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分类高考诗歌鉴赏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讲解2(共四大类)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讲解2(共四大类)
③借古讽今——劝谕统治者借鉴历史,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抨击时弊。忧国伤时,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分析
写法
以景衬情,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李白的《石头城》
议论引发,如清人刘献庭的“六奇已出陈平计,王饵曾闻贾谊言。敢借妄自
④乐曲意象:《阳关曲》《骊歌》。
把握情感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④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情于景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衬托、谐音、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lí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lín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常见内容
国家-国运衰微
统治者-荒淫奢侈
古地-昔盛今衰
不畏恶劣环境的献身精神;描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
对戍边将士勇武之气的歌颂之情(诗人角度)。
表现手法
比兴、象征、衬托、渲染、对照、用典、联想、照应、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语言特点
豪放旷达、清新飘逸、沉郁顿挫、委婉清丽。
诗歌意境
孤独凄凉、激情飞越、雄奇壮美、豪壮悲慨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讲解
(惜别送别诗)
内容
解说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分类知识讲解(共四种类型)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分类知识讲解(共四种类型)
把握意象
①山水画题画诗中所绘之景。
②人物画题画诗中所画之人。
③花鸟画题画诗所状之物。
把握情感
①抒发作者对意象的赞美。
②对画作技艺的品判。
③对画面意境的咏叹。
④借画表心志、寄感慨。
体味技巧
①化静为动。运用联想将画面上静止的景物人物写活写动,画中景物、人物如在读者眼前。
②变无为有。题画诗不仅写画面上有的景物,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
④求取荐举入仕的干谒诗:李白写下了大量求取荐举入仕的干谒诗:《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走笔赠独孤驸马》
按身份分
应考士子、出身人、前资官、在朝官员
按方式分
互利法、恳请法、激将法
按风格分
同为干谒诗,朱庆馀温婉,孟浩然恳切,而李白竟能出之于豪迈
把握情感
①对自己才华的昂扬自信;
②积极入仕的急切心情;
(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乐景写哀情(反衬)。
链接教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讲解
(咏物言志诗)
内容
解说
特点
咏物言志诗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思路:物——情 物——理。
③对推荐者的赞美;
④潇洒旷达,傲视权贵的态度;
⑤贫贱骄人,悲愤难鸣的心情;
⑥命运多舛、出身寒微、无所依托的苦闷。
体味技巧
①比喻。登龙门、折桂喻登第,落羽比喻落第,飞鸟、良马喻己。
②对比。孤鸿燕雀相比,衬托高洁之志;凤凰与蚂蚁相比,显示双方地位悬殊。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指导:交际语境的诗歌鉴赏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指导:交际语境的诗歌鉴赏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指导:交际语境的诗歌鉴赏一、概念阐释所谓交际语境,是指为达成特定交际目的,针对某个话题、面向明确或潜在的读者进行的意义建构和交流活动。

语境要素有:作者、对象、目的、话题(事件)、文体、表达等题材类别有:酬和诗、送别诗、干谒诗、题画诗二、真题读解(一)全国1卷《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解读】诗歌情感、志趣的方法1.历史文化语境:知人论世(时代特点、文化习俗等)2.文本语境意象的选取与表达诗歌的章法(起承转合)诗歌的遣词用句诗歌的艺术手法3.情景语境(1)作者:身份、境况、情绪(2)对象(明确、潜在):身份、境况、心态及与作者的关系(3)事件(4)目的5. 表达:语气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答案:BE(二)高考新课标Ⅱ卷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解读】苏轼(大宋朝臣)兄弟层面:此次出使,绝不可追求盛名,必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

朝臣层面:此次出使承载着国家尊严,出使契丹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国风范,在契丹君主面前显示国威。

高考诗歌鉴赏分类

高考诗歌鉴赏分类

通过写宴席上燃烧的 蜡烛与故乡的江水, 借物抒情,表现自己 留恋惜别之情。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主旨:①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②赞颂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奉献精神;③状写将士的乡愁、家中亲人(妻子) 的离恨;④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酷, 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⑤描摹 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 ⑥注意矛盾心情:慷慨从戎与久戎思乡、卫国激情 与艰苦生活、痛恨庸将与献身精神等的矛盾。



4、常见意象 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 钺、刀、铩、箫笛 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 羯、夷、楼兰、安西、单于; 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 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 精神

【课堂练习】




1.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qí 手自栽。一水护田将 绿绕,两山排闼tà 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 --拟人。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 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动,化无情为 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 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 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训练: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训练: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训练: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柯子·怅望梅花驿范成大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①洲。

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

缄素双鱼②远,题红片叶③秋。

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④。

【注】①杜若,一种香草。

②缄素,古人用帛写信,因称书信为缄素;双鱼,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用双鱼指代书信。

③题红片叶,唐宣宗时,卢渥赴京应试,偶得一片红叶,上有诗云:“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后卢渥娶得一宫女,恰是当年题红叶之人。

此以“题红叶”表示书信。

④“欲寄”二句见白居易“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上、下阕分别从男、女主人公的角度起笔,两阕遥相呼应,如叹如诉,抒发离情别绪。

B. “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二句描摹男主人公遥望远方的情态,表现了他的惆怅之情。

C. 下阕前两句中“远”“秋”二字点出女主人公与男主人公音讯断绝的愁绪,平添悲凉意味。

D. 全词未用“思”字,却充满思念之情,既凸显了离愁主旨,又保持了词作朴实自然的特点。

16. 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答案】15. D16. ①多处运用典故、化用名句,如“双鱼”“题红叶”的典故。

最后两句化用白居易的诗句,表现了女主人公无奈的心情。

②想象,想象之中描写女主人公盼望与情人通信,把思念寄托于江水,但江水却往东流,表达了女主人公思念到近乎绝望的心情。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D.“朴实自然的特点”错误,从创作风格看,此词抒写游子思归的相思之情,虽未用“思”字,却道出了思念的真切,情韵悠长,具有清远空灵的特点。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双鱼”“题红”两句用的是书信往来的典故,原意都形容书信传情,平安抵达对方手中,而作者却以“远”、“秋”二字平添了悲剧的韵味,颇有新意。

按题材分类鉴赏古代诗歌

按题材分类鉴赏古代诗歌

按题材分类鉴赏古代诗歌一、怀古诗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人物和事迹的诗歌。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表达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抒发年过半百、功业无成的苦恼。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安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

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字样。

2.内容特点: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3.鉴赏训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蜀先主庙刘禹锡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①。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③。

注:①五铢钱:汉武帝元狩五年铸行的一种钱币。

后来王莽将它罢废,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又恢复。

②典出《汉晋春秋》:“司马文王(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

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

”①“蜀先主”是指三国时期的刘备,“天下”二字既表明了刘备志在天下的气魄,也指出他威摄天下的功业。

“千秋尚凛然”渲染、突出了刘备的,也表达了作者对刘备的之情。

②“得相”句是指刘备得到的辅助,开创了大业。

“生儿”句是指由于儿子刘禅,葬送了基业。

③联系注释思考,作者在尾联使用的典故有什么含义?答:④全诗先写蜀之盛,后写蜀之衰,在鲜明的对比中总结了什么历史教训?答:【解析】①英雄气概;仰慕、崇敬②诸葛亮;不能效法先人的贤德(或答“不象贤”亦可)③写刘禅不惜祖业,只求享乐而毫无廉耻,进一步揭示蜀国败亡的原因。

诗歌鉴赏分类

诗歌鉴赏分类

古代诗歌的分类1、按体裁可以作如下分类:(1)古体诗:古体诗,指唐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楚辞、乐府诗等。

“歌”、“歌行”、“引”、“曲”、“呤”等诗歌也属古体诗。

特点是不讲究对仗,平仄和用韵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等。

注意:①先秦时期产生较早的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

四言如《诗经》、五言如《古诗十九首》、六言如屈原《离骚》。

②乐府诗,源于西汉。

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也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

如汉乐府《上邪》、《孔雀东南飞》等。

标题中有的加有“歌”“行”“歌行”“引”“曲”“吟”等名称。

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就是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

(2)近体诗:也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上都有严格规定。

①绝句,从形式上看是四句。

以五言、七言为主,称五绝、七绝。

②律诗,从形式上说—般为八句。

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分五言、七言两体,称五律、七律。

还有一种排律,每首至少五韵十句,也有多至百韵的。

(3)词:又称“诗余”“长短句”。

其特点:调有定格(自己的句式),句有定数(字数有规定),字有定声(用声非常严格)。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词以两宋成就最高。

(4)曲:又称“词余”,以元代成就最高。

散曲主要指元杂剧和金、元时期大发展的北散曲,一般分为两大类,即小令和套数。

小令如[越调·天净沙]秋思,套数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南方的称南曲,作为一种剧曲产生,包括杂剧和传奇中的曲子。

诗歌的分类

诗歌的分类

高考古诗鉴赏(一)诗歌的分类(按照诗歌的题材和体裁分类)诗歌的分类:1、体裁:从诗歌的格律(形式)上来分。

2、题材:从诗歌所写的生活领域(内容)来分。

一、从体裁上分:从广义概念而言,古诗词可分为诗、词、曲三类。

古诗分为:古体诗(古风、古诗)、近体诗(今体诗、格律诗)今体诗可分为律诗(五律、七律)和绝句(五绝、七绝)(律诗可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分:1、看朝代:近体诗出现在唐代之后,唐代之前的必为古体诗。

2、看字数和句数:近体诗基本为五言和七言,句数基本为四句或八句。

3、看押韵:古体诗押韵自由;而律诗押韵位置固定,即二、四、六、八句的最后一个字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五律第一句不押韵的居多,七律第一句押韵的居多。

4、看对仗:若前面条件都符合,且是八句,那么分析三四句和五六句,看是否对仗,律诗一定是对仗的。

)二、常见的诗歌从题材上分为:1、写景(抒情)诗2、即事(咏怀)诗(叙事咏怀诗)(包括送别诗、羁旅诗、闺怨诗、感时诗)3、咏物(言志)诗4、怀古(咏史)诗5、田园(山水)诗6、边塞(征战)诗7、哲理诗等。

高考古诗鉴赏(二)诗歌的分类(思乡怀人诗的特点与鉴赏示例思乡怀人诗的特点与鉴赏示例一般与三类人相关:飘泊在外的游子、长年征战的将士、独守闺中的离妇。

抒写的主要情感包括:久戍边关宦游不归之人的思念、离愁、哀怨,战乱频仍厌恶战争、渴望团聚。

羁旅愁思:张继《枫桥夜泊》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抒情角度:从已入笔、从对方入笔。

抒写情感的方式或手法:借景抒情、渲染烘托、虚实结合等。

如何表达: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望月、大雁、羌笛、柳、关山、客居、佳节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鉴赏示例1】蝶恋花【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2023届高考语文文复习:古诗词鉴赏——分类赏析

2023届高考语文文复习:古诗词鉴赏——分类赏析

古诗词鉴赏:分类赏析一、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

包括《诗经》《楚辞》《汉乐府》中的诗及“三曹”、陶渊明的诗歌等,还包括唐及唐代以后文人仿古的诗作,比如李白写的《古风五十九首》,比如诗人们借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这些都是古体诗,也就是说,诗题中凡出现“歌”“行”“吟”“引”“弄”“操”“曲”等字样的都该属于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特点:每篇句数不限,每句字数不限,可押韵也可不押韵,押韵也可换韵,句与句间没有平仄对应和用词对仗的要求。

一句话,古体诗格律上比较自由,同近体诗在格律上有极严格的要求不同。

二、近体诗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

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没有对仗要求。

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

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近体诗用字还要讲究平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

归纳起来,近体诗的特点有四个:①句数固定;②押韵固定;③讲究平仄;④讲究对仗。

这四点也是近体诗与古体诗的主要区别。

古体诗大多出现在唐朝以前,绝句与律诗是从唐朝才开始出现的。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绝句一般为四句,律诗一般为八句,分为四联每两句为一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押韵。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i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
(一)古代诗歌中6大类意象集释
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4.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5.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6.抒怀类意象(或托物言志,或抒发感慨)
(二)古代诗歌中14类语言特色精讲
(三)唐宋主要诗人的语言风格特点
(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2.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3.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4.诗歌中常见的结构手法。

高考古代诗歌分类鉴赏 ——送别诗

高考古代诗歌分类鉴赏 ——送别诗
答案:以美人的眉眼来描写山水的清秀;又想象送走的美丽 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住。把山水景物写得清新秀丽如佳人。
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 和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 万和春住。
(10年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分)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 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答案】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2分) 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2 分)
【解析】鉴赏类题型,包括表达技巧、思想感情、效果等部分。 根据诗句内容和“代为之思”一句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然后 结合情感分析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其情更远”意为将情感 表达得更为深切。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6分)
【诗意】这是一首送人离别之作,但其中颇有世 路艰难之感,反映了作者当时已历经仕途挫折, 心中深有感慨。
词的大意为: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视功 名为馀事(志不在功名)而劝加餐。水天相连, 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 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古往今来使人 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 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 十分险恶,而人间行路却是更艰难。
接着“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两句借景抒 情。先写江中之水:翘首遥望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 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写这些和设想别后的行人行程及 个人的境遇有关。后写空中之云:乌云挟带着雨水,把 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写这些和联想正人君子被奸邪 小人遮蔽、压制有关。描写的景物凄凉、迷茫、压抑, 寄寓的是凄迷、沉郁之情,既有离别之伤感,又有壮志 难酬之郁闷。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

出悲凉之气。
清缠绵之悲,表达出豁达豪放
之情和对朋友的祝福。
C、以惜别为题,实则写景或抒情(坦陈心志,表达 远大的志向或抱负、天涯漂泊之感、悠悠思古之 情等)。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
D、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
3.写作技巧。(一般地说,咏物诗从整体构思上表现 手法上看,是托物言志和象征,从修辞角度看用拟人, 比喻;从描写方法上看,除正面描写外,还常用侧面 烘托)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
咏物抒怀诗的两种类型:一、
直写物象,表达作者的喜好和
情趣。
【咏柳】
对春天的
喜爱之情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开。 ——岑参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
2、描写艰苦的戍边生活和激烈紧张 的战争场面。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 李 白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 下 曲》 卢 纶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
Hale Waihona Puke 边塞征战诗典型 意象:人物:单于、都护、将军、征人、胡儿 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
云、雨雪、风沙; 器物: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 斧钺
刀铩、刁斗、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地名:(胡 羌 羯 夷指少数民族) 碛西 轮台 龟兹
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 关、凉州、楼兰。 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音乐:《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 这些意象的特点:荒凉、单调、旷远、开阔。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

• (10年江苏卷)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送魏二 王昌龄
•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 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 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 答: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 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 答: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 悲凉的心情。
• 羁旅诗中关键的字词: • 如“孤”、“悲”、“无情”、“怜”、 “空”、”客”“独”、“故园”、“相 思”等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 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 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高适 的《除夜作》 、魏初的《鹧鸪天· 室人降日, 以此奉寄》
• 羁旅诗中常见的意象: •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耐,时空的 永恒,思乡思亲;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 信,消息;寒蝉,悲凉;猿猴,哀伤;落花,凋 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沙鸥,飘零,伤 感;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 羁旅诗中常见的手法: • “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 特 别注意①乐景衬哀情。 ②侧面落笔(对写法)。 • 诗作:《秋思》《旅夜书怀》《长相思》《菩萨 蛮》《苏幕遮》《月夜》
3.惜别送别诗(欢聚离散皆是缘)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 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基本主题: • 依依不舍的留念;如王维《渭城曲》 • 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 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如柳永《雨霖铃》、《送魏二》 3、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分类鉴赏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分类鉴赏

古代诗词分类鉴赏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通过课堂训练,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熟悉诗歌的几种基本类型并运用在鉴赏中教学难点:1、诗歌情感的把握2、鉴赏的语言表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介绍诗歌的基本类型1、送别类。

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如柳永的《雨霖铃》抒发了词人和情人难舍难分的情感2、怀古类。

或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的是面对古赤壁战场所产生的对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3、思乡类。

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作者由笛声勾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

4、战争类。

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如杜甫的《兵车行》反映了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战争的厌恶。

5、闲适类。

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同多对田园景象和显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弃官归隐的决心。

6、咏物类。

或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伤。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作者以梅花字况,表达孤高自守的高尚节操。

7、抒怀类。

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体现不员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如杜甫的《登高》,借对登高所见的秋景的描写,表达了老病多愁而志不得伸的复杂情感。

8、爱情类。

内容丰富,情感美好,手法多样。

如《诗经`静女》不同的诗歌类型具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特定的思想内容,赏析古代诗歌要学会分清诗歌的题材特点,学会分类赏析。

三、重点介绍(一)送别类送别诗一般以描写景物来表达离愁别绪,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领悟到作者所抒何情。

2、品味语言。

谐音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赠别诗词中能起到含蓄隽永的表达效果。

赠别诗词中最为常见的谐音字有以“柳”谐“留”,以“秋”谐“愁”,“丝”谐“思”等。

3、了解诗中常用的意象:班马(离群之马),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长(短)亭、南浦、柳岸、西楼,表示送别地或悠悠愁绪;烟波、浮云、秋蓬,比喻离别后漂泊无依;落花,伤春之意;落叶,秋愁之感;杨柳、劳歌、阳关、渭城,送别之曲;夕阳、落日,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

古代诗歌鉴赏题分类例析

古代诗歌鉴赏题分类例析

古代诗歌鉴赏题分类例析(总16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古代诗歌鉴赏题分类例析1.送别抒怀诗。

送别抒怀诗的思想内容主要表现在抒发离愁别绪、别后思念之情等方面。

在古代,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动辄一别多年,甚至再会无期,因而古人看重离别。

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

因此,赠别类的诗词在古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内容丰富,可谓“说尽故人离别情”。

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2.羁旅思乡诗。

羁旅思乡诗的思想内容通常表现为行役的艰难,漂泊的辛苦,对家乡亲人、国都君主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

羁旅思乡诗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阅读这类诗,要大致了解诗人的生平,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

3.闺情宫怨诗。

所谓闺情诗,指的是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或愁绪为主要写作内容的诗歌。

这类诗的思想内容,有的是对出门在外为商为官的丈夫的思念,关心丈夫的生活和事业状况,感叹自己虚掷韶光,青春易逝。

有的是对戍边和征战丈夫的思念,关心对方的安危,或者怨恨兵役和战争的残酷。

所谓宫怨诗,是闺怨诗中比较特殊的一类,是专写古代宫女以及宫女失宠后所起怨情的诗歌。

在宫怨诗中,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是最常见的内容。

4.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多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描写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

5.边塞征战诗。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所涉及内容主要包括: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伤;统治者穷兵黩武,对战争的不满和控诉;思乡念亲或征人思妇的愁苦思情;友人惜别感伤或壮别感奋等。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导练: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考情分析+必备知识+对点训练+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导练: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考情分析+必备知识+对点训练+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导练: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考情分析+必备知识+对点训练+答案解析)【考情分析】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概括诗歌的内容主旨,二是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物、人、事的总和,是诗歌赖以表现作者情感和作者观点的关键,分析诗歌的内容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事物、人物、事件等因素,综合观照,这样才能顺利地解读诗歌,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

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就是通过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评价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是高考诗歌鉴赏的重要考点。

【必备知识】一、古代诗歌的常见题材诗歌,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寄寓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对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是诗歌鉴赏的重点。

要分析古诗的思想内容,就要了解古诗的题材分类,因为不同的题材决定了古诗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内容。

古代诗歌按题材可分为:1.咏物言志诗这种诗往往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即诗人对物进行细致、形象的描绘,使其具有美感,并以此来寄寓诗人的情怀和志向。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作者借梅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即孤高不群和矢志不渝的品质。

又如于谦的《石灰吟》,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所咏之物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诗人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再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借对梦游仙境的描绘表现了诗人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

2.羁旅思乡诗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探亲访友,或被贬赴任之地,或游历名山大川。

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而长久寄居他乡之意。

这类诗,往往表达羁旅之难、行役之苦、宦游之艰,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诗歌题材分类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诗歌题材分类

按诗歌的内容把诗歌分为几类: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别离贬谪诗、思乡怀远诗、咏物诗、闺怨诗。

(1)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2)边塞征战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

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

或感怀身世,或借古讽今,或怀古论事。

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

(4)别离贬谪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或折柳相送或高歌送别,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这类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一般而言:离愁是表达远离家乡时对家乡的亲人、友人的思念、人在旅途中孤苦寂寞之情(羁旅离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的鉴赏古诗鉴赏0401 0836古代诗歌的鉴赏不同题材的文章有不同的写法,不同题材的诗词在塑造形象、运用语言、表现技巧、表达感情上也有不同的要求。

下面我们根据高考试题的实际,按照内容的不同,把古代诗词分作写景抒情诗、即事感怀诗、咏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和边塞征战诗等五类来具体分析。

鉴赏及方法(一)写景抒情诗的鉴赏方法古代诗人经常游山玩水、写景言志,写景抒情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

一般来说,写景抒情诗往往塑造形象,或勾勒意境,或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用白描手法,或托物言志;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质朴。

从1994年开始,写景抒情诗考了两年,即1997年和1999年。

1、写景抒情诗,要注意从四方面入手:①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②体味诗歌中的情景交融的意境;③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这一点尤其重要;④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2、鉴赏写景抒情诗,要学会从下列几个角度去掌握:第一,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应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留意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把握和分析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动静结合(“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

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第二,体味诗歌中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人们分析古诗的各种说法:如“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都指出了中国古典诗词最常用的艺术手法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

这里需要理解一个基本道理,就是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

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了。

第三,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像上面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当然好理解,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

这就要求我们对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丰富的色彩,活泼的诗情,飞动的意象,除了我们可以体会到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外,如果我们了解到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平定之后,那么或许更容易体会到这首即景之作,还包含着一种万象更新的企盼和买舟东下的欢悦。

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第四,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

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3、备考要点:①首先从诗作整体出发,理解作品写了什么样的景,从什么角度写。

②其次理解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景。

③分析表达的感情,这几乎是每一道题都要考到的。

4、下面的五首写景抒情诗,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①在诗中写了哪几种景物?请分析这首诗写景的顺序,并说明这首诗是怎样以景衬情的。

答:(月落、鸟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从远到近;用秋夜的寂静、凄清、朦胧来烘托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思乡之情。

)②诗歌在景物描写中巧妙地运用冷暖对比、动静结合。

其中月落、霜天是“冷色”,江枫、渔火“暖色”;一、二句是“静景”,第四句是“动景”。

③“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句中的“愁”指的是一种思乡的感情,诗中的客字可以与之引证。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①写出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答:诗中有画,本诗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对仗工整,又流畅自然,毫无雕琢。

②这首诗表现出春天怎样的特征?答:写出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答: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手法。

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①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答:仰视;低头;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入仙境。

②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情是怎样的情?答:写出渔民欣快欢畅之情,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

题义公禅房孟浩然义公习禅房,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①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具有怎样的特征?答:山谷秀美、山峦清净、空气清新、和润阴凉、自然幽雅。

②这首诗的语言特征怎样?答:表现自然明快、词句清淡秀丽。

(二)即事感怀诗的鉴赏方法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

谓“即事”诗,一般来说没有什么严格的界定。

之所以把“即事感怀诗”列为一类,是从高考的实际出发。

因为除了上面我们所分列的“写景”、“咏物”、“边塞”、“怀古”这几类有明显特征的诗词外,还有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一般不便再细细,所以笼而统之称为“即事感怀诗”。

这些内容的诗词被选作高考鉴赏材料是最多的,1995年、1998年、2000年、2001年的高考材料就可以视作“即事诗”。

1、分析即事感怀诗要注意:①“事”,写了什么事,或者说是什么事触发了的思绪;②“怀”,要体味诗人抒的是什么“怀”,所抒之“怀”是否深挚感人。

重点和难点是第二点,“即事”是为了“感怀”,这一点一定要紧记。

2、即事感怀诗的鉴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弄清诗人感慨的事由。

在赏析这类作品的“抒怀”特点的时候,必须了解诗人感慨的事由。

如同是怀乡思亲:杜甫《月夜》“今夜郛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环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是在战乱离散、月夜冷清的情景中思念妻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是在国破身囚、欢梦醒来的景况中痛悼故国。

朱弁的《春阴》是在被拘塞北、春寒阴冷的环境中盼望返乡。

由此引发的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感慨不一样,诗人抒发的感情和采用的笔法也不一样。

第二,“事”与“怀”的结合是否高明。

如许浑的《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第二句全是写景,两岸青山,满林红叶,一江碧水,着色鲜艳,如见图画,但美景恰成离别之情的反衬,第四句没有接着写情,而只是叙事写景。

在酒已全醒,人已远去的时候,风雨西楼,更没有可以留恋之处,只好默默地独自走了下来。

只写凄黯之景,而迷惘之情自在其中。

对于离别的感伤,全诗中虽一字不提,却仍然强烈地感染了读者。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诗人的故园情思是由一曲《折杨柳》引发的,先写笛声满城飞扬,再写故园之思深浓,“事”与“怀”结合紧密、自然熨帖。

第三,要体味诗人抒的是什么“怀”,所抒之“怀”是否深挚感人。

特别是思乡、念亲、怀友、送别之作,若是矫情造作,必然无从动人。

能够流传千古的,都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我们要细加领会。

例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别的对象是游览此地时寄居之家的一位村人,常酿美酒款待李白。

当李白离开时,汪伦前来送行,可见虽是邂逅相逢,也十分投契,李白以此诗作答,恰如前人所言:“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

”以浅白的语言流露出真挚诚恳的情怀。

3、下面六首即事感怀诗具体分析体会鉴赏方法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不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元珍:欧阳修的朋友丁宝臣,字元珍。

当时任峡州军事判官。

这首诗是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时所作。

①首联的“春风”和“天涯”均有所比喻。

说说这两句诗的内在含义。

答:“春风”比喻朝廷的恩典,“天涯”比喻自己受贬远离朝廷。

内在的含义是:大概朝廷是不会关注到我这个远贬的人了,重新有所作为的希望很渺茫。

②颔联中“犹”字和“欲”两字用得好,包含着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联想。

试联系感情分析这两个字的意思。

答:“犹”是“依然”的意思,写出风雪摧残不了美好事物。

“欲”字是想象之辞,写出万物即将萌发的希望。

③尾联写了两种花,分别是洛阳花(牡丹)和野花。

末句与上文“ 二月山城不见花”有呼应效果。

④尾联两句有因果关系,诗人用两种花做比喻,实际意思是说因为我充分享受过春光(见过大世面),所以(不必为眼下小小挫折而嗟叹。

)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①诗中有两个人物,一是送友的,一是告别的远行者。

第三句中“酒醒”的人是指,“人已远”的人是指远行者,“下西楼”的人是指。

②“水急流”虽是写景,但与诗中送别之情景密切相关,呼应了上一句的“ 解行舟”。

也开启了下一句的“ 人已远”。

③这首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这样处理,表达了什么感情?答:不是同一时间,中间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间隔。

这样处理是为了强化送别的感伤,酒醒以后,才意识到朋友已经离得很远,倍感凄凉孤寂。

④诗中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作用有什么不同?答:前者描写红叶青山的美景是反面衬托对朋友的留恋之情,后者描写满天风雨是正面衬托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