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措施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沉降观测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一项工作,它用于监测土地或建筑物在长期使用或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情况。
沉降观测对于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将提出一个沉降观测的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1.确定观测点: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一定数量的观测点,包括建筑物周围地面和建筑物内部的不同位置。
观测点应尽可能分布均匀,能够代表样本的整体情况。
2.仪器设备准备:准备好沉降仪器,包括沉降测量仪、水平仪、测量杆等设备。
确保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可以校准仪器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工作人员培训:对参与观测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包括仪器的操作技术、观测点的选择和标记、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施工流程1.观测点的选择和标记: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点。
在每个观测点上,用标杆或标志物标记出观测位置,以便后续的测量。
2.建立基准点:在观测点附近选取一个基准点,它应远离施工活动区域和可能引起沉降的因素,如道路交通、振动源等。
用水平仪确定基准点的水平面,并用钢板或钻孔的方式将基准点固定在地面上。
3.测量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测量方案,使用沉降测量仪和测量杆等设备进行测量操作。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静态测量或动态测量的方法。
4.数据记录和处理:在每次测量后,将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并及时进行处理。
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到沉降变形的具体数值和趋势。
5.定期检查和维护: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观测点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观测设备的正常工作和数据的准确性。
如有需要,可以对观测点进行重新选择或调整。
三、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安全: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标记好观测点,防止人员误入观测区域。
2.数据记录的安全: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丢失或被篡改。
可以采用电子数据存储和加密传输等措施,保护数据的安全。
通过以上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地进行沉降观测工作,并获得准确可靠的观测数据。
沉降观测qc实施方案
沉降观测qc实施方案沉降观测QC实施方案。
一、前言。
沉降观测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帮助工程师监测土地或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为了确保沉降观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实施严格的QC(Quality Control)措施,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施方案。
1. 观测设备选择。
在进行沉降观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观测设备。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选择高精度的水准仪、测距仪和GPS定位设备,以确保观测数据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2. 观测点设置。
在选择观测点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地形、建筑物布局等因素,以确保观测点的选择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土地或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工程要求确定观测点的数量和布设方式,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3. 观测数据采集。
在进行沉降观测时,我们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和方法进行数据采集,确保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完成观测数据的采集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严格的处理和分析,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出准确的沉降情况和趋势。
5. 报告编制。
最后,我们需要编制沉降观测报告,将观测数据、处理分析结果以及相关结论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总结,以便工程师和相关人员进行参考和决策。
三、总结。
通过严格的沉降观测QC实施方案,可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
因此,在进行沉降观测时,我们需要严格按照上述实施方案进行操作,以确保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观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沉降观测测量精度保证措施
沉降观测测量精度保证措施1. 引言在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沉降观测是一项重要的测量工作,用于监测土地或结构物的沉降情况。
沉降观测的精度是评估土地或结构物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指标。
本文将介绍沉降观测测量精度保证措施,旨在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 测量仪器的选择在进行沉降观测前,需要仔细选择适合的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对测量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测量仪器的选取原则:•水准仪:选择水准仪时,应考虑其精度、稳定性和适用范围。
对于长期的沉降观测,应选择具有较高精度和稳定性的水准仪,并保证其在观测期间能够正常工作。
•自动测量仪:自动测量仪具有自动化测量功能,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在选择自动测量仪时,应考虑其测量精度、可靠性和适用范围。
•全站仪:全站仪结合了测角、测距和测高等功能,对于沉降观测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
在选择全站仪时,应考虑其测量精度、稳定性和自动化程度。
3. 观测点设计与布设在进行沉降观测前,需要进行观测点的设计与布设。
观测点的设计和布设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观测点设计与布设的要点:•观测点密度:观测点的密度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对于沉降较大或沉降变化较快的区域,观测点的密度应适当增加,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观测点位置:观测点应布设在土地或结构物的重点部位。
对于土地沉降观测,观测点应分布在可能出现沉降的区域;对于建筑物沉降观测,观测点应布设在建筑物的主要承重部位。
•观测点标志:观测点应进行明确标志,以方便后续测量时的识别和定位。
标志可以使用铁钉、标尺等标志物,标志物应牢固可靠,不易受外界干扰。
4. 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是确保沉降观测测量精度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一些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要点:•数据采集与存储:在进行沉降观测时,要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采集和有效存储。
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数据采集设备和数据库系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异常值检测:观测数据中可能存在异常值,对于异常值需要进行检测和处理。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施工目的沉降观测是指在土地开发、基础工程施工等过程中,为了了解和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沉降引起的工程事故和安全隐患的一种技术手段。
本施工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沉降观测,及时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施工条件1.工程地点:选择地势平坦、无地基隐患、无人居住区域的地块进行施工。
2.施工设备:沉降仪、专业测量仪器等。
3.监测点设置:根据工程规模和要求,合理设置监测点,保证监测数据的全面和准确性。
三、施工流程1.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目的,明确沉降观测的目标和要求。
(2)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质量。
(3)确定监测点位置,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监测要求,合理设置监测点。
(4)制定施工计划,明确各个施工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流程。
2.监测设备安装(1)将沉降仪和专业测量仪器准备好,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2)根据监测点位置,将监测设备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保证设备的稳定和可靠性。
(3)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正确连接设备和电源,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校准。
3.数据采集与分析(1)在施工过程中,按照预定的监测频率,定期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2)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相应的数据结果。
(3)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地基的沉降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结果呈报(1)根据监测结果,编写监测报告,详细说明沉降情况和分析结果。
(2)将监测报告提交给工程负责人和相关部门,供其参考和决策。
四、安全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使用专业仪器和设备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避免设备故障造成的事故。
3.施工现场设置警告标志,提醒相关人员注意施工区域,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环境和降低噪音。
五、质量控制1.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基坑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基坑沉降观测实施方案一、前言。
基坑工程是城市建设中常见的工程类型,其施工过程中,基坑沉降是一个重要的监测指标。
合理的沉降观测方案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基坑沉降情况,还可以为工程安全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因此,本文将就基坑沉降观测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基坑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1. 观测点设置。
在进行基坑沉降观测时,首先需要确定观测点的设置。
一般来说,应选择在基坑周边范围内,分布均匀的地点进行观测,以确保能够全面、准确地监测基坑的沉降情况。
观测点的设置应考虑基坑的大小、周边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可靠性。
2. 观测方法选择。
基坑沉降的观测方法有多种,包括测量法、遥感法、地面变形法等。
在选择观测方法时,需要根据基坑的具体情况和监测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观测,以获取更加全面、准确的数据。
3. 观测频次确定。
观测频次的确定是基坑沉降观测中的关键环节。
一般来说,观测频次应根据基坑的施工进度、地质条件、监测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在基坑施工初期,观测频次可以适当增加,以及时发现问题;而在基坑施工后期,观测频次可以适当减少,以节约成本。
4. 数据分析与报告编制。
观测数据的分析与报告编制是基坑沉降观测的最后一步。
在获取观测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结论并编制观测报告。
观测报告应包括观测数据的详细情况、分析结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内容,以便工程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基坑沉降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结语。
基坑沉降观测是基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合理的观测方案能够为工程安全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因此,在进行基坑沉降观测时,需要充分考虑观测点设置、观测方法选择、观测频次确定以及数据分析与报告编制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观测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希望本文所述的基坑沉降观测实施方案能够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沉降观测标保护措施
沉降观测标保护措施
鉴于目前部分沉降观测标被破坏,影响沉降观测的精度及后期沉降观测的进行,特制定以下沉降观测标志保护措施。
一、桥梁部分
1、严格按照实施细则要求,在承台及墩身施工过程中预埋标准沉降观
测标。
必须埋设牢固,避免在混凝土浇筑及震捣过程中脱落。
2、部分已施工完成未预埋沉降观测标的墩身,在考虑回填后确保高出
地面30cm-50cm的位置用电钻打眼补设观测标。
3、在回填过程中严禁机械碰撞墩身观测标,必要时采用小型机具或人
工回填。
4、已埋设好的墩身沉降观测标必须经常检查,避免人为破坏或丢失。
二、路基部分
1、路基底层填筑过程中按照实施细则要求的规格及设计里程断面埋
设沉降板,保护套管与底板焊接牢固,确保套管不因受挤压而碰撞
测杆。
2、在接长过程中沉降板不得倾斜,丝扣必须扭紧确保测杆不松动。
接
长高度以50cm为宜。
3、在路基预压段,以设计里程在基床底层放置沉降板,随预压土的填
筑而接长沉降板,沉降板高出预压土顶面30cm-50cm。
4、路基基床底层施工完毕及预压土填筑完成的路基段,焊制保护架置
于沉降板处。
尽量避免大型车辆对沉降板造成震动及破坏,确保沉
降观测数据准确有效。
5、定期对沉降板进行检查维护,对松动或破坏的沉降板及时恢复。
严
禁人为破坏沉降观测标志。
三、沉降观测标志由所属工点技术人员负责埋设、检查及维护。
施工过
程中及时督促埋设,发现破坏或丢失的沉降观测标及时恢复补设。
并通
知沉降观测人员沉降观测标变动情况,使观测数据连续有效。
沉降观测做法
沉降观测做法
1.设立基准点:在工程结构周围或内部设置至少3个基准点,这些点应该稳固、不易移动,并且地面稳定。
可以使用金属桩、混凝土桩或者钢筋等作为基准点。
2. 安装测量仪器:在基准点周围安装测量仪器,例如全站仪、水准仪或倾斜仪等,根据需要来选择合适的仪器。
3. 进行观测:在工程结构的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观测,记录下各个基准点的位置变化、高程变化或倾斜角度变化等数据。
4. 分析数据:对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沉降情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异常情况,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调整。
5. 提出建议: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包括是否需要进行调整、调整的方式和时间等。
通过沉降观测做法,可以及时发现工程结构的沉降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 1 -。
边坡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边坡沉降观测实施方案一、引言。
边坡是指山体或河岸的边缘部分,由于地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边坡沉降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
为了及时监测和掌握边坡的沉降情况,制定边坡沉降观测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观测目的。
边坡沉降观测旨在监测边坡的沉降情况,及时掌握边坡稳定性,为防范和治理边坡沉降提供科学依据。
三、观测内容。
1. 边坡地质构造及地质背景调查。
在进行边坡沉降观测前,需要对边坡的地质构造及地质背景进行调查,了解边坡的地质特征,为后续观测提供基础数据。
2. 边坡沉降监测点的设置。
根据边坡的实际情况,在边坡上设置沉降监测点,以监测点为中心,建立坐标系,确定监测点的坐标位置。
3. 观测方法。
采用全站仪、GPS等仪器进行边坡沉降的监测,定期对监测点进行观测,记录监测点的坐标变化情况。
4. 数据处理。
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算出边坡的沉降速率和变化趋势,形成沉降监测报告。
四、观测实施方案。
1. 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边坡沉降观测前,需要进行边坡地质调查,确定监测点位置,并对监测仪器进行校准和检验,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2. 观测周期。
根据边坡的实际情况,确定边坡沉降的观测周期,一般为每月进行一次观测,重点关注雨季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的边坡沉降情况。
3. 数据处理和报告。
对观测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形成边坡沉降监测报告,对边坡的沉降情况进行评估和预警,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
五、观测结果应用。
1. 边坡稳定性评估。
根据边坡沉降监测报告,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及时发现边坡沉降的趋势和变化,为边坡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 防治措施建议。
根据边坡沉降监测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包括加固边坡、植被恢复、排水排渗等措施,保障边坡的稳定。
六、总结。
边坡沉降观测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及时掌握边坡的沉降情况,评估边坡的稳定性,提出防治措施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可以为边坡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沉降观测整改措施
沉降观测整改措施沉降观测是土地基础工程中常见的一项工作,它通过对土地沉降情况的监测和分析,为土地开发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然而,在实际的工程实施中,沉降观测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首先,应该对观测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
观测设备是沉降观测中的重要工具,如果设备存在问题或者误差较大,将直接影响到观测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量。
其次,要加强对观测点的选择和布设。
观测点的选择和布设是沉降观测中的重要环节,选择适当的观测点和布设合理的观测仪器,能够更好地获取到土地沉降的信息。
在选择观测点时,需要考虑土地的地质情况、土体的性质以及工程的特点等因素,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观测点,并合理分布观测仪器,以提高观测结果的可靠性。
第三,要加强对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沉降观测中的核心工作,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土地的沉降情况。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数据进行筛选和整理,并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以得出真实可靠的观测结果。
第四,要加强对沉降原因的研究和分析。
沉降观测不仅需要了解土地的沉降情况,还需要找出沉降的原因。
在观测数据分析过程中,应该结合工程背景和地质条件等因素,深入分析沉降的原因,找出可能的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沉降带来的工程损失。
最后,要加强对整改措施的跟踪和评估。
整改措施的实施只是一部分,还需要进行后续的跟踪和评估,以确定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在观测结束后,应该对整改措施进行跟踪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完善,以提高沉降观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沉降观测整改措施是确保沉降观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工作。
通过对观测设备的维护和校准、观测点的选择和布设、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沉降原因的研究和分析以及整改措施的跟踪和评估等方面的工作,能够提高沉降观测的质量和可靠性,为土地基础工程的开发和建设提供更好的支持。
沉降观测宜采用方法
沉降观测宜采用方法沉降观测是土木工程中一项重要的施工监测技术,用于监测地基的沉降变化情况。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地基沉降可能会引发建筑物的不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因此进行沉降观测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沉降观测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沉降观测方法:1.经验法:这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方法,通过实地观察和测量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沉降情况。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长规尺量测建筑物的沉降量。
然而,由于该方法依赖于人工观测和测量,因此无法提供准确的数据,只能用作初步的参考。
2.水准仪法:利用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通过设置一个基准点,然后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上设置水准点,利用水准仪测量这些点之间的高差变化,进而确定沉降量。
这种方法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的特点,适用于观测较小范围的工程。
3.全站仪法:全站仪是一种先进的测量设备,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高效率等优点。
它可以通过自动跟踪目标和测角、测距等功能,实时测量和记录建筑物或构筑物沉降的情况。
全站仪法适用于大范围、长时间的沉降观测,能够提供精确的沉降数据。
4.测斜仪法:测斜仪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沉降观测设备。
通过将测斜仪安装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上,测量倾斜角度的变化,从而推测出沉降量。
测斜仪法适用于较小的倾斜变化,操作简便,成本相对较低。
5.激光测距法:激光测距法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利用激光测距仪对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某一点进行测量,以确定其沉降量。
这种方法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高自动化的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沉降数据,适用于大范围、复杂结构的沉降观测。
除了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进行沉降观测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观测频率:沉降观测的频率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和建筑物性质确定。
一般情况下,初始阶段观测频率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观测频率可逐渐减少。
2.观测点位选择:观测点位的选择应覆盖整个工程范围,并重点关注可能存在沉降问题的区域。
老建筑沉降观测方案
老建筑沉降观测方案老建筑沉降观测方案一、引言老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教育和生态价值。
然而,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老建筑的沉降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沉降会对老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沉降观测,以了解沉降程度并采取适当的维护和修复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老建筑沉降观测的方案。
二、沉降观测方案1. 选择观测点位选择适当的观测点位对于准确了解老建筑的沉降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观测点位应尽量分布在老建筑的不同部分,包括建筑的四个角落以及中间部位。
同时,应考虑到观测点对建筑结构产生的影响,避免对结构造成额外的负荷。
2. 确定监测指标沉降观测的目的是了解建筑的沉降程度和速度。
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指标来表征建筑的沉降情况。
常用的监测指标包括建筑的垂直位移、建筑裂缝的变化以及地基沉降等。
3. 选择观测方法目前,常用的老建筑沉降观测方法包括测量法和监测法。
对于测量法,可以使用水准测量和全站仪测量等方法进行观测。
而监测法则是通过安装沉降监测仪器,如沉降仪和倾斜仪等,来实时监测建筑的沉降情况。
4. 观测频率观测频率是指进行沉降观测的时间间隔。
观测频率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通常情况下,观测频率可以根据沉降的速度确定,即沉降速度越快,观测频率应越高。
5. 数据分析与评估观测到的沉降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以了解建筑的沉降状态。
对于数据分析,可以采用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平均值、标准差等。
而对于评估,可以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对比和判断,如国家建筑规范等。
6. 报告和建议根据观测结果进行报告和建议,包括沉降的程度和速度、对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的影响以及维护和修复的建议等。
同时,还需要在报告中提出沉降观测的继续和优化方案,以持续监测建筑的沉降情况。
三、总结老建筑的沉降观测是保护和修复老建筑的重要工作。
通过选择适当的观测点位、确定监测指标、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确定观测频率以及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可以准确了解老建筑的沉降情况,提出相应的维护和修复建议,从而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
沉降观测方案措施.doc
6.5.1.1.路基沉降变形观测6.5.1.1.1.路基沉降控制标准有砟轨道路基工P沉降量不应人于5cm,年沉降速率应小于2cm/年。
桥台台尾过渡段路基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3cm。
6.5.1.1.2.—般规定1、观测的H的是通过沉降观测,利用沉降观测资料分析、预测工后沉降,指异进行信息化施工,必耍时捉出加速路ffi沉降的措施,确定轨道的铺设时间,评佔路菽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确保轨道结构的安全。
2、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
观测数裾不足以评估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吋,应店观测吋间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措施。
3、评佔时发现异常现象或对原始记录资料存在疑问,要进行必要的检查。
6.5.1.1.3.路基地段沉降观测技术要求⑴沉降观测内容①路基曲的沉降变形观测②路菽®底沉降观测③过渡段沉降观测④路基稳定性观测⑤地基土深层沉降监测⑵沉降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沉降观测裝置应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裝置采取竹效的保护措施。
根据经验,埋没的观测没施的有效性以及对其保护是否得力是决定整个观测丄作成败的失键。
各部位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而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巾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熏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
路基沉降观测断血及观测断面的观测点的布置成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方法、路堤高度、地形地势的起伏情况、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耍求具体确定,M时还应根据施工核对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
1)观测断而布置原则①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人于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髙度小于5m的路堤、对于CFG桩加同至岩石的地段可放宽到100m。
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人地段应适当加密。
②对地形横M坡度大或地层横叫厚度变化的地段应布设不少于1个横叫观测断而。
③一个沉降观测单元(连续路基沉降观测区段为一单元)应不少于2个观测断而。
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一、引言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是对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或运营过程中路基沉降、变形等问题进行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手段,能够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为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针对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1.沉降观测点布设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确定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位置。
通常情况下,观测点要覆盖整个路基范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观测。
观测点要均匀分布,覆盖各种地质条件和工程环境。
2.观测点标志设置在观测点处设置具有固定位置的标志物,如地脚螺栓等,确保观测点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标志物要固定可靠,不受外力影响。
3.观测设备选择根据观测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沉降观测设备。
常用的观测设备有测水管、水准仪、全站仪等。
在选择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进行校准和养护。
4.观测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
常用的观测方法有静态观测、动态观测、连续观测等。
观测方法要与设备配套,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观测频率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监测的需要,确定观测的频率。
通常情况下,初期观测频率要高,随着工程的进行,观测频率可以逐渐降低,但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1.观测点布设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确定变形观测点的布设位置。
观测点要能够反映工程变形的情况,覆盖整个工程范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观测。
2.观测点标志设置在观测点处设置具有固定位置的标志物,确保观测点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标志物要固定可靠,不受外力影响。
3.观测设备选择根据观测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变形观测设备。
常用的观测设备有测距仪、全站仪、测角仪等。
在选择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进行校准和养护。
4.观测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
常用的观测方法有静态观测、动态观测、连续观测等。
观测方法要与设备配套,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观测频率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监测的需要,确定观测的频率。
永久沉降观测点施工做法
永久沉降观测点施工做法
1. 选址:选择在研究对象周围的平坦、不易变形的地面上选取观测点的位置,尽可能远离影响因素(如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的干扰。
2. 打桩:在选定的位置上钻孔并打入水泥桩,桩的长度根据需要观测的沉降范围来确定,一般应超过观测点所在层的深度,以确保观测点的稳定性。
3. 安装测点:在水泥桩的顶端安装测点支架,并使用水平仪或水平仪确保其水平。
测点支架可以使用金属或塑料材料制作。
4. 安装测量仪器:将测量仪器(如经纬仪、自动水准仪等)安装在测点支架上,并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 数据记录与分析:根据预定的监测计划,定期进行沉降观测,记录并保存测量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和比对,及时发现和监测沉降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6. 维护与保养:定期检查和维护测点设备,保证测点设备的完好和稳定性。
定期校准测量仪器,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以上是永久沉降观测点施工的一般做法,具体的施工步骤和方法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和监测要求进行调整。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规范和要求,并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沉降观测技术方案第1篇沉降观测技术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土地沉降问题日益凸显。
为确保工程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对工程周边区域进行沉降观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沉降观测方案,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观测目标1. 掌握工程周边区域的沉降状况,为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2. 监测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沉降变化,评估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确保工程安全、可靠。
三、观测范围及内容1. 观测范围:以工程主体为中心,向外延伸一定距离的区域。
2. 观测内容:a. 地表沉降观测: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设备,对观测点进行周期性测量,获取地表高程变化数据。
b. 深层沉降观测:采用分层沉降仪、电测水位仪等设备,对观测井进行周期性测量,获取不同深度土层的沉降数据。
四、观测方法及设备1. 观测方法:a. 地表沉降观测:采用水准测量、全站仪测量等方法。
b. 深层沉降观测:采用分层沉降仪、电测水位仪等方法。
c. 数据处理:采用科学、合理的统计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 观测设备:a. 地表沉降观测:水准仪、全站仪、脚架、测量尺等。
b. 深层沉降观测:分层沉降仪、电测水位仪、测量电缆等。
五、观测周期及频率1. 观测周期:自工程开工之日起至工程竣工之日止。
2. 观测频率:a. 地表沉降观测:一般情况下,每季度至少观测1次;遇特殊情况,如降雨、周边施工等,可适当增加观测频率。
b. 深层沉降观测:一般情况下,每半年至少观测1次;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加观测频率。
六、质量控制及成果提交1. 质量控制:a. 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观测,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b. 建立观测数据审核制度,对观测数据进行审核、分析,确保数据质量。
c. 定期对观测设备进行检定、校准,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2. 成果提交:a. 观测数据:以书面形式提交,包括观测日期、观测值、观测点编号等。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规范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规范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沉降观测工作,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制定一套沉降观测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按照沉降观测规范的要求,对沉降观测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引言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是为了掌握土地基础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沉降变形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沉降观测规范将覆盖观测方法、仪器设备选择、观测频率、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观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二、沉降观测方法1. 硬铁或聚丙烯管法硬铁或聚丙烯管法是常用的沉降观测方法之一。
在施工前,需在监测点周围埋设管道,每隔一定距离安装深度计和水平仪,测量沉降的深度和倾斜情况。
观测过程中,需要记录观测点的坐标和周围环境变化。
2. 水准测量法水准测量法是衡量建筑物相对高度差的方法,也可用于测量沉降。
观测过程中,需设置基准点和观测点,通过水准仪和测量杆等设备进行测量。
观测数据要准确记录,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仪器设备选择1. 沉降仪沉降仪是沉降观测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
在选择沉降仪时,应考虑其精度、灵敏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常见的沉降仪有水准仪、高程仪和探地雷达等。
2. 数据记录仪数据记录仪用于记录观测数据,并可进行实时监测。
在选择数据记录仪时,需考虑其存储容量、数据传输方式和电源供应等因素。
同时,数据记录仪的设置和操作要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四、观测频率观测频率是指进行沉降观测的时间间隔。
根据不同工程的要求和具体情况,观测频率可以有所调整。
一般来说,在施工期间观测频率要高于使用期,重要建筑物的观测频率应更高。
五、数据处理1. 数据的采集和记录在沉降观测过程中,要使用合适的仪器设备采集数据,并准确记录下来。
观测数据应包括观测点的坐标、测量时间、观测数值等信息。
2. 数据分析观测数据的分析是确保观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应借助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平滑、插值分析、趋势分析等。
沉降观测措施
沉降观测措施
(一)沉降观测水准点的埋设
沉降观测点埋设位置: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
水准点:不少于2个,设置在距建筑物30-80m稳定、可靠的上层内;或沉降己稳定的建筑物上。
(二)沉降观测点的埋设
沉降观测点埋设按设计要求。
所有沉降观测点埋设完后,及时将观测点保护起来,以免在施工中将观测点损坏而影响观测的准确性。
(三)观测方案及技术要求
1、沉降观测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作业。
观测仪器采用DS2精密水准仪。
采用闭合法观测,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并要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工作。
2、观测要求:第一次沉降在观测点安设稳定后及时进行,在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每施工完二层楼观测一次,主体结构验收以后,砌内外填充墙时,每三层做一次,竣工后观测一次,第一年三个月一次,第二年半年测一次,以后每年测一次,直至稳定为止。
3、观测要求及测站观测限差
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按表中要求进行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不超过下表各项规定。
观测数据处理采用电算。
观测成果提供沉降成果表、时间、沉降曲线图,并及时向业主设计、监理反馈测量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编制依据
3. 沉降观测方法
沉降观测目的
基准点选择
沉降观测标设计、制作、埋设
沉降观测路线的布设
沉降观测操作步骤及观测程序
沉降观测周期及要求
精度评定及内业计算
沉降观测成果整理
4.沉降观测人员组成
5.沉降观测仪器配备
6. 沉降观测技术要求
7.沉降原因分析
8.沉降观测标的保护
9.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工程概况
大唐保定热电厂八期扩建工程包括汽机间、除氧煤仓间、锅炉间、集控楼、主厂变等,土建、安装同时进行,沉降观测制约因素较多,同时安装各阶段观测周期确定,希望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专业工地密切配合,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完成。
此次沉降观测总计包括43个点,其中汽机间(A列)布置6个点;除氧煤仓间布置13个点;锅炉间布置10个点;汽机基座0m10个点、10m运转层4个点。
2.编制依据
《主厂房沉降观测图》(F1031S-T0238)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工程篇、锅炉机组篇、汽轮机机组篇)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电力建设安全操作规程》
3.沉降观测方法
沉降观测目的
首先,通过沉降观测取得沉降量、沉降观测曲线图,可监视建(构)筑物在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的状态变化和工作情况,在发现不正常现象(如框架下沉、裂缝等)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并改善运营方式,以保证安全生产。
其次,通过在施工和运营期间对工程建(构)筑物原体进行观测分析研究,可验证地基与基础的计算方法、工程结构的设计方法,对不同的地基与工程结构规定合理的允许沉降、变形数值,为工程建(构)筑物的设计、施工、运行工作提供资料。
基准点的选择
基准点选择2个,在主厂房固定端并经验收通过。
在沉降观测首次观测前,必须对水准基点进行联测,以后每半年或发现工作基点有异常时联测一次,发现问题及时修正,确保沉降观测成果资料真实可靠。
沉降观测标设计、制作、埋设
按《主厂房沉降观测点》(T208(4)—01)要求,0m层观测标选用详图TG—1中(6)型制作。
观测标选用φ25不锈钢,由修造厂机加工成型;护圈用φ18 A3钢制作。
观测标标高为+。
汽轮机10m运转层观测标选用详图TG—1中(1)型制作。
钢筋混凝土柱在封模浇筑砼前事先在设计位置埋设(300×300×10)预埋件,钢柱在就位并柱脚二次浇灌后,把观测标焊接在预埋件及钢柱设计位置上,焊缝高≥5mm。
汽轮机10m运转层观测标在钢筋绑扎完毕,将观测标焊接固定于设计位置。
沉降观测路线的布设
观测路线布设成四个闭合环,其中主厂房(A)、(B)、(C)、(D)列13个点一个闭合环;锅炉间(K1-K4)列10个点一个闭合环;汽机基座0m10个点一个闭合环,10m运转层4个点组
成一个闭合环。
首次观测必须认真选择观测路线及置镜位置,一旦确定,以后观测不在改变,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沉降测量,不仅避免了寻找设置仪器位置的麻烦,加快施测进度,而且由于路线固定,比任意选择观测路线可提高观测精度。
沉降观测操作步骤及观测程序
整平仪器,要求望远镜在任何方向时,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象分离不超过10mm。
望远镜照准前(后)视水准尺、使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象精确符合,用楔形丝照准水准尺分划,然后读取分划和测微器读数计入观测手簿。
每一测段水准路线的总站数应为偶数,若进行往返观测,往测时奇数测站按“后—前—前—后”的程序观测,偶数测站按“前—后—后—前”的程序观测:返测时,观测程序与往测相反,奇数测站由前视开始,偶数测站由后视开始,往返测应在不同气象条件下进行。
沉降观测周期及要求
汽机间A列柱每层平台完观测一次,结顶观测一次、屋面结构吊装观测一次,以后每月观测一次直到投产移交。
除氧煤仓间每浇筑(砌筑)一层,观测一次结顶后每月观测一次直到投产移交。
锅炉构架每安装一层,观测一次;整体水压实验前后,各观测一次;较大荷重增加前后(包括汽包就位前后、大板梁吊装前后)观测一次,设备安装期间每半月观测一次,以后每月观测一次直到投产移交。
汽机基座基础浇筑每层观测一次,结顶后每月观测一次,汽轮机和发电机安装前观测一次、安装后观测一次以后每月观测一次直到投产移交。
从建成至移至生产,所有观测对象每月观测一次。
在施工期间中途停工时间较长(一月以上)应在停工时和复工后进行观测。
施工期间总观测次数不少于6 次。
精度评定及内业计算
水准路线一测点高差中误差:μ=√[pdd]/4n ≤±1mm
水准路线闭合差:fn≤±√n
式中:p i=1/Ni(I=1,2,3…n)
d≤±√n
n—水准路线的测段数
Ni—各测段的测站数
di—各测段往返高差较差
外业成果符合上述要求,按测站平均分配闭合差.再根据工作基点的高程推算各观测观测点的标高,并求出本次沉降量和累计沉降量。
沉降观测成果整理
仔细校核原始记录,做到计算、校核分人把关。
认真填写沉降观测成果表,并说明观测日期和建(构)筑物状态及荷重情况。
绘制单位工程观测点位置平面图。
绘制时间—荷载—沉降量关系曲线图。
6.沉降观测技术要求
每次作业前,需对水准仪、水准尺进行严格检验,水准仪i角误差不得大于15″(DS1),水准尺上圆水准器必须居中,水准尺上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不得超过. 符合上述才可使用。
观测时必须按照往返观测方法进行,不得只进行单向(往测或返测)观测,避免人为观测错误而造成观测成果不准确。
观测时必须用视距法观测或钢尺丈量前后视距,一测站前后视距差不大于1m,各测点视距累计差不大3m。
每测段返测高差较差超限必须重测,不得涂改原始记录胡编乱造,更不得闭门造车编写观测成果。
首次观测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进行比较的依据,如初测精度不够或存在错误,不仅无法补测,而且会造成沉降观测工作的矛盾现象(如点位沉降量出现上下波动)因此必须提高初测精度,首次观测必须同时期进行两次往返观测后方可确定各观测高程。
观测时每测回必须专人专仪器,严禁多人混用,避免人为视线差造成观测成果不准确。
7.沉降原因分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引起建(构)筑物不均匀沉降主要有以下原因:
在基础上及其附近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
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的;
相邻建筑距离过近;
地基内填土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
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构筑物,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构)筑物。
建(构)筑物不均匀沉降限差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除氧煤仓间框架相邻柱基沉降差≤,整体倾斜≤,平均沉降量≤200mm
汽机间A列排架相邻柱基沉降差≤,整体倾斜≤,平均沉降量≤200mm
锅炉间相邻柱基沉降差≤,整体倾斜≤,平均沉降量≤200mm
其中:L为相邻柱基的中心距离(mm);倾斜指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距离的比值。
当建(构)筑物沉降超出以上限差,立即通知甲方及设计院,共同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补救方案,确保建(构)筑物安全运行。
8.沉降观测标的保护
沉降观测点一般布设在能垂直置尺,通视条件良好且本身牢固稳定,能反映沉降特征的地点,但由于在施工期间,土建安装作业交叉进行,观测标被机械和人为拉、砸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观测资料间断,使沉降观测资料无实际意义。
为此,对观测点保护防范一方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宣传,使人人皆知测量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醒目的地方,观测点上方白底红字书写“测量标志”字样以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对明知故犯者除按照《国家工程测量收费标准》二倍以上处罚外,并限其立即恢复观测标。
9.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穿好防滑鞋。
作业前必须进行班前安全交底,使每个作业人员都熟悉施工步骤及现场情况。
作业人员除司镜、司尺、记录人员外,必须设置专人进行安全监护。
严防仪器受损,司镜人员搬离仪器动作必须规范,如地面光滑需有相应防范措施,(可置镜于平面三角架或摩擦力较大的其它物品上)。
严防观测标被破坏,不同观测标分别设置钢护圈及钢盖板。
未尽之项执行《电力建设安全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