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毫米波Project论文
微波毫米波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微波毫米波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随着科技不断突飞猛进,微波毫米波技术作为无线通信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正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本文将从微波毫米波技术的定义、研究进展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全面介绍微波毫米波技术的相关知识。
一、微波毫米波技术的定义微波指的是频率30MHz至300GHz之间的电磁波,而毫米波则是指频率30GHz至300GHz之间的电磁波。
相比于传统的无线通信技术,微波毫米波技术有更高的频率和更短的波长,因此可以承载更大容量的数据传输和更快速的通信速度。
此外,微波毫米波技术具有直达能力强、抗干扰性能好等优点,因此在5G通信、无人驾驶、智能家居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微波毫米波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5G时代的到来,微波毫米波技术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微波毫米波技术的研究中,信号处理技术、调制解调技术和射频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信号处理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是微波毫米波技术研究的重要领域。
近年来,跨层优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实现系统的资源分配和优化。
此外,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的空时编码技术,以及细胞间协作通信技术等,也成为了当前微波毫米波技术热门研究方向。
(二)调制解调技术调制解调技术已成为了微波毫米波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微波毫米波领域内,传统的调制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有需求。
因此,正交振幅调制(QAM)、相位、序列调制(PSK)等高效的调制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射频技术射频技术是微波毫米波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关键性地影响了通信系统的性能。
目前,微波毫米波技术的研究重点主要在提高射频器件对高频段的覆盖范围和性能的同时实现低功耗,提高设备稳定性以及降低成本等多方面。
三、微波毫米波技术的应用领域(一) 5G通信微波毫米波技术是5G通信系采用的一种关键技术,它通过移动端和大型信号基础设施之间的短距离连接,实现快速的数据传输。
在支持大规模物联网和短程无线连接的方面,微波毫米波技术从本质上扩展了5G的应用范围。
微波技术小论文
微波有着不同于其他波段的重要特点,它自被人类发现以来,就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应用。自从19世纪末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发现并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后,对电磁波的研究便迅速展开。对微波直到20世纪初期对微波技术的研究又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早期的设备不能满足实验的需要,主要表现为缺乏大功率的信号发生器和灵敏的信号接收器,因此早期的研究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高频率的超外差接受器和半导体混频器的出现为微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使得微波技术的发展取得的一定的进步。
3.1太赫兹波的应用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Terahertzti medomainsp ectroscopy,TH z-TDS)是国际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研究技术。它利用物质对THz频带的不同特征吸收谱分析研究物质成分、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关系。通常有机分子内化学键的振动吸收频率主要在普通红外波段,但对于分子之间弱的相互作用(如氢键)及大分子的骨架振动(构型弯曲)、偶极子的旋转和振动跃迁以及晶体中晶格的低频振动吸收频率则对应于太赫兹红外波段范围。这些振动所反映的分子结构及相关环境信息都在太赫兹波段内不同吸收位置及吸收强度上有明显的响应,有机分子的这些光谱特征使得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鉴别化合物结构、构型与环境状态成为可能。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是一种相干探测技术,能够同时获得太赫兹脉冲的振幅信息和相位信息,通过对时间波形进行傅立叶变换能直接得到样品的吸收系数和折射率等光学参数。太赫兹时域光谱有很高的探测信噪比和较宽的探测带宽,探测灵敏度很高,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样品的探测。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分为透射型和反射型,既可以做透射探测,也可以做反射探测,还可以在泵浦-探测的方式下研究样品的时间动力学性质。对于不同的样品、不同的测试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探测装置。
微波与毫米波通信技术研究
微波与毫米波通信技术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无线通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微波和毫米波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微波和毫米波频段进行通信的技术,具有信号传输速度快、信号传输质量高等优势。
本文将从微波和毫米波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研究、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微波和毫米波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微波和毫米波通信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它利用微波和毫米波频段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微波和毫米波信号的波长很短,具有高频、高速、高能的特点,能够在空气中进行高速、高质量的数据传输。
一般来说,微波频段指的是1GHz~30GHz之间的频率,毫米波频段则是指30GHz~300GHz之间的频率。
二、微波和毫米波通信技术的技术研究1、微波和毫米波天线技术微波和毫米波通信技术的关键在于天线技术。
由于微波和毫米波信号频率高、波长短,因此天线的设计和制造比较困难。
传统的低频天线系统无法适应高频信号的传输要求,因此需要对微波和毫米波天线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2、微波和毫米波传输技术微波和毫米波传输技术是指利用微波和毫米波频段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
传统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在高速数据传输时会出现信号衰减、多径干扰等问题,而微波和毫米波通信技术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和质量。
3、微波和毫米波信号处理技术微波和毫米波信号处理技术是指对微波和毫米波信号进行处理和优化的技术。
由于微波和毫米波信号具有高频率、大带宽等特点,因此传统的信号处理技术无法适应这些要求。
需要开发新的算法和方法,对微波和毫米波信号进行处理和优化。
三、微波和毫米波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微波和毫米波通信技术在诸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1、军事领域微波和毫米波通信技术在军事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现代战争中,通信技术的快速传递和可靠性对于军队的侦察、通信、指挥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军队各类指挥通信站、雷达、导航系统等,都需要依靠微波和毫米波通信技术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
2、无线通信领域微波和毫米波通信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微波和毫米波电路设计方法研究
微波和毫米波电路设计方法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波和毫米波电路在现代通信、雷达系统、无线电频谱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要实现高频的通讯和雷达系统,电路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微波和毫米波电路设计的一些常用方法。
微波和毫米波电路概述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微波和毫米波电路。
微波电路是指在截止频率高于1GHz的电路,而毫米波电路则是指在30GHz和300GHz之间的电路。
由于这些频率非常高,所以电路设计的难度也相对较大。
微波和毫米波电路通常涉及高频器件(例如倍频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滤波器等。
微波和毫米波电路的设计方法设计微波和毫米波电路时,有一些常用的方法可供选择。
下面,我们将分别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解。
1.微波和毫米波电路模拟模拟是一种常见的电路设计方法。
在微波和毫米波电路设计中,模拟电路的参数和特性是通过仿真软件模拟得到的。
通常使用软件如ADS、Genesys和CST等来进行仿真和优化。
仿真可以帮助设计师在实际制造之前检查电路的特性,使得电路能够进行正确的工作。
但是,模拟电路设计的成功需要大量的理论知识和模拟经验。
2.微波和毫米波电路板设计在微波和毫米波电路设计中,电路板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设计师必须考虑射频信号与板之间的耦合(散射波、退反射波等),以及电磁噪音抑制等问题。
对于电路板的设计,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
一种是立即达到设计目标的全局最优化,而另一种是迭代微调的局部优化。
3.微波和毫米波电路测试测试是设计微波和毫米波电路的最后一步。
测试可以确保电路能够稳定地工作,并且能够在预定的频率、功率和温度范围内工作。
测试是通过高频测量仪表,如频谱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和频率计等来完成的。
测试是为了证明电路的工作特性是否与模拟相一致。
微波和毫米波电路的关键技术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设计微波和毫米波电路的关键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在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些关键技术。
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综述论文
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综述论文摘要微波集成电路(Microwave Integrated Circuit缩写为MIC)是工作在微波波段和毫米波波段即30GHz~300GHz频率范围,由微波无源元件、有源器件、传输线和互连线集成在一个基片上,具有某种功能的电路。
微波集成电路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
微波电路技术由同轴线、波导元件及其组成的系统转向平面型电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微波固态器件的发展。
60~70年代采用氧化铝基片和厚膜薄膜工艺;80年代开始有单片集成电路。
微波集成电路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电路:混合微波集成电路和单片微波集成电路。
混合微波集成电路是用厚膜技术或薄膜技术将各种微波功能电路制作在适合传输微波信号的介质(如高氧化铝瓷、蓝宝石、石英等)上,再将分立有源元件安装在相应位置上组成微波集成电路。
这种电路的特点是根据微波整机的要求和微波波段的划分进行设计和制造,所用集成电路多是专用的。
常用的混合微波集成电路有微带混频器、微波低噪声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倍频器、相控阵单元等各种宽带微波电路。
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onolithic Microwave Integrated Circuit缩写为MMIC)则是将微波功能电路用半导体工艺制作在砷化镓或其他半导体芯片上的集成电路。
这种电路的设计主要围绕微波信号的产生、放大、控制和信息处理等功能进行,大部分电路都是根据不同整机的要求和微波频段的特点设计的,专用性很强。
在这类器件中,作为反馈和直流偏置元件的各个电阻器都采用具有高频特性的薄膜电阻,并且与各有源器件一起封装在一个芯片上,这使得各零件之间几乎无连线,从而使电路的感抗降至最低,且分布电容也极小,因而可用在工作频率和频宽都很高的MMIC 放大器中。
目前,MMIC的工作频率已可做到40GHz,频宽也已达到15GHz,因而可广泛应用于通信和GPS, 等各类设备的射频、中频和本振电路中。
本文主要从单片微波集成电路工艺、基于Si的单片微波集成电路的电路结构的发展、基于Si的单片微波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的发展以及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这几方面进行综述分析。
微波毫米波集成天线技术研究
微波毫米波集成天线技术研究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波毫米波频段已成为通信、雷达、导航等系统的关键频段。
然而,传统的天线系统已难以满足现代通信系统对高性能、小型化和低成本的需求。
因此,微波毫米波集成天线技术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介绍微波毫米波集成天线技术的背景、研究现状、技术方案、研究方法、成果与不足以及结论。
微波毫米波频段具有带宽宽、传输速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系统中。
然而,传统的天线系统存在体积大、成本高、难以集成等问题,限制了其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因此,研究微波毫米波集成天线技术对于现代通信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微波毫米波集成天线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在国内外学者的努力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例如,超材料天线、互补天线、基片集成波导天线等新型微波毫米波天线的研究,以及3D打印技术在天线制造中的应用等。
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天线优化设计方法也成为了研究热点。
超材料天线:利用超材料具有的特殊电磁性质,提高天线的性能。
该方案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低成本等优点,但制作难度较大。
互补天线:利用两种或多种具有互补性质的电磁材料,提高天线的性能。
该方案具有易于制作、可调谐等优点,但带宽较窄。
基片集成波导天线:将波导结构与天线结合,实现高性能、小型化。
该方案具有高辐射效率、易于集成等优点,但损耗较大。
微波毫米波集成天线的研究方法包括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
仿真分析通过电磁场理论、有限元法等数值计算方法,对天线性能进行预测和优化;实验研究通过实际制作和测试样品,验证仿真分析的正确性并实现天线性能的提升。
微波毫米波集成天线技术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高性能、小型化、低成本的天线设计方案不断涌现,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测试技术也不断完善。
然而,该领域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设计方案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天线的宽频带和稳定性等问题仍有待解决。
微波毫米波集成天线技术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对于现代通信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微波与毫米波电路的设计研究
微波与毫米波电路的设计研究一、引言微波与毫米波电路设计是当今无线通信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无线通信设备传输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微波与毫米波电路的设计研究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
本文将从基础理论、设计要求和最新应用等方面,探讨微波与毫米波电路的设计研究。
二、基础理论微波和毫米波电路设计基于电磁场理论和微波传输线的特性。
微波频段通常指1GHz至100GHz的频段,而毫米波频段则是指30GHz至300GHz的频段。
在这个频段内,传输特性与直流电路截然不同,它们涉及到电磁波的传输与辐射行为,对于电路设计师来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领域。
微波与毫米波电路设计的基础理论包括了电磁波的传播机制、传输线的特性和电磁波的辐射机制等。
电磁波的传播机制分为传输线传播和自由空间传播两种,设计者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选择合适的传播机制。
传输线的特性包括阻抗匹配、波的传输和反射等,设计者需要根据电路的要求来合理设计传输线的特性。
电磁波的辐射机制包括天线辐射和波导辐射等,对于无线通信设备的发射和接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三、设计要求微波与毫米波电路设计的核心要求是高频特性的稳定性和传输性能的优化。
在高频下,电路元件的电容、电感和阻抗等特性都会有所变化,因此电路的稳定性对于信号传输的质量至关重要。
同时,微波与毫米波电路的传输性能也需要优化,包括传输速率、信号损耗和抗干扰性等指标。
为了满足设计要求,设计者需要合理选择电路拓扑结构和组件材料,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传输性能。
一些常用的设计方法包括电路仿真模拟、参数优化和系统分析等。
电路仿真模拟可以用来预测电路性能,并通过参数优化来获取最佳设计方案。
系统分析可以用来评估电路的整体性能,为设计者提供指导。
四、最新应用微波与毫米波电路的设计研究在无线通信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对高速、高容量的无线通信需求不断增长,微波与毫米波电路的设计研究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
《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与光纤无线系统研究》
《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与光纤无线系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通信系统在日常生活和工业应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与光纤无线系统作为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其研究对于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的原理、应用及光纤无线系统的相关研究。
二、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研究1. 原理及发展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是一种将微波信号转换为毫米波信号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光子技术,通过调制光信号产生毫米波信号。
随着光子技术的发展,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成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频率稳定性,以满足更高频段通信的需求;二是降低能耗,以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三是提高信号质量,以满足高质量通信的需求。
2. 应用领域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在无线通信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应用于卫星通信、雷达探测等需要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无线通信系统。
其次,它还可以应用于5G、6G等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以提高通信速度和可靠性。
此外,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还可以应用于军事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
三、光纤无线系统研究1. 原理及特点光纤无线系统是一种利用光纤传输无线信号的系统。
其工作原理是将无线信号转换为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后再将光信号还原为无线信号。
光纤无线系统的特点包括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
光纤无线系统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应用于城市无线网络、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等领域。
它不仅可以提高通信速度和可靠性,还可以降低通信成本和能耗。
2. 关键技术及挑战光纤无线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光子技术、光纤传输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
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信号同步、信号处理、抗干扰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们正在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
《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与光纤无线系统研究》范文
《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与光纤无线系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与光纤无线系统成为了研究领域的热点。
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以其高频率、低噪声、高稳定性等优点,在无线通信、雷达探测、遥感测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光纤无线系统则以其高速率、大容量、抗干扰等特性,为现代通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就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与光纤无线系统的研究进行探讨,分析其原理、应用及发展趋势。
二、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研究1. 原理分析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是一种将微波信号转换为毫米波信号的装置。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光子技术将微波信号调制到光子上,再通过光子与电子的相互作用,将光信号转换为毫米波信号。
该过程中,光子具有较高的传输速度和较低的传输损耗,能够有效提高毫米波信号的传输质量和距离。
2. 技术特点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具有高频率、低噪声、高稳定性等优点。
其工作频率可覆盖毫米波频段,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同时,由于采用光子技术进行信号传输和转换,使得其具有较低的噪声和较高的稳定性,能够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此外,该技术还具有较小的体积和重量,便于集成和携带。
3. 应用领域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在无线通信、雷达探测、遥感测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无线通信领域,可用于提高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和容量;在雷达探测领域,可用于提高雷达的探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在遥感测量领域,可用于提高遥感图像的分辨率和传输质量。
三、光纤无线系统研究1. 系统构成光纤无线系统主要由光纤传输网络和无线通信网络两部分组成。
其中,光纤传输网络负责将信息以光信号的形式进行高速、大容量的传输;无线通信网络则负责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无线传输和接收。
2. 技术特点光纤无线系统具有高速率、大容量、抗干扰等特性。
其传输速率可达Gbps级别,能够满足高清视频、大数据等应用场景的需求。
同时,由于采用光纤传输,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和较远的传输距离。
微波研究:电磁学论文
对微波的认识和研究电磁学论文正文1、微波的定义微波,英文名为microwave(MW),是波长为1mm到1m 波段的无线电波。
它具有很强的穿透云雾的能力,并可用于全天候遥感。
也就是说它的波长低于10cm,且与红外线类似却又高于红外线波长的射频电磁波,其实一般的电磁波的频率都低于微波,所以微波也被成为“超高频电磁波”。
当然它也是一种电磁波,具体频率大约在300MHZ~300GHZ 之间。
它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的统称,也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
微波能通常由直流电或50Hz交流电通过一特殊的器件来获得。
可以产生微波的器件有许多种,但主要分为两大类:半导体器件和电真空器件。
电真空器件是利用电子在真空中运动来完成能量变换的器件,或称之为电子管。
在电真空器件中能产生大功率微波能量的有磁控管、多腔速调管、微波三、四极管、行波管等。
在目前微波加热领域特别是工业应用中使用的主要是磁控管及速调管。
2、微波的性质微波作为一种电磁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微波量子的能量为1 99×l0 -25~1.99×10-22j。
它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
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
对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
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
从电子学和物理学观点来看,微波这段电磁频谱具有不同于其他波段的如下重要特点:1、微波比其它用于辐射加热的电磁波,如红外线、远红外线等波长更长,因此具有更好的穿透性。
微波透入介质时,由于介质损耗引起的介质温度的升高,使介质材料内部、外部几乎同时加热升温,形成体热源状态,大大缩短了常规加热中的热传导时间,且在条件为介质损耗因数与介质温度呈负相关关系时,物料内外加热均匀一致。
因此可以看出,物质吸收微波的能力,主要由其介质损耗因数来决定。
介质损耗因数大的物质对微波的吸收能力就强,相反,介质损耗因数小的物质吸收微波的能力也弱。
《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与光纤无线系统研究》范文
《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与光纤无线系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波光子技术已成为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组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同时,光纤无线系统作为新一代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因此,对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与光纤无线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概述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是一种利用光子技术产生毫米波的装置。
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将微波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再通过光纤传输到远距离的接收端,最后将光信号还原为微波信号。
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具有高频率、大带宽、低噪声等优点,在雷达、通信、遥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的关键技术1. 调制技术:调制技术是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调制技术,将微波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实现信号的传输。
目前常用的调制技术包括直接调制和外调制两种方式。
2. 光纤传输技术:光纤传输技术是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光纤传输具有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可以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
3. 信号处理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包括信号的检测、放大、滤波等。
在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中,信号处理技术对于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四、光纤无线系统概述光纤无线系统是一种利用光纤和无线技术相结合的通信系统。
其基本原理是将信息通过光纤传输到基站,再通过无线方式将信息传输到用户端。
光纤无线系统具有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覆盖范围广等优点,是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代表。
五、光纤无线系统中的微波光子技术应用在光纤无线系统中,微波光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信号的传输和处理。
通过将微波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利用光纤的高速度和抗干扰能力进行传输,再通过光子技术将光信号还原为微波信号,实现远距离的无线通信。
同时,微波光子技术还可以用于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增加系统的带宽等。
《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与光纤无线系统研究》范文
《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与光纤无线系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通信系统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同时,光纤无线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方式,具有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其发展也日益受到关注。
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与光纤无线系统的相关技术及其应用。
二、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研究1. 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概述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是一种基于光子技术的微波信号源,具有频率高、带宽大、相位噪声低等优点。
其主要通过将微波信号调制到光波上,再通过光子技术进行处理和传输,最终实现微波信号的生成和传输。
2. 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技术原理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调制、传输和处理三个部分。
首先,将微波信号调制到光波上,然后通过光纤传输到接收端。
在接收端,通过光子技术对光波进行解调和处理,最终得到微波信号。
其中,调制技术是关键,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3. 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的应用微波光子毫米波发生器在无线通信、雷达探测、电子对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无线通信中,可以作为高性能的微波信号源,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雷达探测和电子对抗中,可以利用其高频率和高带宽的特点,实现高精度的目标探测和干扰。
三、光纤无线系统研究1. 光纤无线系统概述光纤无线系统是一种基于光纤传输的无线通信方式,具有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等优点。
其主要通过光纤传输微波或毫米波信号,实现无线通信。
2. 光纤无线系统的技术原理光纤无线系统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信号调制、光纤传输和信号解调三个部分。
在发送端,将微波或毫米波信号进行调制,然后通过光纤传输到接收端。
在接收端,通过解调技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最终得到微波或毫米波信号。
其中,调制技术和解调技术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微波毫米波光学传输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微波毫米波光学传输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通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通信技术也日新月异的发展。
而微波毫米波光学传输技术就是通信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它将微波、毫米波和光学技术相结合,成为一种高速、高带宽、低耗能、低干扰的通信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波毫米波光学传输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一、微波毫米波光学传输技术的介绍微波和毫米波都是一种高频段的无线信号,信号的波长非常短,可以提供高速和高带宽的通信方式。
而光学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高速传输方式,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传输服务。
微波毫米波光学传输技术就是将这两种技术相结合,在传输通道中采用光学的方式传输无线信号,从而实现高速、高带宽、低耗能、低干扰的通信目的。
二、微波毫米波光学传输技术的原理微波毫米波光学传输技术的传输原理是通过高速的光纤传输无线信号。
首先,微波或毫米波信号在发射端通过一系列的调制和转换技术,转化为光信号,然后由光纤传输到接收端。
在接收端,光信号再通过一系列的调制和转换技术,转化为微波或毫米波信号,并送达到终端设备。
三、微波毫米波光学传输技术的应用前景1.5G、 4G、5G等高速无线网络传输微波毫米波光学传输技术可以提供高速、高带宽、低干扰的无线传输服务,适用于5G等高速无线网络,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信号品质、网络接入密度等关键性能参数,实现更广泛的移动应用。
2.广播电视传输微波毫米波光学传输技术可以用于广播电视传输系统,解决地形和电磁干扰的问题,提高传输距离和传输质量,在可视范围内实现高质量的广播电视传输。
3.军事通信微波毫米波光学传输技术在军事通信中有广泛的应用,能够满足高速、高带宽和低干扰的需要,提高通信速率和质量,增强战场信息交流的能力。
4.电力系统通信微波毫米波光学传输技术可以用于电力系统通信,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实现对电力系统信息的实时监测,提高电力系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以微波毫米波光学传输技术为代表的无线通信技术未来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泛,展现出更多实用的场景,并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微波与毫米波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微波与毫米波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微波与毫米波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传输媒介,被广泛地应用于通信领域。
无线通信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动力之一就是微波与毫米波技术迅速的发展和应用。
本文将从微波与毫米波技术的本质入手,系统的介绍微波与毫米波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研究。
二、微波与毫米波技术的本质微波技术主要基于电磁波理论,是指在微波频段使用高频波和宽带信号进行通信的技术。
微波信号通常在0.3GHz到300GHz之间,其波长在1mm到1m之间,因此微波通信也被称为高频通信。
微波技术在无线通信,雷达,卫星通信,无线网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毫米波技术是微波技术的一个分支,波长范围为1mm到10mm 之间,频率范围在30GHz到300GHz之间。
毫米波技术在高速数据传输和高分辨率成像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优点在于传输速度快,传输容量大。
三、微波与毫米波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1. 短距离数据传输微波和毫米波技术的高频宽带特性使得其在短距离数据传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无线局域网(WLAN)中,利用微波技术可以实现无线局域网的传输,而毫米波技术被应用于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内部的高速通信。
此外,近年来出现的5G通信技术中,微波和毫米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短距离高速数据传输。
2. 无线宽带接入微波与毫米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线宽带接入中。
无线宽带往往被用于提供家庭宽带接入和移动宽带接入服务。
利用微波和毫米波技术,无需敷设光纤就可以实现高速无线宽带接入,提高了无线接入效率。
3. 卫星通信微波和毫米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领域。
卫星通信是一种重要的远距离通信方式,它可以覆盖大范围,并且不受地域和地形限制。
卫星通信需要传输大量的数据,利用微波和毫米波技术可以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能够提高卫星信号的传输质量,从而实现更为稳定的通信环境。
4. 雷达雷达是微波技术最具有代表性的应用之一。
微波雷达被广泛应用于气象,军事,民用等领域,对于目标的检测,跟踪,识别具有重要作用。
微波毫米波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微波毫米波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概述:微波毫米波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已成为当前无线通信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其独特的频谱资源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使得微波毫米波技术成为满足高速率、低功耗、低时延等多元化通信需求的关键技术。
本文将从微波毫米波技术的概念、特点、应用场景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微波毫米波技术的概念和特点微波毫米波技术是指在30 ~ 300 GHz频段的电磁波传输系统。
相比传统的射频通信技术,微波毫米波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大带宽:微波毫米波频段的频谱资源丰富,能够提供更大的带宽,使得通信系统能够传输更多的数据。
2. 高传输速率:微波毫米波技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传输更多的数据,满足高速率通信的需求。
3. 低功耗:微波毫米波技术通过采用先进的射频器件和简化的通信协议,实现低功耗通信,提高系统的能效。
4. 低时延:微波毫米波技术传输速度快,通信时延低,适用于对时延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5. 强抗干扰能力:微波毫米波技术的高频率特点使其抗干扰能力强,能够提供更可靠的通信质量。
二、微波毫米波技术的应用场景1. 5G通信:微波毫米波技术是5G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
由于5G网络需要支持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传输速率,微波毫米波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频谱资源和高速率传输能力。
因此,微波毫米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5G通信系统中的移动通信、物联网、无人驾驶等场景。
2. 高速无线通信:微波毫米波技术具有高传输速率的特点,可以满足高速无线通信的需求。
在高速铁路、地铁、机场等场景中,通过使用微波毫米波技术,可以提供更快速率的无线通信服务,提高用户体验。
3. 网络覆盖补充:在人口稠密区域或通信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区,微波毫米波技术可以作为网络覆盖的补充手段。
通过构建微波毫米波技术的小区基站,可以提供高速率、低时延的通信服务,改善用户通信体验。
4. 室内通信:微波毫米波技术在室内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微波与毫米波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微波与毫米波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一、微波和毫米波技术概述微波波长范围为1mm至1m,频率介于300 MHz到300 GHz之间;毫米波波长范围为1mm至10mm,频率介于30 GHz和300 GHz之间。
微波和毫米波技术是电磁波技术的一种,其传输方式为空气传输,可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无线电和红外线等领域。
通常情况下,微波和毫米波技术在通信中应用主要集中在室外无线通讯和卫星通讯上。
它们是以高频为特点的无线通讯技术,其信号可以被天线接收后再转换为电信号。
微波和毫米波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能够提供更稳定的无线信号,同时可实现更高的带宽和更短的延迟时间。
二、微波和毫米波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当前,移动通信技术中最常用的技术为4G,而微波技术是4G网络中最常见的基站连接技术。
微波技术主要负责基站与核心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由于其高速、高效的数据传输,微波技术在4G网络中的主要作用之一是通过高速连接大量广域网和通信骨干网络。
移动通信有着不同的需求,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需要不同的通讯解决方案。
微波和毫米波技术适用于不同的通讯场景,因此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可以采用微波和毫米波技术实现解决方案。
例如,移动通信中对于高速率和大规模使用场景需要采用微波和毫米波技术。
在高速率传输方面,毫米波通讯可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并可为网络提供更多的带宽和更快的响应速度。
在大规模使用场景中,微波技术可以通过一些分布式的网络连接,以达到更好的信号覆盖和更高的可靠性。
三、微波和毫米波技术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卫星通信系统是微波和毫米波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其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音频、视频、数据等领域。
卫星通信是将地面通信站与卫星之间的信息传输。
相对于地面通信站之间的通讯,卫星通信所涉及的数据传输距离更大,因此需要更强大的信号,这时候微波和毫米波技术的优越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微波和毫米波技术在信号传输上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信号深度覆盖、稳定性以及灵活性等方面。
微波和毫米波信号光学产生及传输技术研究
微波和毫米波信号光学产生及传输技术研究微波和毫米波信号光学产生及传输技术研究引言微波和毫米波信号是现代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的频段之一。
它们具有很高的传输容量和通信距离,在无线技术、雷达系统、卫星通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其工作频率较高,传输中会出现衰减、波束走延等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光学技术被引入到微波和毫米波信号的产生与传输中。
本文就微波和毫米波信号光学产生及传输技术进行详细的研究。
1. 微波和毫米波信号的光学产生技术1.1 光电混频技术光电混频技术是一种将光信号和微波/毫米波信号进行混频得到新的信号的技术。
该技术利用了光电器件的非线性特性,将光信号和微波/毫米波信号混合在一起,通过光电器件的非线性效应,得到了新的信号,其频率为光信号和微波/毫米波信号之差。
这种技术具有频率覆盖范围广、产生信号稳定的优点,在光纤通信、光毫米波无线通信等领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1.2 光学脉冲产生技术光学脉冲产生技术是一种利用光子器件产生微波/毫米波脉冲信号的技术。
该技术是通过光学器件在空间频率上进行调制,产生脉冲信号。
光学脉冲产生技术具有频率范围广、脉冲宽度可调、高重复频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微波/毫米波雷达、光子学合成孔径雷达等领域。
2. 微波和毫米波信号的光学传输技术2.1 光纤传输技术光纤传输技术是指将微波/毫米波信号通过光纤传输的技术。
该技术使用光纤作为介质传输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减小了信号的衰减和波束走延。
同时,光纤传输技术还可以实现信号的波分复用、频分复用等功能,提高了传输效率和容量。
光纤传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宽带无线通信等领域。
2.2 自由空间光纤传输技术自由空间光纤传输技术是指将微波/毫米波信号通过自由空间和光纤相结合的传输技术。
该技术利用自由空间传输信号的优势,如无衰减、低损耗、高波束聚集度等,然后将信号通过光纤进行传输,以实现信号的稳定传输和扩展传输距离的目的。
自由空间光纤传输技术在雷达系统、无线通信等领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微波与毫米波天线设计及性能优化研究
微波与毫米波天线设计及性能优化研究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波与毫米波通信技术在移动通信、卫星通信、雷达系统等领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而天线是微波与毫米波通信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天线的设计与性能优化直接关系到系统的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因此,微波与毫米波天线设计及性能优化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第一章微波与毫米波通信技术综述微波及毫米波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其运用在无线通信、卫星通信、雷达系统等领域。
微波通信技术,是在频率区间介于1GHz~300GHz之间进行的通信技术,而毫米波通信技术,是在频率区间介于30GHz~300GHz之间进行的通信技术。
微波与毫米波通信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在于其传输速度快、抗干扰性能好、通信质量稳定高等等。
第二章微波与毫米波天线的基本原理微波与毫米波天线是接受和发射微波及毫米波信号的重要元件。
其基本原理是在电磁场作用下,使电磁波通过天线进入传输装置进行信号传输。
而在微波与毫米波通信系统中,天线几乎是系统性能的决定因素之一。
因此,天线的设计与性能优化对通信系统至关重要。
第三章微波与毫米波天线的设计原理天线的设计涉及到电磁波的传输、反射和透射等基本原理。
天线的设计原理就是利用这些原理构建一个合适的接收与发射系统,完成对电磁波信号的接收与输出。
天线的设计过程大概可以分为天线设计需求分析,天线结构设计,天线仿真设计,天线原理验证及天线性能实验等等几个步骤。
第四章微波与毫米波天线的性能优化为了提高微波与毫米波天线的性能,人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天线的增益、阻抗匹配、同轴喇叭尺寸和尺寸控制、材料的选择等等。
在天线的设计过程中,参数调整与优化对性能的提高有着极大的意义。
同时,天线灯位结构、天线反射面造型等也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第五章针对不同通信应用的微波与毫米波天线设计微波与毫米波通信技术在不同应用场合中,对天线的需求也是不同的。
在移动通信领域中,天线的尺寸和天线的辐射功率密度有很大要求。
微波毫米波课程设计
4 混合环原理图设计与仿真.............................................................................. 11
4.1 混合环原理图设计....................................................................................................11 4.2 混合环原理图仿真....................................................................................................11
关键词:ADS、混合环、平面定向耦合器、T 型结
2
微波毫米波课程设计论文
912104220335 张德鹏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ADS2009 to design a planar directional coupler, referred to as hybrid ring, which can realize arbitrary input at one end, the other end of the other ends of isolation, split input power function. This paper implements a center frequency of planar directional coupler 24.125GHz,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index of the given topic and requirements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of hybrid ring, and using ADS software simulation, S parameter curve,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test principle, which deepens the understanding of planar power hybrid ring.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The materials used in the query, the parameters of microstrip line calculation of microstrip line width, the first principle simulation, to obtain the S matrix, and then remove the T junction, the new map, and then the simulation. Final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analyzed for the project.
“微波毫米波测试技术”征文
“微波毫米波测试技术”征文
佚名
【期刊名称】《电子测量技术》
【年(卷),期】2004()1
【总页数】1页(P7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
【相关文献】
1.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召开学术会议“微波毫米波测试技术”征文 [J],
2.《微波毫米波测试技术》征文 [J],
3.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召开学术会议“微波毫米波测试技术”征文通知 [J],
4.“微波毫米波测试技术”征文 [J],
5.“微波毫米波测试技术”征文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交混合网络的设计:学号: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兆龙正交混合网络的设计摘要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带定向耦合器作为微波、毫米波系统中的重要器件也得到了更大的关注。
本文先介绍了3dB定向耦合器的研究背景,又通过将输入激励分解成偶模激励和奇模激励的叠加的偶—奇模分解技术从理论上分析了3dB定向耦合器的工作过程。
通过ADS软件,对该正交混合网络结构进行原理图仿真,再生成版图。
调整原理图中的微带线参数,使得Momentum中的仿真结果满足设计指标:回波损耗6%>,完善隔离6%>,以及在端口2和端口3处的3dB功率匹配的不平衡度1dB<。
分别设计3dB定向耦合器在5.8GHz低频和60GHz高频上微带线结构,并对其进行优化,改善其性能指标。
对于工作频率为5.8GHz的定向耦合器,得到如下性能指标:①中心频率05.85f GHz=;②20dB return loss bandwidth为16.39%;③20dB isolation bandwidth为13.64%;④Amplitude imbalance 0.41dB dB<<,Insertion imbalance0.41dB dB<<。
对于工作频率为60GHz的定向耦合器,得到如下性能指标:①中心频率060.04f GHz=;②20dB return loss bandwidth为15.01%;③20dB isolation bandwidth为14.31%;④Amplitude imbalance0.8761dB=<,Insertion imbalance0.9071dB=<。
最后,本文分析了所得到的定向耦合器的性能,验证其性能。
关键字:ADS3dB定向耦合器微带线优化仿真一、研究背景移动通信技术迅猛发展,通信频率资源紧的趋势就日益凸显,通信频率逐渐向高频段发展。
在发展高频率通信技术的过程中,微波、毫米波技术发展的战略意义更为突出。
微带定向耦合器作为微波、毫米波系统中的重要器件,制约着系统性能和技术水平,其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质量。
正交混合网络是3dB 定向耦合器,它在广播电视发射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dB 定向耦合器可将一路射频信号分配成幅度相等、相位差为90度的信号,也可将两路幅度相等、相位差为90度的信号合为一路,因此3dB 定向耦合器具有功率合成和功率分配的性能。
二、原理分析3dB 定向耦合器,其直通和耦合臂的输出之间有90o 相位差。
这种类型的混合网络通常做成微带线或带状线形式,如下图所示:1figure下面我们利用偶—奇模分解技术来分析正交混合网络的工作过程。
参考1figure ,分支线耦合器的基本运作如下:所有端口是匹配的,从端口1输入的功率对等地分配给端口2和端口3,这两个端口之间有90o 相移,没有功率耦合到端口4(隔离端)。
所以[]S 矩阵有如下形式:0100011[]1002010j j S j j ⎡⎤⎢⎥-⎢⎥=⎢⎥⎢⎥⎣⎦其中,分支线混合网络有高度的对称性,任意端口都可以作为输入端口,输出端口总是在与网络的输入端口相反的一侧,而隔离端是输入输出端口同侧的余下端口。
对称性反映在散射矩阵中是每行可从第一行互换位置得到。
首先用归一化形式画出正交混合微带线的电路示意图,如2figure所示。
假定在端口1输入单位幅值的波。
figure归一化的正交混合微带线电路2figure所示。
因为该电路figure可分解为偶模激励和奇模激励的叠加,如32是线性的,所以实际的响应可从偶模和奇模激励响应之和获得。
figure正交混合微带线分解为偶模和奇模:(a)偶模(e);(b)奇模(o)3因为激励的对称性和反对称性,四端口网络能分解为一组两个无耦合的二,所以在正端口网络,如3figure所示。
因为这两个端口的输入波振幅为1/2交混合微带线网络每个端口处的振幅可表示为1 2 3 411 22 11 2211221122e oe oe oe oBB T TB T TB=Γ+Γ=+=-=Γ-Γ式中,,e oΓ和,e oT是3figure所示二端口网络的偶模和奇模的反射系数和传输系数。
奇模二端口网络的oΓ和oT可通过将电路中的每个级联器件的ABCD矩阵相乘得到:给出反射系数和传输系数为()joo-=T=Γ121同样,对于偶模可以得到()jee+-=T=Γ121可以得到如下结果:12340(19021802BBBB====oo端口是匹配的)(半功率,-相移)(半功率,-相移)(无功率)结合上述表达式可得到理想正交混合微带线网络的散射参数为:三、仿真设计Task(一)1RT duroid介质作为底层材质,设计一个工现在我们要使用20mil厚的/6002作频率在5.8GHz的微带线结构。
为了用ADS仿真出符合指标的Momentum结构,考虑先设计出原理图结构。
在ADS中画出正交混合网络结构如下图:并设置介质参数:使用罗杰斯公司的/6002RT duriod作为微带线的介质材料,通过查阅罗杰斯公司的官网,可以查阅到/6002RT duriod的参数:为了求得正交混合网络各支臂的尺寸,利用ADS中的LineCalc功能:将所用介质的参数导入LineCalc中,并设置电参数:特性阻抗0Z为50Ω,电长度dβ为90o和结构参数:中心频率0f为5.8GHz。
对其进行综合,可知对于上述参数条件,合适的物理尺寸为:微带线的宽度W为47.896063mil,长度L为332.839764mil。
0 2,电长度dβ为4λ的微带线,同样可以综合得到合适的物理尺寸为:微带线的宽度W为81.343701mil,长度L为324.917323mil。
将通过ADS的LineCalc得到的各支臂微带线的尺寸导入原理图中,并在正交混合网络的四个端口处接入负载。
接入S参数仿真元件S PARAMETERS-,设置扫描频率:原理图如下:点击仿真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绘制(1,1)S曲线:S,(1,4)S,(1,2)S,(1,3)从上图可以看出,仿真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于是,对电路图中各支臂的尺寸进行调节。
当网络结构的2984milλ=,支臂长度300L mil=时,可得到S参数的曲线走向如下:从上图中可以得到,中心频率0 5.800f GHz=20dB return loss bandwidth12|| 6.120 5.51010.52%5.800f ff--===20dB isolation bandwidth8910|| 6.110 5.51010.33%5.810f ff--===Amplitude imbalance1dB<Insertion imbalance1dB<将原理图中的负载Term,Ground,S PARAMETERS-无效化,由原理图直接生成版图,有:选择Momentum中Substrate菜单中的Update From Schematic以导入原理,设置版图仿真图中的数据,选择Momentum中的Simulation——S parameters中的扫描频率:对其进行仿真,有:在其中做出(1,1)S ,(1,2)S ,(1,3)S ,(1,4)S 的曲线,如下:于是在版图仿真中有:中心频率0 5.791f GHz20dB return loss bandwidth 120|| 6.119 5.49110.84%5.791f f f --=== 20dB isolation bandwidth 8910|| 6.081 5.47210.55%5.772f f f --=== Amplitude imbalance 1dB < Insertion imbalance 1dB <和原理图仿真结果有些偏差。
为了在版图中得到0 5.8f GHz =的中心频率,对原理图中各支臂微带线的尺寸进行微调,在Momentum 中观察结果。
当原理图如下时,我们得到更优的仿真结果。
其在Momentum 中(1,1)S ,(1,2)S ,(1,3)S ,(1,4)S 的曲线为:其中:中心频率0 5.808f GHz =20dB return loss bandwidth 120|| 6.313 5.36116.39%5.808f f f --=== 20dB isolation bandwidth 8910|| 6.198 5.40713.64%5.797f f f --=== Amplitude imbalance 0.41dB dB <<Insertion imbalance 0.41dB dB <<同时可以得到(1,2)S ,(1,3)S 的相位曲线:在中心频率0 5.8f GHz =处,有大约90o (106.5516.53990.011)-=o o o 的相位差。
(二)2Task如果同样的介质应用在高频上,考察其性能指标是否可以满足。
将工作频率由低频的5.8GHz 改为高频的60GHz ,那么各支臂微带线的尺寸也要发生变化。
当特性阻抗0Z 50=Ω ,电长度d β90=o 时,由LineCalc 计算得到的合适物理尺寸为:微带线宽度为59.578346mil ,长度为30.189882mil ;当特性阻抗0502Z =Ω时,微带线宽度为97.230315mil ,长度为29.635354mil 。
将这些尺寸值导入到原理图中进行原理图仿真,可以得到在(1,1)S ,(1,2)S ,(1,3)S ,(1,4)S 的曲线为从上图可以看出,在60GHz 附近,(1,1)S 0dB ≈。
假设在端口1处接入信号源,则几乎全部的功率都从端口1处反射回来010(101)-=。
而在60GHz 的频率附近,从端口1向其他端口的传递系数非常小,(1,2),(1,3),(1,4)40S S S dB < ,也就是说从其余三个端口输出的功率不到总功率的1/100004010(100.0001)-=。
于是,可以得到结论,/6002RT duroid 这种材料作为正交混合微带线网络的介质,不能传输高频信号。
如果将微带线的介质改为瓷结构,相对介电常数r ε9.9=,介质厚度127H m μ=,工作频率为60GHz ,同样利用ADS 中的LineCalc 对其各支臂微带线尺寸进行综合。
当特性阻抗0Z 50=Ω ,电长度d β90=o 时,由LineCalc 计算得到的合适物理尺寸为:微带线宽度为3.476870mil ,长度为20.315118mil ;当特性阻抗0502Z =时,微带线宽度为7.914134mil ,长度为18.884488m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