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部化验指标备查允许误差标准

煤质部化验指标备查允许误差标准

煤质部化验指标备查允许误差标准

一、灰分

灰分测定的精密度

分析水分测定结果的重复性限

全水分测定结果的重复性限

三、硫分

硫分测定的精密度

挥发分测定的精密度

胶质层指数重复性限

备注:(1)、重复性限:在重复条件下(即同一实验室中、由同一操作者、用同一仪器、对同一试样)于短期内所做的重复测定,所得结果间的差值的临界值。

(2)、再现性临界差:在再现条件下(即不同实验室中,对从试样缩制最后阶段的同一试样中分取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所做的重复测定,所得结果的平均值间的差值的临界值。

中国煤炭分类、煤质指标的分级

煤质指标的分级

中国煤炭分类(2008-06-19 10:04:30) 中国煤炭分类: 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 烟煤部分按挥发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5~20为弱粘结煤;>20~50为中等偏弱粘结煤;>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65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25mm或奥亚膨胀度b>150%(对于Vdaf>28%的烟煤,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 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在烟煤类中,对G>85的煤需再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或奥亚膨胀度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烟煤类的界限。当Y值大于25mm时,如Vdaf>37%,则划分为气肥煤。如Vdaf<37%,则划分为肥煤。如Y值<25mm,则按其Vdaf值的大小而划分为相应的其它煤类。如Vdaf>37%,则应划分为气煤类,如Vdaf>28%-37%,则应划分为1/3焦煤,如Vdaf 在于28%以下,则应划分为焦煤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G值大于100的煤来说,尤其是矿井或煤层若干样品的平均G值在100以上时,则一般可不测Y值而确定为肥煤或气肥煤类。 在我国的煤类分类国标中还规定,对G值大于85的烟煤,如果不测Y值,也可用奥亚膨胀度B值(%)来确定肥煤、气煤与其它煤类的界限,即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150%的为肥煤;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220%的为肥煤(当Vdaf值<37%时)或气肥煤(当Vdaf值>37%时)。当按b值划分的煤类与按Y值划分的煤类有矛盾时,则以Y值确定的煤类为准。因而在确定新分类的强粘结性煤的牌号时,可只测Y值而暂不测b值。 (中国煤煤分类国家标准表)

煤质化验指标

煤质化验指标

煤质化验指标 水分。 煤中水分分为内在水分、外在水分、结晶水和分解水。 煤中水分过大是,不利于加工、运输等,燃烧时会影响热稳定性和热传导,炼焦时会降低焦产率和延长焦化周期。 现在我们常报的水份指标有: 1、全水份(Mt),是煤中所有内在水份和外在水份的总和,也常用Mar表示。通常规定在8%以下。 2、空气干燥基水份(Mad),指煤炭在空气干燥状态下所含的水份。也可以认为是内在水份,老的国家标准上有称之为“分析基水份”的。 灰分 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 不是煤中矿物质总和,而是这些矿物质在化学和分解后的残余物。 灰分高,说明煤中可燃成份较低。发热量就低。 同时在精煤炼焦中,灰分高低决定焦炭的灰分。 能常的灰分指标有空气干燥基灰分(Aad)、干燥基灰分(Ad)等。也有用收到基灰分的(Aar)。 挥发份(全称为挥发份产率)V 指煤中有机物和部分矿物质加热分解后的产物,不全是煤中固有成分,还有部分是热解产物,所以称挥发份产率。 挥发份大小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煤炭变质量程度越高,挥发份产率就越低。在燃烧中,用来确定锅炉的型号;在炼焦中,用来确定配煤的比例;同时更是

汽化和液化的重要指标。 常使用的有空气干燥基挥发份(Vad)、干燥基挥发份(Vd)、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和收到基挥发份(Var)。 其中Vdaf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固定碳 不同于元素分析的碳,是根据水分、灰分和挥发份计算出来的。 FC+A+V+M=100 相关公式如下:FCad=100-Mad-Aad-Vad FCd=100-Ad-Vd FCdaf=100-Vdaf 全硫St 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无机硫。1%以下才可用于燃料。部分地区要求在0.6和0.8以下,现在常说的环保煤、绿色能源均指硫份较低的煤。 常用指标有:空气干燥基全硫(St,ad)、干燥基全硫(St.d)及收到基全硫(St,ar)。煤的发热量 煤的发热量,又称为煤的热值,即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所发出的热量。煤的发热量时煤按热值计价的基础指标。煤作为动力燃料,主要是利用煤的发热量,发热量愈高,其经济价值愈大。同时发热量也是计算热平衡、热效率和煤耗的依据,以及锅炉设计的参数。 煤的发热量表征了煤的变质程度(煤化度),这里所说的煤的发热量,是指用

煤质指标

煤质指标 煤质(Pr0Perty and quality ofcoal)既指煤炭质量,又包含煤的性质。·煤质指标能表征煤炭质量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指标有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硫分和发热量等几个指标。对商品煤来说,含歼率和块煤限卞率也是重要的质量指标。煤炭水分主要分全水分(也叫收到基水分,符号为Mt或五么r)、外在水分(Mf)和内在水分(厄ink沁全水分是评价煤炭质量的重要指标,其数值的大小直接影响煤炭收到基(曾叫应用基或工作基)低位发热量 (Q耽,,。:)的大小,同时全水分的大小还直接影响到煤的加工、运输和使用价值。外在水分的大小主要与井下地质条件和开采工艺等因素有关。内在水分与煤的煤化程度密切相关,通常以褐煤的内在水分最高,可达 30%左右;焦煤的内在水分最低,可达0.3%以一下。灰分是煤中矿物质燃烧后的残留物,一般不超过40%。灰分越高,表征煤的质量越差,当干基灰分 (A 户产率超过49%以后就不属于正常的煤炭产品了。灰分也是煤炭计价的重要指标。从煤炭利用角度看,灰分越低,经济效益越高,无论是用煤量或排灰量均可减少,也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中国灰分最低的煤有宁夏汝箕沟的无烟煤,其灰分可达5%以下。发达国家为了降低煤的灰分,无论是炼焦煤或动力煤几乎都要经过洗选。近几年来,中国商品煤的灰分有明显下降,全国平均商品煤灰分已由21%左右降到19%

左右。煤炭挥发分不仅是代表煤化度的指标,也是评价煤的燃烧、气化、炼焦、液化加氢和其他化学加工的重要参数。如机车和工业锅炉的燃煤要求挥发分 (vda,)大于20%,合成氨用半水煤气的原料煤的挥发分要求低于10%,液化用煤要求挥发分30%以上的低煤化度煤等。挥发分还是估算煤炭发热量的重要参数,也是煤炭计价时的重要指标。浮煤挥发分值又是煤分类的主要指标。固定碳与硫分固定碳也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合成氨用半水煤气炉用煤要求固定碳(F岛)在 65%以上。煤炭硫分是煤中有害成分,硫分越高,表示煤的质量越差。煤中硫分含量的变化很大,从0.1%左右到 10%以上的均有。各种工业利用对煤的硫分含量均有不同的要求。环保部门对燃煤排入大气中的502浓度也有严格的限制,超标排放的单位要罚款,严重的甚至要迁出城市。中国对炼焦用煤的硫分有严格的限制,一般干燥基硫分〔Stid)不得超过1.5%,且越低越好,个别稀缺煤种如肥煤的最高硫分也不得超过2.5%。煤的硫铁矿硫和硫酸盐硫等无机硫经过重力洗选大部可以脱除,有机硫经过洗选后很难除去,有的反而比选前的原煤更高。煤炭发热量是表征煤质好坏的综合性指标,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的大小不仅与其水分、灰分有关,而且还与煤的煤化度有关‘评价动力用煤质量好坏的最主要指标就是煤的发热量值大小,所以一,发热量是动力煤计价的重要指标。国际公认发热量(Qne。)达7000kcal/ kg(2

煤质指标分级详细标准

煤质指标分级详细标准

————————————————————————————————作者:————————————————————————————————日期:

一、灰分产率级别: 1、动力用煤灰分分级 级别代号原煤灰分Vd% 特低灰煤SLA≤10 低灰煤LA 10.01~16.00 中灰煤MA 16.01~29.00 高灰煤HA>29 2、冶炼用炼焦精煤灰分分级 级别代号原煤灰分Vd% 特低灰煤SLA ≤6.00 低灰煤LA 6.01~9.00 中灰煤MA 9.01~12.00高灰煤HA >12.00 二、全硫含量级别: 1、无烟煤和烟煤硫分分级 级别代号干基全硫S d.t% 特低硫煤SLS <0.50 低硫煤LS 0.50~0.90

中硫煤MS 0.91~1.50 中高硫煤MHS 1.51~3.00 高硫煤HS >3.00 2、炼焦用炼焦精煤硫分硫分分级及炼焦原料用煤 级别代号干基全硫S d.t% 特低硫煤SLS <0.40 低硫煤LS 0.40~0.70 中低硫煤MLS 0.71~0.95 中硫煤MS 0.96~1.20 中高硫煤MHS 1.21~1.50 高硫煤HS 1.51~2.50 三、发热量级别 级别代号干燥高位发热量Qgr,d(MJ/kg) 特高热值煤SHQ >29.60 高热值煤HQ 25.51~29.60 中热值煤MQ 22.41~25.50 低热值煤LQ16.30~22.40 特低热值煤SLQ <16.30 四、磷含量级别

级别代号原煤磷Pd(%) 特低磷煤P—1 ≤0.01 低磷煤P—2 >0.01~0.05 中磷煤P—3 >0.05~0.10 高磷煤P—4>0.10 五、砷含量级别(煤中砷含量分级MT/T803-1999) 级别代号原煤砷As(%)一级含砷煤ⅠAs ≤4.0×10-4 二级含砷煤ⅡAs >4.0×10-4~8.0×10-4 三级含砷煤ⅢAs>8.0×10-4~25.0×10-4四级含砷煤ⅣAs >25.0×10-4 六、氟含量级别(煤中氟含量分级MT/T966-2005) 级别代号原煤氟As含量μg/g 特低氟煤SLF<80 低氟煤LF 80~130 中氟煤MF131~200 高氟煤HF >200

煤质常规化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差控制技术 张英琴

煤质常规化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差控制技术张英琴 发表时间:2018-10-14T10:35:14.52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作者:张英琴 [导读] 摘要:在煤炭企业中煤质常规化化验是其最为重要的工作,对保证煤炭生产和经济效益有着明显作用,本文则论述了煤质常规化化验操作中存在问题以及如何进行误差控制。 (神华亿利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电厂内蒙古 014300) 摘要:在煤炭企业中煤质常规化化验是其最为重要的工作,对保证煤炭生产和经济效益有着明显作用,本文则论述了煤质常规化化验操作中存在问题以及如何进行误差控制。 关键词;煤质;常规化化验;问题;误差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用于煤质化验的高科技设备和现代化技术也层出不穷,为煤炭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但是因为煤炭自身化学成分极其复杂(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无机物,水),组成成分不均匀,给煤质化验的工作加大了难度,使得煤炭生产环节出现问题。本文针对煤质化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同时针对现有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提供了解决方案。 1、煤质常规化验操作流程 1.1、制样 在实际的煤样采集活动中,采集而来的煤样数量是远远大于化验的实际需求的,因此需要对采集的煤样进行集选,具体而言需要对大颗粒煤样进行破碎处理,并采集其外部、内部、特殊状态位置的煤样,对于小颗粒煤样的选取要观察期颜色、形状、性质,综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煤样作为化验材料。通常情况下比例为,大颗粒破碎块40%;小颗粒整块30%;小颗粒混合物30%,根据不同采样取的品质煤分布情况,具体数值还应该有所优化,对于出现大型、集中变异每层结构的采样区,还应该考虑将变异煤样纳入化验范围。 1.2、煤样的制备 与煤质化验实际所需要的煤样数量相比,由于煤样的采样数量比较大。因此,在选择样品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相应的设备,同时确保制备的煤样符合相应的化验要求。在制备煤样时,需要对煤样进行破碎、缩分、混合、干燥等处理,然后从处理后的煤样中选择适量代表性的煤样。 1.3、煤样的工业分析 在对煤质进行常规化验时,对煤样进行工业分析是整个常规化验的最后一环,通常情况下,化验的主要对象包括:对煤样的灰分、水分、硫分、挥发分等进行测定,同时对煤样的粘结指数、胶质层指数等进行测定。其中,对煤样进行工业分析,检测分析结果是否正确的方法是,对同一煤样利用相同的工业分析方法进行两次以上的重复性操作,同时将重复性检测结果与相关标准规定的数值范围进行对比,如果重复化验结果的数据差值在规定的范围内,这时可以认为煤样分析结果是正确的。 1.4、发热量测定 在煤的燃烧过程中,外界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其燃烧效率、速率、发热量等关键数据,因此在化验过程中需要对温度进行精确控制,通常情况下发热量测量环境,室内温度的变化不应超过1K,而外简水温度与室温之间的差距也不宜过大,通常情况下控制在15K以下,在进行终点测试的时候,内简与外简之间的温度差应控制在1K以内。 煤燃烧过程中供氧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最终的测定结果,因此在化验过程中,需要对试验容器的气密性进行检查,以保证参与燃烧的煤能够在给定的标准氧气量下进行燃烧。检查气密性的正确方法是:将完成充氧的氧弹完全浸没在水中检查水面是否有气泡。四、挥发分测定挥发性是煤固有的特性,也是决定煤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煤质测量的环节较多,在不同容器内的挥发性需要进行分布计算,通常情况下检查可分为马弗炉检查、坩埚检查和焦渣检查。在具体的化验活动中,化验员存在不对设备进行测定就进行试验的情况,也存在坩埚炉膛位置摆放不正的问题。这种情况下的正确做法是:化验开始化验员需要对相应设备进行测定,对仪器进行反复确认,在坩埚放入时,准确定位保证坩埚处在温度分布最为均匀的位置;坩埚检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坩埚的完好性2)坩埚的质量。 1.5、称样控制 称样主要涉及到天平使用、煤样混合、干燥剂使用和控制样量这些环节,其中干燥剂使用和煤样混合比较容易出现误操作,因此需要加强控制。对于干燥剂的使用,其目的是保持天平和煤样的干燥。在进行取样时,应该从天平中取出干燥剂,避免遗留对试样称量造成误差。正确方法是称量之前,将干燥剂从天平中取出,再将其放入到干燥器内,并对其挥发分进行测定。对坩埚称量之后,需将干燥剂放回天平内。[2]对于煤样混合,由于煤炭具有不均匀性,不论是储存还是移动,都会出现粒度离析的情况,这对于煤质化验会形成较大影响。一般,正确的操作方式是先将煤样通过转瓶法进行混合,然后再将其静置,直到煤粉飞扬的情况不在出现,之后才能对其进行称样操作。 2、煤质常规化验中的误操作 2.1、采样过程出现的误操作 煤质样本的采集是最容易出现误操作的环节,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煤质常规化验出现较大误差的原因80%是由煤质采样误操作引起的。具体说来,煤质采样出现的误操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煤质样本选取的范围不合理。由于煤层范围较大,不同区段的煤炭必定存在一定差异,这就要求在选择样本的时候应该对各个区段进行全面采样。但是,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和采样人员专业水平、职业素养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采样不全面的问题,最终导致采集的煤质样本并不能真实反映。其次,煤质样本选取不具代表性。只有具有代表性的煤质样本才能真实反映煤炭性质,若是代表性缺乏,那么化验结果只能对煤层局部形成反映,并不能表现出煤层整体情况。一般,在现场操作中,主要是在溜槽、胶带、矿浆出口等地方设置采样点,并且应该垂直煤流全断面进行采用。若是在操作上不符合要求,也会导致误操作问题。 2.2、控制煤样制备过程中的误差 相比采样环节各种因素干扰下导致化验误差,制作样品工艺是比较容易操作的。但是,在这一环节中,人为因素的干扰成为导致煤质化验误差的最主要因素,而且,误差会更大。在煤样制作过程中,有很多因素能造成误差,比如煤样粒度的粉碎程度是否符合要求,混合均匀与否,烘干温度的控制能否达到要求以及煤样进行缩分后的留弃。①煤样制备的系统误差。从实际操作角度来分析,煤样制备过程中无法规避的系统误差导致检测结果呈现偏高或偏低的现象。其中主要有试样被污染,试样粒度不符合化验要求以及煤样物理性质不稳定造

煤的指标与分类

煤炭成分的化验有专门的设备,主要是化验煤炭中所含的各种化学元素以及燃烧所能释放的能量值。 煤炭的分类,可以按照标准分为一下数种: 无烟煤:高固定碳含量,高着火点(约360~420℃),高真相对密度(1.35~1.90),低挥发分产量和低氢含量。除了发电外,无烟煤主要作为气化原料(固定床气化发生炉)用于合成氨、民用燃料及型煤的生产等。一些低灰低硫高HGI的无烟煤也用于高炉喷吹的原料。 贫煤:煤烟中煤级最高的煤,它的特征是:较高的着火点(350—360℃),高发热量,弱粘结性或不粘结。贫煤主要用于发电和电站锅炉燃料。使用贫煤时,将其与其他一些高挥发分煤配合使用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途径。 贫瘦煤:挥发分低,粘结性较差,可以单独用来炼焦。当与其他适合炼焦的煤种混合时,贫瘦煤的掺入将使焦炭产品的块度增大。贫瘦煤也可用于发电、电站锅炉和民用燃料等方面。典型的贫瘦煤产于山西省西山煤电公司。 瘦煤:中度的挥发分和粘结性,主要用于炼焦。在炼焦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胶质物,胶质层的厚度为6—10mm。由瘦煤单独炼焦产生的焦炭,机械强度较高但耐磨强度相对较差。除了那部分高灰高硫的瘦煤,瘦煤经常与其他煤种混合炼焦。 焦煤:有很强的炼焦性,中等的挥发分(约16%—28%),焦煤是国内主要用于炼焦的煤种。由焦煤炼成的焦炭具有非常优良的性质,焦煤主要产于山西省和河北省。 肥煤:中等或较高的挥发分(约25%—35%)和很强的粘结性,主要用于炼焦(一些高灰高硫的肥煤用来发电)。与其他煤级的煤相比,肥煤一般具有较高的硫含量。 1/3焦煤:介于焦煤、气煤和肥煤之间,具有较高的挥发分(类似于气煤),较强的粘结性(类似于肥煤)和很好的炼焦性(类似于焦煤),这也是它被称为1/3焦煤的原因。1/3焦煤由于其产量高而主要用于炼焦和发电。 气肥煤:高挥发分(接近于气煤)和强的粘结性(接近于肥煤),它适用于焦化作用产生的城市燃气和与其他煤种混合炼焦以增加煤气、焦油等副产品的产量。气肥煤的显微组成与其他煤种有很大的差异,壳质组的含量相对较高。 气煤:很高的挥发分和中度的粘结性,主要用于炼焦和发电。典型的气煤产于辽宁省。 1/2中粘煤:过度煤级的煤,在中国它只有很小一部分的储量和产量。其特征与一些气煤和弱粘煤类似。 弱粘煤:煤化程度较低或中等煤化程度的煤,其粘结性很差,不能单独用于炼焦。由于其特殊的成因,弱粘煤具有较高的惰性组含量。典型的弱粘煤产于山西省大同市。 不粘煤:早期煤化阶段曾被氧化过,因此它具有低发热量的特点。主要用于发电、气化和民用燃料等。不粘煤主要产于中国的西北部地区。 长焰煤:煤化程度是所有烟煤中最低的。由于其燃烧时火焰较长而被称为长焰煤。主要用于发电、电站锅炉燃料等。辽宁省的长焰煤储量是全国最大的。

中国煤炭分类 煤质指标的分级

煤质指标的分级 中国煤炭分类 (2008-06-19 10:04:30)

中国煤炭分类: 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 烟煤部分按挥发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5~20为弱粘结煤;>20~50为中等偏弱粘结煤;>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65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25mm或奥亚膨胀度b>150%(对于Vdaf>28%的烟煤,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 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在烟煤类中,对G>85的煤需再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或奥亚膨胀度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烟煤类的界限。当Y值大于25mm时,如Vdaf>37%,则划分为气肥煤。如Vdaf<37%,则划分为肥煤。如Y值<25mm,则按其Vdaf值的大小而划分为相应的其它煤类。如Vdaf>37%,则应划分为气煤类,如Vdaf>28%-37%,则应划分为1/3焦煤,如Vdaf在于28%以下,则应划分为焦煤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G值大于100的煤来说,尤其是矿井或煤层若干样品的平均G值在100以上时,则一般可不测Y值而确定为肥煤或气肥煤类。 在我国的煤类分类国标中还规定,对G值大于85的烟煤,如果不测Y值,也可用奥亚膨胀度B 值(%)来确定肥煤、气煤与其它煤类的界限,即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150%的为肥煤;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220%的为肥煤(当Vdaf值<37%时)或气肥煤(当Vdaf值>37%时)。当按b值划分的煤类与按Y值划分的煤类有矛盾时,则以Y值确定的煤类为准。因而在确定新分类的强粘结性煤的牌号时,可只测Y值而暂不测b值。 (中国煤煤分类国家标准表)

煤化验基础试题

煤化验基础试题 一、填空 1、火力发电厂中使用的燃料可分为三类,即⑴、⑵、⑶。 ⑴固体燃料;⑵液体燃料;⑶气体燃料。 2、量热计的热容标定不得少于⑴次,而且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应大于⑵,取其⑶作为该量热计的热容。 ⑴5;⑵℃;⑶平均值。 3、煤中硫有三种存在形态:⑴、⑵和⑶。 ⑴硫化铁硫;⑵硫酸盐硫;⑶有机硫。 4、煤耗时指每发⑴电所消耗的标准煤的克数,其表示单位为:⑵。 ⑴;⑵g/ 。 5、煤的工业分析项目包括:⑴、⑵、⑶、⑷。 ⑴水分;⑵灰分;⑶挥发分;⑷固定碳。 6、常用的煤的分析基准有:⑴、⑵、⑶、⑷。 ⑴收到基;⑵空气干燥基;⑶干燥基;⑷干燥无灰基。 7、除去的煤就是空气干燥基状态的煤。外在水分 8、除去全部水分煤称为基煤。干燥 9、以化学力吸附在煤的⑴的水分为内在水分,内在水分的含量与煤的⑵有关。⑴内部小毛细孔中,⑵变质程度。 10、与煤中矿物质分子相结合的水为⑴,其在⑵℃以上才能从化合物中逸出。⑴结晶水;⑵200。 11、测定燃煤灰分时,称取试样⑴,缓慢升温至⑵℃,并保持⑶,继续升温至⑷℃,再灼烧1h。 ⑴1±;⑵500;⑶30min;⑷815±10。 12、原生矿物质含量虽少,但对锅炉的⑴和⑵,影响很大。 ⑴结渣;⑵腐蚀。 13、煤中灰分越高,可燃成分相对⑴,发热量⑵。 ⑴越少;⑵越低。 14、煤的挥发分与测定时所用的⑴、加热⑵和加热⑶有关。⑴容器;⑵温度;⑶时间。 15、为了得到准确的挥发分测定结果,必须使用带有严密盖子的专用⑴,在⑵℃下隔绝空气加热⑶min。 ⑴瓷制坩埚;⑵900±10;⑶7。 16、测定燃煤挥发分时,称取试样⑴g,精确到⑵mg。 ⑴1±;⑵。 17、燃料的发热量表示方法有三种,既⑴、⑵和⑶。 ⑴弹筒发热量;⑵高位发热量;⑶低位发热量。 二、判断题: 1、灰分与煤中矿物质组成没有区别。(× ) 2、煤的工业分析比元素分析具有规范性。(√ ) 3、外在水分随气候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 4、为了确保发热量测定值的准确性,需要定期检定热量计运转情况及已标定的热量计的热容。(√ ) 5、在不鼓风的条件下,煤中水分的测定结果会偏低。(√ ) 6、煤在锅炉中燃烧时,真正可以利用的是高位发热量。(× ) 7、使用分析天平应遵守有关规定,对分析天平应进行定期校验。(√ )

煤炭五大常用指标

煤炭五大常用指标 第一个指标:水分。 煤中水分分为内在水分、外在水分、结晶水和分解水。 煤中水分过大是,不利于加工、运输等,燃烧时会影响热稳定性和热传导,炼焦时会降低焦产率和延长焦化周期。 现在我们常报的水份指标有: 1、全水份(Mt),是煤中所有内在水份和外在水份的总和,也常用Mar表示。通常规定在8%以下。 2、空气干燥基水份(Mad),指煤炭在空气干燥状态下所含的水份。也可以认为是内在水份,老的国家标准上有称之为“分析基水份”的。 第二个指标:灰分 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 不是煤中矿物质总和,而是这些矿物质在化学和分解后的残余物。 灰分高,说明煤中可燃成份较低。发热量就低。 同时在精煤炼焦中,灰分高低决定焦炭的灰分。 能常的灰分指标有空气干燥基灰分(Aad)、干燥基灰分(Ad)等。也有用收到基灰分的(Aar)。 第三指标:挥发份(全称为挥发份产率)V 指煤中有机物和部分矿物质加热分解后的产物,不全是煤中固有成分,还有部分是热解产物,所以称挥发份产率。 挥发份大小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煤炭变质量程度越高,挥发份产率就越低。 在燃烧中,用来确定锅炉的型号;在炼焦中,用来确定配煤的比例;同时更是汽化和液化的重要指标。 常使用的有空气干燥基挥发份(Vad)、干燥基挥发份(Vd)、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和收到基挥发份(Var)。 其中Vdaf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四个指标:固定碳 不同于元素分析的碳,是根据水分、灰分和挥发份计算出来的。 FC+A+V+M=100 相关公式如下:FCad=100-Mad-Aad-Vad FCd=100-Ad-Vd FCdaf=100-Vdaf 第五个指标:全硫St 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无机硫。1%以下才可用于燃料。部分地区要求在0.6和0.8以下,现在常说的环保煤、绿色能源均指硫份较低的煤。 常用指标有:空气干燥基全硫(St,ad)、干燥基全硫(St.d)及收到基全硫(St,ar)。

煤质指标分级详细标准

一、灰分产率级别: 2、冶炼用炼焦精煤灰分分级 二、全硫含量级别: 1、无烟煤和烟煤硫分分级 三、发热量级别

四、磷含量级别 五、砷含量级别(煤中砷含量分级 MT/T803-1999) 六、氟含量级别(煤中氟含量分级 MT/T966-2005) 七、煤灰熔融性级别 1、煤灰熔融性软化温度(ST)分级(MT/T 853.1)

十、褐煤及风化煤腐植酸含量级别 十一、理论精煤回收率级别 十二、可选性等级划分标准

十三、煤炭粒度分级(GB189—63) 十四、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分级(GB MT/T825—2000) 十五、煤层瓦斯成分分带 十六、挥发份分级表(GB MT/T849—2000)

十七、烟煤粘结指数分级(GB MT/T 596—1996) 十八、煤全水分分级(GB MT/T850—2000)

煤质化验指标 一、水分。 煤中水分分为内在水分、外在水分、结晶水和分解水。 煤中水分过大是,不利于加工、运输等,燃烧时会影响热稳定性和热传导,炼焦时会降低焦产率和延长焦化周期。 现在我们常报的水份指标有: 1、全水份(Mt),是煤中所有内在水份和外在水份的总和,也常用Mar表示。通常规定在8%以下。 2、空气干燥基水份(Mad),指煤炭在空气干燥状态下所含的水份。也可以认为是内在水份,老的国家标准上有称之为“分析基水份”的。 二、灰分 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 不是煤中矿物质总和,而是这些矿物质在化学和分解后的残余物。 灰分高,说明煤中可燃成份较低。发热量就低。 同时在精煤炼焦中,灰分高低决定焦炭的灰分。 能常的灰分指标有空气干燥基灰分(Aad)、干燥基灰分(Ad)等。也有用收到基灰分的(Aar)。 三、挥发份(全称为挥发份产率)V 指煤中有机物和部分矿物质加热分解后的产物,不全是煤中固有成分,还有部分是热解产物,所以称挥发份产率。 挥发份大小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煤炭变质量程度越高,挥发份产率就越低。在燃烧中,用来确定锅炉的型号;在炼焦中,用来确定配煤的比例;同时更是汽化和液化的重要指标。 常使用的有空气干燥基挥发份(Vad)、干燥基挥发份(Vd)、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和收到基挥发份(Var)。 其中Vdaf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固定碳 不同于元素分析的碳,是根据水分、灰分和挥发份计算出来的。 FC+A+V+M=100 相关公式如下:FCad=100-Mad-Aad-Vad FCd=100-Ad-Vd FCdaf=100-Vdaf 四、全硫St 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无机硫。1%以下才可用于燃料。部分地区要求在0.6和0.8以下,现在常说的环保煤、绿色能源均指硫份较低的煤。 常用指标有:空气干燥基全硫(St,ad)、干燥基全硫(St.d)及收到基全硫(St,ar)。 五、煤的发热量 煤的发热量,又称为煤的热值,即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所发出的热量。煤的发热量时煤按热值计价的基础指标。煤作为动力燃料,主要是利用煤的发热量,发热量愈高,其经济价值愈大。同时发热量也是计算热平衡、热效率和煤耗的依据,以及锅炉设计的参数。

煤质化验中的误差控制分析

煤质化验中的误差控制分析 发表时间:2019-04-03T09:46:48.39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作者:刘荣 [导读] 摘要:在发展社会与经济中,煤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福建省福能晋南热电有限公司福建省晋江市 362246) 摘要:在发展社会与经济中,煤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而想要确保煤炭质量的重要程序就是煤质化验,其关系着企业产品的竞争力。煤炭质量经过精准的化验能够有效的认识到,然后对其更好地加以控制。然而煤质化验想要得到准确的结果,就以定要有效的加以控制煤质化验中的误差,所以,本文主要分析了煤质化验中存在的误差,并提出了控制煤质化验误差的措施,这样来让进一步推动煤质化验的科学性。 关键词:煤质化验;误差;控制 前言:在中国的生产生活中煤炭运用率相对高,因此为了让生产与生活中不同需求得有效的得到满足,需要测定其成分与性质,然后对煤的性质与改变规律进行及时的认识,因此需要实施分析与测试煤质,让其在运用的过程中可以把其最大的功能发挥出来。而在实施煤质化验的时候,因为受到几个方面的原因限制,经常无法避免的会存在部分误差,想要煤质化验更为正确的结果,对于煤质化验误差的控制就一定要重视,因此研究煤质化验中误差的控制有着特别关键的意义。 1、煤质化验中误差的种类 1.1 随机误差 在煤质实施化验的时候,常见的一种误差就是随机误差,偶然误差又是随机误差的别称,而出现随机误差的重点是因为部分偶然的原因所造成的。不确定性是随机误差最为明显的特征,影响随机误差的原因具备有相对强的不确定性,所以在实施煤质化验的时候哪些原因会在什么时候或者是哪一个程序导致误差常常不可以正确的预测。随机误差的发生直接影响着煤质化验的结果,例如说在采样的时候,就特别容易发生随机误差,也许是因为工作人员缺少经验而集中采样,然后造成样本缺少代表性,同时也有可能是因为采样工具不齐全导致的,所以,随机误差是具备相对强的不确定性的。 1.2 系统误差 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一种误差就是系统误差,在结束煤质化验以后,其结果对比于真实值会发生偏高或偏低的情况。所谓系统误差表现在实验实施中比较独立的结果与实验整体分布的最后实验结果之间不完全一样,导致这种状况的因素关键在于实验的阶段中的方法、材料、操作等方面的错误。比如,在实验的时候,操作人员由于感觉差异而选取应用了错误的方法,然后造成实验结果和现实值相处比较大,这就是系统误差。 2、减小煤质化验误差的措施 2.1建立煤质化验管控的科学系统 对于煤质化验而言,建设煤质化验管理的科学系统是特别重要的,通常而言,煤质化验管理的科学系统,包含科学的试验方法、先进的实验仪器和严格的化验规范等级部分组成,只要严格的依照这个系统去实施化验,这样整个煤质化验才能够确保有序、合理的实施,在实验的时候减少出现误差的可能性,使化验的合理性、正确性提高。因此说,没有合理的管理系统,工作也不可能产生高效率,对于煤质化验工作而已,也是一样的,唯有建设了煤质化验管理的科学系统,煤质化验的质量与效率才能够更加全面的提高,使误差的产生进一步减少。 2.2培养煤质化验员的质量意识和专业技能即素养。 第一,煤质化验员的质量意识企业要增强。在整个煤质化验的工作中,化验员要树立科学认真的工作作风,要做到负责产品质量,负责检验工作。第二,企业要对化验员实施有关的技术培训。在实训中,增强操作者的水平与熟悉仪器型号、尺寸与应用情况等程度。此外,培训中有一处需要强调与注意的,就是称样。化验工作中称样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一个程序,应用干燥剂和控制称样量、应用天平是化验员一定要熟悉的。而技术部门内部能够使用考核其工作的技能等,让化验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同时,化验员自身需要培养专业素养,对自身培养细心严谨的工作态度,对企业的归属感加强,把煤样化验的误差减少到最小。 2.3检测技术水平要持续提高 这几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持续产生各类先进的检测设计部与技术,随着持续创新的检验技术,产生了更加先进、更加正确可靠、更加迅速简便的检验设备,煤质检验的时候使用了很多的现代精密仪器与先进检验技术,大大的促进了煤质检验工作的发展。除了煤质检验的技术水平要提高外,煤质分析方法还有持续的改进。尽管煤质分析所根据的国际规范有了非常大的改进,然而在现实操作的时候,依然有非常多问题出现,例如环保问题,在发热量的实验中,应用的含汞温度计,假如不小心打碎了,就会导致污染环境,而这个问题在应用自动量热仪中就可以非常好的解决了。所以,煤质分析的方法要渐渐进行改进,让其在减小检验误差的同时,也把环境保护好。 2.4增强管理,完善制度,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第一,有关人员管理有关仪器设备的工作,并安排专人实施管理,把有关仪器设计部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做好;第二,实施完善有关制度,并要定期的检验和校准有关仪器设备。对于相关的检验机构而言,其要建设“三核”、“三查”制度,并要实施自核、复核与审核检验结果。假如发生问题,就要及时使用方法加以解决;第三,对于检验结论,要正确无误的实施描述,检验结论要确保正确性。除此以外,职能作用要充分的发挥出来,把检验技术的深化工作做好,同时检测设备要及时的更新。这些工作做好了,可以有效的降低了因为人为原因而导致的误差,使煤质化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得到进一步的保证。 2.5制样误差控制 2.5.1控制随机性误差的方法 根据上文随机性误差形成的因素,能够从2个方面进行控制随机性误差:首先,对测定人员进行控制。测定人员的主观原因是测定人员误差的重点,控制测定人员的主观原因就是控制测定人员的误差。能够适应机械自动化取代人工测定的方法实施测定。也能够适应标准的操作流程,测定人员的误差要使用产生操作模板的形式来控制;其次,对意外原因导致的误差进行控制。因为意外原因所导致的误差具备不确定性,而且非常难察觉,所以对其实施有效控制是特别不容易的。现阶段可以使用的措施都只是让测定中出现意外的几率尽量降低,

煤质化验指标

煤质化验指标 水分: 煤中水分分为内在水分、外在水分、结晶水和分解水。 煤中水分过大是,不利于加工、运输等,燃烧时会影响热稳定性和热传导,炼焦时会降低焦产率和延长焦化周期。 现在我们常报的水份指标有: 1、全水份(Mt),是煤中所有内在水份和外在水份的总和,也常用Mar表示。通常规定在8%以下。 2、空气干燥基水份(Mad),指煤炭在空气干燥状态下所含的水份。也可以认为是内在水份,老的国家标准上有称之为“分析基水份”的。 灰分: 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不是煤中矿物质总和,而是这些矿物质在化学和分解后的残余物。 灰分高,说明煤中可燃成份较低。发热量就低。 同时在精煤炼焦中,灰分高低决定焦炭的灰分。 能常的灰分指标有空气干燥基灰分(Aad)、干燥基灰分(Ad)等。也有用收到基灰分的(Aar)。 挥发份(全称为挥发份产率)V: 指煤中有机物和部分矿物质加热分解后的产物,不全是煤中固有成分,还有部分是热解产物,所以称挥发份产率。 挥发份大小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煤炭变质量程度越高,挥发份产率就越低。在燃烧中,用来确定锅炉的型号;在炼焦中,用来确定配煤的比例;同时更是汽化和液化的重要指标。 常使用的有空气干燥基挥发份(Vad)、干燥基挥发份(Vd)、干燥无灰基挥发

份(Vdaf)和收到基挥发份(Var)。其中Vdaf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固定碳: 不同于元素分析的碳,是根据水分、灰分和挥发份计算出来的。 FC+A+V+M=100 相关公式如下:FCad=100-Mad-Aad-Vad FCd=100-Ad-Vd FCdaf=100-Vdaf 全硫St: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无机硫。1%以下才可用于燃料。部分地区要求在0.6和0.8以下,现在常说的环保煤、绿色能源均指硫份较低的煤。常用指标有:空气干燥基全硫(St,ad)、干燥基全硫(St.d)及收到基全硫(St,ar)。 煤的发热量: 煤的发热量,又称为煤的热值,即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所发出的热量。煤的发热量时煤按热值计价的基础指标。煤作为动力燃料,主要是利用煤的发热量,发热量愈高,其经济价值愈大。同时发热量也是计算热平衡、热效率和煤耗的依据,以及锅炉设计的参数。 煤的发热量表征了煤的变质程度(煤化度),这里所说的煤的发热量,是指用1.4比重液分选后的浮煤的发热量(或灰分不超过10%的原煤的发热量)。成煤时代最晚煤化程度最低的泥炭发热量最低,一般为20.9~25.1MJ/Kg,成煤早于泥炭的褐煤发热量增高到25~31MJ/Kg,烟煤发热量继续增高,到焦煤和瘦煤时,碳含量虽然增加了,但由于挥发分的减少,特别是其中氢含量比烟煤低的多,有的低于1%,相当于烟煤的1/6,所以发热量最高的煤还是烟煤中的某些煤种。鉴于低煤化度煤的发热量,随煤化度的变化较大,所以,一些国家常用煤的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作为区分低煤化度煤类别的指标。我国采用煤的恒湿无灰

浅谈如何减少煤质化验中的误差(1).

前言 徐州矿务集团庞庄煤矿是一座年生产能力 260万 t 的大型现代化矿井,由东城、庞庄、张小楼三对井口组成, 现拥有东城、庞庄两座洗煤厂,年入洗能力 200万 t 以上,张小楼井的大型重介洗煤厂正在建设中。洁净煤产量占年产量的 1/3,主要产品有低灰精煤、洗混煤、筛混煤等 9大品种,其中低灰煤获得国家银质奖,多种优质煤炭产品畅销苏、浙、沪等地,精煤出口日本等国。由于煤炭质量要求较高,就需要高素质、业务熟练的煤质化验员,而煤质化验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环节较多的工作,在采、制、化的整个过程中,由于煤的不均匀性,造成各个工作环节或多或少地产生各种偏差。而化验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测试结果。在平时的工作中,有些化验员对国标掌握的不深不透, 不注意技术环节的钻研学习,养成了错误的操作习惯,影响了化验结果的准确性。为此,对煤质常规化验操作中化验员普遍存在的几点较突出问题进行分析,以保证煤质化验的测值准确,获得理想、可靠的结果。 1 采样误差的控制 煤样采取是煤质化验工作的第一步, 也是煤质化验过程中产生误差最大的一个环节。在实际工作中,产生采样误差的原因很多,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 (l 在采样过程中,重复地在不具代表性的部位采样。例如在胶带运输机上采样,只在运输机的一侧采取。 (2采样工具不符合要求。如在火

浅谈如何减少煤质化验中的误差 赵惠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庞庄煤矿221141 车皮顶部采样,使用的采样铲太小,以至采不起大的煤块。如果所采取的煤样不能正确地反映出总体的各种性质,那么该煤样没有代表性,要保证所采取的煤样具有代表性, 就必须采取以下方法加以控制:①若被检查的对象是性质均匀的物质 (例如煤泥水,则从中采取少量试样就有充分的代表性;若被检查的对象性质在不同的时间里都比较均匀,则在较长时间从中采一次样品,试样也有充分的代表性。②若被检查的对象是性质不均匀的物质(例如原煤,若采取的试样量过少就很难保证试样有充分的代表性。为了获得代表性较好的试样,可以根据被检查对象的数量的大小分别处理:若对象数量不大,是以采取先掺和均匀,然后从中缩分出试样的办法(粒度大于 25毫米的物料,应先破碎后再缩分;若对象数量很大,因无法掺和均匀,只能在被考察对象的不同部位(要均匀分布多采一些子样,合在一起汇成一个总样。③在采样时,子样的质量必须满足试样代表性的要求。被检物料粒度上限大时性质不一定均匀,所以子样质量要大;此外,子样的质量同时应满足试验分析项目对总样质量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采取适当的采样方法克服在贮运过程中物料的偏析现象。采样点应设在胶带、溜槽、矿浆出口处等空间煤流中。采样要垂直于煤流的全断面,保证在采样的一瞬间,按物质组成的比例取出子样。 2 制样误差的控制 由于采样与试验所要求煤样数量差 异,这就需要从所采得的大量煤样中, 通过煤样制备工序,制成试验所要求的粒度和质量,缩制后的少量煤样应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工艺特性上基本接近所采煤样 , 并能代表原始煤样的性质。大量的原始煤样的质量具有不均匀性,因此,从其中任意采取一部分煤样 是不能代表整个煤样基本性质的,这就必须使分析煤样与原始煤样的性质达到基

煤化验题库

煤化验题库 试题来源于11-008职业技能鉴定《燃料化验员》 一、选择题 下列每题都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1.应用最广的发电燃料是(A) (A)煤;(B)石油;(C)天燃气;(D)核燃料. 2.电厂化学试验中所用硫酸溶液基本单元一般用(B)表示. (A)H2SO4;(B)1/2 H2SO4;(C)2 H2SO4;(D)4 H2SO4。 3.DL/T567.2-95中规定对入炉原煤(C)的测定以每个班(值)的上煤量为一个分析检验单元.(A)灰分;(B)挥发分;(C)全水分;(D)水分、灰分. 4.电力用煤中占比重最大的煤种是(A). (A)烟煤;(B)无烟煤;(C)褐煤;(D)原煤. 5.锅炉包括锅和炉两部分,通常炉是指(C). (A)燃烧系统;(B)烟气系统;(C)风、烟和燃烧系统;(D)风、烟系统. 6.物质的量的表示单位是(B) (A)当量;(B)摩尔(C)百分比(D)摩尔/升 7.27.7250保留4位有效数字为(A) (A)27.72 (B)27.73 (C)27.7250 (D)27.725 8.燃料在锅炉内高温燃烧是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B) (A)电能(B)热能(C)光能(D)机械能 9.完全符合法定计量单位要求的表示方法是(A) (A)物质B的浓度C B,单位名称:摩尔每升,mol/L (B)物质B的浓度M B,单位名称:摩尔mol (C)物质B的克分子浓度C B 单位名称:克分子每升,g-N/L (D)物质B的当量浓度N.单位名称:克当量每升,eqg/L 10.热力机械工作票制度规定下列工作人员应负工作的安全责任(D) (A)厂领导.车间.(队.值)领导.班长; (B)车间主任.班长.工作负责人; (C)工作票签发人.检修人员.运行人员. (D)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 11.空气干燥基灰分的表示符号是(D) (A)_Ad (B)Aar (C)Vdaf (D)Aad 12.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的表示符号为(B) (A)Vad (B)Vdaf (C)Vd (D)Var 13.收到基灰分的表示符号为(D) (A)Aad (B)Adaf (C) Ad (D) Aar 14.干燥基挥发分的表示符号为(C) (A) Vad (B) Vdaf (C)Vd (D)Var 15.外在水分的表示符号(C) (A)M t;(B)M wz;(C)M f;(D)M ad; 16.当煤样灰分含量在15%~30%之间时,灰分测定的重复性规定为(B)%。 (A)0.20;(B)0.30;(C)0.50;(D)0.70。 17.在煤堆上采样时,采样工具的开口宽度应不小于煤的最大粒度的(D)倍。 (A)1.5;(B)2.5;(C)3;(D)2.5~3。 18.干燥无灰基固定碳的符号是(C)。

煤化验基础知识

煤化验基础知识

————————————————————————————————作者: ————————————————————————————————日期:

煤化验知识 1、使用高温炉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要放在牢固的水泥台面上,周围不应有易燃易爆物质2、在炉内用碱性物质熔融试样或灼烧沉淀物时,应严格控制操作条件,最好在炉底预先铺一层耐火板,以防止腐蚀炉膛。 2、煤在锅炉中是如何燃烧的? 答:1、干燥阶段2、挥发份析出及其燃烧阶段3、焦碳燃烧阶段4、燃尽阶段3、什么叫发电煤耗和供电煤耗? 答:发电煤耗:每发一度电所消耗的标准煤量(折合成发热量为29.271MJ/KG 的煤)。 供电煤耗:扣除厂用电后发电厂向外界每供一度电所消耗的标准煤量。 4、如何计算发电标准煤耗?(正平衡法) 答:b=(BQ net.ar/29.271-B’)/E kg/(kw.h) b—发电标准煤耗kg/(kw.h) 29.271—标准煤发热量 kj/kg 5、试述可能产生采样系统误差的原因? 答:1、采样点分布不均匀、不合理,如多分布在煤堆周围、车厢边沿、皮带两旁等,因而多采了大块煤2、采样工具(或采样器)进料开口宽度太小,大块煤采不到。3、子样质量偏小,采到的子样的粒度组成不能代表它邻近的煤的粒度组成4子样数目太少,失去了煤的代表性5采样周期性恰好与被采煤质波动性周期相吻合,致使采到的煤样的煤质发生单向偏差。 6、怎样制全水分煤样? 答:测定全水分煤样的制备可根据其水分含量的多少按下列方法进行:1、对含水分少的煤样,将煤样直接破碎到规定粒度6mm以下,稍加掺和摊平后,用九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