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嫦娥》诗赏析
李商隐《嫦娥》翻译及赏析
![李商隐《嫦娥》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0ff741647d27284b7351e8.png)
李商隐《嫦娥》翻译及赏析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
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
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
“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意思-赏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意思-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cb37a702d276a201292e1b.png)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意思|赏析云母屏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作者:佚名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
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
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
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
李商隐《嫦娥》赏析
![李商隐《嫦娥》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d2360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3.png)
李商隐《嫦娥》赏析《嫦娥》是由李商隐所创作的,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
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些关于《嫦娥》的译⼈及鉴赏,我们⼈起来看看吧!《嫦娥》唐代: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
《嫦娥》译⼈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不⼈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嫦娥》韵译云母屏风染上⼈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夜夜寒⼈。
《嫦娥》注释常娥: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话中的⼈亮⼈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领后羿的妻⼈。
云母屏风:以云母⼈制作的屏风。
云母,⼈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暗淡。
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
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
灵药:指长⼈不死药。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活,只能见到碧⼈的海,深蓝⼈的天。
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海。
夜夜⼈: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伤之情。
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氛,表现主⼈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公在⼈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的感想,表达了⼈种孤寂感。
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这两句描绘的是主⼈公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郎、织⼈隔河遥望,独处孤室的不寐者看着这⼈派银河即将消失。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也⼈将隐没。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公的⼈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渐”字,暗⼈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索寞中的主⼈公,⼈对冷屏残烛、青天孤⼈,⼈度过了⼈个不眠之夜。
唐诗赏析-李商隐《嫦娥》原文译文赏析
![唐诗赏析-李商隐《嫦娥》原文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425bb72cc58bd63186bd9b.png)
李商隐《嫦娥》原文|译文|赏析'《嫦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首诗咏叹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整首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唐诗吧。
唐代: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韵译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
”恒又作姮。
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
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3.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古诗三百首】《嫦娥》译文注释_《嫦娥》点评_李商隐的诗词
![【古诗三百首】《嫦娥》译文注释_《嫦娥》点评_李商隐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6c4896eaeefdc8d377ee3248.png)
【古诗三百首】《嫦娥》译文注释_《嫦娥》点评_李商隐的诗词嫦娥[唐] 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解】:1、深:暗。
2、长河:银河。
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韵译】: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评析】:??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中国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中,恐怕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最为脍炙人口,且又家喻户晓。
中国文学作品里,也有很多文人以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做为写作题材,其中尤以李商隐的〈嫦娥〉诗最具代表性。
李商隐字义山,是晚唐的代表诗人,才学兼具,却多愁善感,二十多岁便考取进士,他原来也有很高的政治理想抱负,但一生之中却被政治派别和感情的痛苦所纠缠,以致于抑郁不得志,而造成他感伤忧郁的性格。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正是唐代牛、李两派排挤倾轧最激烈的时候,他原依牛派的令狐?考取进士,后与李派王茂元的女儿结婚,婚后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不久王夫人死了,他非常感伤。
政治上的冲突,情感上的失落,使他的诗呈现忧愁悲伤的情调。
这首诗是以嫦娥奔月的故事为题材,衬托诗人身心两方面的寂寞孤单。
云母是一种很珍贵的矿石,切割成薄片便成半透明的晶体,可以透光,古人拿来做镜屏,或屏风上的装饰品。
屏风是古人陈设于室内,用以挡风或遮蔽的用具。
这首诗中的屏风用云母装饰,可见很精美细致,「烛影深」是指屏风后面透出来的烛光,诗人用「深」字形容烛光映在屏风上的烛影,让人觉得屏风后面的屋子很幽深。
李商隐嫦娥赏析
![李商隐嫦娥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8a2e4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c.png)
李商隐《嫦娥》赏析1.嫦娥【作者】李商隐【朝代】唐译文对照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意思: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渐渐沉没,晨星渐渐消失。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意思:嫦娥后悔寂寞,后悔偷吃灵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诗家总爱西崑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李商隐的许多诗措词婉而托意深,使后世读者煞费苦心却往往不得其解。
这首诗题名《嫦娥》,其实并不真正歌咏嫦娥,而是象他的许多无题诗一样,别有寓意。
至于寓意是什么,有多种说法。
纪昀说:“此悼亡之诗,非咏常娥。
”(《唐宋诗举要》引)据此,有人进一步指出此诗是悼亡诗人亡妻王氏的。
冯浩则推测此作“或为入道而不耐孤孑者致诮也。
”(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或认为是诗人“自比有才反致流落不遇。
”(同上) 如此纷纭的说法,又一次说明李商隐某些诗作主题的多元性。
据我们看来,冯浩的意见还是较为可取的。
嫦娥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
传说她是后羿之妻,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之药,飞奔月宫,从此成为月宫仙子。
月宫果然是神秘美妙的;长生不老,也令凡人羡慕不已。
谁知广寒宫里孤独冷清、寂寞难耐。
嫦娥多象那些入道女子,日夜与黄卷青灯为伴,打发日复一日无聊的光阴。
所以我们相信冯浩的说法,此诗是讥诮入道者。
诗分两层意思。
前两句描绘深夜的环境,表现主人公彻底不眠的心情。
第一句写室内景物。
“云母屏风”是指云母石制成的屏风。
夜越来越深,摇曳的烛光也越来越黯淡,它在云母屏风上的影子也越来越暗。
第二句写室外景物。
“长河”指银河。
漫漫的长夜将要结束,银河渐渐消失了。
漫天的星辰也已沉落,拂晓将要来临。
“长河渐落”之“渐”字,写出了时间的流逝过程。
这二句通过室内室外环境的描绘与渲染,表现主人公由于孤独寂寞而无法入眠的痛苦。
暗淡的屏风,灯花厚积的烛光,渐渐消失的银河与星斗,伴随着主人公又度过了一夜。
李商隐《嫦娥》全诗翻译赏析
![李商隐《嫦娥》全诗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5d56f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d.png)
李商隐《嫦娥》全诗翻译赏析李商隐《嫦娥》全诗翻译赏析嫦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又名恒我、姮娥、常娥、素娥,羿之妻,因偷吃了不死药而飞升至月宫。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商隐《嫦娥》全诗翻译赏析相关内容。
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诗鉴赏:《嫦娥》这首诗不是吟咏嫦娥的。
它写了诗人的一种情绪,一种对人,或者对事思忆深切,怅惆悲凉的情绪。
诗的前两句表现了作者独处居室,面对烛影,彻夜不眠的情景。
这里诗人没有着意刻画萦怀心中的那种情绪如何悲痛,如何理还乱剪不断,他只写了屏风、烛影、长河、晓星。
然而这四样事物通过用“深”、“渐落”、“沉”三个词一串联,就显明地蒙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使我们感受到了在这种特定环境中的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触摸到了诗人孤清凄冷,不堪忍受的寂寞情怀。
诗的后两句借用嫦娥偷吃灵药奔月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寂寞的心情。
嫦娥是传说中的月中仙子。
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的不死药后奔向月宫,成为月中仙子。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嫦娥想必懊悔偷吃了不死药,以致面对碧海青天独守月宫,那孤寂的心情一样难以遣除吧。
嫦娥奔月是神话传说,她在月宫中的情景谁也不知道。
诗人彻夜思忆,孤寂难耐,仰望天空看到明月,自然认为月宫中的嫦娥此时一定有着和自己一样的心境。
这是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外射到客观事物上去的结果。
所以说,写嫦娥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难解寂寥清冷之情,实际上还是表达自己此时此地的心际。
读罢《嫦娥》,我们只觉得李商隐把一种无可捉摸的,在谁都会有的一种情绪表现得灵活可感,淋漓尽致,引起读者的共鸣。
至于说作者诗中的这种情绪究竟是什么,是因为思念别离的妻子,才永夜不眠;是因为怀才不遇,自悲身世,才难耐寂寞;或者还是代为那此入道的女子抒发思凡而又不能的精神苦闷。
这些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
因为我们已经从诗中欣赏到了一种浓郁的伤感美,就没有多少必要再为寻找诗的微言大义而苦苦思索了。
古诗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翻译赏析
![古诗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af6a6af90f76c660371a16.png)
古诗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翻译赏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
其全文古诗如下: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前言】《常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
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
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
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注释】⑴常娥: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⑵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
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暗淡。
⑶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
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⑷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淮南子·览冥训》载,后羿在西王母处求得不死的灵药,姮娥偷服后奔入月宫中。
⑸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翻译】云母屏风透出残烛幽深的光影,银河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赏析】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嫦娥 小学四年级诗词释义及赏析
![嫦娥 小学四年级诗词释义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e517a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f.png)
嫦娥小学四年级诗词释义及赏析[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赂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唐代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
他擅长律诗、绝句、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
有《李义山诗集》。
字词释义:①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
②云母:屏风上的一种饰物。
⑤长河:银河,俗称“天河”。
④晓星:晨星。
或谓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⑤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⑥碧海:青绿色的大海。
诗词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
诗的题目是“嫦娥”,实际抒写的却是另一个处境孤寂的女主人公。
诗的第一、二句写女主人公深闺望月的情景: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火的影子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渐渐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室内,烛火越来越暗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女主人公长夜不寐孤寂清冷之况。
室外,“长河渐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
“渐”字暗示着一个时间流逝的过程,说明女主人公仰望星空已有很长的时间了。
“沉”字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女主人公的心也似乎在逐渐下沉。
诗的第三,四句是诗人的凭空想象:嫦娥恐怕后悔偷了长生不老药,如今独处青天碧海而夜夜寒心。
诗人想象嫦娥因长期处于孤独冷清之境而后悔偷灵药,从而进一步烘托出女主人公自身复杂微妙的心理。
诗中女主人公寂寞恼恨的心情,借“嫦娥应悔偷灵药”曲折地表达了出来。
而诗人自己对生平的反思,又借诗中女主人公的心情曲折地表达出来。
这两重的寓托,使得这首诗的表情达意十分微妙委婉。
知识链接: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孤寂的心情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
古诗《嫦娥》(作者李商隐)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古诗《嫦娥》(作者李商隐)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96584f2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73.png)
嫦娥李商隐[唐代]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标签孤独、唐诗三百首、写人、小学古诗译文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注释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
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
赏析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
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
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嫦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嫦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619d1a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d.png)
嫦娥体裁:诗题文: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作者:名字:李商隐年代:唐代描述: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翻译:原文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译文: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原文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诗人当时终身处于牛李党争中,一生不得志。
牛李党争唐朝朝廷依附宦官的分为两派——以牛僧孺为首领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领的李党,这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闹了将近40年,历史上把这次朋党之争称为“牛李党争”。
赏析二:思想内容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对诗人的创作契机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
李商隐在《送宫人入道》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
因此,这首诗可能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
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此诗或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唐人七绝诗浅释嫦娥
![唐人七绝诗浅释嫦娥](https://img.taocdn.com/s3/m/261d175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a.png)
唐人七绝诗浅释嫦娥
《嫦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文如下: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的意思是: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已沉没。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了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此诗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
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嫦娥》李商隐唐诗译文和鉴赏
![《嫦娥》李商隐唐诗译文和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4ce2796b5a8102d276a22fd9.png)
《嫦娥》李商隐唐诗译文和鉴赏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李商隐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下面是小编跟大家分享关于李商隐《嫦娥》的赏析,欢迎阅读! 【原文】常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释】⑴常娥: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⑵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
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暗淡。
⑶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
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⑷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淮南子·览冥训》载,后羿在西王母处求得不死的灵药,姮娥偷服后奔入月宫中。
⑸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译文】云母屏风透出残烛幽深的光影,银河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赏析】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
嫦娥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嫦娥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3034bcaf1ffc4ffe47acda.png)
嫦娥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
”恒又作姮。
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
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3.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译文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韵译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李商隐《嫦娥》简析
![李商隐《嫦娥》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279a0e10661ed9ad51f347.png)
李商隐《嫦娥》简析
嫦娥①
云母屏风烛影深②,长河渐落晓星沉③。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④。
【注解】
①嫦娥:神话中的月中仙子。
②云母:晶体透明有光泽的一种矿石。
古代常用以装饰屏风等家具。
③长河:指天上银河。
晓星:启明星。
④碧海:形容蓝天一碧如海。
【赏析】
对此诗的解释众说纷纭。
从内容看是一首借咏嫦娥,抒发主人公孤寂之情的诗篇。
诗人对夜景的描绘,渲染了空旷沉寂的环境和主人公凄凉沉郁的情怀。
联想月宫中寂寞无伴的嫦娥,产生了同病相怜之
感,寄寓着诗人追求高洁,孤傲脱俗,以至仕途坎坷,陷入孤独的复杂心理感受。
同时也隐含着积极入世的思想,劝喻人们面对现实。
李商隐《嫦娥》诗歌鉴赏
![李商隐《嫦娥》诗歌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b484d81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4.png)
李商隐《嫦娥》诗歌鉴赏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题为“嫦娥”,实际上抒写的是处境孤寂的主人公关于环境的感受和心灵独白。
前两句描画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形。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然,云母屏风上覆盖着一层深深的暗影,更加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步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眺望,本来也许能够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现在这一派银河立即消逝。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看起来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现在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沉”字正逼真地描画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看起来正在逐步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说明时刻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刻的推移流逝。
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尽管那个地点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截了当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耐孤寂包围的意绪却几乎能够触摸到。
李商隐《嫦娥》诗歌鉴赏
![李商隐《嫦娥》诗歌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a824a84ac77da26924c5b0dc.png)
李商隐《嫦娥》诗歌鉴赏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题为“嫦娥”, 现实上抒写的是处境孤寂的主人公对于环境的感受和心灵独白.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 烛光越来越黯淡, 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 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 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 银河逐渐西移垂地, 牛郎、织女隔河遥望, 原本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 而此刻这一派银河即将消散.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 如同冷静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 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 此刻连这末了的朋侪也行将隐没.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 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 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 着一“渐”字, 示意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索寞中的主人公, 面临冷屏残烛、青天孤月, 又渡
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 但借助于环境气氛的渲染, 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寥寂包抄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李商隐《嫦娥》全诗赏析-古诗-赏析
![李商隐《嫦娥》全诗赏析-古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330f20650e52ea551898b7.png)
李商隐《嫦娥》全诗赏析-古诗-赏析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
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
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
“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
“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
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
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长河渐落晓星沉什么意思
![长河渐落晓星沉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34ac45c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6.png)
长河渐落晓星沉——李商隐《嫦娥》赏析李商隐名句“长河渐落晓星沉”什么意思呢?意思是“银河渐渐沉没,晨星渐渐消失。
”此句出自李商隐的诗《嫦娥》,那么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古诗吧。
一、古诗原文:《嫦娥》【作者】李商隐【朝代】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二、全诗译文云母屏风透出残烛幽深的光影,银河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而夜夜孤寂。
三、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1—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晚唐诗人。
原籍河内怀州(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占廿二首,数量位列第四。
四、《嫦娥》赏析此诗咏叹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借此抒发诗人自伤之情。
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
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这两句描绘的是主人公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独处孤室的不寐者看着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
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也行将隐没。
“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寂静的长夜中,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一嫦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嫦娥》诗赏析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总有不少古代的诗歌在经历了许多岁月之后,因为形式上或其它一些方面的原因,让现在的人们不再能找到什么感觉,或者很难找到多少感觉,李商隐的这首《嫦娥》显然并不属于这一类。
前人谈论此诗,大都以为嫦娥不过是个假借,诗人一定另外有所喻指,于是试图从嫦娥之外找出种种喻指,但很可能李商隐就是在写嫦娥,所以这找出来的种种喻指往往经不起严格的推敲。
比如当代学者刘学锴便以为作者是借嫦娥之名实写曾与作者关系密切的某女性道士:
“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
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
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
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
“……《月夕》诗中以…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怀想某一女冠……”
但是他的论证是有问题的。
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把女性道士比作“月娥孀独”,但这并不等于此诗也必是如此,诗人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但也不等于此诗的“偷灵药”也一定是喻指学道求仙的女子。
而在学道求仙之中的女子纵使会后悔,恐怕能够符合“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诗义的人应该也是很少的。
至于《月夕》诗中的‘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虽然能够说是在怀想某一学道求仙的女子,但是也不能够就此推导出,此诗必然也是作者怀想某一学道求仙的女子。
总之,这些证据远非充分。
而且我们从情理上推断,李商隐会想他当年爱恋现在仍然爱恋着的女子就这么总是后悔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显然不大可能,他可以在某一特别的时刻猜想那个他爱恋的女子在那一时刻一定是伤心的,和那时的他一样的或者差不多的伤怀,却不太可能愿意他所爱恋
的那个女子总是为了他为了什么就这么忧悒后悔着,一直这么忧悒后悔着,即使那位女子真的修炼成了仙人,有无数空闲的时间。
不过,我们也得承认,这首诗确实非常可能包含了李商隐个人对他所爱恋的那位女性道士的情感,但这种情感是投射于这首诗的整体形象和整体意义之中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当然还有其他人提出的各种喻指之义,不过我个人觉得他们的观点与以上这个不少人都赞同的说法相比,要更加的不可靠,所以就不一一予以论证。
至于说李商隐就是在写嫦娥,还可以从这首诗的本身找到证据,那就是只有当这首诗确实就是在写嫦娥之时,这首诗的美才能达到它所能够达到的最高程度,而只要你放弃一切先入为主的成见,仔细的阅读体味它,就很可能会发现这一点,一种单纯明丽而又深沉蕴藉的美。
并且这首诗是以嫦娥为题,也就不大可能再暗指他当年爱恋的女子,因为从形式上来讲,这样做不是很好,像李商隐如此杰出的诗人应该不怎么可能这样做。
事实上已经有些研究者肯定了这一点,此诗就是在写嫦娥,而不是借嫦娥来写其他什么人。
也正像他们还有其他一些研究者得出的结论那样,这首诗也是抒写了生命的一种孤寂之情。
像《嫦娥》这样的题目这样的内容,由早年曾学道并有过与女道士相爱之事后来又曾学佛而思致深远的李商隐来写,再也合适不过
了。
能学思力深刻的杜甫学得最好的在晚唐也就是李商隐了,而多元的思想背景也使李商隐较他人视界更加开阔和清晰,更加能够逼近世界的某些真实,所以李商隐才把这首诗写得如此之美而且意蕴极其深远。
自然李商隐写这首诗时有他自己的用意和情绪在里面,不是那种相当客观全然站在旁观的立场的写法。
李商隐在学道的时候,应该是相当认真虔诚的,所以那一时期有“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长梦采华芝”的诗句,而他后来对于仙道的人和事会想得更多更深长一些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所以,本文试图这样解释这首诗:
诗的一开头是大概已经过去大半的长夜,主人公嫦娥应该是早已醒来了,外面天空中长河渐渐落去,接着晓星亦慢慢沉去。
此时的嫦娥是孤独而寂寞的,因为生命总在某些时候无可回避地陷入孤独,而心情也总在某些时候无从抑止深深的寂寞。
推想虽是已成为仙人的嫦娥一定也还是如此,也仍是无从摆脱这迄今为止可能所有生命仍然永远身负的宿命。
这孤独和寂寞,在无边无尽的时空里无休无止的轮回,谁都无从摆脱,谁也无从超出,仿佛和世界上的生命一样地永远而无尽。
此身既在,此情便长在,这是生命永远的怅望。
只是在这让人的思绪易于沉入回忆的宁静的夜里,嫦娥都在想些什么呢?她一定是后悔她自己当初的盗食仙药了吧,虽然她从此可以成为这仙界月宫长生不老的仙子。
她的寻求仙道长生难道是错了吗?所有对于生命永生的寻求,不仅是出于对生以及永生的渴望,也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
死的恐惧,这几乎让所有生命无法克服的恐惧,它与生俱来,存在于生命内中的每一地域,一直到生命内里的最根本之处。
这样看的话,这寻求仙道的长生似乎也不能算是错。
可是她离弃了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地方而寻找到的仙道的长生,怎么并非是像水和空气那样永恒的真正永生不逝的生命呢?为什么她总是觉得自己的许多生命已经和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地方一同逝去了呢?原来我们的某些生命也存在于那些曾经和我们一同的业已逝去的生命和事物里,所以我们这才会感觉到我们的那些生命也已经和他们其实同样无可挽回地逝去。
原来一个个别人的生命在时间中的无限延续,有时只是对于死亡如此匮乏意义的胜利,“永恒是时间又不是时间”。
原来真正的“生命的永生不逝”,是要么没有、要么全部,可是这似乎又是根本不可能的。
于是我们中有些人为了克服这生命的必然的损逝,在有些时候走上神秘主义的道路,但更多的时候更多的人们却总难免于这伤逝之苦。
也是哲学家的现代诗人桑塔耶那写过这伤逝之苦,中国古代的诗人也写过它,所谓“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人生过处惟存悔?而总有一些悔,也许是永久的悔。
也许当生命回首过往,总是难免深深的悔恨之情,因为这是一个充满了种种缺憾而且似乎永远无法弥补的人间世界。
碧海青天,年复一年,夜复一夜,多少生命,无止无尽,却似乎也总免不了怅恨之情、追悔之意,因为这一世界对于生命来说,其实始终存有未能克服的根本性的巨大的困苦。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说,当人类对其自身和当下的处境采取一种认真的询问和反省的态度,询问便隐含着三重潜在的否定性:尚
未认知,否定回答的永恒可能性,以及表达在肯定回答中的限制:“它是这样而不会是那样。
”因此,这询问的态度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人被否定性所包围和渗透。
而“正是在我们之外又在我们之中的非存在的永恒可能性,制约着我们对存在提出的问题”。
李商隐这里显然在猜想嫦娥非常可能正在对其自身和当下的处境采取一种认真的询问和反省,于是虽然到了天上的嫦娥也是被否定性所包围和渗透,于是很自然,李商隐关于嫦娥提出的问题也就能够延转为关于他自己的问题,以及为关于所有个体生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