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教案1: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教案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教案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教案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进程。
理解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的关系;工业革命各项成就间的关系。
(2).识记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及其影响。
理解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说明工业革命怎样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分析,培养同学阅读教材的能力、知识重组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使学生感悟工业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2).通过理解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的关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与曲折性,进而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机遇与挑战。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优秀教学案例:第一次工业革命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本节课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提高了教学效果。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优秀教学案例: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主题是“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一次工业革命”,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过程、主要发明和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它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案例背景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2.作业要求:撰写一篇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小论文,不少于800字。
3.作业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注重过程性评价。
4.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5.课后作业反馈: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同时,通过故事化的语言和角色扮演等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工业革命,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5.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发生在这段时间?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
(二)讲授新知
1.详细讲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如社会经济条件、科技发展等。
2.通过PPT展示,介绍工业革命的过程,如重要发明、技术创新等。
3.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如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变革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起因、过程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掌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如蒸汽机、纺织机等发明,以及它们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3.认识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世界市场、阶级关系等方面的影响。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将以人性化的语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导入环节,我将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如询问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初步认识,以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接着,通过展示一系列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兴趣。
新课讲授环节,我将重点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过程、成果及影响。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社会结构、世界市场等方面的影响,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2.问题导向深入浅出: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了一系列深入浅出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这些问题不仅涵盖了对工业革命的基本了解,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工业革命的影响。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了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活跃课堂氛围:本节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激发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思辨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不仅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还能够倾听他人的观点,进行互动交流。这种活跃的课堂氛围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教案: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程标准】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一)工业革命前提条件1.政治: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君主立宪制,议会内阁制、政党制)2.资本:圈地运动、手工工场,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资本原始积累方式)3.技术:手工工场兴旺,生产技术发展。
4.市场: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从政治、经济发展思考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经济增长要素包括资金、市场、技术和劳动力)(二)工业革命(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1.重要发明(工业革命是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1)行业:棉纺织业――冶金、采煤等(2)地域: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完成工业革命。
不久,法国、美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二.从工场到工厂(一)工厂与手工工场二.1.经济(1)生产方式:机器大工业建立,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3)经济结构:农业比重减少,工业文明加速城市化进程。
(3)经济思想、政策: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发展。
2.政治:欧美代议制走向完善与拓展。
(英国议会改革,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国共和制等)3.社会(1)城市化进程加快。
(2)社会关系: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马克思主义诞生。
4.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基本形成,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副作用:环境污染、贫富悬殊、殖民统治。
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一)原因、途径1.根本: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大机器工业需要广阔的世界市场,蒸汽机车和轮船改变交通运输条件。
2.途径: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化迅速发展;(国内市场)3.根本途径: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在全世界拓展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国际市场)(二)特点1.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
2.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2.研究性学习:
-分组进行课题研究,每组选择一个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的主题,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人阶级状况”等,进行资料搜集、分析、讨论,并撰写研究报告。
3.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或工业遗址,让学生亲身感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遗迹,并撰写观后感。
4.能够运用历史知识,从不同角度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图片、数据等资料,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通过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事件、人物、发明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
4.教学评价:
-结合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多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探究和合作能力。
-定期进行阶段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5.教学拓展: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组织实地考察,如参观博物馆、工业遗址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工业革命的历史印记。
b.问答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3.教师引导: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给予指导。
4.学生学习:学生认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知识进行总结,梳理重点、难点。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
1.练习内容:
(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工业革命时期科技发明时间轴。
(2)设计一些关于工业革命的选择题、简答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2.目的:
(1)巩固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对比工业革命前后的社会变革,深入剖析其影响。
(3)组织实地考Βιβλιοθήκη ,让学生了解当地工业发展历程,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策略:
(1)针对学生对工业革命时期科技发明的兴趣,设计相关教学活动,如制作科技发明时间轴、小组分享科技发明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小论文,要求如下:
(1)论题自选,围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展开。
(2)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在800字左右。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评价。
目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一份关于工业革命时期科技发明的手抄报,要求如下:
1.学生对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发明兴趣浓厚,但对其背后的社会变革和影响认识不足。教师应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科技发明与社会变革的内在联系。
2.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可能缺乏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教师应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如史料分析、实地考察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完整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2 / 11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 第 7 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经济到农业大生产起了推动作用,同时种草养羊也许更适应英国的自然环境。圈地运动促进了英国的近代 化历程,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要解决市场和生产的问题,又进一步推动了圈地运动。
哈格里夫斯夫妇不得不流落诺丁汉街头,但他俩还是努力改进“珍妮机”。1768 年,哈格里夫斯获得 了专利;到了 1784 年,“珍妮机”已增加到八十个纱锭。四年后英国已有两万台“珍妮机”了。
工业革命不断地催生出新的发明。1769 年,理查德·阿克莱特发明了卷轴纺纱机。它以水力为动力, 不必用人操作,而且纺出的纱坚韧而结实,解决了生产纯棉布的技术问题。但是水力纺纱机体积很大,必 须搭建高大的厂房,又必须建在河流旁边,并有大量工人集中操作。于是,1771 年,他建立起有三百名 工人的工厂;十年后工人增加到六百名。纺织业就这样逐渐从手工业作坊过渡到工厂大工业,到 1800 年, 英国已有这样的工厂三百家。但这种机器纺出的纱太粗,还需要改进。
高中历史必修二说课稿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人教版
为了辅助教学,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历史纪录片、虚拟博物馆等资源。多媒体课件能够直观地展示历史事件和发明创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历史纪录片能够生动地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性和生动性;虚拟博物馆则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观历史遗迹,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这些资源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过程、主要发明和影响,了解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推理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高中历史必修二说课稿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主题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节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位于必修二的上半部分,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工业革命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工业革命的背景、工业革命的过程、工业革命的影响。其中,工业革命的过程又包括珍妮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进、铁路交通的发展等。工业革命的影响则涉及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世界市场的形成等方面。
(三)互动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设计多样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例如,在导入新课时,我会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看法。在讲解工业革命的过程时,我会邀请学生上台演示重要发明和创新,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在总结工业革命的影响时,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准确、全面地回答问题。这些互动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教案
1. 课堂小结(500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影响。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得益于农业革命、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资本的积累等多方面因素。在工业革命时期,一系列重要发明如珍妮机、蒸汽机等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变革。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城市化、人口迁移、工人阶级的形成和贫富差距扩大等。此外,工业革命还具有世界意义,推动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剧了全球市场竞争和贸易发展。
2. 当堂检测(1000字)
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以下检测题:
(1)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
2. 下列哪项发明不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
A. 珍妮机 B. 蒸汽机 C. 火车 D. 电脑
3. 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和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2)影像资料:有关工业革命的历史纪录片、电影等,如《工业革命的故事》、《蒸汽时代》等,通过观看这些影像资料,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工业革命时期的氛围和变革。
(3)实物资源: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模型、图片等,如珍妮机、蒸汽机模型等,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发展。
2. 拓展建议:
(1)鼓励学生阅读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的详细情况,提高历史素养。
(1)课堂提问(5分钟)
1. 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若干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小组讨论(5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讨论。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工业革命的认识。
人教版必修2历史: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案1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或成就,掌握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影响。
(2)通过探讨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珍妮纺纱机、汽船导入。
讲授新课:从珍妮机到蒸汽机1.工业革命概念:18世纪60年代以后,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历史上把这一过程称为“工业革命”。
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也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2.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前提条件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原料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等圈地运动工场手工业长期的积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圈地运动直接原因是手工工场生产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的需要3.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1)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飞梭(凯伊)珍妮纺纱机(哈格里夫斯)水力纺纱机(阿克莱特)骡机(克隆普顿)水力织布机(卡特莱特)(2)机器动力的革新影响: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人类社会开始进入“蒸汽时代”(3)交通运输业的革新轮船(富尔顿1807年)蒸汽机车(史蒂芬孙1814年)(4)工厂制度的出现从手工工场到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4.英国完成工业革命(1840年前后)讲述工业革命的各个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1)生产力:(2)生产组织形式:(3)经济结构:(4)生活方式:(5)阶级关系:(6)社会意识:(7)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工厂制度兴起;城市化;阶级对立化;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盛行,经济自由化基本形成。
高中历史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七课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涉及人类文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型的重大问题,是学习本册教材的关键内容之一。
教材编排充分体现了教材前言对经济史学习方法的指导,从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式的演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形式的变化三个方面阐释了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作用。
第一目从生产工具的角度阐释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第二目从生产手段和生产方式的演进的角度,阐发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第三目从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生产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的角度阐发工业革命的影响与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工业革命的进程、主要成就及引起的变化。
⑵理解英国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⑶探究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作用的分析,培养同学们阅读教材的能力、知识重组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感悟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三、重点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难点理解工业革命历史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教学方法通过运用归纳法,分析掌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动问题;通过分析法的运用,引导学生认识工业革命的扩展及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五、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练习与提高等。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八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1、预习检查,并归纳总结学生的疑惑与问题。
2、导入新课(运用本课的前言)3、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讲解:⑴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也扩大了对英国商品的市场需求。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3.作业与评价:
(1)课后作业:设计具有思考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能力。
(2)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4.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探讨工业革命的影响: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结构、国际格局等方面,分析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变革。
4.联系我国工业发展:简要介绍我国在工业革命时期的状况,以及我国在工业发展方面的成就和挑战。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发明创造是如何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尊重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3.感受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革,培养全球史观和国际视野;
4.通过对工业革命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创造、影响及其与世界历史发展的关系。
2.难点: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结构、国际格局等方面的影响;理解工业革命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启示。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影响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影响。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我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
首先,我以一首歌曲《蒸汽时代》导入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接着,我通过展示一系列图片和史料,向学生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农业社会景象,引发学生对工业革命的思考。
4.邀请企业家来校讲座,让学生了解到工业革命背景下企业的实际情况,增强学生对工业革命的理解和感受。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原因和影响,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通过提问和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工业革命对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响,以及工业革命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亮点使得本节课成为了一次生动而有趣的教学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这些亮点,本节课成功地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工业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四)总结归纳
1.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性和影响。
2.学生总结: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在讲解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所了解的发明和创新。同时,我还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我邀请了一位企业家来校讲座,分享他所在企业是如何在工业革命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通过实地案例的分享,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工业革命对社会的深刻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二优秀教学案例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人教版
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和带来的变化。
2.运用比较法,分析工业革命前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差异,让学生深刻体会工业革命的影响。
3.采用小组讨论、探究式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工业革命的历史价值,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蒸汽时代”为主题,通过引入蒸汽机车发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我以时间为线索,引导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在讲解工业革命的影响时,我注重引导学生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4.设计情景模拟,如让学生扮演工业革命时期的企业家、工人、农民等角色,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工业革命的社会变革。
(二)问题导向
1.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关注工业革命中的关键问题,如“工业革命为什么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对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等。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作业要求,明确作业的评价标准,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以蒸汽机车发明的故事为导入,激发了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兴趣,引发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好奇心。通过展示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知。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回顾工业革命的定义、背景及起止时间,为学生搭建知识框架。
2.详细讲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创新,如珍妮机、蒸汽机车、纺织机械等,并分析这些发明和创新对生产力的提升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创新、生产方式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及其影响。
2.难点:理解工业革命背后的社会经济变革原因,掌握工业革命对国际格局的影响,以及工业革命对后世的意义。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工业革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小论文,要求不少于800字。论文内容需包括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和创新、生产方式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及其影响等方面。
2.收集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文献等资料,制作一份手抄报,展示工业革命的历史场景和重要成果。要求手抄报内容丰富、设计美观,体现学生对工业革命的理解。
2.对于难点内容,设计以下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背后的社会经济变革原因,如市场需求、劳动力供给、技术进步等。
(2)通过比较工业革命前后的国际格局变化,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述工业革命对后世的意义,如生产力发展、社会制度变革等。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3.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国际格局等方面,详细讲解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深刻变化。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2.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3.讨论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国际格局的影响,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阐述。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带领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主要发明创造及其影响。
2.工业革命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的深刻变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尊重和追求。
3.引导学生关注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人文关怀,使其在现代社会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提问: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吗?这次变革使得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工业革命的思考。
2.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发生在工业革命时期的故事,如瓦特改进蒸汽机的经历,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到工业革命的伟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要求:认真作答,书写工整,遇到疑问时及时查阅资料或向同学、老师请教。
3.案例分析:选择一个与工业革命相关的案例,如蒸汽机、纺织机械的发明等,分析其对英国社会及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要求:分析过程中要注重史论结合,论述清晰,体现批判性思维。
(3)综合素质评价:结合学生在课堂讨论、课后实践等方面的表现,全面评价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
(1)这些图片、视频反映了哪个时期的历史背景?
(2)这个时期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3)这些事件对英国及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主要发明创造及其对英国社会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使学生掌握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技术革新,如蒸汽机、纺织机械、铁路交通等,并能分析这些技术革新如何改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力。
2.理解工业革命对城市化、人口流动、社会结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深入分析能力。
2.学生独立完成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针对习题进行讲解,强调重点和难点,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创造、影响及其历史意义。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3.教师强调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激发学生对科技进步的热爱和追求。
2.学生分享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第一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
3.课后阅读:布置相关历史文献阅读任务,让学生深入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知识掌握、问题分析等方面的收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重要发明及其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重要发明及影响、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开展以及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2.教学难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背后的历史原因及其对英国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以及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其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理解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是本节课教学难点的关键所在。
5.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收集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分析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7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1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世界发展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对历史事件、人物、时代背景等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充满好奇,但可能对工业革命的具体过程、影响及意义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b.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思考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示,撰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3.作业要求:
a.完成作业时,请注意查阅相关资料,确保内容的准确性。
b.简答题和论述题要求条理清晰、观点明确,体现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c.拓展作业要有自己的观点,力求创新,展现出对工业革命时期的深入理解。
4.提交时间:请同学们在课后三天内完成作业,按时提交,以便教师批改和反馈。
5.教师评价: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科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及其影响。通过提出问题、讨论案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影响。
2.创设历史情境,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工业革命时期的氛围,增强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感知。
3.强化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提高课堂效果。
2.教师引导: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简要介绍工业革命时期的背景,如国内外市场扩大、劳动力充足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第一次工业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
(2)识记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
(3)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4)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材料创设情境,提高学生阅读材料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加深对工业革命产生条件的影响。
(2)在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影响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3)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知识整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历史知识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本课主要运用三种学习方法:情景学习法、历史比较法和合作探究学习法。
运用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创建多样性。
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第一次工业文明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和影响。
2.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特别是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重要影响。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的水晶宫开幕。
这一天,水晶宫内挂满万国彩旗,参观者摩肩接踵,各种工艺品、艺术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在博览会上,参观者惊奇地观看着来自各个国家的发明、珍奇和产品,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各种机器发明,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各种正在工作的机器,有开槽机、钻孔机、拉线机、纺纱机、造币机、抽水机等等,这些不同的机器又通过特别建造的锅炉房产生的蒸汽一起驱动,让人们领悟到了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关于世博会的盛况,作为开幕式上的嘉宾,维多利亚女王曾做过这样的描述:“这次‘和平节日’的创造者,把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工业联合了起来——确实让人感动,永远值得纪念……”为什么英国能在1851年举行世博会,这得益于什么呢?
自主预习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
(1)前提:18世纪时,随着_______________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
(2)市场:越来越多的殖民地提供了广阔的___________。
(3)劳动力:圈地运动迫使很多农民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
(4)资金:殖民扩张和掠夺以及广阔的殖民地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5)技术:________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2.工业革命的进程
(1)在新兴的棉纺织业,生产技术首先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
(2)开始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________”。
(3)其他领域:在冶金、采煤等其他生产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二、从工场到工厂
1.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________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2.经济结构的变化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________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2)工厂逐渐集中,形成了许多________,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3.社会关系的变化
(1)阶级关系:工业资产阶级和________________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2)欧美国家的变革: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4.经济思想:资产阶级希望摆脱封建束缚,要求________、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主义兴起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巧思妙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四个一”:一个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一次动力革命:蒸汽动力的使用;一个完成标志:机器制造业诞生;一个新时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背景
(1)工业革命的扩展:________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2)世界贸易扩大:机器大工业生产需要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市场,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
(3)交通运输快捷:___________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2.时间: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________________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课堂探究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19世纪60~70年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探究问题】工业革命的影响
【探究素材】
材料一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
英国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
……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
1854~1856年间英国制成品占领1/2的世界市场,工业品占领1/3的世界市场,其中,棉布占世界的1/2以上。
材料二……在统治者的支持下,星期日学校到处设立。
1785年成立星期日学校协会。
19世纪中期,英国此类学校的学生达250万人。
工业革命发生后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却越来越贫困。
这种贫富差距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尖锐,并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顺应历史潮流,创立马克思主义。
材料三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得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送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
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
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四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人们一直在以矿物燃料的形式(煤、石油、天然气)把各种形态的碳从地下开采出来,经过燃烧使之转化为热量、H2O(水蒸气)、CO2、少量的SO2、CH4和其他气体,并释放出来,使全球空气中CO2的体积比节节上升。
【探究思路】材料一中“社会生产力”“英国制成品占领1/2的世界市场,工业品占
“创立马克思主义”得出结论(2)(3);领1/3的世界市场”得出结论(1);材料二中“星期日学校”
材料三中“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得出结论(4),材料四中“CO2的体积比节节上升”得出结论(5)。
【探究结论】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英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到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
(2)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4)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5)环境污染问题,人与自然的矛盾开始日益突出。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开展的最直接的条件是()
A.英国的社会稳定
B.人口、资本的自由流动
C.经济的稳步发展
D.海外市场的扩大
解析:海外市场的扩大导致国内工场手工业生产的产品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从而推动技术革新,直接引发了工业革命。
答案:D
2.(2015·梅州高一期中)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
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下面对这场革命的本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
解析:工业革命首先是生产技术的革命,机器生产就是典型的新技术的使用。
答案:C
3.(2015·潍坊高一检测)在工业革命中“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
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
材料中的“它”是指()
A.珍妮纺纱机B.改良蒸汽机
C.火车D.汽轮
解析:由材料中“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可判断,“它”应是动力的革命——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