“不堪”忍受而产生的怨
宋苏轼戏评秦观、柳永对联: “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满庭芳(三之一)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 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 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 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今宵酒醒何处”表现作者分别后孤独、无 助、迷茫的精神状态。 2、虚构离别之后的相思之苦,与前面实写 离别场景融为一体,更形象地抒发别情。
柳永用语的俗白美
(清)冯煦《蒿庵论词》”耆卿词曲处能直, 密处能疏,险处能平,状难写之景,达能 达之情,而出于自然。“ 如何理解? 感情流露真挚、自然 语言自然。不喜欢堆砌辞藻、大量用典, 而是以本色的语言、白描的笔法写景、造 境、抒发情感。
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 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 凄厉矣。东坡赏其后二语,犹为皮相。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山峻高 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 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树树皆 秋色,山山尽落晖”,“可堪孤馆闭 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气象皆相 似。
总结:
上片写客馆凄凉情景,反映作者迷惘惆怅 心情。 下片写贬谪飘零之苦,思乡感旧之悲。
一个“砌”字,将那无形的伤感形象化, 好像还可以重重累积,如砖石垒墙般筑起 一道高无重数、沉重坚实的“恨”墙。 恨谁?恨什么?身处逆境的词人没有明说。 联系他在《自挽词》中所说:“一朝奇祸 作,漂零至于是。” 可知他的恨,与飘零有关,他的飘零与党 祸相联。秦观以这堵心中的“恨”墙表明 他对现实的抗争。他何尝不欲将心中的悲 愤一吐为快?但他忧谗畏讥,不能说透。
词人在幻想、希望与失望、展望的感情挣扎中, 面对眼前无言而各得其所的山水,也许他悄然地 获得了一种人生感悟:生活本身充满了各种解释, 有不同的发展趋势,生活并不是从一开始便固定 了的故事,就像这绕着郴山的郴江,它自己也是 不由自主地向北奔流向潇湘而去。生活的洪流, 依着惯性,滚滚向前,它总是把人带到深不可测 的远方,它还将把自己带到什么样苦涩、荒凉的 远方啊!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良辰好景、千种风情都成虚设,只因离开 了相爱的人。更与何人说呼应了上片的竟 无语凝噎,倾吐了别后长久孤寂,虚度年 华的痛苦。
小结
一切景语皆情语。 《雨霖铃》抓住了秋天的典型意象寒蝉、 烟波、暮霭、晓风、残月渲染了凄清冷落 的气氛,烘托了离别时的惆怅和痛苦之情, 可谓情景交融。 采用白描手法,通过细节的刻画,写出人 物不忍分离的情景,真挚感人。 上实下虚,前呼后应,层层深入,淋漓尽 致地刻画了缠绵悱恻的离愁别绪。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寒蝉凄切 点明季节,寒冷的天气,凄清悲切的气氛。 对长亭晚 点明离别的伤感,默默相对直至天色已晚,无声 胜有声。 骤雨初歇 预示离别之船将要起航 上片第一层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凄清 悲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以精练之笔刻画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一边留恋情浓,一边却兰舟催发,所以都 门帐饮毫无兴致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细节刻画是情感的集中表现 ,真挚动人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是对别后的想象。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 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志。才 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 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 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 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 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 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山献(音 yǎn)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 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 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 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承上片念去去,写想象别后酒醒所见。 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 晓风吹拂着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凄清的气氛,冷落的客情,清幽的风景,绵邈的 离愁,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中。杨柳、晓风、残月 三个典型意象触动离愁情怀,酒醒可谓愁定思愁, 愁何以堪。 这几句是想象的虚景,因情设景,情景交融。
于是化实为虚,宕开一笔,借眼前山水作这痴痴 一问。 好像词人在对郴江说:郴江啊,你本来是围绕着 郴山而流的,为什么却要老远地北流向潇湘而去 呢? 关于这两句的蕴意,或以为:“郴江也不耐山城 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是自己还得呆在这里, 得不到自由。” 或以为词人慨叹身世:“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 本想出来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 着郴山而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竟被卷入一切政 治斗争漩涡中去呢?”
这首词最佳处在于虚实相间,互为生发。上片以虚带 实,下片化实为虚。 另外,词人善用对句写景抒情。上片开头“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雾霭与月色对举,造成一种朦胧的意境, 笼罩全词;下片开头亦用对句,“驿寄梅花,鱼传尺 素”,虽然表现的都是朋友的信息和寄赠这同一内容, 却能造成书信往来频频不断的气势,与“砌成此恨无 重数”相照应。 总之,此词以新颖细腻、委婉含蓄的手法描写了作者 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心绪,抒发了内心不能直言的深 曲幽微的贬徒之悲,寄托了深沉哀婉的身世之感,使 用写实、象征的手法营造凄迷幽怨、含蓄深厚的词境, 充分体现了作者身为北宋婉约派大家的卓越艺术才能。
长亭:表现离愁别绪的常用意象之一。 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李白《菩 萨蛮》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李白《劳 劳亭》
鉴赏名句
(明)贺裳《皱水轩词筌》:“柳屯田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自 是古今俊句。” 看似平常的一句诗为什么ຫໍສະໝຸດ Baidu得到这么高的 评价呢?
1、将多个能表现离别的愁苦的意象集中抒发自己的别 情。 “晓风”:不是暖风或微风,深秋的早晨吹来的风凄厉、 寒冷,与作者的心境相吻合; “杨柳岸”: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折柳赠人是希望 对方留下来。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 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 元二使安西》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 恨无消息到今朝。”——刘禹锡《杨柳枝词》 “残月”:为什么不是圆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 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破镜一样的残月,最易 引起词人的愁思。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一生都在烟花柳巷里亲热唱和,大部分的词诞生 在锦榻绣被之中,当时歌伎们的心声是:“不愿 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 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柳永晚年穷困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 姐妹们集资营葬。 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 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 “吊柳会”。
朗读、疏通全词
词的上下两阕的侧重点是什么? 炼字: “迷”“失”“断”“闭”“砌” 炼字要答出:字在句中是什么意 思,在诗词中写出了什么景象, 表达了什么情感
“失”、“迷”二字,既准确地勾 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 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 意绪。 “断”有尽的意思,一“断”字, 让人体味出词人久伫苦寻幻想境 界的怅惘目光及其失望痛苦心情。
婉约与豪放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 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东大汉,铜琵琶,铁绰板, 唱大江东去。 请各用一个比喻说说婉约词与豪放词。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少游,号淮海 居士。高邮人。北宋文学家。宋神宗元丰八年 (1085年)进士。 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 正字、国史院编修官。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 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 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 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为“苏门四学 士”,颇得苏轼赏识。 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