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精神分析新版

合集下载

第十七章新精神分析

第十七章新精神分析

十七、新精神分析的知识要点与习题(一)知识要点从精神分析到新精神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新精神分析组成和主要特点;新精神分析与古典精神分析的区别;霍妮的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观点;基本焦虑;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说;逃避自由;个人性格;社会性格;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说人格发展划分的八个阶段。

(二)考核要求1.了解从精神分析到新精神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出是:(1)一些德国精神分析家移居美国后,正遇上世界性经济危机,加上美国与欧洲文化传统又不同,因而病人极为关心的问题是经济问题。

这是他们抛弃泛性论而重视社会因素致病的基本原因。

(2)新精神分析是精神分析在同美国的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种学、文化人类学等理论的融合中形成的。

(3)社会文化学派是美国实用主义和行为主义的观点同精神分析的许多论点和治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主要代表有:霍妮、沙利文、卡丁纳、弗罗姆、埃里克森等。

2.了解新精神分析是 20 世纪 30 年代后在美国兴起的精神分析学派,又称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简称文化学派。

它仍然坚持以潜意识为基础的人格学说,但却做了—些重要的修订和补充。

狭义新精神分析指美国的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广义的新精神分析指未脱离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体系的所有对弗洛伊德理论进行变通、修正和扩充的理论,包括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霍妮、弗洛姆和埃里克森等人的美国社会文化学派及英国的对象关系论、瑞士的存在主义分析学派等。

3.掌握新精神分析与古典精神分析的主要区别:(1)从对力比多或性等生物因素的强调到对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因素的重视(2)重视发生、发展心理学。

(3)从主张性恶论到倾向于性善论。

4.了解霍妮是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开创者。

她将精神分析的研究重点从本能与文化的矛盾转移到文化本身的矛盾,最先建立起了社会文化学派的基本理论框架。

她还坚信人生来就有自我实现的建设性力量,这种乐观的精神也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第三章新精神分析

第三章新精神分析

(四)社会兴趣
• 有人批评阿德勒的早期理论,认为它 把人基本上看成是自私自利的,只顾追 求个人优越的个体。为了应付这种批评, 阿德勒提出了社会兴趣的概念。

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是所有人具有的 一种先天需要,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 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需要。 • 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在其生命 过程中必须完成职业、结婚、养育子女 等社会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人们之 间必须分工合作,相互协作。所以,人 生下来就必然具有一种先天的社会兴趣。
第一节、阿德勒的个体心 理学
• 个体心理学是由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 家和精神病医生,阿尔弗莱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1870-1937)创立的。 阿德勒是弗洛依德早期的追随者,但他 与弗洛依德存在很大的理论分析,于 1911年脱离了弗洛依德,创立了自己的 理论体系即“个体心理学”,成为精神 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依德的人 .
• 能够跟别人分享及关怀别人的福祉,是心理健 康的一项指标(sheman& Dinkmeyer, 1987)。阿德勒认为,随着社会兴趣的培养, 自卑与疏离感会渐渐消失。社会兴趣可经由教 导与学习而获得。人们由共同叁与活动与互相 尊重而表达出社会兴趣,此时他们是往生命的 光明面发展,而未具社会兴趣的人会变得沮丧, 生活笼罩在黑暗面。
生成就的动力。
3.侵犯驱力和男性反抗
• 阿德勒认为,为了克服自卑感,儿 童用先天的“侵犯驱力”来寻求补偿, 使自己的人格在文化与顺应中得到发展。 后来阿德勒将“侵犯驱力”改为“男性 反抗”。他认为如果儿童顺应或很少反 抗,这种自卑感就使人变得女子气,成 为生活的弱者。反之,儿童若奋起反抗, 这种自卑感便促使人男性化。
• 在某些情况下,有器官缺陷的人不仅可以通过 补偿机制克服自身的缺陷,而且还可能通过过 度补偿,成为一个特别优秀的人。

新精神分析

新精神分析

新精神分析(转)一、从古典的精神分析到新精神分析(一)新精神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各国,随之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神经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患者的病因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各种复杂的因素,其中以经济因素尤为突出,已非泛性论所能解释。

20世纪30年代以来,各学科都逐渐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在精神病治疗方面,也注意到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深信与患者的交互影响的重要性。

在此情况下,精神分析由里比多说演进为了文化说。

(二)新精神分析的特点新精神分析的特点是强调精神病病因学的社会因素,重视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新精神分析学家否定里比多或性的重要性而代之以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因素。

2、新精神分析学家重视发生法,研究发展心理学。

3、新精神分析学家倾向于性善论,而不同于弗洛伊德所认为的潜意识里装着的是不可告人的欲望。

二、沙利文及其心理学理论沙利文(1892-1949),第一个文化派精神分析理论家,主要著作有《现代精神病概念》。

他非常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其精神分析理论又叫人间关系理论。

(一)人格学说沙利文认为人格是那些经常发生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模型,它们能表明人的生活特性。

即人格是一个中间变量,从一个人与其他的人和物有关的行为中推论而得,一个人的人格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才能存在。

他主张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种关系包括了心理关系。

沙利文把一个人从婴儿到成年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前青年期、成人早期和成人后期这六个阶段,认为每一阶段的年龄大约与某一成熟程度相当。

成熟很重要,因为它能使个人觉察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各个方面并能给予应付。

在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中,生理成熟与社会认可之间产生矛盾冲突可以引起焦虑、倒退和自我中心的人格。

他的人格发展已证实有三个过程:动能、人格化和认知过程。

动能代表一种相对持久的模型,这些模型是有机体在体验自己生存时出现的,可用以了解人对人的行为的有意义方面。

新精神分析(二)

新精神分析(二)

自我认同感(自我同一性)
自我的基本功能是建立并保持自我认同感。 通常发生在青春期后期。 个人同一性,清楚认识自己固有的特点、爱
好、理想,这是一个要确定自己做什么样人 的时期。 集体同一性,追求一种社会的认同感。 形成自我认同时,成为青年面临择业、婚姻 等时的无声标准。
同一性混乱
控制;又要给予儿童一定的自由,管教不能过于严 厉 学会适应社会规则又不至于过分丧失自主性—意志 具有意志的儿童能够面对怀疑与害羞的境地,表现 出自我抑制和自由选择不可动摇的决心
阶段三:主动对内疚
测测你的自我认同感
11 我为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感到骄傲。 12 人们对我的看法与我对自己的看法差别很大。 13 我感到被忽略。 14 人们好象不接纳我。 15 我改变了自己想要从生活中得到什么的想法。 16 我不太清楚别人怎么看我。 17 我对自己的感觉改变了。 18 我感到自己是为了功利的考虑而行动或做事。 19 我为自己是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一分子感到骄傲。
自我是一个独立的力量,不再是本我和超我 压迫的产物
自我是一种心理过程,包含着人的意志活动, 是可以加以控制的
自我是人的过去经验和现在经验的综合体, 能够把人的内部发展和社会发展综合起来, 引导心理能量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决定着个 人的命运。
自我
自我的作用不仅仅是防御性的,其言语、思 想、和行动等都带有自主性,具有对内外力 量的适应性。 自我有许多积极的特性,诸如信任、希望、独 立、自主、创造等。凡是具有这些特性的自 我都是健康的自我。
记分方法
奥克斯和普拉格1986年编制,用于测量成人 是否能成功地通过埃里克森提出的8个阶段。 1=完全不适用 2=偶尔适用 3=常常适用 4=非常适用

第四章 新精神分析第一节

第四章 新精神分析第一节

(四)创造性自我与活动程度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在形成自己的生活风格时并不是消 极被动的,而是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遗传积极地建构 它。创造性自我能够使我们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决定 了人的心理健康与否、社会兴趣正确与否。 阿德勒的创造性自我的思想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 模式是针锋相对的,他极其重视自我及其创造性在人格 形成中的作用。这深深地影响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活动程度是指每个人活动的范围和形式。它是儿童在生 活早期经过任意创造而形成,它一旦形成又会影响着个 体一生的发展。
(二)生活风格的形成
阿德勒认为错误的生活风格是由童年期的三种 状态引起的。①器官缺陷。②溺爱或娇纵③受 忽视或遗弃 儿童在四五岁时就已形成了他的生活风格。它 是以 “原型”的方式无意识地表现出来。其内 容包括人生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策略等。 什么样的生活风格取决于个体的生活条件、家 庭环境、社会环境
二、器官缺陷、自卑感、追求优越 与社会兴趣
1、器官缺陷与补偿 1907年发表了著作《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 偿》,他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某一 器官手损害时,会采取某种手段或方式来加 以补偿。 补偿的两条途径:集中力量发展功能不足的 器官;发展其他的机能 来补偿有缺陷的机 能。 器官缺陷一方面为个体的生存发展带来不 便,但另一方面有可能成为推动个体发展的 动力。
(三)理解生活风格的途径
个体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分析人的生活风格, 理解独特的个体,以便更好地把握个体的未 来,为儿童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理解生活风格的三种途径: 1、出生顺序:父母对子女教养的方式或给予 的关注会根据子女的出生顺序而变化,同胞 兄弟姐妹之间也常常因要争取父母的爱而相 互竞争。 2、早期记忆:个体对于自己早年生活的记忆 往往为人们了解其独特的个性提供了线索。 3、梦的分析:梦能够显示一个人的生活风格。

第三章 新精神分析定稿

第三章 新精神分析定稿
第三章
新精神分析
• 新精神分析论是西方现代的一个哲学思潮,也 是西方现代人格心理学的一个学派。它主要是 在20世纪30年代后从经典精神分析论中(除弗 洛姆之外)分化出来的。
• 新精神分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广义的新精神分析是指在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和方 法方面并没有脱离弗洛伊德体系,而同时又对经典 精神分析论有所变通、修正和扩充的理论:主要包 括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霍妮、 沙利文和弗洛姆的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以及埃 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等。
• 例如,霍妮的“基本焦虑说”、沙利文的“人际关 系说”等。特别是后来的新精神分析学家,完全承 认社会变量对人格的影响,乃至于很少应用“本能” 这个概念,他们较多地用个人生活史而很少用先天 的力量来解析人格的发展。
第三,重传统研究方法与实验法的结合。
• 弗洛依德只重视患者的自由报告和过去经验的回忆, 新精神分析学者日益重视把传统的分析方法与实验 心理学联系起来,增加了精神分析理论研究的客观 性与科学性。
一、阿德勒的生平
• 阿德勒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近 郊一个犹太谷商家庭。他从小 体弱多病,身患佝偻病而身材 矮小,5岁得了肺炎几乎丧命, 在街上玩时还两次被车撞。儿 时的创伤经历,死亡的恐惧仍 然促使阿德勒早年立志要成为 一名医生。阿德勒在家里六个 孩子中排行老二,从小羡慕其 兄长英俊的相貌。
• 188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维也纳医学
• 例如人类学家在研究原始部 落民族时发现,不同文化传 有一 定的差异。
• 部落民族与现代社会中的人 相比较,其特殊性更为明显。
• 这些人类学的发现,引起一 些精神分析家们重新对传统 的本能论进行思考。
三、新精神分析的特点
第一,强调自我的自主性及其整合与调节功能。

第三章 新精神分析定稿

第三章 新精神分析定稿
第三章
新精神分析
• 新精神分析论是西方现代的一个哲学思潮,也 是西方现代人格心理学的一个学派。它主要是 在20世纪30年代后从经典精神分析论中(除弗 洛姆之外)分化出来的。 • 新精神分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广义的新精神分析是指在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和方 法方面并没有脱离弗洛伊德体系,而同时又对经典 精神分析论有所变通、修正和扩充的理论:主要包 括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霍妮、 沙利文和弗洛姆的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以及埃 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等。 • 就狭义而言,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 理学是经典精神分析论转向新精神分析论的过渡阶 段。而美国的社会文化派则属于新精神分析论的特 有范畴。
(三)追求优越
• 1. 阿德勒受叔本华唯意志论哲学的影响很深, 他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受追求优越的向上意 志所支配,人行为的根本动力就是力求优越 • 2.这种追求优越的根源是什么?阿德勒认为追 求优越是先天的,所有人生下来就具有的东西。
3.追求优越的两重性
追求优越如同自卑感一样,具有两重性。
• (1)一方面它可以激励人去追求更大的成就,使人的 心理得到积极的成长。 • (2)另一方面有的人会因为追求自己个人的优越而忽 视社会与他人的需要,从而产生“优越情结”。 一个具有优越情结的人狂妄自大、自负自夸、轻 视别人、支配别人。这样的人难以与他人相处,最终 因缺乏社会支持而导致失败。
(四)社会兴趣
• 有人批评阿德勒的早期理论,认为它把人基本上看成是自私 自利的,只顾追求个人优越的个体。为了应付这种批评,阿 德勒提出了社会兴趣的概念。 • 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是所有人具有的一种先天需要,一种与 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需要。 • 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在其生命过程中必须完成职业、 结婚、养育子女等社会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人们之间必 须分工合作,相互协作。所以,人生下来就必然具有一种先 天的社会兴趣。

第三编 新精神分析学派(沙利文、埃里克森)

第三编 新精神分析学派(沙利文、埃里克森)

8 65岁-死亡
对艾里克森人格心理学的评价

贡献:
• 强调人格发展中社会和文化影响的作用,将精神分 析和社会学结合了起来; • 强调健康和适应性的自我机制,使精神分析不再局 限于临床个案的研究,而是拓展到了正常个体的研 究; • 把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发展阶段扩展到整个生命周 期,突破了其它自我心理学家仅仅描述幼儿早期人 格发展的局限性。 • 自我同一性与同一性危机等概念深入日常生活.
第二节 理论观点
一、人格动力 (一)生理过程:力比多和性欲 保留了本能和力比多学说,但已并不是
那么强调,他更愿意强调的是自我和社 会力量在人格塑造中所起的作用 。
(二)自我及自我同一性


1.自我
继承了弗洛伊德对于三我的划分,但艾里克森认为他 认为,①自我是人格中一个相当有力的、独立的部分, 其作用是建立人的自我认同感和满足人控制外部环境 的需要。埃里克森的理论被叫做自我心理学是很合适 的。②自我是一种心理过程,它包括着人的意识活动, 是可以加以控制的。③自我是人的过去经验和现在经 验的综合体,能够把人的内部发展和社会发展综合起 来,引导心理能量向合理的方向,决定个人的命运。 作用:①防御性 ②自主性,如游戏、言语、思想和 行动等。 ③适应性
第三章 沙利文的人际关系人格理论

第一节
沙利文的生平及著作
Harry Stack Sullivan (18921949) :Interpersonal Theory 美国人,精神病学家 大学教育不顺利,个体健康问题 《现代精神病学概念》,1947 《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 1953

二、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阶段 年龄 心理危机(发展关键)
1 2 3 4 5 6 7 0-1岁 基本信任←→基本不信任 1-3岁 3-5岁 5-12岁 12-20岁 20-24岁 25-65岁 自主←→羞怯和疑虑 主动←→内疚 勤奋←→自卑

第三编 新精神分析学派

第三编   新精神分析学派

第二节 艾里克森的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1902-1992
一、艾里克森的生平
艾里克森的一生中充满了自我认同感问题。 艾里克森1902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他的父亲是 丹麦人,在他出世前就抛弃了他的母亲。 1905年,他母亲与犹太医生结婚。后来的许多年, 他母亲一直告诉他Homburger就是他的亲生父亲。 进入青少年时期后,他才知道自己其实是一个私生 子。
卡伦· 霍妮 [Karen Danielsen
Horney 1885.19.16-1952.12.04],
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 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 要代表人物,社会心理学的 先驱。她出生于德国汉堡附 近 一个名叫卡伦· 丹尼森 (Karen Danielsen)的小村 庄,因病逝于美国纽约。
第四节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相关研究 一、焦虑和应对策略
二、攻击 三、依恋类型和成人的人际关系
阿 德 勒
安 娜
哈 姆
寻 求 优 越 、 教 养 、 排 行
自 我 防 御 、 自 我 发 展
自 主 性 、 自 我 的 适 应
自 我 、 同 一 性 、 人 格 发 展
神 经 症 、 女 性 心 理
权 威 、 破 坏 、 社 会 性 格
第一节
自我心理学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提出了“自我”,“自我防御 机制”等概念,这为自我心理学勾画出了一个初 步的轮廓,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但他的理 论体系是以“本我”为基础与核心的,自我的能 量 依然来自本我,而且是为本我服务的,因此可以 将他的体系看作是本我心理学。
承担社会义务
成年中期 同事、家庭 繁殖与停滞 generative vs.stagnation (25-50)

新精神分析理论

新精神分析理论

主要工作
• 神经症的研究 • 精神疾病的治疗 • 女性心理学
一、神经症研究
神经症标准与文化有关 神经症的两个特征: 神经症的两个特征: 固执 潜能与实现之间的脱节 内心冲突严重 其行为是强迫而非自发的 神经症共同的基本因素: 神经症共同的基本因素:焦虑以及为对 抗焦虑采用的防御机制 神经症是一种由恐惧、 神经症是一种由恐惧、由对抗恐惧的防 御措施,由为了缓和内在冲突而寻求妥 御措施, 协解决的种种努力所导致的心理紊乱
如何发现性格神经症
• 通过观察发现神经症:给予与获得爱的 通过观察发现神经症: 方式、自卑与自我怀疑、自我抑制、 方式、自卑与自我怀疑、自我抑制、攻 击性、 击性、强迫性的性需要和性抑制
神经症产生的基础-基本焦虑 神经症产生的基础 基本焦虑
• 父母(养育者)的基本罪恶(专制、过 父母(养育者)的基本罪恶(专制、 度保护、过度溺爱、羞辱嘲弄、 度保护、过度溺爱、羞辱嘲弄、残暴无 完美主义、反复无常、偏心、忽视、 情、完美主义、反复无常、偏心、忽视、 冷漠、不守信用、不公正) 冷漠、不守信用、不公正) • 基本敌意(Basic hostility) 基本敌意( ) • 基本焦虑(Basic anxiety):一种自以 基本焦虑( ):一种自以 ): 为渺小、无依无靠、无奈无助、 为渺小、无依无靠、无奈无助、无能为 并生存在一个充满欺诈、背叛、 力,并生存在一个充满欺诈、背叛、嫉 怨恨和暴力的世界中的感受。 妒、怨恨和暴力的世界中的感受。
–释梦 释梦 –阻抗和移情 阻抗和移情 –自我分析 自我分析
理论评价
• 批评
–与前人理论的相似性 与前人理论的相似性 –过于强调神经症,忽略正常人格的结构与发 过于强调神经症, 过于强调神经症 展 –理论内部一致性不够 理论内部一致性不够

第三编新精神分析学派详解课件

第三编新精神分析学派详解课件
新定义。
新精神分析学派与古典精神分析 学派在某些方面存在分歧,如对 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的重视程度

02
CATALOGUE
梅兰妮·克莱茵的理论
梅兰妮·克莱茵的生平简介
1882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
1920年代在柏林精神分析研 究所工作
02
01
03
1930年代移民英国,并在伦 敦建立自己的诊所
1960年代成为英国精神分析 学会主席
04
CATALOGUE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理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生平简介
1856年出生于奥地利
1882年与玛莎·伯奈斯结 婚
1881年获得医学博士学 位
1885年前往巴黎学习神 经学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
潜意识理论
认为人的心理由潜意识和意识两部分组成,潜意识是人的心理活 动的主要方面,它包含着人的本能的冲动和欲望。
安娜·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观点和应用
安娜·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同的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心理需求和发展任务。
安娜·弗洛伊德的理论在儿童心理咨询、教育、治疗等领 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她强调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认为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她提出的自我心理学和防御机制理论也为成人心理分析 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艾瑞克·弗洛姆、卡伦·霍妮、雅克·拉康等。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础
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是在社会文化 背景中进行的。
重视自我概念和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认为个体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自我概 念和自我同一性的缺陷。
关注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认为人的 心理问题往往与人际关系有关。

新精神分析学派

新精神分析学派
3.集体无意识: 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它不是后天学来的,而是由种族先天遗传的,而且它不是被遗忘的部分,而是我们一直都意识不到却影响深远的东西。
二、荣格的其他理论:
1、人格动力理论: 人格发展的背后有人格动力在推动,称之为心理能量; 心灵是一个相对封闭且自给自足的能量系统; 心理能量会前进也会退行; 心理能量也能发生能量转换和形态的变化 ;象征是促使心理变化的一种工具。
4.人格化: 指个人在追求生理需要和减少焦虑的经验中对自己、他人及各种事物所形成的具有态度倾向的形象。
5.人格的发展时期: 强调早期经历对成年人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发展阶段主要是由社会文化因素决定的。
三、弗洛姆的主要理论观点:
人格理论聚焦于人的焦虑感,以及为回避焦虑感而采取的措施上;
二、艾里克森与自我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的发展:
1、自我的概念: 人格中强势而独立的部分 ;促使人们完成建立自我认同的目标 ;主要功能在于建立及维持自我的认同感。
2、艾里克森的主要贡献:(1)提出“自我同一性”是指人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
(2)八阶段人格发展理论
(四)
社会文化观点的人格理论:
一、霍妮的主要理论:
三、分析心理学简评:
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强调人格的整体性; 情结理论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人格类型说开创了个体差异研究的新领域; 研究方法灵活多样。
(二)
一、个体心理学,阿德勒的主要理论观点:
1、人格动力学理论 :人人生来就有自卑感,人们寻求卓越是为了克服这种自卑感;追求卓越是人格发展的原动力。
3.女性心理学.

03 新精神分析

03 新精神分析

(二)神经症需要 友爱与赞许 寻求能够照看生活的伴侣 把自己拘限于狭小空间 权力 利用他人 获得声望 寻求别人的赞许 获得个人成绩 自负和不依靠他人 寻求完美
(三)三种神经症的人格类型 趋向他人( 趋向他人( moving toward people ) 远离他人( 远离他人( moving away from people ) 反对他人( 反对他人(moving against people ) 消除基本焦虑的原级防卫 (四)自我的理论 真实的自我 现实的自我 个体的潜能 个体现在身心存在的总和 理想的自我 自己的理想形象
阿德勒的心理发展理论
创造性自我 人不是遗传作用和环境影响的消极接受者, 人不是遗传作用和环境影响的消极接受者,人具有 积极性和主动性; 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遗传因素与社会环境的相 互作用 活动程度 影响着个体心理发展的形式和水平
个体心理学简评
贡献 1)确立了心理学的社会科学方向 2)不仅强调遗传和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双重作用,而且 不仅强调遗传和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双重作用, 重视意识自我的作用。恢复了意识在心理学中的主导地 重视意识自我的作用。 位,对人格的发展持主动、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 对人格的发展持主动、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 局限
第三章 新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就像一棵巨大的橡树, 弗洛伊德就像一棵巨大的橡树,矗立在一片树 林的中央, 林的中央,在对人格作出解释的众多精神分析理论 中,弗洛伊德的理沦是时间最长.最难对付,就好 弗洛伊德的理沦是时间最长.最难对付, 像-棵橡树落下树籽,这些种子又长成树—样,弗洛 棵橡树落下树籽,这些种子又长成树— 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繁衍出了一大批学者, 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繁衍出了一大批学者,其代表人 物阿德勒、哈特曼、埃里克森、霍妮、弗罗姆。 物阿德勒、哈特曼、埃里克森、霍妮、弗罗姆。他 们推陈出新,形成了自己的人格埋沦。然而. 们推陈出新,形成了自己的人格埋沦。然而.像围 绕在大橡树下的幼苗一样,这些后来的人格理沦, 绕在大橡树下的幼苗一样,这些后来的人格理沦, 其鼻祖正是弗洛伊德。 其鼻祖正是弗洛伊德。

第三章 新精神分析理论2

第三章  新精神分析理论2
神经症病人的行为根源,应该从他们在儿童时
期与父母的关系中去寻找。这些看法构成了霍
尼与众不同的人格发展观点。
霍尼自己在儿童时期并不快乐,她自己缺
乏父亲的关爱,又和母亲关系密切,这些在她 个人的发展和她的理论观点方面都有较大的影 响。
几种主要原型 人格面具(persona) 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 暗影(shadow) 自性(self)
• 人格面具 • 个体用来应付社会习俗和传统要求,在公 共场合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公开人格。 • 面具是我们人格中必要的一面,但如果我 们过度认同我们的面具,就无法觉知我们 自己真正的个性,使个人的自我呈现受到 阻碍。
ISFJ
Protector 保护者
INFJ
Counselor 咨询师
INFP
Healer/Tutor 治疗师/导师
ESTJ
Supervisor 督导
ESFJ
Provider/Seller 供给者 /销售员
ENFJ
Teacher 教师
ENFP
Champion/Advoca te /Motivator
倡导者 /激发者
ENTJ
Field Marshall /Mobilizer
ENTP
Invertor 发明家
统帅/调度
五、评价 • 理论价值 • 扩展了心理学研究的视野 • 强调人格的整体性 • 人格类型的研究开创了个体差异研究的新 领域 • 缺陷 • 神秘宗教色彩浓厚,晦涩难懂
第四节 艾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 论
一、生平 二、自我与自我同一性(自我认同 感) 三、人格的终身发展阶段论
ISTP
操作者/演奏者
ISFP
INTJ
智多星 /科学家

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

新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

1951-1960年任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
1960年任哈佛大学人类发展学教授,直到1970年退休
《同一性:青春期与危机》(1968)
02
01
03
04
自我概念 在为本我服务的过程中,自我形成了自己的内容、需要和机能。自我不仅能保证个人适应环境,健康成长,而且是个人的自我意识和同一性的源泉。
2
瑞士
自幼内省、封闭,喜欢思考
梦及超自然的东西
童年时受到十分强烈的宗教
影响。他一家就有九名成员
7
是牧师,父亲及八个叔伯
8
10岁时雕刻小人对话
02
1900年在巴塞尔大学取得医学学位,在苏黎世大学的精神病诊所谋职。
荣格最初对弗洛依德发生兴趣是在他读了他的《梦的解析》一书之后。1907年他们在维也纳第一次见面,两人长谈了足足13个小时。
童年期是形成正常人和神经病患者的关键期
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
01
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理论
02
自学内容:新精神分析的其他人物
01
1新精神分析对经典精神分析的继承
02
1新精神分析对经典精神分析的发展
六、新精神分析与经典精神分析的关系
1新精神分析对经典精神分析的继承
保留无意识概念,把它作为行为的关键决定因素; 同意童年早期经历影响人格的发展; 接受佛洛伊德的防御机制、梦的解释等概念。
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01
生平及著作
02
Alfred Adler(1870-1937)
03
维也纳出生,犹太谷商家庭
04
“一个男人努力克服自卑感的优秀样板”
05
六个孩子中的老三;幼年多病(佝偻病、肺炎、车祸);成绩平平(数学不及格)

新精神分析新版

新精神分析新版

出现的一种心灵的真空。他称之为中年期的心理危机。用荣格的话来说, “对于那些已到中年,不在需要培养自觉意志的人来说,为了懂得个体 生命和个人生活的意义,就需要体验自己的内心存在”。
• 4 老年时期(从退休到死亡)

荣格承认人死后的生命依然存在,认为这是心灵个性化过程的另一
个时期,并在来世中获得自我实现。作为一个心理学家,荣格虽然不是
• 1899年阅读了艾宾的《精神病学教科书》,找到了 自己的最爱。
• 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关系:弗洛伊德把荣格看做是他 精神上的“儿子”。1906年他与弗洛伊德通信。 1907年3月两人在维也纳弗洛伊德家中相会,一见 20如21/3故/11 ,畅谈十几个小时。七年之后,和弗洛伊德忍8

分手后三年,于1921年写了著名的《心理类型说》,
从迷信的角度盲目信仰灵魂转世,但他的这种观点却不可避免的带上某
种神秘色彩。
2021/3/11
19
• 评价: • 1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扩大了对里比多的理解。 • 2 第一次提出了自我实现的概念。 • 3 个性结构方面扩展了潜意识的概念。 • 4 对人生的阶段划分具有新意,重视中年。
荣格认为情结就是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
(包括观念的和情感的)聚集在一起,缠绕在 一起,形成一簇难以解开的心理丛或心理结。 情结有很多,凡是一个人沉湎于某种东西而不 能自拔时,其背后就有情结存在。
2021/3/11
11
• 集体潜意识:在人类历史演化过程中积累 下来的祖先经验的积淀.是人类据以做 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决定着 人的本能。
心理活动和过程。
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个体不曾觉察
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荣格不否认意识的存在与作用,但他 认为,对人格及其发展影响最大的还是潜 意识。潜意识包括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 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度自卑会产生自卑情结, 过度自卑会产生自卑情结,体验到无助 感,不能使个体追求建立优越感
追求优越既能成为向上的动力, 追求优越既能成为向上的动力,又能危 害社会, 害社会,如果个体一味追求优越而忽视他人 和社会的需要,从而形成自尊情节:骄傲、 和社会的需要,从而形成自尊情节:骄傲、 专横、虚荣、自大、自以为是, 专横、虚荣、自大、自以为是,缺乏社会兴 趣。 每个人追求优越的独特方式被称为生活方式
• 集体潜意识 在人类历史演化过程中积累 集体潜意识:在人类历史演化过程中积累 下来的祖先经验的积淀. 下来的祖先经验的积淀.是人类据以做 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决定着 人的本能。 人的本能。 • 集体潜意识以原始意象的形式保持下来, 集体潜意识以原始意象的形式保持下来, 即采取与自己祖先同样的方式来把握世 界和作出反应。 界和作出反应。个体潜意识的内容大部 分是情结, 分是情结,集体潜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 原型。 原型。
二、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追求优越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和性格理论 的核心 追求优越: 追求优越:每个人生下来都存在着身心缺陷 并产生补偿这种缺陷的欲求, 并产生补偿这种缺陷的欲求,而补偿往往是 超额的且发展为优点
自卑——补偿 自卑 补偿——追求优越 追求优越——生活风格 生活风格 补偿 追求优越
弱小 自卑 人都是不完美的, 人都是不完美的,有各种生理缺陷
集体潜意识 是一种觉知, 意识:是一种觉知,是个体能够觉察到的 心理活动和过程。 心理活动和过程。 相对于意识而言, 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个体不曾觉察 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荣格不否认意识的存在与作用, 荣格不否认意识的存在与作用,但他 认为, 认为,对人格及其发展影响最大的还是潜 意识。 意识。潜意识包括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 意识。 意识。
一、阿德勒的生平
阿德勒出生在奥地 利维也纳近郊一个犹太 谷商家庭。 谷商家庭。他从小体弱 多病, 多病,身患佝偻病而身 材矮小, 材矮小,5岁得了肺炎几 乎丧命, 乎丧命,在街上玩时还 两次被车撞。 两次被车撞。儿时的创 伤经历、 伤经历、对死亡的恐惧 促使阿德勒早年立志要 成为一名医生。 成为一名医生。阿德勒 在家里六个孩子中排行 老二,从小羡慕其兄长 老二, 英俊的相貌。 英俊的相貌。
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 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它包含了一 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 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 由于它是发生在个体身上的、 由于它是发生在个体身上的、和个体的经验相 联系的心理内容,因此被称为个体潜意识。 联系的心理内容,因此被称为个体潜意识。 个体潜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 情结” 个体潜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情结”的形 式表现出来。 式表现出来。 荣格认为情结就是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 荣格认为情结就是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 包括观念的和情感的)聚集在一起, (包括观念的和情感的)聚集在一起,缠绕在 一起,形成一簇难以解开的心理丛或心理结。 一起,形成一簇难以解开的心理丛或心理结。 情结有很多, 情结有很多,凡是一个人沉湎于某种东西而不 能自拔时,其背后就有情结存在。 能自拔时,其背后就有情结存在。

分手后三年, 年写了著名的《 分手后三年,于1921年写了著名的《心理类型说》, 年写了著名的 心理类型说》 为了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相区别,他把自己的理论体 为了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相区别, 系命名为“分析心理学” 系命名为“分析心理学”。 • 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从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到非洲、美国、墨 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他到非洲、美国、 西哥、新西兰、印度等地考察了原始部落,获得了第一手资 西哥、新西兰、印度等地考察了原始部落, 为他的集体潜意识理论的提出提供了实际证据。 料,为他的集体潜意识理论的提出提供了实际证据。 •
新精神分析学派
是从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的基础上 演化出来的一个新的理论流派. 演化出来的一个新的理论流派.重视自我在 人格结构中的作用, 人格结构中的作用,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 人格形成发展的作用,因此, 人格形成发展的作用,因此,这个学派有 时又被成为自我心理学或社会文化学派。 时又被成为自我心理学或社会文化学派。 着重介绍这个学派中的代表人物阿德勒的 艾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 个体心理学 、艾里克森的自熟,性格孤僻,想象力丰富—典型的天才的 智力早熟,性格孤僻,想象力丰富 典型的天才的 特征。早期涉猎哲学。 特征。早期涉猎哲学。 • 1899年阅读了艾宾的《精神病学教科书》,找到了 年阅读了艾宾的《 年阅读了艾宾的 精神病学教科书》 自己的最爱。 自己的最爱。 • 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关系:弗洛伊德把荣格看做是他 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关系: 精神上的“儿子” 年他与弗洛伊德通信。 精神上的“儿子”。1906年他与弗洛伊德通信。 年他与弗洛伊德通信 1907年3月两人在维也纳弗洛伊德家中相会,一见 月两人在维也纳弗洛伊德家中相会, 年 月两人在维也纳弗洛伊德家中相会 如故,畅谈十几个小时。七年之后, 如故,畅谈十几个小时。七年之后,和弗洛伊德忍 痛决裂。 痛决裂
来自夜的恐惧
二 原型
• 主要的原型:包括人格面具 阿尼玛 阿尼姆斯 主要的原型:包括人格面具 阴影和自性 • 人格面具:人在公共场合中表现出来的人格 人格面具: 方面, 方面,其目的在于表现一种对自己有利的良 好形象以便于得到社会的认可。 好形象以便于得到社会的认可。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个体心理学是由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 家和精神病医生,阿尔弗莱德. 家和精神病医生,阿尔弗莱德.阿德勒创 立的。阿德勒是弗洛依德早期的追随者, 立的。阿德勒是弗洛依德早期的追随者, 但他与弗洛依德存在很大的理论分析, 但他与弗洛依德存在很大的理论分析,于 1911年脱离了弗洛依德 年脱离了弗洛依德, 1911年脱离了弗洛依德,创立了自己的理 论体系即“个体心理学” 论体系即“个体心理学”,成为精神分析 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依德的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