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只发生在你的大脑里
魔术表演艺术错误引导
![魔术表演艺术错误引导](https://img.taocdn.com/s3/m/ee17cd10c5da50e2524d7f55.png)
错误引导为了避免自己废话太多, 所以我简略的说明有不懂再问就好了错误引导的用途有两种第一, 偷东西让观众看不到你偷东西的动作或是其他准备动作第二, 产生魔术效果就是观众会忽然发现... "阿, 怎麽变了" 的感觉之前其实就有人说明错引的很多细节所以我简略的说一下很多人的一些错误眼神其实很多人做错引的时候习惯性的都会去看错引的方向这当然是正确的可是, 很多人眼神都没有焦距的感觉就是说, 脸转过去, 可是仔细感觉, 可以感觉出来表演者眼睛是放空的状态因为, 其实自己大脑在细心的做其他事情其实问题就出在表演者的心态大多人认为偷东西才是主要该做的事情, 另一只手只是在错引这不对, 你要练习到让自己认定那个表面上的动作才是最重要的另一只手只是"顺便" 偷个东西动作很多人认为偷东西要快这是当然的, 可是如果你的错引够好你偷的再慢也是可以的(当然不可能给你三四秒偷东西)错引最重要的就是错引的动作要比隐藏的动作大你今天手上出了一个鸽子可是另一只手刷一下的偷了个丝巾这是错误的, 因为另一只手动作太快, 自然会吸引目光很多人都把错引用在偷东西上面这其实证明了表演者对错引的运用还不是很成熟要偷东西, 偷的快也可以, 转个身也可以, 用丝巾挡住也可以错引只是加强的一种技巧真正强的错引, 就是我说的第二种让观众回过神来发现"阿...怎麽变了"----------------------------------------------------------------------魔术界有一个很有名的错引招, 叫做消失的花瓶真的就是, 什麽遮掩都不需要, 花瓶还有花就在舞台上消失了运用的, 就是错引可惜找不到影片让大家了解老实说, 影片上真的很难看出错引的厉害毕竟萤幕就那麽小, 舞台表演是很大的我目前看过影片上最让我有感觉的错引是Arthur Trace的表演有兴趣的人去看看, 他舞台程序有一段把手上的牌变成绿色非常非常强烈的错引看看就知道我在说什麽了那种感觉才是真正的错引运用顺便再说一个偷东西上很多人常有的问题就是偷太久东西偷太久, 你另一只手做错引在久也没用修改方法很简单(只是很多人都不敢用)就是不要偷, 从新来再偷一次就是说, 偷不到就不要偷, 手放回来继续表演, 随便再从复一次刚刚的动作再去偷一次举的案例...很多人右手挥一挥丝巾, 左手偷一颗球偷不到...左手就一直卡在那里现在, 偷不到, 手就放回来....丝巾换到左手上挥一下, 再换到右手上再挥一挥这个时候再偷。
魔术师如何欺骗人的大脑
![魔术师如何欺骗人的大脑](https://img.taocdn.com/s3/m/af9b75cb4028915f804dc2ae.png)
众 视 网 膜 神 经 元 会 有 瞬 时 的 反 弹
放 电 , 他 们 看 到 的 依 然 会 是 一 个
确 实 是 红 色 的 ! “伟 大 的 汤 姆
魔 术 师 把 观 众 的 注 意 力 从 关
每 缄
大现匿豳 发 匿蕊 露翟
神 经 元分别适 应 了视 野 中三个 区域产 生的运 动影像 。
魔 术 师如 何 欺 骗 人 的 大脑
◇ 文/ 南 捷 阮
编 辑 按 : 今 年 春 晚 台 湾 魔 术 师 刘 谦 神 奇 的 八 分 钟 魔 术 让 人 在
叹 服 的 同 时 , 也 激 起 了人 们 对 魔 术 的 兴 趣 , 那 么 魔 术 师 如 何 欺 骗
始 真 正 的表 演 。 “ 经 魔 术 ”新 科 学 神
下 聚 光 灯 的 颜 色 而 已 。 汤 姆 森 拍
了拍 手 ,灯 光再 次 短暂 地 一 暗 , 紧 接 着 整 个 舞 台 上 亮 起 了 耀 眼 的 白 光 … … 等 一 下 ! 女 助 手 的 衣 服
在 这 个 魔 术 表 演 中 , 使 视 觉 系 统 耐 受 的 恒 定 刺 激 就 是 将 衣 服
型 的 实 验 当 中 。 其 中 一 类 实 验 研
究 大 脑 为 什 么 会 产 生 错 误 的 理
解 ,即使 这 种错 误 的理 解 违反 了
森 ”的确 把 女助 手 的衣 服 变成 了
红色 !
女 人 轮 廓 的 红 色 余 像 。 也 就 在 这
一
刹 那 , 一 个 隐 藏 在 舞 台 地 板 上
绳 的 迅 速 移 动 以 及 白 色 衣 服 剥 脱
《无所不在》歌词 潘玮柏
![《无所不在》歌词 潘玮柏](https://img.taocdn.com/s3/m/e396c16d33687e21ae45a906.png)
无所不在
用眼神先发制敌
弹指间左右大局
看在眼里听在耳里
世界随我或动或静
用智慧别耍心机
全场我铺天盖地
我想要的请你放弃
由我设定游戏结局
别人在犹豫我已证明谁有勇气别人在寻觅我早就找到谜底别人在叹气我向下一站走去
让人们惊奇
我要无所不在
我是无可取代
接受所有崇拜
我受不了等待
受不了一点空白
我的明天我是主宰
全世界现在任我安排
别人在犹豫我已证明谁有勇气别在在寻蜜我早就找到谜底别人在叹气我向下一站走去
让人们惊奇
我要无所不在
我是无可取代
接受所有崇拜
我受不了等待
受不了一点空白
我的明天我是主宰
全世界现在任我安排
要我怎么做你才会真的看得懂了解我在怎么做你也无法了解我要我怎么去做你才会真的看得懂怎么说怎么做你都无法看懂要我怎么做你才会真的看得懂了解我在怎么做你也无法了解我要我怎么去做你才会真的看得懂怎么说怎么做你都无法看懂
我要无所不在
我是无可取代
接受所有崇拜
我受不了等待
受不了一点空白
我的明天我是主宰
全世界现在任我安排
以上就是关于无所不在的歌词,感谢您的阅读!。
手指让牙签动的魔术原理
![手指让牙签动的魔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c6dfe8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0.png)
手指让牙签动的魔术原理手指让牙签动的魔术原理是一种视错觉现象,人眼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错觉,从而使得我们感觉到牙签被手指推动。
这种魔术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这个魔术效果主要依赖于手指的灵巧操作。
魔术师通常使用自己的手指来控制牙签的运动,包括推动、抽取、旋转等操作。
手指的运动需要十分细致而准确,才能让观众产生错觉。
魔术师通常会隐藏自己的手指运动,使得观众难以看清手指的细节,从而更容易产生错觉。
其次,错觉是人眼的一种感知现象。
当我们观察一个物体时,眼睛会发出光线并触及物体表面,光线会反射回到眼睛,进而被眼睛接收到并传递给大脑进行解析。
然而,在某些条件下,我们的大脑会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读,并产生视觉上的假象。
这种视觉错觉可以被巧妙地运用到魔术表演中。
魔术师可以利用观众在特定场景下的错觉特点,让牙签似乎被手指推动而产生错觉。
视觉错觉与视觉心理学有很大关联,其中影响最明显的是运动感知与深度感知。
对于运动感知,如果在特定条件下我们看到一个物体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当物体突然停下时,我们会看到一个与实际运动方向相反的假象运动。
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
魔术师可以利用这种错觉,通过手指的迅速动作,让牙签看起来在空中飞快地移动。
另外,深度感知也是视觉错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度感知是指人眼通过观察物体形状、大小、位置、阴影等因素,来判断物体的远近关系。
然而,有时我们对物体的深度感知容易受到视错觉的干扰。
魔术师可以通过巧妙的手法,让观众无法准确判断物体的深度,从而产生错觉。
例如,魔术师可以将手指半隐藏在牙签背后,让观众产生错觉,以为手指直接推动了牙签。
最后,魔术师的技巧和训练也是实现这种魔术效果的关键。
魔术师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探索,积累丰富的经验和技巧,才能达到迅速而自然地控制手指运动的水平。
只有熟练掌握手指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才能让观众产生强烈的视错觉,从而达到魔术效果。
总的来说,手指让牙签动的魔术原理主要涉及手指的操作、视错觉的产生以及魔术师的技巧和训练。
关于大脑的8个神奇戏法
![关于大脑的8个神奇戏法](https://img.taocdn.com/s3/m/33f802196c85ec3a87c2c5db.png)
的思意,这就是为什么你还能懂看
这句话。而越是熟悉的内容,大脑 记得的事情不一定真的
发生过。 每个人都会产生虚假记忆,因为我
们的大脑会根据以往的经验自动补
全我们记忆中缺失的细节,不管这 些细节是不是真实的。
大脑的8个神奇戏法 8 magic tricks of the brain
1、把一个词重复(看、听、读)很
多遍,你就突然看不懂这个词了。
这个现象叫语义饱和,它还有一个很 崩坏的名字,叫完形崩坏。主要原因
在于大脑的神经在一定时间内接收到
太多刺激就会暂时罢工。不信就盯下 面这个字20秒试试?
2、找出自己的错字总比找别人的难。
8、盯着图片中间的绿点看,过 一会儿你就看不见三个小黄点了。 这被称为“运动诱导视盲”,关 于它的成因至今还在争论中,很 多科学家猜测这又是一个大脑为 了合理分配注意力并提高效率的 小 bug 。由此推测,平时有多少 生活细节被我们视而不见了。
4、所有星座的性格分析都让你觉得 好像就是在说你自己。 这是一种巴纳姆效应。一些泛泛而 谈的模糊分析很容易就让人以自己 的方式解读,并认为这就是在形容 自己;而实际上,它们是放之四海 而皆准的。比如“你偶尔会觉得你 非常相信自己,然而在其他的时候 你并不是那么自信”这句话。
5、听完神曲后的几个小时内,你 的耳朵内都会不断回放刚才的旋 律。 这是因为一条耳虫爬进了你的耳朵 里。当你听多了像《小苹果》这样 的节奏感强、旋律周而复始的神曲 后,大脑便会情不自禁地复刻下这 些旋律,触发“非自主音乐想象”。
6、你会闻到、尝到、听到、看到 并不存在的东西。 我们的所有感官都和大脑神经相连, 刺激大脑的某一部分神经就可以影 响相应的感官,产生“虚假”的感 官感受,也就是幻觉。所以说“我 们只是泡在水缸中的大脑”这个假 设是有依据的。
神秘的魔术原理
![神秘的魔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9bd082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7.png)
神秘的魔术原理魔术是一门既古老又神秘的表演艺术,它通过利用各种手法和技巧,使观众产生看起来超乎常理的感觉。
魔术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和风格,但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有某种神秘的原理来产生效果。
下面我将详细解释一些常见的魔术原理。
1. 转移注意力:魔术师通过巧妙地引导观众的视线和注意力,使他们注意到某个地方,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事物。
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技巧可以使魔术师在幕后完成一些操作,而观众对此一无所知。
例如,在现代的悬浮魔术中,魔术师会利用观众对悬浮物体的关注,来隐藏他的一只手或者其他辅助工具。
2. 心理学原理:魔术师经常利用心理学的原理来猜测观众的想法或者预测他们的行为。
通过观察观众的肢体语言、言辞和行为,魔术师可以得出一些关键信息,并通过巧妙的暗示或者猜测,让观众相信他可以读心或预测未来。
这种原理在一些扑克牌和心灵感应的魔术中经常被使用。
3. 操作技巧:魔术师通常需要掌握一些特殊的技巧和手法,如精确的操纵、迅速的变换、巧妙的掩饰等,来完成一次完美的魔术表演。
这些技巧通常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专业的训练才能够掌握。
例如,在扑克牌魔术中,魔术师可以利用手指的灵活性和敏捷度,来迅速地操纵和变换扑克牌的位置和状态。
4. 物理原理:有些魔术涉及到物理原理的应用,如引力、摩擦力、气压等。
通过巧妙地利用这些物理原理,魔术师可以制造出一些看起来超出常理的效果。
例如,在悬浮魔术中,魔术师可以利用磁力、细线或其他隐藏的装置来制造物体悬浮在空中的假象。
5. 光学和幻觉:魔术师经常利用光学和幻觉的原理来制造一些视觉上的错觉。
通过使用特殊的道具、魔术道具或者布置舞台,魔术师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或者使它们突然出现或消失。
这种魔术常用于产生变形、穿越和幻影等效果。
总结起来,魔术的原理可以归纳为转移注意力、心理学原理、操作技巧、物理原理和光学幻觉。
这些原理在不同的魔术中得到了不同的应用,通过巧妙地组合和利用,魔术师可以制造出让观众大吃一惊的效果。
心灵魔术师原理
![心灵魔术师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aa26bb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0.png)
心灵魔术师原理心灵魔术师原理是一种心理学术语,它类似于一个人对别人的想法和感觉的掌控。
这意味着一个心灵魔术师可以说服他人,改变他们的观点,或迫使他们做某事,尽管他们可能不想这样做。
这个原理已经被用于广告、销售和政治宣传中,它的目的是让人们接受某种信息或观点。
心灵魔术师原理的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处理信息和思想。
人们不仅仅是被外界环境和周围人的言语所影响,他们还有一个思维模式的过程,这个模式决定了人们如何感知世界和思考问题。
心灵魔术师原理的核心思想是调整他人的注意力、情感和信仰系统的核心元素。
如果他们能够成功的做到这一点,那么他们就能够通过操纵他人的意识来实现他们的目的。
心灵魔术师原理的最终目标是促成一种行动,这个行动可以是购买某个产品,接受某个观点,投票选择特定的政治候选人,或者伪装成推销员让别人购买某件商品。
这些行动是他们为了某些目的进行心灵魔术的手段。
心灵魔术的基础是心理学和神经学,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了各种技巧和策略可以让人们更好的控制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这些技巧可以通过口头、视觉、听觉等方式来实现。
例如,一个人可以通过文化、先验信仰、社会认知和个体内部动机的结合实现心灵魔术的目的。
相信心灵魔术师原理,就意味着承认了人们在认知上是虚弱无力的,同时也承认了信息处理这一核心思维过程的重要性。
这种思维对于个体和社会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政治和市场竞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心灵魔术师原理的应用可以具有丰富性和灵活性。
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来创造共鸣感、互惠原则,确立权威、赢取友谊等方法,在各种场合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不同魔术的原理
![不同魔术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c06133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08.png)
不同魔术的原理魔术是一种通过巧妙的手法、技巧和道具制造出令人惊叹的表演效果,让观众产生视觉、听觉和心理上的错觉。
虽然魔术看起来神秘而不可思议,但实际上,每个魔术都有其特定的原理和技术。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魔术原理。
1. 掌控视觉:这类魔术基于视觉的误导和干扰,通过巧妙的手法引导观众的视线,使其对重要的动作或物体产生错觉。
例如,在隐身魔术中,魔术师利用透明衣物、反光材料或投影技术制造出看起来能够隐身的效果。
此外,魔术师还会使用分心的手法,让观众注意到一个地方,而实际上关键的操作却发生在另一个地方。
2. 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在魔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魔术师通过利用观众的观察习惯、记忆和心理偏见来欺骗他们的感知。
一个常见的心理学原理是选择性注意,人类在面对大量刺激时会选择性地关注一部分信息。
魔术师会利用这一点,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其他地方,隐藏真正的操作或物体。
另外,魔术师还会利用记忆的局限性,通过快速或复杂的手法使观众忽略重要的细节。
3. 平衡和重力:平衡和重力是一些魔术的基本原理。
在许多表演中,魔术师可以使物体进行看似不可能的平衡或悬浮。
这通常是通过使用精心设计的道具、隐藏的支撑或利用身体的力量来实现。
例如,在悬浮魔术中,魔术师可能使用隐形线或特殊的支撑来使物体看起来悬浮在空中。
4. 手法和技巧:许多魔术需要精湛的手法和技巧来完成。
魔术师通常会长时间的练习和训练来磨练自己的技艺。
例如,花式扑克魔术中,魔术师使用快速和精确的手指动作来控制和交换扑克牌,实现看起来不可能的效果。
此外,手指敏捷性和灵活性对于完成各种花式手法也非常重要。
5. 道具和机械:很多魔术师使用特殊的道具和机械设备来实现他们的表演效果。
这些道具通常被设计成具有隐蔽性和操作性,以便魔术师可以在观众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例如,魔术师常使用机械装置来让物体消失、转移位置或改变形状。
他们还会使用特殊设计的道具来产生光影效果,幻觉或装饰效果。
综上所述,魔术的原理和技术非常多样化,每个魔术都有其自己的独特手法和道具。
神经科学揭秘魔术师究竟如何欺骗你的大脑
![神经科学揭秘魔术师究竟如何欺骗你的大脑](https://img.taocdn.com/s3/m/6ba372f7fab069dc502201df.png)
神经科学揭秘:魔术师究竟如何欺骗你的大脑魔术师佩恩和特勒表演的升级版经典魔术“电锯惊魂”,让人产生不可思议的错觉(佩恩操作电锯,特勒扮演那个被“切”为两段的“受害者”)。
神经科学家正把一些魔术方法应用到某些类型的实验当中。
其中一类实验研究大脑为什么会产生错误的理解,即使这种错误的理解违反了以前所有的现实经验。
灯光聚焦到魔术师的助手身上——那是一个身穿白色紧身衣的女子,聚光灯下,她艳光四射。
魔术师“伟大的汤姆森”( The Great Tomsoni)宣布,他要把这位美人身上的白衣变为红色!在座的观众都不由自主地把身子往前探,紧紧盯着这个女人,似乎要把她的形象深深地烙在视网膜上。
汤姆森拍了拍手,灯光暗了下去,下一个瞬间,红光亮了起来,先前的白衣女郎现在是一身红色,流光溢彩。
一切就发生在一瞬间!观众们没想到,魔术师只是变换了一下聚光灯的颜色而已。
魔术师开心地瞧着这一切,对自己的这个小玩笑非常满意。
是的,他承认这只是个拙劣的小把戏——他调皮地解释说,这是自己最喜欢的一类小把戏。
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把女助手的衣服变成了红色——当然同时也把她整个人变成了红色。
汤姆森请大家原谅他开的小玩笑,把注意力再次集中到美丽的女助手身上,因为他将为大家表演下一个小把戏。
汤姆森拍了拍手,灯光再次短暂地一暗,紧接着整个舞台上亮起了耀眼的白光……等一下!女助手的衣服确实是红色的!“伟大的汤姆森”的确把女助手的衣服变成了红色!约翰·汤普森(John Thompson,也就是“伟大的汤姆森”)对这个魔术的揭秘,使我们能够深刻而直观地了解,观众的大脑在观看魔术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神经活动。
对于我们这些神经科学家来说,这非常有利于推进神经科学的研究。
当汤普森介绍女助手时,她身上那件白色紧身衣自然而然地诱导观众作出这样的假设:在它下面不可能藏有任何东西——当然也不会藏有另外一件衣服。
这个假设看似有理,却是错误的。
这位魅力十足的紧身衣女郎同时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这正是汤普森所希望的。
缸中之脑什么意思
![缸中之脑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f54dc49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4.png)
缸中之脑什么意思“缸中之脑”是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1981年在他的《理性,真理与历史》(Reason, Truth, and History)一书中,阐述的假想。
“一个人(可以假设是你自己)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
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
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
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
他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感觉’到他自己正在这里阅读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
”有关这个假想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你如何担保你自己不是在这种困境之中?”2021年,科学家制造出了类似于缸中之脑的样品,DishBrain,可姑且译为“盘中之脑”。
缸中之脑是知识论中的一个思想实验,由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在《理性、真理和历史》一书中提出。
缸中之脑说的是人体只是一个为大脑提供营养和空间的容器,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是大脑。
科学家把人的大脑取出,放进一个营养液中,让后通过计算机连接大脑,让计算机里面的内容输送给大脑,让大脑以为自己还是个人,一直真实的生活在外面。
拓展资料:与“缸中之脑”假想相似的最早记录,是中国古代的“庄周梦蝶”。
《庄子·齐物论》记载:“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戚戚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就是说,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感到无限的自由舒畅,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
醒后惊惶地发现自己是庄周,却又不知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这就是他物与自我的交合变化。
这个看似荒谬的故事显示了庄子不同凡俗的思维方式,以及其超越常人的精神与生命境界的思维。
魔术朋友圈文案
![魔术朋友圈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199af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b6.png)
魔术朋友圈文案
1、魔术就是一随机应变为核心的一种表演艺术,是制造奇迹的艺术,世界上成千上万颗心灵的桥梁。
2、魔术师的秘密永远不会让人看透,可是,真相的气息,又散发在这些秘密之后。
3、魔术的奥妙在于障眼法。
4、魔术告诉我们,即使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
5、浪漫像魔术表演,明明是虚幻却逼真的没人能发现。
6、魔术的第一法则,永远做房间里最聪明的`一个。
7、魔术给人们编织了一个美妙的梦境,如果揭示了魔术的秘密,同时也撕碎了人们心中的梦想,人活着需要有梦。
8、自我牺牲才是精彩魔术的代价。
9、魔术是骗人的,但看魔术的人喜欢被人骗。
10、所有的魔术,都是通过并利用我们感觉的缺陷或者盲区达到神奇效果的。
burstingthemagicbubble译文
![burstingthemagicbubble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b1f2715aa58da0116d17495b.png)
Bursting the magic bubble译文人们首先感到的是震惊,略带点不信任。
接下来的一刻是惊叹。
然后,一阵很大的骚乱扭曲了大家的理智,你已经上当了。
你无法抗拒一个好的魔术的影响。
从Houdini的惊天逃生和DerronBrown虚幻的精神欺骗,再到儿童聚会上的魔术表演,无人能抵抗魔术的魅力。
“魔术由来已久,并与时俱进。
”来自Hertfordshire大学的心理学教授Richard Wiseman说,“一个魔术结束时,你在看的大都是一些专业技术效果。
我想心理学家们从这点可以学到很多。
”但是,心理学家并不满足于欣赏魔术,现在正利用魔术对心智的影响揭秘我们如何处理涌入大脑的感官信息的洪流,以及如何将其加工成属于现实世界而又来自精神世界的画面。
魔术是一种欺骗,是对精神世界中有序画面的扰乱——物体好像漂浮在半空中,硬币或者纸牌在眼前消失。
如今科学家们相信,通过详细描绘出我们的心智是如何被欺骗的,甚至可以解开意识本身的一些奥秘。
“在过去的5年里,当我们看到诸如对变化视而不见之类的事情以及又一事实,即意识来自真实的构建,也甚至可以来自错觉的误导时,我们做了反省。
”身为技艺精湛的魔术师并为MagicCircle(魔术圈)成员的Wiseman说,“现今人们意识到了魔术师做的事非常特别.一些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曾对魔术师颇有兴趣:在19世纪90年代,现代IQ测试的发明者AlfredBinet和Max Dessoir记录了关于魔术师们如何利用暗示和注意力转移让那些错觉发挥作用的方式。
1986年,JosephJastow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当时大魔术师们的一些魔术使用的手法的文章。
但这些文章只是描述了魔术师所做的,无力解释为什么魔术会对观众产生这样的影响。
结果,人们对研究魔术中的心理学的兴趣消失了近一个世纪。
但是,正如Wiseman所说,这一兴趣正在全力复兴。
魔术就是要让别人相信不可能的事刚才发生了。
致命魔术魔术与欺骗的心理博弈
![致命魔术魔术与欺骗的心理博弈](https://img.taocdn.com/s3/m/20f7f4b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0.png)
致命魔术魔术与欺骗的心理博弈致命魔术:魔术与欺骗的心理博弈在现代社会中,魔术表演成为了一种备受欢迎的艺术形式。
魔术师们通过各种巧妙的手法,给观众带来了惊喜和悬念。
然而,这背后隐藏着的是一场心理博弈的较量。
本文将探讨魔术与欺骗的心理学联系,并深入了解魔术背后的“致命”效果。
一、魔术的定义与起源魔术是指通过巧妙的手法和道具,制造出超乎寻常的现象或效果,以迷惑观众的视听和心理来达到艺术效果的表演形式。
魔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法老时代,魔术师们利用符咒和神秘的仪式,通过巧妙的手法展示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表演。
二、魔术背后的心理学1. 观众的注意力魔术师善于掌握观众的注意力,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思维方式,使观众无法察觉到真正的变化。
比如,魔术师可以在观众的面前展示一个物品,然后转移一下观众的注意力,再偷偷地用另一只手将物品替换掉。
观众往往无法察觉到这个细微的变化,从而被欺骗了。
2. 心理暗示魔术师往往善于利用心理暗示的方式,通过引导观众的思维,使其得出错误的结论。
这种暗示可以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等方式展现出来。
例如,魔术师可以询问观众一个猜数的问题,然后通过巧妙的暗示,使观众猜到了预先设计好的数字,而不是观众真正选择的数字。
3. 视错觉视错觉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人们在接受视觉刺激时,往往容易产生误判。
魔术师利用视错觉的特点,通过布置场景、利用光线等手法,使观众看到虚假的事物,从而产生错觉。
例如,魔术师可以利用陷阱门道,在观众眼前使一个人瞬间消失,再出现在另一个位置,观众往往会感叹不已。
三、欺骗与心理博弈魔术和欺骗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关系。
魔术师通过巧妙的手法和道具,制造出一种超乎寻常的现象,欺骗观众的感官和思维。
在这个过程中,魔术师和观众之间悄然展开一场心理博弈。
1. 欺骗的目的魔术师的目的是通过欺骗观众,制造出超乎寻常的现象,让观众感到震撼和惊喜。
观众则往往希望揭开魔术的秘密,追求真相。
这种对真相的追求成为了魔术和观众之间心理博弈的重要一环。
心灵卡片魔术原理
![心灵卡片魔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e33d6e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3.png)
心灵卡片魔术原理嗨,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超级有趣的心灵卡片魔术原理。
这玩意儿可神奇了,就像魔法一样,能让人大吃一惊。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特别喜欢魔术。
有一次,他在一个聚会上表演心灵卡片魔术。
他拿出一副普通的卡片,让一个人随便抽一张,然后那个人把卡片放回去。
小李就开始他的神奇表演了,他闭上眼睛,像是在跟卡片对话似的,过了一会儿,他就准确地说出了那个人抽的是什么卡片。
大家都惊呆了,有人喊着:“哇塞,你是不是有超能力啊!”小李只是神秘地笑笑。
其实啊,心灵卡片魔术的原理并没有那么神秘。
很多时候,魔术师会用到一种叫“强迫选择”的技巧。
就好比你去餐厅吃饭,服务员给你推荐菜品,看似给了你选择,实际上他推荐的那些都是他想让你选的。
在心灵卡片魔术里也是一样。
魔术师会通过一些巧妙的话术或者动作,让你不自觉地选择他想要你选的那张卡片。
比如说,他可能会把一叠卡片分成几小叠,然后用一种看似随意的方式让你从其中一叠里抽卡片,而这一叠里其实就只有那一张是他预先设定好的目标卡片。
这就像是在迷宫里,魔术师已经悄悄地把正确的路指给你了,你还以为是自己随便走的呢。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魔术师会利用一些数学原理。
我曾经遇到一个魔术师,他把卡片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好。
当观众抽走一张卡片再放回去后,他看似随意地重新洗牌,其实是按照一种特定的算法在洗牌。
这个算法就像是一把隐藏的钥匙,能够让他准确地找到那张被抽走又放回的卡片。
这就像我们做数学题,只要掌握了公式,就能算出答案一样。
你说这神奇不神奇?这哪里是魔术,简直就是数学游戏啊!再说说记忆方面的技巧。
有的魔术师记忆力超强,他能记住整副卡片的顺序。
当你抽走一张卡片的时候,他通过快速回忆剩下卡片的顺序,就能知道你抽走的是哪一张。
这就好比你有一个超级大脑,能记住一长串数字一样。
不过,这种技巧可不是谁都能掌握的,需要大量的练习。
我有个魔术师朋友就说:“哎呀,为了记住那些卡片的顺序,我可是花了好长时间呢,脑袋都快累炸了!”另外,魔术师有时候还会用一些小道具来辅助表演。
创造奇迹思维的14大秘诀+六字真言
![创造奇迹思维的14大秘诀+六字真言](https://img.taocdn.com/s3/m/bbd7b244be1e650e52ea99df.png)
创造奇迹思维的14大秘诀1、推迟你的判断与怀疑宣誓:我将保持一种开放的思想,我拒绝对任何人或任何事说三道四,我愿意接受目前就在我身边的无限多的可能。
今天,就在这一天里,我将中止我的怀疑,并且愿意接受任何对我来说是可能的事物。
2、在你的大脑中创造出真正奇迹的区域。
宣誓:在宇宙的万事万物内流淌的宇宙智慧,也在你自身内流淌,它允许任何奇迹发生在我的身上。
3、肯定你自己是一个具有无限能量的人。
宣誓:我,而且只有我,具有在我的头脑中创造魔术的能力。
我相信自己是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具有的那种神圣力量的一部分。
4、培养一种针对直觉概念的新思想形式。
宣誓:如果我能够感觉到它,它就是真实的,因为它是真实的,所以我拒绝忽略它。
5、发现空无的秘密而且了解它。
宣誓:我们有形的身体包围着我们无形的人生能量。
我们越相信我们的人生有所追求,而且我们不会被它误导,我们越能够在平静和谐的真实魔术的世界里有所作为。
6、学会通过了解及信任而学习,而不是通过怀疑及害怕而学习。
宣誓:无论怎样,我将学会我必须要学会的。
因而我不会选择害怕和怀疑这条使自己受到限制的道路,我将通过走信任与了解这条道路,努力学习我的人生课程。
我将相信我自己在头脑中能够创造出我所选择的任何事物的独特能力。
我相信人们常说的那句话:你能够心想事成,如愿以偿。
7、断定你的意向创造了你的现实。
宣誓:我信任每一个人,我不会怀疑任何人,而且我知道事情会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我相信要想在自己的人生中创造出奇迹,必须依靠我们的意向。
意向确实能够把想法付诸行动。
意向是构成奇迹的原料。
8、体验听任和瞬间醒悟。
宣誓:你要猛然意识到所有的习惯都始自思想,就需要树立一种观念,当这种观念在你瞬间醒悟的那一刻出现时,你就应该听之任之。
听任一种全新的意识,一种全新的思想,它向你倾诉:我在这一刻能够做这件事情。
我只要坚持这种意向,并且在内心寻求协助,我就会得到我所需要的帮助。
9、学会采取一种行动,这种行动让人看起来就好像你所想象的人生已成为现实。
5个神奇的魔术原理
![5个神奇的魔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5ea085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d.png)
5个神奇的魔术原理魔术一直以来都吸引着我们的眼球,让我们在神秘和不可思议的表演中感受到惊喜和兴奋。
但是,魔术背后的原理却是可以解释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五个神奇的魔术原理。
1. 鬼魂手法:鬼魂手法是一种让物体消失或出现的魔术技巧。
这种手法背后的原理是借助观众的视觉错觉和眼睛的“暂时失明”。
魔术师通常会在表演前引导观众的注意力,然后迅速移动物体或者掉换物体,利用观众的视觉盲区来制造出物体的消失或出现。
这个原理可以通过一种名为“观念追随”的心理现象来解释。
观众在集中注意力的时候眼睛会停留在一个地方,这个现象被称为“制约”。
当物体在这个地方发生改变时,观众的大脑会填补这个断裂。
这样,魔术师就能够利用这个原理让物体看起来神奇地消失或出现。
2. 拇指异补:拇指异补是一种常见的魔术表演手法。
魔术师将自己的拇指“折断”,然后再恢复成原状。
这个魔术的原理是利用暗道让观众产生错觉。
魔术师通常会用一根细长的棍子或魔术道具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其他地方,然后迅速将自己的拇指放入一个特殊设计的隐藏夹心中。
观众会以为拇指被“折断”了,但实际上只是看到了“假拇指”。
当魔术师再次将拇指取出并“恢复”成原状时,观众自然会感到震惊。
3. 透视手法:透视手法是一种利用光线、角度和反射等原理制造欺骗效果的魔术手法。
魔术师利用观众的错觉来使物体看起来大或小,或出现在奇怪的位置。
透视手法常常利用灯光的照射角度和观众与表演区的距离来制造效果。
例如,当观众与表演者保持一定距离时,物体看起来较小;而当观众移近或改变角度时,物体看起来较大。
4. 弹道投射:在魔术表演中,有时魔术师会将物体投射到空中,并让物体在空中旋转或改变形状。
这种魔术表演的原理是弹道投射。
魔术师通常利用特殊设计的道具或隐藏的弹簧装置来将物体投射到空中。
物体的形状和旋转是通过魔术师的灵巧控制来实现的。
观众往往因为不明原理而对这种表演感到神奇和惊叹。
5. 心灵感应:心灵感应是一种魔术表演中常见的心理感应手法。
小学二年级作文:神奇的魔术8
![小学二年级作文:神奇的魔术8](https://img.taocdn.com/s3/m/f2f5775cf46527d3240ce046.png)
神奇的魔术
神奇的魔术
你喜欢看魔术表演吗?告诉你,我可喜欢魔术表演啦!每次电视里只要一有魔术表演,我就会津津有味地坐在电视机面前看。
而且我不单是看,我还认真记在大脑里了哦。
经过我多次的观察,已经学到了很多个魔术了。
比如“把一个瓶盖从瓶口塞入瓶底,把毛巾变活,让硬币飘起来…… 等等,这些魔术的背后都有我仔细观察了解到秘密哦!其实瓶盖能塞入瓶底是因为瓶身下部有个洞,经过千千万万次练习后,就不会露馅了,哈哈!
魔术其实并不难,只要你肯下功夫,成功一定会伴你左右!。
致命魔术魔术与心理的奇妙结合
![致命魔术魔术与心理的奇妙结合](https://img.taocdn.com/s3/m/759aaaf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f.png)
致命魔术魔术与心理的奇妙结合魔术艺术与心理学的奇妙结合魔术作为一种具有神秘色彩的表演艺术形式,一直吸引着大众的眼球。
而与此同时,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也逐渐与魔术结合起来,为观众们呈现出一场场精彩纷呈的魔术表演。
本文将在不同的主题下探讨魔术与心理学的奇妙结合。
一、魔术与心理学的共同点魔术与心理学的共同点在于都探讨了人类的认知和感知方式。
魔术师通过运用心理学中的一些原理和技巧,调动观众的注意力,并利用观众的感知特点进行欺骗性表演,以达到迷惑观众的目的。
心理学则深入研究人类的感知和认知方式,揭示了人类在处理外界信息时的一些特点和偏见。
二、魔术中的心理学原理1.观众的注意力与感知魔术师在表演过程中往往能够巧妙地操控观众的注意力和感知,使其在某些关键时刻产生错觉。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很容易被引导和转移。
魔术师利用这一原理,通过引导观众的注意力,使其注意到某些不重要的细节,从而营造出迷惑观众的效果。
2.暗示与潜意识在魔术表演中,魔术师常常通过暗示观众的潜意识,利用观众的心理预期来制造出错觉。
心理学中的一些概念,如潜意识和心理预期,为魔术师提供了许多可利用的方法。
观众对某种魔术效果的心理预期,会影响到其对真实情况的感知和理解。
三、心理学在魔术表演中的应用1.心理学原理的运用魔术师通过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将心理学中的原理融入到魔术表演中。
他们可以通过暗示、潜意识和观众的心理预期等手段来产生魔术效果,增加观众的观赏体验。
2.心理学测试的互动环节有些魔术表演会将心理学测试的互动环节融入其中,让观众参与其中。
观众在参与测试的过程中,会产生出一种与魔术师相互沟通、共同思考的良好互动氛围,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满足感。
四、心理学对魔术表演的启示1.了解观众的心理特点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魔术师更好地了解观众的心理特点,从而在魔术表演中更有针对性地应用不同的心理学技巧,提高表演的效果和观众的观赏体验。
看魔术作文500字(通用23篇)
![看魔术作文500字(通用2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c7fb7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1.png)
看魔术作文500字(通用23篇)篇1:看魔术作文500字看魔术作文500字今天,我和妈妈一起来长沙晚报大厦看魔术表演。
刚进会场时,会场非常安静,由于到达的小记者变多了,会场渐渐变得热闹了起来。
魔术开始了,上场的是湖南卫视的金牌魔术师阿亮老师,今天由他为我们表演。
阿亮老师既风趣又幽默,不但魔术表演得出神入化,而且还能把全场的.家长和小记者们逗得捧腹大笑,整场表演下来,我最喜欢阿亮老师的两个魔术。
第一个魔术:如何变出硬币。
首先,阿亮老师准备了两个饭碗,再准备四个硬币。
我顿时心想:不是变硬币出来吗?怎么还要先准备四个硬币呢?这时,阿亮老师开始做示范,碗下面有个凹陷进去的圆框,把硬币一枚枚放进去,用大拇指按紧,把它反过来,让硬币掉下来,再次反过来盖上,阿亮老师告诉我们,此时要故作玄虚在空中一晃手,声称抓一缕仙气放到碗中,摇一摇后硬币声音响起,看魔术的人才会相信真的变出硬币了。
第二个魔术:预言魔术。
阿亮老师准备了一个预言塑料袋(此时袋中已装好一个易拉罐),并邀请一位家长协助,他预言这位家长一定会选中和袋子里一样的易拉罐。
阿亮老师用木板端出三罐易拉罐,一罐可乐,一罐雪碧,一罐加多宝(其实三个罐都被固定在板上了),接着拿了一块铁板挡着,家长阿姨顺手拿了一罐可乐,打开语言袋发现里面真的是可乐。
其实真正原因是阿亮老师早就在铁板里面写好了:请选可乐,拜托配合!而且就算家长阿姨不选可乐,其它两罐也被钉子固定住了。
今天,我们都是过来参加小记者实践活动的,所以阿亮老师的表演一结束,晚报老师给我们留出了采访阿亮老师的时间,记得有一个同学问的问题好搞笑:请问一下阿亮老师你是不是非常自恋呢?阿亮老师回答说:“语言上是有一些,但有时候是开玩笑的。
”当然,第一次当实习小记者的我,也采访了老师,由于我的准备工作不足,所以提出的问题不是很好。
不过,通过这一次实践,我累积了很多经验。
原来魔术这么神奇呀!今天这场表演让我渐渐喜欢上了魔术!篇2:看魔术作文“魔术”这个词我以前只是听说过,觉得挺稀奇的,从字面理解,也许它是一种有魔法的艺术吧。
魔术记忆读后感
![魔术记忆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815ece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b.png)
魔术记忆读后感
一翻开书,我就被里面那些独特的记忆方法吸引住了。
它可不是那种枯燥的、让你死记硬背的东西,而是像玩游戏一样,把要记忆的东西变得有趣又好记。
比如说记忆数字,书里教的方法就像是给每个数字都穿上了一件独特的小衣服,或者赋予它们一个好玩的角色。
这样一来,原本干巴巴的数字串就像变成了一群活灵活现的小怪物在你脑袋里跳舞,想忘都忘不了。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关于记忆单词的部分。
以前背单词就像跟一群乱蹦跶的小虫子作战,我怎么都抓不住它们。
但是按照书里的方法,把单词拆分开,再联想一些好玩的场景或者故事,那些单词就乖乖地待在我脑袋里了。
就像“ambulance”(救护车)这个单词,按照书里的思路,我想象成“俺不能死”,一看到这个单词就想到这个搞笑的谐音,然后就能很轻松地记住它的拼写和意思了。
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教给你一些记忆小技巧,更像是给你打开了一扇了解大脑记忆原理的大门。
我以前总是觉得记忆这事儿很神秘,就像大脑里有个小黑洞,东西放进去有时候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记忆是有规律可循的,就像找到了打开记忆宝藏的地图一样兴奋。
不过呢,这本书也不是那种让你看完马上就变成记忆超人的魔法书。
有些方法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就像学骑自行车,一开始摇摇晃晃,但只要坚持练习,总会骑得又快又稳。
我在尝试运用这些方法的时候,也有一些失败的经历。
有时候联想的场景太复杂了,结果把自己都绕晕了,还不如直接死记来得快。
但这也让我明白,记忆的魔法也是要慢慢修炼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魔术只发生在你的大脑里南方报业新闻时间: 2011年05月26日来源: 南方周末□南方周末特派记者黄永明发自洛杉矶让我用这支麦克风詹姆斯·兰迪(JamesRandi)上台了,向主持人麦克斯·梅温(MaxMaven)问好,并从后者手里接过麦克风。
82岁的兰迪今天晚上精神矍铄,西装革履,戴着黑框眼镜,从头发到眉毛,再到圣诞老人式的大胡子,都是雪白色的。
他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拿着麦克风,对观众们说:“身为一名魔术师……我今天要向大家揭示一点魔术的秘密。
”台下坐着数百名观众,每人都花了不菲的票价来到洛杉矶斯科宝(Skirball)文化中心,在2011年4月28日参加这场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神经科学研究募集资金的活动。
兰迪的另一个名字是“令人惊异的兰迪”(AmazingRandi),他最初被国际社会认识,是因为他的魔术表演。
他起初表演的是心灵类魔术,后来又被认为是魔术史上最好的脱逃艺术家之一。
现在,兰迪的声誉主要来自他对超出科学可知范围的、超自然的和伪科学的不懈调查。
“我们魔术师非常熟悉人们会想什么或者不想什么。
”兰迪说,“你不会看到一名魔术师边从口袋里拿出一副扑克牌边说‘这是一副普通的牌’,因为这句话会暗示人们去想,这副牌可能不是普通的。
所以魔术师一般做的就是从口袋中拿出扑克牌,跟观众做简练的对话,搞点小活动,然后继续他的把戏。
魔术师不会做出任何让你怀疑这副牌的暗示。
”“魔术师还利用另外一个原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我现在告诉你们,希望你们不要忘记。
”兰迪要进入今晚的重点了,“人们倾向于做出臆断。
”在世界各地旅行的人会得到一个经验,交通中用的红灯总是意味着停,绿灯总是意味着行。
当我们看到过许多次相同的现象后,便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对现象的原理或者发展做出推断,或是兰迪所说的“臆断”。
“有人可能会说,我从不做臆断,我需要的是证据,我是怀疑论者,我是个聪明人。
”兰迪边说这句话,边把手中的麦克风垂下,但他的声音却仍然能被在场所有人听到。
这时兰迪做恍然发现状:“哦,这不是我的麦克风。
”顺手就把麦克风放在了一边。
引发台下一阵大笑。
他从梅温那里接麦克风的时候并没有说“让我用这支麦克风”之类的话。
他什么都没有说。
“我什么都不用说,你的臆断是自动做出的。
”兰迪说。
“还有人认为我跟你们讲这些话的时候是看着你们的,其实呢,我什么也看不到,我的视力非常差。
我通常都是要戴眼镜的。
”兰迪说着又拿下他戴着的“黑框眼镜”,然后直接把手指伸进了镜框里,“但这个并不是眼镜。
”他戴的仅仅是一个眼镜架。
台下再次爆发出各种惊讶的声音。
“实际上,所有伟大的艺术都是基于对预测的违反。
”美国巴罗神经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史蒂芬·马可尼(StephenMacknik)在他的《大脑诡计》(SleightsofMind)一书中写道,你看一部电影,如果所有情节发展都在你的预料之中,你就会觉得非常无聊。
相反,如果事情的发展违反了你的预测,你就会感到惊讶,你就会获得愉悦。
同样的原理对于绘画、诗歌、小说和伟大的魔术表演都是成立的。
马可尼与他的同事和妻子苏珊娜·马丁内斯-康德(SusanaMartinez-Conde)在过去五年里专注于研究魔术背后的神经科学问题。
“我们能从魔术师那里学到很多东西,从注意过程到记忆过程。
”马丁内斯-康德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说,魔术师一辈子都在探索人的心理和认知规律并加以利用,他们所掌握的某些现象甚至于对神经科学家来说都是新鲜的。
通过研究魔术师和他们的技术,神经科学家能够更好地设计实验室里的实验,进而研究人类意识的行为学和神经学基础。
专业小偷的秘密“让我们感到兴奋的一个新的研究成果是关于眼动的,它是我们与魔术师阿波罗·罗宾斯(ApolloRobbins)合作完成的。
”马丁内斯-康德说。
阿波罗·罗宾斯被称为“绅士小偷”,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观众随身携带的物品偷出来。
他曾当着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的面从特勤人员身上偷到东西,这段表演一经公开,便有数个执法部门来向他咨询其偷窃技术。
马可尼等人注意到,罗宾斯能够用手部不同的运动———主要分为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两种———来不同程度地误导观众。
在实验室里,马可尼等人用仪器监测观众们看罗宾斯不同运动时的眼动情况,发现人们对于两种不同的运动确实做出两种不同的眼动。
在某些状况下,曲线运动比直线运动更加容易误导人们的注意力。
罗宾斯在接受“偷窃训练”的时候,就被教授如何在不同的现场状况下通过手的运动来控制“目标”(或者说“受害人”)的注意力。
如果他需要目标的注意力跟着他的手走,他的手就做曲线运动;如果他需要把目标的注意力从一点迅速调到另一点,那么他的手就做快速的直线运动。
对于科学家来说,这些效果的神经科学基础仍然是未知的。
但是他们对此有一些猜测。
这里很可能涉及到两个与眼动有关的概念,一个叫做“眼跳”,一个叫做“平滑追随”。
眼跳指的是视线焦点从一点迅速跳跃到另一点。
眼睛的这种运动对于我们看清眼前的环境非常关键,因为在任意一个时刻,我们的眼睛都只能分辨出锁眼大小的区域的细节,我们视野中其他99.9%的面积其实都是模糊的。
“你之所以没有感到你视野的99.9%都是垃圾,就是归因于眼跳。
”马可尼解释说,“你的眼睛一直像嗑药的蜂鸟那样跳动。
你的大脑处理掉运动中的模糊部分,并将每次定影所获得的少量信息整合在一起,以便向你呈现出一个细节丰富、影像稳定的画面。
”平滑追随是眼睛沿着连续的路径运动,其间不经停顿或颤动。
平滑追随仅仅发生在眼睛追踪移动物体的情况下,而且这种运动无法被伪装出来。
有时电影演员用眼睛追随一个并不存在的物体,然后后期特效将这个移动的物体加入画面,但在观众看来,演员的眼睛看起来就是很不自然。
马可尼等人猜测,曲线运动会让目标的眼动系统进入一个长时间追踪魔术师的手的运动轨迹的状态,乃是因为人脑不善于预测曲线的终点,于是人眼只好一直跟随着运动的物体。
假如罗宾斯的手是以直线运动,那么人脑很容易预测终点的方向,于是眼睛就可以以跳动的方式运动。
当目标的注意力集中于罗宾斯曲线运动的手时,他们便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注意罗宾斯正在进行偷窃的另一只手了。
事实上,罗宾斯发现,当他使用这种曲线运动的花招去偷窃时,他只能偷到那些预先知道他要偷窃的人的物品。
正因为这些人预知罗宾斯的目的,他们就更加被那曲线运动的手所吸引而无暇他顾了。
为什么就是看不见“人们以为他们可以同时做多件事情。
但事实是不能。
”马可尼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有人以为他们可以边织毛衣边看电视,但他们真正在做的是,一会儿把注意力放在电视上,一会儿把注意力放在织毛衣上,注意力频繁转换而已。
”从事魔术表演26年的刘谦在引导注意力方面也积累了许多经验。
“与划弧线、划直线类似的东西还有很多。
”他说,“比如抬一手、降一手,伸一手、缩一手,动手不动肩膀,很多这方面的东西,所有这些都是为了造成你的注意力的转移。
不是视线的转移,是注意力的转移。
”“就对注意力的掌控来说,魔术师是超越很多心理学家的。
”刘谦继续说,“就是因为魔术师可以做到这一点,给一般的社会大众一种错觉,觉得魔术师的手好快,‘为什么我看都看不到’。
其实不是快到你看不到,而是你的注意力被引导了。
这就是魔术师一直在试着要去做到的事情。
”马可尼等人把注意力的焦点叫做“注意中心”(spotlight),人们以为自己知道周围在发生什么,但实际上任何时刻,你都像是处在黑暗剧场中的观众,你看到的只是聚光灯打亮的那一小片区域。
你的大脑会自动忽略掉95%正在发生的事情。
刘谦所说的“不是视线的转移,是注意力的转移”,其实就是魔术师对注意中心的引导,观众的视线并没有改变,变的只是注意中心。
为了说明这种变化所引起的效果,科学家设计了一幅图案。
图案的构成非常简单:黑色背景上有三个淡蓝色的圆面,三者存在一部分的交集。
这三个圆面的亮度是相同的。
但神奇的是,当你盯着一个圆看的时候,就会发现它比另外两个亮。
你再换一个“暗”的圆来看,它又变得比其他两个亮了。
随着你注意中心的不断转移,三个圆面轮流着变亮。
但事实上,任何一个圆的亮度都没有发生变化,变化只发生在你的大脑中。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视觉认知实验室的科学家丹尼尔·西蒙斯(DanielSimons)及其同事还做过另一个著名的实验。
他们让一群观众观看一个短片,片中有两组篮球运动员互相传球。
他们告诉观众,你们的任务是数出运动员一共传了多少次球。
影片播放时,观众们聚精会神盯着球看,生怕漏数任何一次传球。
4月28日的活动上,马可尼又对在场的五百名观众做了这个测试。
短片播放完之后,马可尼说:“如果你数到了超过8次,请举手。
”现场举起了一片手臂。
“哦,很好,不错。
”马可尼说,“如果你之前看过这类影片,请把手放下……很好,你们大部分人之前都没有看过。
”“实际上,一共传了13次球。
”马可尼揭晓了答案。
观众中传出耳语之声。
“那么,你们数到8次以上的人们,有多少人看见了一只走着太空步的熊?”这时现场只剩下两三只仍然举着的手。
“你们数到了多少次?”他问这仅剩的几个人。
其中一个人回答说“13次”。
“好的,在你们这五百个人中只有一个既数对了次数又看到了熊。
”马可尼总结道。
接着,马可尼倒带然后重播这段录像。
这一次,所有人都看到了那只穿着熊装、从镜头正中大摇大摆走过去的人。
他在结束时甚至还走了一段太空步。
这个实验的最初版本是一个扮成大猩猩的人,他走到画面正中时还会稍作停留,夸张地拍一拍胸脯。
但同样的,大部分数球的观众无法看到这只大猩猩。
第二天,马可尼在美国西部心理学联合会年会的现场再次做了同样的测试。
这一次,没有一名观众既数对传球次数又看见黑熊。
2006年,有科学家在实验室中通过监测观察者的眼动,发现了一个事实:那些没看到大猩猩的人和看到大猩猩的人的视线停留在大猩猩身上的时间是一样长的,大约都是一秒钟。
“这是一个令人无比惊讶的结果。
许多神经科学家以为人们看不到大猩猩乃是因为篮球把人眼在画面中拉来拉去,从大猩猩身上移开了。
”马可尼认为这项研究,说明了人完全可以“视而不见”,“这项研究表明视觉过程不仅仅是光子进入你的眼睛然后触发你的大脑。
要真正看见,你必须要注意。
”神经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非注意盲视”。
在魔术表演中,魔术师常常会利用这种非注意盲视,使得观众即便直接“看着”魔术秘密也不会真正“看见”。
难以察觉的变化马可尼在活动现场还播放了另一个短片。
片中一名侦探煞有介事地对着几名嫌疑人分析一起凶杀案,受害者就躺在他们脚边。
侦探边分析边在屋子里走动,镜头也一直追随着他移动。
马可尼请观众们注意在镜头摇移的过程中画面出现了多少处变化。
许多观众数到了7处或8处,但答案令人惊讶———多达21处。
马可尼又播放了一次片子,这一次是由另一架全景摄影机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