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中文言文虚词归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高中文言文虚词归纳

语文高中文言文虚词:因

(一)介词。

1.依靠,乘,凭借。

①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译文:……汉高祖(刘邦)就是靠这里而成就了帝业。

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践:登,引申为凭借、倚仗。)

译文:然后凭借华山当作城郭,依靠黄河当作护城河。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借助(或“凭借”)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

2.依照,顺着,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译文:没有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察今》)

译文:修订法令制度要随(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译文:善于作战的人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向有利的方面加以引导。

3.趁着,趁此,乘机。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译文:秦国趁着这种极为有利的形势,宰割各国的土地,分裂诸侯的江山。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廉蔺列传》)

译文:倒不如趁此机会好好招待他。

③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译文:趁机将沛公刺倒在座位上。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蔺列传》)

译文:由门客引导到蔺相如府上谢罪。

(二)连词。

1.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

译文:因为要建造玉清宫,开山砍伐木材,(所以)才有人发现这座山。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译文:施加恩泽,就想到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高兴而奖赏不当。

2.因此,因而。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译文: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

(三)副词。可译为“于是”“就”“便”。

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译文:项王当天就留沛公跟项王一块儿喝酒。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蔺列传》)

译文: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

③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译文:孙权就拔出佩刀砍向面前的奏案。

(四)动词“沿袭”“继续”

语文高中文言文虚词: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进行的时间、处所,相当于“当”“在”“由”“从”“以”等。一般用在动词前,作状语。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登泰山记》)

译文: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

②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译文:现在从长沙豫章去,河流多,极难走。

③以吾观之,必不久矣。《史记•赵世家》

译文:由我看来,一定不能长久了。

④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西门豹治邺》

译文:从这以后,不敢再提给河神娶妻这件事。

⑤指此以往十五都予赵。(表时间、地点的界限。)

指明从这儿到那儿十五座城移交赵国。

(放在“上”“下”“前”“后”“来”“往”等字前,表时间、方位等,不译出。)

2.介绍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或条件,相当于“用”“拿”“凭”“依靠”“按照”等,既可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又可在动词、形容词前作补语。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愿意拿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译文:时间长了,能够凭借脚步声辨别是谁。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廉颇凭借他的勇猛善战而闻名于诸侯各国。

④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译文: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有大风浪也不能发出响声。

⑤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译文:其余的船只都按照次序依次前进。

⑥故以羊易之。

译文:所以才用羊来替换它。

⑦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译文:(项伯)私下会见张良,把(项羽要攻打沛公的事情)全都告诉了他。

3.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大多用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相当于“因为”“由于”等。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难道赵王会因为一块璧的缘故欺骗秦国吗?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译文:不因为外界环境好就高兴,不因为个人失意而悲哀。

(二)连词。“以”既是介词,又是连词。它作为介词,必须与它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表示各种关系;它作为连词是连接词、词组、分句与句子,用法跟“而”相近。

1.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译文:在那个时候,各诸侯因为公子贤能,宾客多,(所以)有十多年都不敢出兵谋取魏国。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译文: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所以这样称呼它。

③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头,把私人的仇怨放在后边啊。

2.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译文: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递进) (递进关系)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译文:如此的景象让我魂魄忽然惊动。(并列关系)

3.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而”。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译文:樊哙横过手中的盾牌用力撞过去。

4.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以便”“来”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的念头。”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祭十二郎文》)

译文:我该回到故乡去,在伊水、颍水旁边买几顷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