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后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后的思考
巡场三小张波
今年随着珙县教育振兴“凤凰计划”的强力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已初现端倪,多数乡镇已扩大了办学规模,通过自己对学校管理的经历和暑期校级干部提高培训时专家对学校管理成功经验、成功案例的剖析,深感学校管理不得不与时俱进,引发我对体制改革后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一些思考,思考如何在管理上创新?如何在创新管理中求突破?我就这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要创新管理得废弃直线职能式的管理运行机制,构建矩阵式的管理运行机制。办学规模小的学校可能更多的是靠校长自身的人格魅力去管理,采取的是从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年级组长--- 班主任---任课教师直线职能式的管理,这样的管理,学校也可是风平浪静,但学校教师未能充分参与学校管理,就未能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潜能,学校要呈现生机和活力,要取得突破性的发展还是很难的,学校规模扩大了,教师群体也就壮大了,教师们的智慧就更多了,当然教师们的思想和行为也就会更加千差万别了,这种情形下直线式职能管理机制是否行之有效,我想是不容质疑的,是不会产生更大效益的,因为这种机制下教师们干工作是被动的多主动的少,甚至有的决策教师们是会口服心不服的。所以学校规模扩大后,除了进一步完善学校办学章程,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用制度去激励人、
引领人、约束人之外,应当构建矩阵式的管理运行机制,也就是部门分块管理与学校行政统一管理相结合,科研组条块管理与年级组交叉管理相结合,构建“教导处、科研室------学科教研室------各年级学科教研组------教师”、“教导处、科研室------年级学科教学督导小组------教师”、“校长------年级主任------教师”三类矩阵交叉管理。这样学校就有可能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二、如何构建矩阵式的管理运行机制?首先要树立“人本关爱、全员参与、全程服务、多元发展”的管理思想,要认识到管理就是决策,管理就是协调,管理就是体验,管理就是服务,构建具体办法可采取教师个人申报岗位,实行全员聘任制。本着能力与意愿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双向选择、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目标管理”的办法,推行全员聘任制度。具体做法:(1)学校公布岗位、条件和职责。(2)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挑选适合自己的岗位,并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3)学校通过考核优先聘任出年级主任、教研室主任、教研组长和班主任。(4)年级主任和班主任共同聘任任课教师,报学校审批。(5)学校公布受聘教师名单。(6)负责人对本部门、本年级、本学科和本项目进行规划设计,提出具体可行的管理实施方案,提交学校行政会和教代会讨论通过,然后由相关负责人组织实施,从而使有能力的人迅速脱颖而出,有特长的人得到充分展示,开辟学校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注意的是实行层层聘任后最终行政得把关,为避免聘任过程中感情用事,所以能做到“有能力,愿意做事,又想把事做好
的人,尽量给较多的事做;愿意做事,又能把事做好的人,尽量让其有事做;有能力把事做好,但又不愿意干事的人,尽可能无事做;不能做事,又不愿意做事的人,坚决不给事做”的原则是最好的,这样就能使人人都找到适合发挥自身作用的岗位。
三、如何实施矩阵式管理机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管理重心下移,实行自主管理。首先,要强化部门和年级组自主发展,各部门领导全面负责本部门的管理工作,各年级组主任全权负责本年级的教育教学和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实行教育教学全过程跟踪,强化过程管理。各年级组在业务上接受各职能部门的领导,而在具体工作中允许年级组根据本年级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赋予年级组在职、权、责、利上有较大的自主管理空间。
2、在各年级建立自主管理委员会和教育教学督导小组,配备一名年级主任管理年级全面工作,一名分管德育年级副主任和一名分管教学的年级副主任。每个行政人员负责一个年级组和一个教研室的指导和督查。这样也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包括参与教研、科研、教改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研究阵地和群体协作环境。
3、实行项目负责制,责任首问制。学校无论事情大小,凡是首先遇到的人,就是该事情的第一责任人,都必须首问。在实行实行首问责任制的过程中,坚持应该做好而没有做好的事,必须加以改进;应该做而不是必须做的事,鼓励去做;应该做而没有去做的事,必须追究责任。
4、实行多元评价制。建立符合教师和学生发展目标多元、形式多样的评价体系,使教师和学生能客观、全面的了解自己,体验成功,弥补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如教师成长袋的建立,可根据教师的自愿申请,将全体教师分为一般教师、骨干教师和知名教师三个层次,分别制定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每学期末采取教师自评、教研室(组)互评、学生评教(师德和课堂教学行为)、年级组综合评价和学校最终评价的办法。教师通过评价可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从而找到优势、差距和努力方向。学生的评价也要变“分数唯一”为“指标综合”,变“主体单一”为“全员参与”,变“选拔淘汰为主”为“激励发展为主”。对学生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学业成绩、活动表现、学习过程能力的提高程度等等进行全面的评价,要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成功和自信。
以上做法实际有很多学校早就实行了,仅供参考,因校而宜,还望搞得成功的学校多推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