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模拟卷

合集下载

统计学模拟试题(卷)

统计学模拟试题(卷)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古典统计学时期有两大学派,它们分别是和。

2、统计指标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数量标志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

3、统计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存在两种误差:和。

4、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分组和分组。

5、各个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等于零,并且为最小值。

6、直接用平均差或标准差比较两个变量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两个变量数列的相等。

7、优良估计的三个标准是、和。

8、在相关分析中,要求两个变量都是_______;在回归分析中,要求自变量是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

9、编制动态数列最基本的原则是。

10、综合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多种事物综合变动的相对数就是。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填入“√”或“ ”)1、可变标志是总体同质性特征的条件,而不变标志是总体差异性特征的条件。

()2、通常情况下,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3、在异距分组数列中,计算频数密度主要是为了消除组距因素对次数分布的影响。

()4、能够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是由统计总体中的各个单位所具有的“同质性”特点决定的。

()5、位置平均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6、登记性误差和系统性误差是可以避免的,而偶然性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7、变量y 与平均数y 的离差平方和,即2)(∑-y y 称为y 的总变差。

( )8、间隔相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用首尾折半的方法。

( )9、若时间数列各期的环比增长量Δ相等(Δ>0),则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是逐年(期)增加的。

( )10、价格是价格指数的研究对象,习惯上把它称为指数化指标,而销售量则是销售量指数中的指数化指标。

(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

A 、抽象的数量关系B 、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D 、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则“成绩”是( )。

统计学 模拟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 模拟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与答案考试形式:闭卷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5分)1. 工业企业数、钢产量、电力消耗量、商业网点数四个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B )。

A、电力消耗量、商业网点数B、工业企业数、商业网点数C、工业企业数、钢产量D、钢产量、电力消耗量2.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D )。

A、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B、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C、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D、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3.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C )。

A、企业设备调查B、农村耕地调查C、工业企业现状调查D、人口普查4.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属于一次性调查的是( D )。

A、单位产品成本变动B、商品购销季节变化C、职工家庭收入与支出的变化D、全国实有耕地面积5.统计报表报送周期不同,报表所反映的指标项目有不同的详细程度。

一般而言,周期越短,则报告的指标项目( B )。

A、越多B、越少C、可能多也可能少D、是固定的6.随机重复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甲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方差为25,乙企业为100,又知从乙企业中抽取工人数比从甲企业中抽取工人数多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D )。

A、甲企业较大B、乙企业较大C、不能作出结论D、相同7.计算向上累计次数及向上累计比率时,本组累计数的意义是本组( A )。

A、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或比率B、上限以上的累计次数或比率C、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或比率D、下限以下的累计次数或比率8.某连续型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6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6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B )。

A、580B、640C、620D、6609.当抽样单位数分别增加3倍和2.5倍时,随机重复抽样平均误差分别是原来的( B )。

A、90%和81.6%B、50%和53.5%C、53.5%和81.6%D、90%和50%10.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统计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统计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

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①2000名学生 ②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③每一名学生 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2.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①男性是品质标志②人的年龄是变量③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④全国的人口是统计指标3.某市规定2009年工业经济活动成果年报呈报时间是2010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①.一日②一个月③一年④一年零一个月4.已知某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年支出6000元人数最多,平均年支出为5500元,该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分布属于()。

①左偏分布②右偏分布 ③对称分布④J 形分布5。

假定一个拥有十亿人口的大国和一个百万人口的小国居民年龄变异程度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的1%人口计算平均年龄,则平均年龄抽样平均误差( ).①不能确定 ②两者相等 ③前者比后者大 ④前者比后者小6。

当所有的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线X +=6.185c Y 上,则变量Y 与X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①0 ②–1 ③1 ④±1 7.计算年距指标的目的是( ). ①为了反映时间序列中的季节变动 ②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的季节变动 ③为了反映时间序列中的循环变动 ④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的长期趋势变动8。

价格降低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买10%的商品,则价格指数为( )。

①90%②90。

9% ③87%④110%9。

用是非标志计算平均数,其结果应等于( ).①p ②p+q ③1-p ④p-q10。

如果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

①一项数值②二项数值③三项数值④四项数值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①工资总额②单位产品成本③出勤人数④人口密度⑤合格品率2。

通过对开滦、大同、抚顺等几个大型矿务局的调查,了解我国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①典型调查②重点调查③抽样调查④全面调查⑤非全面调查3。

统计学 模拟试卷

统计学 模拟试卷

模拟试卷11. (填空题) 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__和__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信息是__和__的关系。

(本题4.0分)标准答案:(1)理论(2)实践(3)过程(4)结果2. (填空题) 组距是指组距分组中一组的___与___的差值。

(本题2.0分)标准答案:(1)上限(2)下限3. (填空题) 平均指标主要有__、__、__、__和众数。

(本题4.0分)标准答案:(1)算术平均数(2)调和平均数(3)几何平均数(4)中位数4. (填空题) 任何一个动态数列,均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是被研究现象统计指标的___,二是反映现象在各个时间上的___。

(本题2.0分)标准答案:(1)所属时间(2)发展水平5. (填空题) 人们对“统计”一词的使用,主要包括___、___和___三个方面的含义。

(本题3.0分)标准答案:(1)统计数据(2)统计工作(3)统计科学6. (单选题) . 1.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同质总体的( )。

(本题2.0分)A、集中程度B、离中程度C、一般水平D、变动程度标准答案:B7. (单选题) 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 )求平均数(本题2.0分)C、变量值D、指标标准答案:C8. (单选题) 统计设计的核心问题是( )(本题2.0分)A、搜集统计资料方法的设计B、统计分类和分组的设计C、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D、统计工作各个环节的具体设计标准答案:C9. (单选题) 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3.8万件,它们( )。

(本题2.0分)A、是时期指标B、是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标准答案:C10. (单选题) 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本题2.0分)A、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标准答案:C11. (单选题) 在指数数列中,每个指数都以前一时期为基期的是( )。

统计学基础及应用模拟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及应用模拟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及应用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0%, 每题1分)1.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年龄B.体重C.性别D.成绩2.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是()。

A.职工工资总额B.化肥产量C.学习总成绩D.企业数3.某集团公司规定2014年各地分公司销售业绩统计表呈报时间是2015年1月10日,其调查时间为()。

A.1天B.10天C.1年D.1年零10天4.某厂2013年完成产值200万元,2014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则超额完成计划()。

A.15.5%B.5.5%C.115.5%D.5%5.组数与组距的关系是( )。

A.组数越多,组距越小B.组数越多,组距越大C.组数与组距无关D.组数越少,组距越小6.某企业2009年技术工占50%,2010年新招收了一批学徒工,使学徒工的比重增加了10%。

假定全厂各级工资水平均无变化,则2010年职工总平均工资将()。

A.提高B.下降C.不变D.条件不够,无法判断7.如果动态数列()大致相等,则可以拟合直线趋势方程。

A.逐期增长量B.累计增长量C.环比增长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8.统计指数分为个体指数与总指数,是按其()不同划分的。

A.反映对象范围B.所表明的指标性质C.对比基期D.变动方向9.置信区间的大小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A.可靠性B.准确性C.显著性 D.及时性10.当所有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y = a + bx上,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A.r = 0 B.r = 1 C.r = −1 D.|r| = 1二. 多项选择题(20%, 每题2分)1.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

A.粮食产量B.平均工资C.全国总人口D.居民生活用水量2.通过对开滦、大同、抚顺等几个大型矿务局的调查,了解我国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BE)。

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全面调查E.非全面调查3.登记性误差存在于()。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4.填写统计表中指标数值的具体方法有()。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统计学原理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所有工人为总体,则“工龄”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B、标志值 D、质量指标2、在变量数列中,若标志值较小的组而权数大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A、近标志值较大的一组B、接近标志值较小的一组C、不受次数影响D、仅受标志值的影响3、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相邻两组的次数相等时,则()A、众数为零B、众数就是那个最大的变量值C、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D、众数就是当中那一组的变量值4、某企业产品产量增长30%,价格降低30%,则总产值()A、增长B、不变C、无法判断D、下降5、已知某厂甲产品的产量和生产成本与直线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当产量为1000件时,其生产总成本为3万元,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0.6万元,则成本总额对产品产量的回归方程为()(4分)A、Yc=6+0.24X B Yc=6000+24XC、Yc=24+6000XD、Yc=2400+6X6、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情况下,如果抽样误差减少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样本单位必须()A、增加两倍B、增加到两倍C、增加四倍D、增加三倍7、抽样误差的大小()A、即可避免,也可控制B、既无法避免,也无法控制C、可避免,但无法控制D、无法避免,但可控制8、如果时间数列环比增长速度大体相同,可以拟合()A、指数曲线B、抛物线C、直线D、无法判断9、若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0.4%,固定构成工资指数增长15%,则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A、96%B、126.96%C、101.56%D、125.4%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答案有选错的,该题无分;选择无错,但未选全的,每选对一个得0.5分,共10分)1、影响样本单位数的主要因素是()A、总体标志变异程度B、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C、极限误差的大小D、抽样方法和组织形式的不同E、人力、物力、财力的可能条件2、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反映()A、社会活动过程的均衡性B、社会生产的规模和水平C、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D、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E、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离中趋势3、在算术平均数中()A、算术平均数容易受极大值的影响B、调和平均数容易受到极小值的影响C、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都不受极端值的影响D、中位数和众数不受极端值影响E、中位数易受极小值影响,众数易受极大值影响4、如果一个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的综合指数为110%,其分子、分母之差为850万元,则可以说()A、平均说来,商品的销售量和价格上升了10%B、商品销售量增加了850万元C、商品销售额增加了10%D、商品销售量增加了10%E、由于商品销售量增加而使商品销售额增加了850万元5、某厂3位职工的工资分别为800元、1000元、1500元,则这里()A、有三个变量B、只有一个变量C、有三个变量值D、只有一个变量值E、既有变量,也有变量值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指标的数值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指标的数值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统计学模拟试卷(A)

统计学模拟试卷(A)

《统计学》课程模拟试卷(A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要求将选择结果写在题后括号内。

)1.对某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该校的所有学生B.该校的每一名学生C.该校学生的成绩D.该校每一名学生的成绩2.调查时间是指()。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点或时期B.调查工作的整个时限(期限)C.对调查单位的标志进行登记的时间D.以上三个方面的时间概念的总称3.统计表中的任何一个具体数值都要由()限定。

A.表的总标题B.表的横行标题C.表的横行和表的纵栏标题D.表的总标题、横行标题和纵栏标题4.有一个学生的考试成绩为80分,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A.70~80B.80~90C.70~80或80~90都可以D.70~80或80~90都不可以5.对动态数列进行分析的基础指标是()。

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6.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体重D.工人工资7.对鞍钢、宝钢、武钢等几个全国最大的钢铁企业进行调查,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的组织方式是()。

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8.用最小平方法测定长期趋势时,直线所依据资料的特点是()。

A.定基发展速度大致相等B.环比发展速度大致相等C.逐期增长量近似一个常数D.逐期增长量之差近似一个常数9.用“累计法”检查长期计划的执行情况适用于()。

A.规定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规定计划期内每一期应达到的水平C.规定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D.规定整个计划期累计应达到的水平10.下列标志变异指标中,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11.按指数化因素的性质不同,指数可分为()。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D.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12.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降低3%,实际降低4.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统计学》模拟卷与参考答案

《统计学》模拟卷与参考答案

《统计学》课程模拟卷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答案写在题干横线上)1.时期数列序时平均数的公式是;变动登记,不变不登记连续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公式是。

2.我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标准时间是,其登记时期指标的时间是。

3.用来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集中趋势的指标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离中趋势的指标是。

4.8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分别为120、120、132、118、120、162、120、102,则工人日产量全距为,众数为。

5.相关系数r﹤0表示变量间呈相关,r=0表示变量间。

二、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1分,答案写在括号内)1.由日期间断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数应按()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首末折半法2.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是()A.温度越高股票价格越高B.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越高C.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3.连续生产的电子管厂,产品质量检验是这样安排的,在一天中,每隔一小时抽取5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是()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4.假定一个拥有一亿人口的大国和百万人口的小国居民年龄变异程度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的1%人口计算年龄,则平均年龄抽样平均误差()A.不能确定B.两者相等C.前者比后者大D.前者比后者小5.下列属平均指标的是()A.某县粮食作物所占耕地平均每亩粮食产量B.某县平均每个商店供应人数C.某县平均每人占有粮食产量D.某县平均每户拥有电视机数6.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8.12%,3.42%,2.91%,5.13%,则定基增长速度为()A.8.12%×3.42%×2.91%×5.13%B.(8.12%×3.42%×2.91%×5.13%)-100%C.108.12%×103.42%×102.91%×105.13%D.(108.12%×103.42%×102.91%×105.13%)-100%7.在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是()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项目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又知其邻组的组距为40,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组中值为()A.600 B.520 C.510 D.5009.划分离散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A.必须是衔接的B.必须是重叠的C.既可以是衔接的,也可以是重叠的D.应当是相近的10.对总体按照一个标志进行分组后形成的统计表称为()A.简单表B.简单分组表C.复合分组表D.整理表三、多项选择题(10分,每题2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答案写在括号内)1.下列指数中哪些属于质量指标指数()A.单位产品成本指数B.商品价格指数C.工资水平指数D.产品产量指数 E.职工人数指数2.工人的工资(元)依劳动生产率(千元)的回归方程为Y=25+65XA.如果劳动生产率等于1000元,则工人工资为90元,B.如果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000元,则工人的工资平均提高65元,C.如果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增加90元,D.如果工人工资155元,则劳动生产率等于为2000元,E.如果工人工资155元,则劳动生产率等于为2元3.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取决于()A.总体标准差的大小B.允许误差的大小C.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D.总体参数的大小 E.抽样方法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企业个数B.职工人数C.设备台数D.利润额 E.职工工资5.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A.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B.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C.工人按民族分组D.工人按工龄分组 E.企业按所有制性质分组四、判断题(20分,每题2分)1.()统计整理的关键是分组标志的选择。

统计学模拟试卷

统计学模拟试卷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里正确划“√”、错误划“×”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称为统计量。

( )2.为了准确统计人口数目,必须明确规定统计人口的时间标准、地理范围和统计的人口范围。

( )3.离散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组距表示方法只能是重合。

( )4.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

( ) 5.若各期增长量相等,则各期的增长速度也相等。

( )6.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相比较,综合指数只能根据全面资料才能计算,平均数指数则更加灵活。

( )7.样本容量是指从一个总体中可能抽取的样本个数。

( ) 8.相关系数0 r ,说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 )9.若各年定基发展速度大致相等,则年平均发展速度近似于100%。

( )10.研究若干种不同产品单位成本的综合变动状况,应选择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作为同度量因素。

(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并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共15题,每题1分,共计15分)1.一组数据的离散系数为0.4,标准差为20,则平均数为( ) A 50 B 1.7 C 18 D 0.022.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随机样本,其均值为81,标准差为12。

总体均值的90%的置信区间为( ) A 81±1.97 B 81±2.35 C 81±3.10 D81±3.523.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元素划分为若干类,然后从各个类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元素组成一个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

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系统抽样D 整群抽样4.如果变量之间的关系近似地表现为一条直线,则称两个变量之间为( ) A 正线性相关关系 B 负线性相关关系 C 线性相关关系 D 非线性相关关系5.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以下。

统计学期末试题_模拟试卷一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试题_模拟试卷一及答案

模拟试卷一:统计学期末试题院系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对于未分组的原始数据,描述其分布特征的图形主要有( )A. 直方图和折线图B. 直方图和茎叶图C. 茎叶图和箱线图 D 。

茎叶图和雷达图2. 在对几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时使用的统计量通常是( )A. 异众比率 B 。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

离散系数3. 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的总体中,抽出一个50=n 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分别为( )A. 100和2 B 。

100和0。

2 C 。

10和1.4 D 。

10和24. 在参数估计中,要求通过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评价统计量标准之一是使它与总体参数的离差越小越好。

这种评价标准称为( )A 。

无偏性B 。

有效性C 。

一致性D 。

充分性 5. 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 )A. 以95%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B. 有5%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值C. 一定包含总体均值D. 可能包含也可能不包含总体均值6. 在方差分析中,检验统计量F 是( )A 。

组间平方和除以组内平方和B 。

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C 。

组间平方和除以总平方和D 。

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7. 在回归模型εββ++=x y 10中,反映的是( )A. 由于的变化引起的的线性变化部分B. 由于的变化引起的的线性变化部分C. 除和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的影响D. 由于和的线性关系对的影响8. 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多重共线性是指模型中( )A.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彼此相关B.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彼此无关C. 因变量与一个自变量相关D. 因变量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相关9. 若某一现象在初期增长迅速,随后增长率逐渐降低,最终则以K 为增长极限。

描述该类现象所采用的趋势线应为( )A. 趋势直线 B 。

统计模拟试卷 答案

统计模拟试卷 答案

模拟试卷(一)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 从统计方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2. 抽样平均误差概括地反映了所有可能样本的估计值与相应总体参数的平均误差程度,可衡量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大小。

3. 中位数是一个位置平均数,其数值大小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因此中位数具有抗干扰性。

4. 在分组时,我们可以按斯特杰斯提出的经验公式来确定组数,其公式为:K=1+3.32lgN 。

5. 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总体分布的离散趋势的。

6. 在其他因素和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与总体方差成正比关系,与样本容量成反比关系。

7.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相关关系中变量的依存关系是不确定的。

8. 平均数指数是从个体指数出发来编制总指数的。

9. 对1961~2000年钢产量资料用移动平均法进行修匀,若想得到1995年的修匀数据,移动平均法的项数最多为11项。

10.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的平方和等于最小值。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0分)(要求:先回答对错,若错需作简要说明)1. 我们已知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就可以推算出众数。

(√)2. 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总是大于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

(√)3. 在方差分析中,组内方差与组间方差之比是一个统计量,并服从F分布。

(√)4. 如果各种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5%,销售量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保持不变。

(╳)5. 按季节资料计算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12或1200%。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对某市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b )a.每一台设备b.各工业企业全部设备c.每一个工业企业d.全部工业企业2.在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中,受数据中极端值影响最大的指标是( d )a.标准差b.方差c.标准差系数d. 极差3.权数本身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取决于(c )a.权数所在组标志值数量的大小b. 权数绝对数值的大小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d.总体单位数的大小4.某企业工业总产值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职工人数增长5%,则工人劳动生产率增长(a )a. 15.5%b. 5%c. 4.76%d. 15%5.调查粮食生产情况,将前三年粮食平均产量由高到低排列,按固定顺序从中抽取一定的样本,这种调查方式称为( c )a. 按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b. 分类抽样c. 按有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d. 简单随机抽样6.离散系数抽象了(d )a. 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b. 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c. 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d. 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7.研究某型号炮弹的平均杀伤力,应采用(c )a.重点调查b. 普查c. 抽样调查d. 典型调查8.拉氏数量指数公式的同度量因素应采用(b )a. 基期的数量指标b. 基期的质量指标c. 报告期的数量指标d. 报告期的质量指标9.对表明1995~2000年某企业甲产品产量(吨)的时间数列配合的方程Y=300+20t, 这意味着该产品产量每年平均增长(b )a. 20%b. 20吨c. 300吨d. 320吨10. 身高与体重的r为0.8,产量与耗电量的r值为0.4,说明(b )a.前者的相关程度是后者的200%b.前者的相关关系比后者密切c.前者的相关程度是后者的两倍d.前者的相关程度比后者多0.4四、多选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主要是(abce )a. 样本容量的大小b. 抽样的组织方式c. 各组间的标志变异状况d. 总体标志值的差异程度e.抽样方法2.同度量因素在指数计算分析中所起的作用是(be)a. 比较作用b. 权数作用c. 平稳作用d. 稳定作用e. 同度量作用3.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有(bc)a. 各年末人口数b. 各年新增人口数c.各月商品销售额d. 各月水平库存数e. 各月储蓄存款余额4.变量分析中的回归平方和是指(cde)a.实际值与平均值的离差平方和b.实际值与理论回归值的离差平方和c.理论回归值与平均值的离差平方和d.总变差与残差之差e.受自变量影响所产生的误差5.指数体系分析的特点在于(acd)a.总变动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b.总变动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比c.总变动差额等于各因素变动影响额的代数和d.需要确定各因素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还是质量指标指数e.各因素指数的排列顺序可以随意确定五、计算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某商店三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表:(1)分别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

统计学模拟试卷(20)

统计学模拟试卷(20)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统考课程《统计学》模拟试卷(20)一、单选题CAAAD BDBDC BCACB BAADC1.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D )A 、2000名学生 B、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2.标志是说明( B )A、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B、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C、总体质的特征的名称D、总体量的特征的名称3.某些不能够或不宜用定期统计表搜集的全面统计资料,一般应采取的方法是( D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4.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B )。

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月工资D、工人体重5.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D )A、国内生产总值B、流通费用率C、人均利税额D、商店总数6.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1997年比1996年降低10%,实际降低1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A )A、150%B、94.4%C、104.5%D、66.7%7.指标数值随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的综合指标是( D )。

A、相对指标B、质量指标C、平均指标D、总量指标8.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 B )A、工人出勤率B、农轻重的比例关系C、每百元产值利税额D、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9.下列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D )A、人均粮食产量B、资金利税率C、产品合格率D、学生人数10.某工厂新工人月工资400元,工资总额为200000元,老工人月工资800元,工资总额80000元,则平均工资为( C )A、 600元B、 533.33元 C 、466.67元 D、 500元11.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同质总体的( D )。

A、集中程度B、离中程度C、一般水平D、变动程度12.假定10亿人口大国和100万人口小国的居民年龄变异程度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的1‰人口,则抽样误差( C )A、两者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后者D、不能确定13.当可靠度大于0.6827时,抽样极限误差( A )A、大于抽样平均误差B、小于平均误差C、等于抽样平均误差D、与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关系依样本容量而定14.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C )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15.编制动态数列的基本原则是要使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具有( B )A、可加性B、可比性C、一致性D、同质性16.在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少购买商品3%,则物价指数为( B ) A、97% B、103.09% C、3% D、109.13%17.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持平,则物价指数( A )A、降低B、增长C、不变D、趋势无法确定18.作为综合指数变形使用的平均指数,下列哪项可以作为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权数( A )A、 p0q0B、 p1q1C、 p0q1 D 、p1q019.现象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程度越高,则相关系数值( D )A、越接近于∞B、越接近于-1C、越接近于1D、越接近于-1或120.当所有观察值y都落在回归直线yˆ=a+bx上,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C )A 、r=1 B、–1<r<0 C、 r=1或r=–1 D、 0<r<11.变量按其是否连续可分为( C,D )A、确定性变量B、随机性变量C、连续变量D、离散变量2.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哪些属于连续性调查( B,C )A、商店的商品库存量B、运输部门的旅客周转量C、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D、学校年底在校人数3.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B,E )A、比例数B、无名数C、结构数D、抽样数E、复名数4.抽样调查适用于下列哪些场合( A,B,C,D )A、不宜进行全面调查而又要了解全面情况B、工业产品质量检验C、调查项目多、时效性强D、只需了解一部分单位的情况E、适用于任何调查5.如果用综合指数的形式编制工业产品产量总指数,下列哪些项目可以作为同度量因素( B,D )A、报告期价格B、基期价格C、报告期单位成本D、基期单位成本E、工人劳动生产率1.什么是标志与指标?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统计学试卷

统计学试卷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依据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_____数据。

2、收集的属于不同时间上的数据称为 数据。

3、设总体X 的方差为1,从总体中随机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得样本均值x =5,则总体均值的置信水平为99%的置信区间_________________。

(Z 0.005=2。

58)4、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5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 =55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为 。

5、在某城市随机抽取13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如下:1080、750、1080、850、960、2000、1250、1080、760、1080、950、1080、660,则其众数为 ,中位数为 。

6、判定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7、设总体X ~),(2σμN ,x 为样本均值,S 为样本标准差。

当σ未知,且为小样本时,则ns x μ-服从自由度为n —1的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

8、若时间序列有20年的数据,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序列中剩下的数据有 个。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4分) 1、.研究如何对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计量、观察、概括和表述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 ) ①、应用统计学 ②、描述统计学 ③、推断统计学2、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 )①、扩大2倍 ②、减少到1/3 ③、不变3、在处理快艇的6次试验数据中,得到下列最大速度值:27、38、30、37、35、31. 则最大艇速的均值 的无偏估计值为 ( ) ①、32.5 ②、33 ③、39。

64、某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1998~2000年三年平均为1.03,2001~2002年两年平均为1。

统计学模拟试卷

统计学模拟试卷

统计学模拟试题、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每小题1分共10分)1、统计的研究对象不一定非得是具体的量,也可以是抽象的量。

()2、标致可以用数值表示,也可以用文字表示,但所有的指标都用数值表示。

()3、标志得有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但指标不一定需要这些条件。

()4、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5、标志变异指标越小,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不好。

()。

6、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某些调查中是一致的。

()7、统计表的主词和宾词根据需要,是可以交换位置的。

()8、“番”是相对指标无名数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9、抽样极限误差一定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 )10、各单位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一定等于零。

(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某班级某名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为85分,这个数字为( )A.标志B.变量C.指标值D.标志值2.要想了解全国的棉花生产情况,对棉花主产区进行调查,这属于( )A.全面调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3.某企业成本计划降低率为5%,实际降低率为10%,则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比为()A、94.74 %B、200%C、105.56%D、104.76%4.在“建行总行调查各分支行职工情况”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是()A、建行总行B、每位职工C、各分支行D、全部职工的集合5.时间序列一般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A、变量和时间B、变量和次数C、时间和指标值D、时间和次数6.在一个左偏分布的总体中,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关系为:( )A. B. C. D.7.某企业2002年工业总产值比1992年增长了3倍,则该公司1992-2002年间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速度为( )A、11.61%B、14.87%C、13.43%D、16.65%8.某变量数列如下:53,55,54,57,56,55,54,55,56.则其中位数为()。

统计学模拟试卷2

统计学模拟试卷2

统计学A 模拟卷2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公司雇员等级是( )。

A .分类数据B .顺序数据C .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2、有12 名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3、4、3、4、4、2、2,按以上资料分组,应采用( )A .单项分组B .等距分组C .不等距分组D .以上几种分组均可3、顺序类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指标有:( )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差D.标准分数 4、设x 为样本均值,总体均值(1- α)的置信区间为x ns α/2Z ±的适用条件为( )A.正态总体B.σ未知大样本C. σ已知小样本D. σ未知小样本 5、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A .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细致的研究B .计算抽佯误差C .用样本指标算总体指标D .少花费时间和费用 6、对于左偏分布的数据,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关系是:( )A.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众数=中位数=平均数C.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中位数>众数>平均数7、在方差分析中,( )反映的是每一个体与总平均值的差异。

A . 组内误差B .组间误差C .抽样误差D . 总体离差平方和 8、在单一总体的均值检验中,对方差未知的小样本通常采用的是( )A .t 检验 B. F 检验 C. Z 检验 D. 以上都可以 9、欲以图形显示两个变量x 与y 的关系,最好创建( )。

A .直方图B .圆形图C .柱形图D .散点图10、在方差分析中,数据的误差是用平方和来表示的,其中组间平方和反映的是( )A. 一个样本观测值之间误差的大小B. 全部观测值误差的大小C. 各个样本均值之间误差的大小D. 各个样本方差之间误差的大小 11、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t 检验是用来检验( )A. 总体线性关系的显著性B. 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C. 样本线性关系的显著性D. 0:210====k H βββ 12、方差分析中,构造的统计量MSEMSA服从( )。

《统计学基础》模拟试卷(三)

《统计学基础》模拟试卷(三)

统计学原理试卷一、单选题1.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职工人数B、机器台数C、工业总产值D、车间数2.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平均寿命,人口净增数,这四个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3.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A、这些单位在全局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B、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全部单位总量的很大比重C、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全部标志总量的很大比重D、这些单位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

4.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是()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非全面报表6.统计分组就是对统计总体按()A、数量标志分组B、品质标志分组C、所有标志分组D、某种标志分组7.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D、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8.商品库存量是()。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9.指标数值随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的综合指标是()。

A、相对指标B、质量指标C、平均指标D、总量指标10.按照计划规定,工业总产值与上年对比需增长30%,实际却比计划少完成了10%,同上年相比,今年产值的实际增长率为()。

A、60%B、120%C、40%D、17%11.某商店本年同上年比较,商品销售额没有变化,而各种商品价格上涨了7%,则商品销售量增(或减)的百分比为( )A-6.54% B–3% C+6.00% D+14.29% 12.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同质总体的()。

A、集中程度B、离中程度C、一般水平D、变动程度13.有一批灯泡共1000箱,每箱200个,现随机抽取20箱并检查这些箱中全部灯泡,此种检验属于()。

A、纯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整群抽样D、等距抽样14.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而另一个现象的数量相反地由大变小时,这种相关关系称为()。

A、线性相关B、非线性相关C、正相关D、负相关15.当时,总体内部次数分布状况为()。

15《统计学》模拟试题八

15《统计学》模拟试题八

《统计学》模拟试卷8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测定现象的()。

A、季节变动B、循环变动C、长期趋势D、不规则变动2、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3、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4、两组工人加工同样的零件,第一组工人每人加工的零件数为:32,20,29,26,24,第二组工人每人加工零件数为:30,20,22,35,25,哪一组工人加工零件的变异程度较大()A、第一组B、第二组C、相同D、无法比较5、1997年北京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A、总量指标B、变异指标C、平均指标D、相对指标6、计算平均速度指标应采用()A、几何平均数B、简单算术平均数C、调和平均数D、加权算术平均数7、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5%,产量增加5%,在这种条件下生产总费用如何变化()A、增加B、减少C、无变化D、不能确定8、相关系数r和估计标准误差y S,在数值上表现的关系是()A、r越大,y S越大B、r越大,y S越小C、r=1,y S=1D、y S越大r越接近19、在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A、可以避免B、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C、不可避免也不可控制D、不可避免但可以控制10、可变权数是指在一个指数数列中,各个指数的()A、同度量因素是变动的B、基期是变动的C、指数化因数是变动的D、时期是变动的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有()A、百分数B、千分数C、系数或倍数D、成数E、复名数2、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3、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A、统计报表B、普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4、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D、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E、组平均数5、某地区零售物价(全部商品)1999年为1998年的115%,这是()A、综合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C、个体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E、总指数三、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干货】统计学期末复习模拟试卷(2)

【干货】统计学期末复习模拟试卷(2)

期末复习模拟试卷1(2)一、单选题(共15题,15分)1、直线趋势Y=a+bt中的a和b的意义()。

A、a是截距,b表示t=0的趋势值B、a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表示平均发展水平C、a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表示平均发展速度D、a是直线的截距,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是直线斜率,表示按最小平方法计算的平均增长量。

正确答案: D解析:2、指标数值随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的综合指标是A、相对指标B、质量指标C、平均指标D、总量指标正确答案: D解析:3、规定普查的标准时点旨在保证调查资料的()。

A、准确性B、时效性C、周期性D、全面性正确答案: A解析:4、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

A、将总体分成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将总体分成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C、将总体分成数量相同的若干部分D、将总体分成数量不同的若干部分正确答案: B解析:5、某研究人员发现,举重运动员的体重与他能举起的重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则A、体重越重,运动员平均举起的重量越多B、平均来说,运动员能举起其体重60%的重量C、如果运动员体重增加10公斤,则可多举6公斤的重量D、举重能力的60%归因于其体重正确答案: C解析:6、某10位举重运动员体重分别为:101斤.102斤.103斤.108斤.102斤.105斤.102斤.110斤.105斤.102斤,据此计算平均数,结果满足A、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众数&gt;中位数&gt;算术平均数C、中位数&gt;算术平均数&gt;众数D、算术平均数&gt;中位数&gt;众数正确答案: B解析:7、与直方图相比,茎叶图()A、没保留原始数据B、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C、不能有效展示数据的分布D、更适合描述分类数据正确答案: B解析:8、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3.8万件,它们。

统计学期末模拟试卷

统计学期末模拟试卷

《基础统计》期末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职工情况进行研究,总体单位是()A、每一个职工B、每一个企业C、每个企业的职工D、全部工业企业2、某地四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20万元、50万元、65万元和l00万元,这四个数字是()A、变量B、变量值 C标志 D、指标3、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A、老王今年58岁B、钢材50吨C、厦门至北京机票500元D、光华公司今年1月至10月利润200万元4、某冰箱厂要统计冰箱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A、均为离散型变量B、均为连续型变量C、前者为离散型变量,后者为连续型变量D、前者为连续型变量,后者为离散型变量5、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具有一定对应关系。

如果调查对象是全部工业企业,则调查单位是()A、工业企业中的职工B、每一个企业的厂长C、每一个工业企业D、企业中的每一个车间6、某调查员于7月15日到某工厂了解该厂上半年利润情况,调查时间为()A、7月15日B、上半年C、7月15日和上半年D、没有调查时间7、下列统计指标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总产值520万元B、净产值320万元C、职工人数160万元D、工人占了职工人数的82%8、某月份某工厂工人出勤率属于()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9、某企业单位成本比去年降低2%,实际提高了1%,则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A、103.06%B、3.06%C、50%D、150%10、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是()A、商品销售额B、商品库存额C、职工人数D、商品库存量二、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15分)l、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健康状况B、性别C、工龄D、职称E、文化程度2、属于强度相对指标是()A、某市医院病床数与该市人口数之比B、某市人口数与该市土地面积数之比C、我国国民收入与我国人口数之比D、我国男性人口数与全国人口数之比E、甲地区工业总产值与乙地区工业总产值之比3、抽样误差()A、是不可避免的B、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C、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消除的D、只能在调查结束后计算E、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F、其大小无法控制4、指出下面的数列属于什么类型()A、品质分布数列B、变量分布数列C、组距变量数列D、等距数列E、单项变量数列5、在工业设备普查中,()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统计研究的数字是抽象的数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2015——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统计学原理 考试形式:
试卷类型:模拟卷 命题教师签名:
教研室主任签名: 主管院长(学部主任)签名:
装订线(答题不得超过此线)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变量中,( )属于离散变量。

A 、一个笔筒的直径
B 、一袋米的重量
C 、一个同学的身高
D 、一个县的人数 2、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

A 、每一户
B 、所有人口
C 、每一个人
D 、全部成年人 3、某省要对占全省六分之五的几个大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

A 、典型调查 B 、普查 C 、重点调查 D 、抽样调查 4、人口普查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

A 、工作方便
B 、避免登记的重复
C 、确定调查的范围
D 、确定调查的单位 5、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

A 、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 、各组标志值的数值大小
C 、权数的绝对数多少
D 、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
A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和
B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C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D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算术和再减1
7、以1990年0a 为最初水平,2008年n a 为最末水平,计算钢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时,须开( )。

A 、17次方
B 、18次方
C 、19次方
D 、20次方
8、某厂5年的销售收入如下:200万,220万,250万,300万,320万,则平均增长量为( )
A 、120/5
B 、120/4
C 、(320/200)1/5
D 、(320/200)1/4 9、狭义指数是反映( )数量综合变动的方法。

A 、有限总体
B 、无限总体
C 、复杂总体
D 、简单总体
10、如果产值增加50%,职工人数增长20%,则全员劳动生产率将增长( ) A 、25% B 、30% C 、70% D 、150%
11、 当总体内部差异比较大时,比较适合的抽样组织方式是( ) A 、纯随机抽样 B 、整群抽样 C 、类型抽样 D 、简单随机抽样
12、 某厂要对某批产品进行抽样调查,已知以往的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0%,93%,95%,要求误差范围小于5%,可靠性为95.45%,则必要样本容量应为( ) A 、144 B 、105 C 、76 D 、109
13、若y 随着x 的变化而等比例变化,则y 与x 的关系是( ) A 、单相关 B 、线性相关 C 、非线性相关 D 、复相关 14、下列动态分析指标中一般不取负值的是( )。

A 、发展速度
B 、增长速度
C 、增长量
D 、平均增长速度 15、中心极限定理可保证在大量观察下( )。

A 、样本平均数趋近于总体平均数的趋势 B 、样本方差趋近于总体方差的趋势 C 、样本平均数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的趋势 D 、样本比例趋近于总体比例的趋势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属于有限总体的是( )。

A 、全国人口
B 、某县企业
C 、 某市学校
D 、太空星球
E 、连续流水作业生产的产品 2、统计调查的方式有( )。

A 、统计报表
B 、普查
C 、重点调查
D 、典型调查
E 、抽样调查 3、典型调查( )。

A 、是一次性调查
B 、是专门组织的调查
C 、是一种深入细致代表性大的调查
D 、调查单位是有意识地选取的
E 、是全面调查 4、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

A 、企业个数
B 、机器台数
C 、电视机销售量
D 、某县年末人口数
E 、产品产量
5、增长百分之一的绝对值所用的计算公式是( )
A 、本期水平/100
B 、基期水平/100
C 、(本期水平-基期水平)/100
D 、本期水平×10%
E 、(本期水平-基期水平)/增长速度×100
6、如果用p 表示商品价格,用q 表示商品零售量,则公式∑p 1q 1—∑p 0q 1的意义是( )。

A 、综合反映价格变动和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
C 、综合反映总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D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E 、综合反映由于价格变动而使消费者增减的货币支出额
7、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的( ) A 、全及总体是唯一确定的 B 、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 C 、样本是唯一的 D 、样本指标可有多个 E 、总体指标只有一个
8、x y c 450-=表示变量间的关系是( ) A 、单相关 B 、复相关 C 、正相关 D 、负相关 E 、线性相关
9、假设总体方差不变,当样本容量增加8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 A 、为原来的
88 B 、为原来的1/3 C 、缩小1/3 D 、缩小2/3 E 、缩小8
8 10、假定某产品产量2008年比2004年增加了30%,2009年比2008年增加了5%,则
09年比04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

A 、5%35 B 、6%35 C 、5%105%130⨯ D 、6%5%30⨯ E 、5%5.136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统计数字的具体性是统计学区别于数学的根本标志。

( )
2、调查对象就是统计总体,而统计总体不都是调查对象。

( )
3、对变化较小、变动较慢的现象应采用一次性调查来取得资料。

( )
4、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很灵活,分子和分母全部可以互换。

( )
5、若各期的增长量相等,则各期的增长速度也相等。

( )
6、某企业产品产值同去年相比增加了4倍,即翻了两番。

( )
7、说明现象总的规模和水平变动情况的统计指数是质量指数。

( )
8、我们可以任取某一次抽样所得的抽样误差,来作为衡量抽样指标对于全及指标的代表性程度。

( )
9、抽样平均误差是表明抽样估计的准确度,抽样极限误差则是表明抽样估计准确程度的范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
10、负相关指的是两个变量变化趋势相反,一个上升而另一个下降。

( )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15分)
1、指标和标志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8分)
2、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哪些?(7分)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0分)
1、2005-2010年某饭店全体员工人数和管理人员数如下:
试计算2006-2010年管理人员占全部员工人数的平均比重。

(本题7分)
2
13分)
要求:(1)计算三种产品的总产值指数、产品产量指数和价格指数;(2)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简要分析总产值变动所受的因素影响。

(本题10分)
4、
要求:(1)定量判断产量与单位产品成本间的相关程度;
(2)用最小平方法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并说明b的经济意义;(本题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