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复习要点(精品文档)
《高等教育学》复习要点
《高等教育学》复习要点一、高等教育的定义和特点1.高等教育的定义:高等教育是指在高等学校进行的教育,培养具有一定学识和素质的高级人才。
2.高等教育的特点:a.高等教育的普及性:高等教育逐渐普及,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
b.高等教育的专门性:高等教育注重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c.高等教育的科研性:高等教育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d.高等教育的终身性:高等教育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过程,要求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1.古代高等教育:古代高等教育以师徒制为主要方式,培养士人和官吏。
2.近代高等教育:近代高等教育从欧洲传入中国,开始兴办西式大学。
3.现代高等教育: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出现了大规模开展的高等教育。
三、高等教育的目标与任务1.高等教育的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扎实学识和职业素养的高级人才。
2.高等教育的任务:a.传授专门学科知识和技能。
b.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四、高等教育的内涵和形式1.高等教育的内涵:高等教育包括学科教育、科研教育、教育管理和高等教育评价等内容。
2.高等教育的形式:a.全日制高等教育:包括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传统的高等教育形式。
b.远程教育: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突破了时空限制。
c.继续教育:面向社会各个群体提供学习机会,满足终身学习的需求。
五、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1.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由质量认证、教学评估和质量监控三个部分组成。
2.高等教育的质量认证:通过对高等学校进行评估和认证,确保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3.高等教育的教学评估:对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促进教学和提高教育质量。
4.高等教育的质量监控:对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六、高等教育的与发展1.制度:包括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教学评价体系的。
2.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材编写等方面的。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的规划1.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到2020 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2.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 提升科学研究水平;4.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5. 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第一章教育与高等教育概述一、教育的内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本质属性)。
教育是随着历史发展的、存在于一定共同文化的人类群体之中的活动。
首先,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其次,教育的直接对象是人;最后,其目的是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教育就是使一个“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二、教育构成要素教育者、教育中介(介质、文字、材料、手段)、受教育者。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教育作为一种外部影响,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教育也必须遵循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包括遗传决定的每个个体的特殊性、生长的阶段性以及胜利与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
四、高等教育的概念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种专业教育。
五、高等教育的内涵1. 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才接收的教育,其前提是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完成后才接受的教育;2. 是一种高深知识和专业知识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基本任务,传授的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特点专门设定的知识;3. 具有相当的学术性,承担着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任务,是社会高端文化的组成部分;4. 是有一定标准、机构和程序来确认和管理的制度行为,包括招生制度、学位制度等。
六、高等教育的特征1. 教学内容的高深性(程度特征,代表知识的难度和深刻性);2. 教学内容的专业性(知识的门类和针对性)。
高等教育学资料复习要点
此要点仅供参考, 学霸型老师请绕道专题一高等教育历史与理论高等教育的概念演变P4.9、12了解高等教育概念从古代高深学问教育, 到近代大学教育, 再到现代第三级教育的演变过程, 掌握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
高等教育概念演变:古代高等教育表现为高深学问教育, 中世纪至19世纪表现为大学教育, 20世纪初到现在表现为中学后教育或第三级教育。
1.名解: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 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概念演变在古代“高深学问教育”→中世纪至19世纪“大学教育”→20世纪初至今“中学后教育/第三级教育”。
3.古希腊的高等教育毕达哥拉斯学派开创了西方高等教育的先河。
哲学教育代表人物(柏拉图)和修辞学教育代表人物(伊索克拉特), 它是最早进行哲学研究和教学活动的组织。
4. 名解: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古希腊最早进行哲学研究和教学活动的组织。
5.选择: 从公元前4世纪起, 由柏拉图的“学园”伊索克拉特的修辞学校、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伊壁鸠鲁和芝诺的哲学学校, 共同构成了西方历史上的“雅典大学”6.古希腊的七艺: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7.古罗马的高等教育没有正规的教育制度, 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晚期, 直接移植希腊的七艺, 培养雄辩家, 主要代表人物有西塞罗和昆体良;二是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13世纪拜占庭帝国灭亡, 形成带有拉丁特色的古罗马高等教育。
8.高深学问教育的基本内涵有四个特点:(1)从形式上说, 古代高等教育机构是各国的高等学术中心, 或设于宫廷, 或附于神庙, 或存于私学中。
主要表现为个别大量的聚徒讲学, 进行高深学问的学习。
(2)从目的或内容上说, 主要培养官吏和神学人士。
东方古代高等教育以人文教育和伦理教育为特色, 辅以少量的自然科学教育;西方古代高等教育则以人文、自然和雄辩教育为主, 辅以伦理教育。
《高等教育学》学习要点doc
《高等教育学》学习要点第一章学习与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的意义和方法学习要点:*教育科学的对象和性质、高等教育学科与教育科学的关系、学习与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的意义、*本书的基本结构与学习方法。
学习提示:教育科学为什么是一门独立的科学 P1(选择题)高等教育学科与教育科学的关系 P3本书的基本结构 P7-P8(问答题)本章考点:教育科学的对象与性质(题型以选择题为主)*第二章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学习要点:教育的本质特征、高等教育的性质、高等教育的任务学习提示:了解基本概念:例如:教育的质与教育本质、教育现象与教育本质、高等教育的性质。
可能出现的选择题:《大学》 P14,大学服务社会的起源 P23,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P24-25本章考点:高等教育的性质 P15-20高等教育的性质是指高等教育在与其他类型的教育进行比较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性。
它既反映出教育的本质特点和一般特性,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其性质表现为高等教育的高级性、专业性、学术性、公益性和主体性。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学习要点:中外古代高等教育;*近代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建国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学习提示:了解我国的书院制度及其发展 P28了解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及其著名的中世纪大学P31-32最早创造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大学P34高等教育产业化的雏形P35-36旧中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P41-42解放后的第一次院系调整的成功与教训P43本章考点:中世纪大学:随着经院哲学的兴起和城市的兴旺发达,12世纪中世纪大学应运而生,早期的中世纪大学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
中世纪大学传播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等办学理念,为后世欧洲近代大学的崛起准备了精神条件。
赠地学院:1862年,林肯总统签署了“莫雷尔法案”(Morrill Act),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按1860年分配的名额,各州凡有国会议员1人,联邦政府便拨给土地3万英亩或赠予相当的土地期票,用以建立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培养发展地方工农业所需的专门人才。
高等教育学考试重点整理版
高等教育学考试重点整理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高等教育的概念一、高等教育的不同界定(判断、选择)由于高等教育本身是一个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各国的具体情况也有差异,它的形式在不断变化,职能在不断丰富,因此,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学者对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条对高等教育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第二节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古代西方的“高等教育”发源于古希腊雅典,发展于“XXX 学”,终结于“XXX”,总体上可视为西方古代高等教育的萌芽。
(判断、选择)公元11世纪西欧经济的发展孕育了大学的建立,约在12世纪初,欧洲开始出现一批最早的大学,主要有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XXX,法国的XXX。
(判断、选择)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大体上经历了萌芽(夏商周)、形成(春秋战国)、建制(两汉)、发展(唐宋)、衰落(元清)等几个阶段。
(判断、选择)除商、周时期的高等教育较为特殊外,一般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从办学主体看,是官私并存。
2.从社会功能看,是显在、潜在同具。
3.从管理者素质看,是名师掌权。
4.从课程内容看,是儒学为尊。
5.从受教育权看,是机会不均。
6.从教学方法看,是崇尚自学讨论。
第三节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理论体系一、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初等教育学研究初等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现象(二)高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三)高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高等教育学研究的规律主要有以下三条:1.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2.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健康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规律3.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协调发展规律从特殊性质来说,高等教育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1.高等教育是一门综合学科2.高等教育是一门理论性学科3.高等教育又是一门应用性学科第二章初等教育结构与功能(多为简答、选择)第一节初等教育的结构初等教育的结构指初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
高等教育学(完整版知识点)精品
第一部分:推断(共12题)1、教化方针的基本构成:教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教化的性质);教化的培育目标(广义的培育目标,即教化目的);实施的途径(实现教化目的的途径)。
2、发展教化的三个途径:教学工作(主要途径);科研训练(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新的教化方针予以强调)。
3、我国学位制度分为三级:学士、硕士、博士。
4、我国现行高校领导体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5、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
6、宏观高等教化结构: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即布局)、管理体制结构等。
7、微观高等教化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学问结构等。
8、高校教学系统组成:老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介。
9、高校课程分类:从层次构成上,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从形式上看,可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10、高校生参及科研活动:有多种途径,可以结合日常教学进行,也可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
11、高校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人才培育的目的;现实参及的方式;定向选择的内容;互补并进的效果。
12、高校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培育人方面起的作用:可促进学问的转化和拓展;有利于增加高校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有利于发展高校生的创建才能和组织才能;有利于高校生提高修养、完善特性品质。
其次部分:名词说明(共21题)1、高等教化P5:高等教化是在完全的中等教化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化,是培育各类高级特地人才的社会活动。
2、广义文化P17:最广义的文化可以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建的物质财宝和精神财宝的总称。
3狭义文化P17:常常是人们对精神财宝及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在此“文化”一词从狭义的角度运用。
4、教化方针P29:教化方针是国家在肯定历史时期,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须要和基本国情,通过肯定的立法程序,为教化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化政策的总概括。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归纳_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绪论一、高等教育发展简况1、成长中的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高等教育机构性质不明确,教育职能不确定,专业教育性质模糊,学生年龄参差不齐,教学形式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
(2)高等教育的雏形阶段(欧洲中世纪大学):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体制,开始走向成型,成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学机构。
(3)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文艺复兴末期和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大学开始围绕着各个专业、各个学科、各门课程,组织其教育形式和内容,才有了今天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即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4)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高等学校产生新职能——为社会服务.基于知识分化、科学进步和社会需要,多种类型的专业学院大量涌现。
2、扩张中的高等教育(1)规模化:二战后从精英走向大众(2)中心化:逐渐走进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的核心机构。
(3)综合化:出现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目标、内容、过程、教育方法)的趋势。
(4)国际化:20世纪50年代后日益明显,即一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或全球发展的过程和总趋势,是把国际的、全球的、跨文化的观念融合到本国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诸项职能中的过程。
(5)职业化:职业准备课程更多开设,是经济巨大发展的产物。
(6)终身化: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提供教育一体化,注重教育的整体性。
(7)多元化: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
二、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1、个别研究阶段:没有专门的研究队伍,研究的成果也较为零散而缺乏系统性。
2、组织研究阶段--高等教育学产生:20世纪70年代,有组织的研究在西方的高等教育已开始。
1978年5月,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了实质性的开展阶段。
3、系统研究阶段-—学科体系形成:中国第一个群众性的高等教育研究组织——1979年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会筹备工作会议。
《高等教育学》复习要点
《高等教育学》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一、高等教育的概念?一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二、高等教育学的概念?是一门以研究高等教育规律为任务,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的高级人才为直接目的的学科——它涉及研究并阐述高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及发展趋势等诸方面的理论问题。
三、中外高等教育发展概述?中国的高等教育:(1)传说在虞夏之时已有了高等教育的萌芽,五代以后书院具有高等教育性质。
(2)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始于清末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时期,1898年设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3)新中国成立后,接管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把高校分为综合大学、独立学院和专科学校两种。
“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等教育受到极大的摧残和破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高等教育得到恢复和发展。
外国的高等教育:(1)国外在奴隶社会时期亦已出现了高等教育,世俗和教会两种文化教育体系并存;(2)中世纪的高等教育,除了由教会和世俗政权设立的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学校和机构,其它大学的建立,通常是学生与教师分别以手工行会组合形式,在原有教会学校和世俗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3)近现代高等教育的模式起源于德国,发展于资本主义发达的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国家,其影响遍及欧洲诸国。
四、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1)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2)高等教育为社会生产科学技术。
五、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意义?(1)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自身修养的需要;(2)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3)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与学识修养的需要。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结构一、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其概念?高等教育的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
高等教育结构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宏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体制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等;微观结构包括:高等学校课程结构、组织结构、师资结构等。
高等教育学复习重点
高等教育学复习重点湖北省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考试重点第一章学习与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的意义和方法1、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简)答:(一)高教实践需要高教理论的指导科学的教育理论是教育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客观真理性,对教育实践具有重大的认识价值与实用价值。
(二)学习与研究高教理论是大学教师专业化的需要大学教师从专业角度讲所从事的是科学教育工作,是科学与教育的结合,其专业化的要求,除了在学科领域必须有较高的造诣外,还必须掌握教育规律,具有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方面的修养。
2、学习高等教育理论的方法有哪些?(简)答:(一)注意把握概念及概念间的逻辑联系其一要认真把握概念的内涵;其二要认真把握概念间的逻辑关系。
一是概念间的种属关系,或上下位概念的关系;二是概念间的平行关系;三是概念间的逻辑顺序。
(二)理论联系实际其一,要联系平时观察到的教育现象与切身的教育体验来理解概念与原理;其二,要运用所学的理论来解释教育现象并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提高教育实践的功效。
(三)将学习与研究结合起来大学教师既是教育实践的主体,也是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力量。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性质与任务1.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质特点?答: (一)教育:促进、提升个体和人类素质的活动;(二)教育: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三)教育: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2.简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答:答:(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大学产生以来就具有的基本职能。
(二)推进科学技术发展1、高等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主要途径2、高等教育是发展科学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手段(三)服务社会发展需要3、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
(简)答:(一)高等教育的高级性1、高等教育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主2、高等教育的对象处于身心发展的更高阶段3、教师和学生更具有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性(二)高等教育的专业性(三)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四)高等教育的公益性1、高等教育是体现社会先进性的主要代表之一2、高等教育以其特殊的地位和方式广泛介入、影响社会公共生活(五)高等教育的主体性教育不仅具有相对独立性,更具有主体性及其超越性。
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详细完整版).doc
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仁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2. 高等教育大众化某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跨入大众阶段后,不断培养大批普通民众直至普及阶段来临之前的发展过程.3、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从整体出发,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4、通才教育是相对传统〃专才"教育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该教育模式注重人才多方面素质的培养,除了具有专业特长外,还要培养人的社会能九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5、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即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6、教学过程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7、教学:教师和学生在教育系统内通过媒介进行传递信息的双边活动。
8、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学评估是指对影响教学活动的所有因素的评估。
它既包括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估,又包括教学质量的评估。
狭义的教学评估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系统的检测,并评定价值及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
它既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所有有效教学与成功教学的基础.9、教学方法:大学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相互联系的方式;大学教学方法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方法,具有科学方法的性质;大学教学方法的本质在于师生联系方式与科学方法的统一。
10、威斯康星思想在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通过培养人才和输送知识两条渠道,打破大学的传统封闭状态,努力发挥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积极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11、社会本位论主张根据国家利益与社会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进行教育是以教育的社会价值为取向.12、隐性课程也叫广义课程,指包含学生在计划的教学内容之外,通过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等各种渠道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等,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大的影响.何学分制教育模式的一种,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14、莫里尔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的的收益维持,资助至少一所学院,而这些学院主要开设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专业,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15、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咼等教育机构,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唐代至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
《高等教育学》章节重点及复习要点
《高等教育学》章节重点及复习要点——李敏谊博士第一章绪论重点:高等教育的概念;中外高等教育发展概况;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复习要点:1、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通常是指一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第一章,第4页)2、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它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是一门揭示高等教育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第1页)1、国外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概况?答题要点:(第一章,第15—16页)国外高等教育的模式源于德国,发展于资本主义发达的意、法、英等国家,其影响遍及欧洲诸国。
美国立国后,高等教育全力仿效德国。
随着经济发展与国际的交往日增,其影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逐渐为亚、澳等诸洲所接受。
现行的高等院校,从所有制上分为公立和私立两大类;从学校建制上分为中央政府直接管理为国立,地方直接管理为公立,行政上不受国家管理的为私立;从基本学制、修业年限和培养目标上一般分为4—5年的大学本科,着重学术研究,培养专业知识水平高,综合能力强,传播知识与发展科学的人才;2-3年的高等专科学校,着重职业教育,培养工、商、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及高级技术人员;1-3年的短期大学,其中2-3年的学习专门技艺;培养职业上和生活上的必需能力,1-2年的进行职业培训,一般由地方自办,结业后,在本地工作。
学习通常采用学分制。
为了培养尖端科学人才,各国有条件的大学,均建立研究员,美国有的教育机构就将美国大学分类,划分出研究型大学,日本则将部分国立大学确定为研究院重点大学。
在管理体制上,一些国家传统的管理体制是高等教育由国家承办和管理,如德国、意大利。
另一种管理体制是教育管理权不属于国家而是属于地方,国家制定关于学校教学、科研、人事、财务诸方面的法律和政策,通过制定“教育目标”进行宏观引导,通过国家领导人和国会这类国家机构的政治影响力、政府拨款、设立各种研究基金这类经济手段,来体现政府的意志推动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2、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答题要点:(第一章,第16—19页)1)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
高等教育学复习重点
《高等教育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一、简答题1高等教育研究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系统研究阶段2、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高等教育学,就其总体来说,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而就其研究任务来说,既有应用教育基本理论以认识高等教育现象,解决高等教育的任务,又有其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的作用。
高等教育的研究工作,大量的应是应用性、开发性的研究,但也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包括应用研究和基本理论研究。
|3、试分析高等教育学发展的动因。
1)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和成熟2)高等教育的内部矛盾促使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不断升华3)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发展三、论述题1简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P71)规模化。
精英教育一大众教育——普及教育阶段(马丁特罗理论)2)中心化。
大学从社会的边缘步入社会的中心3)综合化。
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4)国际化。
一国的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总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本国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功能中的过程。
5)职业化。
大学注重职业教育的倾向,关心学生的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发展。
6)终生化。
从一次教育观向终生教育观转变。
7)多兀化。
咼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兀系统转变,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
2、高等教育研究可运用哪些研究方法?P271)哲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2)一般科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3)高等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多学科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反思批判法、体悟总结法3、高等教育学是如何产生的?目前对高等教育学有哪些体系的探索?P24高等教育学是通过高等教育研究而完成理论探索与体系构建的。
高等教育研究活动正如大多数研究活动一样,旨在通过发现和应用新知识以解决理论问题。
然而,高等教育的研究目的比较复杂,高等教育本身不仅是理论活动而且是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以科学有效的途径发展教育主体的身心。
《高等教育学》各章复习重点
《高等教育学》各章复习重点2011年7月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重点章)一、是非判断题(略)渗透在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中。
二、名词解释题1、高等教育2、文化(狭义)3、文化(广义)三、简答题1、简述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
2、简述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3、简述经济发展对高教的作用。
4、简述高教的经济功能。
5、简述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6、简述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
7、简述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8、简述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9、简述当代高校的社会职能。
四、论述题1、论述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2、论述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3、请结合本校特点,谈谈应如何处理好各社会职能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高等教育目的一、是非判断题1、()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包括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实施的途径。
2、()教育目的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3、()在高校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有教学工作、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等。
二、名词解释题1、教育方针2、教育目的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重点章)一、是非判断题1、()高等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说与个人本位说既有合理之处,也有局限性。
2、()美国学者马丁•特罗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高于15%时,标志着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3、()美国学者马丁•特罗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高于50%时,标志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二、名词解释题1、社会本位高教目的观2、个人本位高教目的观三、简答题1、评述高等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说。
2、评述高等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说。
3、评述高校的专才教育。
评述高校的通才教育。
四、论述题1、论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
2、论述如何看待教育目的观的“社会本位说”与“个人本位说”。
3、论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内涵及现实选择。
第四章高等学校教育制度一、是非判断题1、()学制指一个国家的各类学校的方针政策。
2、()《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四级。
超详细高等教育学(完整版重点知识点)
超详细高等教育学(完整版重点知识点)精选名师资料第一局部:判断〔共12 题〕8 学制 P85: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1、教育方针的根本构成:教育开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性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广义的培养目标,即教育目的〕;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实施的途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
2、开展教育的三个途径:教学工作〔主要途径〕;科研训9、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P115:就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它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设练〔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新的教育方针予以强调〕。
3、我国学位制度分为三级:学士、硕士、博士。
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分等等。
第六章〔 1 个〕以及相互间职责、权限的划4、我国现行高校领导体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5、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10、高等教育结构P146: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
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层次的复杂6、宏观高等教育结构: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的综合结构,大致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局部。
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即布局〕、管理体制结构等。
11、专业P202: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7、微观高等教育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
12、学科P205: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8、高校教学系统组成介。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具有比较系统、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
按学科体系设置专业使培养的学生能举一反三、活性和应变能力。
触类旁通,具有较大的灵9、高校课程分类:从层次构成上,可分为公共根底课程、专业根底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程、选修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一种专业教育。
受教育者具有中等教育以上程度;由专门机构实施教育;修完规定的课程即授予相应的学位、文凭或证书。
高等教育是学术性与职业性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
2.高等教育的目的: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把完成了中等教育的人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即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包括个人本位价值观、知识本位价值观和社会本位价值观。
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实质是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或主要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达到个性之完善。
高等教育的职责在于知识传递而非知识创新。
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教育。
知识本位:主张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知识创新、学术探求、科学研究。
高等教育通过研究进行教学,以自由学术为教学基础。
社会本位:主张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3.通才教育:为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的教育。
它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重视知识综合性和广泛性。
通才教育的特征: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型;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受影响。
4.专才教育:5.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的纲要结构,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条目、基本论点和进程叙述该课程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它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时间安排以及对教学方法的要求等。
由说明、本文和附录组成。
6.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是课程体系结构的方案,是国家为保证培养人才的规格而制定的关于学习的科目和范围的文件。
教学计划一般规定教学科目、学科的顺序、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学年编制与学周的安排。
教学计划的构成;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主要教学活动、时间安排和学时分配、学年编制。
7.课程类型:是指课程设计的不同种类或方式,是在不同的课程设计思想的指导下产生的。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根据课程有无具体明确的计划,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8.教学组织形式:简称教学形式,是指为了有效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控制教学活动的规模、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和利用教学活动的场所等活动形式。
其基本形式有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
简答:1.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其一,发展速度要适当。
其二,要以内涵为主来提高规模效益。
其三,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
其四,发展终身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
再次,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结果应该是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并重。
(一)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必须要经过一个大发展的过程。
但加快发展要注意规模适度,防止大起大落。
一方面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认真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另一方面要考虑高教自身的基础和条件,主要是师资条件和办学设施,不能为某些表面现象和短期行为所迷惑,不顾教育规律和学校自身条件,盲目扩大某些专业的招生规模,造成结构性的供过于求,或者是因为办学条件跟不上而降低教学质量,影响社会效益。
(二)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尽管我国各地教育资源有限,但多数学校的原有办学条件尚未被充分利用,即人员、空间和设备等教育资源尚未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尤其是我国的高校师资还没有发挥充分的作用,师生比处于低水平。
我们一方面应充分挖掘现有学校的内部潜力,不建或少建新校,集中力量使现有学校尽量达到合理规模。
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投资、缩短回报时间,而且还能促进现有各所学校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
另一方面,应通过联合办学的方式,使资源优化配置,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可使学校资源集中共享。
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合并学校各自的优势,提高效益,也可引导今后的学校建设走出小而全的模式(三)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虽然高校的生均成本会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办学效益的提高而呈下降趋势,但是目前我国政府的税收还不足以支持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应建立起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多元化筹资体系。
除了政府拨款,各社会团体、企业的捐资助学外,个人分摊高教的成本也正成为必然趋势。
提高学费在高等教育成本中的比例,吸收社会资金投人教育,可以进一步保证政府教育经费优先用于中小学教育,资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
(四)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在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除了数量上的增加外,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高等教育不再仅仅是指正规的有一定年龄阶段的学校教育,还应包括使任何年龄阶段的人在生活中的任何阶段都能进出的各种非正规教育形式,即终身教育。
高等教育的功能:2.基本功能是育人功能,体现在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体个性化。
高等教育的功能是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功效以及能够发挥这种功效的能力的总称。
高等教育的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一、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即高等教育要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
(一)促进个体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功能(二)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功能(三)促进个人改变社会地位的功能二、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即高等教育要促进社会发展。
(一)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使受教育者政治化2.培养政治领袖及专门政治、法律人才3.促进政治的民主化(二)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其一,高等教育担负着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为生产发展提供专门人才的支持。
其二,作为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和途径,高等教育比基础教育更重要更直接。
其三,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三)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个体社会化就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个体获得社会文化和学会扮演社会角色。
个体个性化,个体形成独特性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条件和引导学生发展合理的独特心理品质。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环境、遗传和教育。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表现在:帮助人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校教育的系统性、组织性和计划性决定了人的发展的深远性。
衍生功能即社会功能(政治、经济、文化、人口)。
政治功能: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公民政治社会化,培养政治人才,促进政治发展。
经济功能: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科技、结构调整来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功能:文化传承、选择、传递和发展。
文化研究,吸收融合文化,培养文化人才。
3,怎样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层面: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摒弃“教师中心”“知识权威”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给予学生平等的权利,尊重并热爱学生。
加强自身修养,做学生的楷模。
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渊博的知识、广泛的兴趣爱好。
学生层面:尊重理解老师。
认可和尊重教师的工作和努力,配合教师的工作,虚心请教,努力学习。
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
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交流,将思想上的困惑、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与老师交流。
学校层面:重视提高办学质量。
从全面质量观出发,综合考虑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通过各种政策和机制,调动和鼓励教师热爱教学,因材施教。
优化管理制度。
深入教师和学生群体中去调查研究,实时掌握和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要形成对师生关系的良性约束和管理机制,建立师生问题的预防和监督机制。
要不断净化校园周边和校园内部环境,努力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4.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趋势和策略。
趋势:教学改革国际化,课程体系中增加更多的国际化课程,人才认证与国际接轨。
学科综合化,教育内容综合化,跨学科课程增多;教学管理综合化,科学研究综合化。
教学个性化,提供多样化课程,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
教学过程和教学计划趋向个性化。
教学管理活性化,管理体制弹性化。
倡导自主性学习,让学生享有充分的学习自由和学习主动权。
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既教给学生确定性的知识,还教学生看到知识的不确定性方面,诱导他们探索新问题、思考新问题。
强调教学内容的更新,将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和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
改革: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人格平等意识。
树立现代教学观念,正确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尊重学生。
依法治教,促进教学规范化。
依法办学,高等学校各项工作必须在法制的轨道上有序进行。
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应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整体思路来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注重科学与实践的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潜在因素,以创新学习为尺度来调整和补充新的综合性知识。
优化课程体系,调整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实行和完善选课制、学分制、双学位制。
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整体性,适当深入社会生产中实际的内容和加进科学技术中的最新成果。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先进的教学技术是加强人才培养、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重要物质条件,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是新时期提高大学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内容,高校的教师必须学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加强师德教育,注重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术及方法,积极主动投身到高校的教学改革中去。
改革教学管理。
科学评估教学过程,对学生的成绩考核构建新的评价标准,改革学生的学籍管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5.现代高校教育基本职能及其关系。
基本职能:培养人才。
就规格而言,培养的人才有专科、本科、硕士、博士。
就类型来说,由于学科的不断分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门类越来越大,要培养适应这些变化的各类专业人才。
发展科学。
主要体现在科学研究中。
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在大学科研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服务社会。
通过开展技术知识的社会服务,解决经济生产部门在技术革新、设备改造、科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高经济效益;将某些新科学以及科学的新发现直接转化为技术,导致新产业的兴起,并影响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关系:综合交叉发生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
培养专业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本体职能,是高等学校本质的直接反映;发展知识是高等学校的附属职能,是由高等学校的属性决定的;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派生职能,是由高等学校的特点决定的,与本体职能和附属职能有一定的派生关系,是本体职能和附属职能的延伸。
这三大职能共存共荣、不断发展的过程永远不会终结,并且还会延伸出更多新职能,如引导社会前进、创造新职业、国际合作等。
高等学校的职能并非生来如此,一成不变。
职能变化的原因在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高等学校发展的内在逻辑使然。
在高等学校职能的递进发展过程中,后出现的职能并不否定或取代先前已经存在的职能,而是和原来的职能一起展现高等教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