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与生活接轨论文
小学数学小论文新课标
小学数学小论文新课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程标准强调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更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来认识世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新课标强调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例如,通过购物、旅行等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其次,新课标倡导探究式学习。
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探索,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发现数学规律,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再次,新课标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
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空间想象等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数学活动,如数学游戏、数学故事等,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最后,新课标强调评价的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笔试评价,还应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价。
这样的评价方式更全面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论文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论文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于自身的能力开始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
各类企业对于人员的选择也越来越重视其个人能力和专业水平,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应试教育下的产物也开始逐渐被社会淘汰。
新课改的推出,改变了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同时更加深入的解析了教学内容的内在,更容易帮助学生们进行学习。
就数学这个学科而言,数学是一项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的应用型学科,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知道的就是数学这个学科最大的魅力就是来源于生活,存在于我们真实生活的世界。
一、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教学观念和模式滞后单纯的就小学数学来说,在我们生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小学数学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并且始终影响着我们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小学中,数学的教学一直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的注重学生们的考试成绩,对于知识理解仅仅局限于死记硬背的状态,课堂上跟随着教师的思路思考,禁锢了自己的思维模式,使得学生们对于数学的学习产生了严重的抵触心理,打消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们对于数学的学习失去了兴趣,久而久之,使得他们对于数学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使我们的教学任务更加难以开展。
小学生正是成长的阶段,他们的个性和思维方式正在成长的时候,学校的教学对于他们自身的发展和成长具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他们的思想发展,局限了他们的思维扩散,遏制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1世纪是一个多变的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于新时代的发展,但是我们的数学教学还一直停留在原始的教学方式上,这不仅无法帮助学生们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多方位的发展。
论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论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第一部分:项目背景与目标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数学教育正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转变。
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强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国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4. 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施方案1. 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
- 设计具有生活情境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2. 教学方法生活化- 采用探究式、讨论式、实践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 利用生活案例、实物操作、游戏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3. 教学评价生活化- 建立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过程。
- 设计生活化的评价任务,如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日记等,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素养。
4. 教师培训与教研- 对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理念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 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预期效果1. 学生方面- 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降低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感。
-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自主探究、创新等能力。
2. 教师方面- 教师能够熟练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3. 学校方面- 提高学校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水平。
刍议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
刍议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
小学数学教育是孩子们接触数学知识的最早阶段,也是培养孩子数学兴趣和能力的关键时期。
在过去的教育中,小学数学与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孩子们长期处于抽象概念的学习中,缺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我认为小学数学应与生活接轨,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小学数学的内容应该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可以通过选取一些与孩子们生活相关的数学题目,比如购物计算、游戏排名等等,让孩子们能够自主思考与解决这些问题。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主动性,还能够增强他们将数学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实际操作能力。
让孩子们亲自动手解决问题,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数学知识。
可以设计一些实物来进行数学操作,让孩子们亲自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增加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小学数学教育还应该将数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中。
通过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本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重点研究的数学概念来解决问题,比如用数学的方式来计算购物时的折扣,或者用数学的思维来解决一些游戏中的难题等等。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让他们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数学与生活小论文
数学与生活小论文数学与生活小论文数学与生活小论文篇1提要: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学习有用的数学,同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知识来源于人类长期的劳动实践活动,而积累起来的。
在学习数学时,一定要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增加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生活运用所学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来思考问题,并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了学以致用,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使数学走进了生活。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因此,数学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教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钟面的认识》《图形的认识》等,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如讲故事、做游戏、看图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多体会到数学贴近生活。
在教学"10以内各数的认识"时,我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环境布置,说说有几扇窗、几块黑板、几盏灯等,指导学生们用规范的语言表达物品的数量。
又如在教学认识平均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在昨天进行的数学比赛中,一小队9人总成绩是810分,二小队8人总成绩是780分。
我现在宣布:这次比赛一小队获胜,,二小队的学生有的就说"老师,因为一小队人数比我们多,当然总分就要比我们多了。
就这样算成绩,是不是太不公平了?"我赶紧问到"那怎样算就公平了?"......在和孩子自然的对话中,引出了平均数、真正达到了课伊始、趣已生,让孩子们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类似的与生活相贴近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用处真大,实现了学习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化。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小论文(整理7篇)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小论文(整理7篇)篇1: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论文1.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1.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利用身边感兴趣的事物理解数学知识,并能最终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一改传统教学方式死板沉闷的特点,新鲜有趣,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主动感受,发挥想象力,提高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接受新知识,激发学习动力。
1.2提高学习效率。
生活化教学就是做到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用学生通俗易懂、容易理解的方式,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及现象将课本知识呈现出来,并最终回归与实践,将抽象的问题归于具体,将复杂的问题归于简洁,不再是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枯燥讲解,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记忆,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知识的掌握,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2.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生活化教学。
2.3课后巩固。
课后的巩固环节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识,是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际运用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除了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书面作业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例如我们之前讨论的“认识人民币”这一节,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了解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后,让他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商店里买一些学习用具。
在询问过多少钱之后自己付款,有家长监督,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
当学生能够做到准确无误地拿出相应面值的人民币时,这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也就深深印在了他们的脑海中。
成功交易之后,学生会因为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买东西的.任务而高兴不已,意识到学习数学知识是有用的,对自己的生活是有帮助的,从而提高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动力十足地进行下面的学习。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让他们充分意识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论文8篇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论文8篇第一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摘要: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学问。
在全面普及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必须立足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乐趣,进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农村小学;教学内容目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明显脱节;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未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忽略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
在新课改形势下,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妥善解决好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问题,以便为改进和创新数学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1教学导入生活化良好的教学导入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通过教学导入,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成功激发了,进而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学习西师版“射线”、“直线”和“线段”的概念时,教师可事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一束光线、一段铁轨和一双筷子,注意让同学们观察这三种常见事物的特点,如此导入有助于将抽象的几何事物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学生们就不会由于几何概念过于抽象而难以理解学习内容了。
大家通过仔细观察,联想自身的生活经验发现,手电筒发出的光线实际上是由一个发光点发射出去的,那么这个发光点就相当于几何图形中的“端点”,而这束光线并没有固定的长度,而是向另一方无限延长的,那么它就是一条射线;某段笔直的铁轨因其向两边无限延长,所以就是“直线”的形象;吃饭用的筷子有固定的两个端点,即它的长度是确定的,那么筷子就是一条“线段”的形象。
不难发现,通过将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与数学教学内容相联系、相结合,有利于将复杂的、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生活化,不但使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变得趣味横生,更能激发学生们探索数学新知识的乐趣,克服了农村小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理解困难、接受新知识较慢的缺陷。
2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师要积极鼓励农村小学生走出课堂,彻底破除教材知识的框架和局限,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身生活之中。
小学数学走进新课标论文
小学数学走进新课标论文小学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倡导探究式学习,注重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中心: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探索和实践来构建数学知识。
2. 生活化教学: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 问题解决: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4.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思想,共同探讨问题,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信息技术的运用: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6.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笔试,还应采用口头测试、实践活动、项目作业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7. 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潜能发展。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小学数学教学正逐步实现从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的转变。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同时,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也应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为新课标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期待小学数学教育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感受数学_人教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感受数学_人教新课标四沙小学黄天凤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体会和已有的知识点动身,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体会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数学内涵,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周围,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问题情境生活化,使学生喜爱生活中的数学。
在教学“认识图形”时,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立体图形,因此让学生通过实物的观看和教具演示,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是专门必要的。
在教学中,老师制造性地将数学问题转化成潜在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存在,在课一开始,老师便创设了“贝贝分物体”的情形,让学生把家里带回来的物品进行分类,不知不觉中带领学生走进图形王国,把相同的立体图形分成一类。
然后观看贝贝如何分类,整个过程中学生和贝贝一起解决了一系列的数学问题。
如此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原先数学就在自己周围,周围就有数学,而且离得专门近,使学生对数学逐步产生亲切感,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二、以生活中的一般常识为起点,激发学习爱好。
学生关于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都有着浓厚的爱好,假如数学教学能把发生在他们周围的每一件事,把他们平常的生活实际都容纳到课堂中来,必定会引起学生极大的爱好,与其产生共鸣。
例如,在认识图形的练习课时,我用“拼一拼”引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会和学习欲望,在操作活动中,要求学生人人都要动手参与,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然后结合实际说一说你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小孩们专门感爱好,学习热情专门快就被调动起来,从而专门自然的进入新课。
而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给了学生广泛参与的机会,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可见,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体会,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进展。
三、巧用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第一部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一、新课改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在21世纪初正式拉开序幕。
新课改以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1. 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的教学观念逐渐从传统的“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
2. 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改倡导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合作式、情境式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仍以讲授法为主,课堂互动不足,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
3. 教学评价的改革新课改强调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教师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数学能力的唯一标准,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4. 教学资源的利用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资源日益丰富。
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不足,导致教学资源利用率较低,难以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三、对策与建议1. 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应深入理解新课改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学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2. 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改革教学评价教师应建立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教师应加强教育技术培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第二部分: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策略一、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1. 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促使数学生活化,数学与生活进一步接轨是指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
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为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将抽象的数学转化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贴近生活,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与生活进一步接轨。
一、数学情境与生活接轨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
在日常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分桃子》一课时,我创设情境: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桃子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1)每盘放3个,9÷3=3(盘);(2)每盘放9个,9÷9=1(盘);(3)每盘放2个,9÷2=4(盘),多1个;(4)每盘放4个,9÷4=2(盘)多1个;(5)每盘放5个,9÷5=1(盘)多4个。
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于是很快的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
于是老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的接受新知识。
二、数学理解与生活接轨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论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论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论文摘要:小学生处于思想与思维刚刚启蒙的阶段,其思维依然以具象为主。
而数学这门学科虽然包含一定的具象知识,但是更多地偏重于抽象,因此小学生普遍在数学学习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并利用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数学教学必须要走“生活化”的路子,学生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将会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地利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立足于新课程改革这一背景,试探讨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如何实现“生活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新课程改革;背景;措施一、推进“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1.引导学生不断创新数学教学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事物的过程,日常的数学教学内容中蕴含了很多的生活元素,都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挖掘隐藏于数学知识中的生活化元素,以此来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同时,在这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慢慢转变学生的思维,使其摒弃传统思维模式,使用新的思维角度,创新地理解“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并以创新的方式进行应用。
2.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模式思維模式是后天培养的,小学生的思维偏向具象,对于生活中到处都可见到的数学元素缺乏观察力,诸如货币、时间这类元素在小学生眼里只是单纯的事物,这种传统思维模式限制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
若能将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转变到新的角度,增强其观察能力,其必然可以看穿生活元素中所蕴含的各种数学知识,进而在新思维模式的指导下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推进“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措施1.转变思维与眼光数学学习是一个从“提问”到“思考”再到“回答”的过程,小学生在未接受数学教学之前,对于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并无明确认识,对于所谓的各类事物都秉持着“陈述式”的看待方式,若是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疑问式”的思考方式,其必然可以带着“疑问”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找到数学元素与数学理论知识之间的共通性,从而利用各种数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生活化第一部分:背景分析与问题提出一、背景分析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一直以来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数学学习和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也在逐步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向“生活化”教学转变。
生活化教学强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二、问题提出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 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2.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3. 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认知不足,难以有效地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实际;4. 学生缺乏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导致数学素养难以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研究目的本文旨在:1. 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2.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方法;3. 提出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以促进生活化教学的实施;4. 为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四、研究意义1. 理论意义: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丰富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理论,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2. 实践意义:本文提出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实施生活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3. 指导意义:本文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部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与理论依据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关于新课标论文
小学数学关于新课标论文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的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和发展:1. 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新课标鼓励教师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例如,通过购物、测量、时间管理等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
教师应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和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和讨论中,自主构建数学概念和技能。
3.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强调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创新思维等。
教师应通过各种数学活动,如数学游戏、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4. 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课标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例如,使用电子白板、数学软件等工具,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5.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新课标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笔试,还包括口试、项目作业、实践活动等多种评价形式。
这样的评价方式更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
6. 跨学科的整合:新课标鼓励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如科学、艺术等,通过跨学科的项目学习,让学生在不同领域的知识中发现数学的应用,增强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7. 教师专业发展:新课标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总之,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以及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小学数学践行新课标论文
小学数学践行新课标论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践行新课程标准,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新课标强调数学学习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倡导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其次,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例如,通过购物、旅行等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再次,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学习数学。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此外,评价方式也应与新课标相适应,注重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创新能力。
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掌握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小学
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总之,践行新课程标准,需要教师、学生和学校共同努力,通过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优秀获奖科研论文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阶段的教学任务,只有不断进行教育理念创新,才能培养出更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接班人。
因此,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成了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由此,本文将对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一、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一)利用生活情景能带动学生学习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数学知识,所以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很容易感觉到困难,觉得数学知识很无聊,因此,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小学数学教材和生活中的场景结合起来,利用生活化的情景带动小学生进行学习。
这也能解决小学生在课堂中经常走神的问题,帮助小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在过去,教师采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对着教材进行死板的教学,这样不仅会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打击,还会影响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教师应利用生活元素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环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二)利用生活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是第一次系统学习数学知识,还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所以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会存在理解困难的问题,对很多的知识点无法透彻地理解,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没有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就会有各种问题,带着问题做题不仅不会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打击。
在课堂中,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生活情景中的元素对学生进行讲解,这样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改变过去学生在课堂中生硬地学习的问题。
生活情景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促进学生的成长。
(三)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推进,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在学科素养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改变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过去由于错误的教学理念,教学一度陷入了填鸭式的教学困境,因此新时代下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小学数学与生活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与生活教学论文第一部分:引言与背景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我国,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忽视了与生活的联系,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习兴趣。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小学数学与生活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背景1. 国际背景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数学与生活教学的有效结合。
例如,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强调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 国内背景我国近年来也在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提倡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学要贴近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难以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导致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脱节。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1. 研究目的(1)探讨小学数学与生活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2)分析数学与生活教学相结合的实际案例,总结经验与启示。
(3)为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2. 研究意义(1)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强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3)推动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小学数学与生活教学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同时,通过实际教学案例,验证所提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
五、论文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与背景,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结构。
第二部分为理论分析,探讨小学数学与生活教学相结合的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为策略与方法,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第一部分: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标的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现状分析1. 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逐渐摒弃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注重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但仍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2. 教学内容的更新: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目前,教材内容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更新,但仍存在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现象。
3. 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们逐渐尝试采用小组合作、情境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然而,部分教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仍有待提高。
4. 教学评价的改革:新课标倡导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仍以考试成绩为主,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三、存在问题1. 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实。
2. 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区域之间教学资源差距较大,影响新课标的实施效果。
3. 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度:部分家长和社会对新课标理念存在误解,认为新课标教学“不扎实”,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4. 评价体系不完善: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评价标准。
四、改进措施1. 加强教师培训: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和教学实践能力。
2. 优化教学资源: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促进教学资源均衡分配。
3. 加强家校沟通: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增进家长对新课标的了解和认可,形成教育合力。
4. 完善评价体系:探索多元化评价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二部分: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一、教学策略1.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开展生活化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使他们意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让他们在学习到数学问题的解题方式和多样的数学公式后,能将这些内容带到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解决,进而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有效提升,从而更深入地完善各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一)教学方法单一在趣味盎然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创新的教学策略意味着与学生的互动更多,这是许多教师难以做到的。
虽然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主观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他们仍然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最终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逻辑性、辩证性和应用性。
但客观地说,在目前的小学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很多教师会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基础知识点的教学上。
在新旧教学理念的竞争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屡见不鲜,课堂教学缺乏新鲜血液。
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集中精力参与主题讨论,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二)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尽管现代教育系统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角色,大量的教师认为,如果他们想要实现有效的思想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保持绝对权威,这显然是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相悖。
因此,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师生关系可能会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学生过于依赖教师,不习惯独立思考。
二是学生过于惧怕教师,师生关系的压抑使学生无法及时提出疑问,使学生失去了填补知识漏洞的良好机会,最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把分数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仍然很普遍。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会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甚至使用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学生可能会用文科生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记忆数学公式甚至练习,他们不注意锻炼逻辑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与生活的接轨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促使数学生活化,数学与生活进一步接轨是指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
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为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将抽象的数学转化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贴近生活,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与生活进一步接轨。
一、数学情境与生活接轨
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
在日常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分桃子》一课时,我创设情境: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桃子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1)每盘放3个,9
÷3=3(盘);(2)每盘放9个,9÷9=1(盘);(3)每盘放2个,9÷2=4(盘),多1个;(4)每盘放4个,9÷4=2(盘)多1个;(5)每盘放5个,9÷5=1(盘)多4个。
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于是很快的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
于是老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的接受新知识。
二、数学理解与生活接轨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
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
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
老师28人,小朋友150人。
公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15元,团体30人以上每人20人。
请同
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
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1、全买团体票:(28+150)×20=3560元
2、不买团体票:28×30+150×15=3090元
3、一部分买团体票,一部分不买:(28+2)×20+(150-2)×15=2820元
通过不同的方案的比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
三、日常生活“数学化”
孩子们的知识应该是在对话中形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在今天的“课堂超市”环节中,这一切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我先出示了文具价目表:篮球95元/个,排球50元/个,之后出示了一个数学问题,“买4个排球和6个篮球共要多少钱?”。
这样的数学问题,没有用新教材的学生一般的解题思路只有这一种“95×6+50×4”,可是使用了新教材的孩子们却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法:(1)95×6+50×4;(2)(95+50)×4+95×2;(3)(95+50)×6-50×2
通过“课堂超市”展示,使我们的数学走进了生活,使我们的孩子们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促使了孩子的思维开放性,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接轨,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有美感,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认知
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既满足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体会了数学的价值,培养了数学兴趣,何乐而不为呢?为了使数学更接近生活,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刻不容缓的教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