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模型的归类与分析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模型的建构及教学方法

高中物理模型的建构及教学方法

高中物理模型的建构及教学方法一、高中物理模型的建构高中物理模型的建构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实验、分析以及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具体来说,高中物理模型的建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观察物理现象,提出问题:学生需要仔细观察物理现象,从中发现问题,并尝试用物理学的语言来描述这些问题。

2、设计实验,收集数据: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收集相关的实验数据。

3、分析数据,提出假设: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基于这些规律提出合理的假设。

4、构建物理模型:根据假设,运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构建出能够反映物理现象本质的物理模型。

5、验证模型: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或理论推导来验证所构建的物理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二、高中物理模型的教学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和理解物理模型,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搭建实验装置、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发现物理规律和现象。

这种方法能够直观、生动地展示物理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物理模型。

2、示范演示法:教师利用实际物件、模型、仪器等进行演示,将抽象的物理概念或现象具象化,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这种方法能够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讨论交流法: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知识交流。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问题解决法:通过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可以使用案例分析、思维导图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5、项目研究法:设计和实施小型项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和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境和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项目的选择和实际操作。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高中物理模型整理书籍教案

高中物理模型整理书籍教案

高中物理模型整理书籍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物理模型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常见物理模型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学会运用物理模型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教学内容:
1. 物理模型的概念和分类
2. 力学模型:简谐振动模型,牛顿第二定律模型
3. 电磁学模型:库仑定律模型,安培定律模型
4. 热力学模型:理想气体模型,热传导模型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 引入物理模型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物理模型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2. 介绍力学模型的应用和简谐振动模型的基本原理,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简谐振动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第二课时
3. 讲解电磁学模型中的库仑定律模型和安培定律模型,引导学生探讨电荷和电流之间的作用关系。

4. 练习题目:根据所学电磁学模型,求解给定电荷分布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

第三课时
5. 学习热力学模型中的理想气体模型和热传导模型,让学生了解气体状态方程和热传导的基本原理。

6. 实验设计:学生设计一个实验,使用理想气体模型和热传导模型进行实验分析,并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评价:
1. 学生学习物理模型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
2. 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3. 学生思维活跃,能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灵活运用物理模型。

高一物理48个解题模型

高一物理48个解题模型

高一物理48个解题模型高一物理48个解题模型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对于高中生来说,掌握解题模型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一物理常见的解题模型,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物理问题。

1. 运动学模型:根据物体在运动中的速度、位移、加速度等信息,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

2. 动量守恒模型:根据系统内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分析碰撞、爆炸等情况下动量的守恒关系。

3. 能量守恒模型:根据物体的势能、动能等信息,分析物体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的关系。

4. 弹性碰撞模型:根据碰撞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分析碰撞后物体的速度和能量转化情况。

5. 万有引力模型:根据物体的质量和距离,分析物体之间的引力关系。

6. 电路分析模型:根据电路中的电阻、电容、电流等元件,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等参数。

7. 磁场分析模型:根据磁场的大小和方向,分析磁场对物体的作用力和磁感应强度等参数。

8. 电磁感应模型:根据磁感应强度和导线运动情况,分析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等问题。

9. 光学成像模型:根据光的传播规律,分析凸透镜、凹透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10. 热力学模型:根据物体的温度、热量和热容等参数,分析热力学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热平衡问题。

11. 物质结构模型:根据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分析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12. 机械振动模型:根据弹簧振子、摆锤等物体的振动特性,分析振动频率和振幅等问题。

13. 波动模型:根据波的传播规律,分析波的频率、波速和波长等参数。

14. 电磁波模型:根据电磁波的特性,分析电磁波的频率、波长和传播速度等问题。

15. 电磁场分析模型:根据电磁场的大小和方向,分析电磁场对物体的作用力和电磁感应等问题。

除了上述模型外,还有很多其他解题模型,如力学模型、静电模型、波粒二象性模型等等。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分析和计算。

同时,掌握解题方法也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

学生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建立良好的物理思维和逻辑能力,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熟悉不同模型的应用,培养自己的解题能力。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类总结-模型法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类总结-模型法

模型法(1)“对象模型”:即把研究的对象的本身理想化.用来代替由具体物质组成的、代表研究对象的实体系统,称为对象模型(也可称为概念模型), 实际物体在某种条件下的近似与抽象,如质点、光滑平面、理想气体、理想电表等; 常见的如“力学”中有质点、点电荷、轻绳或杆、轻质弹簧、单摆、弹簧振子、弹性体、绝热物质等;(2)条件模型:把研究对象所处的外部条件理想化.排除外部条件中干扰研究对象运动变化的次要因素,突出外部条件的本质特征或最主要的方面,从而建立的物理模型称为条件模型. (3)过程模型:把具体过理过程纯粹化、理想化后抽象出来的一种物理过程,称过程模型 理想化了的物理现象或过程,如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

有些题目所设物理模型是不清晰的,不宜直接处理,但只要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恰当的将复杂的对象或过程向隐含的理想化模型转化,就能使问题得以解决。

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环节: 原始的物理模型可分为如下两类:物理解题方法:如整体法、假设法、极限法、逆向思维法、物理模型法、等效法、物理图像法等. 知识分类举要力的瞬时性(产生a )F=ma 、⇒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牛顿第二定律 1.力的三种效应:时间积累效应(冲量)I=Ft 、⇒动量发生变化⇒动量定理 空间积累效应(做功)w=Fs ⇒动能发生变化⇒动能定理对象模型(质点、轻杆、轻绳、弹簧振子、单摆、理想气体、点电荷、理想电表、理想变压器、匀强电场、匀强磁场、点光源、光线、原子模型等) 过程模型(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简谐运动、简谐波、弹性碰撞、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等)物理模型2.动量观点:动量(状态量):p=mv=K mE 2 冲量(过程量):I = F t动量定理:内容: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公式: F 合t = mv’一mv (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关键) I=F 合t=F1t1+F2t2+---=∆p=P 末-P 初=mv 末-mv 初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守恒条件、不同的表达式及含义:'p p =;0p =∆;21p -p ∆=∆内容: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如果不受外力,或它们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高中物理模型大全

高中物理模型大全

高中物理模型大全引言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模型是我们理解和解释自然现象的重要工具。

通过建立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规律和现象,并预测未知情况下的结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物理学习中常用的模型,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1.简谐振动模型简谐振动模型是描述振动现象的重要模型。

在简谐振动模型中,假设振动系统回复力与位移成正比,且方向相反。

例如弹簧振子、摆钟等都可以使用简谐振动模型进行分析和计算。

2.牛顿第二定律模型牛顿第二定律模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模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这个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各种运动问题,如自由落体、斜抛运动等。

3.热传导模型热传导模型是描述热传导现象的模型。

在热传导模型中,假设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传递速率与温度差成正比,与材料的热导率和截面积成反比。

这个模型可以用于解释热传导过程和计算热传导速率。

4.光的折射模型光的折射模型是描述光线在介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现象的模型。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这个模型被应用于解决各种光学问题,如光的折射、全反射等。

5.电路模型电路模型是描述电流和电压分布的模型。

通过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原理,我们可以建立电路模型来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变化。

这个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解决电路中的各种问题,如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等。

6.引力模型引力模型是描述物体之间引力相互作用的模型。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个模型可以用于解释行星运动、地球引力等现象。

7.声音传播模型声音传播模型是描述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模型。

根据声波传播原理,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声速在固体中最大,在气体中最小。

这个模型可以应用于解释声音的传播和计算声音的传播速度。

8.磁场模型磁场模型是描述磁场分布和磁力作用的模型。

通过安培环路定理和洛伦兹力定律,我们可以建立磁场模型来分析磁场中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力变化。

高中物理常见模型归纳_高中物理板块模型归纳

高中物理常见模型归纳_高中物理板块模型归纳

高中物理常见模型归纳_高中物理板块模型归纳高中物理的绝大部分题目都是有原始模型的,考生需要时刻总结归纳这些模型,掌握物理常见模型,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物理常见模型,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常见模型【力学常见物理模型】“子弹打木块”模型:三大定律、摩擦生热、临界问题、数理问题。

“爆炸”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单摆”模型:简谐运动、圆周运动中的力和能问题、对称法、图象法。

“质心”模型:质心(多种体育运动)、集中典型运动规律、力能角度。

“绳件、弹簧、杆件”三件模型:三件的异同点,直线与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问题和功能问题。

“挂件”模型:平衡问题、死结与活结问题,采用正交分解法、图解法、三角形法则和极值法。

“追碰”模型:运动规律、碰撞规律、临界问题、数学法(函数极值法、图像法等)和物理方法(参照物变换法、守恒法)等。

“皮带”模型:摩擦力、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及摩擦生热等问题。

“行星”模型:向心力(各种力)、相关物理量、功能问题、数理问题(圆心、半径、临界问题)。

“人船”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数理问题。

【电磁学常见物理模型】“限流与分压器”模型:电路设计。

串并联电路规律及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能、电功率、实际应用。

“电路的动态变化”模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判断方法和变压器的三个制约问题。

“磁流发电机”模型:平衡与偏转,力和能问题。

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棒与电阻、棒与电容、棒与电感、棒与弹簧组合、平面导轨、竖直导轨等,处理角度为力电角度、电学度、力能角度。

电磁场中的”双电源”模型:顺接与反接、力学中的三大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

“回旋加速器”模型:加速模型(力能规律)、回旋模型(圆周运动)、数理问题。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1)课前认真预习。

想提高物理考试成绩,基础一定要掌握的牢。

很多基础差的学生,听课很吃力,主要是因为前面落下了很多内容。

因此,请做好预习工作,在这一点上,不要学班里的学霸们,他们不预习,是因为他们考点掌握的很牢固了。

高中物理经典解题模型归纳

高中物理经典解题模型归纳

高中物理经典解题模型归纳高中物理24个经典模型1、"皮带"模型:摩擦力.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及摩擦生热等问题.2、"斜面"模型:运动规律.三大定律.数理问题.3、"运动关联"模型:一物体运动的同时性.独立性.等效性.多物体参与的独立性和时空联系.4、"人船"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数理问题.5、"子弹打木块"模型:三大定律.摩擦生热.临界问题.数理问题.6、"爆炸"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7、"单摆"模型:简谐运动.圆周运动中的力和能问题.对称法.图象法.8.电磁场中的"双电源"模型:顺接与反接.力学中的三大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9.交流电有效值相关模型:图像法.焦耳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能量问题.10、"平抛"模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类平抛运动).11、"行星"模型:向心力(各种力).相关物理量.功能问题.数理问题(圆心.半径.临界问题).12、"全过程"模型:匀变速运动的整体性.保守力与耗散力.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全过程整体法.13、"质心"模型:质心(多种体育运动).集中典型运动规律.力能角度.14、"绳件.弹簧.杆件"三件模型:三件的异同点,直线与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问题和功能问题.15、"挂件"模型:平衡问题.死结与活结问题,采用正交分解法,图解法,三角形法则和极值法.16、"追碰"模型:运动规律.碰撞规律.临界问题.数学法(函数极值法.图像法等)和物理方法(参照物变换法.守恒法)等.17."能级"模型:能级图.跃迁规律.光电效应等光的本质综合问题.18.远距离输电升压降压的变压器模型.19、"限流与分压器"模型:电路设计.串并联电路规律及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能.电功率.实际应用.20、"电路的动态变化"模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判断方法和变压器的三个制约问题.21、"磁流发电机"模型:平衡与偏转.力和能问题.22、"回旋加速器"模型:加速模型(力能规律).回旋模型(圆周运动).数理问题.23、"对称"模型:简谐运动(波动).电场.磁场.光学问题中的对称性.多解性.对称性.24、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棒与电阻.棒与电容.棒与电感.棒与弹簧组合.平面导轨.竖直导轨等,处理角度为力电角度.电学角度.力能角度.高中物理11种基本模型题型1:直线运动问题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

高中物理力学44个模型

高中物理力学44个模型

高中物理力学44个模型物理力学是高中物理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力学,我们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力的作用。

在学习力学的过程中,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下面将介绍高中物理力学中的44个模型,帮助大家深入了解力学知识。

1.质点模型:假设物体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只考虑物体的质量和位置。

2.运动学模型:研究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3.匀速直线运动模型: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4.变速直线运动模型: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速度不断改变的直线运动。

5.抛体模型:研究物体抛出后在重力作用下的轨迹运动。

6.牛顿第一定律模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定律。

7.牛顿第二定律模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的定律。

8.牛顿第三定律模型:任何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

9.惯性系模型:描述物体的力学规律需要建立的参考系。

10.非惯性系模型:在非惯性系中描述物体的力学规律需要引入惯性力。

11.作图模型:通过绘制物体受力情况的示意图来帮助分析解题。

12.叠加原理模型:将多个力合成一个合力来简化分析。

13.平衡模型:研究物体所受力使合力为零的情况,包括静平衡和动平衡。

14.弹簧模型:弹簧的伸长或压缩与受力大小成正比的物理模型。

15.胡克定律模型:描述弹簧弹性力与伸长(压缩)长度成正比的定律。

16.重力模型:物体受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包括自由落体和斜抛运动。

17.动力学模型:研究物体受到的力对其运动状态的影响。

18.动能模型: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19.势能模型: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

20.机械能守恒模型:封闭系统机械能总量在没有非弹性碰撞的条件下保持不变。

21.动量模型: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22.动量守恒模型:封闭系统内动量总量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

23.质心模型:多个物体的质心位置与各物体质量与位置的加权平均值。

高中物理全部模型归纳(包括运动学动力学电磁学) 带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全部模型归纳(包括运动学动力学电磁学) 带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解题模型目 录第一章 运动和力一、追及、相遇模型; 二、先加速后减速模型; 三、斜面模型; 四、挂件模型;五、弹簧模型(动力学); 第二章 圆周运动一、水平方向的圆盘模型; 二、行星模型; 第三章 功和能;一、水平方向的弹性碰撞; 二、水平方向的非弹性碰撞; 三、人船模型;四、爆炸反冲模型; 第四章 力学综合 一、解题模型; 二、滑轮模型; 三、渡河模型; 第五章 电路一、电路的动态变化; 二、交变电流; 第六章 电磁场一、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 二、电磁流量计模型;三、回旋加速模型;四、磁偏转模型; ****第一章 运动和力一、追及、相遇模型模型讲解:1. 火车甲正以速度v 1向前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距甲d 处有火车乙正以较小速度v 2同向匀速行驶,于是他立即刹车,使火车做匀减速运动。

为了使两车不相撞,加速度a 应满足什么条件?解析:设以火车乙为参照物,则甲相对乙做初速为)(21v v -、加速度为a 的匀减速运动。

若甲相对乙的速度为零时两车不相撞,则此后就不会相撞。

因此,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甲车减速到与乙车车速相同时,甲相对乙的位移为d 。

即:dv v a ad v v 2)(2)(0221221-=-=--,,故不相撞的条件为dv v a 2)(221-≥2. 甲、乙两物体相距s ,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就保持静止不动。

甲物体在前,初速度为v 1,加速度大小为a 1。

乙物体在后,初速度为v 2,加速度大小为a 2且知v 1<v 2,但两物体一直没有相遇,求甲、乙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相距的最小距离为多少? 解析:若是2211a v a v ≤,说明甲物体先停止运动或甲、乙同时停止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乙的速度一直大于甲的速度,只有两物体都停止运动时,才相距最近,可得最近距离为22212122av a v s s -+=∆ 若是2221a va v >,说明乙物体先停止运动那么两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总存在速度相等的时刻,此时两物体相距最近,根据t a v t a v v 2211-=-=共,求得1212a a vv t --=在t 时间内 甲的位移t v v s 211+=共乙的位移t v v s 222+=共 代入表达式21s s s s -+=∆求得)(2)(1212a a v v s s ---=∆3. 如图1.01所示,声源S 和观察者A 都沿x 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率分别为S v 和A v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专题04 平抛运动的三类模型【知识梳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专题04  平抛运动的三类模型【知识梳理】

专题04模型1:平抛运动与斜面结合模1.模型构建两类与斜面结合的平抛运动(1)物体从斜面上某一点水平抛出以后又重新落在斜面上,此时平抛运动物体的合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等于斜面的倾角。

(2)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垂直打在斜面上,此时物体的合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等于斜面的倾角。

2.求解思路已知信息实例处理思路速度方向垂直打到斜面上的平抛运动(1)确定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画出速度分解图。

(2)根据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分析v x、v y。

(3)根据tan θ=v xv y列式求解。

位移方向从斜面上一点水平抛出后落回在斜面上的平抛运动(1)确定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画出位移分解图。

(2)根据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分析x、y。

(3)根据tan θ=yx列式求解。

模型2:类平抛运动模型1.运动建模当一种运动和平抛运动特点相似,即合外力恒定且与初速度方向垂直的运动都可以称为类平抛运动。

2.模型特点3.分析方法与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一致,将运动分解成沿初速度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垂直初速度方向的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4.解类平抛运动问题的步骤(1)分析物体的初速度与受力情况,确定物体做类平抛运动,并明确物体两个分运动的方向。

(2)利用两个分运动的规律求解分运动的速度和位移。

(3)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要求解的量充分利用运动的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解题。

模型三:平抛运动中的临界模型1.模型特点(1)若题目中有“刚好”“恰好”“正好”等字眼,表明题述过程中存在临界点。

(2)若题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取值范围”等字眼,表明题述的过程中存在着极值,这些极值点也往往是临界点。

2.求解思路(1)画出临界轨迹,找出临界状态对应的临界条件。

(2)分解速度或位移。

(3)列方程求解结果。

高中物理流体模型解析

高中物理流体模型解析

高中物理流体模型解析一、模型建构1、流体问题:"流体"一般是指液体流、气体流等,质量具有连续性。

涉及有求解质量、体积和力等问题。

2、两类问题第一类:连续流体类问题对于该类问题流体运动,可沿流速v的方向选取一段柱形流体作微元设在极短的时间Δt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积为S的柱形流体的长度为Δl,如图所示。

设流体的密度为ρ则在Δt的时间内流过该截面的流体的质量Δm=ρSΔl=ρSvΔt根据动量定理得:FΔt=ΔmΔv分两种情况:(1)作用后流体微元停止,有Δv=-v,则F=-ρSv2(2)作用后流体微元以速率v反弹,有Δv=-2v,则F=-2ρSv2第二类:连续微粒类问题"微粒"一般是指电子流、尘埃等,质量具有独立性,通常给出单位体积内的粒子数n:(1)建立"柱状"模型,沿运动速度v0的方向选取一段微元,柱体的横截面积为S;(2)微元研究,作用时间△t内的一段柱体的长度为v0△t,对应的体积为△V=S v0△t,则微元内的粒子数N=nS v0△t(3)先应用动量定理研究单个粒子,建立方程,再乘以N计算。

二、例题精析例1、有一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流经其中的电流为I,设每单位体积的导线有n个自由电子,电子的电荷量为q,此时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为v,在t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A.NstB.NvtC.D.解答:在t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的电量Q=It,则在t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的数目为:N=,根据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qvS,将I=nevS代入得:N==nvSt故选:C。

例2、运动员在水上做飞行运动表演他操控喷射式悬浮飞行器将水带竖直送上来的水反转180°后向下喷出,令自己悬停在空中,如图所示。

已知运动员与装备的总质量为90kg,两个喷嘴的直径均为10cm,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水的密度ρ=1.0×103kg/m3,则喷嘴处喷水的速度大约为()A.2.7m/sB.5.4m/sC.7.6m/sD.10.8m/s解答:设飞行器对水的平均作用力为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水对飞行器的作用力的大小也等于F,对飞行器,则:F=Mg设水喷出时的速度为v,选取一段柱形流体在时间t内喷出的水的质量:△m=ρ•V=ρ•2Svtt时间内质量为△m的水获得的冲量:I=Ft=△mv联立可得:v===7.6m/s故选:C。

高中物理48个解题模型 高考物理经典题型归纳

高中物理48个解题模型 高考物理经典题型归纳

高中物理48个解题模型高考物理经典题型归纳
学好高中物理可以多积累些做题解题的经典模型。

下文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最常用的几种解题模型,供参考!
 高中物理解题常用经典模型1、&#39;皮带&#39;模型:摩擦力,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及摩擦生热等问题.
 2、&#39;斜面&#39;模型:运动规律,三大定律,数理问题.
 3、&#39;运动关联&#39;模型:一物体运动的同时性,独立性,等效性,多物体参与的独立性和时空联系.
 4、&#39;人船&#39;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数理问题.
 5、&#39;子弹打木块&#39;模型:三大定律,摩擦生热,临界问题,数理问题.
 6、&#39;爆炸&#39;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7、&#39;单摆&#39;模型:简谐运动,圆周运动中的力和能问题,对称法,图象法.
 8.电磁场中的&#39;双电源&#39;模型:顺接与反接,力学中的三大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
 9.交流电有效值相关模型:图像法,焦耳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能量问题.
 10、&#39;平抛&#39;模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类平抛运动).
 11、&#39;行星&#39;模型:向心力(各种力),相关物理量,功能问题,数理问题(圆心.半径.临界问题).。

高中物理四大经典力学模型完全解析

高中物理四大经典力学模型完全解析

四大经典力学模型完全解析一、斜面问题模型1.自由释放的滑块能在斜面上(如下图所示)匀速下滑时,m与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g tanθ.2.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上图所示):(1)静止或匀速下滑时,斜面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2)加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3)减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3.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下图所示)匀速下滑时,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这一过程中再在m上加上任何方向的作用力,(在m停止前)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依然为零。

4.悬挂有物体的小车在斜面上滑行(如下图所示):(1)向下的加速度a=g sinθ时,悬绳稳定时将垂直于斜面;(2)向下的加速度a>g sinθ时,悬绳稳定时将偏离垂直方向向上;(3)向下的加速度a<g sinθ时,悬绳将偏离垂直方向向下.5.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以速度v0平抛一小球(如下图所示):(1)落到斜面上的时间t=2v0tanθg;(2)落到斜面上时,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恒定,且tanα=2tanθ,与初速度无关;6.如下图所示,当整体有向右的加速度a=g tanθ时,m能在斜面上保持相对静止。

例1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存在着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的匀强磁场,其方向一个垂直于斜面向上,一个垂直于斜面向下(如下图所示),它们的宽度均为L.一个质量为m、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线框以速度v进入上部磁场时,恰好做匀速运动。

(1)当ab边刚越过边界ff′时,线框的加速度为多大,方向如何?(2)当ab边到达gg′与ff′的正中间位置时,线框又恰好做匀速运动,则线框从开始进入上部磁场到ab边到达gg′与ff′的正中间位置的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为多少?(线框的ab边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磁场边界平行,不计摩擦阻力)【点评】导线在恒力作用下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是高中物理中一类常见题型,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情况下求平衡速度的方法。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48个解题模型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48个解题模型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高考物理48 个解题模型
高中阶段的物理常常会以模型的形式出现,这些模型应用在解题中提供了支持和辅助作用。

1高中物理解题模型汇总必修一
1、传送带模型:摩擦力,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及摩擦生热等问题。

2、追及相遇模型:运动规律,临界问题,时间位移关系问题,数学法(函
数极值法。

图像法等)
3、挂件模型:平衡问题,死结与活结问题,采用正交分解法,图解法,三角形法则和极值法。

4、斜面模型:受力分析,运动规律,牛顿三大定律,数理问题。

必修二
1、“绳子、弹簧、轻杆”三模型:三件的异同点,直线与圆周运动中的动力
学问题和功能问题。

2、行星模型:向心力(各种力),相关物理量,功能问题,数理问题(圆心。

半径。

临界问题)。

3、抛体模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类平抛运动)。

选修3-1
1、“回旋加速器”模型:加速模型(力能规律),回旋模型(圆周运动),数理问题。

2、“磁流发电机”模型:平衡与偏转,力和能问题。

3、“电路的动态变化”模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判断方法和变压器的三。

高中物理板块模型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板块模型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板块模型知识点总结一、板块模型的基本概念。

1. 板块模型组成。

- 板块模型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滑块(可视为质点)和木板组成。

滑块和木板之间存在着摩擦力等相互作用,并且它们在一个平面上运动,这个平面可能是光滑的,也可能存在摩擦力。

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在板块模型中,我们既可以单独选取滑块或木板作为研究对象,也可以将滑块和木板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当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时,往往需要分别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当整体的外力情况比较明确,且不涉及它们之间的内部摩擦力做功等问题时,可以采用整体法。

二、受力分析。

1. 滑块的受力。

- 滑块受到重力G = mg(其中m为滑块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 如果滑块在木板上滑动,它受到木板对它的摩擦力。

当滑块相对木板滑动时,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f=μ N,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N为滑块与木板间的正压力(在水平面上N = mg)。

如果滑块有相对木板运动的趋势但未滑动,则受到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求解,其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 木板的受力。

- 木板同样受到重力G'=M g(M为木板质量)。

- 它受到滑块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与滑块受到的摩擦力相等,方向相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如果木板放在水平面上,还受到水平面的支持力F_N=(m + M)g(整体法分析时),若水平面不光滑,木板还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

三、运动分析。

1. 加速度的计算。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计算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

- 对于滑块,例如受到水平拉力F和摩擦力f时,其加速度a_1=(F - f)/(m)(假设拉力方向与摩擦力方向相反)。

- 对于木板,若受到滑块的摩擦力f和其他外力F'(如水平面的摩擦力等),其加速度a_2=(f+F')/(M)。

2. 相对运动情况。

- 当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不同时,它们之间就会产生相对运动。

判断相对运动的方向可以通过比较它们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模型建构方法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模型建构方法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模型建构方法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运动和物质交互关系的学科,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至关重要。

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模型建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本文将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模型建构方法,并分析其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培养科学思维方面的作用。

一、概念模型的建构概念模型是用来描述和解释现象或理论的模型,它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模型类型。

在教学中,构建概念模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构建概念模型的方法包括比喻法、类比法和多示例法等。

比喻法是将物理概念与学生熟悉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和类比,通过类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物理现象。

例如,教学中可以比喻电路中的电流流动为水管中的水流动,帮助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和电阻的作用。

类比法是通过将物理现象与类似的或容易理解的现象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原理。

例如,教学中可以将物体的运动轨迹与自行车的行驶轨迹进行类比,帮助学生理解物体在运动中的速度和加速度。

多示例法是通过给出多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模型。

例如,教学中可以用多个不同的示例来说明平抛运动的规律,帮助学生理解抛体的轨迹和受力情况。

二、实验模型的建构实验模型是用来研究和验证物理规律和理论的模型,它是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参与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和观察物理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在实验模型的建构中,可以采用实际实验和虚拟实验两种方法。

实际实验是指在实验室或课堂上进行真实的物理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进行数据分析和推理,从而得出物理规律和结论。

实际实验的优点是能够提供丰富的实验数据和直观的实验现象,但其缺点是受到实验条件和设备的限制。

虚拟实验是指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或虚拟实验平台进行的物理实验。

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平台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高中物理教学中主要模型分析与研究

高中物理教学中主要模型分析与研究

高中物理教学中主要模型分析与研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若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正确构建与运用物理模型,则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与把握知识,简化复杂而抽象问题,发掘题目隐含条件,明确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事半而功倍。

一般而言,在高中阶段,物理模型主要分为如下几种,笔者以具体实例加以探讨与分析。

一、物质模型与条件模型化,分析对象,发掘隐含条件在高中物理模型中,物质模型是主要模型之一,也称为对象模型。

如匀强磁场、均匀介质、薄透镜、点电荷、弹性小球、质点、单摆、细绳等,这些模型是物体在特定条件下的抽象与近似。

在运用物理模型时,我们首先需要构建对象模型,将客观物体进行理想化。

如在力学中,当我们分析某一物体运动时,若其尺寸远小和所分析问题,同时未涉及物体本身因素,因此可将该物体视为“质点”,这就意味着可忽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因素。

其次,物体条件模型化。

如当我们分析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时,由于电场力远远大于带点粒子受到的重力,因此可将重力作用舍去不计,这样可简化问题。

再如光滑面、匀强磁场、绝热容量等均将物体条件加以理想化。

在解答物理习题时,学生应善于由条件模型中来找出其中的隐含条件。

一般而言,在特定条件下才产生物理过程,通过条件模型,可把条件变得理想化,从而使关键的物理现象以及物理过程更为突出。

如在习题中,诸如“光滑”、“理想电表”、“刚好”等均为条件模型。

在这些条件模型中,学生应发掘出其中的隐含条件,如在理想电表中,其内阻等于0;光滑面中,其摩擦系数等于0等,这样,有助于快速而准确解题。

例如:已知一气球以10米每秒的速度进行匀速竖直上升,一个物体由气球上掉落,经过17秒之后落至地面。

请问物体刚脱离气球的时候气球高度。

(其中,g=10m/s)对于该题,不少学生会出现错解,其原因在于未深刻理解惯性定律,未注意条件模型,即未注意题中关键词“刚脱离”,未抓住到关键词中所隐含的已知条件:在离开气球的时候,物体具有向上初速度。

高中物理常见的物理模型

高中物理常见的物理模型

高中物理常见的物理模型物理模型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各种物理现象。

下面列举了一些高中物理中常见的物理模型。

1. 质点模型质点模型是物理学中最简单的模型之一,假设物体可以看作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点。

这种模型适用于研究物体的运动,特别是在分析宏观物体的受力和加速度时,可以将它们视为单个质点。

2. 线性模型线性模型用于描述与物体运动相关的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外力成正比。

这种模型适用于直线运动、平衡力和简单机械的分析。

3. 摩擦模型摩擦模型用于研究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在实际情况中,摩擦力通常会对物体的运动产生影响。

根据摩擦力的不同性质,摩擦可以分为静摩擦和动摩擦,其中静摩擦力的大小会根据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系数来决定。

4. 弹簧模型弹簧模型可以用于研究弹簧受力、弹簧振动和弹簧势能等问题。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或压缩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

这种模型适用于弹性力学的研究。

5. 牛顿环模型牛顿环模型用于研究薄膜的干涉现象。

当平行光线垂直照射在两个透明介质之间的薄膜上时,会产生干涉条纹。

利用牛顿环模型可以解释干涉现象并计算薄膜的厚度。

6. 光的几何模型光的几何模型用于描述光线在直线传播和折射时的行为。

根据光的几何模型可以解释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并分析光的传播路径和成像问题。

7. 热传导模型热传导模型用于研究物体之间的热传导过程。

根据热传导模型可以解释热量的传递和热导率等问题。

这种模型适用于研究物质的热学性质和热平衡问题。

8. 电路模型电路模型用于描述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和电势差的变化。

根据电路模型可以解释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并计算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大小。

以上是高中物理常见的一些物理模型。

这些模型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各种物理现象,为理论的研究和实验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了解和掌握这些模型对于学好物理学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中认真应用这些模型,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高中物理模型的归类与分析作者单位: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专业:物理学作者姓名:任艳华***师:***提交日期:二一六年四月高中物理模型的归类与总结任艳华摘要:物理模型是高中物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其中绝大多数内容都是以物理模型为基础和载体向学生传递知识的。

物理模型不仅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一种基本方法,更是一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工具。

本文主要讲述物理模型的概念及分类方法,并结合整个高中物理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对物理模型进行分类与总结,最后指出运用物理模型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物理模型;高中物理教学;教学意义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态及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学科。

自然界的各种各种事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且复杂多变。

因此,为了探讨物理事物的本质,根据所研究的具体问题或问题的特点,用科学抽象的思维方法对问题进行抽象的描述,抓住事物主要的、本质的特征,忽略其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将所研究对象进行简化、高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物理形象----即物理模型。

1.高中物理模型的概述1.1物理模型的含义“模型”一词来自于“Modulus”,意为样本、尺度、标准。

钱学森先生曾给模型下过这样的定义:模型就是通过对问题现象的分解、分析,利用已知原理,吸取主要因素,省略次要因素,而创造出的一幅图画。

[1]根据物理模型的特点,美国学者David Hestenes(1995)认为,物理模型是对物理系统和某一物理过程的抽象化表征,它可以表征系统的结构及其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运动规律等。

[2]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物理模型是对客观原型的一种“概念化”的抽象描述,这种描述包括了对客观实物的结构、某一方面的特征等。

1.2建立物理模型的意义经过抽象思维构思出来的物理模型,可以简化物理学所分析、研究的复杂问题,且模型中得出的结果与客观实际又不会有明显的偏差。

运用物理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在实际处理时只需要将实际事物抽象成理想模型,然后将模型的研究结果直接运用于实际。

面对比较复杂的问题时,首先研究它的物理理想模型,再结合客观实际将其研究结果进行修正,从而使之与实际对象的本质相一致。

[3]例如: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nRTpV得出的结果与实际气体不相符合,这是因为在推导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时,将分子力完全忽略了,而实际气体中气体分子的大小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不容忽视的。

因此,从代表理想气体体积的V中减去分子体积b,对测定的压强值P加上一个反映气体分子间引力的压强修正值P∆,即得出反应实际气体性质的状态方程,即范德瓦尔斯方程:nRT∆(。

[4]-)(+)bP=VP2.物理模型的归类解决物理问题最重要的方法是建立物理模型,可以将物理问题总结为这样的一句话:处于某种物理状态或某种物理过程中的某物理研究对象在某物理条件下的问题。

[5]在物理学中,不论是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都应遵循以下的四个原则:其一,明确研究和学习的对象;其二,明确研究和学习的对象所处的状态;其三,明确状态的变化过程及此过程中的特征;其四,选择正确的方式解决该物理问题。

由以上对物理问题的特点及解决物理问题方法的思考,拟分高中物理模型为以下三类:(1)对象模型:对象模型是由用来代替实际物体的具体物质组成,且能代表研究对象本质的实物系统。

[6](2)条件模型:高中物理模型中的条件模型就是将研究对象所处的外部条件理想化,舍去条件中的非本质因素,抓住其本质因素,将所研究的问题化难为易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模型。

(3)过程模型:过程模型是将物理过程理想化、纯粹化后抽象出的新的物理过程。

分清影响物理过程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只保留其中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即得到了过程模型。

[7]3.高中物理模型的归类与分析根据以上对物理模型的分类,本文将分别从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四个方面从以上三种模型对高中物理模型进行归类与总结。

3.1力学3.1.1在力学中常见的对象模型有:(1)质点:把物体看成是没有质量,只有大小的点。

在研究物理问题时,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所研究的对象看成质点。

那么,在何种的情况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呢?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在以下的三种情况下可以将研究的对象看成质点:①物体只做平动;②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③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尺寸。

如远航的巨轮,人造卫星等。

(2)轻弹簧、轻绳、轻杆、橡皮绳、轻滑轮、滑环:不计质量以及与质量有关的重力、动能、动量。

下面就其中一些重要的模型,进行详细说明。

①轻弹簧模型:同一根弹簧上各点弹力大小处处相等,因弹簧形变需要一段时间,瞬间内的形变量可以忽略不计,即弹簧上的弹力不能突变。

②轻绳模型:“轻绳”在物理学上是个绝对柔软的物体,它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只产生拉力,一段轻绳上的拉力处处相等,且拉力的方向沿着绳的方向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因轻绳的劲度系数很大,所以轻绳在受力的时候形变非常微小,可以看做是不可伸长。

与轻弹簧模型最大的区别是轻绳上的拉力可以突变。

在高中物理中所涉及的绳子问题中,除有特别的说明或有明显的暗示是弹性绳外,一般都可以视为轻绳模型。

③轻杆模型:轻杆的劲度系数和轻绳一样,非常大,均可以看做是不可伸长或压缩。

“轻杆”模型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所以这里特别说明一下。

在具体的题目中要注意的去判断杆是“活杆”还是“死杆”。

如果杆是固定的,我们认为杆是“死杆”,它可以产生拉力、压力和侧向力,力的方向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如果杆是可以绕铰链转动的,我们认为杆是“死杆”,杆只能产生沿杆方向的力,这个力可以是拉力,也可以是压力。

④橡皮绳:质量和重力均可视为零,只能受拉力,不能受压力,受力形变明显。

同一根橡皮绳中各点张力大小相等,沿绳方向,不可突变,但被剪断时弹力立即消失。

⑤轻滑轮:一般与轻绳组合,不计质量和重力,滑轮两侧轻绳拉力相等。

⑥滑环:光滑圆环,忽略物体所受到的阻力,既可施加拉力,又可承受压力,力的方向沿环径向。

(3)弹簧振子:带有小孔的小球穿在光滑的杆上并装在弹簧的一端,使其能够自由的滑动,弹簧的质量与小球相比可忽略不计。

小球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一种往复运动的机械运动,这样的系统称之为弹簧振子。

(4)单摆:用不可伸长的、质量可忽略的细线悬挂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

3.1.2在力学中常见的条件模型(1)光滑平面:物体在光滑表面上的运动,忽略了物体所受到的摩擦阻力。

如物体在冰面上滑行,由于摩擦阻力很小,可近似认为冰面是光滑表面。

(2)真空:不存在任何物质的空间状态。

在实际问题中,如果空气很稀薄或物体的重力远远大于其所受到的空气阻力,则可以忽略空气阻力,近似的认为物体所处的空间是真空。

(3)恒力:作用在物体上力的大小、方向保持不变。

(4)双星系统:双星是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一对恒星。

忽略其他星球对此双星的作用力,则这一对恒星在彼此引力的作用下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3.1.3在力学中常见的过程模型(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

(2)匀变速运动:加速度恒定不变。

常见的匀变速运动有:①自由落体运动:将物体下落的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忽略,即物体由静止开始只在重力的作用下的运动。

②平抛运动: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水平抛出,则0,a v g =沿水平方向。

③类平抛运动:物体受到与初速度的方向垂直的恒力。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质点所做的运动叫做类平抛运动,其运动规律与平抛运动相类似。

它的运动特点是:在0v 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垂直0v 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mF a ∑=。

(3)斜抛运动: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斜向射出,我们把物体所做的这类运动叫做斜抛运动。

斜抛运动的运动轨迹对经过最高点的竖直线是左右对称的,在经过最高点之后,它的运动就是平抛运动,这就使得我们在研究斜抛运动时可以将其作为平抛运动来分析处理。

(4)匀速圆周运动:运动轨迹为圆,速度方向不断变化、大小恒定不变的运动。

合外力、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5)太阳系中个行星绕中心天体的椭圆轨道近似为圆轨道。

(6)简谐运动:若质点振动的图像(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一条正弦,这时我们将质点的运动称为简谐运动。

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它的受力特征:kx F -=。

单摆和弹簧振子是高中物理中常见的两种简谐运动的实例。

下面分别对此详细说明。

①单摆: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是:最大摆角o 10≤θ。

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 回复力是由重力沿切线的分力θsin mg F =充当。

其振动的周期是g L T π2=。

②弹簧振子: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振子的回复力是由弹簧的弹力提供,其振动 的周期为kT m 2π=。

(7)弹性碰撞:如下图1所示,已知质量分别为B A m m 、的两个刚性小球A 和B ,小球B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A 球以初速度为0v 与静止的小球B 发生弹性碰撞,则质点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合外力为零,两质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将正方向规定为小球A 的初速度方向,则有:22212210212121v m v m v m v m v m v m B A A B A A +=+= 由上面两式得:()BA AB A B A m m v m v m m v m m v +=+-=02012, 弹性碰撞模型的关键是碰撞前后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只要具备了这一特征的碰撞,我们均可以将物体的碰撞理解为弹性碰撞。

常见的弹性碰撞有:光滑的钢球、弹性球、原子或分子等微观粒子的碰撞。

3.2电磁学3.2.1在电磁学中常见的对象模型(1)点电荷:点电荷模型与质点模型相类似。

当带点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处于次要地位或者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带点物体看成是点电荷。

(2)试探电荷:一方面试探电荷的尺寸必须非常小,能精确表示其在电场中的位置,另一方面试探电荷的电荷量也要足够小,放入电场之后不影响原本的场强分布。

(3)理想电表:理想电压表的内阻可视为无穷大,在分析电路时可以看作开路。

即在分析电路时,它的分流作用可忽略不计。

理想电流表的内阻可视为无限小,在分析电路时可以看作短路。

即在分析电路时,电流表上的压降可忽略不计。

(4)理想电源:当电源内阻很小,或远远小于外电路电阻时,这时电源内阻上的功耗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将这种电源称为理想电源,在具体计算时其内阻可以忽略不计。

(5)简单电路:忽略导线上的电阻的电路。

(6)纯电阻电路:纯电阻电路就是指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不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电路,例如:电炉,白炽灯(日光灯不是),电烙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