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引论相关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哲学的产生

1、哲学最早产生于古希腊,从逻辑上看,它起源于人类对宇宙或人参方面的那些根本性问题的好奇和沉思。

2、从人类学、考古学和神学的材料看,哲学的产生是宗教和艺术直接作用的结果。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是催生哲学的母体和温床。

3、哲学是比宗教和艺术更为理论化和系统化的思想形式和文化形式。

二、哲学与科学

1、在早期自然主义哲学家,哲学与科学是一个东西。

2、苏格拉底之后,哲学与科学开始分离。

亚里斯多德的划分:哲学是以与存在本身有关的理论为研究对象,是对支配存在或形成存在的一般原理进行探讨的学问,他称为第一原理、最高原理、第一哲学或形而上学。科学则是以具体的特殊的事物为研究对象,是对现存事物的个别领域进行研究和认识的学问,他称为物理学或自然科学。

3、哲学与科学相互作用而推动自身发展。哲学把对自然界和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研究权力让渡给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家就在为争夺这研究权力的过程中把哲学和科学推向前进。

三、哲学的演变

1、早期希腊哲学:是自然哲学,主要是研究探索自然和宇宙的本质,哲学被赋予了纯理论的形而上学的特征。

2、希腊后期和中世纪早期哲学:具有伦理学或道德学说的特征,主要研究道德的、实践的、生活,人生的目的问题。

3、中世纪哲学:是经院哲学,以知识的方式来论证神学教义的宗教哲学,哲学是神学的婢女。

4、近代哲学:通过唯理论与经验的对立开始哲学向认识论的转向。经验论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只有感觉经验是可靠的。唯理论则认为有一种“天赋观念”,一切知识来源于理智直观,只有理性直观是可靠的。

5、现代哲学:主要是科学主义哲学与人本主义哲学的对立和冲突。科学主义哲学以语言哲学为代表;人本主义哲学以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为代表。

四、哲学的性质。哲学是智慧之学,是以智慧为研究对象,而不以实际的功利或功用知识为研究对象,是一种为知识而知识,为学问而学问,纯粹穷理尽知的知识或学问。第二节哲学的问题

一、认识论

1、含义: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问题的理论。它探讨人类认识的起源、本质、界限、认识经验与认识对象的关系等与人类认识有关的最一般的理论

问题。

2、发展过程:

(1)古希腊柏拉图就在自己的理念论中,讨论了有关知识的来源和本质问题。

(2)作为哲学的一个基础部分并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形式的认识论,严格说是近代的事。洛克的“人类理解新论”为哲学认识论的最初形成奠定了经验主义的基础,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为认识论成为哲学研究的主流开辟了道路。

(3)20世纪哲学,认识论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发展和强化。在某种程度上,认识论成了哲学的同义语和代名词,哲学就是认识论。

二、形而上学

1、含义:广义而言,形而上学是表示关于存在者

的最一般规定的学问,即讨论关于宇宙和事物

存在的终极本质和永恒原理的学问,在这个意

义上,形而上学也被称为本体论。

狭义而言,只有与非感性的超经验的对象有关的那些陈述才属于形而上学。

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形而上学是对存在的本质、基础及其结构问题的哲学探索。这些终极性问题都是一些体验性问题,又分为两个领域:宇宙论和伦理学。

2、宇宙论:是研究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宇宙的起源、本质和结构问题的哲学理论。它所研究的问题是:有序的与无序的,统一的与多样的,感性的与理性的,物质的与精神的问题。

3、伦理学:是关于人的自由的本质、范围和程度问题的讨论。它涉及的问题主要是善与恶、自由与决定论、意义与无意义、部分与整体、混沌与秩序、整体与不可分等等。

宇宙论问题和伦理学问题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

形而上学的两个不同的侧面。

4、形而上学关心的问题和不关心的问题:

(1)不关心具体的特殊的存在;只关心整体的总体的存在。

(2)不关心多样性、可分性的整体或总体存在;只关心统一的、可分的整体或总体存在。

(3)不关心显现了的存在;只关心终极的存在。

(4)不寻求存在的当下意义,只寻求存在的原始直观。

三、伦理学

1、含义:是作为一门对道德问题加以研究的学问,主要探讨与人的行为方式有关的那些价值问题。即一定道德活动、道德行为中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决定问题。

2、发展过程:

(1)古希腊时期

苏格拉底的哲学中就涉及了真理、正义、善与美的构成问题。

柏拉图在的《理想国》进一步探讨了有关人的行为、活动的价值判定问题。

亚里斯多德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严谨细密、堪称典范的伦理学体系。

(2)近代伦理学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沿着经验主义的方向发展,主要是洛克、休谟、边沁、穆勒等人,建构了基于实际效果判定行为善恶的功利主义伦理学。二是沿着直觉主义的方向发展,主要是康德从理性主义的前提,演绎出一套用以评判行为善恶和道德合理性的标准。

(3)现代伦理学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加入了道德理论的内容。把伦理学当作一门理论哲学,而不像传统哲学家那样把伦理学当作一门实践哲学。这种观点有合理之处:相对于传统伦理学忽视伦理学的知识方面的分析,使伦理学家变成道德家,使伦理学研究者变成道德说教者的弱点来看,在推动伦理学的知识研究,澄清道德概念的逻辑含义,说明道德判断的理由和根据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四、其它

1、哲学按其研究的性质划分,可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

(1)理论哲学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研究对现实世界的认识问题,即形而上学;另一部分是对认知过程本身进行研究的哲学,即知识论。

(2)实践哲学主要是研究为一定目的所决定的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的那些实际问题。如伦理学、美学、历史哲学、宗教哲学。

2、哲学除了研究认识、形而上学和伦理学之外,还研究美学、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文化哲学方面的问题。

3、几个哲学家对哲学研究问题的分类:

(1)柏拉图把哲学研究的问题分为三类:

一是认识论问题,与之对应的学问是辩证论。

二是感觉问题,与之对应的学问是物理学。

三是意欲问题,与之对应的是伦理学。(2)康德把哲学研究的问题分为三类:

一是“纯粹理性批判”:关于认识论问题的哲学研究

二是“实践理性批判”:关于道德问题的哲学研究三是“判断力批判”:关于审美问题的哲学研究。

4、从方法论层面来分析,哲学研究的性质和特点:(1)哲学是一种关于实在的研究,但它不是研究实在的某一方面,而是研究实在的整体。

(2)哲学是一种关于明辨性的研究,它的任务是努力证明我们所做的那些陈述的正当性和合理性。(3)哲学是关于思想概念的意义分析,是对支配我们思想和活动的那些至关重要的基本概念或观

念的逻辑澄清或阐明。

第三节哲学与语词

一、词与物

词与物的关系:

(1)词与物的关系实质上表达的是思想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2)词与物的关系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语词与自然符号的不同;另一方面是语词如何获得表达对象的意义。

从语词的特性来看,任何语词都是一种符号,但不是自然符号,而是具有知识意义的约定符号。自然符号表达的因果关系,存在于事物本身的真实存在之中,而语词表达的知识意义,则需要通过对语词的逻辑分析才能揭示。

二、定义与存在

1、定义是用来表达存在的,但一个语词的定义和它的真实存在往往不一定一样,如“龙”的定义。

2、定义范围过宽或过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定义与其指示的存在之间不相符合,定义不能明确表达存在的问题。如对“人”的定义。

三、定义与语词

1、词的意义是词的创造者和使用者规定的,并非来自词自身,而是来自人,是人赋予了语词以特定的意义或含义。

2、定义有实质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不同理解:

对定义的实质主义理解,主要是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到近代的穆勒,强调定义的本质或实质的方面,强调语词必须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

对定义的形式主义理解,主要是现代哲学家,认为任何定义过程都不过是一种语言行为,是以一种语词界定另一种语词的过程。语词本身并无先验的意义,而只有约定的意义,形式主义理解把定义看作是与对象无关的思想形式问题。

四、定义与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