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

合集下载

云原生发展白皮书(2020年)

云原生发展白皮书(2020年)
从技术特征方面来看,云原生技术架构具备以下典型特征:极致 的弹性能力,不同于虚拟机分钟级的弹性响应,以容器技术为基础的 云原生技术架构可实现秒级甚至毫秒级的弹性响应;服务自治故障自 愈能力,基于云原生技术栈构建的平台具有高度自动化的分发调度调
2
谐机制,可实现应用故障的自动摘除与重构,具有极强的自愈能力及 随意处置性;大规模可复制能力,可实现跨区域、跨平台甚至跨服务 商的规模化复制部署能力。
1
一、 新机遇下的云原生
(一) 重新认识云原生
云原生成为近几年云计算领域炙手可热的话题,但业界普遍存在 对云原生概念理解不清晰、内涵认知不统一的问题,为了更好的推广 云原生理念,信通院针对云原生概念进行重新梳理,重点从产业效用、 技术特征和应用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以帮助不同领域的受众 群体更好的理解云原生,进一步推进国内的云原生产业发展和落地实 践。
云原生发展白皮书
(2020 年)
云原生产业联盟 Cloud Native Industry Alliance,CNIA
2020 年 7 月
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云原生产业联盟,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
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云原
生产业联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0
5452..30 5.2
75.1 7.6 87.4
11.6 148.7
2015
2016
2017
145.2 21.8 270.4
2018
194.8 41.9
452.6
SaaS市场规模 PaaS市场规模 IaaS市场规模
2019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0 年 5 月

中国5G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0年)

中国5G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0年)

前言中国经济已进入中速增长平台。

在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要在“十四五”期间持续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必须充分释放前沿数字技术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带动作用。

在众多前沿数字技术中,5G以划时代的技术能力、广泛的应用前景以及对其他技术的带动作用,有望成为启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关键支点。

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一样,中国深刻认识5G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技术产业创新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2019年6月,中国颁发5G牌照,成为全球第一批进行5G商用的国家。

尽管2020年遭受新冠疫情冲击,中国5G产业发展仍逆势上扬。

在一年多的商用时间里,网络建设快速推进,手机终端加速渗透,融合应用开始落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多方面实现“从0到1”的突破,初步展现了其庞大的潜在市场空间和助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巨大潜能。

5G将正式开启产业互联网变革的新篇章。

我们深切感受到,5G正在切实推动ICT产业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

在疫情加速数字化进程的大背景下,一方面5G的高知名度提高了产业用户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吸引产业用户探索与之有关的行业级应用场景,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设备供应商、云服务供应商等正集结力量,以5G为驱动,推动基础设施的重构和变革,探索新的产业互联网产品和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构造全新的产业生态体系。

与4G 产业生态限于移动通信领域不同,5G产业生态需要促进移动通信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

5G商用的进程不仅仅是应用的创新进程,还是元器件、终端、网络、平台甚至制度的联动创新进程,其创新的复杂度和难度要远高于4G,开启的创新空间广度和深度也将远远超过4G。

2020年,将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未来2-3年5G产业发展将进入关键期。

这一时期,既是5G应用生态的培育期,也是各厂商积蓄实力、加速转型成长的重要窗口期。

产业转型之风已起,需产业界同仁齐心努力。

一、5G逆势增长,商用一年成绩可观2020年中国5G正式进入规模商用时期。

《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20年)》

《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20年)》

《云计算发展⽩⽪书(2020年)》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在“2020可信云⼤会”上发布《云计算发展⽩⽪书(2020年)》,⽩⽪书指出:未来,云计算仍将迎来下⼀个黄⾦⼗年,进⼊普惠发展期。

⼀是随着新基建的推进,云计算将加快应⽤落地进程,在互联⽹、政务、⾦融、交通、物流、教育等不同领域实现快速发展。

⼆是全球数字经济背景下,云计算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企业上云进程将进⼀步加速。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加速了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 SaaS 服务落地,推动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

”分布式云成云计算新形态,助⼒⾏业转型升级01云计算从中⼼向边缘延伸1.边缘产业逐步兴起边缘计算的兴起,使得如何为边缘侧赋能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

边缘的具体形态分为边缘云和边缘终端。

边缘云是云计算向⽹络边缘侧进⾏拓展⽽产⽣的新形态,是未来产业关注重点,是连接云和边缘终端的重要桥梁。

边缘终端位于边缘云与数据源头路径之间,靠近⽤户或数据源头的任意具备⼀定硬件配置的设备,包括边缘⽹关、边缘服务器、智能盒⼦等终端设备。

围绕边缘云与边缘终端,在 CDN、视频渲染、游戏、⼯业制造、⾃动驾驶、农业、智慧园区、交通管理、安防监控等应⽤场景下,相关产业已初现端倪,蓄势待发。

2.边缘侧需求催⽣分布式云新形态为了满⾜视频直播、AR/VR、⼯业互联⽹等场景下,更⼴连接、更低时延、更好控制等需求,云计算在向⼀种更加全局化的分布式组合模式进阶。

分布式云或分布式云计算,是云计算从单⼀数据中⼼部署向不同物理位置多数据中⼼部署、从中⼼化架构向分布式架构扩展的新模式。

分布式云是未来计算形态的发展趋势,是整个计算产业未来决胜的关键⽅向之⼀,对于物联⽹、5G 等技术的⼴泛应⽤起到重要⽀撑作⽤。

包括电信运营商、互联⽹云服务商等在内的各类型⼚家纷纷进⾏相关尝试,利⽤⾃⾝优势资源,将云计算服务逐步向⽹络边缘侧进⾏分布式部署。

分布式云架构图分布式云⼀般根据部署位置的不同、基础设施规模的⼤⼩、服务能⼒的强弱等要素,分为三个业务形态:中⼼云、区域云和边缘云。

2023-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白皮书-1

2023-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白皮书-1

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白皮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互联网逐渐成为了工业发展的新趋势,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推广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了进来,而云计算的应用也逐渐成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的一种趋势。

本文就将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白皮书”展开阐述,分步骤讲解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云计算的基本概念云计算是一种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通过网络服务的方式,按需分配给用户的一种新型的互联网计算模式。

它是一种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可靠性和容错性的计算模式,能够提供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也可以提供高速网络服务和分布式计算服务。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的重要性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不断发展壮大,如何实现更高效的数据管理与交互成为了一个非常紧迫的需求。

而云计算平台正是以高效、快速、安全等特点成为现代企业建立数据中心、共享资源和信息技术服务的最佳方式之一。

1.降低IT成本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可以大大降低企业IT成本,使企业不必购买和维护大量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软件等设备,这些都可以通过云计算平台予以提供。

通过云计算,企业只需按需付费,避免浪费,并可以使IT成本更加透明。

2.提高数据安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可以保障安全性,不仅可以防止数据泄露,同时也可以避免用户信息被不可信系统或黑客攻击。

通过云计算平台,企业可以通过多层数据备份和保护,防止数据丢失和文件损坏,实现数据的高效备份和恢复。

3.提高数据处理效率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企业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分析。

在云计算平台上,企业可以利用图形处理器和多核处理器,快速分析大量的数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三、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的应用1.生产流程控制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企业可以实现对生产流程的全面控制。

通过对云平台上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生产流程,从而实现生产优化和工厂资源的更加优化利用。

华云与Gartner共同发布私有云白皮书

华云与Gartner共同发布私有云白皮书

华云与Gartner共同发布私有云白皮书在数据爆发的年代,云计算将逐渐成为各行业最基础的需求。

“中国制造2025”已连续三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今年特别强调要“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

与此同时,浙江、贵州等多地政府部门都在大力推进“企业上云”计划,争先恐后打造数据强省。

“企业上云”已是大势所趋。

正如华云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许广彬所言,转型到云是促进企业发展,实现企业变革的最佳机会。

但企业为什么要云,用什么云,怎么上云……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云公有云还是私有云?据有关数据统计,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已经从2008 年的73亿元快速增长到2016年的3168亿元,年均增长额近4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60%。

工业革命之后,电力为经济及社会带来深刻改变,人们通常把用电量作为衡量经济好坏的重要指标。

数字经济时代,“用云量”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

企业若想实现“上云”,必定要建立起相应的硬件、软件等配套设施和对应的网络环境,还要对员工进行数据分析的相关培训等,这就需要使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要素与相应的产业要素相互促进,互为支撑。

而这些技术单凭企业的一己之力是难以实现的。

作为企业,面对上云的机遇和挑战,应该如何抉择?Gartner研究总监Melody Chien表示,企业上云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做好规划尤为重要。

企业上云是必然,但面对公有云和私有云,企业应该如何抉择?公有云具有用户端设备要求低、使用方便、数据共享、存储空间无限大等特点。

私有云则在安全、服务质量、设备利旧等方面表现突出。

随着企业对云业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将不同需求的业务放到不同的云上成为市场发展的一大趋势。

从云计算的发展趋势上来看,信息化起步的时候更适合选择公有云。

但是中大型企业,特别是业务核心应用等需要数据中心的关键行业,由于更多的政企客户对于安全性、灵活性、定制化的更高需求,私有云架构优势更加契合中国企业需求,未来有望加速引爆市场。

“云端”多歧路 “论剑”需审慎

“云端”多歧路  “论剑”需审慎

解读 Interpret ITIT如今在很多领域,不谈云计算似乎都不好意思。

3年前,云计算还仅是一个新概念;现如今,从政府到企业,投资发展云计算热情高涨。

截至今年3月,国内宣布推出云计算规划的城市不下20个,而几乎所有的IT设备和软件厂商都宣布进入云计算领域。

随着应用的逐渐增多,云计算终于从云里雾里的飘渺概念进入实际应用,深入产业链,飞入寻常百姓家。

“云计算在中国已经进入了应用阶段,云不完全在天上了。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如是说。

全世界都在一片云上到底什么是云计算呢?打个比方,过去每家每户一口水井,不用的时候就处于闲置状态;现在我们建起了自来水网,用水就可以按照需要来使用,谁都可以用。

理想的云计算就像这个自来水网。

通过云计算平台提供服务,用户不需要单独购置服务器等大量软硬件设备,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将数据计算、存储等业务需求提交给平台,平台完成任务后,再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不管是个人电脑,还是智能手机,只要能上网,都可以变从“云中漫步”到走下云端,从原来的“云里雾里”到看得见用得着,云计算逐渐从概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应用,可以说,云计算在其发展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但与此同时,云计算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云计算的产业化之路还有多远?如何面对用户对于信息安全的担心和应用习惯?如何避免落入“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怪圈?“云端”多歧路“论剑”需审慎文/高 峰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信息化 2011年10月版22Interpret IT 解读IT成超级计算机。

据《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预计,2012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606.78亿元。

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则判断,“云计算是未来十年最重要的技术变革”。

云计算的魅力之所以这么大,在于它被看作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将会给公众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运作方式带来巨大变革。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前言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

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不断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应用潜能全面迸发,数字经济正在经历高速增长、快速创新,并广泛渗透到其他经济领域,深刻改变世界经济的发展动力、发展方式,重塑社会治理格局。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2016 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2.6 万亿,同比增长18.9%,占GDP 比重达到30.3%,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增势稳定,结构优化,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融合部分成为增长主要引擎,面向数字经济的社会治理模式在摸索中不断创新。

数字经济在各行业中的发展出现较大差异,数字经济占本行业增加值比重呈现出三产高于二产、二产高于一产的典型特征。

2016 年,服务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 29.6%,工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17.0%,农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 6.2%。

报告编制了中国数字经济指数(Digital EconomyIndex,简称 DEI 指数)。

DEI 指数表明,数字经济增速显著高于我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DEI 预警指数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冷热适中”,处于正常运行区间。

预计未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将在“正常”区间上部和“趋热”区间下部波动调整。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发展数字经济还面临很多问题与瓶颈,主要是新型生产力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核心技术和设备受制于人,人才和投融资体制还无法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经济主要领域数字化转型仍存在较多障碍,国际化拓展刚刚起步,数字经济市场体系尚不健全,经济治理面临全新挑战,全球竞争和话语权争夺日益激烈。

未来几十年,是数字化改造提升旧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的发展关键期,是全面繁荣数字经济的战略机遇期。

中国移动云计算发展“内外兼修”南北基地撑起全网云数据中心

中国移动云计算发展“内外兼修”南北基地撑起全网云数据中心

Co mmunications Wo rld We ekly32011(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中国移动将对内构建私有云实现I T 基础架构的革新,对外提供公共云服务打造中国移动新“蓝海”。

广东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咨询设计分公司|吴劲松中国移动云计算发展“内外兼修”南北基地撑起全网云数据中心中国云计算产业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的重金支持,正处在大规模爆发的前夜。

据《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预计,到2012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606.78亿元。

云计算正逐步从一个“热词”发展为实际应用的前沿,公共云服务和私有云实施成为越来越多厂商和企业关注的重点。

中国移动于2010年5月推出“大云”(B i gC l oud )1.0系统,打造全方位的云服务,在经分系统、网管系统、无线城市等多个领域进行落地实践(如图)。

目前为止,中国移动已经建成1000台服务器、5000个C PU C or e 、3000TB 存储规模的“大云”试验室。

该大云系统的大力发展将为移动的高性能、低成本、可扩展、高可靠性的I T 计算和存储的需要提供强有力的平台保障,同时为移动互联网业务和服务提供支持。

中国移动将对内构建私有云实现I T 基础架构的革新;对外提供公共云服务打造中国移动新“蓝海”,启动“大云”研发计划,构建“三朵云”(IT 支撑云、业务云、公共服务云),可以依托南北基地构建两大全网云计算数据中心,并在各大中省份建设省级云计算数据中心。

ID C 公共云服务首先,面向个人、中小企业和集团客户,中国移动打造ID C 差异化竞争能力。

采用创新的服务能力、商务模式和业务形式,利用云计算特点,I D C 中心开展弹性计算等资源按需租赁的云服务。

以互联网标准业务模式为主,面向个人和互联网公司等公众客户提供I D C 云服务,同时面向企业开展定制化的I D C 云服务。

利用云计算技术,开展在线云存储、数据中心自动扩展等能够与传统形式ID C 业务结合的云计算服务。

浅谈中国云计算发展近况

浅谈中国云计算发展近况

浅谈中国云计算发展近况摘要云计算是现在及未来数年的热点,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目前或许还只是模糊的概念,但云计算不是虚拟的,是真实的,将会创造很多的机会,对中国整个it产业的经济都会有巨大的发展。

该文介绍了云计算的概念和部署方式,探析了云计算最近几年在中国的发展概况和实践。

关键词概念部署方式发展概况实践2006年谷歌推出了“google 101计划”,并正式提出“云”的概念和理论。

随后亚马逊、微软、惠普、雅虎、英特尔、ibm等公司都宣布了自己的“云计划”,云安全、云存储、公共云、私有云……一堆让人眼花缭乱的概念在不断冲击人们的神经。

那么到底什么是云计算呢?最近几年,它在中国的发展又是如何?一、概念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由分布式计算、并行处理、网格计算发展来的,是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

目前,对于云计算的认识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云计算没仍没有普遍一致的定义。

百度百科给出了狭义云的概念: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

“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

这种特性经常被称为像水电一样使用it基础设施。

李开复在《拥抱美丽的网络应用模式——云计算》一文中曾指出,如果把整个互联网看成是一片美丽的云彩,那么互联网这片“云”就成为每一个网民的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

二、云计算的部署方式1、公有云:公有云是基于标准云计算的一个模式,在其中,服务供应商创造资源,如应用和存储,公众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这些资源。

2、私有云:私有云是为一个客户单独使用而构建的,因而提供对数据、安全性和服务质量的最有效控制。

3、社区云:社区云是指一些由有着共同利益并打算共享基础设施的组织共同创立的云,可以由该用户/机构或第三方管理。

4、混合云:在这种模式下,云计算基础设施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云(私有、团体或公共)组成,每种模式的云都保持独立,但通过标准或专有技术被组合成一体,具有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

云计算标准化白皮书(2023最新版)

云计算标准化白皮书(2023最新版)

云计算标准化白皮书云计算标准化白皮书章节一:引言⑴背景和目的⑵文档结构章节二:云计算概述⑴云计算的定义⑵云计算的特点⑶云计算的优势⑷云计算的应用场景章节三:云计算的基本原理⑴虚拟化技术⑵弹性计算⑶分布式计算⑷网络技术章节四:云计算的服务模型⑴软件即服务(SaaS)⑵平台即服务(PaaS)⑶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⑷云计算的扩展模型章节五:云计算的安全性⑴数据隐私和保护⑵认证和身份管理⑶网络安全⑷虚拟化安全章节六:云计算的标准化体系⑴国际标准⑵行业标准⑶云计算的标准化组织章节七:云计算的监管和合规性要求⑴数据管理和存储监管⑵隐私和合规性要求⑶法律法规与云计算章节八:云计算的投资和成本分析⑴云计算的投资成本⑵云计算的运营成本⑶云计算的ROI分析章节九:云计算的未来发展趋势⑴边缘计算和物联网⑵与云计算⑶区块链技术与云计算附件:附件一:云计算相关术语解释附件二:云计算案例分析法律名词及注释:⒈《云计算服务管理实施细则》:为了明确云计算服务管理的要求,规定了云计算服务提供者和云计算服务用户应当遵守的规定和要求。

⒉《信息安全技术》:以云计算相关技术为重点,详细说明了信息安全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⒊《网络安全法》:对网络安全的监管进行了细化,明确了网络安全的责任主体和重要措施。

附件:附件一:云计算相关术语解释⒈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共享计算资源实现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应用。

⒉虚拟化技术(Virtualization):通过软件或硬件技术,将物理资源抽象为逻辑上的虚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灵活性。

⒊弹性计算(Elastic Computing):根据应用负载的变化,自动扩展或收缩计算资源,以满足业务需求。

⒋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将任务分散到多个计算节点上并行处理,提高计算速度和可靠性。

⒌网络安全(Network Security):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或中断,确保网络资源的安全性。

云计算白皮书(2021年)

云计算白皮书(2021年)

日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信通院”)在2021年可信云大会上正式发布《云计算白皮书》,这是信通院第七次发布云计算白皮书。

白皮书基于研究和调查报告,总结过去一年来云计算在市场、技术、架构、安全、管理、软件、赋能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并对各发展特点进行详细阐述,最后对云计算未来发展给出展望,旨在帮助从业者更好地了解云计算产业发展动态。

2020年我国经济稳步回升,云计算市场呈爆发式增长,整体规模达到2091亿元,增速56.6%。

云计算发展日益成熟,逐步迈入深水区。

从发展历程上看,云计算走过了2006年到2010年的形成期,2010年到2015年的发展期,2015年到2020的应用期,并已经迈入成熟期。

随着云计算的持续成熟,云计算在产业界的虹吸效应开始显现,并对软件架构、融合新技术、算力服务、管理模式、安全体系、数字化转型等带来深刻变革,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

1云计算对软件工程进行了由内而外、从软件开发形式到企业组织文化的变革。

云计算为软件架构带来了分布式化、解耦合和工程化三个特性,解耦合的组件(微服务、中间件)以分布式的形态提供服务,DevOps解决方案打造工程化的开发流程,对软件工程进行了由内而外、从软件开发形式到企业组织文化的变革。

2云计算倒逼测试革新,打破效能瓶颈,提升软件质量。

业务价值的持续高质量交付成为企业的核心诉求,云计算帮助推进软件测试的执行和革新,打破持续交付的效能瓶颈,有效提升软件质量。

3云原生融合新型信息技术,改变数、智、算的应用方式。

云原生带动技术架构、应用效能、云化效益的全方位提升,传统行业用户逐步对外围系统、次核心系统、核心系统进行不同程度的云原生化改造。

云原生进一步降低技术门槛,深化云数融合、云智融合、高性能计算的发展,推动云数智高质量融合发展。

4云原生生态持续完善,向体系化应用演进。

云原生底层核心技术已完成整合趋于成熟,细分领域的衍生技术呈井喷式爆发,据不完全统计技术生态的热点开源项目已超300个,涵盖技术能力的方方面面。

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赛迪CCID

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赛迪CCID
软件基础设 硬件基础设施 施提供商(OS、 提供商(芯片、 数据库、虚拟 服务器、存储 化、信息安 等厂商) 全等厂商) 网络基础设施 提供商(网络 设备厂商、电 信运营商等)
公有云
私有云 混合云 云计算成为 基础设施
私有云
3、2009~2010年市场规模与特点
2010年中国云计算应用市场的发展明显加快,无论 亿元 200 150 100 50 0 2009年 2010年预测 92.23 167.31
研究方法
本白皮书研究过程中所用到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面访/电访:赛迪顾问历时3个月,走访了近50位云计算产业的重要影响者,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 化部等中央部委、地方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软件园区等领导,两院院士、高校教授、著名媒体主编、知名博主、大 型跨国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本土云计算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以及政府、企业和个人用户,获得了大量的一 手资料和众多真知灼见,对白皮书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实证研究:采用了企业访谈和对标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Microsoft、IBM、Google、VMware、Oracle(Sun)、HP 共6家主流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进行深入剖析,对访谈数据和对标比较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案头调研:对赛迪顾问的历史数据库、业务类型库和案例库进行筛选,调阅相关的年度研究报告、统计年鉴、政府项 目库和政策法规库,并结合互联网公开信息获取,搜集了大量的云计算技术趋势、解决方案、市场和政策等全面的文 本资料,为本白皮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
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
执行概要
研究目的
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变革之后,2010年,云计算作为第三次IT浪潮的代表正在向我们走来。它将带来人类生活、生 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成为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作为中国IT产业的观察者和研究者,赛迪顾问充分运用自身的强大资源优势,长期追踪包括云计算在内的中国IT产业 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以标准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定义和方法,结合自身对中国IT产业的深刻理解,为产业链生态主体 把脉IT应用趋势,提供政府决策参考。 本白皮书的研究目的主要涵盖:

2019年云游戏产业发展白皮书:5G助力云游戏产业快速发展

2019年云游戏产业发展白皮书:5G助力云游戏产业快速发展

云游戏产业发展白皮书——5G 助力云游戏产业快速发展(2019 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5G 云游戏产业联盟2019年12月版权声明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5G 云游戏产业联盟,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5G 云游戏产业联盟”。

违反上述声明者,编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言5G 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的融合作用于游戏产业,将为诸多领域带来颠覆性变革和发展机会。

云游戏受网络传输能力制约,其使用场景多年来局限在电脑、电视等有线类终端,而移动用户的逐年上升和手游的火爆凸显了游戏移动化的需求。

5G 助力云游戏实现了向移动端的迁移,让用户在移动端侧玩 3A 级大型游戏成为可能。

随着5G 时代来临,2019 年被喻为云游戏元年。

国际上,谷歌、微软、索尼等国际巨头相继发布云游戏产品,从云服务、游戏终端、应用、游戏外设、开发平台全产业链布局云游戏生态。

国内则以三大运营商、华为、腾讯等企业为主力,逐步开始构建我国云游戏产业生态。

为加快我国5G 商用步伐,推动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与游戏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发展共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5G 云游戏产业联盟共同组织编写了《云游戏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 年)——5G 助力云游戏产业快速发展》。

本白皮书深入解读了5G 助力下云游戏的突破和变革,分析了其关键技术发展路线,梳理了5G 时代云游戏产业结构和生态体系,探讨了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一、5G 为云游戏注入发展新动力 (1)(一)游戏产业发展现状综述 (1)(二)云游戏发展现状综述 (4)(三)5G 助力云游戏快速发展 (8)二、5G 时代云游戏关键技术 (11)(一)云端能力是5G 云游戏实现的基础 (11)(二)网络能力是5G 云游戏发展的关键 (13)(三)端侧设备优化是云游戏突破的重点 (16)三、5G 推动云游戏产业变革 (21)(一)5G 时代云游戏市场规模预估 (21)(二)5G 时代云游戏生态体系概述 (24)(三)5G 时代云游戏产业情况剖析 (25)(四)5G 推动云游戏产业格局变更 (28)四、5G 时代云游戏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33)(一)5G 云游戏产业规模化还需要长时间培育 (33)(二)5G 云游戏需要高质量游戏内容驱动 (34)(三)成本高昂是阻碍产业发展的内在原因 (35)(四)行业标准的缺失将影响产业发展进程 (36)(五)用户体验是云游戏能否普及的关键 (37)五、5G 时代云游戏产业发展建议 (39)(一)创造良好的云游戏发展环境 (39)(二)发展原生云游戏开发技术能力及应用推广 (39)(三)不断加强云游戏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40)(四)稳步构建监管、防沉迷和安全治理和体系 (41)(五)加速推动我国5G 云游戏相关标准的制定 (41)(六)加强云游戏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让中国技术和标准走出去.. 42 (七)进一步推动产业链资源共享 (43)附录云游戏应用和平台案例 (45)(一)中国移动咪咕快游 (45)(二)中国联通沃家云游 (47)(三)中国电信天翼云游戏平台 (47)(五)华为云游戏解决方案 (52)(六)斗鱼直播 (53)(七)海马云 (54)(八)视博云 (56)一、5G 为云游戏注入发展新动力(一)游戏产业发展现状综述技术的历次迭代,驱动产业升级与规模增长。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研发运营安全白皮书(2020年)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研发运营安全白皮书(2020年)

研发运营安全白皮书(2020年)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OpenSource Cloud Alliance for industry,OSCAR2020年7月版权声明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调查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联盟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言近年来,安全事件频发,究其原因,软件应用服务自身存在代码安全漏洞,被黑客利用攻击是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软件应用服务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其自身安全问题也愈发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传统研发运营模式之中,安全介入通常是在应用系统构建完成或功能模块搭建完成之后,位置相对滞后,无法完全覆盖研发阶段的安全问题。

在此背景下,搭建整体的研发运营安全体系,强调安全左移,覆盖软件应用服务全生命周期安全,构建可信理念是至关重要的。

本白皮书首先对于研发运营安全进行了概述,梳理了全球研发运营安全现状,随后对于信通院牵头搭建的研发运营安全体系进行了说明,归纳了研发运营安全所涉及的关键技术。

最后,结合当前现状总结了研发运营安全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分享了企业组织研发运营安全优秀实践案例以供参考。

参与编写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京东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默安科技有限公司、新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主要撰稿人吴江伟、栗蔚、郭雪、耿涛、康雪婷、徐毅、章可镌、沈栋、郭铁涛、张祖优、马松松、黄超、伍振亮、祁景昭、朱勇、贺进、宋文娣、张娜、蔡国瑜、张鹏程、张玉良、董国伟、周继玲、杨国梁、肖率武、薛植元目录一、研发运营安全概述 (1)(一)研发层面安全影响深远,安全左移势在必行 (1)(二)覆盖软件应用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研发运营安全体系 (4)二、研发运营安全发展现状 (5)(一)全球研发运营安全市场持续扩大 (5)(二)国家及区域性国际组织统筹规划研发运营安全问题 (7)(三)国际标准组织及第三方非盈利组织积极推进研发运营安全共识 (12)(四)企业积极探索研发运营安全实践 (14)(五)开发模式逐步向敏捷化发展,研发运营安全体系随之向敏捷化演进 (19)三、研发运营安全关键要素 (21)(一)覆盖软件应用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研发运营安全体系 (22)(二)研发运营安全解决方案同步发展 (31)四、研发运营安全发展趋势展望 (41)附录:研发运营安全优秀实践案例 (43)(一)华为云可信研发运营案例 (43)(二)腾讯研发运营安全实践 (50)(三)国家基因库生命大数据平台研发运营安全案例 (58)图目录图1 Forrester外部攻击对象统计数据 (2)图2研发运营各阶段代码漏洞修复成本 (3)图3 研发运营安全体系 (4)图4 Cisco SDL体系框架图 (16)图5 VMware SDL体系框架图 (17)图6 微软SDL流程体系 (20)图7 DevSecOps体系框架图 (21)图8 研发运营安全解决方案阶段对应图 (32)表目录表1 2019-2020全球各项安全类支出及预测 (6)表2 2019-2020中国各项安全类支出及预测 (7)表3 重点国家及区域性国际组织研发运营安全相关举措 (12)表4 国际标准组织及第三方非营利组织研发运营安全相关工作 (14)表5 企业研发运营安全具体实践 (19)表6 SDL与DevSecOps区别对照 (21)一、研发运营安全概述(一)研发层面安全影响深远,安全左移势在必行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软件应用服务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软件应用服务的自身安全问题也愈发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云计算白皮书

云计算白皮书
域占有一席之地。
信息 ATR 基础设施服务业主要包括为云计算提供承载服务的数据中心和 业和 C 网络。数据中心既包括由电信运营商与数据中心服务商提供的租用式 工 数据中心,也包括由云服务提供商自建的数据中心。网络提供商目前
模式转变。
其次,云计算成为 ICT 产业服务化发展转型的重要方向,服务
1据研究,当企业信息化规模达到一定程度(1500 台服务器以上)时,建设私有云的投资效益更好。相反, 服务器规模为 1500 台以下的中小型用户使用公共云服务则更有助于降低成本。
2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云计算白皮书(2012 年)
及支持产业等组



息 信 和
CATR


图 1 云计算产业体系构成
云计算服务业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 和软件即服务(SaaS)。IaaS 服务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存储服务和计 算服务,主要服务商如亚马逊、Rackspace、Dropbox 等公司。PaaS 服务提供的是供用户实施开发的平台环境和能力,包括开发测试、能 力调用、部署运行等,提供商包括微软、谷歌等。SaaS 服务提供实
六、 政府在云计算发展中的作用.....................................31 1. 外国政府的云计算行动.........................................31 2. 我国政府的云计算行动.........................................33
当前,云计算已经成为全球 ICT 产业界公认的发展重点。各国 政府积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等方式加快本国云计算的战略布 局和产业发展;国际 ICT 产业巨头加快技术研发、企业转型和联盟 合作以抢占云计算发展的主导权和新兴市场空间。我国在云计算领 域已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并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 存在抓住机遇实现局部突破的机会,但当前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技术 差距、规划布局和制度环境等问题也日益显现。

中国智算中心标准化白皮书

中国智算中心标准化白皮书

中国智算中心标准化白皮书一、引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算中心作为智能计算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和应用逐渐成为业界的关注焦点。

为了规范和推动智算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制定相应的标准化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白皮书旨在为智算中心的标准化建设提供指导,促进其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二、智算中心概述智算中心是一种集成了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计算、云计算等技术的计算中心,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和推理能力。

智算中心的主要特点包括:高计算性能、高能效比、支持多种计算任务、易于扩展和升级等。

智算中心的应用场景涵盖了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金融等多个领域。

三、标准化需求分析为了推动智算中心的标准化建设,需要对其标准化需求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架构标准:制定智算中心的基础架构规范,包括硬件架构、软件架构、网络架构等。

2. 性能评价标准:制定智算中心的性能评价标准,包括计算性能、存储性能、网络性能等。

3. 安全标准:制定智算中心的安全标准,保障数据安全、系统安全和网络安全。

4. 服务标准:制定智算中心的服务标准,包括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服务管理等。

5. 运维标准:制定智算中心的运维标准,包括运维流程、运维工具、运维人员管理等。

四、标准化框架设计基于上述标准化需求分析,设计智算中心的标准化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架构标准体系:制定智算中心的基础架构标准和规范,包括硬件架构、软件架构、网络架构等。

2. 性能评价标准体系:制定智算中心的性能评价标准和测试方法,包括计算性能、存储性能、网络性能等。

3. 安全标准体系:制定智算中心的安全标准和保障措施,保障数据安全、系统安全和网络安全。

4. 服务标准体系:制定智算中心的服务标准和流程规范,包括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服务管理等。

5. 运维标准体系:制定智算中心的运维标准和流程规范,包括运维流程、运维工具、运维人员管理等。

五、标准化实施方案为确保智算中心标准化建设的有效实施,制定以下实施方案:1.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项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时间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