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
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是指在开采影响范围内的地表、岩层内部或其他研究对象上,按一定要求设置的一系列
互相联系的观测点。在采动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定期观测这些观测点的空间位置及相对
位置的变化,以确定各位置和点之间的相对移动,从而掌握开采沉陷的规律。
方法:1)了解该观测站的集体地理条件;交通条件,地形地貌,地面水系,气象情况,
地震情况。
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姓名
李江飞
专业班级 测绘 11-3 班 指导教师
一、课题的名称、来源
1.课题名称 唐家会煤矿 61101 综采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
2.课题来源
√生产
√ √
√科研
√ √ √ √
√ 教学
√
√ 其他
√
余学祥教授
.1.
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深刻领会新标精神认真思自身际研究生探法
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认识岩层与地表移动这一复杂过程,目前的主要方法是实地观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通过观测获得大量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各种因素对移动过程的影
响规律,再将这种规律应用到开采沉陷问题的实践中去,使之进一步完善与深化,为了
矿山开采沉陷学答案整理 2
1.“三带”的定义?答:冒落带是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时,回采工作面放顶后引起煤层直接顶板岩层产生破坏的范围。
裂缝带:在采空区上覆岩层中产生裂缝、离层及断裂,但仍保持层状结构的那部分岩层。
弯曲带:又称整体移动带,位于裂缝带之上直至地表。
2.地表移动盆地边界的确定(此题答案不确定)一、地表移动盆地边界的划分地表移动盆地划分成如下三个边界:(一)移动盆地的最外边界移动盆地最外边界是以地表移动和变形都为零的盆地边界点所固定的边界。
这个边界由仪器观测确定。
考虑到观测误差一般取下沉为10mm的点为边界点。
所以,最外边界实际上是下沉为10mm的点圈定的边界。
(图中ABCD)(二)移动盆地的危险移动边界危险移动边界是以盆地内的地表移动与变形对建筑物有无危害而划分的边界。
(图中A’B’C’D’)不同结构的建筑机能承受最大变形的能力不一样,所以各种类型的建筑物都应有对应的临界变形值。
在确定移动盆地内危险移动边界时,用相应建筑物的临界变形值圈定,会更接近于实际。
(三)移动盆地的裂缝边界裂缝边界是根据移动盆地内最外侧的裂缝圈定的边界。
3.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内容有哪些?答:观测站设计包括便携设计说明书和绘制设计图两部分工作。
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1)建立观测站的目的和任务2)设站地区的地形、地物及地质采矿条件3)观测站设计时所用的开采沉陷参数4)观测线的位置及长度的确定,测点及控制点的数目、位置及其编号5)工作测点和控制点的构造及其埋设方法6)观测内容及所用仪器,与矿区控制网的联测方法,精度要求,联测的起始数据,定期观测时间、方法及精度要求,有关地表采动影响的测定,编录方法。
7)经费估算:包括观测站所需材料、购地、人工等费用的预算8)观测成果的整理方法与分析步骤,所需获得的成果4.水平煤层(或沿煤层定向主颁)非充分采动时主断面内下沉曲线特征?答:判别:水平煤层开采时的采动程度可用走向充分采动角φ3来判别。
当用φ3 角作的两直线交于岩层内部而未及地表时,此时地表为非充分采动。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1概述济三煤矿123上04工作面位于工业广场的北部,幸福河与济东公路在工作面南部穿过,工作面上方地表还有秦庄、前卓庙、后卓庙、及金桥集团,其余大部分为农田及其附属设施,观测站的布设届时可依照地面实际情形作调整。
本次观测站位于123上04工作面〔十二采区中部〕的正上方,地势平坦,另外该工作面为十二采区首采工作面,受外界阻碍因素相对较少。
本工作面所采煤层为山西组煤3上,地质构造较简单,大部分煤厚在1.4m 以上,最大厚度2.2m,平均厚1.72m,倾角0°~12°,平均为3°。
煤3上底板为泥岩、中砂岩及粉细砂岩互层,煤3上顶板为粉砂岩及细粉砂岩互层、粉砂岩;泥岩硬度系数f=2~4, 粉砂岩、细砂岩及细粉砂岩互层硬度系数f=4~6,中砂岩硬度系数为8~10。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估量显现顶板淋水及采空区涌水,以采空区涌水为主。
估量123上04工作面最大涌水量200m3/h,正常涌水量60~100m3/h。
2建立观测站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研究是开采沉陷规律研究的最可靠手段。
本工作面差不多进入了秦庄、前卓庙、后卓庙及金桥集团爱护煤柱,属于建筑物下采煤范畴,另外工作面回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将会对济东公路、幸福河及河堤造成阻碍;依照有关规程也必须设立地表移动观测站。
因此,在工作面上方建立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的要紧目的有:〔1〕由于本矿煤3上采纳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设置观测站的目的要紧是为了取得本地区因地下煤层开采后,采动地表的移动、变形及破坏规律,包括各种移动角、边界角、移动与变形估量参数,并为进行矿区总体规划、环境评判和矿井设计时,关于建筑物、水体、铁路及要紧井巷的压煤开采论证提供评判依据;〔2〕为安全合理的留设保安煤柱提供技术参数,也为安全合理开采保安煤柱提供理论依据;〔3〕为开展建筑物、水体、铁路及要紧井巷煤柱的开采提供变形估量方法,以便在进行〝三下〞采煤时,为合理布设工作面和选定开采顺序、制订建〔构〕筑物及河堤加固爱护措施提供依据;〔4〕由于综合机械化开采地表沉陷变形的专门规律,为了寻求在观测站布设方法、观测手段、研究内容及分析方法等方面的合理性。
新集二矿210108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
新集二矿210108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摘要]介绍了本矿区210108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设计方法,指出了全站仪以及gps在测点埋设等方面的作用及方便性,以及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测点的方法。
[关键词]地表移动;观测站;gps;设计中图分类号:td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0271-01210108工作面位于新集二矿-650m水平中央采区东翼,其开采深度较大,且区域地质构造特殊(受底板灰岩承压水威胁)。
其对应地面是农田、村庄搬迁复耕地、原塌陷积水区、西淝河圩堤、灌溉大渠以及机耕道路。
该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配合1煤安全开采,监测开采影响规律,合理留设保护煤柱,有效开采煤炭资源。
即通过监测、分析、总结,获得:地质采矿条件与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关系;地表移动过程中的特点;移动稳定后地表移动的变形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参数;对地面影响建筑物进行实时监测,指导维修和搬迁。
1.观测站设计基本数据依据1.1 观测区域采矿技术条件(见表1)1.2 计算元素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淮南地区移动角参数如表2所示:下山方向移动角β=66°-22°×sinα=62°56 ′;当煤层倾角α<50°时,最大下沉角θ=90°-kα=84°33 ′36″(k=0.68)。
2.计算观测线位置及塌陷影响范围2.1 走向观测线位置及长度的确定走向观测线应设在盆地的走向主断面上。
在倾向断面图上,从采区中央作最大下沉角θ,交地表于o点(见图2),并过此点作采区走向方向平行线,此平行线即为走向观测线的位置。
走向线距工作面下顺槽位置为:×cotθ(见图2)走向线长度为:l1= (h0-h)×cotδ +h×cotψ=372.9m(见图1)式中l0——工作面走向长;d——工作面倾向长。
新驿煤矿1106工作面地表移动的观测探析
新驿煤矿1106工作面地表移动的观测探析王传民,王力,于凤兵(临沂矿业集团新驿煤矿,山东兖州272116)摘要通过对新驿煤矿1106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数据的分析,得出了新驿煤矿开采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参数和地表移动规律,证明了1106工作面开采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并初步掌握了部分地表移动特征,为该煤矿的“三下”开采设计、采区设计、土地复垦、综合利用等项目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地表移动观测岩移参数数据分析中图分类号TD325+.4文献标识码Bdoi :10.3969/j.issn.1005-2801.2012.06.60*收稿日期:2012-07-09新驿煤矿为解决矿区“三下”开采问题,准确的围定各类构筑物的保护煤柱,在矿区内1106综采工作面布设了地表岩移观测站,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观测研究,从而获得1106工作面地表下沉与变形分布值、各种移动角值及各类岩移参数与地表移动规律。
1观测站的设计和布设1.11106工作面概况1106工作面分为上、下两个工作面,1106上工作面轨道顺槽长度427.6m ,皮带顺槽长度417.3m ,切眼长度61.4m ,方位角218ʎ,煤层埋藏深度-230 -250m ,倾角7ʎ;1106下工作面轨道顺槽长度500m ,皮带顺槽长度483m ,切眼长度102.5m ,方位角218ʎ,煤层埋藏深度-230 -270m ,倾角8ʎ。
1106上工作面于2009年3月开始回采至2009年11月采完,1106下工作面于2009年3月开始回采至2009年12月采完。
1.2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站的布设1.2.1设计所用参数的确定新驿煤矿煤系地层上覆岩性可定为中硬,走向、上山及下山移动角值均取65ʎ,并考虑调整值20ʎ,则取定各参数如表1。
表11106工作面观测站设计参数走向移动角δ65ʎ上山移动角γ65ʎ下山移动角β60ʎ最大下沉角θ90ʎ-0.6α松散层移动角Φ45ʎα-煤层倾角1.2.2观测线的布设本次布设地表岩移观测站,主要是考虑1106工作面开采对地表的影响程度,同时又重点满足1106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研究。
地质采矿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
足, 加 之求 出 的 参 数 误 差 较 大 , 所 以 目前 很 少 设
置这 种观 测站 。
3 .按 布 设 形 式 的 不 同 分 为 :
( 1 )网状 观测 站 : 在 产 状 复 杂 的 煤层 或在 建 筑 物密 集 的 地 区 开 采 时 , 可 考 虑 多 布 设 一 些 测
指 在 开采影 响 范 围 的地 表 、 岩层 内部 或 其 它 研 究
对 象上 , 按 一定 要 求设 置 的一 系列 互 相 联 系 的观 测 点 。在 采动 过程 中 , 根 据 需要 定 期 观 测 这 些 测 点 的空 间位置 及 其 相对 位 置 的变 化 , 以确 定 各 测 点 的位移 和 点 间 的相 对 移 动 , 从 而 掌握 开 采沉 陷
引起 的岩层 与地 表 移 动 变 形 规 律 。 目前 , 研 究 地 表 移动 的 主要方 法 是 实 地 观 测 , 而 为 了进 行 实地 观测, 必须 在 开 采 进 行 之 前 , 在 选 定 的 地 点 设 置 开 采沉 陷 观测 站 , 简 称 观测 站[ 。所谓 观测 站 , 是
资料 收 集 、 观 测 站 设 置 地 点 选择 、 观 测 线 的布 设 位 置 、 长度 、 观 测 点 的 密 度 与 建 立 等 方 面进 行 介 绍 , 详 细论述 了
地 表 移 动 观 测 站 的 设 计 要 点 和 步骤 。
[ 关 键 词 ] 地 表 移 动 地 质 采矿 观 测 站 观 测 线 设 计 [ 中 图分 类 号 ] T D3 2 5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 0 0 7 —3 0 0 0 ( 2 0 1 4 ) 0 2 …5
小黑河下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观测及结果
小黑河下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观测及结果摘要:通过对地表的岩层移动观测,经计算后确定各种参数,为以后河流水体下安全开采提供依据。
关键词:布设走向倾向观测站岩移参数山东丰源远航煤业赵坡煤矿采区上方有小黑河穿流经过,针对小黑河下开采的特殊性,在小黑河开采影响区域建立了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通过采用先进的野外观测技术,取得了高精度的地表移动变形资料。
主要过程及计算结果如下:1 地表移动观测站的布设地表移动观测站地处12312、12313工作面正上方。
该区域地表上有小黑河,地面标高在43.5m左右。
沿小黑河南北河堤各布设一条观测线,在工作面中间沿煤层倾向方向布设一条观测线。
1.1 走向观测线:此次沿小黑河南北河堤各布设一条观测线,每条走向观测线全长1400m。
1.2 倾向观测线:在工作面中部,基本垂直于小黑河南北河堤的位置上布设一条观测线,倾向观测线全长1100m。
1.3 观测线长度的计算。
算走向观测线长度:由开切眼向工作面推进方向,以角值(?啄-?驻?啄)划线与基岩和松散层交接面相交,再从交点以?椎角划线与地表相交于e点。
e点便是不受邻区开采影响的点。
在工作面停采线处,向工作面外侧用(?啄-?驻?啄)角划线与基岩和松散层的交接面相交于一点,再从此交点用?椎角划线与地表相交于f点。
沿ef走向设定垂直于倾斜观测线的观测线。
稍稍超过交点一段距离得点g,进而将fg确定为走向观测线的工作长度(参见图1)。
计算倾斜观测线长度:在移动盆地倾斜主断面上设定倾斜观测线长度。
先从采区上、下边界分别以(?酌-?驻?酌)和(?茁-?驻?茁)划线与基岩和松散层交接面相交,再从交点以?椎角划线交于地表a、b点,ab就是倾斜观测线的工作长度(参见图2)。
本观测站共设置了135个工作测点,8个控制点。
测区首级平面控制网布设e级gps网。
在测区内布设8个gps点(不包括两个高级控制点),网中联测控制点两个。
2 观测站的处理为保证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测点能够与地表土层的移动同步,12312、12313工作面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测点均采用混凝土预浇灌。
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设置和观测
6.2 软荃处理的 建议方案 对干含 软土层 的软基 地带, 宜采用 砂 袋装 井法或塑料排水板法, 并适当超载预压, 使其 达到排水固 提高地墓承载力, 结, 减少工后沉
降。
的置换和排水固结作用. 能迅速提高浅层地基
的承载 力 。 而振冲碎石桩对砂土层密度的提高最显
2 [ I JTJ 3 一 , 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0 5 9 公 【 JTJ 17一 公路软土地基路基设计与施 j 3 0 96, 工技术规范。
点的支距, 首先按下式计算出各相邻点( 的支 J e
距改正数△ 1 :
。 。; 一 二 一 (轰 刹 一一 而 芬 、一 +
上式中r 为相邻点1与1+ 1 间的支距差, i
计 时应 正 号, 中 二 e yl,二 一 算 考虑 负 如图 几 y盏 几 s ,2
y, + ! y, 。 =yZ !
然后再将相邻点间 的水平距离1 加上支距 1 改正数△1 即得沿观测线方向的水平距离。 1
1 地表移 动观测站的设t
次观测时, 还应实测回 采工作面的位置、煤 层厚度、采高, 并记录采矿地质和水文地质
情况。
3 观测成果的整 理与分析
每次观测工作结束后, 首先应检查外业记 录手簿, 保证外业成果无误, 然后再进行内业 整理工作。 观测成果的整理包括计算和绘图
两部分。
3. ,观测成果的 计算 观测成果的计算是根据外业成果首先算 出各观测点的高程及相邻点间的水平距离在 观测线方向上的投影长度, 然后再按测线计算
测线的交点, 然后再在交点上安置仪器标定另一观测线上控制点和观侧点的位置。 关键词:移动观侧 设置 观侧 中图分类号:TN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一 3791(2007)0 (c卜0051一 6 01
鹤煤八矿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
鹤煤八矿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作者:张敬华王合涛陈豪来源:《科技资讯》2012年第33期摘要:以鹤煤八矿3103工作面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为例,介绍了地表岩移观测站的建站原则、观测站的设置设计。
关键词:地表移动观测站建站设计设计原则观测站的设置中图分类号:T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c)-0090-01煤矿地下采掘活动,不仅破坏矿区生态环境,而且对地表及其村庄建筑物造成严重损害,影响工农关系和农村的稳定工作,同时给煤炭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赔偿负担,也影响到矿区乃至社会工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为最大限度的解放“三下”采煤,提高资源回收率,控制地表沉陷,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地表村庄建筑物,保证矿井安全、合理的开采煤炭资源和合理的留设保护煤柱,需要开展岩层与地表移动规律的研究。
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地表移动规律和岩移参数的研究是进行“三下”采煤的必备基础,因此,在鹤煤八矿建立大采深厚冲层下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研究地表移动变形规律,获得矿区岩移参数,对指导该矿区今后的“三下”压煤开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文针对即将回采的3103工作面,介绍3103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的建站设计。
1 测区概况3103工作面位于鹤煤八矿井田南部,设计走向长度为1048 m,倾斜长133 m,3103工作面东部为未开采区,西部为3101工作面,南部为F35断层,北部为13F6断层,工作面可采煤层为石炭~二叠系三西组二1煤层,平均煤厚6 m,煤层倾角为25°工作面标高-440~-520m。
3103工作面地表上方和附近有西扒厂村、矿区铁路以及鹤浚公路。
2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2.1 观测站设计原则观测站是指在开采进行之前,在开采影响范围内的地表或其它研究对象上,按照一定要求设置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观测点。
在采动过程中,根据要求定期地对这些观测点进行监测,以确定它们的空间位置及其相对位置的变化,从而掌握地表移动和变形的规律。
煤矿地表沉陷岩移观测设计
内蒙古友恒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益民煤矿5201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设计部门:地测科2016-1-1由于5201工作面是益民煤矿5-2煤层首采工作面,同时我矿对5-2煤开采对地表的影响没有具体的观测资料数据,因此对该工作面应布设地表岩移观测站,详细了解5201工作面的采动对上方地表影响情况,以便为以后的开采做出合理、科学的安排。
通过此次观测得到一系列技术资料和数据,为以后5-2煤的合理、安全开采提供可靠依据,解决本采区的安全开采问题,并为留设村庄、建筑物保护煤柱提供技术资料数据,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地表生态环境。
为此我们对5201工作面地表沉陷此设计。
呈上审批:编制:总工:矿长:本要求以《煤矿测量规程》和《工程测量规范》为标准制定,仪器以全站仪为主。
如使用其它仪器,如RTK但必须精度达到相应的要求。
目录5201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技术要求 (1)一、前言 (1)二、工作面概况 (1)三、基本要求 (2)四、建立观测网 (3)1、建立观测基准点: (3)2、建立工作控制点网: (3)3、设置观测点线: (4)4、控制点和观测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4)五、施工标准 (5)六、观测工作 (6)七、观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8)八、成果的提交 (9)附录1:《5201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10)附录2:观测站设计图 (10)5201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技术要求一、前言由于5201工作面是益民煤矿首采工作面,同时我矿对5-2煤开采对地表的影响没有可靠完整的资料数据,因此对该工作面应布设地表岩移工作站,详细了解5201工作面的采动对上方地表影响情况,以便为以后的开采做出合理、科学的安排。
通过此次观测得到一系列技术资料和数据,为以后5-2煤的合理、安全开采提供可靠依据,为留设村庄、建筑物保护煤柱提供技术资料数据,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地表生态环境。
二、工作面概况首采5201工作面的大概情况:顺槽长度1300米,工作面长度为250米。
090104地表岩移观测站设计说明书
090104地表岩移观测站设计说明书为了获得新安发煤矿090104工作面最可靠的地表移动参数,掌握该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我矿决定建立090104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该工作面的地表移动的观测和研究工作。
090104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与研究的主要内容:1、掌握地质采矿条件与地表移动与变形的关系;2、获得厚松散层、采煤条件下地表移动与变形分布规律;3、确定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下的角量参数、动态参数和预计参数;通过对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的研究,为我矿保护煤柱的留设、征地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等提供科学依据,并进一步探求厚松散层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丰富和发展我国“三下”采煤技术。
一、设置观测站地区的地形地质概况本观测站位于090104工作面上方,对应地表高程1086.5m~982.5m。
工作面对应地表大部分为黄土山,少部分农田。
该工作面顶板为石灰岩,底板为砂质泥岩。
二、观测站下的采矿技术条件090104工作面走向长度为730m,面长141m,面积102930m2,地质储量为18万吨,工作面标高在725m~710m之间,煤层倾角为3~7°,开采厚度在1.3m,采煤方法为高档普采,顶板管理方法为全部垮落法。
三、观测线位置及长度的确定,工作测点及控制点数由于在走向上两边坡度很大,大约在45°,不安全,我们放弃了在走向上布置观测线,把观测线的布置调整为在倾向上布置,考虑到可行性及减少投资计划在工作面上部的小山路上布置一条观测线,每25米布置一个点,共25个点。
以工业广场近井点1、近井点2作为控制点。
四、工作测点及控制点的构造和埋设方法用直径18mm的圆钢做成L型,长300mm,宽100mm上面刻成十字槽,埋设时挖成方300mm,深500mm的坑,将钢筋棍用混凝土浇筑在中间,钢筋漏出混凝土面不大于5mm,浇完后将表面抹平养护好,不得使其裂缝。
五、观测时所用的仪器、作业方法及劳动组织工作测点的引出及后期的位移观测等用全站仪本项目共需要人员8人,前期工作需要12天时间,其中控制点和工作测点的选点埋桩需要2天,观测站的布设需要3天,控制测量机内业需要2天,首次沉降和位移观测需2天,内业资料及成图需3天。
煤矿地表沉陷岩移观测设计讲解
内蒙古友恒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益民煤矿5201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设计部门:地测科2016-1-1由于5201工作面是益民煤矿5-2煤层首采工作面,同时我矿对5-2煤开采对地表的影响没有具体的观测资料数据,因此对该工作面应布设地表岩移观测站,详细了解5201工作面的采动对上方地表影响情况,以便为以后的开采做出合理、科学的安排。
通过此次观测得到一系列技术资料和数据,为以后5-2煤的合理、安全开采提供可靠依据,解决本采区的安全开采问题,并为留设村庄、建筑物保护煤柱提供技术资料数据,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地表生态环境。
为此我们对5201工作面地表沉陷此设计。
呈上审批:编制:总工:矿长:本要求以《煤矿测量规程》和《工程测量规范》为标准制定,仪器以全站仪为主。
如使用其它仪器,如RTK但必须精度达到相应的要求。
目录5201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技术要求 (1)一、前言 (1)二、工作面概况 (1)三、基本要求 (2)四、建立观测网 (3)1、建立观测基准点: (3)2、建立工作控制点网: (3)3、设置观测点线: (4)4、控制点和观测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4)五、施工标准 (5)六、观测工作 (6)七、观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8)八、成果的提交 (9)附录1:《5201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10)附录2:观测站设计图 (10)5201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技术要求一、前言由于5201工作面是益民煤矿首采工作面,同时我矿对5-2煤开采对地表的影响没有可靠完整的资料数据,因此对该工作面应布设地表岩移工作站,详细了解5201工作面的采动对上方地表影响情况,以便为以后的开采做出合理、科学的安排。
通过此次观测得到一系列技术资料和数据,为以后5-2煤的合理、安全开采提供可靠依据,为留设村庄、建筑物保护煤柱提供技术资料数据,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地表生态环境。
二、工作面概况首采5201工作面的大概情况:顺槽长度1300米,工作面长度为250米。
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设计研究
条件 下 , 过 移动 盆 地 的平 底 部 分 可 设 置 观 测线 , 地 表未 达 通 在 永 煤矿 区铁 路 新建 的齐 山会 让 站 已 经 成功 实 现 了远 程 集
5 k 不利于车站 的安全监督管理。 0 n, 集配站位于车务段综合办 公楼附近 , 距离铁运处仅有 5 i距离 , k n 实现远程集 中控制 , 偏 远 的车站纳入了集配站信号楼集 中控制 , 车务段技术 、 安全管
理 人 员 随 时 可 以进 行 技 术 指 导 和 安全 检查 ,运 输 生 产 中 出现 的 问题 随 时 可 以得 以解 决 ,极 大地 方 便 了铁 运 处 和 车 务段 的
过程中,根据需要定期观测这些测点 的空间位置及其 相对位 置 的 变化 , 以确 定 各位 置 和 点 问 的 相对 移 动 , 而 掌握 开采 沉 从 陷的规律 一 笔者就地 表移动观测站的布设 阐述 了个人的学术 一 。
观点 , 以期 为 地表 移动 观 测 站 的布 设提 供 帮 助 。
() 5 控制点设在移动盆地的范围外 , 不受采动影响; ( ) 测 站 的建 站 时间 应 选在 准 确 确定 切 眼位 置 。 6观
1 地 表 移 动观 测 站 的布 设 形式 . 2
根据设站 的目的 ,合理地选择观测站的布设形式是十分
重要的。目前我国矿区大多采用剖面观测站。 观测站具体布设
( ) 测 线应 设 在地 表 移 动盆 地 主 断 面上 ; 1观
的资料 , 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综合分 析 , 出各种因素对移动 找 过程 的影响规律 ,再将这种规律运用到解 决开采沉 陷问题的 实践中去 , 使之进一步完善与深化 , 为了进行 实地观测 , 必须 在开采进行以前, 在选定的地点设置开采沉陷观测站。所谓观 测站 , 是指在开采影响范围内的地表 、 岩层 内部或其它研究对
综采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
由于 3 未知, 因此 , 用 D3 = 0. 7H 0 代替 H 0 ct g 3 , 用边界角 0 代替充分采动角 , 因此得到 : F G = 825m 考 虑 到 参 数 误 差, 走 向 观 测 线 全 长 实 际 取 900m 。 2. 2 倾向观测线位置及长度确定 2. 2. 1 倾斜观测线位置确定 倾向观测线布置在采区中央。 2. 2. 2 倾斜观测线长度确定 观测线的长度采用下式计算[ 1] : A B = 2hct g + ( H 1 - h ) ct g ( ct g( ) + L co s 式中 : h- 表土层厚度, m ; H 1 - 上山开采深度, m ; H 2 - 下山开采深度, m ; - 上山移动角; - 上山移动角的修正值 ; - 下山移动角; - 下山移动角的修正值。 , 因此得到 : 用边界角 0 代替充分采动角 A B= 1 098m 考 虑 到 参 数 误 差, 走 向 观 测 线 全 长 实 际 取 1 150m 。 2. 3 测点数确定[ 2~ 3] 为了以大致相同的精度求得移动变形及其分布 规律 , 一般工作测点采用等间距, 间距的大小与开采 深 度有关。本区开采深度为 469. 7~ 517. 3m 之间 , 根据《 规程》 取点间距为 25m 。 根据以上计算的观测线长度和确定的点间距 , 在附图一上进行了观测站的详细布设, 得到各测线 的点数见表 1 。 为了便于观测, 在测线两端设置控制点, 控制点 点间距离为50m 。 对于走向观测线在一端设置3 个控 制点 , 对于倾斜观测线, 在两端各设置 2 个控制点 ,
观测内容 观测时间 要 求 与控制网连测, 独立进行2 次, 2 次观 设站后 10 d~15d 测点位误差小于 7cm, 高程不低于三 等水准测量的精度 独立观测 2 次, 两次观测时间间隔小 全面观测 ( 工作测点) 工作面开采前 10d ~15d 于 5d 。坐标不低于 5“ 导线的精度, 高 程不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 同一 点坐标、 高程差小于 10 mm 巡视测量 ( 工作测点) 全面观测 地表点下沉达到 10m m 后 每 10d 进行一次 ( 工作测点) 日常观测 地表移动活跃期 每 7d 进行一次 每 10 d 进行一次, 往后时间逐渐加大 至 15d 进行一次, 再往后时间逐渐加 大至 30 d 进行一次 工作面推进 50m 左右时 每 2d 进行一次
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的设计
在首次和末次观测之间适当增加的水准测量工作,即日 常观测工作。当开采工作面推进宽度达到采深的0.2-04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隔3-5天进行一次水准测量,监控 地表是否开始移动。当地表出现移动时,一般是隔1-3个月 重复进行水准测量,观测间隔时间要视地表下沉速度做适 当调整。在移动活跃阶段,应在下沉较大的区段增加水准 观测次数。
在连接测量后,地表移动开始前,应对工作测点进行两 次观测,时间间隔≤5天,观测各测点的平面位置、高程、 各测点间的距离、各测点观测线方向的偏离距离等内容, 实现准确测定工作测点在地表移动开始前的空间位置。
当受采动之前,对各测点进行两次测量,两次测量同一 点高程差≤10mm、支距差≤30mm,同一边的长度差≤4mm 时,取平均值作为观测站的原始观测数据。
参考文献: [1] 袁国锁.微山矿村庄下条采地表移动规律[J].东北煤炭
技术,1992(3):6-8. [2] 原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生产局.煤矿测量手册(下册)[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 [3] 国家煤炭工业局.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
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4] 何国清,杨伦,凌庚娣,贾风彩,洪镀.矿山开采沉陷学[M].
1 观测站设计
1.1 设计原则 测站的控制点设置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在移动盆地范围之外,埋设要牢固; 2)底部埋设于冻土线0.5m以下; 3)设站位置在观测周期内不受采动影响; 4)在地表移动盆地的主断面之上布设观测线; 5)观测线的长度超出地表移动盆地区域;
6)布设测点的密度应适应开采深度和设站观测目的。 1.2 布置形式
厚松散层条件下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设计和观测
厚松散层条件下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设计和观测秦长才;韩波【摘要】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general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observation station design, aiming at a specific stope face. Introduces the attentive problems in the stations layout, analyzes the content of the ground surface movement observa-tion station content and methods,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engineering.%本文针对一个具体工作面提出了观测站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介绍了观测站布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了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内容及观测方法,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与生产力》【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3页(P48-50)【关键词】观测站;布设形式;角量参数;观测方法【作者】秦长才;韩波【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安徽淮南 232001;安徽理工大学,安徽淮南232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325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表与岩层移动过程十分复杂,它是许多地质采矿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为进行实地观测,必须在开采前选定地点并设置开采沉陷观测站,即在开采影响范围内的地表、岩层内部或其他研究对象上,按一定要求设置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观测点。
在采动过程中,定期观测这些测点的空间位置及其相对位置的变化,从而掌握开采沉陷规律[1]。
为此,笔者针对谢桥煤矿1242(3)工作面的情况,分析其地面设置地表移动观测站的一般做法。
工作面设计走向长2 965.4 m,倾斜长362 m,东起西翼C组采区下山,西至F5-1边界断层,北邻1232(3)运输顺槽,南至13-1煤-652 m底板等高线。
厚松散层条件下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设计和观测
表 1 移 动 角修 正 值
煤层 倾 角
O 1 0 2 0
( 。 )
△6
2 0 2 0 2 0
式 中 ,日 为 下 顺槽 开采 深 度 6 7 6 m; 为 下 山移 动 角 6 1 。 ; 1 3 . 5 。 , 为 下 山 移 动 角 修 正 值 ,煤 层 倾 角 O / = =1 7 。 ;z 工作 面 内可布 设 监测 点 线路 长 度
h / t a n  ̄ p +( 月 _ n — h ) / t a n ( 8 - A S ) + Z =l 0 8 6 I n ,
式 中, h为松 散层 厚度 ,3 3 6 m; 为松 散层 移 动角 , 4 1 。 : 为平均 开采深 度 ,6 2 6 m;h为 松 散 层 厚 度 ,3 3 6 m;6 为 走 向移 动 角 ,6 6 。 ;A 6 为 走 向移 动 角 修正 值 ,煤层 倾 角 O L =1 3 . 5 。 , A 8 = 2 0 。 ;Z 工作 面 内 可 布 设监 测 点线 路 长 度 ( 部 分 区域 积 水 较 深 ) ,根
( m)
测 点 间距
1 5 ~2 O 20 ~2 5
测 点 间距
5 5 ~1 0 1 0 -1 5
开 采 深 度
2O O ~3 0O >3 00
1 2 4 2( 3 )工作 面下顺 槽平 均 采深 为 6 7 6 m,测 点 间距 为 2 0 ~ 2 5 m 。该 观 测 站走 向线 设 计 点 间距 设 计为 2 5 m,倾 向线 设 计 点 间 距 设 计 为 2 0 m 。 设 计
可布设监测点 的田埂上增设 1 1 个辅助监测点 ,其
观 测线 长度 6 1 6 I T I 。走 向观测线 的长度 分为 两部 分 : 工 作 面外 的 长度 h / t a n q  ̄ + ( H o — h ) / t a n ( 6 一 A 8 ) 和工 作 面 内的长 度 Z ,计 算公 式 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作业一、设站目的:某矿6200工作面西部、西南部有后鲍店村、中鲍店村。
为研究地下开采对村庄的影响及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和参数,拟在该矿6200工作面设置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地表移动观测,通过观测获得地表移动动态参数和角值参数,同时,监测地下开采对建筑物的影响。
二、设站地区地质采矿概况:6200工作面位于六采区东北部,是该采区设计开采2层煤的第一个工作面,北部、东部分别为3煤的一采区1308、1310、1312采空区和二采区2310、2311、2312采空区及未开采区域,南部、西部尚未开采。
6200工作面基本沿走向布置,为刀把型,倾向长为623~820m,走向宽为46~129m,煤层厚度~ m,平均,煤层倾角4~19/6°,第四系平均厚度。
工作面标高为-233~-303m。
2煤与下伏3煤的层间距一般为21m。
6200工作面上方地表地势平坦,标高为43m左右,冻土深度。
三、地表移动参数:根据现场实测,求得本区域实测地表移动参数为:走向移动角δ=750,上山移动角γ=750,下山移动角β=α,表土移动角φ=450,充分采动角ψ1=ψ2=ψ3=550,最下沉角θ=α平均采深H=(-233-303)=-268m,煤层平均倾角α四、地表移动观测线位置、长度确定:采空区走向长度超过~0H (0H 为平均采深),地表走向方向达到充分采动;倾向方向小于~0H ,地表倾向方向为非充分采动。
1、走向观测线位置确定:由于倾向充分采动,走向观测线由最大下沉角θ=α或充分采动角ψ1=ψ2=550确定2、全走向观测线长度确定:m 439)cot()2(H cot 2AB 0=+∆--+=l h h δδϕl 为走向工作面长度,m3、倾向观测线位置确定:由于走向非充分采动,倾斜主断面位于采空区中央 4、半倾向观测线长度确定:384cos 2L)cot(h cot h CD 1=+∆--+=αββϕ)(H五、确定观测点间距、测点编号:根据国内对开采沉陷的大量研究,一般根据开采深度确定观测点密度,该矿区平均采深在200~300m ,所以观测点间距为20m 。
在倾斜观测线上自下山向上山方向顺序增加,分别为B0-B19,在走向观测线上按工作面推进方向顺序增加,分别为A0-A11。
六、控制点、观测点的构造及埋设方法设计图2 控制点图图3 工作测点图(1)埋设控制点应用全站仪根据施工测量要求按设计坐标在实地标定其位置,工作测点用全站仪标定,尽量使其中心位于同一方向线上,用木桩做标志;(2)挖坑前先把点位引到1米外的四个临时十字桩上,在所标定位置挖一直径为左右,控制点坑深为以上、工作测点坑深为以上的坑,坑底捣实,先铺一层米厚的混凝土后放置予制桩,并用混凝土固定工作测点及控制点周围,固定高度分别为和;由十字桩拉线指示测点位置,控制点的偏心不要大于1cm,工作测点偏心不要大于5cm。
观测线上为三个控制点时,先埋设两端点,然后用全站仪标埋中间控制点;(3)在整个观测期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控制点和工作测点严加保护,如有破坏应及时补埋;(4)在观测期间能可靠保存,并和地表牢固结合,不受冻害影响。
(5)在冻土地区,标志浇灌深度应在冻土线以下使标志周围与冻土隔离,周围填禁土石。
七、观测站与矿区控制网连接设计(1)平面连接控制点的平面位置采用D级GPS或全站仪导线控制,点位误差不得大于7mm,全站仪导线布置如图。
平面测量采用全站仪导线,正倒镜往返观测,测定各测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通过平面坐标反演,确定各测点的支距和相邻测点之间在观测线方向的水平距离。
(2)高程连接由2个已知的矿井钻孔分别向观测线控制点引测三等水准,形成附和水准网。
高程测量直接从观测站控制点开始,观测工作点事,可使一些测点作为中间点,但是视线不宜超过50m。
若观测站两端有控制点,可进行附和水准测量;若只在一端有控制点,则需要进行往返水准测量或闭合水准测量。
八、观测站日常观测方案:(1)观测时间间隔确定,每次观测的内容:观测站观测程序(2)点位、水准测量方法、仪器、精度要求:连接测量:在观测站地区被采动之前,为了确定观测站与开采工作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选取观测站的某几个控制点与矿区控制网之间进行的联系测量。
设站后10~15天进行二次测量,两次间隔小于5天,点间误差≤7cm,按5"导线进行。
高程测量按三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全面测量:地表开始移动之前,独立进行两次全面观测,两次观测时间间隔不超过5天。
测定各测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各测点间的距离,记录地表原有的破坏状况,并做素描。
独立进行的两次全面观测,两次测得的同一点高程差小于10mm,同一边的长度差小于4mm,取平均值作为观测站的原始观测数据。
同时,按实测数据,将各点展绘在观测站设计平面图上。
日常观测:在首次和末次全面观测之间适当加密水准测量次数,为判定地表是否开始移动,在回采工作面推进一定距离(相当于~平均开采深度H,即工作面回采38m),在预计可能首先移动的地表,选择若干个工0作测点,每星期进行一次水准测量。
重复水准测量的时间间隔,视地表下沉的速度而定,一般是每隔1~3个月观测一次。
在移动的活跃阶段,还应在下沉较大的区段,增加水准观测次数。
为了保证所获得观测资料的准确性,每次观测应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特别是在移动活跃阶段,水准测量必须在一天内完成,并力争做到高程测量和平面测量同时进行。
(3)地表裂隙调查及井下工作面测量调查记录产生裂缝的日期、位置、长、宽、深及其变化过程,并拍摄图片。
在每次地表移动观测的同时,应在井下测定工作面的推进位置、采厚和采高等采煤状况,并每周测定一次实际回采上限的位置。
九、观测站成果整理方法: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成果预处理,必须在外业成果无误的基础上进行。
观测数据的处理工作包括计算和绘图两部分。
1) 观测成果的计算为了确保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在进行内业数据处理之前,应对野外观测成果再次检查,然后进行各种改正数的计算和严密平差计算。
(1) 观测数据的预处理观测数据预处理主要是计算各测点的高程、相邻两测点在观测线方向的水平距离,然后计算各测点的移动和变形值及下沉速度等。
对于全站仪而言,观测数据的处理除须加入气象改正和斜距改正之外,其余的计算和常规方法相同。
有关气象改正和斜距改正的具体计算方法参看全站仪使用说明书。
(2) 移动和变形计算观测数据经过预处理之后,便可计算观测线上各测点和各测点间的移动和变形值。
移动和变形计算主要包括:各测点的下沉和水平移动,相邻两测点间的倾斜和水平变形,相邻两线段(或相邻三点)的曲率变形,观测点的下沉速度等。
各移动和变形计算公式如下:① m 次观测时n 点的下沉m n n n H H W -=0,mm式中 n W —n 号点的下沉值;0n H 、m n H —分别为首次和m 次观测时n 号点的高程。
② 相邻两点间的倾斜1~11~+++-=n n nn n n l W W i ,mm/m式中 1~+n n l —n 号点至n 1+号点的水平距离;1+n W 、n W —分别表示n 1+号点和n 号点的下沉量。
③ n 号点附近的曲率,即n -1号点至n +1号之间的曲率1~~1-+n n n K =21~~11~~1-+-++-n n n n n n n n l l i i =1~~11~~1)(2-+-++-n n n n n n n n l l i i , mm/m 2或310-/m式中 n n i ~1+、1~-n n i —表示n +1号点至n 号点和n 号点至n -1号点的倾斜;n n l ~1+、1~-n n l —表示n +1号点至n 号点和n 号点至n -1号点的水平距离。
④ n 号点的水平移动n U =nm L -0n L ,mm式中 n U —n 号点的水平移动;nm L 、0n L —分别表示m 次观测时和首次观测时n 号点至观测线控制点间的水平距离,用点间距累加求得。
⑤ n 号点至n +1号点间的水平变形n n ~1+ε=~10~1~1)()()(n n n n m n n l l l +++-, mm/m式中 0~1)(n n l +、m n n l )(~1+—分别表示n +1号点至n 号点在首次观测时和m 次观测时的水平距离。
⑥ n 号点的下沉速度tW W V nm nm n 1--=,mm/d 式中 1-nm W 、nm W —分别表示m -1次和m 次观测时n 点的下沉值;t —两次观测的间隔天数。
⑦ n 号点的横向水平移动'U=nm y-0n y,mmn式中y、0n y—分别表示第m次观测和首次观测时n号点的支距值。
nm横向水平移动是垂直于观测线方向的水平移动,计算时需注意正、负号。
每次观测结束之后应及时进行移动和变形计算,计算数字的取位见表4。
表4 移动、变形计算时的取位参考地表移动变形计算之后,绘制移动变形曲线图和下沉速度曲线图。
在图上可确定出移动变形的角量参数有:移动角、边界角、裂缝角、最大下沉速度角、超前影响角等,通过专业程序计算求得的地表移动预计参数有:下沉系数、水平移动系数、主要影响角正切、拐点偏移距等。
2)绘图工作根据每次观测的计算结果绘制CAD曲线图,由这种曲线图能够清楚地看出沿观测线(主断面)的地表移动与变形的分布特征及其发展过程。
绘制移动和变形曲线图时,选择竖直比例尺的原则是:使绘制的曲线能清楚的反映出移动和变形的分布规律,并便于分析比较。
水平比例尺与观测站平面图一致。
曲线图和观测线断面图应绘在一起,以表明各种地质采矿条件对移动和变形分布形态的影响。
断面图的竖直和水平比例尺与井上下对照图的相同。
在断面图上应标出地面,测点及其编号,松散层厚度,岩层柱状,采区位置,开采厚度,各次观测时的工作面位置及采区周围的开采情况等。
在观测站平面图上应表示出:测点的实际位置,地形,地物,钻孔,保护煤柱边界线,每次观测时的工作面位置,回采边界,地表裂缝,塌陷坑的形态及出现日期,并根据实测的移动和变形值勾绘等值线图。
每一次观测后,要及时进行计算和绘制移动、变形曲线图。
观测站观测工作全部结束后,为了求出最终结果,应对每次观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便获得观测站受开采影响产生的移动、变形的发展过程,以及移动和变形的最终值。
绘制移动、变形曲线时,具有正号的移动、变形值绘在水平线的上方,负号值绘在水平线的下方,但下沉值除外。
图6根据观测成果绘制的移动、变形曲线示意图。
绘图展点时需注意:下沉是展在测点的正下方;水平移动是依据其正、负号分别展在测点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倾斜和水平变形是依据其正负号展在两测点间中点的正上方或正下方,曲率是依据其正负号两相邻线段的不同情况展点;当相邻两线段的长度相等时,曲率点展在中间点的正上方或正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