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文档:第2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文言文句子翻译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三复习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高三复习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高三复习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三复习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三复习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必修一第2单元文言文基础梳理一、通假字(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1.夫晋,何厌之有____通____,____ 2.失其所与,不知 ____通____,____ 3.日以尽矣 ____通____,____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____通____,____ 5.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____通____,____ 6.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____通____,____ 7.卒起不意 ____通____,____8.秦王还柱而走 ____通____,____9.要项伯 ____通____,____10.不敢倍德 ____通____,____11.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____通____,____ 12.令将军与臣有郤 ____通____,____自我校对1.厌餍满足2。

知智明智,聪明,读zhì3。

以已已经4。

陵凌凌辱5.振震震慑6。

奉捧捧着7。

卒猝仓促,突然,读cù8.还环绕9.要邀邀请10。

倍背背叛11。

蚤早早12.郤隙隔阂、嫌怨二、文言实词(一)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敢以烦执事..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可作动词或名词(2)若舍郑以为..①东道主...②①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认为②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请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物质上不富有(5)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可能,能够(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袒护(7)终已不顾..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考虑,不照顾(8)诸郎中..执兵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中医医生(9)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副词,很(10)将军战河北..①,臣战河南..②①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河北省②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河南省(11)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自我校对(1)办事的官吏,此处是对对方的敬称(2)①把……作为②东方道路上的主人(3)出使的人(4)不得志,走投无路(5)可以用(它)来(6)袒露一只臂膀(7)不回头(8)宫廷的侍卫(9)意外的变故(10)①黄河以北②黄河以南(11)……的原因(二)填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被动句
• • • • • • 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若属皆且为(之)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受制于人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省略句
• • • • • • • • • 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的宾语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省略介词的宾语 为(吾)击破沛公军—省略介词的宾语 欲与(之)俱(往)—省略介词的宾语、谓语动词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省略主语 (烛之武)夜缒而出,见秦伯—省略主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省略介词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省略介词 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

• • • • • • • • • • 子亦有不利焉 ——句末语气词,表陈述 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 杀鸡焉用牛刀 ——疑问代词,怎么 朝济而夕设版焉 ——兼词,于之

• • • • • • • • 若属皆且为所虏 ——副词,将要 臣死且不避 ——连词,尚且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连词,并且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连词,况且
•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 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 》,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 “春秋三传”。 •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 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 ,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 、齐桓公等。 •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 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 的通称。
• 附:《忠义的力量》(见《创新思维》267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必修2 兰亭集序一、通假字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二、古今异义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③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三、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1一觞一咏觞:喝酒 2映带左右带:环绕动词作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动词的使动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形容词作名词1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2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3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热闹的场面形容词的意动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数词的意动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副词作动词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四、一词多义1之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2修茂林修竹意为“高”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3虽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于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5以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6一若合一契一起其致一也一样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死生亦大矣语意上构成判断②固知一生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③其致一也2倒装句①状语后置亦将有感于斯文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当其欣于所遇终期于尽不能喻之于怀②定语后置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3省略句众人列坐于其次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悟言于一室之内放浪于形骸之外六、古今异义1.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②次要的地位;2.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3.怀抱古义:胸怀抱负;今义: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4.以为古义:把作为;如: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今义:认为;5.所以古义:①所用来;如:所以游目骋怀;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6.俯仰古义: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7.品类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七、涉及成语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赤壁赋文言实词一、通假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山川相缪通“缭”,环绕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二、古今异义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古义:明月停留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斗牛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竞技方式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美貌的人三、一词多义1东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2望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3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如诉如泣副词,像5白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6歌歌窈窕之章唱,动词歌曰:“”歌词,名词倚歌而和之歌曲的曲调或节拍,名词四、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状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2名词用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下江陵攻占顺流而东向东进军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4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二、文言虚词1.而①连词,表转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②连词,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③连词,表承接; 正襟危坐而问客④连词,表并列; 侣鱼虾而友麋鹿2之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哀吾生之须臾凌万顷之茫然助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吾与子之所共适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它们;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去,往3.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徘徊于斗牛之间/渔樵于江渚之上/ 介词,在;托遗响于悲风/于是饮酒乐甚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4.乎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呢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反问,吗;/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表疑问,吗;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郁乎苍苍/知不可乎骤得用在句中表停顿或舒缓语气,语气词5.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其声呜呜然指示代词,那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6.然凌万顷之茫然/苏子愀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其声呜呜然语气词,相当于“焉”,表陈述语气,可不译三、文言句式判断句固一世之雄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用“非”表否定判断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非”表否定判断倒装句1.状语后置句游于赤壁之下/ 渔樵于江渚之上/寄蜉蝣于天地/ 托遗响于悲风/月出于东山之上2.宾语前置句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3.定语后置句凌万顷之茫然/ 客有吹洞箫者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于”表被动疑问句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四、成语羽化飞天不绝如缕正襟危坐横槊赋诗逝者如斯杯盘狼藉如泣如诉遗世独立游褒禅山记一、通假字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二、古今异义词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5.于是余又叹焉;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古义:周围;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到达,达到,动词;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三、一词多义1.乃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③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2.道①有碑仆道路,道路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3.盖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4.文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④文过饰非掩饰5.然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然而,但是6.舍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②而操舍鞍马,仗舟楫动词,舍弃③舍相如广成传舍动词,安排住宿④客舍青青柳色新名词,宿舍、旅店7.以①由山上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介词,在、从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并且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表顺承,就,便,或不译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与“故”组成固定结构,表因果,因此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与“所”组成固定结构,表原因,的原因8.其始舍于其址; 代词,它的,代华山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代词,那,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距其院东五里; 代词,那,代慧空禅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代词,它,代华山洞其文漫灭; 代词,它的,代仆碑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代词,它上面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代词,它的,代华山问其深; 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作“那”, “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代词,它的,代后洞盖其又深; 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则其至又加少矣; 代词,那些,代游客既其出; 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则或咎其欲出者; 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第一人称代词,自己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代词,他们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四、词类活用名词的活用名词作状语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名词作动词①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②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③往往有得;得:动词作名词,心得,收获;④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作名词①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远的地方;形容词作动词①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尽头;②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形容词的使动①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弄错,使错;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知;昏暗:使动,使人感到模糊迷惑;副词作动词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五、特殊句式判断句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者”表停顿语气,“也”表判断语气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者,也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者,也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也”语气助词,表判断⑤此余之所得也此也倒装句状语后置句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定语后置①有穴窈然;省略句①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省宾语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省宾语③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宾语④有碑仆于道省介词五、文言固定句式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梳理表一、通假字:无能为也已: 已, 同“矣”, 了。

共其乏困: 共, 通“供”, 供给。

何厌之有:厌, 通“餍”, 满足。

秦伯说: 说, 通“悦”, 高兴。

失其所与, 不知:知, 通“智”, 明智二、实词活用:1.名词活用:名词活用作状语:夜缒而出:夜, 在夜里。

既东封郑:东, 在东边。

名词活用作动词:晋军函陵 : 军, 驻扎。

且贰于楚也: 贰, 从属二主。

夜缒而出:缒, 用绳子栓着往下送。

与郑人盟:盟, 订立盟约。

2.形容词活用: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越国以鄙远:远, 远地。

共其乏困:乏困, 缺少的东西。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肆其西封:肆, 扩张。

3.使动用法:烛之武退秦师:退, 动词使动用法, 使……撤退。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 动词使动用法, 使…灭亡。

阙秦以利晋: 阙, 动词使动用法, 使…减少。

削减。

利, 名词使动用法, 使…得到好处。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 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破损。

损害。

4.意动用法:越国以鄙远:鄙, 名词意动用法, 以…作为边境, 把…当作边境。

既东封郑:封, 名词意动用法, 以…作为边境, 把…当作边境。

三、古今异义:今: 现在。

以为:以(之)为, 把……当作。

行李: 出使的人。

夫人: 那人。

去:离开, 距离。

四、固定句式:言于……曰: 对……说。

“所字结构”: 所+动词=名词性短语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是寡人之过也。

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

2.省略句:晋军(于)函陵, 秦军(于)氾南(烛之武)辞曰敢以(之)烦执事3、变式句(倒装句):状语后置:以其无礼于晋: 于晋无礼且贰于楚也: 且于楚贰也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于君有益宾语前置: 何厌之有: 何有厌?六、重点虚词:之1、代词。

2、助词: (1)“的”。

(2)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无实义。

(3)提前宾语。

(4)补足音节, 无实义。

3、动词, 到, 去, 往。

以1、介词, 凭借, 用。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实词梳理ppt课件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实词梳理ppt课件

《烛之武退秦师》
以为:古,把…..当作;今,认为 行李:古,出使的人 ;今,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缺乏的东西;今,精神不好 夫人:古,那个人 ;今,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离开 ;今,到、往
《荆轲刺秦王》:
涕: 古,眼泪; 今,鼻涕
穷困:古,走投无路,陷入困境; 今,生活穷困,经济困难
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隔阂,仇隙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具,通“俱”,全部
因击沛公于坐
作,通“座”,座位
不者,若属…
不,通“否”,不
——《鸿门宴》
二、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活用:1、活用为动词;2、作状语 动词活用: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活用:1、活用为动词;2、活用为名词 使动用法:1、名词使动用法;2、动词使动用
通假字的几种类型:
1、同音通假字 2、双声通假字 3、叠韵通假字 4、行近通假字
第二单元通假字梳理:
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秦伯说
说,通“悦”,高兴,愉快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增加
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烛之武退秦师》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高兴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 一第二单元文言实词
梳理ppt课件
一、通假字:
通假: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
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 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 注:“通”是“通用”,“假”是“借用”。 “通假”与六书中的“假借”异同: “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一般称 为“造字假借” “通假”则是本有其字,而在写文章时又借用 某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它。一般称为“用字 假借”。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知识总结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知识总结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 越国以鄙 君知其难也。 亡郑以陪邻? 亡郑以陪邻? 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当做边邑, 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当做边邑, 当做边邑 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 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 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2、夫晋,何厌之有? 、 何厌之
8、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宾客知其事者 衣冠以送之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 知道这件事的宾客 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给他送行。 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9、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 大王。 于庭
6、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 所待 远未来 而为留待。 而为留待。 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 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那个人住 很远的地方,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 得很远的地方,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 7、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所以留 待吾客与俱。 我停留下来的原因, 我停留下来的原因,是等待我的客人同他一起 的原因 走 。
满足呢 晋国,有什么满足 晋国,有什么满足呢?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以为东道主 之往来 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 路上的主人,秦国来来往往出使的人 出使的人, 路上的主人,秦国来来往往出使的人, 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 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 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 对您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对您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 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 取之? 将焉取之?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文言文)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文言文)

第二单元(《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一.通假字(解释加点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 (共,通“供”)3.秦伯说(说,通“悦”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6.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9.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10.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11.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12.不可不蚤来(“蚤”通“早”)13.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二.古今异义(解释加点字)1.行李之往来((古义:出行的人)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5.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品)6.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8.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9.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投击) 10.断其左股 (古义:大腿)11.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 12.约为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1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 14.将军战河北(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三.词类活用(解释加点字)1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同下文“秦军”)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3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4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的土地)5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7函封之(函:名词当状语,用匣子) 8 又前而为歌曰(前:名词当动词,上前)9 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词当动词,穿起上朝的衣服)10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意动用法,认为……迟缓)11使使以闻大王(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12 箕踞以骂曰(箕踞:名词当状语,像簸箕一样)13 其人居远(远:形容词当名词,远方) 14 皆白衣冠以送之(衣冠:名词当动词,穿衣戴帽)15 进兵北略地(北:名词当状语,向北) 16群臣怪之(怪:意动用法,认为……奇怪)17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18范增数目项王((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19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作动词,用刀割刺) 20道芷阳间行(道:名词作动词,取道)21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22 于是项伯复夜去(夜:名词作状语)23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24 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25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 26 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27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使……活) 28从百余骑(从:使动,使……跟从)29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交好)四、一词多义1、鄙:① 越国以鄙远(边邑,边远的地方) ② 蜀之鄙有二僧(边远的村邑)③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陋鄙俗)④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轻贱)⑤孔子鄙其小器(鄙薄轻视) ⑥敢竭鄙诚,恭疏短引(自谦之词)⑦北蛮夷之鄙人(鄙陋鄙俗)2、敝:①因人之力以敝之(损害,衰败) ②敝人(谦词)③曹操之众,远来疲敝(疲惫) ④敝帚自珍(坏,破旧)3、兵:①不得持尺兵(兵器) ②不及召下兵(士兵)③秦兵旦暮渡易水(军队) ④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兵器,武器)⑤弃甲曳兵而走(兵器,武器) ⑥故上兵伐谋(用兵的策略 )4、辞: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x

《之武退秦》文言知点一、通假字:无能也已:已,同“矣”,了。

共其乏困:共,通“供”,供。

何之有:,通“ ”,足。

秦伯:,通“悦”,高。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二、活用:1、名活用:名活用作状:夜而出:夜,在夜里。

既封:,在。

名活用作:晋函陵:,扎。

且于楚也:,从属二主。

夜而出:,用子栓着往下送。

与人盟:盟,立盟。

2、形容活用:形容活用作名:越国以鄙:,地。

共其乏困 : 乏困,缺少的西。

形容活用作:肆其西封:肆,。

3、使用法:之武退秦:退,使用法,使⋯⋯撤退。

若亡而有益于君:亡,使用法,使⋯亡。

秦以利晋:,使用法,使⋯减少。

削减。

利,名使用法,使⋯得到好。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使用法,使⋯⋯破。

害。

4、意用法:越国以鄙:鄙,名意用法,以⋯作境,把⋯当作境。

既封:封,名意用法,以⋯作境,把⋯当作境。

三、古今异 :今:在。

以:以(之),把⋯⋯当作。

行李:出使的人。

夫人:那人。

去:离开,距离。

四、固定句式:言于⋯⋯曰:⋯⋯ 。

“所字构”:所+=名性短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 : 是寡人之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省略句 :晋(于)函陵,秦(于)氾南(之武)辞曰敢以(之)事3、式句 ( 倒装句 ):状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且于楚也:且于楚也若亡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前置 :何之有:何有?六、重点虚:之1、代。

公从之2、助: (1) “的”。

是寡人之过也(2) 主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

邻之厚,君之薄也(3)提前。

(4)足音,无。

3、,到,去,往。

以1、介词,凭借,用。

因人之力而蔽之2、连词,因为。

以其无礼于晋3、相当于“而”: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1)表并列 (2) 表转折 (3) 表递进 (4) 表承接 (5) 表修饰4、表目的,连词,来。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wéi 动词,做。

wèi 介词,替,给。

夫f ū名词,男子;老师;丈夫。

f ú句首发语词,无实义。

高一语文必修一 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一语文必修一 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点一、通假字:1懦弱为也已:2共其乏困:3何厌之有:4秦伯说道:5失掉其所与,无人知晓:二、实词活用:1夜献城而出来:2既东封郑3晋军函陵:4越国以鄙远:5共其乏困:6肆其西封:7烛之武退秦师:8若亡郑而有利于君:9阙秦以利晋:10朝济而夕设版焉11越国以鄙远:12既东封郑:三、特定句式:1、就是寡人之过也。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4敢于以愁神职5以其不敬于晋:6且贰于楚也:7若亡郑而有利于君:8何厌之有:何存有贱?四重点虚词:之2、是寡人之过也3西南边之薄,君之薄也4何厌之有以1、以乱易整2、以其不敬于晋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4、越国以鄙远5焉用亡郑以陪邻?1今旧矣,懦弱为也已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1夫晋,何厌之有?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矣1焉用亡郑以陪邻?2子亦有不利焉3太少矣,月自身利益东山之上,停留于斗牛之间。

4朝济而夕设版焉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若不阙秦,将矣挑之?五译者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6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掉其所与,无人知晓;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2今日往而不反者: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4图穷而匕首见:5秦王还柱而走:10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11群臣侍殿上者12使毕使于前13嘉为先言于秦王曰切齿拊心:又并作“切齿腐心”。

形容怨恨到极点。

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

6卒起不意:二、实词活用:1、回师北略地:北,向北。

2秦兵旦暮渡易水:3函封之:4箕踞以怒骂曰:5樊於期实乃前曰:6并使畸节言大王:7太子晚之:8群臣鬼之:9发尽上指冠10乃朝服11实乃欲以生劫之12其人居远未来13今行及而无信,则秦王未慈祥也三、特定句式: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37见燕使者咸阳宫8秦王购之金千斤9取之百金发上指冠:毛发举起的样子。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知识梳理高中学生学习的语文必修一课本中,第二单元讲的是文言文相关内容,有哪些知识需要我们掌握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知识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

读gōng)秦伯说(“说”通“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喜欢。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来。

燕王诚振怖“振”,通“震”,害怕。

秦王还柱走“还”,通“环”,绕。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蚤”通“早”) 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二、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3、共其乏困古义:缺少的东西。

今义:疲劳。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人。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5、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

今义:贫穷。

6、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8、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品。

今义:货币。

9、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中医医生10、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古义: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义:指山东省。

11、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12、将军战河北古义:黄河以北地区。

今义: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知识一览

《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知识一览

《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知识一览烛之武退秦师一、掌握重要实词(1)且贰于楚(从属二主)(2)辞曰:“臣之壮也……”(推辞)(3)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4)朝济而夕设版焉。

(渡河,渡过)(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延伸,扩张)(6)因人之力而敝之。

(损害)(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假如没有那个人)(8)失其所与。

(结交,亲附)(9)唯君图之。

(考虑)(10)亦去之。

(离开、撤离)二、掌握重要虚词(1)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2)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假如)(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尚且)(4)是寡人之过也。

(这)(5)然亡郑,子亦有不利焉。

(然而)(6)郑既知亡矣。

(已经)(7)焉用亡郑以陪邻?(何)(8)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哪里)(9)因人之力而敝之。

(依靠)(9)吾其还也。

(还是,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词)(10)之是寡人之过也。

(结构助词,的。

) 行李之往来。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何厌之有。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子犯请击之。

(代词,指秦军。

)⏹辍耕之垄上。

(动词,往,到。

)☐顷之,烟炎张天。

(衬音助词,无义。

)三、识记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矣)(2)共其乏困。

(供)(3)秦伯说,与郑人盟。

(悦)(4)失其所与,不知。

(智)(5)夫晋,何厌之有?(餍)四、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

)(2)越国以鄙远(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3)既东封郑(“东”为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封”为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4)阙秦以利晋。

(使动用法,使……受侵损)五、特殊句式(1)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2)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3)敢以烦执事。

【省略句。

敢以(之)烦执事。

】六、古今异义词(1)以为东道主。

(把……当作)(2)行李之往来。

(出使的人)(3)无能为也(不能)七、重点语句翻译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译:倘若灭掉郑国而对您有好处,怎敢拿亡郑这件事来麻烦您。

部编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部编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总有一款PPT 适合您
【最新出品\精心整理\倾情奉献\敬请珍惜】
通假字
•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秦伯说、秦王必说见臣 • 失其所与,不知 • 今日往而不反者 • 秦武阳色变振恐
• 张良出,要项伯 • 臣之不敢倍德也 •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 令将军与臣有郤 • 距关,毋内诸侯 •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 家祭无忘告乃翁 • ——代词,你的 • 乃不知有汉 • ——副词,竟然,却 • 吾乃常山赵子龙 • ——判断动词,是 • 乃遂私见樊於期 • ——连词,于是 • 乃今得闻教 • ——副词,才

• 子亦有不利焉 • ——句末语气词,表陈述 • 焉用亡郑以陪邻 • ——疑问副词,为什么 •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疑问代词,哪里 • 杀鸡焉用牛刀 • ——疑问代词,怎么 • 朝济而夕设版焉 • ——兼词,于之
特殊句式——判断句
• 是寡人之过也 •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皆为龙虎) • 亚父者,范增也 • 此亡秦之续耳 • 以乱易整,不武
被动句
• 皆为戮没 •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若属皆且为(之)所虏 • 吾属今为之虏矣 • 受制于人 •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倒装句
• 宾语前置: • 夫晋,何厌之有 • 不然,籍何以至此
• 介宾短语后置句 • 燕王拜送于庭
• 客何为者 • 沛公安在 • 大王来何操 • 定语后置:
• 以其无礼于晋 •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 贪于财货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长于臣
•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 兵

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鸿门宴知识点归纳

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鸿门宴知识点归纳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距①关,毋②内③诸侯。

①距,通“拒”,把守。

②毋,通“无”,不要。

③内,通“纳”,接纳,进入。

2.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7.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8.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怨。

9.秋豪不敢有所近。

豪,通“毫”。

10.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

采,通“彩”,颜色。

1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具,通“俱”,全部。

12.坐,通“座”,座位。

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②因击沛公于坐13.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通“骖”,古时乘车。

二、虚词实词(一)实词:飨土卒(飨;犒劳)夜驰之(之:到,往)无所取(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从沛公(从:跟从)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料:估量:当:抵挡)与臣游(游:交往)籍吏民(籍:登记)他盗之出入(出入:偏义夏词,进入)具言(具:详细,完备)若入前为寿(若:你;为寿:祝健康)杀人如不能举(举;尽)窃为大王不败也(窃;私下里)坐须臾(须臾:片刻)相去(去,距离)置车骑(置;放弃)督过之(督过:责备)留谢(谢:辞谢)(二)虚词固不如也(固:当然)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孰与君少长(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人有大功而击之(而:却)因言曰(因:趁机)今者有小人之言(者:助词,不译)不然,籍何以至此(然:这样)因留沛公与饮(因:于是)以示之者三(三:多次)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三、词类活用1. 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秦地可尽王也。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 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语文版)

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语文版)

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语文版)【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语文版)】6 、鸿门宴【课文简介】《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项羽和刘邦进入函谷关后与刘邦的一场斗争。

本文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交代鸿门宴的由来;第二部分是写鸿门宴上的斗争;第三部分是叙述鸿门宴后余事,包括刘邦逃席,间道至军,张良留谢,项王受壁而范增破斗;刘邦至军诛杀曹无伤。

作者通过这次宴会的全过程,生动的揭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他自应攻伐而有“妇人之仁”。

【通假字】1.距①关,毋②内③诸侯。

①距,通“拒”,把守。

②毋,通“无”,不要。

③内,通“纳”,接纳,进入。

2.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内通“纳”)7.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坐通“座”)8.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怨。

9.秋豪不敢有所近。

豪,通“毫”。

10.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

采,通“彩”,颜色。

1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具,通“俱”,全部。

12.坐,通“座”,座位。

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②因击沛公于坐13.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通“骖”,古时乘车。

【一词多义】1、为(1) 人为刀姐,我为鱼肉动词,是, (2)使子婴为相动词,做,担当,(3) 窃为大王不取也动词,认为, (4)谁为大王为此计动词,出,制定,(5)且为之奈何动词,对付, (6)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呢,(7)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替,给,2、故(1)故听之连词,所以) (2)君安与项伯有故形容词,旧时,此指交情)(3)故遣将守关者副词,特意)3、辞(1)卮酒安足辞(推辞,不接受) (2)未辞也(告辞,辞别)(3)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4、幸(1)妇女无所幸(宠幸) (2)故幸来告良(幸而)【古今词义】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文档:第2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文言文句子翻译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文档:第2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文言文句子翻译 Word版含答案

文言文句子翻译文言文句子翻译是必考题型。

考试大纲中对翻译的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所谓“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整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

要想理解文言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分句间隐含的语意关系等。

所谓“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流利畅达。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考点里面包含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中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要是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省略句和文言固定结构。

“不同的用法”,主要是指文言词类活用现象。

1.文言文翻译“八法”(1)保留法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

例: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琵琶行并序》)这里除了“予”“左迁”之外,都可保留不译。

(2)替换法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去替换古代的说法。

例: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游褒禅山记》)可将“瑰”换成“珍贵”,“观”换成“景象”。

(3)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难”和“易”可用加字法翻译。

此句译成: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4)删略法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

例: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

张良曰:“谨诺。

”(《鸿门宴》)句中的“谨”表谦称,可不译。

(5)补充法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

例: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句子翻译文言文句子翻译是必考题型。

考试大纲中对翻译的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所谓“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整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

要想理解文言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分句间隐含的语意关系等。

所谓“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流利畅达。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考点里面包含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中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要是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省略句和文言固定结构。

“不同的用法”,主要是指文言词类活用现象。

1.文言文翻译“八法”(1)保留法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

例: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琵琶行并序》)这里除了“予”“左迁”之外,都可保留不译。

(2)替换法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去替换古代的说法。

例: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游褒禅山记》)可将“瑰”换成“珍贵”,“观”换成“景象”。

(3)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难”和“易”可用加字法翻译。

此句译成: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4)删略法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

例: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

张良曰:“谨诺。

”(《鸿门宴》)句中的“谨”表谦称,可不译。

(5)补充法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

例: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这一句不但省略了主语,还省略了谓语,翻译时必须补出。

本句可译为:“不行,(那些人)只是没(跑)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6)调序法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常构成倒装句,应先调整成合乎现代汉语规范的句序后再翻译。

例: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是一个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应该把状语调整到它们应在的位置上,可译为:“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

”(7)拆分法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或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这时翻译就要使用拆分法。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语句中的“妻子”要使用“拆分法”拆分成“妻子儿女”。

(8)转述法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使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

例: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滕王阁序》)“雾”“星”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

2.解答文言文翻译类题目“五步骤”第一步:读——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文句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

第二步:审——确定考查重点要通过审题,结合题目赋分领会命题意图,确定考查重点、关键词和句式。

第三步:切——划分翻译单位将所要翻译的文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然后逐一加以翻译。

第四步:连——连缀词义成句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注意个别句式语序的调整及省略内容的补充。

第五步:誊——书写规范清楚在确认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把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誊写到试卷上,做到书写规范清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

自鲁趍(同“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

见楚王,曰:“臣闻大王举兵将攻宋,计必得宋而后攻之乎?亡其苦众劳民,顿兵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犹且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墨子曰:“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

”王曰:“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墨子曰:“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

”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

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

于是乃偃.兵,辍不攻宋。

《淮南子·修务训》儒书称:“鲁般、墨子之巧,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

”夫言其以木为鸢飞之,可也;言其三日不集,增之也。

夫刻木为鸢,以象鸢形,安能飞而不集乎?既能飞翔,安能至于三日?如审.有机关,一飞遂翔,不可复下,则当言遂飞,不当言三日。

犹世传言曰:“鲁般巧,亡其母也。

”言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

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

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则木车等亦宜三日止于道路,无为径去以失其母。

二者必失实者矣!《论衡·儒增》鲁般者,肃州燉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

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

父后伺得鸢,击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

吴人以为妖,遂杀之。

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

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

卜曰:“般所为也。

”赍.物具千数谢之。

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

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

《酉阳杂俎·贬误》【注】鲁般,姓公输,名般,又作“班”。

今常称其“鲁班”。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译文:(2)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

译文:(3)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

译文:【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本题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判断句、省略句。

(1)“必”,假如、如果;“曷”,为什么。

(2)“如”,如果;“机关”,名词,机件、枢纽;“等”,等同,相同;“则”,那么;“遂”,就;“不集”,不落下。

(3)省略句:般为(他们)断(木人)一手,其日吴中大雨。

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答案】(1)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2)如果木鸢机件、枢纽完全具备,和木车马相同,就一直飞翔不会落下来。

(3)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

【参考译文】过去楚国想要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以后很担心这件事。

他从鲁国出发赶了十天十夜的路,脚上长了一层层的老茧也不肯休息,撕下衣衫包裹双脚向前赶路,终于到达楚都郢城。

拜见楚王,说:“我听说大王您要发兵攻打宋国,您是估计一定能攻占宋国,然后才攻打它的吗?使劳苦大众逃亡,损兵折将,蒙受被天下指责为不义的名声,却得不到尺寸之地,还要进攻它吗?”楚王说:“果真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墨子说:“我看大王您一定有损道义却又得不到宋国。

”楚王说:“公输般是天下有名的工匠,制造了云梯这种器械,假设用云梯来攻宋,怎么能不取胜?”墨子回答说:“让公输般设置云梯来攻城,请允许我来防守。

”于是公输般设置攻城的器械,墨子设置守城的装备。

公输般多次攻城,墨子多次打退他,始终攻不进城内。

于是楚王只得收兵,停止对宋的进攻。

《淮南子·修务训》儒者的书上称赞:“鲁般和墨子技艺高超,用木头雕刻成鸢,飞翔三日不会落下来。

”说他们用木头做成木鸢使它飞,是可能的;说它飞了三日不落下来,就是夸大。

用木头雕刻成木鸢,来效法鸢的外形,怎么能飞上天就落不下来了呢?既然能够飞翔,怎么能达到三日之久呢?如果确实有机关,飞上天就一直翱翔,不会再落下来,那么该说能一直翱翔,不该说三日不落下来。

像社会上流传的话说:“鲁般技艺高超,却丢失了他的母亲。

”这是说巧工鲁般为他的母亲做木车马、木车夫,机关完全齐备,那上面坐着他的母亲,车一跑就不回来了,鲁般于是失去了他的母亲。

如果木鸢机件、枢纽完全具备,和木车马相同,就一直飞翔不会落下来。

但机关只能在很短时间内起作用,不能够超过三天,那么木车马一样也应该三天内在路上停下来,不会一去不回而因此丢失鲁般的母亲。

看来这两件事一定都不符合真实情况!《论衡·儒增》鲁般,肃州燉煌人,生卒年月不详,他心思精巧,善于创造。

他在凉州建造佛塔时,造了一只木鸢,敲击机关三下,木鸢就可以飞,他就乘着木鸢飞回家。

不久,他的妻子怀孕,父母再三追问,他的妻子才说出了这一切。

后来,他的父亲伺机得到木鸢,敲击机关十多下,乘上它,一直飞到了吴会。

吴人以为鲁般的父亲是妖怪,就杀了他。

鲁般又造了一只木鸢,乘上它飞到吴国都会,找到了父亲的尸体。

鲁般怨恨吴人杀了他的父亲,回来后在肃州城南,造了一个木仙人,让他的手指向东南吴地方向,吴地大旱三年。

占卜术士说:“吴地大旱,是鲁般干的。

”吴人带着许许多多的物品来向鲁般谢罪。

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

大唐初年,当地人还祈祷过这个木仙人。

《酉阳杂俎·贬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