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上古战国文学-秦汉文学部分】66页PPT
中国古代文学秦汉文学课件ppt课件
借用寓言故事说理,明晰生动,增加了文章的形 象性 (《察今》中的《刻舟求剑》、《引婴投 江》);文字质朴简练,条理清楚;缺乏脉络相通、 首尾一贯。
21
第二节 李斯的散文
“由现存者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汉文学史纲要》
一、 生平(?—前208年):
楚国上蔡人。受业于荀子 学习帝王之术,后入秦作了吕 不韦的舍人。是秦统一后的第 一任丞相,秦改革的一系列措 施多出自李斯。始皇死后,遭 赵高诬陷,被二世下狱,“诛 三族”,遭“车裂”而死。
编著目的:集腋成裘
博采众说之长,纳入到一个体系当中,为秦国统 一天下的活动做理论上的论证。 “天下无粹白之狐 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夫取之众,此三皇五帝 之所以大立功名也。”
——《用众》
20
第一节 《吕氏春秋》
思 想:
被称为“杂家”,认为它是先秦以来各派思想的 折衷和调和,以儒学为中心,兼以先秦各家学说:道、 墨、法、农、阴阳。
长ƀ兮叹日骑,美人旖旎纷嬆,枻(yi去)霜 罗衣兮羽旄,夜褒圭玉珠参差,妙丽兮被云髾。登高 台兮望青挨,常羊啖还何厌兮归来?
※ 歌词借怜惜美人歌舞娇态,反映后宫女子幽愁怨
旷之情;借对美人衣着装饰的描述,表达了对秦始皇 骄奢淫逸、暴虐统治的愤恨。
歌词绝非谏辞,而对始皇的行为进行讽刺,歌 词绵里藏针,内含锋芒。
有《谏逐客书》、《论督 责书》、《上秦始皇焚书奏 议》、《上二世短赵高书》等 散文,是秦文学的代表作品。
22
二、代表散文:《谏逐客书》(前237年)
体例:书信体
内容:劝谏秦王取消逐客令,要有度量容纳各国 人才。
论辩层次:
采用战国纵横家的论辩方法,列举大量确凿的史实 来说明现实问题。先叙述秦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若 无客未必强大的道理,然后以各种非秦地所产却被秦人 喜爱的事物为例,攻破秦贵族的“非秦不用”的论点,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最后说明了“逐客”的严重的危害 是“籍寇兵而赍盗粮”,必然导致秦政权的危亡。
中国古代文学史ppt课件
一、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成为我国文学发展
的主流。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象、富于想象的特征,
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
二、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题材源泉。
16
17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
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 或《诗三百》
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
产物。
10
神话与传说的区别与联系:
一、一般说来,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
二、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
历史化;
三、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
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四、实际上,每一个神话系统中往往都是神话和传说
交织并存的。
先秦文学——是指殷、周到秦统一这一历史时期。
原始文学 上古歌谣
神话传说
先秦文学 《诗经》
先秦散文
楚辞
5
6
一、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
歌唱和舞蹈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
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如: 纬书·《河图玉版》
《吕氏春秋·古乐》
《宋书·符瑞志》
7
二、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1
前言
古代文学的基本品性: 一、“杂文学”的观念与“大文学”的实践 二、绵远而发达的诗歌传统 三、雅俗文学交融互补 四、重“情”传统 五、深切的人文关怀
2
中国古代文学史
先秦文学 秦汉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 宋代文学 辽金元文学 明代文学 清代文学 近代文学
3
《中国古代文学》全套课件 PPT
《绎史》卷一《开辟原始》引《五运纪年历》 中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为风云,声为 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 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海,筋脉为地理,肌 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 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
第一层(第1章),从岁寒授衣写到春耕生产,总括衣、食 的生产。 第二层(第2、3、4章),承第一章前半部分,分述关于 “衣”方面的事。 第三层(第5章),由天寒写到修缮破屋御冬。 第四层(第6、7、8章),承第一章后半部分,分述关于 “食”方面的事。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绪论
一、先秦是中国文化萌芽、创立的时期。 二、先秦文学大体可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 建社会三个时期。 1、原始文学 2、夏商文学 3、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学 4、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学 5、楚地文化与楚辞
一、传说时期的文学: 原始歌谣现在留存的主要有:
《礼记•郊特牲•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 木, 归其泽!”
第一章 上古神话 第一节 上古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一、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 1、概念: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 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2、神话的产生的思想基础:①“泛灵论”。②图腾崇拜。 神话“是对宇宙之谜做出的最初解答。它企图找出万物的起始和原因 。因此,神话不仅是幻想的产物,而且还是人类最好求知欲的产物。 —恩格斯·卡西尔《语言与艺术》
④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 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 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 以闻于天子”。 “王者可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文学 ppt课件
第二节 原始歌谣 与神话
一、原始歌谣
人类最早的文学样式是诗歌。最初的诗 歌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活实践。原始人 在生活实践中,产生了交往和抒发感情 的需要,除了借助语言之外,他们还会 发出一些抑扬顿挫的呼声。这种呼声就 是歌唱的前身。当人们在有声无义的呼 声中加入简单的语言,就形成了最简单 的诗歌。
《中国文学史》(课程指定教材)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 参考资料)
学前准备及课程学法指导
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当学 过中学的历史课程,具备 了比较完整的中国古代史 的知识;应当学过文学概 论课,能够掌握文学的基 本原理和文学批评的基本 术语;应当具有一定的古 汉语阅读能力,能够借助 注释读懂古代的文学作品。
“风”——乐调
“大雅”《崧高》篇说:“吉甫作诵,其 诗孔硕,其风肆好。”“风”即是指乐 调。《左传》成公九年说:“钟仪…… 操南音。……范文子曰:‘……乐操土 风……’”。“土风”就是指钟仪演奏的地 方乐调。“十五国风”,就是用十五个 地区的地方乐调演奏的乐歌。这些乐歌 既代表了各国的音乐面貌,在内容上又 一定程度地反映了该国的风土和风俗。
二、编排体例
《诗经》按《风》、《雅》、《颂》分 类编排。《风》即“十五国风”,共160 篇。《雅》分《小雅》、《大雅》, 《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共40篇。目前绝大多数学 者认为,风、雅、颂的区分与音乐有关。 《诗经》中的作品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 风、雅、颂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音乐。
战国的文学:
在百家争鸣中出现了诸子散文。历史散 文的成就也非常引人注目。《左传》和 《国语》的基本内容虽然是战国以前的 史料,但它们的成书都在战国时期,而 《战国策》的出现,更是把历史散文推 向了新的高峰。在南方的楚地,出现了 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楚辞。 战国文学是先秦文学的一个高潮。
中国古代文学史(全套课件351P)
《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书指上书,奏章。是古代 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古代 最优秀的一篇公文,也是一篇议论文。 李斯劝告秦王不要驱逐客卿。
汉乐府
汉乐府原指汉代采诗 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 汉代的乐府诗。《汉书· 艺 文志》载:“自孝武立乐 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 赵之讴,秦、楚之风,皆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 可观风俗,知薄厚云。” 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 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 后人称为乐府诗。
《易经·归妹》: 女承筐,无实;士刲(kui)羊,无血。 《易经·中孚·六三中》: 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44
原始歌谣——原始时期的民歌、民谣,是 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 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 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 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 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 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 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 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 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41
4、我国古代神话主要包括哪几类内 容?这些神话故事主要保存在哪 几部古籍中?
5、我国古代神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这些神话的基本特色是什么?
42
一、先秦文学的含义
广义——指秦始皇统一中国 以前的所有文学。 狭义——主要指秦始皇统一 天下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 文学。
43
二、先秦文学的主要样式
第一阶段:殷商以前(前11世纪以前) 原始歌谣、神话故事、早期散文 1、原始歌谣、
明清文学
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的壮大、印刷 术的普及、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的商 品化成为一种新趋势。 在表现正统思想的士大夫文学之外,反映 市民生活和思想趣味的文学占据了重要地 位。
中国古代文学史全套课件
• 2、诗歌―――《诗经》
三、战国文学(百家争鸣)
• 1、散文
• 诸子散文:《孟子》、《荀子》、《庄子》、 《韩非子》 历史散文:《战国策》
•
• 2、诗歌:《楚辞》——《诗经》之后的 又一个诗歌高峰
• 战国文学突破了春秋时温文尔雅的风尚, 时常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激情,其中最有代表 性的是《孟子》和《庄子》。
• 2、宋学
• 是宋、元、明经学研究的主流。宋学不满汉 学只讲美刺的毛、郑《诗》学,集中批判《毛诗 序》。代表性的是朱熹的《诗集传》。 • 宋学以理说《诗》,主性情、主义理。‚凡 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 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性情之正而已。‛ (《四书集注》) • 宋学的功劳在于指出了《诗经》中存在着大 量的与‚美刺‛无关的民间歌谣。
• 五、战争徭役诗 • 战争与徭役为主要题材的叙事和抒情诗称为
战争徭役诗,这类诗大概有30首。《小雅· 采薇》 《秦风· 无衣》《大雅· 常武》《大雅· 江汉》 《豳 风· 东山》 《卫风· 伯兮》 《王风· 君子于役》 • 从总体上看,战争和徭役诗,大多表现为对 战争、徭役的厌倦,含有较为浓郁的感伤思乡恋 亲的意识。从而凸现了较强的周民族农业文化的 心理特点。
三、古代《诗经》研究简说
•
《诗经》的传授和研究,自汉以下,主 要用于经学。经学是开始于汉代、绵延至 清代的一门专攻儒家经典的学问。大致说 来,汉学重‚美、刺‛,宋学重‚义理‛, 清代‚朴学‛重‚考据‛。
• 1、汉学 • 是汉、唐经学研究的主流。汉学研究 《诗经》的典型著作有《毛诗序》、《毛 诗郑笺》、《毛诗正义》等。《诗大序》 总论《诗经》,认为诗歌反映政治:‚治 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 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中国古代文学之秦汉文学课件完整版
作品又时而带有楚骚之风韵。道家文辞与楚骚风 韵的结合造成《淮南子》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引譬连类是《淮南子》中运用得最多的表达方式。 在《淮南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比喻、寓言、 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它们出现于文中,大大增 强了作品的形象性。作者非常重视这种“揽物引 类”、“引譬援类”的表达方式,《要略》说: “言天地四时而不引譬援类,则不知精微。” 《淮南子》这种表达方式打破了自然、社会与人 的界限,在天地与人事、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 幻的事物之间博采旁搜,纵横驰骋,形成酣畅淋 漓、广博宏富的审美特征。
汉武帝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 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使得“天下 轶闻旧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司马迁以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为目的,“网罗天下放佚旧闻”,写成卓 绝千古得《史记》一书。
此外,在大一统局面下,封建专制统治加 强了,很多知识分子感到行动不自由,思 想受限制,有一种有志难伸的压抑感,因 而出现了一批感慨怀才不遇的作品。
走向独立的趋势,人们在观念上开始把文 学和学术著作加以区分,出现了“文章” 和“文学”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
司马相如、司马迁、王褒、刘向等以散 文或辞赋著名的作家被看作是文章之士, 在人们心目中与公孙弘、董仲舒、萧望 之、梁丘贺等以儒术进身的人有明显的 区别。
通过总结辞赋的创作,人们开始认识到 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如司马相如认为 赋的特点是:“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 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汉宣 帝认为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 丽可喜”,能够“虞悦耳目”。
大一统的局面造成了一种恢宏开阔的时 代精神,人们踔厉奋发,积极进取,重 视名节,普遍带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 感和历史责任感,有一种雄骏豪迈的气 概。这种时代精神在汉代文学中表现为 富于气势和激情、浑厚朴拙、奇肆雄健 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史(全套课件1029P)
中国古代文学史(全套课件1029P)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述从上古到秦统一以前即是所谓的“先秦时期”。
中国文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先秦文学为其源头,是中国文学上古期的第一段。
首先,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几乎都孕育于这个时期(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同时在诗歌和散文方面,还出现了蓬勃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其次,中国文学的思想基础也是孕育于这一时期。
特别是儒、道两家的思想影响着此后几千年作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中国的文学思潮以儒、道两家为主,儒家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道家注重文学的审美价值,也已经在上古期形成。
影响着整个中国文学的一些观念,如“诗言志”、“法自然”、“思无邪”、“温柔敦厚”等等,都是在这个时期提出来的。
第一节先秦文学的形态及其特征伴随着文字的产生而出现的先秦文学,以诗歌和散文为主。
由于先秦时期,文学尚未独立为科,即尚未从混沌一体的文化形态中分离出来,因而先秦文学的特征与这时特殊的文化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诗、乐、舞相结合《吕氏春秋?古乐》云: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
”《礼记?乐记》云: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二、文、史、哲不分所谓文史哲不分,是就散文这个领域而言的。
先秦散文并非后世那种纯文学性的散文,基本上是一些史学和哲学著作,同时,这些史学和哲学著作又富有较强的文学性。
三、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先秦有些文学作品,并非一时一人所作。
它们或由集体创作,或经过后人加工修改,原始作者和创作年代大都难以指实。
2、散文《尚书》所录《禹贡》和《甘誓》两篇,据说是夏代的遗文; 《商书》中的《盘庚》是可信的殷人作品。
二、西周春秋文学礼乐文化自周公“制礼作乐”到孔子“克己复礼”,旧的巫术宗教文化逐渐被取代,礼乐文化成了主流。
进入了以礼乐为标志的理性文明阶段。
秦汉文学概述 PPT课件
文章站在“大一统”的高度,正 反对比,利害并举,分析论证了秦国 驱逐客卿的危害,“逐客以资敌国, 损民以益雠”,辞采华美,逻辑严密, 颇具战国纵横说辞之风。
秦代刻石文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多次巡游各 地并刻石表功。这些刻石文气魄宏伟, 典雅浑厚,多出自李斯之手,秦代刻石 文共有7篇,原刻者仅存“泰山刻石” 和“琅邪刻石”残石, 文辞简洁注重 押韵,堪称碑铭之祖。》。
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 的最高成就,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之为“五言 之冠冕”,标志着五言诗走向成熟。
谢 谢!
汉代文学
时代背景
汉朝(前202—220)经历了西汉东 汉两个时期,总共四百余年,文化统一, 科技发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帝 国,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昌盛时期。
汉武帝时期达到全盛,疆域扩大, 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力强盛,思想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 社会的统治思想。
汉代是文学史上文学价值开始受到 重视的时代。文学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文学作品数量激增,汉赋、散文、诗歌 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主流样式是反映 时代风貌的辞赋,文学注重追求自身的 艺术感染力,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学 活动的文人群体,如枚乘、司马相如等。
班固编写的《汉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断代史。
汉代散文
政论散文: 贾谊《过秦论》、晁错《论贵粟疏》、王符《潜夫论》
记事散文: 《燕丹子》《淮南子》《烈女传》 《吴越春秋》
抒情议理散文: 司马迁《报任安书》
汉代诗歌
汉乐府民歌:
现实主义传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开创 了古代叙事诗的新时代,代表作:《陌上桑》《东 雀东南飞》。
文学成就
骚体赋
【精品PPT】中国文学史第二编秦汉文学课件
25~55 年
56~75 年
76~85 年
86~105 年
106年
107~ 125年
大赋:班固、张衡等。散文:班固、王充等。诗 歌:汉乐府诗、班固等。
汉帝世代与文学分期(四)
东汉后期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刘保 刘炳 刘缵 刘志 刘宏 刘辩 刘协
126~ 144年
145年
146年
贾谊的散文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专题性的政论文,如《过秦》、《大政》 等篇。《过秦》分上、中、下三篇,是贾谊 最著名的作品,其中心思想是总结秦代兴亡 的历史原因。
二是针对各种具体问题而发的疏牍文,所谓 《陈政事疏》及《新书》前四卷“事势”类 就是这种文章。
三是利用各种历史材料和故事来说理的文章, 《新书》后六卷的“连语”、“杂事”大都 属于这一类。
147~ 165年
166~ 188年
189年
190~ 220年
诗歌:《古诗十九首》、赵壹等;赋:张衡、赵壹 等;散文:仲长统等。
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
第一节《吕氏春秋》 第二节 李斯的散文 第三节 贾谊的政论 第四节《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第一节 《吕氏春秋》
• 吕不韦召集门客所著述, 是战国诸子向汉诸侯门
第四节《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 《淮南子》的独特成就。
–道家思想为主的理论性著作。 –追求巨丽之美。 –纵横家说辞之特点:广征博
引,反复论证。 –楚文化对审美风格的影响。
第四节《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其他西汉散文。 –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董仲舒:《天人三策》,《春秋繁
露》。
– 刘向:编著《说苑》《新序》等。
秦汉文学——绪论
• 秦汉时期作家状况 • 秦汉时期文学基本态势 • 汉代经学影响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精品PPT课件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全书又基本是由一个接一个 的寓言组成,这就形成了它最根本的一个特征:深寓言故事中去了。这种思想美与文字美、外型与本 质的极端的调和,使其在艺术上达到了极致。从这个意义上说, 《庄子》的文学特色即是其寓言的特色。
第二章 《诗经》
复习要点:
1、《诗经》概说 (1)《诗经》的性质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
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诗经》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
类;采用了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2)《诗经》的编集 司马迁提出的“孔子删诗”说是错误的。
(3)《诗经》的传注 解释“四家诗”
第四章 屈原和楚辞
复习要点: 1、解释“楚辞”“九歌” 2、《离骚》的艺术特点 《离骚》是一首长篇抒情诗,在艺术上有突出的特 点:
第一,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 第二,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第三,比兴手法的拓展。 第四,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离骚》全诗373句,是 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3、先秦文学经历的几个发展时期的文学状况
夏商王朝之前,宗教活动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因而巫 觋成为社会文化的主角。到了西周春秋,巫觋开始从文化主角 的位置上退下来,史官的地位上升,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春秋战国之交,分封制度解体,士阶层崛起,文化渐次由官方 转移到士的手里。诸子的著作成为那一时期文化最杰出的代表。
2、《诗经》内容的分类 (1)讴歌祖先功业的诗篇 (2)描写农事活动的诗篇 (3)反映战争徭役的诗篇 (4)咏歌爱情婚姻的诗篇 (5)表达怨愤讽刺的诗篇
3、《诗经》的文学成就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艺术上取得了卓著 的成就: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课件:秦汉文学 (共30张PPT)
秦代文学
为了巩固统治,秦王朝 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经 济文化的改革,这些措 施对推动社会历史的发 展具有积极的进步作用。 但在思想文化方面,秦 却结束了先秦百家争鸣 的局面,扼杀了士阶层 的文化创造精神。最著 名的就是“焚书坑儒”。焚 书坑儒使秦的学术与文 学几乎一片荒芜。
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 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 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 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 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 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 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 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 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 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还把中国推向大一统 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新局面。对中 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 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政论文:汉初处于西汉建国立业的初级阶段。 具有时代感的汉初文人,针对当时社会错综复 杂的局势而积极进言献策,形成了汉初独特的 文学形式 贾谊:《过秦论》 晁错:《论贵粟疏》
《史记》
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 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 )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1] 。 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 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 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 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 历史之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纪传体史书(以人 物为中心),
古代文学史秦汉PPT课件
1
贾谊《过秦论》
2
晁错《论贵粟疏》
3
司马迁《报任安书》
4
王充《论衡》
7
2020/7/21
贾谊 《过秦论》
一是前面为 后面蓄势 的写法
仁义不施, 攻守之势 异也。
铺垫对比 鲜明
对比鲜明 发人深思
感情充沛 行文流畅 善于雄辩
“西汉鸿文”
8
2020/7/21
三、司马迁 《史记》
1
司马迁与《史记》成书
2
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尚安事客?然公子遇 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
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
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 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
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
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
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如1姬5 果盗兵符与公子。
2020/7/21
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坐章台见 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
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
14
2020/7/21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
而行,侯 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
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上古战国文学-秦汉文学部分】
1.《易经》是本占筮书。 它古代原始迷信活动的记录,大约产生于西周初年,作者可能是一些以占卜为职业的巫 师。后人给《易经》作了“传”(注释性文字),称《易传》,《易经》和《易传》合 称《周易》。卜,用龟甲牛骨占卜。筮,用蓍草占卜。
2.“易”的含义:变易、不易、简易。 宇宙现象和人事,如昼夜的运行,如人生由幼小而老死,都是变化不止,此为“变易”。 但是,变易虽多,其间却有一定不易的理法,如天尊地卑、父子君臣的关系,这就是 “不易”。这种道理法则极其明白而且简单,这就是“简易”。
、 风 、
容 。王 有
雅
的
朝地
、
意
直方
思
接色
颂
,
统彩
它
治的
是
地音
一
区乐
种
的。
宗
音
庙
乐
祭
,
祀
雅
第二节 雅 颂
一. 颂诗
1.《周颂》三十一篇,全部是西周初年的作品,它们是周王 朝祭祀宗庙的舞曲,具有很浓厚的宗教气氛。 2.“鲁颂”和“商颂”是春秋前期鲁国和宋国用于朝廷、宗 庙的乐章,庙堂文学。
二. 雅诗
• 又称《南华经》, 系庄周及其后学 所撰。约成书于 先秦时期。继承 老子学说而倡导 相对主义,蔑视 礼法权贵而倡言 逍遥自由。行文 汪洋恣肆,瑰丽 诡谲,意出尘外, 乃先秦诸子文章 的典范之作。
• 作为我国第一部 浪漫主义诗歌总 集,由于诗歌的 形式是在楚国民 歌的基础上加工 形成,篇中又大 量引用楚地的风 土物产和方言词 汇,所以叫“楚 辞”。
原始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
2 有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感情,而一些特殊的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如 地震、洪水、人的生老病死等,尤引起惊奇和恐慌,人们由此膜 拜幻想出的世界上存在着种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力,神化就如此 产生。
秦汉文学概论PPT课件
秦汉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 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秦汉文学的发展历程
秦代文学
秦代文学以李斯的《谏逐客书》为代 表,体现了战国末期雄辩恣肆的风格 。
汉代文学
汉代文学以《诗经》、《楚辞》为基 础,发展出了赋、乐府、古诗等文学 形式,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上林赋》,贾谊的《吊屈原赋》等。
秦汉文学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继承了先秦文化的优秀传统,而且在此基础上 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汉文学对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 对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秦汉文学的历史价值
秦汉文学是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 等方面的历史变迁,为我们了解和研究秦汉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 料。
秦汉文学在叙事艺术上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关注社会现实,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记 述和评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这种现实主义精神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容,也提高了文学的 社会价值。
秦汉文学的抒情艺术
秦汉文学的抒情艺术主要表现为情感 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含蓄。这一时 期的文学作品注重情感表达,通过抒 发作者内心的喜怒哀乐来展现人性的 复杂和丰富。同时,秦汉文学在抒情 上还追求意境的深远,通过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手法,使作品具有更强的 艺术感染力。
VS
秦汉文学在抒情艺术上的另一个重要 特点是语言的含蓄美。这一时期的文 学作品在表达情感时不过分直露,而 是通过暗示和隐喻等手法,使情感表 达更加委婉、含蓄。这种含蓄美的语 言风格不仅符合当时文人的审美追求, 也提高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