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专项训练三(考生版)
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专家命题卷及答案(1)
![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专家命题卷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113c8f5033687e21af45a98e.png)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 )。
A.学校B.家庭C.社会D.工作单位2.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B.杜威C.格塞尔D.孟子3.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
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 )。
A.道德动机B.道德评价C.道德行为习惯D.积极的道德情感4.“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5.“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属于( )。
A.形象记忆B.动作记忆C.情绪记忆D.逻辑记忆6.在德育过程中,李老师以表扬、激励为主,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这体现了哪条德育原则?( )A.长善救失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疏导原则D.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原则7.老师不准吵闹的学生下课时间到外面玩,并要求其抄一段课文,如抄得好才可以解除禁令,这是运用了( )。
A.连续强化B.间歇强化C.正强化D.负强化8.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的规律。
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9.昨天学习了一个英文单词interest,今天又学习其形容词形式interesting.这样容易混淆interest的词性,这属于( )。
A.前摄促进B.倒摄促进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10.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
A.冲动型认知方式B.发散型认知方式.C.沉思型认知方式D.场独立型认知方式11.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 )A.经济功能B.育人功能C.政治功能D.文化功能12.学期末的期末考试,根据评价功能的不同,属于( )。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解析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54492476c66137ee0619d7.png)
2017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道题2分,共40分。
)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学记》中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B.教育与科技的关系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D.教育与人口的关系2.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的原因是( )。
A.个人天赋B.社会分工C.国家性质D.教育水平3.在教育活动中,构建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是( )。
A.学生B.家长C.教师D.文学艺术活动4.在小学课外活动中,学生摄影小组举办的摄影作品大赛属于( )。
A.游戏活动B.学科活动C.科技活动D.文学艺术活动5.“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这句话强调的是教师应具有( )。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B.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D.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6.将观察法分为系统观察和非系统观察的依据是( )。
A.观察条件是否认为控制B.观察活动是否有规律C.观察者是否直接介入活动D.观察内容是否有设计并有结构7.假如小学生被狗咬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处理方式是( )。
A.立即包扎伤口B.在伤口的近心端用绳子扎紧C.用肥皂水、高锰酸钾溶液或双氧水等冲洗伤口D.不作处理,直接送往医院8.成成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能触类旁通,不墨守成规,说明其思维具有( )。
A.广阔性B.流畅性C.变通性D.独创性9.学生的学习是基于自己的经验,主动接受新的信息,并对其意义进行重构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 )。
A.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D.联传主义学习理论10.小强不按时完成作业,妈妈就禁止他看动画片,一旦按时完成就取消这一禁令,随后小强按时完成作业的次数增加了,这属于( )。
A.正强化B.负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强化11.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和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
2017年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2017年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649599b9d528ea81c77949.png)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师应引导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做出选择,这是尊重和发挥()。
A.学生的主体性B.学生的差异性C.学生的创造性D.学生的发展性1.【答案】A。
解析: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应该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而是应该积极主动的。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创设启发诱导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材料,线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探索发现。
题干中教师引导学生做选择,是尊重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表现。
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并把中国文化带回自己的祖国。
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A.文化传承功能B.文化创造功能C.文化更新功能D.文化传播功能2.【答案】D。
解析: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传播和交流作用。
教育通过传播文化,使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不断优化各自的文化,使文化相互发展相互繁荣。
题干中留学生来我国学习文化并带回祖国的做法,体现了教育具有文化传播的作用。
3.在西方近现代教育史上,被认为最先“发现了儿童”的教育家是()。
A.杜威B.卢梭C.康德D.洛克3.【答案】B。
解析:卢梭在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教育,认为出自造物者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都变坏了。
还倡导儿童本位的教育观,提倡要高度尊重儿童。
题干中“被认为最先发现了儿童”的教育家是卢梭。
4.小芳常常因为不守纪律而受到批评,但她不以为然,还说只要学习好,守不守纪律无所谓。
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首先应采用的教育方法是()。
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三(教师版)
![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三(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629203fc4ffe473368ab20.png)
【答案】C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平行管理的概念。
19、我国学者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 ) A、言语信息的学习 B、认知策略的学习 C、接受学习 D、行为规范的学习
试卷链接:/t/frY4t6f.html
3/5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答案】D
【解析】略。
20、影响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 A、家庭家教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
【答案】B
【解析】道德认知属于影响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二、简答题
21、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有哪些?
【答案】
【解析】(1)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2)提高教育质量;(3)提升教师自身素质;(4)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
请运用所学的教育学知识分析上述教育现象。
【答案】
【解析】(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班主任要联系和组
织科任教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科任教师要在搞好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 协同班主任搞好学生和班级的日常管理,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材料中的科任教师将班级管理的责任完全 归于班主任身上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22、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
【答案】
【解析】(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 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4)引导学 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
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9b9f2e10661ed9ad51f3cb.png)
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求同存异2.“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
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3.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A.复杂性B.延续性C.创造性D.示范性4.在小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学校B.少年宫C.同学D.社会5.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A.修业年限B.教学大纲C.课程标准D.课程设罝6.小学生的手指不小心被教师的门夹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给学生()。
A.揉搓受伤手指B.吃止痛消炎药C.冷敷受伤手指D.热敷受伤手指7.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发觉()。
A.经验研究法B.调查研究法C.行动研究法D.叙事研究法8.关于儿童“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发展要先于教学,以更好的进行教学B.教学内容应略高于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C.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以更好的促进发展D.教学应同时考虑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所能达到的水平9.小学生喜欢亲近老师,渴望得到夸奖,这种需要属于()。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0.“笨鸟先飞”、“勤能补拙”说明()。
A.需要对能力有影响B.动机对能力有影响C.性格对能力有影响C.气质对能力有影响一、11.小明学习非常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逐渐出现了被动、退缩、无动力的状态,这种心理反应属于()。
A.学习焦虑B.习得性无助C.自我估价降低D.认知功能障碍12.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能够解决“7×8=56”这个问题的儿童属于()。
A.前运算阶段B.直观动作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13.小学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2017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试题
![2017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d96b828b90d6c85ec3ac6a4.png)
2017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2.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
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裴斯泰洛齐3.学生应以()为主要任务。
A、智育B、德育C、体育D、学习4.”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体现的原则是()。
A.国家性原则B.公共性原则C.方向性原则D.强制性原则5.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教学论述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杜威D斯宾塞6.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的过程是()。
A、课程分类B、课程评价C、课程设计D、课程实施7.”隐性课程”是由教育家()在《教室的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
A、贾克森B、斯宾塞C、杜威D、赫尔巴特8.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属于()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9.生产力对教育起()。
A、辅助作用B、决定作用C、主导作用D、促进作用10.教育学是()。
A、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B、人类与动物共有的活动C、现代社会特有的活动D、人类与其他高等动物独有的活动11.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A班主任B班干部C男女学生D集体教育12.德育的基础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3.师生关系在教学内容上构成()。
A、授受关系B、给予关系C、接受关系D、平等关系14.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义务教育C、终身教育D、建立学习型社会15.被人们看作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的著作是()。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6fa4e2011ca300a6c390ed.png)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小学)及答案【敏试教育】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大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师应引导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做出选择,这是尊重和发挥( )A、学生的主体性B、学生的差异性C、学生的创造性D、学生的发展性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并把中国文化带回自己的祖国,这反应了教育具有( )A、文化传承功能B、文化创造功能C、文化更新功能D、文化传播功能3、在西方近现代教育史上,被认为最先发现了”儿童”的教育家是( )A、杜威B、点梭C、康德D、洛克4、小芳弟弟因为不守纪律而受到批评,但他不以为然,还说只要学习好,守不守纪律无所谓,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先采取的教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B、情感陶冶C、榜样示范D、实战锻炼5、《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规定,少先队的入队年龄是( )A、6-12 周岁B、6-14 周岁C、7-12 周岁D、7-14 周岁6、小学生轮流值日负责班级卫生扫除,这属于()A、志愿服务劳动B、社会公益劳动c、勤工俭学劳动D、自我服务劳动7、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教师节讲话中指出,教师要做学生发展的引路人。
其内容是( )①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②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③做学生提升能力的引路人④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⑤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8、周老师在教生字的时候,把容易写错的笔画,用彩笔标出来,这是利用( )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9、同学们学习一段舞蹈动作,刚开始进步很快,但一段时间后进步不明显,甚至停滞不前。
广东省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
![广东省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ccac90d55270722192ef7ef.png)
广东省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从根本上说,教师的教育威信来自于()。
A.教师高尚的教育人格B.社会尊师重教的传统C.教师的社会地位优势D.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2.教师进行人格修养最好的策略是()。
A.“取法乎下”B.“取法乎中”C.“取法乎上”D.“无法即法”3.学生小涛经常旷课,不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对小涛进行教育的恰当方式是()。
A.将他交给家长批评教育B.了解情况后耐心教育他C.等待他自我醒悟并改正D.批评教育无效果开除他4.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D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5.学生文化的特征具有()。
A、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B、过渡性、非正式性、单一性C、直接性、非正式性、多样性D、过渡性、正式性、多样性6.我国古代的教学组织形式为()A班级授课制B个别教学C分组教学D群体教学7.()被看成是“文雅教育”的源地。
A、印度B、埃及C、雅典D、斯巴达8.教学过程的结构是指()A基本部分B基本内容C基本途径D基本阶段9.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A获得直接经验B获得间接经验C教学科学实验D进行社会实践10.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的集中体现。
A、教育性质B、教育任务C、教育规律D、教育内容11.一般而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C.教育问题D.教育规律12.目标管理由美国管理学家()提出A德鲁克B马卡连柯C皮亚杰D布鲁纳13.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A、创新教育B、义务教育C、素质教育D、全面教育14.学校教育产生于()教育阶段。
A、古代B、原始C、近代D、现代15.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就是维护青少年儿童的()主体地位。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能力试题含答案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能力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50b66380eb6294dd886cf6.png)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能力试题(小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认同的教育起源论是( )A.神话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劳动起源论D.心理起源论2.在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
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
A.德育B.劳动技术教育C.体育D.智育4.就儿童发展的整体而言.生理成熟是先于心理成熟的。
十几岁的孩子就其身体发育来看,已经很接近成人的水平了,而其心理的成熟程度,却要比成人低得多。
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不平衡性B.顺序性C.个体差异性D.互补性5.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 )。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辐合型D.发散型6.孔德说:“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
只有人类才存在。
因为不管从哪方面看,我们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知识本位论D.能力本位论7.“将心比心”“以己度人”体现的印象形成效应是( )。
A.晕轮效应B.刻板效应C.投射效应D.近因效应8.陈老师从教30 余年,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反思自己的教学问题,不断创新。
这体现的教师角色是( )。
A.教育教学的研究者B.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C.社区型的开放教师D.学生学习的促进者9.借助于对相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研究现在和预测未来的研究方法是( )。
A.教育观察法B.教育实验法C.历史研究法D.个案法10.小新的爸爸拿来两罐同样分量的可乐,爸爸将其中的一罐倒进一个大杯子里,将另外一罐倒进两个小杯子里。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https://img.taocdn.com/s3/m/fda0c49efab069dc51220137.png)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学记》中这句话反应了()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B教育与科技的关系,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D教育与人口的关系2. 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个人天赋,B社会分工,C国家性质,D教育3. 在教育活动中,构建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是()A学生B家长C教师D校长4. 在小学课外活动中,学生摄影小组举办的摄影作品大赛属于()A,游戏活动B学科活动,C科技活动D,文学体育活动5.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这句话强调的是,教师应具有()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B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D,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6. 将观察法分为系统观察和非系统观察的依据是()A观察条件是否人为控制,B观察活动是否有规律,C观察者是否直接进入活动,D观察内容是否有设计并有结果7. 假如小学生被狗咬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处理方式是()A立即包扎伤口,B在伤口的近心端用绳子扎紧,C,用肥皂水、高锰酸钾溶液或双氧水等冲洗伤口,D不做处理,直接送往医院。
8. 威威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触类旁通,不墨守成规,说明其思维具有()A广阔性,B流畅性,C变通性,D,独创性。
9. 学生的学习是基于自己的经验,主动接受新的信息,并对其意义进行重构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A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D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10. 小强不按时完成作业,妈妈就禁止他看动画片,一旦按时完成乘作业就取消这一禁令,随后小强按时完成作业的次数增加了,这属于()A正强化,B负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强化。
11.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话和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
这是因为其道德发展处于()A权威阶段,B,公正阶段C可逆性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答案word模板下载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答案word模板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8b17e29fe518964bce847ccd.png)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答案word模板下载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答案一、单选题A 学生的主体性D 文化传播功能B 卢梭A 说服教育B 6-14 周岁D 自我服务劳动C ①②④⑤8.B 知觉的选择性9.A 高原想象10.D 突出概念本质11.D 难度适中的任务12.A 移情C 布鲁纳C 表现性目标D 因材施教B 生成性B 过分强调预设性目标D 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A 教学合一B 因材施教二、简答:1.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①问题情境②定势与功能固着③原型启发④已有的知识经验⑤情绪和动机班主任培养良好班风的主要措施(1)班主任身先士卒;(2)明确班级的奋斗目标;(3)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4)环境熏陶;(5)制度约束;(6)加强正面教育,树立良好榜样;(7)提倡民主型的班主任领导方式;(8)充分利用班级舆论阵地;(9)要常抓不懈访谈法的基本步骤(1)选择访谈对象;(2)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3)正式访谈三、材料分析题24、(1)偶发事件处理的原则运用了教育机智,遵循了教育性原则、冷处理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有效性原则。
遵循了教育性原则。
2.遵循了冷处理原则。
3.遵循了可接受性原则。
4.遵循有效性原则。
教师在处理课堂上突发事件时的基本要求即要注意的地方①沉着冷静面对②机智果断应付③公平民主处理。
④善于总结引导。
25、(1)从三个方面来答:①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②新课程提倡的教师观,教师行为变化,对待教学上,要做到帮助引导③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④教育机智最后结合材料具体阐述(2)①在传授知识的时候,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的艺术性是指教学要体现教师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体现教师学生的复杂的思维情感的变化创生过程。
②将教学也理解为一门艺术,是因为,教育工作者除了传授知识,更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所谓“身教胜于言教”, 当老师要为人师表,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们,除了教知识,更要教做人.。
2017年下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
![2017年下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92b5b031126edb6e1a1019.png)
2017年下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与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1.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要坚持统一要求,又注重()。
A 学生自主B 教师主导C 教学相长D 因材施教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并把中国文化带回自己的祖国。
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A 文化传承功能B 文化创造功能C 文化更新功能D 文化传播功能3.在西方近现代教育史上,被认为最先“发现了儿童”的教育家是()。
A 杜威B 卢梭C 康德D 洛克4.小芳常常因为不守纪律而受到批评,但她不以为然,还说只要学习好,守不守纪律无所谓。
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首先应采用的教育方法是()。
A 说服教育B 情感陶冶C 榜样示范D 实践锻炼5.《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规定,少先队的入队年龄是()。
A 6~12周岁B 6~14周岁C 7~12周岁D 7~14周岁6.小学生轮流值日负责班级卫生扫除,这属于()。
A 志愿服务劳动B 社会公益劳动C 勤工俭学劳动D 自我服务劳动7.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教师节讲话中指出,教师要做学生发展的“引路人”。
其内容是()。
①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②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③做学生提升能力的引路人④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⑤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⑤C ①②④⑤D ①③④⑤8.周老师在教生字的时候,把容易写错的笔画用彩笔标出来,这是利用()。
A 知觉整体性B 知觉选择性C 知觉理解性D 知觉恒常性9.同学们学习一段舞蹈动作,刚开始进步很快,但一段时间后进步不明显,甚至停滞不前。
这在技能练习上称为()。
A 高原现象B 抑制现象C 遗忘现象D 挫折现象10.在“直角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呈现了直角三角形的各种变式,主要目的是为了()。
A 激发学习兴趣B 引起有意注意C 丰富学生想象D 突出概念本质11.阿特金森对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追求成功者与害怕失败者相比,更倾向于选择()。
教师资格证2017年小学综合素质考试试题及解析【3】
![教师资格证2017年小学综合素质考试试题及解析【3】](https://img.taocdn.com/s3/m/23f0912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6.png)
教师资格证2017年小学综合素质考试试题及解析【3】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l4分,共4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摆在班主任冯老师面前的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一起人数众多.性质颇为严重的作弊事件。
语文课代表为了帮助其他同学掌握语法知识,在征得任课老师的同意后,在自习课上组织同学们测验。
测验结束后,班长向冯老师汇报“一切正常”。
冯老师正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感到高兴,准备给全班同学一次嘉奖。
岂料课后学生反映,测验时看书的人不少,连班长也在内。
怎样处理这起作弊事件呢?在全班同学面前直接提出这个问题,责令作弊者自动坦白,要求知情者检举揭发,把嫌疑分子一个个叫来办公室审问……这样的办法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呢?第二天上课时,冯老师神情自若,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他在黑板上写了汤姆斯·麦考菜的一句名言:“在真相肯定永无人知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能显示他的品格。
”接着又给学生讲了一个人在回忆自己三十年前一次考试作弊时的懊悔心情。
讲完故事,冯老师要求每个学生记下汤姆斯·麦考莱的名言,同时要求他们写一篇体会,题目是《心灵的答卷》。
冯老师平静、沉着的态度大大出乎学生的意料,而汤姆斯·麦考莱的名言则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
第二天,每个同学都交出了惭愧、悔恨的“心灵答卷”。
显然冯老师对这次作弊事件的处理是卓有成效的,它的教育影响十分深刻而久远。
问题:请运用新课改的学生观分析冯老师的教育行为。
(14分)31.材料:小王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后到某市郊区的一所小学任教。
校长根据她来校后的工作表现,第二学期就让她担任了班主任。
但她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常常利用学校活动和班级活动,向学校申请一些不必要的经费。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也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搞好班级工作和提高学生素质上,而是利用班主任的便利条件,常常借调换座位、配班干部、评“三好学生”等机会向家长讨要好处,在师生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教师版)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6d45220912a21614792920.png)
【答案】
【解析】(1)写作特点:
①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如,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用鸭
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躲在篱边窥伺”“"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
饭”“立刻逃往篱边,蹈着静候”等如小愉殷的委琐相的描写,彰显鹅的老爷派头。这一系列对比,非常形象生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
的理论依据与支持。
22、简述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
【解析】
23、简述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班主任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对学生群体的了解,两个部分。 了解学生个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体的思想品德、个体的学习、个体的身体状况、个体的心理、个体的家庭。 对学生群体的了解包括:对正式群体的了解,对非正式群体的了解。
【答案】C
【解析】略
13、课程是“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 A、斯宾塞 B、布鲁纳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答案】A
【解析】略
试卷链接:/t/5E RIwu6.html
2/17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14、学校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媒介,旨在体现教育理念,实现与人功能。在课程分类中,这
其形。
②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以及拟人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用“我们的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
以及“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平剧里的净角出场”等拟人手法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2017 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附答案解析
![2017 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108029fab069dc51220154.png)
2017 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1教师应引导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做出选择,这是尊重和发挥( )A. 学生的主体性B. 学生的差异性C. 学生的创造性D. 学生的发展性[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应该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而是应该积极主动的。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创设启发诱导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材料、线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探索发现。
题干中教师引导学生做选择,是尊重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表现。
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并把中国文化带回自己的祖国。
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
A. 文化传承功能B. 文化创造功能C. 文化更新功能D. 文化传播功能[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传播和交流作用体现在:教育通过传播文化,使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不断优化各自的文化,使文化相互发展、相互繁荣。
题干中留学生来我国学习文化并带回祖国的做法,体现了教育具有文化传播的作用。
3在西方近现代教育史上,被认为“最先发现了儿童”的教育家是( )。
A. 杜威B. 卢梭C. 康德D. 洛克[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卢梭的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教育,认为出自造物者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都变坏了。
还倡导儿童本位的教育观,提倡要高度尊重儿童。
题干中“被认为最先发现了儿童”的教育家是卢梭。
4小芳常常因为不守纪律而受到批评,但她不以为然,还说只要学习好,守不守纪律无所谓。
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先采取的教育方法是( )。
A. 说服教育法B. 情感陶冶法C. 榜样示范法D. 实践锻炼法[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说服教育法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
题干中小芳学习好却不遵守纪律,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采用说服教育法。
2017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27ee6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14.png)
2017上半年⼩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真题及答案解析2017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试题(⼩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效,不予评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分。
1.“君⼦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学记》中这句话反映了()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B.教育与科技的关系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D.教育与⼈⼝的关系2.马克思认为,造成⼈的⽚⾯发展的根本的原因是()A.个⼈天赋B.社会分⼯C.国家性质D.教育⽔平3.在教育活动中,构建民主、和谐、融洽的师⽣关系的主导因素是()A.学⽣B.家长C.教师D.⽂学艺术活动4.在⼩学课外活动中,学⽣摄影⼩组举办的摄影作品⼤赛属于()A.游戏活动B.学科活动C.科技活动D.⽂学艺术活动5.“捧着⼀颗⼼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知这句话强调的是教师应具有()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B.⾼尚的教师职业道德C.⼴博的⽂化科学知识D.较强的教育教学能⼒6.将观察法分为系统观察和⾮系统观察的依据是()A.观察条件是否⼈为控制B.观察活动是否有规律C.观察者是否直接介⼊活动D.观察内容是否有设计并有结构7.假如⼩学⽣被狗咬伤,教师⾸先应采取的处理⽅式是()A.⽴即包扎伤⼝B.在伤⼝的近⼼端⽤绳⼦扎紧C.⽤肥皂⽔、⾼锰酸钾溶液或双氧⽔等冲洗伤⼝D.不作处理,直接送往医院8.成成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能触类旁通,不墨守成规,说明其思维具有()A.⼴阔性B.流畅性C.变通性D.独创性9.学⽣的学习是基于⾃⼰的经验,主动接受新的信息,并对其意义进⾏重构的过程。
这⼀观点属于()A.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信息加⼯学习理论D.联结主义学习理论10.⼩强不按时完成作业,妈妈就禁⽌他看动画⽚,⼀旦按时完成就取消这⼀禁令,随后⼩强按时完成作业的次数增加了。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2017上半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小学)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2017上半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小学)](https://img.taocdn.com/s3/m/7c0468bda1c7aa00b52acbe8.png)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道题2分,共40分。
)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学记》中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B.教育与科技的关系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D.教育与人口的关系答案:C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想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一定要从教育入手,反映了教育和政治之间的关系。
2.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的原因是( )。
A.个人天赋B.社会分工C.国家性质D.教育水平答案:B解析: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
3.在教育活动中,构建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是( )。
A.学生B.家长C.教师D.文学艺术活动答案:C解析:在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4.在小学课外活动中,学生摄影小组举办的摄影作品大赛属于( )。
A.游戏活动B.学科活动C.科技活动D.文学艺术活动答案:.D解析:文学艺术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学生对美的鉴赏和创造。
摄影在于培养学生对美的发现和鉴赏,属于文学艺术活动。
5.“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这句话强调的是教师应具有( )。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B.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D.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答案:B解析:陶行知的这句话,表达了教师应该具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
6.将观察法分为系统观察和非系统观察的依据是( )。
A.观察条件是否认为控制B.观察活动是否有规律C.观察者是否直接介入活动D.观察内容是否有设计并有结构答案:B解析:观察活动是否有规律。
7.假如小学生被狗咬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处理方式是( )。
A.立即包扎伤口B.在伤口的近心端用绳子扎紧C.用肥皂水、高锰酸钾溶液或双氧水等冲洗伤口D.不作处理,直接送往医院答案:C解析:冲洗伤口。
8.成成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能触类旁通,不墨守成规,说明其思维具有( )。
A.广阔性B.流畅性C.变通性D.独创性答案:C解析:变通性。
河北省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河北省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38c702333169a4517723a3b5.png)
河北省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获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叫测验的()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2.下列选项中,属于专用的图形图像加工处理软件的是()。
A.CoolEditB.PhotoshopC.PowerPointD.MindManager3.”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4.人的多元智力发展理论主要为人的()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
A、全面发展B、个性发展C、身体发展D、心理发展5.德育的动力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6.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属于()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7.董老师上游戏课时,小明总爱举手,但答题经常出错,小强不爱举手,但老师点名提问却总能答对。
老师下列做法中,最合适的是()。
A.批评小明总出错.表扬小强爱思考B.表扬小明爱举手,批评小强不发言C.批评小明总出错,批评小强不发扬D.激发小明勤思考,鼓励小强多举手8.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最根本动因的学者是()。
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华生9.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10.”要素主义教育目的”、“永恒主义教育目的”这些教育目的观的提出,反映了教育目的具有()。
A、理想性B、科学性C、理论性D、实践性11.建国初期,下列哪一位前苏联教育家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产生的影响较大?()A.赞可夫B.巴班斯基C.凯洛夫D.阿莫纳什维利12.”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13.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方式是()A平行管理B目标管理C民主管理D常规管理14.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关系。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及答案解析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1c88cdbb68a98270fefaad.png)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学记》中这句话反映了()。
A.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B.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C.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D.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2. 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的原因是()。
A. 个人天赋B. 社会分工C. 国家性质D. 教育水平3. 在教育活动中,构建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是()。
A. 学生B. 家长C. 教师D. 文学艺术活动4. 在小学课外活动中,学生摄影小组举办的摄影作品大赛属于()。
A. 游戏活动B. 学科活动C. 科技活动D. 文学艺术活动5.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这句话强调的是教师应具有()。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B.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D.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6. 将观察法分为系统观察和非系统观察的依据是()。
A. 观察条件是否人为控制B. 观察活动是否有规律C. 观察者是否直接介入活动D. 观察内容是否有设计并有结构7. 假如小学生被狗咬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处理方式是()。
A. 立即包扎伤口B. 在伤口的近心端用绳子扎紧C. 用肥皂水、高锰酸钾溶液或双氧水等冲洗伤口D. 不作处理,直接送往医院8. 成成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能触类旁通,不墨守成规,说明其思维具有()。
A. 广阔性B. 流畅性C. 变通性D. 独创性9. 学生的学习是基于自己的经验,主动接受新的信息,并对其意义进行重构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
A.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B.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D. 联传主义学习理论10. 小强不按时完成作业,妈妈就禁止他看动画片,一旦按时完成就取消这一禁令,随后小强按时完成作业的次数增加了,这属于()。
A. 正强化B. 负强化C. 自我强化D. 替代强化11.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和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专项训练三
(考生版)
试卷题量:5题试卷总分:100分试卷限时:90分钟测评/引用码:Wrjd65D
一、材料分析题
1、阅读《动物学校》这个故事,回答相关问题。
动物学校要招生啦!动物园的动物们奔走相告,踊跃报名。
泥鳅、松鼠、老鹰……有幸成为首期学员。
学校开设了游泳、跳跃、跑步、飞行等课程。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是游泳课。
松鼠、老鹰首先遭遇尴尬,由于他们是“旱鸭子”,迟迟不敢下水,遭到了老师的训斥和嘲笑。
而泥鳅却在这堂课上出尽了风头,他以舒展自知的泳姿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喝彩。
但接下来的课程训练却让松鼠、老鹰扬眉吐气,跳跃是松鼠的强项,飞行是老鹰的看家本领,跑步项目对他俩来说更不成问题。
但这些训练却让泥鳅吃尽了苦头,尤其是跳跃和飞行,是他的弱势项目。
为了提高成绩,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个项目上。
一学期过去了,泥鳅被摔得伤痕累累,苦不堪言,虽然期间他想放弃这两个项目的训练,在游泳这个优势项目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碍于校方的规定和校长、教练的威严,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
原本的优势项目——游泳,因为长期没有训练,泳技大不如前,由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
老鹰在飞行项目上以绝对优势得到
了“A”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
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通过,在跳跃项目上破动物界的最高纪录,但也
只得到“B”等,因为他是在树顶上起跳,而没有按照学校规定在地上起跳的要求。
问题:
(1)请你就该校的课程设置作以评析。
(2)请你就该校的教学评价作以评析。
2、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级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
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
”
问题:如何理解教师主导作用,这位教师是否全面发挥了主导作用?
3、李华是一名十分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
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
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
请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
(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
(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韦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4、刘老师教学《第一场雪》时,运用各种方式激励学生,学生在质疑中提出的问题有价值她就说:“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
子!”学生朗读表现出色,她就赞赏道说:“读得真好!老师仿佛置身雪景中,心中无比轻松愉悦。
”大家齐读得好,她便说:“老师也被感染了,想美美地读一读。
”学生读得不够好时,她首先肯定“读得不错”,然后提出希望:“若能将‘嗬’读得不仅能表现出惊讶,还能表现出赞叹的意思来,那就更棒了!”
问题:
(1)评析刘老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
(2)谈谈“新课改”倡导的评价理念。
(2015年上半年)
5、张三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是一个理解能力特别强、善解人意的学生。
他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在学校里吃“小饭桌”,自己很会照顾自己。
他每天总是早早地收拾好作业本,将交作业的情况很细致地汇报给科任老师。
但他常常捉弄同学,拿走他人的文具盒、乘车卡等物品。
他属于那种在师长面前和背后表现出完全两面性的学生。
请你帮张三的班主任分析并出主意,怎样将这样的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好学生?
答案解析部分
一、材料分析题
1、【答案】
【解析】(1)动物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首先课程的设置不能有效促进各种动物的个性发展(而是要动物去适应课程)。
其次采取统一设置的方式,不注重各种动物的选择与需求(松鼠、老鹰的游泳,泥鳅的跳跃和飞行)。
(2)在教学评价上,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不科学。
①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跳跃、跑步得了“C”等,飞行没有学会。
游泳由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
老鹰飞行以绝对优势得到了“A”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
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通过……(在评价方法上,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教育应是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
)②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
(不注重发展性评价,不注重期望与激励。
)③在评价内容上,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甄别与选拔,不注重其他方面(态度和能力)的发展,人的智能是多元的,知识和技能仅仅是一个方面。
2、【答案】
【解析】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既要讲好课,会教学生,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会学。
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不会自发产生的,是靠教师调动的,教师只会讲课,而不能使学生会学,不能说全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3、【答案】
【解析】(1)他的这种归因不正确。
他将行为的原因归为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这样他就对自己的行为不用负责,因此学习动机不高,学习成绩也不会提高,甚至会越来越差。
(2)他应该将其归因为自己的内部的可控制因素,如努力程度。
如果他认为学习失败是自己不努力造成的,那他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3)正确掌握归因理论有助于教师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生行为及其结果推断出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其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此外,归因训练还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归因,对消极的归因进行辅导。
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消极的归因心态有碍于人格的成长,如惯于逃避的学生,他们经常将失败归为能力不足,将成功归于运气或任务容易,长此以往,成为一种习惯,就会演变为一种习得无助感。
4、【答案】
【解析】(1)刘老师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改”的相关理念,符合“新课改”的评价理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刘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材料中,刘老师一直在运用各种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和成长。
其次,刘老师在评价中体现了“新课改”中倡导的发展性评价。
材料中,面对学生的质疑或者学生在朗读中的不当之处,李老师采取了发展取向的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不断改正,不断发展。
(2)“新课改”倡导的评价理念:
①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②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
③建立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强调教师以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5、【答案】
【解析】首先,班主任老师应该分析张三出现问题的原因。
如果是心理问题,教师要帮他找到“症结所在”,教给他一些发泄、转移、升华的方法;如果是品德问题,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积极帮助他改正锗误:如果是单纯的恶作剧,要让他了解这样做会对其他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引导其认识正确的班级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利用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等德育原则,同时,班主任在对像张三这样的学生进行具体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
小学生特别需要温暖和关爱,班主任只有爱他们,并且爱得深、爱得真、爱得持久,才能改变他们对人、对物的态度,从而产生不改正错误就对不起教师的心理,将教师的爱心、尊重化为进步的动力。
(2)善于利用“闪光点”作为推动学生前进的动力和转化的良好开端。
(3)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设法增强他们的是非观念。
为此,班主任可向他们提供有正反面经验教训的生动事例。
通过启发、讨论,使他们明辨是非,分清好坏,从中得到借鉴,领悟到改正自己行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4)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班主任要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特点、错误轻重、态度好坏等,选择灵活有效的教育措施,发现教育的突破口,寻找钥匙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锁,促进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