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
2024年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88670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e.png)
2024年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卷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2分)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2. 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3.日光下澈,________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4.小语登高远眺,原野上艳阳高照,江中小洲草木茂盛,他不禁联想起崔颢《黄鹤楼》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5-10题(23分)【甲】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乙】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丙】庆历末,富文忠公①镇青州,会河决商胡②,北方大水,流民坌③入京东。
公劝所抚八州之民出粟以助赈给,因坊村择寺庙及公私空舍,又因山崖为窟室,以处流离。
择寓居官无职事者,各给以俸,即民所赘聚④,籍而受券,以时给之。
明年夏,大稔⑤。
计其道里,资遣还业。
八州之间所活者,无虑⑥五十余万人。
仁宗嘉之,拜公礼部侍郎,公曰:“恤灾赈乏,臣之职也。
”卒辞不受。
【注释】①富文忠公:北宋名相富弼。
②商胡:地名。
③坌:并;一齐。
④即民所赘聚:让他们到流民聚集的地方去。
⑤大稔:大丰收。
⑥无虑:大约。
5.【甲】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
(2分)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1)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__ (2)卒.辞不受__________7.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计算方圆百里的道路,出资修路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B.计算灾民回家的路程,出资修路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C.计算方圆百里的道路,资助路费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D.计算灾民回家的路程,资助路费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2024年海口市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海口市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6645b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d.png)
2024年海口市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科技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
为了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精神,海韵中学开展“科技创新·强国有我”主题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科技强国”书法展览】1. 在学校举办的“科技强国”书法展览活动中,同学们谈了对以下几幅书法作品书体特点的认识。
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甲是草书,结构简省、笔画勾连、笔势流畅。
B. 乙是隶书,字形宽扁、横长竖短、蚕头燕尾。
C. 丙是楷书,字体端庄、结构严谨、整齐美观。
D. 丁是篆书,瘦劲挺拔、因形立意、体正势圆。
2. 请用简化楷体,按现代汉语书写顺序,将上面任一幅书法作品内容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科技创新·强国有我”主题班会】3. 在“科技创新·强国有我”主题班会上,班长带领同学们学习了文章《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请你阅读下面节选部分,按要求完成任务。
跨海大桥蜿蜓于蔚蓝的海面上,5G网络遍布在群众的生活中,________ ……近十年来,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十一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的机会(①),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
当今时代,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yì的主战场。
中国人发展科技事业的信心与意志从未动摇,自力更生、(②)的志气始终如一。
中国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一项项重大的科技成就,(③)起非凡十年的伟大跨越,激荡着踔厉奋发的满满信心。
2024年衢州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衢州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考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01692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1.png)
2024年衢州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考试卷2024.04试卷满分12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班级开展“诗心解月”专题学习,请你参与完成各小组的学习任务。
(22分)1、第一组研究月的别名。
(9分)(1)以下诗句都含有月的别名,请你补充一则。
(2分)A.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古朗月行》李白)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苏轼)C.,。
(诗句出处不作要求)(2)用别名称月有何意趣?请你从第(1)题中选一个,结合诗句赏析。
(3分)(3)以下是组员汇总的月的别名,你建议从什么角度开展研究?请举例说明。
(4分)飞镜、冰镜、天镜、宝鉴、玉鉴、金轮、琼轮、孤轮、玉盘、银盘、晶盘、素丸、玉环、玉弓、玉钩、玉壶、冰兔、金兔、玄兔、兔影、兔辉、玉杵、桂宫、桂丛、桂魄、嫦娥、金娥、素娥、娥影、娥灵、婵娟、玉蟾、明蟾、寒蟾、灵蟾、素蟾、蟾阙、蟾光、蟾彩2、第二组研究月的意象。
请你帮助完成以下研究笔记中的内容。
(5分)蕴含哲思的诗文引发哲思的月“象”明月长存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AB日中则昃(zè,太阳西斜),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消减)息(增长)。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小组更进一步地理解了“意”和“象”之间的关系。
C(1)有同学认为,AB两处引发哲思的现象没有区别。
你赞同吗?请简述理由。
(3分)(2)请在C处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意”和“象”之间的关系。
(2分)3、第三组写诗咏月。
请你根据孟浩然《宿建德江》的情感,仿照蔡培国《月》的形式,以《月》为题写一首三行小诗。
(4分)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蔡培国一条银色的扁担这段天涯,那段故乡月4、第四组研究不同诗人的月。
下面是汇报研究成果时的串词,请你帮助写完整。
(4分)(开场白)千江有水千江月。
当月照进李白的诗,便化作了浪漫与不羁,是对影成三人的自得其乐;;。
2024普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2024普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0b0df3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9.png)
2024普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说明:1.本卷共22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
(《浣溪沙》)2.若夫______________,云归而岩穴瞑。
(《醉翁亭记》)3.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小浦参观历史博物馆兵器陈列室,看到文物中沉淀了历史的记忆与岁月的印迹,不禁联想到《赤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9题(22分)【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乙】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丙】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①。
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
”有间,有所穆然②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③,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④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⑤也。
”【注释】①进:这里指学习新曲子。
②穆然:沉静深思的样子。
③几然而长,眼如望羊:体形颀长,眼光远大。
④辟席:即避席。
古人席地而坐,离座而起,表示敬意。
⑤《文王操》:周文王作的琴曲名。
5.【甲】诗选自《_______》,【乙】文选自《________》,此两书与其他三本经典著作合称为“五经”。
2024年上海市崇明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上海市崇明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adb41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d.png)
2024年上海市崇明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卷2024.01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13分)1.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3.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4.小明同学旅游时遥望山野,看到夕阳余晖下漫山红色的枫叶,情不自禁地用王绩《野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心情。
(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一10题。
(22分)【甲】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醉翁亭记(节选)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
……为鲁山令,有盗系①狱,会虎为暴,盗请格②虎自赎,许之。
吏曰:“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
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
”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
岁饥,日或不爨③。
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
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瓤而已。
(《新唐书》,有删改)【注释]①系:拘囚,关进牢狱。
②格:打斗,击杀。
③爨(cuàn):烧火煮饭。
5.【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人名),我们还学过他另一篇作品《___________》。
(2分)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1)下列与文中加点词“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如释负重B.忘恩负义C.负荆请罪D.久负盛名(2)许.之矣___________7.用现代汉语解释【乙】文中划线句。
2024年4月山东曲阜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4月山东曲阜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0aced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6.png)
2024年4月山东曲阜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一、基础积累: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我家老屋后面有一棵巨大的银杏树,树枝峥嵘....,..,层层叠叠的枝叶从三抱粗的树干上横斜逸出,冠盖如云摭天蔽日..了一方天地。
春日的银杏仍(沉湎/沉浸)在冬日的睡梦中,只待和煦的春风,甘柔的春....,荫庇雨将它唤醒。
春雨过后,①。
它不在乎穿什么新衣,它总是(随遇而安/随波逐流)。
夏天,银杏恣意喷薄....地展现出来。
冬天的..出生命的本色,②。
入秋,③。
将秋天最具有代表性的美淋漓尽致银杏最为安祥....和不可侵犯..,也最为悲壮。
即便是只剩下一副孤零零的骨架,它也依然显出一股凛然之气的庄严。
④。
无论刮风和下雪,它都只是坚定地屹立着,迎风对雪。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峥嵘冠.(guàn)盖如云B.喷薄.(bó)摭天蔽日C. 荫.(yìn)庇淋漓尽致D.安祥凛.(lǐn)然之气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沉湎随遇而安B.沉浸随遇而安C. 沉湎随波逐流D.沉浸随波逐流3. 在文中四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①它开出绿色的花,如同一攒攒未成熟的葡萄,掩藏在茂密的枝叶间②银杏伸个长长的懒腰,抖落一身的疲惫③银杏换上暖色的新装,枝叶掩映间,白果色泽晶莹,如珍珠般成群排列④它的躯干高耸入云,它的四肢顶天立地B. ①银杏伸个长长的懒腰,抖落一身的疲惫②它开出绿色的花,如同一攒攒未成熟的葡萄,掩藏在茂密的枝叶间③银杏换上暖色的新装,枝叶掩映间,白果色泽晶莹,如珍珠般成群排列④它的躯干高耸入云,它的四肢顶天立地C. ①它的躯干高耸入云,它的四肢顶天立地②银杏换上暖色的新装,枝叶掩映间,白果色泽晶莹,如珍珠般成群排列③它开出绿色的花,如同一攒攒未成熟的葡萄,掩藏在茂密的枝叶间④银杏伸个长长的懒腰,抖落一身的疲惫D. ①它开出绿色的花,如同一攒攒未成熟的葡萄,掩藏在茂密的枝叶间②它的躯干高耸入云,它的四肢顶天立地③银杏换上暖色的新装,枝叶掩映间,白果色泽晶莹,如珍珠般成群排列④银杏伸个长长的懒腰,抖落一身的疲惫4.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无论刮风和下雪,它都只有坚定地屹立着,迎风对雪。
202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08868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c.png)
牡丹江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 分钟2.全卷共分三道大题,总分120 分3.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第1~5题,共22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从气势磅薄的吊水楼瀑布步行几分钟后便可到达红罗女文化园,走进文化园你会感受一份静mì,收获温馨的惬意和欢乐。
在这里,饱赏景区奇美的湖光山色的同时,还可以了解一段关于镜泊湖的传说故事。
红罗女是镜泊湖的象征,由于红罗女的美丽传说,让镜泊湖文化富有了迷人神奇的色彩。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善良的红罗女,她住在镜泊湖上。
红罗女有一面宝镜,哪里的人们有苦难,只要用红罗女的宝镜一照,便可以消灾.。
这件事传到了王母娘娘的耳朵里,她嫉妒红罗女并派天神盗走了宝镜。
红罗女到天上去索取,与王母娘娘发生了争执,宝镜从天上掉了下来,就变成了现在的镜泊湖。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静mì 惬.意(2)找出文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3)选段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4)依据选文内容,为镜泊湖拟写一则广告语。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A.万人大礼堂内,庄严的国徽与巨大的五角星灯交相辉映....。
B.宣扬清正廉明的《包公断案》、警示远离毒品的《虎门销烟》、展现忠肝义胆的《杨门忠烈》……舞台上的一幕幕表演让人目不暇接....。
C.《诗歌名物百例》一书的装帧十分漂亮,高贵优雅的绛紫色绒布面精装,全彩印制图文并茂的体例布局,从文字疏密到纸质选材,处处都透出一份匠心独运的设计,展读之余,确是琳琅满目....。
D.在中国历史中,曾有四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书籍,被称作四大名著。
它们分别是《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及《西游记》。
3.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A.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很多文人在自己的作品中写到它们,如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初三语文一模
![初三语文一模](https://img.taocdn.com/s3/m/b70dfc9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0.png)
初三语文一模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冗长(yǒng)
B. 窥伺(kuī)
C. 蹒跚(pán)
D. 恣睢(suī)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座大楼的建成,将为这个城市增光添彩。
B. 他说话时总是抑扬顿挫,声音十分好听。
C. 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能妄自菲薄,放弃自己。
D. 他在会议上慷慨淋漓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_____》三部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出自_____(作者)的《庄子》。
《沁园春·雪》中,“须晴日,_____,分外妖娆”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雪景图。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选段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_____
(2)濯清涟而不妖:_____
选出对“香远益清”中“益”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A. 更加
B. 好处
C. 增加
D. 渐渐地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品质?
文中作者将莲与菊、牡丹进行对比,其用意是什么?
四、作文(40分)
题目:我记忆中的那个人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内容具体,条理清晰,表达真情实感。
2024年石家庄市裕华区初三语文中考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石家庄市裕华区初三语文中考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d93fa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f.png)
2024年石家庄市裕华区初三语文中考一模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上和答题卡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第一部分(1题13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巨龙入海,雄伟(jīdàng),山海关,记录着成继光戍守边关十六载的模样;战火停息,烽烟消散,古长城,寄托着中华儿女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的美好向往。
气候的嬗变让农耕与游牧在历史长河里此消彼长,王朝的A(更替/交替)使燕赵大地融合成血脉一家的景象。
燕赵儿女赓续先辈之志,承起建设之梁。
铁水B(奔涌/汹涌),钢花飞溅,这份热情熔铸进工厂沸腾的铁浆。
黄沙遮天,寒风凌厉,这份担当(jiāo guàn)务林人手中的幼苗,将塞罕坝贫瘠的荒原变为林场,使城市上空告别黄沙莽莽的过往。
当我踏上河北这方位于祖国心脏地带的热土,才明白,他并不像记忆中那般暗淡无光。
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jīdàng)________②(jiāo guàn)________(2)给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①血脉()②铁浆()(3)文段中的“嬗”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查得此字读“shàn”,有“更替,蜕变”的意思。
(4)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A、B处。
(5)请用一个四字成语代替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6)在文段最后的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他虽务实沉默,却也赤诚滚烫;他虽低调内敛,却也举世无双。
B.虽他务实沉默,却也举世无双;虽他低调内敛,却也赤诚滚烫。
2024年上海奉贤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2024年上海奉贤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08915b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d.png)
2024年上海市奉贤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江南春》)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3.__________________,沉鳞竞跃。
(《答谢中书书》)4.不管前路如何艰难,有志者一定会如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所写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10题(22分)【甲】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书遗蔡允元(元丰八年九月作于楚州)仆闲居六年,复出从仕。
自六月被命,今始至淮上,大风三日不得.渡。
故人蔡允元来船中相别。
允元眷眷不忍归,而仆迟回不发,意甚愿来日复风。
坐客皆云东坡赴官之意,殆似小儿迁延避学。
爱其语切类,故书之,以遗.允元,为他日归休一笑。
5.【甲】【乙】【丙】三篇的作者都是________(朝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
(1分)6.【甲】词中的“绮户”的意思是___________(2分)7.加点字解释。
(4分)(1)大风三日不得.渡___________(2)以遗.允元___________8.句子翻译(6分)(1)用现代汉语解释【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c80e6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e.png)
2024连云港市海州区九年级一模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本试题由四个主题版块构成,共6页,24小题,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作答,选择题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用2B铅笔填涂,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作答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和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试卷的指定位置,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与考试号。
语文是一场向美而行的跋涉,缘着听、说、读、写的小径前进、寻找、追觅,柳暗花明的是更宽广的世界,拔节生长的是更好的我们。
一、(29分)班级开展“听见世界的精彩”主题学习活动,请根据搜集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来自:网络字源查询)材料二:《史记》有言:“言能听,道乃进”。
从古至今,那些①、②、③的人,不仅得到了广泛尊重和赞许,而且总能获取事业的成功,A_。
卡耐基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要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上帝在创造人的时候,为什么给了我们一张嘴,却有两只耳朵呢?这是为了提醒人们,懂得倾听比懂得说话要重要得多。
多听少说,可以收获更多的信息,积zǎn()更多的力量,yíng()取更多的支持,会让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为周全,对世界的理解更为深刻,对人生的航向把握得更为稳tuǒ()。
(节选自《有一种尊重,叫倾听》作者石川,有删改)材料三: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便又有了“隶书”。
当时公事忙,文书多,书记虽遵用小篆,有些下行文书,却不免写得草率些。
日子长了,这样写的人多了,便自然而然成了一体,称为“隶书”。
到了汉末,才渐渐变了,椭圆的变为扁方的,“敛笔”变为“挑笔”。
这是所谓汉隶,是隶书的标准。
汉初还有草书,从隶书变化,更为简便。
隶书方整,去了挑笔,又变为“正书”。
正书本也是扁方的,到陈、隋的时候,渐渐变方了。
到了唐代,又渐渐变长了。
这是为了好看。
正书简化,便成“行书”,起于晋代。
(节选自《经典常谈》)[文字溯源]1. 搜集资料时,小语和文文对“听”字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兴趣,请参与交流。
2024年辽宁省初三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辽宁省初三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b6064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6c.png)
2024年辽宁省初三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捷.报(jié)秘决.(jué)辐.射(fǔ)一丝不苟.(gǒu)B.喷薄.(bó)遮.蔽(zhē)教诲.(huì)雕梁.画栋(liáng)C.取缔.(dì)绸.密(chóu)告诫.(jiè)茅塞.顿开(sài)D.妥帖.(tiē)纯粹.(chuì)遒劲.(jìng)大相径廷.(tíng)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_______,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_______了力量,有一些_______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
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
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_______: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
A.覆盖积蓄竟然一扫而光B.掩盖积累竟然销声匿迹C.覆盖积蓄果然销声匿迹D.掩盖积累果然一扫而光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学校。
②大多数人逛博物馆的目的不仅是“打卡”看热闹,更是要获得知识。
③博物馆的文物给人以直观、真实的感受,这是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的地方。
④而要真正发挥文物藏品的价值引领,不只需要考察其历史,还需要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精神内涵。
A.“一个博物馆”“获得知识”“学校教育”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是各不相同的。
B.句②中的前后两个分句用“不仅……更……”连接,表示二者之间是转折关系。
C.句③中“这是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的地方”的“这”指代的内容是“博物馆”。
D.句④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在“发挥文物藏品的价值引领”后加上“作用”一词。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某中学举办以“致敬经典·点亮青春”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活动安排如下:博观约取,古今荟萃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上海徐汇2024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海徐汇2024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30574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8.png)
2024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徐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3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3.造化钟神秀,(杜甫《望岳》)4.秋天,小文同学和家人在山中旅游,眼前落日美景让她蓦然记起王绩《野望》中的诗句“,。
”(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10题(22分)【甲】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丙】仅二竹笼张岱明轩輗由御史为按察使,清约自持,四时一布袍,常蔬食。
约诸僚友,三日出俸市肉一斤,多不能堪。
待故旧,惟一肉,或杀鸡,辄惊曰:“轩廉使杀鸡待客矣。
”后以都御史致仕①。
上问曰:“昔浙江廉使考满归家,仅二竹笼,是汝乎?”輗领首谢。
(节选自《夜航船》)【注释】①致仕:辞去官职退休。
②顿首:跪而头叩地。
5.【甲】诗的作者陶渊明是(朝代)诗人。
(2分)6.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划线句。
(3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7.根据知识框中的文言知识,下列选项中可以合并解释的一项是(3分)A.结庐B.白丁C.故旧D.辄惊8.下列对【丙】文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A.轩貌廉使杀鸡等待客人了。
B.轩輗廉使杀鸡招待客人了。
C.轩輗派人杀鸡招待客人了。
D.轩輗派人杀鸡等待客人了。
9.品读【甲】诗【乙】文中写景的句子,填写表格。
(4分)诗文写景句子所写景物景物动态【甲】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 还【乙】文 (1) 苔痕、草色上、(3)10.【甲】诗【乙】文的作者和【丙】文主人公都选择了朴素的生活,但原因各有不同。
2024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9695b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4.png)
2024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黄浦】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13分)1.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2. ,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3.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范仲淹《岳阳楼记》)4.当我们陶醉于自然界中,常常会进入“得意忘言”的境界,那一刻恰好印证了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两句诗:“,。
“(二)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5-9题。
(22分)[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字,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醉翁亭记(节选)(1)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丙]书马犬事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①出游。
有奔马毙犬,公曰:“(3)试书其一事。
”’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
”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
”公曰:“(4)使之修史,万卷未已也。
”曰:“内翰②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
”相与一笑。
[注释]①同院:指与欧阳修同在翰林院供职的人。
②内翰:翰林的别称,此处指欧阳修。
5.甲词作者(人名),乙文作者欧阳修,都是宋代著名家。
(2 分)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和丙文中的画线句。
翻译恰当的是(4分)A.(1) (3)B.(1) (4)C.(2) (3)D.(2) (4)(1)不久夕阳挂在西山上(2)人们知道从太守游玩中获得乐趣(3)大家尝试写下其中一件事(4)让你们编修史书,一万卷也写不完了7.“何”在调典中的解释有 A. 谁 B.什么 C.怎么样; D.为什么,为下列句子中的“何”选择一个正确的选项(填字母): (4分)(1)今夕是何年()(2)内翰云何8.“旷达”形容人的心胸开阔、豁达。
2024年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考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88151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1.png)
2024年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考试卷一、(16分)研学实践能让同学们在“行走的课堂”中增长见识、收获新知。
某中学赴山东博物馆开展研学实践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我为文物代言我是鲁国大玉(bì)(图一),是名副其实的镇馆之宝,山东博物馆穹顶设计的灵感就来自于我。
①我不仅有倾国倾城的容颜,在古人心目中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我是祥瑞的象征,代表着古人对神灵无限的崇敬。
这个既牙咧嘴的青铜器就是我——亚丑钺(图二)。
②我因嘴的两侧铸有铭文“亚丑”二字而得名。
有学者推断“亚丑”是活跃在青州一带古代部族的名号。
这一带出土的青铜器,毋庸置疑地印证了“亚丑”部族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势力的强大。
③我们锚是主人身份的证明和权(lì)的象征。
“黑如漆,亮如镜,薄如气、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
”我就是咱山东博物馆赫赫有名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图三)。
不要看我皮肤黝黑像个壮以,其实我非常脆弱,我的杯壁甚至比蛋壳还要薄,工匠们必须处心积虑才能完成。
④我们家族的兄弟们,一般盘口最薄,大约0.5毫米左右,有的甚至只有0.2至0.3毫米。
我的家族代表了史前制陶业的最高峰。
图一图二图三1.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玉(bì)”是中央有穿孔扁平状圆形玉器,应写为“大玉璧”。
B.“活跃”指行动积极、踊跃,“跃”应读作“yuè”。
C.“权(lì)”在文段中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应写为“权利”,而非“权力”。
D.“黝黑”中“黝”是形声字,“幼”是声旁,该字读作“yǒu”。
2.材料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名副其实B.毋庸置疑C.赫赫有名D.处心积虑3.材料中四处画线句,有语病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任务二:我与文字对话4.山东博物馆藏有1.05万片甲骨,同学们对文字的演变产生了浓厚兴趣。
以下图片是“马”字的三种字体,请根据对话内容辨识字体,将相应字母填在横线上。
2024年3月广东省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3月广东省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3fc4d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7.png)
广东省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模拟(一)一、积累运用(29分)1.默写古诗文。
(共10分。
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李白《行路难(其一)》)(4),,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5)在古诗文中,作者常常借描写景物来抒发思想感情。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看到“,,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的月下美景而倍感愉悦;《商山早行》中,温庭筠看见",枳花明驿墙”的山野景色后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月夜忆舍弟》中,“,”让杜甫的思绪乘着月色飞翔,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2.“柳”因与“留”谐音,故诗人常常借它表达“留恋、惜别、怀乡”之情。
下面诗句中的“柳”不具有这个表意效果的一项是()(2分)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小雅采薇》)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C.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D.(陆游《游山西村》)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分)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诗是翻腾内心之叹息,诗是文学大观园里一道最yāo ráo的风景。
读《沁园春·雪》,我们可以感受毛主席激荡的豪情;读《周总理,你在哪里》,我们可以体会作者那深沉的敬意;读《我爱这土地》,我们可以谛听诗人心中的yōu qī;读《乡愁》,我们可以触摸作者渴望两岸统一的初心;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们可以与作者分享那“四月天”的娉婷;读《我看》,我们可以畅想那摇曳着的自由。
与诗为伴,每一天都深受震撼;与诗为伴,每一天都会明媚xiān yán。
亲近诗歌,定能遇见不一样的自我!(1)yāo ráo()(2)yōu qī()(3)xiān yán()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2024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024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a2accf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04.png)
2023--2024学年焦作市九年级第一次模拟测试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2分)【美的历程】你去过北京天安门前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吗?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lán)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等的想象画像,它们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
让我们从遥远的记不清岁月的时代开始,作一次美的(xún)礼。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líng qiánB. lín qiánC. líng qiǎnD. lín qiǎn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斑(lán) (xún)礼【线的艺术】作为中国民族象征的“龙”的形象,是蛇加上各种动物而形成的。
它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鬛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
3.赏析上图“龙”在不同时期的汉字书写,并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3分)①一般形式美经常是静止的、程式化、规格化和失去现实生命感、力量感的东西(如美术字)。
②其秘密在于它们把象形的图画模拟,逐渐变为纯粹化(即净化)了的抽象的线条和结构。
③“有意味的形式”则恰恰相反,它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
④甲骨文、金文开创了中国书法艺术独立发展的道路。
⑤这种净化了的线条——书法美,就不是一般的图案花纹的形式美、装饰美,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
A.①③②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④②⑤①③D.④①③②⑤【诗的国度】4.中国是诗歌的国度。
请阅读下列表格,完成经典诗歌默写。
(8分)先秦古代诗歌源头《诗经》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①__,君子好逑。
”开篇。
汉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曹操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XXXX中学九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卷说明:1. 本试卷共 4页,附有答卷,答卷共4页2.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全卷满分为120分。
3. 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学校按要求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
5.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6. 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字迹的笔,不能用铅笔或红色字迹的笔作答。
一、基础(25分)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 ,!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分)(2) 关关雎鸠,。
(《诗经》)(1分)(3)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1分)(4) 假期我们到原始风貌保持完好的丹霞山旅游,沿途高山雄奇,涧水清澈,植被茂盛,简直可以用郦道元《三峡》中的“,”来描述眼前的美景和感受。
(2分)(5) 把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默写完整。
(4分)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 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ǐ yí( )的神色。
(2) 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 ( ),便是敬。
(3) 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tì sì héng liú( )的。
(4)它们的传统是yǐn jǐng shòu lù(),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
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交警大队在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大家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
(删去“和事故隐患都”)B. 听到几位华人拾贝者在英国遇难的消息,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删去“久久”或“长时间”)C. 当代青年应担负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
(在句末加上“的重任”)D. 既然你能够仔细地读完这本书,那么,你一生将受益无穷。
(将“既然”改为“只有”)4. 请从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并至少使用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人物动作或神态的话。
(80字之内)(4分)嗤笑嬉闹收敛面面相觑挖心搜胆唯唯连声对答如流奴颜婢膝5.怎样读书才更有效?请联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分)材料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既引起自己阅读兴趣价值的书。
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
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就看谁有眼力能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
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表明一个人的情趣、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
因此,读什么书会像一面镜子,将人们的精神世界映照得一清二楚。
材料二: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
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
其实,形成自己的阅读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
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瞧瞧,连兴趣也谈不上,更不用说癖好。
探究结果:二、阅读(45分)(一)满井游记袁宏道(12分)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冻风时作/于时冰皮始解B. 作则飞沙走砾/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 欲出不得/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D.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余之游将自此始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8. 冬去春来,“□□□□”的郁闷随着稍微暖和的天气一扫而空,初到满井的作者感到自己“□□□□□”,尽情游览一番之后,油然而生“□□□□□□□□□□,□□□□□□□□”的感慨,并誓言“余之游将自此始”。
(用原文的语句填空)(4分)9.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开头并未像一般文章那样扣题行文,而是先写不能出游,不仅造成了行文的波澜,还欲抑先扬地为下文作好铺垫,目的是为了突出畅游满井的无比愉悦。
B. 第二段中“稍和”的交代和“偕”“出”“至”等一系列动词,足见作者挣脱束缚,渴望春游的心情急不可耐。
C. 第二段写景突出了北国春天的特点,寥寥数笔,景致特点鲜明,如在眼前。
D. 本文充分表露了作者厌弃官场,渴望置身于大自然惬意天地的心声。
(二)跟自己比(10分)①我们动不动就跟别人比,而且无所不比,比成绩、比结果、比地位、比职称、比权势、比财富等等,不一而足。
结果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强于别人,一种是自己弱于别人。
前者往往使我们变得愉悦、得意,甚至骄傲起来;后者往往使我们变得不快、郁闷,甚至燃起嫉恨之火。
也就是说,不管哪种结果,都会让我们变得不平静。
最可怕的是,在跟人比较中,我们丢失了自己。
②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如果总喜欢跟人比较,这种境界就很难达到。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在我看来,如果非要比较的话,那就跟自己比吧。
③桓温年轻时与殷侯齐名,所以常常怀有竞争之心。
有一次,桓公问殷侯:“你与我相比,如何?”殷侯回答说:“我和自己打交道已经很久了,宁愿做我。
”这是《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
元代学者黄元瑜用殷侯的答语来命名他的亭子,叫做“做我亭”。
看来,古人早已懂得把目光由外在事物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自我。
换言之,从自己身上找“答案”不愧为明智的做法。
因此,跟自己比,总算找对“对手”了。
④女作家乔叶说:“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
”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既然这样,那么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思想、行为等就会有差别。
去年的你跟今年的你、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刚才的你跟现在的你……如果在它们之间用减法,结果往往不会是零,要么是负数,要么是正数。
也就是说,你可能进步了或倒退了,更加成熟了或更加幼稚了,懂得宽容了或更加狭隘了,宠辱不惊了或更加浮躁了……⑤因此,在成长中,我们不能总是前进,有必要时常停下来,想想自己的以前和现在,也就是让“旧我”和“新我”比一比。
如果“新我”名副其实地进步了,升级了,那么就要沿着脚下的路,一如既往地向前,朝更高的制高点迈进;如果不是这样,就要总结、反省,寻找、分析“退步”的原因,目的是把今后的路走好,让自己取得进步和收获。
从这个意义上说,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⑥蒋勋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这样一件事情。
有一次,他问一位学植物学的朋友:“如果含笑的香味和百合的一样,会怎样?”那位朋友告诉他:“那它就会被淘汰。
因为它东施效颦,没有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
”看来,要想有声有色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盲目地跟人比较,胡乱地模仿他人。
跟自己比,守住自我,才是正道。
10. 阅读④⑤两段,说说为什么“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3分)11. 联系上下文谈谈第③段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4分)1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本文是针对有些人“动不动就跟别人比,而且无所不比”的现象引发议论的。
B. 喜欢跟别人比的人不是因为超过他人变得骄傲,就是在盲目攀比中失去自我,要么因为不如他人而产生嫉恨,不可能达到宠辱不惊的人生境界。
C. 第⑥段写蒋勋先生演讲时提到的事情,有力地论证了“不能盲目地跟人比较”的观点。
D. 本文采用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三)滴水之恩秦文君(15分)我们当时的班里,有个名叫金龙的男生,此人的名字起得富丽堂皇,可品行却是一塌糊涂。
他有点“斗鸡眼”,眼睛总像是在凝视鼻尖的正前方;头发理得极短,根根竖起;而且学习成绩也很烂。
当然,他最大的特点,一是穷,穷到非拖欠书杂费不可;还有就是爱打架,谁冒犯他,他就抡拳头。
有时他也打输,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的腮帮子被打肿了,顷刻间一张脸胀大了一圈,像猪头。
我和金龙几乎没有什么交往,那时我是个胆怯的女孩,我保护自己的诀窍是:不去招惹金龙这样的首恶分子,甚至连目光都不在他身上停留。
有一天轮到我值日,却发现金龙捂着肚子坐在椅子上。
我放慢打扫的速度,故意看着窗外。
隔了一会,忽听“哐”的一声,他竟跌坐在地上,牙齿将嘴唇咬出血来。
我不得不跑过去问他怎么了,他只是摇头;我拿出手巾给他擦血,他没接,只用手背在嘴上抹来抹去。
后来我才知道他肠子有病,有时会痛昏过去,可他怕贫穷的父母担忧,从不对家人言及,每次发病都是靠自己的免疫能力,慢慢挨过去。
又过了不久,班里排演大合唱,准备国庆节全体上台演出,并且规定每人准备白衬衣蓝裤子,可金龙说他不参加。
知情的人说,他没有白衬衣。
到了演出那天,大家都觉得少一个人不好。
于是我就出面向邻班的男生借了一件白衬衣交给金龙。
金龙先是推让,面红耳赤,最后还是接受了。
演出散场后,金龙将衬衣还给我,他居然把衬衣叠得工工整整,就像一个非常斯文的男生,这令我非常惊喜,忽然感觉他并不是那么可恨。
不久,班里就传出闲话,说金龙在他的小本子里记着我的名字。
有人说那是个黑名单,上了那个名单可能要挨拳头了;也有人说,金龙钟情谁,就把谁的名字记下来。
这两种说法对我来说都是可怕的。
可直到毕业,金龙都没来找过麻烦,弄得我倒在心里藏了个谜团,甚至又恢复了冷淡的态度。
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一次我在闹市与金龙相遇。
此时,他已是个沉稳、温和的父亲了,说起当年的生活,他忽然说:“你的名字也在我的名单册里……”我几乎叫出声来:“为什么?”他说他至今还保留着那个名单册,那里记的是帮助过他的人的名字,他是个不惯言谢的人,但他以他的方式表达深藏于心的感谢和敬意。
人与人骨子里也许都是记情的。
另一个我认识的女孩,也是家境贫寒到眼看要挨不过去了,后来社会送来了关怀,她的同学也慷慨捐款捐物。
她将同学们的赠物放在箱中,舍不得动用,说是每天打开箱子看一遍,想到周围有那么多的关怀、爱心,就忍不住喜极而泣。
她要永久保存它们,这是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