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一、为啥要监测呀。
崩塌、滑坡、泥石流可都是很危险的地质灾害呢。
就像调皮的小怪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来捣乱。
我们监测呢,就是要提前知道这些小怪兽的动静,好保护大家的安全。
比如说,要是知道某个山坡有崩塌的危险,就可以让住在附近的人赶紧搬走,或者采取措施不让它崩塌呀。
这就好比给危险提前设个警报器,可重要啦。
二、监测啥呢。
1. 地形地貌的变化。
这就像是看这个地方的脸有没有变样。
比如山坡的坡度是不是变陡啦,有没有新的裂缝出现。
那些裂缝就像是大地的伤口,如果越来越大,那可能就是不好的信号哦。
还有山的形状,如果本来是圆圆的山包,突然有一块好像要掉下来的样子,那也得小心啦。
2. 岩土体的情况。
岩土体就像是山的骨架和肉。
我们要看看土是不是变得松软了,石头是不是有松动的迹象。
要是土变得像泥巴一样稀稀的,石头也摇摇欲坠,那崩塌滑坡泥石流可能就离得不远喽。
3. 地下水的动静。
地下水就像大地的血液。
如果地下水的水位突然上升或者下降得很厉害,就好像大地的血液循环出问题了。
这也可能影响到岩土体的稳定性,说不定就引发灾害啦。
三、怎么监测呢。
1. 人工监测。
这可是最传统也最靠谱的办法呢。
就是让人到实地去看。
像那些经验丰富的地质人员,他们就像侦探一样。
拿着小本子,到山坡上、沟谷里去查看。
看看有没有新的裂缝,量量裂缝有多宽啦,记录一下岩土体的情况。
虽然这个办法有点累,但是很准确哦。
不过有时候有些地方很危险,人去不了,这就有点麻烦啦。
2. 仪器监测。
现在科技可发达啦,有好多仪器可以帮忙呢。
比如说水准仪,可以精确地测量地形的高低变化,就像给大地量身高一样。
还有测斜仪,能知道岩土体是不是在倾斜,就像能感觉到大地有没有歪脖子一样。
这些仪器就像我们的小助手,24小时都能工作,而且数据还很准确。
不过仪器也有缺点,有时候可能会出故障,还得有人经常去检查它们呢。
四、监测的频率。
这可是个很有讲究的事儿。
如果是在那些很容易发生灾害的地方,就像调皮孩子经常闯祸的地方,那监测的频率就要高一些,可能每天都得去看看。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

b)滑坡、崩塌与泥石流所在地区和影响范围内的社 会—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规划资料,包括人口、直 接经济价值等。
c)能满足监测点、网布设的地形图、地质图(含平
面图和剖面图)和附近可建整理设ppt 现状与规划图。
11
5 基本要求
5.2 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监测站(点)布设 之前,应有上级部门或委托单位下达的任务 书,监测单位根据任务书编制监测设计书。
流发生、发展、爆发预报。预报分为长期、中
期、短期和临灾预报。
可整理ppt
16
5 基本要求
a)长期预报,指五年以上的危险性的预报。包 括滑坡、崩塌与泥石流地质灾害区划和易发区
的圈定。
b)中期预报,指在五年到一年内将要发生的预 报。
c)短期预报,指在一年到几天内将要发生的预 报。
d)临灾预报,指在几天到几十分钟内将要发生 的预报。
可整理ppt
25
6 滑坡与崩塌监测
6.1.5 滑坡、崩塌都应进行绝对位移、相对位移、宏 观变形前兆监测和主要相关因素监测。监测的具体 内容应根据滑坡、崩塌特点,有针对性的确定。
6.1.6 不同类型和特点的滑坡、崩塌,其相关因素监 测的重点内容是:
a)降雨型土质滑坡,应重点监测地下水、地表水
和降水动态变化等内容;降雨型岩质滑坡、崩塌,
可整理ppt
21
6 滑坡与崩塌监测
b)地下水动态。包括滑坡、崩塌范围内钻孔、 井、洞、坑、盲沟等地下水的水位、水压、水 量、水温、水质等动态变化,泉水的流量、水 温、水质等动态变化,土体含水量等的动态变 化。分析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及其与地表 水、大气降水的关系,进行地下水与滑坡、崩 塌形成与稳定性的相关分析。
Ⅰ级监测站(点)和有条件的II级监测站(点)的监测 内容应尽可能齐全,并随其发展过程和稳定状况增加或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1 2 3 4 5 6 7 8 范 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 则 基本要求 滑坡与崩塌监测 泥石流监测 资料整理
1 范 围
本规范规定了滑坡、崩塌变形与泥石流活动 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点网布设、监测资 料整理,以及变形破坏或活动预报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已经发生过且可能继续或再次 发生变形破坏和活动的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监 测,以及有可能发生崩滑的自然的或人工的斜坡 和泥石流活动的沟槽(或斜坡)的监测。
3 术语和定义
● 3.1 变形监测 deformation supervision
对地表和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岩土体 与其上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移、沉降、隆起、 倾斜、挠度、裂缝等微观、宏观现象,在一 定时期内进行周期性的或实时的测量工作。
4 总 则
● 4.1 监测任务
■ ■
■
■
a)监测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变形或活动特征及相关要素。 b) 研究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地质环境、类型、特征,分 析其形成机制、活动方式和诱发其变形破坏或活动的主要 因素与影响因素,评价其稳定性,为地区经济开发规划和 建设计划提供资料,促进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c)研究和掌握滑坡、崩塌变形破坏与泥石流活动的规律及 其发展趋势,为灾害防治提供资料,并指导防治工程设计、 施工,检验防治工程效果,保证防治工程质量和效益。 d)研究、制定滑坡、崩塌变形破坏判据和泥石流活动判据, 及时地按程序进行预报。预报灾害发生、发展及其时间、 空间和强度(量级),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不 断提高预报准确率。
度与充水情况,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动态变化。
■
c)洞掘型滑坡、崩塌,应进行洞内、井下地压监
测。包括:顶板(老顶)下沉量及岩层倾角变化,
DZT02212006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ppt课件

2020/11/24
23
6 滑坡与崩塌监测
b)地下水动态。包括滑坡、崩塌范围内钻孔、 井、洞、坑、盲沟等地下水的水位、水压、水 量、水温、水质等动态变化,泉水的流量、水 温、水质等动态变化,土体含水量等的动态变 化。分析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及其与地表 水、大气降水的关系,进行地下水与滑坡、崩 塌形成与稳定性的相关分析。
I级监测站(点)和有条件的II级监测站(点)应尽可 能采用多种方法和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监测,形成合 理的监测方法的组合。多种方法监测所取得的数据、 资料,互相联系、互相校核、互相验证,并做出综合 分析,取得可靠的结论。
群测群防监测,一般采用简易方法进行监测。
2020/11/24
16
5 基本要求
在不稳定的和受威胁的人数、潜在造成的经济损失均
较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
2020/11/24
10
4 总则
1.表1
监测站(点)分级表
监测站(点) 分级
所处位置的重要性
Ⅰ级
特别重要 (县级和县级以上城
镇等)
Ⅱ级
重要 (重要集镇、重要工
矿企业和重要交 通设施等)
Ⅲ级
较重要 (集中居民点、一般
工矿企业等)
5000~100
<100 11
5 基本要求
5.1 对确定进行监测的滑坡、崩塌和泥石 流,必须有相应的地质调(勘)查等资料 做依据。这些资料包括:
a)地质勘查报告(或说明书)。主要内容包括:
1)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包括:水文气象,地形 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和新构造运动, 水文地质条件等。
2020/11/24
14
5 基本要求
5.3 监测内容依据下列因素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总则
● 4.1 监测任务
■ a)监测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变形或活动特征及相关要素。
■ b) 研究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地质环境、类型、特征,分 析其形成机制、活动方式和诱发其变形破坏或活动的主要 因素与影响因素,评价其稳定性,为地区经济开发规划和 建设计划提供资料,促进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 c)研究和掌握滑坡、崩塌变形破坏与泥石流活动的规律及 其发展趋势,为灾害防治提供资料,并指导防治工程设计、 施工,检验防治工程效果,保证防治工程质量和效益。
10
5 基本要求
● 5.3 监测内容依据下列因素确定:
■ a)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赋存条件、地质特征和变形、 活动的主要因素与相关因素。
■ b)滑坡、崩塌变形破坏的可能方式和泥石流活动的可能 方式。
■ c)滑坡、崩塌变形阶段、变形量和泥石流发育阶段、活 动频率。
■ d)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稳定性评价的需要和预报模型、 预报判据的需要。 Ⅰ级监测站(点)和有条件的II级监测站(点)的监 测内容应尽可能齐全,并随其发展过程和稳定状况增加 或减少监测项目,完善监测内容。 群测群防监测应重点监测相对位移和变形、活动的主 要相关因素。
◆ 2)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特征与成因,包括:规 模、类型和一般特征,形成条件和发育过程,变形 或活动特征等。参考附录A至附录D。
8
5 基本要求
◆ 3)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稳定性评价,包括:岩土 物理力学参数,稳定性计算、试验成果和综合评价, 进一步变形破坏或活动的方式、规模和主要诱发因 素与影响因素等。滑坡、崩塌稳定性野外评价参考 附录C,发育阶段分析参考附录D。
群测群防监测,一般采用简易方法进行监测。 12
5 基本要求
● 5.5 监测仪器、设备,应能满足监测精度要求,精确可靠; 能适应环境条件,抗腐蚀能力强,受温度、冻融、风、水、 雷电、振动等作用影响小,支架焊接徐变变形小;能保持 仪器和传输线路的长期稳定性与可靠性,故障少,并便于 维护和更换。
1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基本要求
● 5.4 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监测方法,应在监 测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其重要性和危害性、监 测环境优劣情况和难易程度、技术可行性和经 济合理性等,本着先进、直观、方便、快速、 连续等原则确定。
I级监测站(点)和有条件的II级监测站(点)应 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和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监测,形 成合理的监测方法的组合。多种方法监测所取得的数 据、资料,互相联系、互相校核、互相验证,并做出 综合分析,取得可靠的结论。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总则
5 基本要求
6 滑坡与崩塌监测
7 泥石流监测
8 资料整理
1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滑坡、崩塌变形与泥石流活动 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点网布设、监测资 料整理,以及变形破坏或活动预报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已经发生过且可能继续或再次 发生变形破坏和活动的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监 测,以及有可能发生崩滑的自然的或人工的斜坡 和泥石流活动的沟槽(或斜坡)的监测。
企业和重要交通设 施等)
较重要 (集中居民点、一般工
矿企业等)
较重要 (居民点、一般工矿企
业等)
失稳或活 动的 危害 性
特大
大
中
小
出现滑坡、崩塌变 形破坏或泥石流 活动时受灾害威 胁的人数(人)
出现滑坡、崩塌变形
破坏或泥石流活 动时潜在可能造
成的经济损失 (万元)
>1000
>10000
1000~500
■ b)滑坡、崩塌与泥石流所在地区和影响范围内的社 会—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规划资料,包括人口、直 接经济价值等。
■ c)能满足监测点、网布设的地形图、地质图(含平 面图和剖面图)和附近建设现状与规划图。
9
5 基本要求
● 5.2 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监测站(点)布设 之前,应有上级部门或委托单位下达的任务 书,监测单位根据任务书编制监测设计书。
DZ/T0218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0220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3
3 术语和定义
● 3.1 变形监测 deformation supervision
对地表和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岩土体 与其上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移、沉降、隆起、 倾斜、挠度、裂缝等微观、宏观现象,在一 定时期内进行周期性的或实时的测量工作。
监测设计书的内容包括:任务来源和监测的重 要性,自然条件和地质环境,滑坡、崩塌与泥石流 的特征、成因和稳定性分析的主要成果,监测精度 要求,监测内容论证和确定,监测方法选定,监测 点网布设,监测资料整理,变形破坏或活动判据和 预报方案,监测经费预算。
监测设计书应通过下达任务的上级部门或委托 单位的审批。
■ d)研究、制定滑坡、崩塌变形破坏判据和泥石流活动判据, 及时地按程序进行预报。预报灾害发生、发展及其时间、 空间和强度(量级),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不 断提高预报准确率。
5
4 总则
● 4.2 专业监测
专业监测的滑坡、崩塌与泥石流,应是不稳定的 滑坡、崩塌与泥石流。
专业监测站(点)按其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划分为 四级,见表1。
10000~5000
500~100 <100
5000~1000
<1000
7
5 基本要求
● 5.1 对确定进行监测的滑坡、崩塌和泥石 流,必须有相应的地质调(勘)查等资料 做依据。这些资料包括:
■ a)地质勘查报告(或说明书)。主要内容包括: ◆ 1)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包括:水文气象,地形
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和新构造运动, 水文地质条件等。
● 4.3 群测群防监测
列入群测群防监测的滑坡、崩塌与泥石流,一般 是潜在不稳定的和受威胁的人数、潜在造成的经济损 失均较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
6
4 总则
1.表1 监测站(点)分级表
监测站(点) 分级
所处位置的重要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特别重要 (县级和县级以上城镇
等)
重要 (重要集镇、重要工矿
本规范以专业监测为主,部分内容可供群测 群防监测参见。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 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 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 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