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PPT

合集下载

政治学原理(精品课件)全

政治学原理(精品课件)全

第五章 公共权力
一、权利与权力
1、权利:自由的社会化体现。 2、权力: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能产生预期效应的力 量。具体体现为能力、资源的占有、支配等。 3、权力的特性: A、权力的客观性; B、权力的被动性; C、权力的相对性; D、权力的相互性; E、权力的分合性; F、权力的抵消性; 4、权力和权利的重要性: A、为了能够追求利益,必须拥有权利; B、为了能够追求利益,也必须拥有权力;
(雅典卫城)
(圣保罗大教堂 )
(英国国会大厦)
三、政治学的贡献
1、给政治共同体即国家,以有序的公共生 活 2、给有序的公共生活以最适合的政体 3、给适合政体的运行以制度、程序和价值
无序状态
有序状态
四、政治学的研究
1、研究方法:规范研究、经验研究 • 神学论证的政治学或价值阐释的政治学 • 经验归纳的政治学:基于有限事实的归纳而推出 更大范围内的结论:统计、案例及其比较 • 演绎推理的政治学—理性选择理论:从一个前提 假设出发,运作理性规则而推出结论,并解释相 应的政治现象 • 综合推理的政治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 新的政治学开始认为,由于政治人的行动常常不 止一种逻辑,为了全面揭示现实的政治机制,政 治学科们应该适当结合运用上述的推理方式。
一、政治学的产生
1、政治思想:对意义的把握,即现实是什 么,应该是什么? 2、政治哲学:对价值的追求,即如何有价 值,价值是如何? 3、政治理论:对现实的把握,即现实是怎 样,怎样看现实?
二、政治学的发展
1、古典时期:古希腊——中世纪 2、现代时期:价值理性、制度理性、价值 理性与制度理性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A、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B、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C、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D、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到政 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

政治学原理课件

政治学原理课件

政治学原理内容提要一、政治学导论二、政治关系三、政治主体四、政治行为五、政治制度六、政治文化七、政治发展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第三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一、政治的概念1、西方国家的政治概念(1)价值性解释(2)神学性解释(3)权力解释(4)管理性解释还有从公共政策的角度讲,政治可以被定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从公共协调的角度讲,政治又可以被定义为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过程;从公共管理的角度讲,政治还可以被定义为社会成员从事社会公共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西方国家的政治概念(1)政治是至善(2)政治是国家的活动,是治理国家、夺取和维持政权的行为(3)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4)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政治是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政治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1)政治需要进行资源分配(谁得到什么)(霍布斯与洛克)(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与市场和社会的区别)(3)权威性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体制差异)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概念(1)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4)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到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概念,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人们的政治关系同人们在其中相处的一切关系一样,自然也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列宁的政治概念,政治就是各阶级的斗争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方式、任务和内容政治是一门学科,是一种艺术二、作为博弈的政治“博弈”一词指某些个人或组织作出相互有影响的决策。

博弈的结局,不仅取决于本人或者本组织的行动,还取决于对方或其他方的相应行动。

G=﹛S1,…,Sn;u1, …, un ﹜政治博弈的要素:局中人(参加者)、资源、对策、规则及目标。

《政治学课件》PPT课件

《政治学课件》PPT课件

02
国家与政权
国家的本质与职能
国家的本质
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经济上占统治地 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
国家的职能
包括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对内职能主 要是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职能主 要是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保护本国利 益不受侵犯。
政权的组织形式
政体概念
政权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所采取的 用以实现其国家权力的形式,即统治 阶级为了反对敌人、保护自己而组织 起来的政权机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和谐的关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制度,体现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 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特点。
04
政治参与与社会稳定
政治参与的内涵与意义
政治参与的定义
指公民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参 与政治生活,表达政治意愿,影
响政治决策的行为。
促进民主政治发展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有 助于增强公民意识和民主精神, 推动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维护社会稳定
政治参与能够缓和社会矛盾,减 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和和 谐。
提高政府决策质量
政治参与可以使政府更好地了解 民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
性,推动政策的顺利实施。
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与途径
政治文化是民族精神 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政治 实践中形成的,反映着民族的政 治心理、政治情感和政治习惯等, 是民族精神在政治领域的体现。
民族精神对政治文化 具有反作用
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 柱和精神动力,对政治文化的发 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具 有强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其政治 文化也必然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政治学原理整合 ppt课件

政治学原理整合 ppt课件
– 汉语—— “权”指的是公平、平衡之意,故有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 (《论语》)、“权,然后知轻重。”(《孟 子》)的说法
14
2、西方学者的观点
• 权力是有预期地努力的结果(罗素) • 权力意味着在社会关系中哪怕是遇到
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可能性(韦 伯)
• 权力是一种交换关系(布劳)
15
3、权力的内涵
• 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 • 权力是一种不对等的支配关系 • 权力是一种制度化的、相对稳定的支配关

16
二、迈克尔·曼的权力类型
• 广泛性(extensive)权力指权力的广度,涉及把分布在辽阔领 土上的大量人民组织起来从事最低限度稳定合作的能力。
• 集约性(intensive)权力指权力的精度,涉及紧密组织和指挥 高水平动员或使参加者承担义务的能力。
• 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
– 微观政治学;宏观政治学;非政府政治;政府体制和 过程;政策制定;研究方法;国际政治
10
3.政治学的学科领域
• 政治哲学 • 比较政治学 • 政治社会学 • 政治经济学
• 政策科学 • 政治心理学 • 政治发展 • 政治文化
11
二、当代政治学的沿革
• 1、政治学的创建 • 2、制度主义阶段 • 3、传统阶段
7
第二节 政治学的研究
8
一、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 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 国家和国家活动 – 政治制度 – 社会公共权力 – 公共事务 – 政治行为
9
2.政治学的内容结构
•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 政治理论、政治机构、政治过程、政治关系、政治学 方法
• 美国政治学会
– 外国、跨国政治体系和行为;国际法、国际组织和国 家间行为;方法论;政治稳定和变革;政治理论;公 共政策;公共行政;美国政治

政治学ppt课件

政治学ppt课件
中国共产党人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提供重要的新内容。
《政治学原理》讲义——沈文莉 22
三、中国的政治研究
(一)中国古代政治研究 儒家为主导
(二)中国现代政治研究 反封建反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
(三)当代中国政治研究
《政治学原理》讲义——沈文莉 23
(一)中国古代政治研究1
先秦的“百家争鸣”,形成了儒家、墨家、道 家、法家等学派
26
(一)中国古代政治研究4
宋代以后,儒家发展出的理学为专制主义政治所利用
朱熹
王阳明
《政治学原理》讲义——沈文莉 27
(二)中国现代政治研究
近代,晚清开始出现反封建反专 制的思想
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2、中世纪时期
(二)现代西方政治研究
1、文艺复兴时期 2、现代政治学学科的形成
和发展
《政治学原理》讲义——沈文莉 13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时期——公元前500年~公元前200年 古罗马时期——公元前200年~公元476年 政治研究的最早内容是政体研究,研究的目的是如何
老子
庄子
墨子
韩非子
24
(一)中国古代政治研究2
道家:无为而治 儒家:仁政、礼治
电影链接《孔子》
墨家:兼爱、非攻
电影链接《墨攻》
法家:法、权、势、术
电影链接《英雄》
25
(一)中国古代政治研究3
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由于和经 学的研究最为密切而成为此后 的主流政治思想
电 影 链 接 《 汉 武 大 帝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体现”,这揭示了政治的本质 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这确定了政治的属性 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

《政治学原理》PPT课件

《政治学原理》PPT课件
★社团的类型 ★压力集团的含义
1、政治社团是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的政治组织 2. 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 3. 政治社团是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政治组织 4.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1、社区性团体 2、制度性团体 3、协会性团体
p132
第五章 政党与社团
★社团的特征 ★社团的功能
1、力量制约关系 2、社会公共权力 3、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
★政治权力的特性
权威性、支配性、扩张性、 排他性、强制性
第三章、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
二、政治权利的意义和作用
政治权利的基础
客观构成要素
1、生产资料 2、物质财富 3、暴力
主观构成要素
1、能力素质 2、身分资格 3、理论与策略 4、组织
第三章、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
5、政治学与法学
6、政治学与社会学1、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的知识体系
2、中外政治制度 3、行政管理
4、国际政治
六、政治学的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1、权力研究 2、制度研究 3、政策过程研究
途径
4、政治功能研究
5、政治意识形态研究途径
6、国际关系研究途径 7、政治行为研究 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
• 迈克尔·罗斯金 等著:《政治科学》(第6版),华 夏出版社2001年版。
第四章 国家与政府
一、国家与政府的概念
★国家的含义
非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1、社会共同体说 2、国家契约说 3、国家要素说 4、国家统治学说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国家的类型
奴隶制国家 封建制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 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 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 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 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

第十五章 民主与民主化 《政治学原理》PPT课件

第十五章  民主与民主化    《政治学原理》PPT课件
反对政治专制和绝对 的某些要素得以复活。 古希腊的文明衰落以 的是一种混合政体,
19世纪 十六七世纪
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加速 国家的斗争使民主观念
后,罗马共和国实行 其中有民主的因素。
民主起始于古希腊雅典
克里斯提尼时代
的克里斯提尼时代
15.3 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
15.3.1 第三波
1828— 1926
第5编 历史视野中的政治过程
第15章 民主与民主化
目的论定义
民主
Vs
程序化定义
民主化
西方国家民主制度的演变 Vs 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制度的演变
重点问题
本 章

民主的概念 对自由民主的赞成与反对观点
西方国家的民主演进历程 民主化的条件
15.1 民主的概念与模式
15.1.1 民主的概念
民主概念下定义的 方法(亨廷顿 )
民主模式 (赫尔德

熊彼特提出的 竞争性精英民 主
佩特曼等新左派 提倡的参与民主
发展型民主(包括卢梭为 代表的激进模式和密尔为 代表的代议民主模式)
15.1 民主的概念与模式
15.1.2 民主的模式
从古典自由主义 兴起之后到现在 在西方国家占主 导地位的模式, 强调对国家权力 的限制,采用代 议制形式
❖第三,有限的动员,在社会层面开始出现去政治化的现 象;
❖第四,领导阶层出现不明显的制度化,决策相对可预测。
关键术语
民主
民主的目的论 定义
民主的程序性 定义
自由民主 多元民主
第三波 民主巩固 民主质量
复习思考题
1 如何理解民主概念的复杂性和民主类型的多样性? 2 巩固民主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3 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2024版《政治学原理》全套课件

2024版《政治学原理》全套课件

性的结论。
02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着眼于当前政治现象,通过事例和经验等从理论上推理说明,
那就需要阐述政治现象产生的根源、运动变化过程及其规律,这种分析
的方法称为实证分析法。
03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对不同政治现象的比较分析,揭示其共性和差异,从
而更深入地理解政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5
政治学的历史与发展
2024/1/28
14
04
政治权力与权利
2024/1/28
15
政治权力的定义与特性
权威性
政治权力是一种权威力量,具有 强制性和约束力。
排他性
政治权力的行使具有排他性,即 同一时间内只能有一个主体行使 权力。
扩张性
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的倾向, 总是试图扩大其影响力和控制力。
定义
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一定政治 客体的制约能力。它体现在政治 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则的实 际政治过程之中。
平。
政治参与对政治文化的塑造
有限的政治参与则可能导致政治 文化的封闭性、保守性和单一性。
22
06
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
2024/1/28
23
政治发展的定义与阶段
政治发展的定义
政治发展是指政治体系在结构、功能、制 度等方面的进步和完善,包括政治制度、 政治文化、政治参与等方面的变革。
VS
政治发展的阶段
《政治学原理》全套课件
2024/1/28
1
目录
• 政治学概述 • 国家与政权 • 政治制度 • 政治权力与权利 • 政治参与与政治文化 • 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
2024/1/28
2
01
政治学概述

北大《政治学原理》课件

北大《政治学原理》课件

北大《政治学原理》课件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教学目标了解: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政治学的定位;理解:中国传统政治观、西方诸种政治观、政治学的学科性质、政治学的知识体系、政治研究的途径、政治研究的方法;掌握:政治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一、政治观的历史演变1、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1)中国的例子: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如孔子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的“正”,就是儒家的道德规范,治者的思想行为符合这些规范,则天下当治。

(2)西方的例子:古希腊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就是一个“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而亚里士多德则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这些都是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的体现。

这种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3)不足之处: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价值的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辨和抽象的伦理价值而轻社会现实,无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权力政治观: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1)中国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他们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2)西方的例子:在西方,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弗利在西方思想史上率先把道德与政治权力分离开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政治的手段则是玩弄权术。

(3)不足之处:这种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出发把握政治,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

但是,它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政治学原理1.政治的概念ppt【1】

政治学原理1.政治的概念ppt【1】

古汉政事意。《书·洪范》: 「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 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孔 颖达《疏》:「曰八政者,人主施教于民有八 事也。」《汉书·食货志上》:「粟者,王者大 用,政之本务。」B.政权;权柄。《论语·季 氏》:「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C.政令, 政策。《逸周书·命训》:「震之以政,动之以 事。」宋苏轼《论时令状》:「今日之政,小 用则小败,大用则大败。」D.主持政事。《管 子·小匡》:「施伯谓鲁侯曰:『勿予。非戮之 也,将用其政也。』」
《 欧罗巴各国总序·下》 : 自罗马西都陷 欧罗巴各国总序 下 于夷狄之后, 迨当唐中宗嗣圣年间, 于夷狄之后 , 迨当唐中宗嗣圣年间 , 英 吉利南边膏腴之地归于萨索尼亚夷国, 吉利南边膏腴之地归于萨索尼亚夷国 , 奥卢地归于法郎古夷国, 奥卢地归于法郎古夷国 , 西班亚归于厄 都夷国, 都夷国 , 意大里亚及各邻近之地归于龙 巴尔多夷国, 于是罗马国之政治、 法度、 巴尔多夷国 , 于是罗马国之政治 、 法度 、 技艺、 文学等扫荡, 仅存踪迹, 政事、 技艺 、 文学等扫荡 , 仅存踪迹 , 政事 、 律例、 风俗、 衣冠、 言语、 人名、 国号, 律例 、 风俗 、 衣冠 、 言语 、 人名 、 国号 , 尽变夷俗。 尽变夷俗。
城邦出于自然的演化,而人类自然是趋 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人类在本性上, 也是一个政治动物)。凡人由于本性或 由于偶然而不归属于任何城邦的,他如 果不是一个鄙夫,那就是一位超人。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253a5)
希腊城市(polis)不是一个地域概念,而是一 个人的概念;城市不是指一片地方,而是指一 批人,其中有很多种族的、价值的纽带将人们 联结成为一个共同体(community)。 「城市不是一个城市。」它不是指一大片建筑 或者一个市区。〔就雅典而言〕…一般人口住 在中心城镇;另一半则住在乡村。无论斯巴达 与雅典在其他方面有多么不同,在如下这一点 上还是相似的:它像雅典一样,不是一座现代 意义上的城市。它们都是国家并在国家里联合 了乡村与城市,尽管它们是在完全不同的条件 下建立起这种联合的。(巴克:《希腊政治理 论:柏拉图及其前人》,第32页)

政治学原理课件ppt

政治学原理课件ppt

主要观点:
1、传统政治学所使用得制度研 究方法与法律研究方法,只能研 究政治现象得表面,而无法研究 实际政治中得各种心理与文化 因素,只有通过研究政治行为,才 可能触及影响与导致产生政治 现象得真正原因;
2、政治学作为解释人得政治行 为得规律性得科学,它应该能被 经验地证明;
政治科学化得难题与局限 1、数据问题
2、隐性价值问题 3、价值中立问题
数据问题
科学研究需要有精确得数据与可观察得实验。但就是,无论如何,人类 不像可以送入实验室得蝌蚪,也不像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得细胞。究竟 如何获得关于人类行为得“经验性”数据仍然就是一个问题。没有准 确得数据,我们怎么开展科学研究来验证我们得假说?
隐性价值问题
2、中世纪时代:被称为“神学政治学时代” 3、近代时期:被称为“理性主义”政治学时代 4、现代时期:被视为“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
古希腊/罗马时代:被称为“古典政治学时代”
研究主题:
关于城市国家得观念与城 邦得理论。
理论内容:
政治思想与伦理学相 结合,把人类得善、幸 福与正义作为社会生 活得最高目标与政治 生活得首要目标。
哲学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制度研究方法、经济研究 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心理研究方法、政治系统研究方 法、政治沟通分析方法、实证调查与分析方法
第三节、政治研究得发展历程
一、西方政治研究得发展历程 ➢ 二、中国政治研究得历史过程 三、政治研究科学化得尝试
西方政治研究得发展历程 1、古希腊/罗马时代:被称为“古典政治学时代”
严格地说,科学研究就是一种客观得研究。但就是,政治研 究模式与理论要实现完全得客观就是非常困难得。在政治 领域中,事实与价值掺杂在一起几乎无法分开。政治学得 许多理论本身建立在假说与信念之上,这些假说本身就隐 含着一定得价值。无法摆脱隐性价值,它得科学得真实含 义就难免会受到置疑。

政治学原理 PPT

政治学原理 PPT
⑶政府合法性的来源。政府权力来源于具有天赋权利的个人的让渡。
⑷消极政治观。政府是一种必要的“恶”。 ⑸对权力的制约。三权分立和法治原则。 ⑹公域与私域的区分。为政府的活动领域圈定一个范围。
2、以团体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多元主义(经验民主论, 二战后在美国兴 行。——古典多元主义 主要观点: ⑴现代社会是多元的社会,民主政治应该是多元主体通过“多元竞争”(讨价还
什么是政治?
在西方,是从希腊polis一词演化过来的,最初含义为 希腊的古代城邦,即城市国家。在古希腊,政治主要指的 是国家的活动。中国古代的政治(政与治是分开来用的) 指的是治国之道,如“治国平天下”。
对政治的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大致有三种:传统的 解释、当代西方学者的解释和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我们可 以归纳一下几种:
consensus),政治被认为是解决冲突的一种手段,一种可能的艺术 。
这里有两个基本假定:1、利益冲突不可避免,2、人可以通过理性力 量(对话、协商、妥协、讨论)而不是通过政治活动的边界问题。可分为三种观点: 1、政府政治观: ⑴狭义的政治观,主张政治只与国家有关,是政府管理的一种艺术。 ⑵研究政治也就是研究政府机构及其官员。大多数人、大多数组织以及 大多数社会活动“外在于”政治。 ——意味着政治与非政治的区分,从而也就有“国家与市民社会”、 “公域与私域”的区分。在非政治的私域中,例如家族、家庭、私人 企业、工会、俱乐部、社区组织等,调节市场经济的“看不见的手” 以及社会自治就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两种基本机制。 ——对自由主义者来说,这一区分是相当重要的。它试图为政治活动确 定一个正确范围,为私人领域留出一片天地。——政治与专制的区别 就在于是否承认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界限(美——米诺格)。 政府是“守夜人”,“小政府、大社会”。

政治学原理-复旦陈周旺PPT

政治学原理-复旦陈周旺PPT
政治学原理
主讲:陈周旺 复旦大学政治学系
第一讲 绪 论
第一节、政治的内涵
一、政治内涵在中国的演变
1.古代的“政”与“治”
“政者,正也” “治”,秩序之意
2.西学东渐对“政治”的重新解释
孙文: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 马克思、恩格斯: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最大的政治
第二节 政治学的研究
一、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国家和国家活动 政治制度 社会公共权力 公共事务 政治行为
2.政治学的内容结构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政治理论、政治机构、政治过程、政治关系、政 治学方法
美国政治学会
外国、跨国政治体系和行为;国际法、国际组织 和国家间行为;方法论;政治稳定和变革;政治 理论;公共政策;公共行政;美国政治
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
微观政治学;宏观政治学;非政府政治;政府体 制和过程;政策制定;研究治哲学 比较政治学 政治社会学 政治经济学
政策科学 政治心理学 政治发展 政治文化
二、当代政治学的沿革
1、政治学的创建 2、制度主义阶段 3、传统阶段(芝加哥学派的“政治科学革命”) 4、行为主义阶段 5、后行为主义阶段
二、西方学者的政治定义
1.政治是至善 2.政治是国家的活动,是治理国家、
夺取和维持政权的行为 3.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 4.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定义
1.马克思、恩格斯
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人们的政治关系同人们在其中相处的一切关系一样,
自然也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
2.列宁

《政治学原理》全套ppt课件105

《政治学原理》全套ppt课件105

初始分配状况:社会财富
存在着多种可能: 第一,假定每个人的初始财富相等,或者基本相等, 或者认为财富状况与政治不相干而不予考虑。 第二,财富状况不平等。 持第一种考虑的往往是古典自由主义者,而持第 二种考虑的或者是马克思主义者,对现存社会持 批判态度,或者是新自由主义者,主张福利国家, 再分配。
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平等:历史描述
极度匮乏情况下,消费品的分配必须倾向于平等, 否则社会将无法自存。而当生产剩余较多时, 其中一部分人往往占有了剩余,从而出现了不 平等分配,但当生产剩余持续增长到一定限度 时,分配将趋于平等。
原始社会 阶级社会
自由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
福利国家
小商品经济
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平等:函数 描述
令Pi和P分别表示个人偏好和社会偏好,参与人i对一组社 会状态(x, y)具有决定(亦具对该组社会状态具有自 由),当且仅当只要存在x Pi y,x P y成立。 ——阿马蒂亚· 森:《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 在这个定义中,(1)自由是通过偏好来界定的; (2)它涉及到个人偏好与社会偏好,自由指个人偏好获 得了社会的承认; (3)由于个人偏好通常意味着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而 社会偏好意味着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因此自由就意 味着发展。

初始分配状况:自然禀赋
存在着两种可能:第一,假定个人所拥
有的自然禀赋都相等或基本相等。第二, 人们之间存在着天赋的差异。 古典契约论作家往往持第一种考虑。
霍布斯认为:“自然使人在身心两方面的能力都十分相等,以致有时某 人的体力虽则显然比另一人强,或是脑力比另一人敏捷;但这一切 总加在一起,也不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到使这人能要求获得人 家不能像他一样要求的任何利益,因为就体力而论,最弱的人运用 密谋或其他处在同一危险的人联合起来,就能具有足够的力量来杀 死最强人。 洛克也接受这判断,“同种和同等的人们……毫无差别地生来就享有自 然一切样的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身心条件。”

专题讲座④【政治学原理】精品PPT课件

专题讲座④【政治学原理】精品PPT课件

• 三、政治研究的理论成果

如何组织和安排人类集体生活是政治学研究的根本
问题。从古到今,人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提出各种方案。

公共权力如何产生?它的合法性基础是什么?

政治学所形成的政治设计思路又两种:

1.理想主义方案 性善

2.现实主义方案 性恶
• 第一节
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 第三种,认为政治是围绕权力展开的活动
• 包括对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称权力 政治观。
• 第四种,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称 为管理政治观。
• 第五种,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 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 马克思政治观的基本内容:
• 第一,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 系。
• 第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 3.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 “私权”的侵犯
• 4.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 的基础
• 二、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界限的界定
• 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 的需要。
• 美国社会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第二节 政治权力的意义和作用
• 二、讲政治:讲什么和怎么讲

通过解析现实政治生活,探索构成一个
• 良好的政治次序的机制,以及实现社会“善治” 的条件。

讲政治,从理论认识和政治实践两个方面,
探讨一个“正义”的社会究竟如何构成;一个“正
义”的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机制来保障。
• 三、政治学给我们提供什么知识
•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人类社会生活 如何组织和安排才是算不失为公平合理, 即所谓“正义”?这就是政治学研究的根 本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作为支配的权力的运用
• 权力的运用与权力是具有差异的,权力不 能被错误地等同于权力的运用。虽然权力 确实可以在权力运用的过程中展现出来, 但是,拥有权力并不意味着必然会运用权 力,权力并非一定需要通过权力运用的过 程展现出来才能证明其存在。
• 丹尼斯·朗曾举例说明,国王或总统即使 在床上熟睡时仍然“拥有”权力是完全讲 得通。所以,有些学者依据权力的潜在性 品质区别出潜在的权力与实际的权力,潜 伏的权力与明显的权力。
三、西方学者权力观念的主要分类:
(一)斯蒂文·卢克斯的三维权力观 Power to:作为行动的权力 Power over:作为关系的权力 在卢克斯看来,以达尔为代表的多元主义者对于权力的研究
仅仅强调了权力的一个方面,即权力可以通过公开的和可以观 察到的形式进行运用;但是,权力还具有隐蔽的一面,权力运 用在很多情况下可能并不存在明显的可以观察到的冲突行为, 而且拥有权力的人也可能不会进行决策制定。所以,巴卡拉克 与巴拉兹认为权力存在着两种维度:权力运用存在于可以观察 到的明显的或者隐蔽的冲突中,它既可以通过决策制定的形式 表现出来同时也可能存在于不决策的形式中。
系得以发挥作用的场所、方式和技术,从而使权力分析成为社
会批评的工具。

1、权力具有多种维度,而不

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权力与
国家、法律存在密切关系,然而,权力
与国家和法律相比,是第一位,是具有
优先性的,应当从权力复杂的运作形态
来研究国家和法律的变化。权力具有多
种形态,而不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
• 福柯指出权力具有多种形态,使用 不同的技术,渗透到各个局部领域,在 家庭、国家、教育和生产中使用不同的 策略。所以,人们可以从各种不同的经 验性局部研究权力的多张面孔。
福柯的权力谱系学在于展示权力运作的过程和效果,它“力求 关注那伴随着每个开端的诸多细节和偶然事件”,“描述诸多 力量相互发动的斗争或针对不利环境而发动的斗争,描绘那些 企图通过分化这些力量、使之互相斗争而避免退化并重新获得 力量的努力”。
福柯不仅关注已发生的事件,而且关注曾经被尝试的、可能性 的事件;不仅关注记忆,而且关注遗忘;不仅关注发生,而且 关注沉默;通过力量爆发的时刻去解释错综复杂的力量关系, 通过日常生活的某些时刻去展示模糊不清的日常生活。
• 3、作为一种关系性的存在,权力
• 是生产性的实践,而不仅仅是
• 压制性的外在控制。
• 福柯指出,传统分析强调权力消极否定一面,将 其视为某种障碍。(《性史》第1卷)实际上,权 力是生产性的实践,它不断地再生产出社会成员 之间的新联系,在不同社会组织形式之间建立新 的联系,编织出社会网络。权力激发了活动,而 非禁锢活动。
的过程。
13:43
11
2.思维发生的指标
• 概括性、间接性和解决问题作为判断思维发生的
指标。
13:43
12
3.思维的发生
①表意性动作的间接性
• 如,用手指玩具
②工具性动作的概括性
• 如,推拉带轮的玩具 ③开始用“试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 如,拖毯子拿玩具
1.5~2岁,儿童思维发生
• 第三种维度的权力观是对以行为为中心
• 的权力的批评,它不仅关注于以决策或者不
• 决策表现出来的决策制定行为,而且关注于 议程控制;不仅关注于进入到政治议程中的 各项议题,而且关注于那些被排除在政治议 程之外的各项潜在的议题;不仅关注于可以 观察到的明显的或者隐蔽的冲突行为,而且 关注于潜伏着的冲突行为;不仅关注于人们 的主观利益,而且关注于其客观利益。

一维权力观

集中于:(a)行为

(b)决策制定

(c)各项(关键的)议题

两维权力观
对于以行为为中心的权力观(有保留的)批评,集中于:
(a)决策制定和不决策
(b)各项议题与潜在的议题
(c)可以观察的(明显的或者隐蔽的)冲突
(d)各种(主观)利益,被看作是各种政策偏好或者愤恨

• 17世纪的总医院,18世纪的临床医学, 19世纪的监狱。
2、权力是作为关系出现的策略,而不是一种 可以被占有、被分配的实体性的物。
福柯反对将权力看作一种所有物,他认为指 出权力不是财产、媒介,而是策略与技术。权力 在被拥有前首先要被实践,所以,我们要努力把 握权力运行的过程和效果,而不是局限在起因和 根源问题上。同时,福柯反对将权力问题还原为 经济问题(马克思实际上也没有将权力问题还原 的批评,集中于:
(a)决策制定和对于政治议程的控制(并不必然通过各种决 策)
(b)各项议题与各项潜在的议题
(c)可以观察到的(明显的或者隐蔽的)冲突与潜伏的冲突
(d)各种主观的利益和真正的利益
(二)福柯论权力:权力的“生产-运作模式” (第四种维度的权力)
• 卢克斯也指出,“权力是一种具有倾向性 的观念。它确认了一种能力:权力是一种 潜在性,而不是一种现实性——它事实上 可能是一种永远也不会被激活的潜在性。”
思维的基本特征:
①概括性。思维所反映的是一类事物的共性 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②间接性。思维是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 解和认识一些没有被直接感知的事物及其关系

作为一种生产实践,权力与反抗密不可分。
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反抗。实际上,权力的微
观分析与对反抗权力问题的重视分不开。
• 4、权力研究的方法应当是微观分析方法。
• 福柯特别注意权力的微观物理机制,他认为权 力在各个局部的流动就像毛细血管那样。福柯认为,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权力运作方式与君主制时代非 常不同,前者主要通过细节实现管理,亦即更加强 调毛细血管的作用。微观权力与生命权力联系在一 起,与身体的分析是联系在一起的。身体-权力- 知识,三位一体的分析。
通过《规训与惩罚》和《性史》第1卷等著作,福柯以其 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权力的多种形态、它与知识之间的密切关 联、它作为生产性的实践、它建筑在身体上的身体政治(body politics)或生命政治(bio-politics),充分展示了权力关 系运作的场所、策略和技术。

福柯的基本思路不是要提出权力理论,而是探讨权力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