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三种科学本质观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谈谈你对科学的本质的理解以及科学与学科之间关系

谈谈你对科学的本质的理解以及科学与学科之间关系

谈谈你对科学的本质的理解以及科学与学科之间关系科学本质之我见一、科学是什么英文中的“科学”(Science)一词原意就是“知识”、“学问”。

而《现代汉语字典》中则把“科学”一词解释为:人们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美国学者威廉和玛丽指出“科学的本质就是模式建构的过程,是建构能够解释未知世界本质的心理影像的过程,思考、解决问题和形成概念是科学的全过程”。

从上面看到,由于认识的角度不同,人们对“科学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至今没有给出一致的回答。

二、美国的观点科学的本质是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探究、科学事业美国科学促进会从科学世界观、科学探究、科学事业三个方面对科学的本质进行了阐述:1.科学世界观:即世界是可知的、科学理论是变化的、科学知识的持久性、科学不能为所有的问题提供全部的答案。

2.科学探究:科学需要证据、科学是逻辑与想象的结合、科学能进行解释和预见、科学家需要明辨是非,避免偏见、科学不奉行独裁主义。

3.科学事业:科学是一项复杂的杜会活动。

由于科学具有社会属性,所以科学信息的传播是科学进步的关键;三、科学的本质是探究与思维、态度与精神、知识与能力我们对于科学的本质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科学既是一种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结果。

一方面,科学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是人们积极探索周围世界、获取知识、探求规律的过程。

另一方面,科学也是人们探索和认识自然世界的活动结果,它不仅表现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而且还包含有独特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认识科学的本质。

综合起来说科学的本质是探究与思维、态度与精神、知识与能力。

作为探究与思维的科学,我们应当了解和熟悉科学探究和思维的整体过程:即观察和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实验求证和得出并交流结论【1】。

作为态度与精神的学科,我们应当在学习和探究科学的过程中发扬求实、严谨、善于和敢于怀疑、创新、坚持、合作的习惯和态度。

作为知识与能力的科学,我们首先要认识正确的科学知识,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来更新和完善旧的知识;四、科学与学科的关系我认为科学是一个很大集合体,它包括了很多方面,也可以认为是一个概括性的概念,在社会生活中,各方面都需要有相应的科学的来解决问题,那么科学就分成了不同的学科,也就说,学科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分类,不同的学科就是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科学分为不同学科后,它们可以为组织研究工作和研究结果提供有内在一致性的概念结构;为科学的进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初中科学教师渗透科学本质观的课堂观察研究 蔡露珠

初中科学教师渗透科学本质观的课堂观察研究    蔡露珠

初中科学教师渗透科学本质观的课堂观察研究蔡露珠摘要:初中科学是初中阶段的重点课程,其是以培训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课程。

初中科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深入研究科学教学的本质,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升学生对初中科学的学习兴趣。

因此文章深入分析科学本质的概念、对科学本质观的多方面解读以及初中科学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本质观的策略,以此来进一步加强我国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们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师;科学本质观;课堂观察随着科学教学理念不断完善,初中科学课堂越来越看重科学本质观问题。

科学教师在学生学习科学本质观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初中科学教师应在教学中重点渗透科学本质观,将科学理念与科学观念深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进一步加强学生们的学科核心素养,拓展学生们的思维,为学生们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科学本质观的概念科学本质指的是科学认识论与社会学,科学是一种认识方法或知识与发展价值观。

科学本质观主要是值对科学本身的性质的认识,其主要包括传统主义和现代主义。

传统主义的科学本质观认为科学是一成不变的,认为科学是通过观察并实验而得出的定律,并且认为其不会因为人为因素而产生干扰,传统主义的科学本质观主要包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提出假设、验证四方面,主要倡导使用归纳演绎的方法获得科学真理,并且传统主义的科学本质观认为观察是相对客观的,为所发现的知识提供基础来源。

现代主义的科学本质观认为科学知识是永远在变化的,它不是完全的真理,而是接近真理,其认为科学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假设,现代主义的科学家认为科学本质观下的观察是主观的,根据其提出的一些说法都是与个人色彩密切相关的,现代主义下的科学家在进行一系列科学活动的时候依据的是自己的主要想法,但是传统主义下的科学家在进行一系列科学活动的时候依据的不是自己的主要想法,而是在进行活动之前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案、标准,在此之下开展活动。

如今,科学本质观仍在进行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初中科学教师渗透科学本质观的课堂观察研究

初中科学教师渗透科学本质观的课堂观察研究
传统主义科学本质观认为科学知识是经过收集大量资 料和信息,从中归纳得出的客观“真理”,是不以人的主观意 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现代主义的科学本质观认为科学知 识是不断更替的,它不是绝对的真理,而是比原科学知识更 接近真理。探索科学知识是科学家为解决问题,提出假设并 证伪的过程。[5]
传统主义科学本质观认为科学方法包括四个步骤,即 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所提倡的是归纳 演绎的方法,并认为观察是客观的,为发现知识提供基础与 来源[7]。而现代主义认为科学家的观察是主观的,所提出的 假设也是带有个人色彩的,需要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加以验 证[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ki.kjwha.2019.01.066
摘 要 为深入了解一线科学教师于教学实践中对科学本 质观的渗透现状,以河北省保定市某中学 F 教师和浙江省 杭州市某中学 H 教师为课堂观察对象,运用文献阅读、量化 分析和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1)教师在科学课堂中均有科学本质观的渗透,且三个维度 的渗透程度为:科学方法 > 科学知识 > 科学事业;(2)对科 学知识的渗透均偏向于传统主义,对科学方法的渗透均偏 向于现代主义,教师在课堂中不善于进行科学事业维度的 渗透。 关键词 初中科学 科学本质观 课堂观察 A Classroom Observation Study on the Infiltration of Sci原 entific Essence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cience Teachers // Cheng Maofeng,Ren Shanzhang Abstract Taking the teacher F who is from a middle school in Baoding City of Hebei Province and the teacher H who is from a middle school in Hangzhou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as the classroom observation objects, this paper aims to deeply study and compare the current status of junior school science teachers in classroom practice with infiltration of science nature view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ad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lity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eachers have the penetration of scientific essence in the science classroom, and the penetration degree of the three dimensions is: scientific method > scientific knowledge > scientific career; (2) The penetr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is biased towards traditionalism, the penetration of scientific methods is biased towards modernism, and teachers are not good at infiltrating the dimensions of science in the classroom.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science;science nature view; classroom observation

初中科学-浙教版-专家讲座-提高课堂实效性的N个节点 - 副本

初中科学-浙教版-专家讲座-提高课堂实效性的N个节点 - 副本

一、充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就代表着要再编教材
谢杰妹老师的“教材资源”开发体现着一条主线“从 一而终”的特点,也是创设两个情境:
情境一是关于“神七”的太空宇航服的材料引入材料的种类与利用。 这个“教材资源”不仅利用了最“新”的我国重大的科技事件――“神七” 成功发射,有积极的情感教育意义,同时把复习内容融于其中,又起到温 故知新的目的,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情境二是“某中学科技兴趣小组对于铜垃圾的回收利用处理方法”, 这个情境一直贯穿于其后的整个课堂。其中穿插了物质的分类方法、无机 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八圈图)、金属制取的还原法与置换法及优劣的 价值判断选择、制取氯化镁的4种方法、制取其他盐的可能方法、用金属铜 制取氢氧化铜的不同方法及选择与价值判断等。
体现:学生科学素养的变化
科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对科学的事业、科学的本 质、科学家的工作、科学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 用、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掌握与运用;具有怀 疑精神、论证精神、公开性、接纳不同意见和看法 的价值观、社会的正义感等 。
科学课堂实效性的理解
根据课程标准三维目标分类,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 考试的考试水平要求如下(P131~132) :
科学课堂实效性的理解
(2)技能性考试水平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模仿水平(用a表示)、 独立操作水平(用b表示)和迁移水平(用c表示)。 模仿水平(a):根据实际操作进行临摹(模拟、模仿)。 独立操作水平(b):根据情境绘制除有关图表,使用基本仪器进 行测量、测定,运用公式、原理进行简单计算(使用、绘制、制作、 查阅、测量、测定、收集、整理、估算、计算)。 迁移水平(c):在新情境中运用绘制、测量、计算等技能(迁 移), (3)体验性考试水平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体验水平(用a表示)、 反应水平(用b表示)和领悟水平(用c表示)。 体验水平(a):表明学生更在问题解决中情感上感受或者天眼了 某种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感受、体验、体会、感知)。 反应水平(b):对某种现象或者事实、学生能够根据持有的科学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进行价值判断(认同、关注、欣赏、拒绝、摒 弃)。 领悟水平(c):学生认同某种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而且能 付诸持续的行动,以体现学生已经树立起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领悟、形成、树立、热爱、追求)。

科学本质观在生物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科学本质观在生物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科学本质观在生物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自我鉴定、实习报告、心得体会、祝福语、美术教案、音乐教案、数学教案、语文教案、教学计划、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elf-assessment, internship reports, personal experiences, blessings, art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math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teaching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科学本质观在生物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科学本质观在生物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人类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生物的存在,生物学也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生物学在教学中可以说一门很基础的学科,但是它却涉及到了很多方面,也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有关科学本质及其教育的认识

有关科学本质及其教育的认识

有关科学本质及其教育的认识说到科学本质,让我们先弄清什么是科学本质。

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来看,可以粗略地把科学本质观分为传统的科学本质观与现代的科学本质观两类,传统的科学本质观主要有经验主义科学本质观、理性主义科学本质观和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本质观;现代的科学本质观主要有证伪主义科学本质观和历史主义科学本质观。

科学本质观是人们对科学本质问题的认识。

尽管对科学本质有各种不同的界定,但它通常是指科学知识的本质和促进科学知识发展的内在价值观和假设。

科学既是一种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结果。

一方面,科学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是人们积极探索周围世界、获取知识、探求规律的过程,它包括探索、解释和检验三个基础性要素。

另一方面,科学也是人们探索和认识自然世界的活动结果,它不仅表现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而且还包含有独特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科学知识与能力、科学过程与方法、科学态度与精神是科学的三大基本要素。

科学活动的过程和科学活动的结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科学结果是科学活动的目标,科学过程是获得科学结果的途径。

只有将科学结果与科学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认识科学的本质。

科学教育一个重要且长期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学生,科学素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所以,帮助学生发展较全面而准确的科学本质观是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

在弄清楚了科学本质之后,对于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科学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切实地改善和提高教师的科学教育观念和行为、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思索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本质观。

由于教师无法教给学生连自己也不懂的东西,所以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师应该对科学本质的各个方面有尽量充分而准确的理解。

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能够应用一些课堂教学方法,把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转化为合适的课堂实践行为,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

综观国内外研究报告和各类文献,从大方向来说,有关科学本质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科学探究法和科学史法。

初中科学教师渗透科学本质观的课堂观察研究

初中科学教师渗透科学本质观的课堂观察研究

初中科学教师渗透科学本质观的课堂观察研究摘要:学生的科学本质观与科学教育息息相关, 在科学教育中, 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越来越重要, 特别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而且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 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本质, 那么, 作为初中科学教师而言, 应该如何做到通过课堂教学, 使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呢?带着这个问题,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 并结合自身从事多年初中科学教学实际经验入手, 探索科学本质观视角下的初中科学教学策略, 希望能促进当前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学本质观视角;初中科学教学;策略研究学习科学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本质观,形成一种科学思考的思维模式,讲究创新与发展,以科学为依据,不断追求学习和生活中的新高度, 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

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带领学生发掘知识背后的事实依据,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本质观念,提升学生的整体科学素养, 下面,我们主要探讨一下科学课堂培养初中生科学本质观的具体策略。

一、理解教材,以实证的意识组织教学内容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观察、实验、推理和怀疑等方式得出的, 但并不是说科学知识的得出完全依赖于上述几种做法, 因此,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课本知识讲述时,不要仅仅凭着对教材内窖的记忆得出最后结论,这样对于学生来说,只是在传授知识,而并不是在培养他们的科学本质观念。

老师应该通过大量实证,为每个结论的得出提供大量的科学依据,以使学生做到在对科学依据和相应推理的过程中理解课本中有关结论的得出是基于大量科学性的推理过程的,以此启发学生具备实证的意识, 比如,在“学习观察生物"这一节内容时,老师不要将教学重点放到讲述不同生物特征的知识点上,而要以实证的方式, 带领学生通过相关实验, 自主观察不同生物在显微镜下的形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总结出不同生物的不同特征, 然后再与课本上提供的特征相对比,比较自己的总结与书上的内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再带领学生对不同点进行实证,通过相关实验证明到底是谁的总结出现了错误,如果由于教学设施等客观原因,导致书上的有些知识点不能通过有关实验得出,老师也要搜索有关实验图片或视频,展现给学生, 让学生知道这些内容都是基于科学实验来论证的以实证的意识组织教学内容,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本质观的最终目的。

初中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概念与方法解析

初中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概念与方法解析

初中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概念与方法解析科学学习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并学习各种科学概念和方法。

本文将解析初中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概念与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一、科学的定义与特征科学是一种通过实验、观察和推理得出结论的认识世界的方法。

它强调客观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科学的特征包括基于实验和观察的事实、理论的系统性、可预测性和可验证性。

二、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以下基本步骤:1. 提出问题:科学探究始于好奇心和问题意识,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研究方向。

2. 确定目标:明确研究的目标和预期结果,为后续实验和观察打下基础。

3. 设计实验: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制定实验方案,并考虑适当的控制变量。

4. 数据收集与分析:进行实验或观察,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5. 得出结论:根据数据和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论,并进行合理解释。

6. 沟通分享:将研究结果向他人沟通分享,接受他人的评价和反馈。

三、科学概念的学习方法1. 定义法:通过记忆科学概念的定义,掌握其基本概念和要点。

2. 实例法:通过具体实例来理解科学概念的应用和意义。

3. 比较法:将不同概念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 联想法:将科学概念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联想和类比来理解记忆。

四、科学方法的应用与实践1. 实验法:科学实验是探索科学问题的重要方法,通过设计实验、观察数据和分析结果,来验证假设和得出结论。

2. 记录法:科学学习中要注重数据的记录和整理,通过图表、表格等方式展示实验数据,便于分析和比较。

3. 模型法:科学模型是对自然现象或科学问题的简化和抽象,通过建立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科学现象。

4. 推理法:科学推理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理论,推断出新的结论或假设。

通过逻辑推理,科学家可以更深入地研究问题并提出新的科学理论。

五、常见科学概念的学习与理解1. 能源转换:学习能源的转换过程,理解能源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科学本质观与科学教育(陈志伟)

科学本质观与科学教育(陈志伟)

05
CHAPTER
结论
对科学本质观与科学教育的总结
科学本质观的重要性
科学本质观涉及到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伦理的理解。在当今快速发展 的科技时代,正确的科学本质观对于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至关重要 。
科学教育的挑战
科学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 然而,传统的科学教育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04
CHAPTER
科学本质观与科学教育的发 展趋势
科学本质观与科学教育的国际比较
美国
强调科学本质观和科学教 育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 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 维。
欧洲
注重科学教育的跨学科性 和实践性,强调科学素养 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掌握。
中国
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科 学方法的掌握,同时强调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 合。
科学本质观与科学教育
目录
CONTENTS
• 科学本质观的概述 • 科学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 科学本质观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 科学本质观与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 结论
01
CHAPTER
科学本质观的概述
科学本质观的定义
科学本质观的定义
科学知识
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
科学伦理
科学本质观是对科学本 质的认识和看法,包括 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和科学伦理 等方面的理解和评价。
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反馈
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
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03
CHAPTER
科学本质观在科学教育中的 应用
科学本质观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科学教师渗透科学本质观的课堂观察研究

初中科学教师渗透科学本质观的课堂观察研究
. All1从.2理R从i论理g层h论面t层s来面讲来R袁e进人s行类e教对rv学科e探学d究本.质的认识主要是通过逻辑 实证主义的观点袁另一种则是建筑主义的观点遥 逻辑主义的观 点是具有传统性的主要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袁而观察具 有不确定性袁不带表主观的判断袁经过实验验证袁确定下的知识 就是真理遥而在构建主义观点当中认为科学知识是通过科学家 根据现有的理论知识来进行推演的遥由于科学技术不够高效和 科学袁所以人类在进行探索的过程当中袁不能够很好的将知识 来进行完善遥 科学是格物致知的重要途径袁科学的本质是通过 时证作为判断的方式袁利用逻辑作为辨别的武器来进行科学的 完善和表达遥 由于科学是一种探究袁所以学生在进行探索活动 要具备良好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思维遥 1.3 科学本质观的启发
使课堂的教学效率有所提升遥 所以本文就以初中科学教师渗透科学本质观的课堂观察研究来进行分析和探究袁希冀能够对初中
生的科学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有着进一步的帮助遥
揖关键词铱初中科学教师 科学本质观 教学策略
揖中图分类号铱G6号铱2095-3089渊2020冤08-0162-02
以科学本质观的理论与实践作为观察的基础袁我们可以得 出科学是一种自然与社会相互结合的知识体系袁科学是一种先 进的思维方式袁也是一种价值的定义和取向遥所以科学的价值袁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个人学习成绩袁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树 立良好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思维袁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积极 的帮助作用袁所以初中科学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袁渗透时要采 用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式袁促使学生在探究 和思考当中树立科学且细心的探究思路袁帮助学生在探究当中 树立良好的实事求是精神袁显示能够在学科当中不断的探究和 思考袁树立科学的知识探究观念遥
2.2 利用技术创新的过程进行教学启发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化”策略解析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化”策略解析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化”策略解析科学实验是初中科学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科学思维等能力。

而科学实验教学的“三化”策略,即“目标化、情境化、建构化”,是指将实验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将对这三个策略进行解析。

首先是“目标化”。

在实验教学中,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指导学生实验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设计实验活动之前,应该明确希望学生通过实验能够达到的具体目标,如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等。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

教师还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水平,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实验中获得进步。

其次是“情境化”。

科学实验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热情。

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将实验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目的和意义。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实验的参与度。

通过设计简单的化学反应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变化过程,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科学知识的乐趣。

最后是“建构化”。

科学实验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在实施实验教学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提出问题并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考相关资料、开展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他们建构起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他们的互动性和团队合作意识。

科学实验教学的“三化”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贴近学生的情境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科学实验教学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在实施实验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三化”策略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科学教学本质观思考

初中科学教学本质观思考

初中科学教学本质观思考一、科学本质观的解读1.从理论商量层面来看从理论上来看,人类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规律实证主义的传统观点;另一种是建构主义的现代观点。

规律实证主义认为,学问是来自客观事物的观看,而观看是中性的,不带主观偏见,因此,一旦试验验证确立下来的学问就是真理、不行推翻的。

建构主义现代观点认为,科学学问是科学家根据已有理论与试验建构而成,由于科学技术不同,人类的认识水平不同,客观检验的标准与尺度不一样,建构的科学学问是临时性,可被推翻与修改的。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科学是格物致知的一种路径,其基本特点是以实证为判别尺度、以规律为论辩的武器、以怀疑为审视的出发点。

[1]张开逊概括了科学本质观,当觉察新的证据和对已有事实有新的解释时,科学学问将会转变;科学学问最终是建立在阅历和证据之上的;人类的想象和创造性参与了科学学问进展的全部阶段。

[2]科学是一种探究,是一种人人〔每个学生〕都可以做的探究活动;科学是一套价值观体系,科学商量的社会性目的是通过将科学转化为技术促进社会进展,从而造福人类;科学是学问体系,科学学问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意义建构,是人们在确定范围和条件下对自然事物的合乎规律的阐释。

[3]2.科学本质观解读的启示基于科学本质观的理论与实践层面的解读,我们认为,科学是一种关于自然、社会与思维的学问体系;科学是一种思维方式;科学是一种价值取向。

所以,科学教学的价值不仅是为了使学生获得高分,也不是为了一张录用通知书,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诺贝尔奖获得者劳厄所说:“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学问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

”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课堂教学作为渗透科学本质观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应运用科学探究教学,揭示科学是一门耐人寻味探究性学科;展示技术创新的过程,培育学生求真、求实、创新的看法和精神;以实证的意识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科学需要证据;合理地运用科学史实激活“静态”的文本学问,引导学生理解科学不是一成不变经典,而是进展转变的运动。

1.科学教师要对科学本质有深刻的理解

1.科学教师要对科学本质有深刻的理解

科学教师应对科学本质有深刻的理解在科学史和科学教育中,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它能影响科学和科学教育的发展。

一般认为,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三个方面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尽管科学界和教育界对科学本质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基本认识是一致的。

我国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初中科学课程是体现科学本质的课程”的观点,并对科学本质做了描述,主要观点是:科学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和自身的系统认识,科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科学是建立在证据和理性思维基础上的;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科学知识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不是绝对真理,可验证性是科学知识的重要特征;科学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崇尚求真务实、坚持真理和创新,也受科学道德和一般社会道德的双重约束。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提出,科学是格物致知的一种路径,其基本特点是以实证为判别尺度、以逻辑作论辩的武器、以怀疑作审视的出发点。

韦钰《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一书中,有关于科学本身的大概念:科学认为每一种现象都具有一个或多个原因;科学上给出的解释、理论和模型都是在特定的时期内与事实最为吻合的;科学发现的知识可以用于开发技术和产品,为人类服务;科学的应用经常会对伦理、社会、经济和政治产生影响。

其他一些国际组织和科学教育的学者,还有不少论述,不再一一介绍。

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教育应努力体现科学的本质。

作为科学教师,应该了解科学本质的主要内容并深刻理解,内化为自己稳定的思想。

如果科学教师把科学当作永远正确的知识结果,那么教学中也会呈现科学万能的思想观点,造成教学方法上的唯书唯上,其结果对科学教育大为不利。

教师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程度,影响着学生的科学价值观形成,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水平。

曾经有一位科学教师,在教学磁铁的性质时,为学生演示了消磁的实验。

教师首先用磁化的螺丝刀去吸引一堆回形针,吸起了3枚回形针,说明螺丝刀带磁性;为了证明敲击可以消磁,教师用螺丝刀在桌边敲击多次后,再去吸引回形针,发现螺丝刀还能吸引1枚回形针,只见教师的手指轻轻一抖,螺丝刀上就没有吸起回形针了,顺利地证明了敲击可以消磁的结论。

简论我国初中科学课程中的科学史——关于科学本质的体现

简论我国初中科学课程中的科学史——关于科学本质的体现

6 ・ 2
郝敬云 : 简论我国初中科学课程中的科学史——关于科学本质的体现
然而 , 由于许 多教 师对 科学史的教育价值 的认 识 I 从 以上结论可 以推测 , 我国现行的科学教材同传
存在着 诸多的 偏差和不足, 而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 l 同教材相比, 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 新的科学教材开 中, 也存在着许多误区。所以, 标准》 《 除了进一步突 l 始有 目的地 、 系统地安排科学史内容 , 科学本质的三
展科学史教 育有助 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探究本质。
I 标准的具体体现 , 又是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融入科学
目前 , 人们对科学史教 育价值的认识 , 开始 转 向 史 的 提 示 和 指导 。
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学科要不断发展 , I 因此 , 国在初 中科 学教育改革 中的教育理念和 我 就需对其 中的内容进行开拓 、 创新 , 的内容 因具 』 原有 课程标准都 注重倡导科学史教 育。我 国教育部 颁行
l 宝贵的教育资源。著名科学史学家萨顿把 l 行科 学本质 的教学 , l 进 必然难 以完全避免以科学史的
科学史定义为 : 客观真理发 现的历史 ,人的心智逐 ‘ 容作 为教 学 的 载体 。 “ 内
步征服自 然的历史; 它描述漫长而无止境的为思想自 l 具体说 , 科学史教育至少 能促使学生从 以下 四方 由 , 想免于 暴力 、 为思 专横 、 误和迷 信而 斗争 的历 } 错 面理解科学 的本质 : 理解 所有 的科学观念都不是最终
界 已经认识 到 : 历史的科 学在科学教育过程 中对促进 I 歧 ; 已公 布 的科 学 研 究 成 果 加 以评 价 , 括 审查 分 对 包 学生全面 、 正确理解科学本质所起 的重要作用 。 l 过程 、 检验证据 、 找出错误推理 , 同样 的观察结果提出

浅谈初中科学概念的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科学概念的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科学概念的教学策略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现象、物质的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而规律反映的是相互联系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因此,科学概念是科学知识的基本元素,是科学知识结构的基础。

形成科学概念是深刻认识自然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也是领会自然规律的基础。

因此,科学概念的学习是中学科学教学的关键。

概念的教学过程,就是分析现象,抓住本质,形成理性思维认识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概念,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认识策略,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掌握概念,培养思维。

1.联系生活实际,认清概念科学中很多概念、原理、规律都源于自然和生活实际。

多数概念是对自然现象及生活实际现象的抽象,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利用这一特点,认真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将概念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如在讲惯性概念前,可呈现几个生活现象:跑到100米终点后,停不下来还需向前冲一段距离;紧急刹车后,人会向前倾倒;坐在车厢的人当车子向左转弯时,人却向右倾等,从分析这些生活现象中得出惯性的概念。

又如在讲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时,对胚和胚乳理解较为困难,可赋予这样的说明:“我们每天都吃饭,但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吃的是稻谷种子的哪个部分?大家有没有观察过,我们有些米粒好像缺了一小块,这掉下的一小块有是什么?”最后告诉学生“我们吃的是胚乳部分,这个掉下的小块就是胚,而且对稻谷萌发起关键作用,能长芽、生根。

”经过这样的教学,“胚”和“胚乳”已不在是“空中楼阁”,而是看的见摸得着的有用信息,使学生感受到这两个概念离我们生活这么近,心里认同感很快增强,对概念的掌握便也水到渠成了。

1.通过科学实验,提炼概念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验,可以提供生动的实验过程、丰富多彩的实验想象,形成严谨科学的实验结论。

因此通过科学实验是提炼科学概念的一种有效方法。

如在学习密度概念时,可通过实验测出不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的质量和体积,并将实验数据制成表格。

针对上述实验数据表,教师可通过设问:“对铁块(或铝块)而言,它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它的质量跟体积之比有什么特点?铁和铝的m/V值是否相同,它表明了什么?”组织学生讨论,并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计算m/V值,逐步引出密度的概念。

从科学本质观角度谈初中化学教学活动设计

从科学本质观角度谈初中化学教学活动设计

就顼洋I 从科学本质观角度谈初中化学教学活动设计范雨花(江苏省海门市能仁中学,江苏海门226100)扌商要: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化学是一门特殊飽自然学科,知识本身就具有科学性,这为教学活■动的设计带来新的切入点。

初中化学教师要从科学本质观出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体验、探究和实践的机会,促使他们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科学素养也得到提升。

关键词:科学本质观;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192(2020)11-0061-02引言科学本质观指的是人们对科学本质问题的认识。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普及与落实,人们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须从科学本质观的角度切入,优化教学活动设计,为学生带来新颖的学习体验,使其从科学本质看待、分析和理解化学问题。

这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师紧密结合知识特色设计教学活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打下基础。

灵活开展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科学意识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想从科学本质观角度设计教学活动,教师首先要灵活开展实验教学,借助实验辅助学生深入探究化学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与动手能力,使学生的科学意识与态度得以增强。

对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实验,做好实验演示工作,并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探究中来,使其在合作中完成实验,亲身体验化学知识的科学性,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例如,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时,教师先要求学生观察自己手中铜片、铝片、镁条的颜色(都有一层暗色物质出现),然后用砂纸打磨后观察有什么变化?学生发现镁条、铝片具有银白色光泽,铜片则具有紫红色光泽。

接着,组织学生继续操作实验,把这些金属在空气中点燃,两人一组,一人操作、一人记录现象,通过分组实验观察和表述:镁和铝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铜燃烧时有白烟,生成黑色的固体,引导学生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Mg+O2壘2MgO,4AI+3O,彈2A1,O3,2Cu+O2点燃2CuO。

科学本质观下的初中科学教学策略

科学本质观下的初中科学教学策略

科学本质观下的初中科学教学策略摘要:当前,对于如何提升初中科学教学效率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重视,科学本质观下初中科学教学情况如何呢?带着这一想法,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从事多年初中科学教学经验出发,探索科学本质观下初中科学教学策略,为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科学本质观;初中科学;科学教学1、前言在科学课堂上的教学实验中,有一个名为地球的研究事件,教材书上有着许多关于地球的图片和各个国家人员的生活地区样貌,在这些图片的下方还有一组表格,这些表格的数据时来自于地球人口的数据,如果科学的探究过程只依靠教材资料上的这些数据,那么初中生可能会觉得科学的探究过程就是通过了解一些数据和科学知识以此来得出的结论,从科学理论上来讲,科学的探究过程是一个有思维有目的的探究性活动,教材资料上的数据会导致初中生的思维有局限性,思维不开阔,一直都围绕书本上的数据做研究,其实,这种方式是错误的,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失去对科学的兴趣,也无法让学生真正的探究到科学的深度内容。

但是,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養,教师在教新内容的时候告诉学生要研究的对象,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结合实际案例和自身经验来研究对象,让学生通过探究过程去领悟科学的本质。

2、科学本质视角下初中科学教学策略科学已经不再是停留在理论上了,科学技术是科学发展道路上的关键点,在初中的科学教材书上,有许多技术与科学的例子,例如:克隆技术,克隆技术经历过3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对微生物进行克隆,这种克隆技术让一个单独的细菌快速的繁衍出了一个和它体细胞结构完全相同的细菌群,第二个发展阶段时生物克隆技术,这个技术是利用复制遗传基因DNA对生物进行克隆技术,第三个阶段是克隆动物,利用第一个阶段细菌克隆的实验来对动物进行克隆技术,由动物的一个细胞克隆出相同的一个动物。

通过这三组的举例、实验,科学家开始证实克隆技术的真实存在,在1996年,科学家利用克隆技术克隆了一只羊,这只羊叫多利,多利的诞生最特别的是它不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而生产出来的,而是将绵阳的卵细胞中所有遗传物质提取出来,使卵细胞变成了一个空壳,然后再从另一只羊身上取出乳腺细胞,将乳腺细胞输入空壳中,这个过程造就了一个没受过精还有新物质的卵细胞,经过卵细胞的分裂逐渐形成胚胎,然后再把胚胎放入母羊的体内,母羊经过分娩后多利就诞生了。

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培养策略思考

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培养策略思考

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培养策略思考摘要】科学教学的目的并非是让学生掌握某一知识点或是做大量的习题,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培养其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其多种潜能,树立科学素养,提高其各种综合能力,以便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基于此,本文着重就科学教学本质观的内涵,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科学本质观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详见下文:关键词:中学生;科学教学;科学本质观;培养策略科学教学的本质便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本质观,便于中学生形成完善的科学思维能力,讲究创新与发展,以科学为依据,不断追求学习和生活中的新高度,最终实现自身综合能力和思维水平的提高,因此重视科学教学并不断改变教学方法,逐步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本质观念至关重要。

一、科学本质观的内涵组成1.1物质观物质性是世界的统一性,不管是宏观事物还是微观事物都是由物质组成的,太阳、地球、各种行星、分子、原子、中子等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

物质观是科学本质观的基本内容。

1.2模型观科学本质上是一种理论和工具,这与模型相似;模型方法是人类认知世界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模型是基于现实建造的反映代替客观事物的实体,分为物质模型和思维模型,即实体模型和理论模型;利用模型人们能够更够了解客观事物的基本情况,模型也更加直接直观。

1.3统一观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多个统一的整体组成的,任何单独的事物其本质也是统一体。

不断是生物学理论,还是化学理论、物理理论的创立都是建立在统一观上。

就生物来讲,生活的结构越复杂,作为统一体其功能便越完善,其在生态系统中适应性越强,抵御能力也越强大。

1.4平衡观平衡观同样是科学本质观的基础内容,平衡观念常常体现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无论是生态平衡、男女比例平衡、力的平衡等都涉及到科学平衡观内容,增强中学生对于科学本质观的认知,便与其后续多种学科的学习,能够增强其理解掌握能力。

1.5守恒观守恒观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科学观之一,能量物质守恒是物理科学中的重要发现和基础内容,了解掌握守恒观念,能够为物理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三种科学本质观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蔡呈腾[摘要]纵观人类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念,即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本质观、历史主义科学本质观、建构主义科学本质观。

三种不同的科学本质观对初中科学教学有重要的意义,在初中科学教学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逻辑实证主义历史主义建构主义科学本质观初中科学教学应用[作者简介]蔡呈腾,中学高级教师,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科学教师(浙江温州325036)人类自有思想以来,一刻也没停止对自然界的认识与探索。

这样,人类就逐步形成了探索、认识自然界奥妙为目的的学科――科学。

随着对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从哲学的角度反思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从本体论、方法论等角度进一步认识科学及科学的本质。

自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对于科学的哲学思考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地对科学发展出现的新现象、新发现作更深入的思索。

我们对此进行了总结,发现出现了三种层层递进的科学本质观: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本质观、历史主义科学本质观、建构主义科学本质观。

深刻认识和理解三种科学本质观,对于我们初中科学教学有极大的好处,这是人类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环境中对科学本质认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观念,有利于我们更科学地进行初中科学的教学。

一、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本质观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最早对科学本质发表看法的是英国科学哲学家罗吉尔·培根。

这位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先哲指出,“科学就是推理加经验”,“没有经验,任何东西都不可能被充分认识。

因为获得认识有两种方法,即通过推理和通过经验。

”[1]培根的的“经验”与亚里士多德的“经验”不同,亚里士多德的“经验”是建立在事物表象基础上的“经验总结”,而培根认为,科学必须追求自然界事物的原因和规律。

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以感官经验为依据。

所以,他把经验观察、事实依据、实践效果引入认识论,从而成为了实验科学真正的始祖。

同时,培根的“推理加经验”去追求自然界事物的原因和规律,就是用经验归纳法。

经验归纳法主张以实验和观察材料为基础,经过分析、比较、选择、排除,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个过程给我们的初中科学教学带来诸多启示。

传统课程呈现知识时,从方法论上看属于从抽象到直观的演绎法,即教材往往先从抽象的科学概念和规律入手,让学习认识、理解科学概念和规律,而后在自然界中寻求与此科学概念和科学规律相对应的直观自然现象实例,从而加以说明,加深对科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看,新课程对于科学概念与规律的呈现方式则正好相反,新课程对于科学概念与科学规律的认识,与人类认识自然界的方式与逻辑顺序是一致的,即通过收集能体现课程将要教授的科学概念或科学规律的自然现象实例的资料,再组织学生综合分析、比较这些实例的科学属性,寻找它们的共同点,从而进行科学的归纳与抽象,提出了科学的假设。

通过科学的观察、实验等方法进一步收集科学证据来验证假设,如果科学假设得以证实,则就获取了科学的结论,而若科学假设得以证伪,则必须从收集的资料中继续进行分析,形成新的科学假设,继续收集资料以获取事实与证据,从而得以证实。

而如果整个过程一直是科学假设得以证伪的过程,一直重复循环上述过程,直到证实为止。

我们把上述的过程进行归纳,可以得到如下的科学学习过程模式:在初中科学课程中,许多科学知识的教学都是以如上的模式展开的。

如以教授《大气压强的存在》为例,首先呈现的是大量的有关大气压强存在的实例地(实验),如:1.覆杯实验。

纸杯内倒满水,杯口上放一张纸,在学生猜测“将纸杯倒过来水是否会流出来”后将纸杯倒过来,在学生的惊奇眼光里感受大气压强存在这一事实;而后用牙签在纸杯底部擢一小孔,水很快就流下来的,又一次让学生在惊呼声中体验实验的“奥妙”和探索科学本质的热情。

2.喝可乐竞赛。

两瓶刚刚打开的可乐,请一个大个子男学生(看似身强力壮者)和一位柔弱的女学生进行喝可乐比赛,看谁喝得快。

竞赛时要求女生用一支吸管以正常的方式“吸”可乐,而男生则两支吸管同时使用:将两支吸管的一端同时含在口中,一支吸管的一端在可乐瓶内,另一支吸管的一端在可乐瓶外。

在学生的呐喊加油声中,柔弱的女生很快地“吸”入了可乐,而大个子男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很难将一滴可乐“吸”入口中。

在反差如此强烈的竞赛中体验大气压强存在的重要性。

3.吸螺丝比赛。

南方的炒螺丝是一道名菜,上课之前教师请厨房准备好两份少量炒熟的螺丝:一份是已经去尾,另一份则没有去尾。

也同上述实例二一样请反差特别大的男女学生进行“吸”螺丝比赛,看谁“吸”得最快。

4.马德堡半球实验。

将马德堡半球展示后,两个半球合在一起,抽出空气,请4位班级公认的大个子男生分别向两边拉。

在无法拉开的情况下,教师将半球开关打开,用手轻轻一拉,两半球分开了。

在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中体验大气压强存在。

通过以上实验的开展,学生在“收集”了外在的感性信息后,形成了“大气压存在”的科学观念,这种教学模式就是以培根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二、历史主义科学本质观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库恩在他的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范式”和“不可通约性”的概念,对科学哲学的发展影响巨大,甚至直接否定了认为“科学是靠知识的不断地积累直至到科学真理”的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本质观。

在此,我们不想论述“不可通约性”给后现代主义思潮带来的奠基性贡献与影响,也不想讨论他的范式理论与不可通约性观念对当代整个社会思潮带来的颠覆性变化,我们仅仅从库恩的范式理论对初中科学教学带来的启示作一点说明。

库恩提出了科学进步与发展的模式如下:库恩认为,“一种范式通过革命向另一种范式的过度,便是成熟科学通常的发展模式。

”[2]所以,科学不是连续性的、积累的进步过程,而是范式的间断性转换的结果;范式之间有着不可通约性,即新旧范式之间没有“基础”与“前提”的关系,而是革命与被革命的关系。

所以,科学发展不是靠知识的积累而是靠范式的转换完成的,一旦形成了新范式,就可以说建立起了新的常规科学。

库恩的范式理论对初中科学教学有三种启示:一是科学发展进程的哲学观的启示,也即所谓的科学本质观的认识。

由于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证明了“范式”是一种有关价值、信念和方法论的共识,那么一种科学“范式”的实质就可以看成是一种世界观或方法论。

所以,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培养学生认识到,不同的科学家在不同的领域内作不同的研究,每一位科学家与他研究领域相同的同行们构成了同一个研究共同体,他们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建立自己领域的常规科学”,也就是自己的“范式”,而当有新的科学危机(新出现的用原有范式不能解释的科学现象)出现时,才能可能出现新的科学的革命,从而会产生新的常规学科(新的范式),随着科学的发展,在新的常规学科中又会产生新的危机,又出现新的革命,如此循环,范式在不断地转变。

“范式的转变使科学家和向他们学习的那些人越来越接近真理。

”[3]这是科学素养中一种重要的科学价值观。

二是科学课程统一观的启示。

在初中科学课程中,一般的课程制订者和教材编写者都有他们制订、编写教材所要遵循的原则,如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规律进行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考虑而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分割”,以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但是,课程的制订者和教材的编制者们很少考虑“科学做为统一的整体”来呈现科学课程,所以也致使初中一线的科学教师们对科学课程及科学本质缺乏统一的整体观,这样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范式的转变规律难以体现,初中科学课程给教师来学生的错误感觉是,科学都是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得到累积发展起来的,这样也很难体现“范式转化给科学带来的发展与进步”的客观现实。

三是科学课程中不同板块之间教学的“跃迁”的启示。

历史主义科学本质观是把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放在了历史发展长河的背景之中,这样在科学领域中通过“危机”的过程形成了新的范式。

范式理论对人类的影响不仅仅是对科学本质观的认识,范式理论在其他领域被迁移与借用也非常普遍。

我们的初中科学教学也不例外地借用了范式理论。

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采取一种“反差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可认为是范式理论的迁移与借用。

如在“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明确“原子是有质量的,但质量很少”(这是关于原子质量的常规科学),所以,教师会展示一些常规的原子质量,如氢原子、氧原子、碳原子等(让学生发现危机),但学生发现这些原子质量太少,而且质量的数值很不规则,很难记忆与应用(存在危机),就样就要寻找一种新的表达原子质量的方法――相对原子质量(新的常规科学的建立)。

三、建构主义科学本质观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的获得是科学家根据现有的理论(原有的知识)来建构科学知识,它强调科学知识是暂时性、主观性、建构性的,它会不断地被修正和推翻。

“在建构主义看来,知识不再是纯粹客观性的。

可以将科学知识看成由假说和模型所构成的系统,这些假说和模型是描述世界可能是怎样的,而不是描述世界是怎么样的。

这些假说和模型之所以有效,并不是因为它们精确地预言了现实世界。

”[4]建构主义科学本质观彻底否定了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强调科学知识的主观性和建构性,这与新课程的理念相吻合,也就是说,新课程是在建构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科学教学应该是探究式的教学,科学学习必须是探究式的学习,因为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探究,科学是探究自然的思考方式,科学是一种探究方式,科学是知识的集合体,这种知识的集合体不是唯一而客观的,而是客观物体规律在人的主观中的体现。

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科学的探究一般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科学实验探究,即教学通过实验、活动的方法,立足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可能是学生提出的一种科学假设),对这种知识结构进行修正、重新构建。

从心理学的知识建构过程上看,学生在此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结构上的同化、顺应的过程。

二是科学事实探究,即教学通过呈现科学史的方法,立足于科学发展过程的再现,让学生明确科学家是如何探究科学的。

所以,科学教学就是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在发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如魏格纳是如何提出大陆漂移说的?课堂上通过“收集”、呈现了魏格纳获取的事实与证据,包括考古学的、地质学的、古生物学的、古气候学的等证据,从而形成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

同时我们知道,每一种理论与法则的建立都隐含着科学家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知识的建构过程。

无论科学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是始终如一的,它们才是科学的本质。

四、三种科学本质观在科学教学中的价值取向的思考对于以上三种科学本质观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价值观取向上,我们不能怀着扬立某一种科学本质观而贬弃另一种科学本质观的态度,若如此,这种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是有失偏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