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与巴西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与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b3b61464a6c30c2258019e0a.png)
寒流、地形、东北信风背风坡;离陆风、副高
➢ 西部沿海气候分布特点:狭长、南北延伸、南北更替
热带雨林气候
高
年只下过一场10分钟的小雨。 思考:临海,为何成为世界旱极?(10分) 影响降水的因素:(纬)大、地、海、洋(天、人)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
流,降水少;
18°
东南信风是离岸风,降水少;
东部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大西洋的
28°
热 带山
热带草原气候
沙
漠 气阿塔卡马沙漠
气
候
候
温
地中海气候
盐沼是地表过湿或季节性积水、土壤盐渍化并长有盐生植物的地段。有 人认为,盐沼属于广义的沼泽范畴,但它在水质、土壤、植被和动物各方面 与其他沼泽类型都有明显的差别。盐沼地表水呈碱性、土壤中盐分含量较高, 表层积累有可溶性盐,其上生长着盐生植物,这是它的基本特性。盐沼广泛 分布于海滨、河口或气候干旱或半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带的盐湖边或低湿地上。
安第斯山脉的隆起对南美大陆的地理环境 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争取: 活学活用、 知识迁移、 举一反三
探究一:亚马孙热带雨林气候最典型/最大的原因
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大、地、海、洋
1.纬度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2. 南、北、西三面为高原山地,地势高,且东 面向大西洋敞开,利于海洋暖湿气流进入 3、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从大西洋带来丰富的水 汽,遇南北西高地抬升,增加降水 4 .暖流,增温增湿
高中区域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
![高中区域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5775443a0b4c2e3f57276372.png)
在拉丁美洲的热带森林中,生活着一种样子很特别的鸟, 叫巨嘴鸟。它体长70多厘米,可是嘴长却有22厘米,几乎 是整个身躯的1/3,嘴宽达到8厘米,真是名符其实的大嘴。 这样大的镰刀嘴与身躯的比例很不相称,显得特别笨重, 真叫人为它的脖子担心,怕那粗壮的嘴会把颈骨压断。其 实不然,它的嘴虽然体积很大,但是很轻,还不到30克重。
10000
好望角
巴拿马运河位于美洲巴拿马共和国的中部,它是沟通太平 洋和大西洋的重要航运要道。利用巴拿马运河比绕道麦哲伦海 峡缩 短 航 程5 000~10 000km。 船舶通过运河一般需要9个小 时,可以通航5万---10万吨级的轮船。
世界最长的山脉
平 原 高 原 相 间 分 布 的 地 形 结 构
15 %
(二)、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可可、金鸡纳(故乡) 咖啡、甘蔗、香蕉(均世界产量一半) 可可、棉花、烟草产量也很多 粮食作物:玉米为主,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己 阿根廷是出口农产品较多的国家
纺锤树:是南美洲热带草原上的代表树种,树于很家纺锤, 最大直径可达数米。能贮存雨季时吸收的大量水分。以适应干 季时的需要。 波巴布树:是非洲热带草原上的代表树种,是典型的长寿 树木。树高约25米,树干直径可达10米,树冠直径有100多米。 波巴布树的体内积存着大量水分,能适应炎热的干季。果实为 长椭圆形,汁多味美,猿猴喜食,所以又称“猴面包树”。树 皮可以用来制绳和造纸。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的范围
组成
墨西哥 西印度群岛 中美地峡 南美洲
思考
1.为什么将该区域称为拉丁美洲 ? 2.拉丁美洲和南美洲有何区别?
拉丁美洲的岛屿
西印度群岛
麦哲伦海峡
火地岛
西印度群岛
拉丁美洲与巴西-高二地理区域地理复习课件
![拉丁美洲与巴西-高二地理区域地理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a0b8b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c.png)
巴西东南部S州甘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其甘蔗主要用来生产燃料乙醇。该州集
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燃料乙醇厂。随着国内外对燃料乙醇需求的增加,该州和巴西
中南部地区更多的土地被开发为甘蔗田。据此,完成5~6题。
5.燃料乙醇厂相对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A)
A.接近原料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利用廉价劳动力 D.方便产品运输
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
源于巴西高原,南流注入大西洋, 河口称拉普拉塔河;
上游:流经巴西,热草气候区 下游:拉普拉塔平原,亚季湿气候区 巴拉那河丰水期(11月—次年2月),但 巴拉圭河则发生在3—5月份(与巴拉 圭盆地中沼泽阻滞有关),枯水期 (8—9月);水能资源丰富,
巴西和巴拉圭边境修建有大型的伊
拉丁美洲及巴西
1 拉丁美洲的位置与范围
拉丁美洲位的置地和理范位置围 经纬度位置
30°N 23.5°N
纬度:30N-55°S(热带为主,少部分为温带)
经度:100°W—40°W
赤道
半球位置
100°W
西半球、跨南北半球
海陆位置
23.5°S
美洲中南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
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
(2)稠密区: 西印度群岛、加勒比海沿岸、中 美地峡、巴西和阿根廷东南部、 墨西哥高原
总结:影响人口、城市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水源、海陆位置等; 社会经济因素:开发历史、交通、经济的发展、政策、工程建设等。
人口增长特 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仅次于非洲
城市人口增长快,不断膨胀,超级城市不断涌现
③地形影响:
亚马孙平原南、北、西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 开,有利于湿润水汽深入;南北高原和西部安第斯山对湿润 气流的抬升作用,多地形雨;
2024年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案17.拉丁美洲与巴西
![2024年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案17.拉丁美洲与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f8c69c8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6.png)
17.拉丁美洲与巴西【教学目标】1.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及矿产等自然地理特征。
2.巴西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考点解读】1.结合区域材料,分析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说明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性;2.利用地图识记巴西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3.能够运用气候和地形图说明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基础知识】一、拉丁美洲概况1.位置和范围: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因当地居民所用语言主要是属于拉丁语系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故称之为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包括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在内的北美洲南部部分,南部是南美洲。
2.地形:(1)西部山地纵列分布:拉丁美洲的北部是墨西哥高原,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纵贯南美大陆。
安第斯山脉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2)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以东从北向南高原、平原相间分布,主要有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地势起伏和缓,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等。
3.湿热为主要气候:(1)气候湿热:拉丁美洲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也有面积广阔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受地形的影响比较显著,热带平原低地气候湿热(不宜居),高原地区气候比较凉爽(宜居)。
南美洲降水丰沛,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2)湿热气候的成因①纬度:赤道穿过南美大陆,大部分位于热带。
年凉爽,多见②海陆、洋流:南美洲位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受海洋影响大;巴西暖流和赤道暖流流经,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③气压带、风带: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沛;东北、东南信风均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降水。
高中地理课件 世界地理【世界的分区:拉丁美洲与巴西】
![高中地理课件 世界地理【世界的分区:拉丁美洲与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ec85452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8.png)
秘鲁寒流(离岸风引起的上 升补偿流):秘鲁渔场
自然特征
一、拉丁美洲概述
4、河流与湖泊
(1)亚马孙河:全长6400km,
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最广、 支流最多(南北对称的树枝状) 的河流。
水文特征:
①流量大;②水位变化小, 无明显汛期;③含沙量较小; ④水能丰富;⑤无结冰期。
(2)巴拉那河:发源于巴西
北部:亚马孙平原 南部:巴西高原
自然特征
0°
2、气候:
热带雨林:亚马孙平原 巴西东南
热带草原:巴西高原
3、河流: 亚马孙、巴拉那河
4、自然资源: 森林、水和水能、矿产(铁、铝、锰)
二、巴 西
人文特征
1、人口与城市 (1)人口:巴西总人口2.07亿,白色
人种为主,混血人种占38%。巴西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部 大西洋沿岸,北部雨林和内陆高原地区较为稀少。
人文特征
二、巴 西
2、快速发展的经济 (1)农业:
巴西农牧业发达,机械 化水平较高。是世界咖啡、 蔗糖、柑橘、玉米、鸡肉 的主要生产国。咖啡、甘 蔗、香蕉、剑麻产量居世 界首位 主要农业类型:
热带种植园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迁移农业
人文特征
二、巴 西
2、快速发展的经济
人文特征
巴西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 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金砖 五国之一。
②商品农业:巴西、阿根廷 墨西哥、委内瑞拉:石油
(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阿根廷:肉类加工、机械 ③粮食作物:玉米(不能自给)
二、巴 西
南美最大的国家: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中 部,国土面积854万km², 居世界第五。大部分位 于热带,东临大西洋。
位置和领土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巴西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8f86246aa32d7375a5178001.png)
14 000 54 640
2012 16 300 58 950
2014 19 300 60 710
巴某中西学地理小组查阅了巴西和中国农业
发展状况相关资料,结合对巴西地理环 境条件的分析,认为巴西粮食增产潜力 巨大。 (1)结合材料从农业生产条件角度,分析 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的原因。 答案 后备耕地数量大(可开垦土地面积 广);单产较低,农业技术发展潜力大。
雨;受暖流影响,大气增温、增湿。
解析 答案
拉丁美洲
T岛盛产甘蔗,并建立了制糖厂,所产蔗糖多远销国外。 (2)制糖厂建在本岛而不是国外消费市场,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为 什么?请答出两条。 答案 节省运输成本;减少原料损耗(劳动力成本较低;地租较低)。
解析 答案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总结:经影济响比较人发口达、和城气市候分条布件较的好因的素地区。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开发历史、交通、经济的发展
7 资源
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香蕉、 可可;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的石油,巴西的 铁,智利、秘鲁的铜,巴西高原河 流的水力资源,秘鲁附近的渔场, 热带雨林区等。
项目
1月
4月
7月 10月
降水(mm)
0.8
0.1
1
0.2
a
气温(℃)
23
21
17
18
降水(mm)
110
322
204 122
b
气温(℃)
27
25
24
25
降水(mm)
241
124
12
172
c
气温(℃)
高中区域地理拉丁美洲与巴西
![高中区域地理拉丁美洲与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faee3c28aa00b52acec7ca14.png)
大陆 (2)地形
北部是___墨__西__哥__高__原_ 西部的____安__第__斯__山__脉________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3.气候 (1)特征:__热__带__气__候___为主。
(2) 类 型 : 热 带 雨 林 气 候 面 积 广 , 也 有 面 积 广 阔 的 ____热__带__草__原_____气候。
3.热带雨林的保护措施 保护热带雨林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尤其是发达国家更应承担 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具体措施可总结为“三保、二设、一结合” (1)三保: ①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②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2)二设: ①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②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3)一结合: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3)植物:热带雨林、红木、乌木,阿根廷草原广阔。 (4)动物:_树__懒____、大食蚁兽、卷尾猴、巨嘴鸟等。 (5)水产:__秘__鲁___渔场。
方法技巧 图示法记忆拉丁美洲的气候分布
二、巴西
1.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主要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以及 70°W~ 40°W 之间,10°S 与 50°W 穿过本区中部。 (2)海陆位置:位于南美洲的东部,甲_大__西__洋__的西岸。
析,在申办第 31 届夏季奥运会的四个城市(芝加哥、马德里、
里约热内卢、东京)中,里约热内卢最不利的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交通
(4)分析巴西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答案:(1)丁 从赤道到两极 热量 (2)A 处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 (3)巴西利亚 以政治职能为主;地势高,气候适宜 CB (4)加剧全球变暖,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
最新高二区域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
![最新高二区域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d5aed88e1a37f111f1855bff.png)
拉丁美洲和巴西一、位置和范围º(一)位置经纬度位置:热带为主,少部分在温带(25ºN-57ºS)40ºW-110ºW(南美洲40ºW-80ºW)海陆位置:美洲中部和南部,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北接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半球位置:东半球位置的重要性:其陆地是联系南、北半球的陆上通道,巴拿马运河与麦哲伦海峡又是联系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水上通道重要经纬线经线:100°W穿过墨西哥高原 80°w穿过古巴岛、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南美大陆赤道附近陆地60°W纵贯南美大陆中部纬线:赤道穿过基多、亚马孙河口南回归线穿过智利、阿根廷、巴拉圭、巴西东南端40°S穿过智利、阿根廷(二)范围北部: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属北美洲)南部:南美洲北美洲与南美洲、北美洲与拉丁美洲、中美洲等概念的区分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为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
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北部南部多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古巴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国,南端最大火地岛和南美大陆之间隔着麦哲伦海峡国家:拉丁美洲有33个国家。
其中,巴西是本区面积最大的国家;智利是世界最狭长的国家(南北长4270千米,东西宽90——400千米);本区纬度最北且大部分位于高原上的国家是墨西哥;面积较大、纬度最南的国家是阿根廷;玻利维亚是本区最大的内陆国;还有南美洲北部的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也是面积较大的国家。
这些国家也都是拉丁美洲人口较多的国家。
)主要国家:巴西、智利、墨西哥、阿根廷、秘鲁、玻利维亚、委内瑞拉。
重要地理事物:西印度群岛和火地岛、巴拿马运河二、自然地理概况(一)地形: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A、大陆地形:西边地势高,东边较低,平原和高原交错间分布。
高三复习世界地理分区之拉丁美洲和巴西(共39张PPT)
![高三复习世界地理分区之拉丁美洲和巴西(共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3853a5f121dd36a32d8232.png)
缺优质煤、 石油不足 水能资源丰富
解决燃料不足
与巴拉圭合作
伊泰普水电站
• • • • •
5、资源丰富 (1)森林资源:热带雨林 (2)矿产资源:铁矿(巴西高原) (3)水资源 (4)水力资源:巴西高原的河流(全国90% 的电力靠水力发电,伊泰普水电站)
二、人文地理
• 1、世界人种的大熔炉(白种人为主1/2多)
40% 44% 62% 40%
(1)农业 种植业为主,经济作物占绝对优势 A、热带经济作物: 咖啡、甘蔗、香蕉;可可、棉花、烟草产量也多。 (热带种植园农业:古巴的甘蔗、巴西的咖啡) B、粮食作物: 以玉米为主(原产地:墨西哥)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的玉米产量居世界前列.目 前拉美许多国家的粮食还不能自给。 C: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D:畜牧业: 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是世界粮食和肉类重 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 “粮仓肉库”之称。 E:渔业:秘鲁渔场
• A.亚马孙河: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 ③为什么水量丰富 • A、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 B、支流多、流域面积广 • C、北、西、南地势高,东面向大西洋敞开, 使信风湿润气流沿河谷深入,遇地形抬升形成 大量地形雨 • D、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 ④河口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 • A、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 B、世界上三大潮涌区之一,海浪侵蚀作用明 显,泥沙难以沉积 • C、河口地壳下沉
• B.巴拉那河: • 发源于巴西高原,自北向南注入大西洋, 河口称拉普拉塔河。 • 该河上游位于巴西和巴拉圭边境的伊泰普 水电站是目前第二大水电站。 • 上游: 流经巴西, 热草气候 区 下游: 拉普拉塔 平原, 亚季湿气 候区
5、资源 (1)矿产: 石油:墨西哥、委内瑞拉 银:墨西哥 铁:巴西 铜:智利、秘鲁 硝石:智利 (2)水、水能: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奥里诺 科河 (3)渔业:秘鲁渔场(上升流) (4)森林: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地球之肺” (红木、乌木) (5)草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牛) (6)独特的动物: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巨嘴鸟
拉丁美洲和巴西(课件)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
![拉丁美洲和巴西(课件)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ab285dd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f.png)
【课堂探究】的的喀喀湖
(1)的的喀喀湖湖水为淡水湖的原 因。
湖的四周雪峰环抱,湖水不断得 到高山冰雪融水的补充,故而湖水 不咸。 (2)的的喀喀湖湖水终年不冻的原 因。
地形:安第斯山脉的阻挡
探究5:太平洋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 直逼入赤道的原因。
西侧秘鲁寒流的影响使得沙漠向北 延伸
【课堂思考】 拉丁美洲气候类型探究
探究6: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 性气候形成的原因。
安第斯山脉东侧,地处西风的背风 坡,产生下沉气流,降水少。
探究7:南美洲的苔原气候、亚寒带 针叶林气候缺失的原因。
亚马孙平原是由亚马孙河冲积形成,面 积约560万平方千米,地形坦荡,海拔 多在200米以下。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巴西高原,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海 拔300~1 500米,地面起伏平缓(古老, 长期外力侵蚀),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高原。
拉普拉塔平原,草原面积广阔,适宜发 展畜牧业。(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
(4)大气环流——地处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
多雨,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从辽阔的海洋吹向大 陆,带来丰沛的降水。
【课堂思考】 拉丁美洲气候类型探究
探究2:分析拉丁美洲带雨林面积广大
的原因。 (1)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降水丰富。 (2)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有 利于湿润水汽深入;安第斯山对湿润气流 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 (3)来自海洋的信风带来大量水汽。 (4)东侧的巴西暖流增温增湿。
【知识拓展】巴拉那河
(1)上游:流经巴西,热带草 原气候区 下游:流经拉普拉塔平原,亚热 带季湿气候区 (2)水量充沛,水能丰富,该 河上游巴西和巴拉圭边境建有伊 泰普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仅次于 三峡的水电站。
高二区域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ppt课件
![高二区域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652284aeaad1f347933f25.png)
7. 温带海洋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
8.高山气候
温带大陆性
21
22
智利的铜矿开采
23
巴西淡水河谷铁矿
24
五、丰富的自然资源
加勒比海
墨西哥 1.矿产:石油:
巴西
智利和秘鲁
沿海(墨西哥、委内瑞拉)
白银:
,巴铁西:高原 ,铜:
。
2.水能: 3.渔业:
, 秘鲁,渔场
4.森林: 5.草场:
热带(雨红林木、乌木等), 草原(牧牛),
2、河流
16
亚马孙河:第一大河(世界水量最大、流域最广),第二长河(6400km)源于安第斯 山,经赤道地区入大西洋。 水量大:流经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支流多。 流域广:平原广阔,水流平缓,利航运。
河:发源于巴西高原,南流注入大西洋, 河巴口拉称那拉普拉塔河,该河上游位于巴西和巴拉圭边境的
水电站曾经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
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
36
巴西
37
艺术足球
随性而为的桑巴舞38
一、拉美人口大国 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39
2、人口众多,种族复杂
(1)巴西总人口达1.7亿, 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国 家; (2)巴西种族众多,白色、 混血、黑色、黄色及印第安 人都有分布,被称为“世界 人种的大熔炉”; (3)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 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
西印度群岛西印度群岛中美地峡中美地峡大陆沿海地区大陆沿海地区思考思考3333国家国家拉拉巴西巴西秘鲁秘鲁哥哥阿根阿根主要经主要经济支柱济支柱产品产品糖糖原油原油咖啡咖啡鱼粉鱼粉原油原油农产农产占本国占本国经济的经济的比重比重86865454626215151111222262624040铜矿铜矿硝石硝石34343535古巴的甘蔗生产古巴的甘蔗生产363637373838艺术足球艺术足球随性而为的桑巴舞随性而为的桑巴舞3939404011巴西总人口达巴西总人口达1717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国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国22巴西种族众多白色巴西种族众多白色混血黑色黄色及印第安混血黑色黄色及印第安人都有分布被称为人都有分布被称为世界世界人种的大熔炉人种的大熔炉33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件拉丁美洲和巴西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件拉丁美洲和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6eaa3f4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5.png)
拉丁美洲地处西义大利洋东侧,北界以墨西哥湾的南界延伸至白令海峡,东 面以大西洋为界,总面积约1780万平方千米。
拉丁美洲的位置与特点
1 地理位置
2 气候多样
拉丁美洲位于西义大利洋东侧,北临墨 西哥湾,东濒大西洋。
拉丁美洲拥有多样的气候,从亚热带到 热带雨林和沙漠。
3 自然景观壮丽
4 多样的文化
拉丁美洲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 如亚马逊雨林、安第斯山脉等。
拉丁美洲融合了欧洲、非洲和印第安文 化,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
拉丁美洲的地理分区
北美洲 加勒比地区
中美洲带雨林, 生物多样性丰富。
安第斯山脉
全球最长的山脉,横贯南 美洲西海岸。
咖啡产业
巴西是全球最大的咖啡生产 国之一,咖啡产业对经济有 着重要影响。
狂欢节
巴西的狂欢节是世界上最盛 大的狂欢活动之一,以桑巴 舞蹈和巴西音乐为特色。
亚马逊河
亚马逊河是全球水量最大的 河流,也是巴西重要的交通 和资源运输通道。
拉普拉塔河
南美洲第二长河流,流经 巴西、阿根廷、乌拉圭。
拉丁美洲的人文地理特点
1
西班牙殖民时期
西班牙在拉丁美洲殖民时期带来了语言、宗教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2
非洲奴隶贸易
大量非洲奴隶被带到拉丁美洲,对该地区的文化和人口构成产生重大影响。
3
社会不平等
拉丁美洲存在严重的社会不平等问题,表现为贫富分化和种族歧视。
巴西的位置与特点
巴西位于东南美洲,东临大西洋,是世界上面积第五大的国家。
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
亚马逊雨林
巴西境内拥有大片的亚 马逊雨林,是地球上最 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世界区域地理 拉丁美洲和巴西
![世界区域地理 拉丁美洲和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a97022329e314332396893c0.png)
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
项目
所属国家 地理位置 沟通海洋 可不必绕道 缩短的航程 的航线 (千米)
巴拿马运 河
苏伊士运 河
巴拿马 埃及
南、北美 洲交界处
亚、非两 州交界处
太平洋 大西洋
大西洋 印度洋
麦哲伦海 峡航线
非洲好 望角
14500 10000
(二)地形:
北部: 墨西哥高原
南部: 西:安第斯山脉 东:平原与高原相 间分布 地势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 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拉丁美洲与巴西
拉丁美洲的范围
美、墨分界线
思 考
拉丁美洲和南美洲有何区别?
一、自然地理特征 二、人文地理特征
110°W
(一)地理位置
80°W
40°W
30°N
1、经纬度位置:
30ºN-60ºS 110ºW -40ºW
60°S
2、海陆位置
东临大西洋,
西临太平洋,
北接加勒比海、 墨西哥湾。
南隔德雷克海峡 与南极洲与南极 洲相望。
(二)居民
1、人种:种族复杂,混血种人占一半以上;
2、语言: 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西班牙语, 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3、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仅次于非洲
4、人口分布:
• 人口稠密地区: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 根廷沿海(经济较发达、气候条件较好…)
• 热带国家一些城市在气候较温和的高原:巴西 利亚、墨西哥城
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异同点
项目
拉丁美洲
撒哈拉以南非洲
种族
以混血种人为主
黑人为主(90%)
自然增长率 高:撒’居世界第一位,拉’居世界第二位 经济发展水平 较低。撒哈拉以南非洲为世界上是贫穷地区
高中区域地理第16节 拉丁美洲和巴西(共51页)
![高中区域地理第16节 拉丁美洲和巴西(共51页)](https://img.taocdn.com/s3/m/0ada50f1551810a6f52486ea.png)
安第斯山脉东侧, 西风的背风坡,产生 下沉气流,降水少
注意观察 气温和降水
湿热
拉美 热带雨林气候 0°
试从纬度位置、 大气环流、地形、 洋流四方面分析 拉丁美洲热带雨 林面积广大的原 因。
在巴西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广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①位于世界上最大的亚马孙平原,终年被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 升气流,多对流雨; ②平原东部向大西洋敞开,由东北、东南海洋上吹来的湿热气流深 入内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形成降水; ③沿岸有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勒拉山系的南端,世界上最长
的山脉,被称为“南美洲的脊 梁”。山间有盆地高原,并多
亚马孙平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巴西高原
火山和地震。
东部: 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地形特征: 拉普拉塔平原 东西分异南北相间的地形 大陆地势: 西高东低
巴塔哥尼亚高原
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思 考
拉丁美洲西部为什么会形成高大山系 ?
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
1后 3后 5后
7前 9后
2
探究一: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腐殖质是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的胶体物质,一般为 黑色或暗棕色,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50%~65%)。 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所有的生命体都含有机化合 物。
归纳规律: 1.影响河流腐殖质的因素: ①物源:是否有足够的生物体死掉进而被微生物分解; ②是否具备腐殖质形成条件土壤的温度、湿度、通气状况等。
三、气候 1.气候特点 温暖、湿润 热带沙漠
热带雨 林气候
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温带 面积较小,缺少寒带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 原气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19b6a0c75901020206409c5e.png)
思 考
拉丁美洲西部为什么会形成高大山系 ?
编辑ppt
14
板块位置
编辑ppt
15
2、气候
类型众多,以热带气候为主,具有“湿热”特征。
编辑ppt
16
【探究】
(1)试从纬度位置、大 气环流、地形、洋流四方 面分析拉丁美洲热带雨林 面积广大的原因 。
(2)除亚马孙河流域外, 本区还有哪些地方有热带 雨林气候,为什么?
0 1960年 1990年 2002年 墨西哥城 圣保罗 布宜诺斯艾利斯
编辑ppt
城市人口比重 拉丁美洲 60% 欧洲 70% 非洲 30% 亚洲 27%
38
(二)、经济 ( 1)初级产品为主
国家
主要 经济 支柱 产品 占本 国经 济的 比重
古 中美部分 智 委内 巴 秘鲁 墨 阿根
巴 国家 利 瑞拉 西
编辑ppt
19
A为(地中海)气候,B为(温带荒漠)气候
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和 (地形因素)
编辑ppt
20
3、水文
亚马孙河 巴拉那河
编辑ppt
21
3.水文:河流多,流量大 1.亚马孙河:第一大河(世界水量最大、流域最广),
第二长河(6400km)源于安第斯山,经赤道地区入大西洋。
编辑ppt
森林储量占 世界总储量 的30%。
植物种类、 鸟类占世界 50%。
亚马孙河淡 水鱼达2000 多种。
56
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提供木材 调节全球气候
亚马孙热带雨林
涵养水源,维 护水平衡和水 循环
保护土壤,防 止水土流失
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编辑ppt
区域地理世界分区 2.10 拉丁美洲和巴西
![区域地理世界分区 2.10 拉丁美洲和巴西](https://img.taocdn.com/s3/m/81478a3ae2bd960590c677c6.png)
3.居民:人种复杂,混血人种占多数。拉丁美
洲大多数国家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人口分布
稀少区: 热带 雨林区、内陆 高原和沙漠区
稠密区:西印度 群岛、巴西东南 部、阿根廷沿海
人口增长:仅次于非洲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960年 墨西哥城 1990年 圣保罗 2002年 布宜诺斯艾利斯
拉丁美洲
一、概况 1.位置 (1)经纬度位置: 40°W—110°W, 55 º S-30 º N (2)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接 美国 2.范围: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包括墨 西哥、西印度群岛、中美洲(7国)、南美洲
墨西哥湾
中美地峡
太 大 平 西 洋 火地岛
西印度群岛 加勒比海
①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降水丰富;
②地形:北部、南部是高原,西侧是山地,口袋状地形, 平原面积广大,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③大气环流:来自海洋的信风带来丰沛的水汽,遇到地 形抬升形成丰沛的地形雨;
④洋流: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
思考角度:气候、地形、 大气环流、洋流等方面
巴拿马运河
南美大陆
麦哲伦海峡
南极洲
洋
德雷克海峡
60º(7国) 南美洲
0º
拉丁美洲的国家
• 面积最大的国 家: 巴西
• 最狭长的国家:
智利
• 最南部的国家: 阿根廷
• 纬度最北的国 家: 墨西哥
80W
南 美 洲
40º W ~ 80º W
60W
40W 10N
亚马孙河口
城市人口比重
欧洲
70%
拉丁美洲 60% 非洲 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草场:
草原(牧牛),
6.独特动物: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
巨嘴鸟、美洲豹
精品课件
三、社会经济概况
(一)人口 4.8亿,种族复杂,混血种人占多数; 拉丁美洲大多数 国家通用西班牙语, 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精品课件
混血种人
精品课件
印第安居民
精品课件
人口的分布
人口稠密地区
西印度群岛 巴西东南部 阿根廷沿海
精品课件
(二)范围 北部: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属北美洲) 南部:南美洲(西印度群岛和火地岛、巴拿马运河)
项目
巴拿马 运河
苏伊士 运河
所属 地理 沟通 国家 位置 海洋
南、北美 太平洋 巴拿马 洲交界处 大西洋
埃及 亚、非两 大西洋 州交界处 印度洋
可不必绕 缩短的航程 道的航线 (千米)
(1) 纬度 因素:拉丁美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 之间,属五带中的热带,全年高温;
(2) 海陆 因素:周围有广阔的海洋,海洋对气 候的明显影响。 (3) 地形 因素:影响显著,表现为
A、热带平原地区气候湿热(海拔低)
B、高原地区气候较温和(海拔较高)
C、高山地区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D、400S以南的安第斯山 西侧 多雨(属西风带,西 风来自海洋,湿润), 东侧 干燥少雨(背风坡,
;拉丁美洲的
人多信天奉主教
。
精品课件
拉丁美洲城市人口的增长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960年 1990年 2002年 墨西哥城 圣保罗 布宜诺斯艾利斯
精品课件
城市人口比重
拉丁美洲 60% 欧洲 70% 非洲 30% 亚洲 27%
(二)、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国家
主要 经济 支柱 产品 占本 国经 济的 比重
地形总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精品课件
二、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形: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为主 1. 安第斯山脉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9000km),
最高峰 阿空加瓜山 。 2. 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的平原 3. 巴西高原 :世界最大的高原,多铁矿 4. 拉普拉塔平原 :阿根廷境内 5.巴塔哥尼亚高原:巴塔哥尼亚沙漠
精品课件
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思 考
拉丁美洲西部为什么会形成高大山系 ?
精品课件
湿 热 为 主 的 气 候
精品课件
(二)气候:湿热的大陆(原因: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 1.热带雨林 气候: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2.热带草原 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3.热带沙漠 :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以北到赤道附近
(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 4.亚热带湿润 气候:东南沿海20ºS-40ºS(巴西和阿根廷) 5. 地中海 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40ºS,智利 6. 温带海洋性 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ºS-55ºS,
( 智利南部和火地岛)
7. 温带大陆性 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 8.高山气候
精品课件
拉丁美洲的气候特征:湿热,类型众多的原因:
拉丁美洲
精品课件
拉丁美洲的范围
组成
墨西哥 西印度群岛 中美地峡 南美洲
思考
1.为什么将该区域称为拉丁美洲 ? 2.拉丁美洲和南美洲有何区别?
精品课件
拉丁美洲的岛屿
西印度群岛
麦哲伦海峡精品课件
火地岛
西印度群岛
精品课件
巴拿马运河
精品课件
拉丁美洲的国家
精品课件
拉丁美洲面积最 大的国家: 巴西
拉丁美洲最狭长 的国家: 智利
拉丁美洲最南部 的国家: 阿根廷
拉丁美洲纬度最 北的国家:
墨西哥
拉丁美洲的位置
墨西哥湾
加勒比海
23.5oN 0
23.5oS
精品课件
德雷克海峡
一、位置和范围 (一)位置 经纬度位置: 热带为主,少部分在温带(25ºN-57ºS) 40ºW-110ºW(南美洲40ºW-80ºW) 海陆位置: 美洲中部和南部,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 北接加勒比海,墨西哥湾
思考
亚马孙平原人口分 布为何稀少?
精品课件
三、社会经济概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人口
4.8亿,种族复杂,混血种人占多数;拉丁美洲大
多数国家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人口
密度较小,人口稠密区为西印度群岛、巴西东部和
阿根廷沿海,自然条件差的雨林地区人口稀少;自
然增长率仅次于 非洲 城、市
人口增长快,
热带国家人口分布气候温和高的原
麦哲伦
14500
海峡航线
非洲 好望角
10000
精品课件
科
迪 勒 拉 山 系 南
安 第 斯 山 脉
段
墨西哥高原
精品课件
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拉普拉塔平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
二、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形: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为主 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脉; 南美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圭亚那高原、亚马孙 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风来自大陆)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三)水文:河流多,流量大 1.亚马孙河:第一大河(世界水量最大、流域最广),
第二长河(6400km)源于安第斯山,经赤道地区入大西洋。
水量大:流经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支流多。 流域广:平原广阔,水流平缓,利航运。 2. 巴拉那 河:发源于巴西高原,南流注入大西洋, 河口称拉普拉塔河,该河上游位于巴西和巴拉圭边境的
古 中美部分 智 委内 巴 秘 墨西 阿根
巴 国家 利 瑞拉 西 鲁 哥 廷
蔗 香蕉 铜 原油 咖 鱼 原油 农产
糖 咖啡 矿
啡粉
品
硝 石
铜
86
/
54 62% 15 11 62% 40%
%
%
%%
22 %
精品课件
(二)、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热带经济作物: 咖啡、甘蔗、香蕉(均世界产量一半) 可可、棉花、烟草产量也很多 粮食作物:玉米为主,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己 阿根廷是出口农产品较多的国家
伊泰普 水电站是目前最大的水电站 3. 的的喀喀湖 :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智利的铜矿开采
精品课件
(四)自然资源丰富
1.矿产:石油:加勒比海 沿海(墨西哥、委内瑞拉)
白银:墨西哥 ,铁巴:西
智,利和秘鲁
铜:
巴西高原 。
2.水能: 秘鲁渔场 ,
3.渔业: 4.森林:
热 阿根带廷雨潘林帕,(斯红木、乌木等),
拉丁美洲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在世界的地位
热带经济作物
咖啡 香蕉 甘蔗 可可
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 3/5 1/2 1/2 1/3
主要分布在: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巴西高原 等土壤 肥沃、气候适宜地区。
精品课件
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