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_有害物接触限值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求助编辑百科名片职业卫生标准是以保护劳动者安康为目的,对劳动条件〔工作场所〕的卫生要求做出的技术规定,是实施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技术规,是卫生监视和管理的法定依据。
目录标准简介前言介绍接触限值适用围引用文件术语定义超高频辐射高频电磁场工频电场激光辐射微波辐射紫外辐射高温作业噪声职业手传振动煤矿井下体力劳动生理限值标准附录展开标准简介前言介绍接触限值适用围引用文件术语定义超高频辐射高频电磁场工频电场激光辐射微波辐射紫外辐射高温作业噪声职业手传振动煤矿井下体力劳动生理限值标准附录展开编辑本段标准简介ICS 13.100C52GBZ中华人民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38-2006〔代替GBZ38-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编辑本段前言介绍值物理因素〔报批稿〕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for hazardous agents in the workplacePhysical agents前言本标准第13章、第14章和第15章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此次修订将GBZ 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分为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和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
本标准与GBZ 2-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减少了高温作业分级和高温作业场所气象条件的卫生学评价标准。
——增加了非电离辐射的工频电场、超高频辐射、高频电磁场、微波辐射接触限值和噪声的接触限值。
——调整了高温、手传振动的接触限值。
——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的测量方法修订成为独立的标准版本GBZ/T XXX-2006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性附录,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营红声器材厂分厂、爱华仪器、奎思特技术公司。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是指对工作场所中工频电场进行监测和评估,并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制定相应的卫生管理措施,以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工频电场是指频率在50Hz的电场,通常由输电线路、变电站、电力设备等产生。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工频电场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电磁辐射源,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作业场所工频电场进行卫生管理十分重要。
首先,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管理应从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工频电场进行监测和评估。
监测应包括对工频电场的强度、分布情况、暴露时间等进行测量和记录。
评估则应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超标情况,以及可能的健康风险。
只有通过监测和评估,才能全面了解工频电场对员工的潜在影响,为后续的卫生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其次,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卫生管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卫生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工作场所布局调整、电磁屏蔽措施、个人防护措施等。
在布局调整方面,可以通过合理布置电力设备、调整工作台位置等方式减少员工暴露于工频电场的时间和强度。
在电磁屏蔽措施方面,可以采用屏蔽材料对电磁波进行隔离,减少员工的暴露。
此外,员工还应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如电磁辐射防护服、护目镜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工频电场的暴露。
最后,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管理需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
随着工作场所的变化和发展,工频电场的分布情况和强度可能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定期对工频电场进行复查。
同时,员工的健康状况也需要进行评估,以确定卫生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只有通过定期的复查和评估,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综上所述,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是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监测和评估、制定卫生管理措施以及定期复查和评估,可以有效地减少员工对工频电场的暴露,最大程度地保护员工的健康。
作业场所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工频电场卫生管理,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for Hazardous Agents in the Workplace
说明
PC-TWA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8小时)。
PC-MAC 最高容许浓度,指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都不应超过的浓度。
PC-STEL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5分钟)。
* 表1:数值系根据“超限系数”推算;表2:粉尘TWA的接触上限值。
** 表1:“其他粉尘”指不含有石棉且游离SiO2含量低于10%,不含有毒物质,尚未制订专项卫生标准的粉尘。
总粉尘指直径为40mm的滤膜,按标准粉尘测定方法采样所得的粉尘。
呼尘呼吸性粉尘,指按呼吸性粉尘采样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μ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μ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
选编内容
表1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容许浓度。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部分:物理因素GBZ
22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不同导线对地高度下的工频电场强度分布曲线
高温作业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
WBGT指数≥25℃的作业。 接触时间率100%,体力劳动强度为IV级,WBGT指数限值为25℃;劳 动强度分级每下降一级,WBGT指数限值增加1℃~2℃;接触时间率每减 少25%,WBGT限值指数增加1℃~2℃。
职业卫生标准应用的注意事项:
①它不是安全与有害的绝对界限,因此即使符合卫 生标准,也要对接触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②它只是一种限量标准。
③注意高危人群的问题。所谓高危人群是指一小部 分人在接触有害因素时,由于一种或几种个体因素 的作用,而使其对毒物作用的反应较一般人群出现 得早且严重,这样的易感人群称为高危人群。制定 有害因素限值时,如以高危人群的反应作为制定依 据,显然是不合理的,对于这类人的保护可通过健 康监护使其脱离接触。
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WBGT限值(℃)
生产性噪声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
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
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 限值为85dB(A);每周工作日不是5d,需计算40h等效声级,限值为85 dB(A)。
为了模拟人耳听觉在不同频率有不同的灵敏性,在声级计内设有一种能够模拟人耳的 听觉特性,把电信号修正为与听感近似值的网络,这种网络叫作计权网络。通过计权网络测 得的声压级,已不再是客观物理量的声压级(叫线性声压级),而是经过听感修正的声压 级,叫作计权声级或噪声级。
紫外辐射:又称紫外线,指波长为100nm~ 400nm的电磁辐射。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for heat stress work in the workplace 10.1术语和定义 10.1.1高温作业 heat stress work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 10.1.2 WBGT指数 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 index 又称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 10.1.3接触时间率 exposure time rate 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与8h的比率。 10.1.4本地区室外通风设计温度 local outside ventilation design temperature 近十年本地区气象台正式记录每年最热月的每日13时~14时的气温平均值。 10.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classification of physical workload 14.1术语和定义 14.1.1能量代谢率 energy metabolic rate 从事某工种的劳动者在工作日内各类活动(包括休息)的能量消耗的平均值,以单位时间(每分钟)内每平 方米体表面积的能量消耗值表示,单位是kJ/min·m-2。 14.1.2劳动时间率 working time rate 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工作时间与日工作时间(8h)的比率,以百分率表示。 14.1.3体力劳动性别系数 sex-based coefficient of physical work 相同体力强度引起的男女不同生理反应的系数。在计算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时,男性系数为1,女性系数为1.3。 14.1.4体力劳动方式系数 pattern coefficient of physical work 在相同体力强度下,不同劳动方式引起的生理反应的系数。在计算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时,“搬”的方式系数 为1,“扛”的方式系数为0.40、“推/拉”的方式系数为0.05。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粉尘、噪声、高温、电离辐射、煤气)
XXX企业规程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XXX企业目录一、XXX(粉尘)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参照)二、XXX(噪声)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参照)三、XXXC(高温)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参照)四、XXX(电离辐射)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参照)五、XXX(煤气)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参照)XXXA(粉尘)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参照)1 粉尘2 术语2.1生产性粉尘: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2作业场所: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2.3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工作在生产性粉尘的作业场所,从事生产劳动的作业。
2.4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生产性粉尘中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比。
2.5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系指工人在1个工作日的接尘时间内,实际吸入含有生产性粉尘的空气总体积。
2.6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度浓度超过该作业地点生产性粉尘最高容许浓度的倍数。
2.7致癌性:生产性粉尘具有致癌作用的特性。
2.8尘肺病: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2.9总粉尘:可进入整个呼吸道的粉尘3危害程度: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
4职业健康卫生标准5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5.1除尘设施必须运行良好。
5.2在生产现场粉尘区域作业时,应佩戴好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5.3对接触粉尘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组织检查。
5.4在粉尘作业场所的职工操作室内,粉尘度不准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5.5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6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5.7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中使用手持振动工具或手接触受振工件的标准限值及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中使用手持振动工具或手接触受振工件的所有作业。
1 名词术语1.1 局部振动生产中使用手持振动工具或接触受振工件时,直接作用或传递到人的手臂系统的机械振动或冲击。
1.2 日接振时间工作日中使用手持振动工具或接触受振工件的累积接振时间为日接振时间,单位为h/d。
1.3 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ahw)按不同频率振动的人体生理效应规律计权后的振动加速度,单位为m/s2,可用式(1)计算:式中:ahi——第I频段的振动加速度;Ki——第I频段的计权系数,见附录A;n——总频段数。
1.4 四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ahw(4)〕在日接振时间不足或超过四小时时,要将其换算为相当于接振四小时的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值,可用式(2)计算:式中:T——日接振时间,h/d。
2 卫生标准限值2.1 使用振动工具或工件的作业,工具手柄或工件的四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不得超过5m/s2。
3 测试方法及要求3.1 局部振动测试点应选在工具手柄或工件手握处附近。
3.2 传感器应牢固地固定在测试点。
3.3 振动测量应按正交坐标系统的三个轴向进行,取最大轴向的四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为被测工具或工件的振动。
3.4 测试振动要先获得1/1或1/3倍频程频谱,然后按式(1)计算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
如果振动测试仪器有计权网络部分,可以直接读数。
3.5 对于峰值因数很高的冲击振动,测试时要在传感器和被测工具之间加装机械式低通滤波器,以防过载影响测量结果。
3.6 振动测试仪器应符合国家标准,定期由国家计量部门校准。
4 监督执行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负责本标准的执行。
计算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的计权系数日接振时间计算法对操作时间过短的作业,应以秒表准确测定每次操作所消耗的时间,测10次,取平均值作为该次操作需要的时间,再乘以日需要完成的该操作次数,即得日接振时间。
gbz2.2- 工业场所有害物质因素 物理因素
ICSC52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报批稿)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for hazardous agents inthe workplacePhysical agents2007-04-20发布2007-1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前言本标准第13章、第14章和第15章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此次修订将GBZ 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分为GBZ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和GBZ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
本标准与GBZ 2-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减少了高温作业分级和高温作业场所气象条件的卫生学评价标准。
——增加了非电离辐射的工频电场、超高频辐射、高频电磁场、微波辐射接触限值和噪声的接触限值。
——调整了高温、手传振动的接触限值。
——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的测量方法修订成为独立的标准版本GBZ/TXXX-2006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营红声器材厂嘉兴分厂、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奎思特技术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生、梁友信、杨磊、吴维皑、李涛、张敏、何丽华、徐伯洪、舒国华、张绍栋、杜燮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Z 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存在或产生物理因素的各类工作场所。
适用于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劳动条件、劳动者接触物理因素的程度、生产装置泄露、防护措施效果的监测、评价、管理、工业企业卫生设计及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等。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标准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标准是指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预防和控制由于工作环境因素引起的职业疾病和职业危害的标准。
它通过制定合理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规范和指导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卫生管理,防止事故和疾病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福利。
1. 环境噪声标准:要求工作场所内环境噪声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工作场所噪声标准,防止噪声对员工听力和身体健康的危害。
标准还包括噪声监测和控制措施。
2. 呼吸性粉尘标准:要求工作场所内呼吸性粉尘浓度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职业卫生标准,防止粉尘对员工呼吸系统和健康的危害。
标准还包括粉尘防护装置的要求和净化技术。
3. 有害化学物质标准:要求工作场所内有害化学物质浓度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职业卫生标准,防止有害化学物质对员工健康的危害。
标准还包括有害化学物质的分类和标识、存储和处理要求。
4. 辐射防护标准:要求工作场所内辐射水平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职业卫生标准,防止辐射对员工健康的危害。
标准还包括辐射源的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要求。
5. 异常温度标准:要求工作场所内的温度和湿度维持在舒适和安全的范围内,防止温度对员工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
标准还包括人工调控温湿度的要求和员工穿着的指导。
6. 工作场所排风标准:要求工作场所内的有害气体、粉尘、烟雾等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防止排放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标准还包括排风系统的设计和维护要求。
7. 应急救援标准:要求工作场所建立应急救援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演练,确保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和健康。
标准还包括员工急救技能培训和急救设备的配备要求。
8. 劳动强度标准:要求工作场所内的工作强度和时间维持在合理范围内,防止过度劳累对员工健康的危害。
标准还包括定期体检和职业健康管理的要求。
9. 健康监测标准:要求工作场所建立健康监测机制,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和相关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疾病。
标准还包括健康监测数据的统计和保密要求。
10. 垃圾处理标准:要求工作场所建立垃圾分类和处理机制,确保垃圾不对工作环境和员工健康造成污染。
作业场所高频辐射卫生标准
环保时空┇环保论坛┇搜索引擎┇环保图库┇政策法规┇供求热线┇环保软件┇绿色书架首页 >> 标准规范类别:所有质量标准排放标准方法标准基础标准标准样品产品标准评估评价体系标志职业卫生职业安全卫生健康其他对象:所有气水噪声振动放射辐射土壤固废生物化学品商品产品技术规程防护距离组织人员其他范围:所有国家行业地方关键字: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GB 10437-89批准日期1989-02-24 实施日期1989-10-01--------------------------------------------------------------------------------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GB 10437-8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9-02-24发布1989-10-01实施本标准规定了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的容许限值及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接触超高频辐射的所有作业。
1名词术语1.1超高频辐射超高频辐射(即超短波)系指频率为30--300MHz或波长为10--1m的电磁辐射。
1.2脉冲波与连续波以脉冲调制所产生的超短波称脉冲波;以连续振荡所产生的超短波称连续波。
1.3功率密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所接受超高频辐射的能量称功率密度,以P表示,单位为mW/cm^2。
在远区场,功率密度与电场强度E(V/m)或磁场强度H(A/m)之间的关系工如下:P=E^2/3770 (mW/cm^2) (1)P=37.7×H^2 (mW/cm^2) (2)2卫生标准限值2.1连续波:一日内8h暴露时不得超过0.05mW/cm^2(14V/m);4h暴露时不得超过0.1mW/cm^2(19V/m)。
2.2脉冲波:一日内8h暴露时不得超过0.025mW/cm^2(10V/m)。
4h暴露时不得超过0.05mW/cm^2(14V/m)。
3测试方法见附录A(补充件)。
4监督执行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负责监督本标准的执行。
工作场所卫生标准(最新)介绍
工作场所卫生标准精选(最新)GBZ1《GBZ 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1《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 素》 GBZ2.2《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Z114《 GBZ 114-2006密封放射源及密封丫放射源容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Z115《 GBZ 115-2002 X 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析仪卫生防护标准》GBZ116《 GBZ 116-2002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GBZ117《 GBZ 117-2006工业X 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18《GBZ 118-2002油(气)田非密封型放射源测井卫生防护标准》GBZ119《 GBZ 119-2006放射性发光涂料卫生防护标准》 GBZ121《 GBZ 121-2002后装丫源近距离治疗卫生防护标准》 GBZ122《 GBZ 122-2006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放射防护标准》 GBZ124《 GBZ 124-2002地热水应用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Z127《 GBZ 127-2002 X 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 GBZ132《 GBZ 132-2008工业丫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GBZ142《GBZ 142-2002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GBZ143《 GBZ 143-2002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Z158《 GBZ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9《 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160.1《GBZ/T 160.1-2004 GBZ160.2《GBZ/T 160.2-2004 GBZ160.3《GBZ/T 160.3-2004 GBZ160.4《GBZ/T 160.4-2004 GBZ160.5《GBZ/T 160.5-2004 GBZ160.6《GBZ/T 160.6-2004 GBZ160.7《GBZ/T 160.7-2004 GBZ160.8《GBZ/T 160.8-2004 GBZ160.9《GBZ/T 160.9-2004 锑及其化合物》 钡及其化合物》 铍及其化合物》 铋及其化合物》 镉及其化合物》 钙及其化合物》 铬及其化合物》 钻及其化合物》 铜及其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 锂及其化合物》镁及其化合物》 锰及其化合物》 汞及其化合物》 钼及其化合物》 镍及其化合物》 钾及其化合物》钠及其化合物》 锶及其化合物》 钽及其化合物》 铊及其化合物》 锡及其化合物》 钨及其化合物》 钒及其化合物》 GBZ160.10《GBZ/T 160.10-2004 GBZ160.11《GBZ/T 160.11-2004 GBZ160.12《GBZ/T 160.12-2004 GBZ160.13《GBZ/T 160.13-2004 GBZ160.14《GBZ/T 160.14-2004 GBZ160.15《GBZ/T 160.15-2004 GBZ160.16《GBZ/T 160.16-2004 GBZ160.17《GBZ/T 160.17-2004 GBZ160.18《GBZ/T 160.18-2004 GBZ160.19《GBZ/T 160.19-2004GBZ160.20《GBZ/T 160.20-2004GBZ160.21《GBZ/T 160.21-2004GBZ160.22《GBZ/T 160.22-2004GBZ160.23《GBZ/T 160.23-2004GBZ160.24《GBZ/T 160.24-2004GBZ160.25《GBZ/T 160.25-2004GBZ160.26《GBZ/T 160.26-2004GBZ160.27《GBZ/T 160.27-2004 GBZ160.28《GBZ/T 160.28-2004 GBZ160.29《GBZ/T 160.29-2004 GBZ160.30《GBZ/T 160.30-2004GBZ160.31《GBZ/T 160.31-2004GBZ160.32《GBZ/T 160.32-2004GBZ160.33《GBZ/T 160.33-2004GBZ160.34《GBZ/T 160.34-2004GBZ160.35《GBZ/T 160.35-2004GBZ160.36《GBZ/T 160.36-2004GBZ160.37《GBZ/T 160.37-2004GBZ160.38《GBZ/T 160.38 — 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160.39《GBZ/T 160.39 — 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160.40《GBZ/T 160.4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160.41《GBZ/T 160.41-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160.42《GBZ/T160.42 — 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160.43《GBZ/T 160.4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160.44《GBZ/T160.4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物》GBZ160.45《GBZ/T 160.45 — 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物》GBZ160.46《GBZ/T160.4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合物》GBZ160.47《GBZ/T160.4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物》GBZ160.48《GBZ/T 160.48 — 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160.49《GBZ/T 160.4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160.50《GBZ/T160.5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物》GBZ160.51《GBZ/T 160.51 — 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160.52《GBZ/T 160.52 — 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物》GBZ160.53《GBZ/T 160.5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160.54《GBZ/T 160.54 — 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物》GBZ160.55《GBZ/T 160.55 — 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物》GBZ160.56《GBZ/T160.56-2004 类化合物》GBZ160.57《GBZ/T 160.5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160.58《GBZ/T 160.58-2004 GBZ160.59《GBZ/T 160.59-2004锌及其化合物》锆及其化合物》硼及其化合物》无机含碳化合物》无机含氮化合物》无机含磷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氧化物》硫化物》硒及其化合物》碲及其化合物》氟化物》氯化物》烷烃类化合物》烯烃类化合物》混合烃类化合物》脂环烃类化合物》芳香烃类化合物》多苯类化合物》- 多环芳香烃类化合卤代烷烃类化合卤代不饱和烃类化卤代芳香烃类化合醇类化合物》硫醇类化合物》_ 烷氧基乙醇类化合酚类化合物》脂肪族醚类化合苯基醚类化合物》脂肪族醛类化合脂肪族酮类化合脂环酮和芳香族酮醌类化合物》环氧化合物》羧酸类化合物》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酸酐类化合物》 酰基卤类化合物》 酰胺类化合物》" 饱和脂肪族酯类GBZ160.60《GBZ/T 160.6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160.61《GBZ/T 160.6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160.62《GBZ/T 160.6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160.63《GBZ/T 160.63 — 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化合物》 药》I —GBZ160.79《GBZ/T 160.7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160.80《GBZ/T 160.8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160.81《GBZ/T160.8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173《 GBZ/T173-2006职业卫生生物监测质量保证规范》 GBZ174《GBZ 174-2006含发光涂料仪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75《 GBZ 175-2006 丫射线工业CT 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76《 GBZ 176-2006医用诊断X 射线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标准》 GBZ177《 GBZ 177-2006便携式X 射线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7&GBZ178-2006低能丫射线粒子源植入治疗的放射卫生防护与质量控制 检测规GBZ160.64《GBZ/T160.64-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不饱和脂肪族酯类 化合物》GBZ160.65《GBZ/T160.6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合物》 GBZ160.66《GBZ/T 160.6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物》 GBZ160.67《GBZ/T 160.6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物》 GBZ160.68《GBZ/T 160.68 — 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脂肪族酯类化芳香族酯类化合异氰酸酯类化合GBZ160.69《GBZ/T 160.69-2004 物》 GBZ160.70《GBZ/T 160.70-2004 GBZ160.71《GBZ/T 160.71-2004 GBZ160.72《GBZ/T 160.72-2004 物》 GBZ160.73《GBZ/T 160.73-2004 物》 GBZ160.74《GBZ/T 160.74-2004 物》GBZ160.75《GBZ/T 160.75-2004 GBZ160.76《GBZ/T 160.76-2004 GBZ160.77《GBZ/T 160.7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160.78《GBZ/T 160.78 — 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腈类化合物》 脂肪族胺类化合醇胺类化合物》 肼类化合物》芳香族胺类化合硝基烷烃类化合芳香族硝基化合 杂环化合物》 有机磷农药》 有机氯农药》 拟除虫菊酯类农 GBZ160.82《GBZ/T 160.82 — 2007 GBZ160.83《GBZ/T 160.83 — 2007 GBZ160.84《GBZ/T 160.84 — 2007 GBZ160.85GBZ/T 160.85 2007 药物类化合物》 炸药类化合物》 生物类化合物》 醇醚类化合物》 铟及其化合物》 钇及其化合物》 碘及其化合物》酸酐类化合物》 酰基卤类化合物》酰胺类化合物》"饱和脂肪族酯类范》GBZ179《 GBZ 179-2006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基本要求》GBZ180《GBZ/T 180-2006医用X 射线CT 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GBZ183《 GBZ/T 183-2006电离辐射与防护常用量和单位》 GBZ189.1《GBZ/T 189.1-2007 GBZ189.2《GBZ/T 189.2-2007 GBZ189.3《GBZ/T 189.3-2007 GBZ189.4《GBZ/T 189.4-2007 GBZ189.5《GBZ/T 189.5-2007 GBZ189.6《GBZ/T 189.6-2007 GBZ189.7《GBZ/T 189.7-2007GBZ189.8《GBZ/T 189.8-2007 GBZ189.9《GBZ/T 189.9-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1部分 第2部分 第3部分 第4部分 第5部分 第6部分 第7部分 第8部分 第9部分 GBZ189.10《GBZ/T 189.10-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强度分级》GBZ189.11《GBZ/T 189.11-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时的心率》GBZ192.1《GBZ/T 192.1 — 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度》GBZ192.2《GBZ/T 192.2 — 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尘浓度》GBZ192.3《GBZ/T 192.3 — 2007 度》GBZ192.4《GBZ/T 192.4 — 2007 化硅含量》GBZ192.5《GBZ/T 192.5 — 2007 浓度》 第10部分: 超高频辐射》 高频电磁场》 工频电场》" 激光辐射》 微波辐射》 紫外辐射》 高温》 噪声》 手传振动》 体力劳动 第11部分: 第1部分: 第2部分: 体力劳动 总粉尘浓 呼吸性粉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3部分: 第4部分: 第5部分: 粉尘分散 游离二氧 石棉纤维 GBZ193《 GBZ/T 193— 2007石棉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 _______GBZ194《 GBZ/T 194— 2007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Z196《 GBZ/T 196- 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197《 GBZ/T 197— 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 GBZ199《 GBZ/T 199- 2007服装干洗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GBZ230《GBZ 230-201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BZ231《 GBZ/T 231-201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职业卫生防护技术规范》 G934《GB/T 934-2008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 G5817《GB/T 5817-2009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 G8279《GB8279-2001医用X 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G8771《GB 8771-2007铅笔涂层中可溶性元素最大限量》 G9663《GB9663~9673 16153-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造纸及纸制品业卫生防护距离 G11654.1《GB 11654.1-2012 造业》 G11655.1《GB 11655.1-2012 烯制造业》 G11655.6《GB 11655.6-2012合成材料制造业卫生防护距离 合成材料制造业卫生防护距离 第1部分:纸浆制 第1部分:聚氯乙 第6部分:氯丁橡胶制造业》G11661《GB 11661-2012炼焦业卫生防护距离》G11737《GB11737-1989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G15982《GB 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16147《GB/T 16147-1995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量方法》G16182《GB/T16182-1996车间空气中乙苯卫生标准》G16183《GB/T16183-1996车间空气中铊卫生标准》G16184《GB/T16184-1996车间空气中硫酰氟卫生标准》G16185《GB/T16185-1996车间空气中萘卫生标准》G16186《GB/T16186-1996车间空气中溴氰菊酯卫生标准》G16187《GB/T16187-1996车间空气中叠氮酸和叠氮化钠卫生标准》G16188《GB/T16188-1996车间空气中氧化乐果卫生标准》G16190《GB/T16190-1996车间空气中乙二醇卫生标准》G16192《GB/T16192-1996车间空气中氯甲烷卫生标准》G16193《GB/T16193-1996车间空气中二异氰酸甲苯酯卫生—G16194《GB/T16194-1996车间空气中电焊烟尘卫生标准》G16195《GB/T16195-1996车间空气中氧化镁(烟)卫生标准》G16196《GB/T16196-1996车间空气中凝聚二氧化硅粉尘卫生标准》G16197《GB/T16197-1996车间空气中木粉尘卫生标准》G16198《GB/T16198-1996车间空气中棉尘卫生标准》「G16199《GB/T16199-1996车间空气中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卫生标准》G16200《GB/T16200-1996车间空气中氰戊菊酯卫生标准》G16201《GB/T16201-1996车间空气中二氧化碳卫生标准》G16205《GB/T16205-1996车间空气中杀螟松卫生标准》G16213《GB/T16213-1996车间空气中丙烯酸卫生标准》G16218《GB/T16218-1996车间空气中二氯甲烷卫生标准》G16219《GB/T16219-1996车间空气中三氯甲烷卫生标准》G16220《GB/T16220-1996车间空气中白僵菌抱子卫生标准》G16222《GB/T16222-1996车间空气中一甲基肼卫生标准》匚G16224《GB/T16224-1996车间空气中白云石粉尘卫生标准》G16225《GB/T16225-1996车间空气中呼吸性矽尘卫生标准》G16226《GB/T16226-1996车间空气中石灰石粉尘卫生标准》G16227《GB/T16227-1996车间空气中汞卫生标准》G16228《GB/T16228-1996车间空气中氟化物卫生标准》G16236《GB/T16236-1996车间空气中三次甲基三硝基胺卫生标准》G16237《GB/T16237-1996车间空气中谷物粉尘卫生标准》__________G16238《GB/T16238-1996车间空气中呼吸性水泥粉尘卫生标准》G16239《GB/T16239-1996车间空气中蚕桑丝尘卫生标准》G16240《GB/T16240-1996车间空气中稀土粉尘卫生标准》G16242《GB/T16242-1996车间空气中对硝基苯胺卫生标准》G16243《GB/T16243-1996车间空气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卫生标准》G16244《GB/T16244-1996车间空气中硫酸二甲酯卫生标准》G16247《GB/T16247-1996车间空气中氯化锌(烟)卫生标准》G16248《GB/T16248-1996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煤尘卫生标准》 G16249《 GB/T16249-1996车间空气中甲酚卫生标准》G16292《 GB/T 16292-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 G16293《 GB/T 16293-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 G16294《 GB/T 16294-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G16298《 GB16298-1996民用机场环境卫生标准》G16330《GB16330-1996饮用天然矿泉水厂卫生规范》G16351《GB16351-1996医用丫射线远距离治疗设备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16353《GB16353-1996含放射性物质消费品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16354《GB16354-1996使用密封放射源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16356《GB16356-1996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G16358《 GB16358-1996油(气)田非密封型放射源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16360《GB16360-1996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16361《GB16361-1996临床核医学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 —G16362《GB16362-1996体外射束放射治疗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16363《GB16363-1996 X 射线防护材料屏蔽性能及检验方法》G16364《GB16364-1996后装丫源近距离治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16365《GB16365-1996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16366《GB16366-1996汽灯纱罩生产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16368《GB16368-1996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16369《GB16369-1996医用电子加速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16764《GB/T16764-1997配合饲料企业卫生规范》G16910《 GB/T16910-1997小型工业企业建厂劳动卫生基本技术条件》 G16911《GB/T16911-1997水泥生产防尘技术规程》粉尘物性试验方法 粉尘物性试验方法 粉尘物性试验方法 粉尘物性试验方法 粉尘物性试验方法 粉尘物性试验方法 粉尘物性试验方法 粉尘物性试验方法 粉尘物性试验方法 G16913.10《GB/T16913.10-1997粉尘物性试验方法:比电阻的测定》 G16913.11《GB/T16913.11-1997粉尘物性试验方法:工况粉尘比电阻的测定》 G17052《GB17052-1997车间空气中岩棉粉尘卫生标准》G17053《GB17053-1997车间空气中碳酸钠卫生标准》 G17054《GB17054-1997车间空气中焦炉逸散物卫生标准》G17055《GB17055-1997车间空气砷及其无机化合物卫生标准》 G17060《GB17060-1996 X 射线行包检查系统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17061《GB17061-1997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G17062《GB17062-1997车间空气中锡及其无机化合物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 法》 G17063《GB17063-1997车间空气中锑及其无机化合物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 法》试验尘样的采集》 有效密度的测定》 堆积密度的测定》 分散度的测定》 安息角的测定》 吸湿性的测定》 含湿量的测定》 浸润性的测定》 粘结性的测定》 G16913.1《GB/T16913.1-1997G16913.2《GB/T16913.2-1997G16913.3《GB/T16913.3-1997 G16913.4《GB/T16913.4-1997 G16913.5《GB/T16913.5-G17064《GB17064-1997车间空气中甲硫醇的气相色谱测定法》G17065《GB17065-1997车间空气中偏二甲基肼的气相色谱测定法》G17066《GB17066-1997车间空气中二乙鞍的气相色谱测定法》G17067《GB17067-1997车间空气中三氧化二砷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G17068《GB17068-1997车间空气中甲酸的气相色谱测定法》G17069《GB17069-1997车间空气中丙酸的气相色谱测定法》G17070《GB17070-1997车间空气中苄基氯的气相色谱测定法》G17071《GB17071-1997车间空气中苄基氰的气相色谱测定法》G17072《GB17072-1997车间空气中对硝基苯胺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法》G17073《GB17073-1997车间空气中环己酮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法》G17074《GB17074-1997车间空气中乙醛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法》G17075《GB17075-1997车间空气中丁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法》G17076《GB17076-1997车间空气中异丁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法》G17077《GB17077-1997车间空气中硫酸二甲酯的溶剂解吸液相色谱测定法》________ G17078《GB17078-1997车间空气中三硝基苯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G17079《GB17079-1997车间空气中乙酸甲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法》G17080《GB17080-1997车间空气中乙酸乙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法》G17081《GB17081-1997车间空气中乙酸丙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法》G17082《GB17082-1997车间空气中乙酸丁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法》G17084《GB17084-1997车间空气中2-甲氧基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法》G17085《GB17085-1997车间空气中2-乙氧基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法》G17086《GB17086-1997车间空气中2- 丁氧基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法》G17087《GB17087-1997车间空气中钼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法》G17088《GB17088-1997车间空气中N-甲基苯胺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法》G17089《GB17089-1997车间空气中N、N-二甲基苯胺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法》G17090《GB17090-1997车间空气中三氯乙烯的气相色谱测定法》G17091《GB17091-1997车间空气中丁酮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法》|G17092《GB17092-1997车间空气中丙烯酸乙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法》G17093《GB/T17093-1997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G17094《GB/T17094-1997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卫生标准》G17095《GB/T17095-1997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G17096《GB/T17096-1997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卫生标准》G17097《GB/T17097-1997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硫卫生标准》G17098《GB/T17098-1997居住区大气中酚类化合物卫生检验标准方法》G17110《GB/T17110-1997商店购物环境与营销设施的要求》G17216《GB/T 17216-2012人防工程平时使用环境卫生要求》G17217《GB/T17217-1998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G17220《GB/T17220-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_G17222《GB/T 17222-2012煤制气业卫生防护距离》G17223《GB/T17223-1998小学生一日学习时间卫生标准》G17224《GB/T17224-1998中学生一日学习时间卫生标准》G17225《GB/T17225-1998中小学校教室采暖温度标准》G17226《GB/T17226-1998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G17227《GB/T17227-1998中小学校教科书卫生标准》G17236《GB/T17236-1998生猪屠宰操作规程》G17237《GB/T17237-1998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G17397《 GB/T 17397-2012铝电解生产防尘防毒技术规程〉—G17398《 GB/T 17398-2013铅冶炼防尘防毒技术规程》G17403《GB17403-1998巧克力厂卫生标准》G17404《GB17404-1998膨化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17405《GB17405-1998保键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17440《GB17440-1998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17785《GB/T17785-1999新建低层住宅建筑设计与施工中氡控制导则》 G18072《GB18072-2000塑料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18073《GB18073-2000炭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18074《GB18074-2000内燃机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18075.1《GB 18075.1-201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卫生防护距离 车制造业》G18076《GB18076-2000石灰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18077《GB18077-2000石棉制品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18078《GB18078-2000肉类联合加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18079《GB18079-2000制胶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18080《GB18080-2000缫丝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18081《GB18081-2000火葬场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18055《GB/T18055-2000村镇规划卫生标准》G18068.1《GB 18068.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卫生防护距离第1部分:水泥 制造业》G18068.2《GB 18068.2-2012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卫生防护距离 第2部分:石灰 制造业》G18068.3《GB 18068.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卫生防护距离 第3部分:石棉制品业》 G18068.4《GB 18068.4-201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卫生防护距离 碳素制品业》G18069《GB18069-2000硫化硷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18070《GB18070-2000 油漆丿G18071.1《GB 18071.1-2012碱制造业》G18071.3《GB 18071.3-2012 酸制造业》G18071.6《GB 18071.6-2012 化碱制造业》G18071.7《GB 18071.7-2012 磷制造业》 G18071.8《GB 18071.8-2012 氟酸制造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卫生防护距离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卫生防护距离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卫生防护距离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卫生防护距离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卫生防护距离第1部分: 第3部分: 第6部分: 第7部分: 第8部分: 第1部分: 第4部分:石墨G18082《GB18082-2000制革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18083《GB18083-2000以噪声为主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18092《GB/T18092-2000免水冲卫生厕所》G18204《GB/T18204.1~30-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18465《GB18465-2001工业丫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要求》G18468《GB18468-2001室内空气中对二氯苯卫生标准》G18528《GB18528-2001作业场所紫外辐射职业接触限值》G18529《GB18529-2001车间空气中乙醛职业接触限值》G18530《GB18530-2001车间空气中碳纤维粉尘职业接触限—G18531《GB18531-2001车间空气中磷酸职业接触限值》G18532《GB18532-2001车间空气中聚丙腈纤维职业接触限值》G18533《GB18533-2001车间空气中多次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职业接触限值》G18534《GB18534-2001车间空气中丁酮职业接触限值》G18535《GB18535-2001车间空气中膨润土粉尘职业接触限值》G18536《GB18536-2001车间空气中三氯氧磷职业接触限值》G18537《GB18537-2001车间空气中马来酸酐职业接触限值》G18538《GB18538-2001车间空气中乙醇胺职业接触限值》G18539《GB18539-2001车间空气中环氧丙烷职业接触限值》G18540《GB18540-2001车间空气中氧化钙职业接触限值》G18541《GB18541-2001车间空气中酚醛树脂粉尘职业接触限值》G18542《GB18542-2001车间空气中沸石粉尘职业接触限值》G18543《GB18543-2001车间空气中氢醌职业接触限值》 __________G18544《GB18544-2001车间空气中重晶石粉尘职业接触限—G18545《GB18545-2001车间空气中玻璃钢粉尘职业接触限值》G18546《GB18546-2001车间空气中硅灰石粉尘职业接触限值》G18547《GB18547-2001车间空气中二硫基辛基锡职业接触限值》—G18548《GB18548-2001车间空气中二氯苯职业接触限值》G18549《GB18549-2001车间空气中2-乙氧基乙醇职业接触限值》G18550《GB18550-2001车间空气中乙酐职业接触限值》G18551《GB18551-2001车间空气中丙酮氰醇职业接触限值》G18552《GB18552-2001车间空气中钽及其氧化物职业接触限值》G18553《GB18553-2001车间空气中石油沥青(烟)职业接触限值》G18554《GB18554-2001高原地区车间空气中一氧化碳职业接触限值》G18555《GB18555-2001作业场所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G18556《GB18556-2001车间空气中炔诺孕酮职业接触限值》G18557《GB18557-2001车间空气中乙酰甲胺磷职业接触限值》_G18558《GB18558-2001车间空气中二氧化硅粉尘职业接触限值》—G18559《GB18559-2001车间空气中三硝基甲苯职业接触限值》G18560《GB18560-2001车间空气中尿素职业接触限值》G18561《GB18561-2001车间空气中1、1、1-三氯乙烷职业接触限值》G18562《GB18562-2001车间空气中氰氨化钙职业接触限值》G18563《GB18563-2001车间空气中聚氯乙烯粉尘职业接触限值》G18883《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19053《GB19053-2003殡仪场所致病菌安全限值》G19085《GB19085-2003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G19193《GB19193-2003疫源地消毒总则》G19379《GB 19379-2003农村户厕卫生标准》G20468《GB/T 20468-2006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 G20470《 GB/T 20470-2006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要求》G21657《GB 21657-2008橡胶加工炼胶车间防尘规程》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空气洁净度等级》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证明持续符合 GB/T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检测方法》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设计、建造、启动》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运行》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词汇》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隔离装置(洁净风罩、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空气分子污染分级》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生物污染控制:一般原理 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导则》 热处理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限值》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围护结构夹芯板应用技术指 AQ4201《AQ 4201-2008电子工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02《AQ 4202-2008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煤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 AQ4203《AQ 4203-2008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岩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 AQ4204《AQ 4204-2008呼吸性粉尘个体采样器》AQ4205《AQ 4205-2008矿山个体呼吸性粉尘测定方法》 AQ4206《AQ/T 4206-2010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信息数据》 AQ4207《AQ/T 4207-2010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结构》 AQ4208《AQ/T 4208-2010有毒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 GJ898A 《 GJB898A-2004工作舱(室)温度环境的通用医学要求与评价》 WS205〈〈 WS/T205-2001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WS206〈〈 WS/T206-2001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测定方法》 WS198〈〈 WS/T198-2001饮水用聚合氯化铝卫生标准》 WS19《 WS/T199-2001公共场所卫生综合评价方法》WS24《 WS/T240-2004职业接触氟及其无机化合物的生物限值》 WS24r< WS/T241-2004职业接触苯乙烯的生物限值》| WS242〈〈 WS/T242-2004职业接触三硝基甲苯的生物限值》 JBJ18《JBJ18-2000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G25915.1《GB/T 25915.1-2010 G25915.2《GB/T 25915.2-201025915.1的检测与监测技术条件》 G25915.3《GB/T 25915.3-2010 G25915.4《GB/T 25915.4-2010 G25915.5《GB/T 25915.5-2010 G25915.6《GB/T 25915.6-2010 G25915.7《GB/T 25915.7-2010 手套箱、隔离器、微环境)》G25915.8《GB/T 25915.8-2010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生物污染控制:生物污染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性能及合理性评价》HJ125《HJ/T 125-2003 清洁生产标准石油炼制业》「炼焦行业》 制革行业(猪轻革)》 汽车制造业(涂装)》 铁矿米选业》 电镀行业》 人造板行业(中密度纤维板)》 乳制品制造业(纯牛乳及全脂乳粉)》 造纸行业(漂白碱法蔗渣浆生产工艺)》 钢铁行业(中厚板轧钢)》 造纸工业(漂白化学烧碱法麦草浆生产工 HJ340《HJ/T 340-2007清洁生产标准 造纸工业(硫酸盐化学木浆生产工艺)》 HJ357《 HJ/T357-2007 HJ358《HJ/T358-2007HJ359《 HJ/T359-2007HJ360《 HJ/T360-2007HJ361《HJ/T361-2007HJ401《HJ/T 401-2007清洁生产标准 烟草加工业》 HJ402《HJ/T 402-2007 清洁生产标准 HJ425《HJ/T 425-2008清洁生产标准 制订技术导则》 HJ/T 426-2008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烧结)_ HJ/T 427-2008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高炉炼铁) HJ/T 428-2008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炼钢)— HJ429《 HJ/T 429-2008清洁生产标准 化纤行业(涤纶)》 HJ430《HJ/T 430-2008 清洁生产标准 电石行业》 HJ443《HJ 443-2008 HJ444《HJ 444-2008 HJ445《HJ 445-2008 HJ446《HJ 446-2008 HJ447《HJ 447-2008 HJ448《HJ 448-2008 HJ449《HJ 449-2008 HJ450《 HJ 450-2008 HJ452《 HJ 452-2008 HJ467《 HJ 467-2009HJ468《 HJ 468-2009HJ126《HJ/T 126-2003HJ127《HJ/T 127-2003HJ293《 HJ/T 293-2006 HJ294《 HJ/T 294-2006 HJ314《HJ/T 314-2006 HJ315《HJ/T 315-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 (电解锰行业)》 (镍选矿行业)》 化纤行业(氨纶)》 彩色显像(示)管生产》 (平板玻璃行业)》 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 白酒制造业》 清洁生产标准清洁生产标准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 石油炼制业(沥青)》 味精工业》淀粉工业》 煤炭米选业》 铅蓄电池工业》’ ______ 制革工业(牛轻革)》 合成革工业》 印制电路板制造业》葡萄酒制造业》 水泥工业》 __________________ 造纸工业(废纸制浆)》。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作业场所工频电场的最高容许量及其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输电系统中接触电场的电力作业人员及带电作业人员。
2 卫生要求作业场所工频电场8h最高容许量为5kV/m。
2.1 因工作需要必须进入超过最高容许量的地点或延长接触时间时,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2.2 带电作业人员应该处在“全封闭式”的屏蔽装置中操作,或应穿包括面部的屏蔽服。
3 测试方法本标准的测试方法,详见附录A(补充件)4 监督执行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负责监督本标准的执行。
附录A工频电场测试方法(补充件)A1 本法系采用高灵敏度球型(球直径为12cm)偶极子场强仪进行测试测试时:应包括作业场所地面场强的分布,及根据作业方式,经常的工作操作地点,进行有代表性的选点测试。
A2 场强仪主要性能测量范围:0.003~100kV/m。
其他类型场强仪的测量范围应保证1/10~1/100的5kV/m的最低限量。
A3 原理球型偶极子场强仪由二个导电半球组成,上下半球在电气上通过一个包括放大器及显示部分等组成的测量装置相连接。
当它置于均匀电场中且球面的分离平面与电场相垂直时,通过二半球的电流I为:I=5πε0·ω·r2·E·β……………………(A1)式中:ε0——真空的介电系数;ω——角频率;r——偶极子半径;E——电场强度;β——与电场不均匀性有关的系数。
β=1—7/12(r/h)2+11/24(r/h) 4+……………………(A2)式中:h——测点与电荷间的距离。
A4 校准场强仪在直径3m,极间距离1m的平行平板电极产生的均匀电场中校准定标。
A5 测量方法地面场强,是测定距离地面高1.5m的电场强度,测量地点应比较平坦,且无多余的物体。
对不能移开的物体应记录其尺寸及其与线路的相对位置,并应补充其测量离物体不同距离处的场强。
变电站内进行测量时应遵守高压设备附近工作的安全规程。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标准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标准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标准是指对工频电场在作业场所中的限制和控制标准,旨在保护作业人员免受工频电场的危害。
工频电场是指频率在50Hz的电场,通常由输电线路、电气设备和电磁辐射等产生。
在作业场所中,工频电场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规范管理。
首先,作业场所工频电场标准应明确工频电场的限制数值。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作业场所中工频电场的限制数值应符合特定的标准要求。
这些限制数值通常以电场强度、电压梯度等参数来表示,作业场所应当确保工频电场的实际数值不超过规定的限制值。
其次,作业场所工频电场标准应规定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
针对工频电场可能对作业人员造成的危害,作业场所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对电气设备进行绝缘处理、设置防护屏障、提供个人防护用具等措施,以减少工频电场对作业人员的影响。
此外,作业场所工频电场标准还应规定相关的监测和评估要求。
作业场所应建立工频电场监测系统,对作业场所中的工频电场进行实时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评估分析。
一旦发现工频电场超出限制值,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以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最后,作业场所工频电场标准应强调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工作。
作业场所应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工频电场安全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工频电场的危害性、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作业场所工频电场标准是保障作业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其制定和执行对于减少工频电场对作业人员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作业场所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要求,加强对工频电场的管理和控制,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工作场所噪声卫生标准是什么,噪声有哪些种类?
工作场所噪声卫生标准是什么,噪声有哪些种类?小编希望工作场所噪声卫生标准是什么,噪声有哪些种类?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环境污染因素之一。
噪声污染属于物理污染,污染源分布很广,出现在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能够直接感觉到它的干扰。
为了使人们的工作更加有效率,工作场所的噪音必须按照卫生标准来实施。
那么,工作场所噪声卫生标准是什么,噪声有哪些种类?请看下文。
一、工作场所噪声卫生标准1、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A)。
对于操作人员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小时的场合,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接触时间减半,噪声声级卫生限值增加3dB(A)的原则,确定其噪声声级限值。
但最高限值不得超过115dB(A)。
2、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表日接触噪声时间8h,卫生限值[dB(A)]85;日接触噪声时间4h,卫生限值[dB(A)] 88;日接触噪声时间2h ,卫生限值[dB(A)]91;日接触噪声时间1h,卫生限值[dB(A)] 94;日接触噪声时间1/2h,卫生限值[dB(A)]97;日接触噪声时间1/4h ,卫生限值[dB(A)]100;日接触噪声时间1/8h,卫生限值[dB(A)]103;最高不得超过115[dB(A)]。
3、生产性噪声传播至非噪声作业地点的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制不得超过此表的规定。
非噪声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表噪声车间办公室,卫生限值dB(A)75;非噪声车间办公室,卫生限值dB(A)60;会议室,卫生限值dB(A)60;计算机室、精密加工室,卫生限值dB(A)70;以上工效限值dB(A)不得超过55。
4、具有脉冲噪声作业地点的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不应超过此表的规定。
工作地点脉冲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表工作日接触脉冲次数100,峰值(dB)140;工作日接触脉冲次数1000,峰值(dB)130;工作日接触脉冲次数10000,峰值(dB)120。
nbt 风电场职业卫生设计标准
nbt 风电场职业卫生设计标准风电场职业卫生设计标准是指为了保护风电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规定了风电场在职业卫生设计方面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本文将从职业卫生设计的目的、内容和要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风电场职业卫生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控制风电场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健康的不利影响,降低工作人员患职业病的风险,保护风电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职业卫生设计可以通过合理的工作环境设置、科学的工作方式和流程管理,以及合理使用个体防护用具等措施,减少工作人员接触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的机会,降低职业病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风电场职业卫生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风电场工作环境的设计,应该保证工作场所的通风良好,室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避免因有害物质积聚而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其次是风电场设备的选择与布局,应该尽量减少振动噪声、电磁辐射等对工作人员健康所造成的影响,合理布局工作区域,保证工作人员的劳动安全和工作效率。
再次是工作方式和流程的管理,风电场应建立科学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减轻工作人员的体力和心理负荷。
最后是个体防护用具的使用,风电场应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为工作人员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用具,如防护眼镜、防护面具等。
最后,风电场职业卫生设计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卫生标准的要求,对风电场的卫生设计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
其次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风电场的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建立完善的卫生档案和记录。
再次是加强职业卫生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意识和安全意识,使其能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具,采取正确的工作方式和操作方法。
最后是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卫生问题,确保风电场工作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
综上所述,风电场职业卫生设计标准是保护风电场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依据。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1 范围1.1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所有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 以下统称建设项目 ) 的职业卫生设计及评价。
1.2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的选址与整体布局、防尘与防毒、防暑与防寒、防噪声与振动、防非电离辐射及电离辐射、辅助用室等方面的内容,以保证工业企业的设计符合卫生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792—1984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8702—988 电离辐射防护规定GB10434—1989 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GB10436—1989 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10437—1989 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GB11654—1989 , GB11666—1989GB18053—2000 , GB18083—2000 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2348—19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910—1997 小型工业企业建厂劳动卫生基本技术条件GB50034—1992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187—199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J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87—19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Z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日本产业医学会的 EL(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1997ACGIH(American Conference of Governmental Industrial Hygienists)3 总则3.1 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要求,体现 " 预防为主" 的卫生工作方针,保证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的设计符合卫生要求,控制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类职业危害因素,改善劳动条件以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促进生产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308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公告现批准《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146-2004,自2005年3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2.0.2、3.1.1、3.1.7、3.1.11、4.1.6、4.2.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5年1月21日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4]66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一般规定;3.环境保护;4.环境卫生等。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目次1 总则2 一般规定3 环境保护3.1 防治大气污染3.2 防治水土污染 3.3 防治施工噪声污染4 环境卫生4.1 临时设施4.2 卫生与防疫本标准用词说明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改善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施工过程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各类疾病的发生,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工程、设备安装工程、装修装饰工程及拆除工程。
1.0.3 本标准所指的施工现场包括施工区、办公区和生活区。
1.0.4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除应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一般规定2.0.1 施工现场的施工区域应与办公、生活区划分清晰,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2.0.2 施工现场必须采用封闭围挡,高度不得小于1.8m。
2.0.3 施工现场出入口应标有企业名称或企业标识。
主要出入口明显处应设置工程概况牌,大门内应有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和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制度牌。
作业场所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
《作业场所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本标准是根据实验研究、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和职业人群调查资料,并参照国外有关标准而首次制定的。
它与国家标准《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 10436—1989)和《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GB 10437—1989)构成一个整体,作为作业场所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及卫生监督使用的标准。
本标准从2002年5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耿东、姜槐、邵斌杰。
本标准委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作业场所高频电磁场的电场和磁场强度限值,即卫生标准及其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进行高频电磁场辐射的各类作业,但不适用于环境辐射及作为治疗/诊断为目的的辐射。
2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高频电磁场high frequency field频率为100kHz~30MHz,相应波长为3 km~10m范围的电磁场。
3 卫生要求作业人员操作位容许高频电磁场辐射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应符合表1中所列之规定。
表1 作业场所高频电场和磁场容许接触强度4 测试方法作业人员操作位电磁场强度测试方法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附录A(标准的附录)高频电磁场测量规范A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高频作业人员操作位电磁场强度测定,以及高频设备漏能测量。
A2 测量仪器选择量程和频带覆盖面适合于所检测对象的测量仪器,即量程能覆盖(10~1 000)V/m和(0.5~50)A/m,频带能覆盖100 kHz~30MHz的高频场强仪;测量仪器应定期(一般为1~2年)经国家认可的计量检测部门校准。
A3 测量位置A3.1 操作位场强测量,一般以相当于头和胸部位置为代表;当操作中某些部位可能受更强照射时,如相当于四肢或腹部位置,应予以加测。
A3.2 当需要探索其主要漏能源时,应作高频设备漏能测量,即在设备周围(仪器容许的近距离范围内)进行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作业场所工频电场的最高容许量及其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输电系统中接触电场的电力作业人员及带电作业人员。
2 卫生要求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8h最高容许量为5kV/m。
2.1 因工作需要必须进入超过最高容许量的地点或延长接触时间时,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2.2 带电作业人员应该处在“全封闭式”的屏蔽装置中操作,或应穿包括面部的屏蔽服。
3 测试方法
本标准的测试方法,详见附录A(补充件)
4 监督执行
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负责监督本标准的执行。
附录A
工频电场测试方法
(补充件)
A1 本法系采用高灵敏度球型(球直径为12cm)偶极子场强仪进行测试
测试时:应包括作业场所地面场强的分布,及根据作业方式,经常的工作操作地点,进行有代表性的选点测试。
A2 场强仪主要性能
测量范围:0.003~100kV/m。
其他类型场强仪的测量范围应保证1/10~1/100的5kV/m的最低限量。
A3 原理
球型偶极子场强仪由二个导电半球组成,上下半球在电气上通过一个包括放大器及显示部分等组成的测量装置相连接。
当它置于均匀电场中且球面的分离平面与电场相垂直时,通过二半球的电流I为:
I=5πε0·ω·r2·E·β……………………(A1)
式中:ε0——真空的介电系数;
ω——角频率;
r——偶极子半径;
E——电场强度;
β——与电场不均匀性有关的系数。
β=1—7/12(r/h)2+11/24(r/h) 4+……………………(A2)
式中:h——测点与电荷间的距离。
A4 校准
场强仪在直径3m,极间距离1m的平行平板电极产生的均匀电场中校准定标。
A5 测量方法
地面场强,是测定距离地面高1.5m的电场强度,测量地点应比较平坦,且无多余的物体。
对不能移开的物体应记录其尺寸及其与线路的相对位置,并应补充其测量离物体不同距离处的场强。
变电站内进行测量时应遵守高压设备附近工作的安全规程。
环境条件:温度0~40℃,相对湿度<60%。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同济医科大学、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方经、章孟本、寇庆瑞。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