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试题及参考答案(补充)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答案参考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请联系实际答题, 不可照搬, 祝考试顺利。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 在总体是唯心主义的, 陷入了唯心史观。
原因在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阶级立场的局限。
马克思主义主张, 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 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 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 而不是相反。
这样,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
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第一,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积极成果, 创立了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第二,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 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英国古典经济学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 探索了劳动、分工等, 分析了资本主义各主要阶级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论。
第三,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 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 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第四,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法国复辟时期历史理论的积极成果, 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2.什么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特点是什么?社会科学是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的, 包括两部分: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人文科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对象, 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是其主干学科, 它的目的在于帮助人类理解和把握自身。
社会科学以社会为研究对象, 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并对社会生活作出科学的说明与合理的评价。
社会科学主要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
与自然科学相对, 我们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统称为社会科学。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名词解释1. 经济全球化:指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由于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活动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一种经济状态。
所有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世界经济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它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一个新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
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
2.自由人联合体 :在《资本论》里,马克思把简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称为“自由人联合体”,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3.马克思主义 :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4.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5.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6.矛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
7.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答案参考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请联系实际答题,不可照搬,祝考试顺利。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在总体是唯心主义的,陷入了唯心史观。
原因在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阶级立场的局限。
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
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
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第一,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积极成果,创立了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第二,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英国古典经济学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探索了劳动、分工等,分析了资本主义各主要阶级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第四,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法国复辟时期历史理论的积极成果,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2.什么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特点是什么?社会科学是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的,包括两部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人文科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对象,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是其主干学科,它的目的在于帮助人类理解和把握自身。
社会科学以社会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对社会生活作出科学的说明与合理的评价。
社会科学主要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
与自然科学相对,我们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统称为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研究活动有什么特点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结构中的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自我相关。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生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1、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消除一切社会矛盾吗?毛泽东曾经指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深刻基础,也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
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或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或世界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如此,同样是以矛盾的存在为前提和根据的。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不断迎接新矛盾、继而不断化解新的矛盾的过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社会主义社会正是通过产生矛盾和化解矛盾的交替运动,越来越和谐,越来越进步。
既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就应该确立相应的三个基本观点: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回避或讳言矛盾,而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第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既要努力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又要增强化解矛盾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第三,化解矛盾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要允许其实现经历一个过程,甚至要给化解矛盾以一定的时间条件。
2、如何认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这是由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
因为它们都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都是使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创新理论思维,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二者缺一不可,既不能互相取代、顾此失彼,也不能互相排斥、厚此薄彼。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不同对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不同领域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自然科学面对的是自然,他的任务是研究发现自然规律;而社会科学不仅要研究社会,而且要研究由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应用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要讲究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试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试题
2018.11.28
1.社会科学的特点和作用?
2.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2018简答,30分)
4.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5.实践在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作用?(2018简答,30分)
6.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又由哪些系统构成,这些系统之间主要有哪些复杂的关系?
7.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与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8.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方法论原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哪些指导意义?
9.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10.简述社会矛盾和社会和谐的关系
11.利益分析和阶级阶层分析的意义及方法(运用复杂性分析框架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人民内部矛盾)?(2018论述,40分)
12.“现实的人”的涵义?
13.如何理解社会规律与自我选择的统一性?
第1 页(共1 页)。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生考试相关考题
导论1、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同属科学,因此,社会科学方法论采纳自然科学的方法,你如何理解两者关系?(P2)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社会科学探讨方法论之间的关系?(P5,11)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人们从事社会科学探讨的方法论,它以人文社会问题作为对象性基础,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和社会科学探讨中的特殊性问题,提升人们的方法论自觉,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选用方法,提高社会科学探讨的水平。
社会科学探讨方法使人们相识社会、了解社会,分析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是说明预料社会发展变更的重要手段之一。
社会探讨是为了发觉和解答社会领域中的各种问题而去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说明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继承人类社会相识史上的一切主动成果,克服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依据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而加以变革,开启了科学相识社会的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要坚持客观性、详细性、整体性、发展性、主体性原则。
3、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之间的关系?(P11)第一章1.1实践导向的方法论原则就是好用原则,这句话的问题在哪里?实践导向的方法论原则是:实践是检验确定相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立足实践须要探讨理论,对实践阅历进行理论总结,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的角度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认为实践是相识的来源和相识发展的动力,人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要相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要求我们坚持知行统一的方法论原则,这样才能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
好用原则的主要特点是:强调立足于现实生活,把确立信念作为动身点,把实行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效果当作最高目标。
因此好用原则是把行动的结果是否符合自己的主观意图作为取得“胜利”和“效果”的衡量标准。
认为只要行动的结果符合自己的主观愿望就是获得了胜利、取得了效果,驾驭了真理。
这种观点表面上同我们所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好像没有什么两样,但事实上,好用原则的相识论和真理观与马克思主义的相识论和真理观根本不同。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准则化期末考试试卷-课后习题答案
精心整理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第一,2.如何理解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和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关系:*所谓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就是从系统观点出发,按照社会本身的系统性,从社会整体与其组成要素和结构之间以及与自然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精确地考察社会的一会方法论体系。
主要包括整体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方法、历史性方法和协同相关分析方法。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锐利思想武器。
*社会矛盾分析方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是人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
石主流,法的主要内容。
会,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种并列的关系。
系统分析方法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指导.系统强调要素之间的彼此协调与相互促进,但是这并不是说系统之间没有差异与矛盾的存在。
与此相反,系统分析方法正是在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指导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并且不断地丰富着矛盾学说。
系统学说从实质上说就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的矛盾网络。
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之间具有辩证统一性,矛盾是有系统性的矛盾体,而系统则是包含着矛盾的系统。
矛盾分析方法为系统分析方法提供指导,为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实施是供可能;步的补充;分析统一的整体,而系法的具体实施提供可能;系统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的丰富发展,为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作进一步的补充;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在实践中达到真正的统一。
3.应用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论述改革开放初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意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木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试题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考试卷一、简答题(共4题,每题15分,计60分)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和F.恩格斯创立的学说。
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在马克思在世时已经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曾广泛使用,但内容受到歪曲,马克思对此提出尖锐批评。
恩格斯在80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在1886年专门作了说明。
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
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
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及其现实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的理论品质。
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坚持一切从实践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违背了这个要求,认识就会脱离变化着的客观实际,丧失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告诉我们,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错误。
我们要根据实践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
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
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答案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一、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础——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独特贡献在于,论证了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这一历史理论不过是把人们的思想从神圣的天国拉回到粗糙的尘世,使种种抽象的思辨和神秘的理论归于平常,归于生活。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实践性马克思从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深刻地批判了唯心主义对社会历史的主观臆断,认为人们对社会人士的视野应该“从天国回到人间”,聚焦于人们的现实生活。
认识的出发点应当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它强调在实践的基础上从主体和客体相结合的维度去考察对象。
“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第一,客观性原则。
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利益标准。
第二,主体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实质上系统性原则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握社会的总体运动和结构。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第四,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题答案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题答案1.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如何成为可能西方不少学者甚至著名的思想家对此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大名鼎鼎的现代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在其《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开宗明义就表明:“本书的基本观点是,历史命运之说纯属迷信,科学的或任何别的合理方法都不可能预测人类历史进程。
”“历史决定论是一种拙劣的方法——不能产生任何结果。
”“由于纯粹的逻辑理由,我们不可能预测历史的未来进程。
”他所谓的纯粹的逻辑理由就是,人类历史的行程是受着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的,而人类本身不能用合理或科学的方法来预告我们科学知识的未来增长,因而所谓古代神话的俄底普斯预言在历史发展历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们不能预测人类历史的未来进程。
”“所以历史决定论的基本目的是错误的;历史决定论不能成立。
”美国的新实用主义者理查德·罗蒂在《真理与进步》中也指出,社会科学在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的发展之后,在“预测还是一个理论被归入‘科学’的必要条件”时,“我们对是否把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或文学批评归入科学感到犹豫不决,因为这些学科似乎都无法回答‘如果我们这样做,事情将会怎样?’这种形式的问题。
”二战之后,经济学一跃而成为显学。
但是,它被批判和被责难的命运也不比其他学科好。
美国的小阿尔弗雷德·马拉伯在其《迷惘的预言家:当代经济学家的历史》中曾不无讽刺地说,在美国,人们看到每当华盛顿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职位因种种原因空缺时,美国经济便处于二战后最好的时期,而“在哈伯·斯坦和查尔斯·舒尔茨这样的著名经济学家任职期间,贫困率以每年将近2%的可怕速度增长。
”他还说道,那些经济学在大学的象牙塔中尽管被不断地雕琢,越来越精密化和学术化,但“经济学家们很快变成恶意玩笑的靶子┅┅人们会说经济学家颇具幽默,因为他们会用小数点来预测未来,或者说经济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因为只有经济学家创造出了自上帝创造世界以来的种种混乱。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答案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答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范围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
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第一,XXX批判地继承了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创立了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第二,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XXX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奠定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第四,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法国时期历史理论的积极成果。
XXX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因此。
2.什么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特点是什么?社会科学是在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作出科学说明和合理评价。
具有以下特点:1复杂性,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事物或社会历史现象一般都是非常复杂的;2依赖性,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往往涉及众多自然科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状态;3主观性,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受到众多主观因素影响,因而很容易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阶级性;4难验证性,社会事物一般有较长的运行周期,且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性,难以进行重复性实验,因而难以验证。
3.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办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真理性、科学性,因而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都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习题答案
1.如何理解社会认识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社会认识即人类认识社会的主要方式,社会科学方法论即研究社会历史的方法论。
一、总体来说,社会认识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为: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在总体是唯心主义的,陷入了唯心史观,即用社会意识去解释社会存在。
原因在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阶级立场的局限。
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
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
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二、社会认识的演变逻辑为: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社会认识论);自发——自觉,具体来说,神话传说(原始社会自发认识)——非理性方式(第一种自觉形式)——理性求知(批判性的)、实证方式(发展性的)、非理性方式。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为:形而上学——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包括: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剩余价值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2.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
社会科学研究者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研究对象来说是主体,而本身又是被研究的客体。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题目答案
一、什么是系统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理论是如何具体体现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1)系统研究方法是对系统科学的最新思维成果进行哲学方法论提炼的产物。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系统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体现和运用。
系统研究方法是20世纪随着系统科学的兴起而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之中。
马恩科学使用“系统” 概念,大量论述了系统思想。
系统研究方法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系统研究方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原则,是当代科学水平的辩证思维方式。
(2)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产实践出发,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一个由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人口系统、自然环境系统组成的复杂大系统。
社会有机体、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具体体现。
马恩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考察人类社会,把社会系统称为社会有机体,社会有机体内部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推动社会发展,形成不同的社会形态。
社会有机体是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重要体现。
系统研究方法产生的一个主要基础就是对有机体的研究。
有机体不同于无机物,有机体更为鲜明地体现了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这种密切联系、制约关系下的发展变化,更为鲜明生动地体现了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总特征。
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强调系统思想是一种不同于机械论的“有机哲学”,道理就在此。
(3)社会有机体的结构。
在社会有机体中,生产力起决定作用,是社会有机体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而构成社会有机体的“血肉”的,则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诸因素。
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使社会系统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结构和自身形态,并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能力的生命有机整体。
1.社会有机体对辩证法联系原则的体现:社会就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标准化期末考试试卷-课后习题答案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标准化期末考试试卷-课后习题答案维承相统一的方法,都是矛盾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从整体上研究社会,社会矛盾分析方法从某种现象的矛盾分析社会,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种并列的关系。
系统分析方法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指导.系统强调要素之间的彼此协调与相互促进,但是这并不是说系统之间没有差异与矛盾的存在。
与此相反,系统分析方法正是在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指导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并且不断地丰富着矛盾学说。
系统学说从实质上说就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的矛盾网络。
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之间具有辩证统一性,矛盾是有系统性的矛盾体,而系统则是包含着矛盾的系统。
矛盾分析方法为系统分析方法提供指导,为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实施是供可能; 系统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的丰富发展,为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进一步的补充; 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在实践中达到真正的统一。
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要将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销合起来;实践为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的有机统一提供了可能,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既相互区别,有所侧重,又相互补充,不可分割。
矛盾是有系统性的矛盾体,而系统则是包含着矛盾的系统,矛盾分析方法为系统分析方法提供指导,为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实施提供可能; 系统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的丰富发展,为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作进一步的补充; 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在实践中达到真正的统一。
3.应用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论述改革开放初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意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木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按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
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离开实践。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题1、试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哈贝马斯生活世界及其殖民化的思想。
答:原理: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3)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哈贝马斯生活世界及其殖民化的思想主要内容:首先,生活世界不仅具有内在的(文化、社会和个性)的结构,而且还要外在地与哈贝马斯所谓的“世界”(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与主观世界)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
(1)先来看生活世界的内在功能,亦即涉及文化、社会和个性的内在结构的功能。
在哈贝马斯看来,生活世界使一切生活过程进入彼此合作和相互理解的过程。
哈贝马斯仅从语言视角来看待言说者、受言者和在场者的角色问题,其涉及的只是生活世界的象征性再生产,而忽视了对生活世界的物质再生产这一坚实基础的考察;进而他将交往行动理解为媒介,认定通过交往的媒介生活世界的结构方能得以再生产,而且是在语言根基上的再生产。
(2)再来看生活世界的外在功能,亦即生活世界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与主观世界相联的功能,这一功能使生活世界与外在的“世界”形成了相互关联的网络。
在此,生活世界构筑成为交往活动的根基部分。
根据哈贝马斯对现实领域的划分,所谓客观世界就是关于“外在自然的‘那个’世界”,社会世界就是“关于社会的‘我们的’世界”、主观世界就是“关于内在自然的‘我’的世界”,它们分别对应着“事实之呈现”、“合法人际关系之建立”与“言说者之主体性之揭示”的“言语的一般性功能”。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生考试真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生考试真题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是什么?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
C. 科学社会主义
D. 阶级斗争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A. 主观意识
B. 客观存在
C. 社会制度
D. 文化传统
社会科学研究中,哪种方法强调从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来揭示其本质和规律?
A. 归纳法
B. 演绎法
C. 辩证法
D. 实证法
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社会实践的观点强调什么?
A. 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B. 实践经验的次要性
C. 通过实际调查和研究获取真实的社会数据
D. 忽视理论构建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认为,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根源是什么?
A. 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分配
B. 文化差异
C. 政治制度的不合理
D.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关注什么?
A. 个别历史事件的研究
B. 社会现象的表面现象
C. 社会现象的发展轨迹、内在规律和未来趋势
D. 抽象概念的演绎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哪种方法主张通过实际调查和研究来验证和证实理论认识?
A. 归纳法
B. 演绎法
C. 辩证法
D. 实证法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认为,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A. 主观臆断
B. 客观实证
C. 逻辑推理
D. 经验总结。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题答案
1.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如何成为可能西方不少学者甚至著名的思想家对此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大名鼎鼎的现代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在其《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开宗明义就表明:“本书的基本观点是,历史命运之说纯属迷信,科学的或任何别的合理方法都不可能预测人类历史进程。
”“历史决定论是一种拙劣的方法——不能产生任何结果。
”“由于纯粹的逻辑理由,我们不可能预测历史的未来进程。
”他所谓的纯粹的逻辑理由就是,人类历史的行程是受着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的,而人类本身不能用合理或科学的方法来预告我们科学知识的未来增长,因而所谓古代神话的俄底普斯预言在历史发展历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们不能预测人类历史的未来进程。
”“所以历史决定论的基本目的是错误的;历史决定论不能成立。
”美国的新实用主义者理查德·罗蒂在《真理与进步》中也指出,社会科学在经历了近两个世纪的发展之后,在“预测还是一个理论被归入‘科学’的必要条件”时,“我们对是否把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或文学批评归入科学感到犹豫不决,因为这些学科似乎都无法回答‘如果我们这样做,事情将会怎样?’这种形式的问题。
”二战之后,经济学一跃而成为显学。
但是,它被批判和被责难的命运也不比其他学科好。
美国的小阿尔弗雷德·马拉伯在其《迷惘的预言家:当代经济学家的历史》中曾不无讽刺地说,在美国,人们看到每当华盛顿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职位因种种原因空缺时,美国经济便处于二战后最好的时期,而“在哈伯·斯坦和查尔斯·舒尔茨这样的著名经济学家任职期间,贫困率以每年将近2%的可怕速度增长。
”他还说道,那些经济学在大学的象牙塔中尽管被不断地雕琢,越来越精密化和学术化,但“经济学家们很快变成恶意玩笑的靶子┅┅人们会说经济学家颇具幽默,因为他们会用小数点来预测未来,或者说经济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因为只有经济学家创造出了自上帝创造世界以来的种种混乱。
”“由于他们中的很多人长久以来对经济运转的计算偏差太多,使得朝野上下的计划人士越来越对他们的忠告置若罔闻。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答案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范围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
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第一,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创立了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第二,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马克思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奠定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第四,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法国复辟时期历史理论的积极成果。
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因此。
2.什么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特点是什么?社会科学是在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作出科学说明和合理评价。
具有以下特点:1复杂性,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事物或社会历史现象一般都是非常复杂的;2依赖性,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往往涉及众多自然科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状态;3主观性,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受到众多主观因素影响,因而很容易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阶级性;4难验证性,社会事物一般有较长的运行周期,且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性,难以进行重复性实验,因而难以验证。
3.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真理性、科学性,因而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都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首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的先进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古希腊“第一科学”的概念及其特征分析。
古希腊的“第一科学”,即逻各斯(logos), 也称“形而上学”。
代表有巴门尼德的“存在”(真理之路)、苏格拉底的“至善”、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因”。
希腊人有一种“理论心态”,即穿越“流变”表象,达到永恒不变“真理”。
希腊人认为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
希腊人的思维完全是政治的,通过“科学”这种手段可以把逻辑的螺丝钉拧到某人身上,因而他如果不承认它或者什么也不知道,或者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是真理,他就不能走出来。
特征分析:(1)苏格拉底在自然哲学之后提出“认识你自己”、“善即知识”的重大意义在于,科学真理就是你的生命行动,从事科学(哲学)就是成为人。
(2)人一旦体验到“真理”,就会服从真理。
(3)真理就是至善,人的德性与德行是关于善(知识、真理)的结果,知识与价值同一。
(4)真理的“体验”是在理性、逻辑、思维中的清楚明白,逻辑就是“直观”、“呈现”那个“至善”。
(5)柏拉图《理想国》的洞穴比喻中的理念论之意义。
(6)理念或概念是全部科学的伟大工具之一,这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系统表达。
二、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评论。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是实验科学的产物,代表了培根的科学方法论观点。
他反对经院哲学,倡导“从特殊开始,从事实开始”。
他承认怀疑论论点,日常知觉的确不能给正确的自然知识提供可靠的基础;要形成科学所利用的“经验”,日常知觉必须清除掉所有在认识过程中偶然产生的、错误的“幻象”。
“知识就是力量”是要达到控制自然的实践目的。
培根认为只有以控制自然为目的,才有对自然的科学认识。
他坚持理性主义,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一系列原则,制定了系统的归纳逻辑,强调实验对认识的作用培根认为,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的知识(认识)只有通过感性经验从客观外界获得。
培根十分重视科学实验,认为通过实验的得到的知识更为深刻。
知识虽然是抽象的,但培根所谓的知识即是人们对现象的感觉,认知以及通过科学实验所获得的对事物的认识,以此来达到控制自然的目的。
三、实证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
(8个)
1、拒斥形而上学。
现象背后的超验的“本体”、“存在”领域也许存在,但不是认识的任务,更不是科学的任务。
2、经验论和工具论的语言、概念。
随之带来科学使用的概念革命,有意义的叙述所用的概念,不需要以形而上学为基础去建构。
3、自然科学方法至上:自然科学是所有科学的典范。
只有自然科学才能界定知识的意义。
4、自然现象主义:“对象”作为客观的现实能够被还原为可观察的单元或自然现象——还原主义的原子论。
5、经验主义:科学的“经验”主要来自“观察”。
实证科学完全以经验为基础,以那些能够被观察和检验的事物为基础。
6、价值中立。
割断科学研究方法中与精神、道德、价值、人生意义的“关联”。
坚持事实与价值的二元论,价值不能由事实推论得出。
科学真理是独立于道德和个人主观因素的。
科学研究因此对研究对象不作价值评价,是独立于社会和道德价值的中立活动。
7、工具性知识。
科学研究目的就是工具性、技术性的知识,达到控制和占有对象。
而不是如形而上学那样关切事物存在的意义。
8、意识形态性质。
技术性知识的理解掩盖了实证主义的政治本质。
——A,控制;B,理性动物人;C,“权力意志”;D,虚无主义。
四、解释学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
(8个)
1、明确时代的“意义危机”之拯救在于科学方法论问题。
伽达默尔明确解释学是人文科学方法论。
2、超越实证主义。
寻求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科学性”,达到比实证主义更源始的基础。
这是胡塞尔现象学、海德格尔存在论的明确的理论使命。
3、主体间性。
反对抽象的主客二分的非解释学基础的“客观主义”。
科学与对象之间存在主体间性的意义理解(精神文化)基础关系。
4、超越“实在论”的“建构实在论”。
反对还原主义;主张“建构实在论”,即“实在”关联人的生存意义理解。
如迪尔凯姆的还原主义的“社会现象”与韦伯的关涉文化意义的“个体行为”、“理想类型”。
5、语言学的转向。
逻辑实证主义的逻辑工具语言观与解释学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语言观。
发展为“语言建构论”,即社会现实与实践、自然客体是借助语言和意义建构起来。
6、人学(人性论)的转向。
实证主义的无意义能动性的“抽象主体”,到解释学的理解世界的“意义主体”。
前者是“认识或观察”,后者是“理解或领会”;前者是“占有或控制”,后者是“存在或生存””(有意义的生存)。
7、局限:“价值中立”。
只是“理解”、“解释”世界,而无对于世界的“批判”——文化、社会批判。
引发哈贝马斯的“批判解释学”。
8、局限:理性主义的“意义真理论”。
脱离现实的生活世界;“改变世界”、“人的解放”不作为解释的“意义真理”的绝对标准。
五、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征分析。
(11个)
1、马克思的“哲学”,同时对实证主义和解释学都具有挑战性。
2、反对实证主义。
认为其“物质”“敌视人”,世界被机械化、数量化、反对世界的总体性的质变。
表现在对霍布斯的唯物主义的批判,以及古典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人学与历史批判。
3、反对“只是解释世界”的传统哲学。
认为“作为哲学的哲学”用“本体”、“绝对真理”来“解释世界”,使一个苦难的、需要改变的世界具有了“真理性”和“依据”,是使苦难的、现存的世界合法化、附魅。
集中表现在对黑格尔唯心哲学的批判、对整个哲学的意识形态性质的批判。
4、两种哲学——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背离了哲学的责任:“改变世界”。
“新哲学”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要实现的目标是“人类社会”不是“市民社会”。
哲学的“实践转向”引发哲学的“历史转向”,即“历史科学”。
5、两种哲学没有真正找到现代世界及其事物的本质、来源和归宿。
这被“形而上学”的哲学所关切的人类与世界“存在意义”的真正解决道路在于:“历史”。
英国唯物主义只是为近代经验科学提供方法论与哲学依据,拒斥了存在意义与历史问题;德国唯物主义没有“历史”。
而黑格尔唯心主义历史哲学没有真正解答“历史之谜”。
马克思反对哲学的“伦理转向”。
6、马克思历史科学的“经验”概念:
方法:①感性具体——抽象——抽象具体;②历史与逻辑统一。
两个方法相互配合。
方法的方法论和哲学依据:
A,“人的自我存在感”——“人的解放”为基础确立“经验”。
B,“异化劳动”的“经验”确立的方式,反对古典经济学“经验”确立的方式。
马克思引入了“人本学”、“历史”、“辩证法的运动、内在联系”三个理论中介来确立“历史”或“共产主义”科学的起点“经验”,即“抽象的具体”。
——据此反对古典经济学的“经验科学”和黑格尔哲学的“伪经验”。
C,“实践”的“经验”的确立方式。
反对黑格尔的精神本体的确立方式和费尔巴哈的自然本体的确立方式。
哲学的实践转向。
D,“历史”的“经验”确立方式:生活世界。
反对“道德拯救”世界,主张“历史进化”。
历史科学的前提、起点、基础:“生活”——“有生命的个人”、“物质生活过程”、“生活决定意识”等等。
进一步,以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历史科学来确立“经验”——事物、自然、社会、文化等“经验”。
E,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经验”确立方式:“社会主体”;“仿佛先验结构”;“感性具体-抽象-抽象具体”和“历史与逻辑统一”;
F,《资本论》的“经验”方式:“事物本身的辩证法”;“颠倒黑格尔的辩证法”;“资本”与“绝对精神”;“商品”起点的“经验”建构方式与辩证分析;“绝对精神”与“三种拜物教”;“历史理论”——当代世界的本质、来源与归宿。
7、科学研究的终极价值:“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与此相应的“社会运动”或“社会制度”——“人类社会”。
8、科学知识(不同真理层次)标准:改变世界的“实践标准”——区别于实证主义的科学只是“控制对象”标准;三个层面:技术实践、社会生活实践、人的自由与解放实践。
马克思的真理的最高标准: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实践。
在这个标准下可以产生:技术实践和社会管理实践的批判。
9、科学研究的思维:辩证法。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辩证法。
事物的辩证法。
革命的辩证法——在对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否定的理解。
历史的辩证法——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世界的“历史”。
正确理解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和“世界统一于物质”。
10、“只有一门科学”即“历史科学”: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合一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科学。
——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此为基础建立“方法”。
11、科学的评价标准:生产力与以人为本;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与人的“生存”——自由、存在、越出自身的生存;人的“生存”危机问题中的历史进化与文化拯救;历史发展与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