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地球表面形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 界 十 大 地 貌 奇 观
地狱之门(乌兹别克斯坦)
世 界 十 大 地 貌 奇 观
巨人之路(爱尔兰)
世 界 十 大 地 貌 奇 观
赤水丹霞(中国)
世 界 十 大 地 貌 奇 观
羚羊峽谷(美国)
世 界 十 大 地 貌 奇 观
波纹岩(澳大利亚)
内外力共同作用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 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板块 运动
边界类型
宏观地形
大陆板块挤压碰撞
挤 消亡边界 形成 山脉和高原
压
海洋板块和大陆板
碰
块或海洋板块挤压
碰撞,形成
撞
岛弧、海沟、山脉
图示
张 生长边界 大陆板块内部张裂
裂
形成 裂谷、海洋
分
海洋板块内部
离
张裂形成 海岭
实例
喜马拉雅山、 青藏高原
美洲西岸的山 脉、亚洲东部 的岛弧、马里 亚纳海沟
东非大裂谷、 大西洋、红海
断 层 地 貌
华山北坡大断崖
——
断 层 地 貌 断 块 山
泰山
——
断 层 地 貌 断 块 山
庐山
——
断 层 地 貌 断 块 山
峨眉山万佛顶
——
断 层 地 貌 地 堑
渭河平原
——
断 层 地 貌 地 堑
汾河谷地
活动: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指导找矿、找水、工程建设
●活动:假如你是一名地质工程师,请结合 所学,完成下列要求。
力量来源: 流水、冰川、风力、波浪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相互关系:
裸露岩石源自文库
侵蚀作用
固结成岩
侵蚀物
风化作用
风化物
搬运
沉积
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
外力 地貌
流水作用
侵蚀 地貌
崎岖地表 沟谷 峡谷 瀑布
沉积 地貌
冲积平原 三角洲 冲积扇
风力作用
风蚀沟谷 风蚀洼地 戈壁 裸岩荒漠
沙丘 沙垄 黄土高原
风力侵蚀作用: 风蚀城堡、风蚀柱、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背斜 新
向斜
老
中间老
中间新
两翼新
两翼老
2 、断层 岩层断裂
发生位移
构造类型 产生原因 地表形态 举例
地垒 岩层受强
大压力或
张力发生
断 层
地堑
断裂,并 沿断裂面 产生显著 的位移
常形成断 块山
常形成构 造盆地或 谷地
如华山西峰、 峨眉山万佛顶
吐鲁番盆地、 渭河谷地
(三)断层
华山
峨眉山万佛顶
汾河谷地 渭河平原
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指导找矿、找水、工程建设
构造地貌
实践意义
原因或依据
背斜 向斜 断层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 易于储油、储气
隧洞的良好选址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
地下水储藏区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
泉水、湖泊分布地
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石 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河流, 利于地表水汇集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的 相互关系 影响
内
力 来自地球内 地壳运动 作 部,主要是 岩浆活动 用 地球内部的 变质作用
使地表隆 同时进行,
起或拗陷, 共同改变
形成高山 和盆地
地表形态;
热能
地震等
在整个地 壳演化过
外 力 作 用
来自地球外 部,主要是 太阳辐射能
风化、侵蚀、 削高填低, 程中,内
大
于
陡坡梯田
弊
修建水库
封山育林
毁林开荒
弊
大
围湖造田
于
利
小结
碰撞 板块运动与 宏观地形 相离
高山、高原 裂谷、海洋
内力作用
地质构造与地 褶皱 表形态
背斜 中老边新 向斜 中新边老
火山、地震 断层 地垒、地堑
流水作用 侵蚀 沟壑、喀斯特地貌等
外力作用
沉积 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 侵蚀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 风力作用 沉积 沙丘、沙垄等
3、地下水开采
4、隧道选址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隧道工程为什么尽可能选择背斜部位?
背斜处,岩层向上拱起,为穹形构造(类似于石拱桥) 比较稳定。在这里开凿隧道,不易塌方、渗漏,能保证 工程的安全稳定,且便于施工。
地下水
5、水库大坝选址
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为什么要避开断层带?
不稳定,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搬运、沉积、 使地表趋 力起主导
固结成岩等 于平坦
作用
练习:
下列地表形态的变化,不是由地质作用引起的是
A.东非大裂谷
B. 荷兰围海造陆
C.青藏高原
D. 黄河三角洲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具体的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大陆漂 移学说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地壳运动的相关学说
地壳运动的相关学说
铁路、公路、桥梁、 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 水库等的回避处 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
(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分布:环太平洋沿岸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
火
山
形
成
的 地
火山口
貌
堰塞湖
火山锥
1.环太平洋地震带: 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㈢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1、火山活动与地表形态:火山锥、火山口等地貌。 2、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地壳断裂和错动等。
活跃的地带。火山、地震多集中在这一地带。
①板块张裂-- 裂谷或海洋
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②板块碰撞
Ⅰ.两陆块相撞-- 巨大的山脉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产生。
Ⅱ.陆块与洋块相撞——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例如: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壑--岛弧鏈 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产生的。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东 非 大 裂 谷 张裂形成断裂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 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一)、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形成的地貌
地壳运动的“痕迹”。
褶皱
断层
1、褶皱 水平挤压
岩层弯曲变形
背斜
背斜
向斜
2、褶皱形成的地貌
(1)褶皱形成初期的背 斜成山,向斜成谷
大西洋海岭、 印度洋海岭
海沟:大陆板块于大洋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密度大, 位置低,俯冲到大陆板块底部形成的。
海岭: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形成类似于陆 地山脉的高地,称为海岭。
非洲板块内部张裂
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及非洲板块的 相互张裂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
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碰撞
(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现象的形成
背斜
1 2 3
向斜
背斜部位反而低
于向斜部位,形
成背斜 成谷,
向斜成山的现象
岩层形态(一般形态)
地貌
背 斜
向上拱起
山岭(初期) 或谷地(顶部受张力岩石破 碎易被侵蚀而成谷地)
向 斜
谷地(初期)
向下弯曲 或山岭(槽部挤压岩石坚硬
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
。
后期:外力作用向斜成山
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之一——岩层形态
图中两地哪处是背斜?
地
质 构
甲
乙
造
是
本
质
,
构
造
地
貌
则 是
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
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
表
象
!
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之二——岩层新老
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较新;向斜相反。
新老 新
背拟
斜人
——
记
背 弯 了
忆 法 :
,
心
也
老
了
老新老
总结:
褶皱的地形 “透过现象看本质”
1、采石场选址
2、石油勘探
采石场为什么适宜建在背斜顶部?
①A ② ③
B
背斜顶部受 张力,裂隙 发育,岩石 破碎,开采 成本低。
勘探石油应选择背斜部位还是向斜部位?
实验演示:
在“U型管”内先 倒入油,后倒入水, 再塞紧两端。观察比 较正放和倒放“U型 管”,管内油和水的 分布变化。
分析这一现象产 生的原因是什么?
雅丹地貌
丹 霞 地 貌
张掖国家地质公园
河流沟谷、峡谷
瀑
布
水流冲水刷冲侵刷蚀 侵作蚀用作用
沟壑纵横的黄土 高原表面形态
——流水侵蚀作 用造成
流水的化学 侵蚀作用
喀斯特地貌
石柱
石笋
石钟乳
流水化学侵蚀地貌
冰川侵蚀
海蚀柱 海蚀崖
海浪侵蚀
流水的侵蚀、沉积
冲积扇
三角洲
在沙漠,冲积扇边 缘往往形成绿洲。
背斜
向斜 1 2 3
褶皱 形 成初期 ,由 于岩层受侵 蚀很小,背斜 形成山, 向 斜形成谷
(2 ) 褶皱构造经受外力的侵蚀
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
1 2 在经3受外力侵蚀 的 过程 中, 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的影响, 侵蚀程度较大。
在经受外力侵蚀 的 过程 中,向斜 因受挤压力,不 易侵 蚀,因而侵 蚀程度较小
人类活动:修筑梯田、围海造田
大陆漂 移学说
地壳运动的相关学说
大陆漂 移学说
海底扩 张学说
老
新
老
地壳运动的相关学说
大陆漂 移学说
海底扩 张学说
板块构 造学说
观点:(1)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 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大的板块又可分为小板块。
(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中。 (3)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
庞贝城公元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 发时,在当属于中小城镇,火山灰掩 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而火山带 走生命的同时,也保留了大量古罗马 帝国的建筑遗迹和艺术文物,庞贝因 此成为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古城遗址。
2、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表现形式: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
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东部山 麓、祁连山北部山麓有较大面积 的冲积扇。
流水堆积地貌
河 流 冲 积 平 原
风力沉积
新月型沙丘——风力堆积作用形成
深厚黄土层的来源——风力堆积作用
海浪沉积
冰碛地貌
四、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探究活动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是合理的
还是不合理的?
利
缓坡梯田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世 界 十 大 地 貌 奇 观
大 蓝 洞 ( 洪 都 拉 斯)
世 界 十 大 地 貌 奇 观
撒哈拉之眼(毛里塔尼亚)
世 界 十 大 地 貌 奇 观
巧克力山(菲律宾)
世 界 十 大 地 貌 奇 观
蓝湖洞(巴西) [来源:学_科_网]
世 界 十 大 地 貌 奇 观
巨型水晶洞(墨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