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转。
课堂要点
(3)思考:①理论上,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比实验前镁 条的质量大,为什么?
反应有氧气参加,故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大于镁的质
量。
②实际上,反应后残留固体的质量比实验前镁条的质量 小,为什么?
有一部分生成物以白烟的形式逸散,故残留固体的质
量比镁条小 。
课堂要点
③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什么要求? 试剂能发生 化学反应 ;有气体参加或产物容易逸散 的反应,应在 密闭装置 中进行实验。
(填“是”或“否”)。 (3)欲利用上述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在 密
闭 容器中进行实验。
课后作业
四、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5. 氯碱工业是以电解食盐水(NaCl溶液)为基础的基 本化学工业,电解食盐水不可能生成的是( D )
A. H2 C. NaOH
B. Cl2 D. NaNO3
课后作业
6.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B )
于 反应生成的铜和硫酸亚铁的质量总和。
课堂要点
二、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参加 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等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
注:(1)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化学变化),不能用 于物理变化。 (2)守恒的是“质量”,而不是其他物理量(如体 积)。
课堂要点
(3)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 质量 不能 (填“能”或“不能”)计算在内。 (4)“各物质”包括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尤其应注 意不能遗漏气体和烟。
反应要验证该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实验应如何改进? 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实验 。
课堂要点
2.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点燃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总结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1】质量守恒定律1、涵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的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适用范围: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与质量守恒定律无关)。
3、守恒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
4、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变与不变。
①不改变:从宏观来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不变以及元素种类不变。
从微观来看有三不变,即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②改变:从宏观来看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从微观来看分子种类一定改变③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5、应用:①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的组成②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③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有关计算④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守恒对象是物质质量6、注意:①质量守恒,不是体积守恒。
②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反应物的任意质量之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知识点2】化学方程式1、涵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写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①客观事实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
②质量守恒定律: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适当的计量数使反应物、生成物各原子数相同。
3、书写步骤:(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2)配平方程式,方法有:①观察法②最小公倍数法③奇数配偶数法④待定系数法⑤假定计量数“1”法⑥原子守恒法(3)注明反应条件,加热用“△”(点燃、高温都不能用“△”符号取代)。
(4)标出生成物状态。
若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在其化学式后面标上“↑”;若反应物无固体,生成物有固体,在其化学式后面标上“↓”。
4、表示的意义:从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从量的方面,在宏观角度能表明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在微观角度表明反应物、生成物间粒子数之比。
5、读法:可以从质的角度、量的角度、粒子的角度来读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3】书写化学方程式常见错误1、错写物质的化学式2、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方程式3、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或所配的计量数没有约成最简整数比)4、错标或遗漏气体生成物(↑)或沉淀物(↓)的有关符号5、错写或漏写反应条件。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ppt
分裂
重新组合 原子
新分子
聚集
新物质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H
HH
O
+
HH
O
H H
H
氢气
氧气
(H2) + (O2)
水
(H2O)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 数目 、 质量 都不变。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总结: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和不变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不
物质总质量 变 元素质量
新课导入
1673年, 波义耳在密闭容器 中加热金属,发现反应后固体 的质量增加。他认为化学反应 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
1777年,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 分解和合成时,发现化学反 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01 质量守恒定律
01 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问题 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时,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有什么关系?
九年级化学 上册·人教版2024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 内容 导览
01 质量守恒定律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 的质量关系。 2.通过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应用质量守恒定 律解释一些化学反应的现象。 3.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体验科学探究 的基本过程,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认识定量研究 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科普片推荐 物质之谜 寻找元素01
简介:这部三集纪录片通过情景再现和专家的讲解的方式讲述了化学发展史上 最重要的位七科学家寻求识别、理解和组织物质的基本组成的故事。第一集讲前总质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注意:(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没有参加反应的和不是生成的物质不能计入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原因: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
3、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则可在敞口容器中进行;4、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有: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改变的有: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和。
化学反应前后可能改变的有: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
◆练习:2.3克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2.7克水,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元素。
二、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质的意义:表示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
■量的意义: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比。
■微观意义:表示各反应物及各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C + O2 CO2为例。
■种类读法: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质量读法: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个数读法: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课题2 如何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一、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1)要遵守客观事实;(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写二配三注四改。
一写: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之间或生成物之间连“+”,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连“==”。
二配:配平,使每种原子在等号两方的个数相等。
三注:注明条件、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
◆配平方法1: 定1法三、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的标准:1、看化学式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客观事实2、看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通过化学反应前后宏观的质量守恒认知,实现从整个体系到具体反应的思维转换;通过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实现从客观物质质量到微观原子质量的思维转换;通过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分析,实现从质量总和到质量比例的思维转换;通过元素守恒的本质认知,实现从物质改变到元素不变的思维转换。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
本课题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基础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课题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时的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一些化学反应的知识,对化学反应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开展实验探究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为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奠定了操作基础。
元素、原子、分子、化学式、化合价是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是学习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初步学会控制条件进行定量实验研究,能对实验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2.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3.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4.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事实或生活现象。
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并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现象和问题。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素养考点 3 直接考查化学变化前后的“变”与“不变”
例 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探究新知
【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生成物的质量大于或小于反 应物的质量这些情况?这两个反应到底遵守不遵守质 量守恒定律呢?
【提示】 实验3 盐酸+碳酸钠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实验4 镁+氧气点燃 氧化镁
实验3、4均有气体参与,实验未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所有的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新知
特别提醒
(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须遵守 的一个定律,但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 不能任意扩展到其他物理量;
(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不是部分反 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思考】以水电解反应为例,用分子原子观点说 明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 新组合成新分子。
探究新知
(1)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 为了耗尽装置内的氧气 ;
(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3)C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是 (填“是”或 “否”)。
课堂小结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 微观解释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 量也没有改变。
第十三讲:质量守恒定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暑假自学课讲义+习题(解析版)
第十三讲 质量守恒定律(解析版)一、知识储备知识点 质量守恒定律1.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2)“参加化学反应”是指反应掉的那一部分物质的质量,不是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相加,即所给的反应物不一定都参加了化学反应,可能存在过量的情况;(3)质量守恒定律揭示“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物理量(如体积)守恒;(4)记住“质量总和”。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时,不能丢掉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尤其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否则,就会出现“表面不守恒”的现象。
3.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前提:①必须发生化学反应;②当反应中有气体的参与和生成时,必须把反应置于封闭体系内。
4. 化学反应中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裂,原子重组为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曾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因此物质的质量守恒。
5. 化学反应前后的“变”与“不变”:①6个“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②2个“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③2个可能“改变”:宏观: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微观:分子的总数可能改变。
二、典例解析 知识点1 质量守恒定律例1 (2024春•山东东营区期中)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A .点燃蜡烛时,蜡烛的质量越来越少,所以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100g水完全蒸发可以得到100g水蒸气,这个规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4g木炭在16g氧气中充分燃烧必然生成20g二氧化碳D.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氧气的质量为16g【答案】D【解析】A、蜡烛燃烧的产物水与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最终总质量越来越小,但该反应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B、100g水完全蒸发可以得到100g水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选项说法错误;C、碳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参加反应的碳、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2:32:44=3:8:11,4g木炭在16g氧气中充分燃烧,氧气有剩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20g,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氧气的质量为40g﹣24g=16g,故选项说法正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1. 定义。
-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 例如: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2. 适用范围。
-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而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 例如:将10g水加热变成10g水蒸气,这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但如果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化学变化,就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1. 从原子的角度。
-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 以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为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_2+O_2{点燃}{===}2H_2O。
反应前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反应后水分子也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反应前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反应后也是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所以质量守恒。
2. 从分子和离子的角度(对于有分子或离子参加的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对于离子反应,反应前后离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改变,但离子所带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 例如在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NaOH + HCl===NaCl + H_2O中,反应前是Na^+、OH^-、H^+和Cl^-,反应后是Na^+和Cl^-以及H_2O分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离子所带电荷的代数和也不变。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 解释化学现象。
- 例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
这是因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是镁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所以氧化镁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
2. 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 在化学反应A + 3B===2C + 3D中,已知2.3gA和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为化学课程中的核心章节,其教材设计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精髓。
教材通过多个实验案例,如红磷燃烧、铁钉与硫酸铜反应等,直观展示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不变性,帮助学生构建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框架。
同时,教材注重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实质,即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的守恒,这一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分析能力。
此外,教材还强调了实验探究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设计思路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如物质的变化、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等。
然而,对于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实验演示、动画模拟等手段,直观展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质量守恒的概念。
同时,还需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的方法,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和应用。
此外,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操作能力也有待提高,需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培养。
针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可采取以下策略:实验驱动:充分利用实验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质量守恒定律的魅力。
微观解析: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实质。
问题导向: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互动合作: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共享智慧,提升学习效率。
评价反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不足、改进方法。
三、教学目标化学观念: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其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增减,质量也没有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没有改变,元素的质量
不变
,所
化学反应前后
“622”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原子种类
元素质量
物质总质量
物质的种类
不
变
改变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分子的种类
可能
分子数目
元素的化合价
改变
【课堂练习】
1.(课本P98 第2题)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Fe3+----
黄色
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提出问题】
这个规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反应都适用呢?
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无数实验证明:
反应物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
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
恒定律。
参加反应的
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生成物
生成的各物质
分子种类
原子种类
分子总数
原子总数
反应物(H2O)
1种
2种
2个分子
6个原子
生成物(H2、O2)
2 种
2 种
3 个分子
6 个原子
得出结论:
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增减,
质量
宏观上,反应前后元素的
种类
没有改变,________
数目
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种类
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质量:
m1
点燃
=
五氧化二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共38张PPT)
学以致用:
反应前 50克
反应后 40克
减少的10克变成了什么物质? 难道该实验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吗?
蜡烛燃烧 石蜡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 水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 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 该定律是我们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的结果, 你能否从微观(分子和原子)的角度来解 释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反应 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呢? (守恒原因)
装置气密性要好
方案1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总和的测定
玻璃管 细沙
注意观察:1、锥形瓶内白磷燃烧的现象; 2、气球的变化情况; 3、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
现象: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气球先鼓起后瘪掉, 3;氧气
五氧化二磷
= 结论:反应物质量总和
和
实验前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意味着不参加反应的物
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2、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不在讨论范围。
3、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是指质量守恒,而不
是体积、分子个数或其他方面的守恒。
4、“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算
在内。如气体或沉淀也应考虑。
历史资料: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查阅资料(实验前准备): 方案一:白磷自燃 ①白磷(剧毒,易自燃)存放于水中,取出时 用镊子。②燃烧时为免锥形瓶底部破裂,应在 锥形瓶底部铺上一层细沙。③白磷燃烧要消耗 空气中的氧气,所以一定要在密闭容器中实验。 ④气球的作用:缓冲作用,防止气体膨胀,瓶 内压强增大,将胶塞迸出。
该实验成功的关键: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课件(25张)(共25张PPT)
训 练
·
梯
度
升
级
3.a g氯酸钾与b 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精
题
(1)若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氯化钾,则例 解
主
·
题
举
探 究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a_-_c。) g
一 反
·
三
互 动
(2)若充分反应后,得到c
g剩余固体,
课
全
堂
能
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a_+_b_-_c,) 其g 中二氧
训 练
·
化锰的质量为__b_g__。
中不应有这三种元素以外的元素,A中含有H,B中含有S都不梯 度
升
符合题意,N2没有气味,选项C符合题意。
级
3.2010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
娥二号”卫星,此次卫星的成功发射
精 题
例
主标志着我们国家已经向探月计划迈出
解 ·
题
举
探究了新的一步。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
一 反
·
三
互动(用R表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梯 度
升
级
是含钠的化合物,将稀盐酸滴入此化合物时,放出
精 题
例
主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这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解 ·
题
举
探浊,这种化合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究
A
)
一 反
·
互动A.Na2CO3
B.NaCl
C.Na2SO4
D.NaOH 三
课 堂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
全 能
种类不变,该钠的化合物中应该含有碳元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5.1《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共14张PPT)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3: 58:0223 :58:022 3:588/ 10/2021 11:58:02 PM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1. 8.1023: 58:0223 :58Aug -2110-A 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3:58: 0223:5 8:0223: 58Tues day, August 10, 2021
•
(5)在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充分反应 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 质量
2
2
78
5
反应后 质量
待测
24
0
14
反应后x的质量= (2+2+78+5)-(24+0+14)=49
这个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反应物:z
生成物:x,y,q
Z
x+y+q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 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 1021.8. 1023:58 :0223:5 8:02August 10, 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重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
【课前预习】
1.托盘天平的使用:使用天平时,首先要检查__________,称量时,称量物放在_____,砝码放_____。
砝码要用______夹取。
2.写出两个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导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泪”哪去了呢,消失了吗?
二、自主探究:
(定量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没有变化呢?
【猜想】。
【阅读】课本P90、91实验。
▲注意: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且有剧毒,实验中要用镊子夹取,切不可用手直接取用。
【实验探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结论】
【反思评价】
1.方案一中,锥形瓶底部的细沙在何作用?为什么在玻璃管一端系一个小气球?如果不系,会有什么后果?
2.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参加
..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3.冰融化后,得到水的质量与原来冰的质量相等,这个变化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提出问题】质量守恒定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变化都适用呢?
【猜想】。
92
进行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在体系中进行。
【交流讨论】课本P93讨论中的三个问题
【阅读&思考】阅读课本P93第一段,思考以下问题:
1.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是因为,所以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在化学反应前后哪些量肯定没有变化,哪些量一定发生变化,哪些量可能发生变化?【归纳小结】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
..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2、解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有“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变,一个可能变”:
■注意:①反应物的总质量是指参加反应的;②质量守恒定律的前提是化学反应。
③所有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若有形式上不遵守质量守恒的情况,一定是有某些物质被遗漏或逸散到空气中。
)
3、应用:
⑴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例:12.4g磷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28.4g,消耗氧气________g
⑵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例:硝化甘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体: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则A的化学式为()
A.NO B.NO2 C.N2 D.N2O
解析:本题的思维切入点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所以12A 中共有12个氮原子和12个氧原子,A 的化学式为NO ⑶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组成。
例:已知铜锈在隔绝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生成水、
氧化铜和二氧化碳,由此可知,铜锈中含有_______________元素。
解析:本题的思维切入点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有人说他能使水变成油(含有大量的碳、氢元素),一本万利。
现在,他要把这项发明专利低价卖给你,你会买吗?请你揭开骗子的可恶面纱。
【阅读】书P 93、94,完成以下问题:
1.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右图化学方程式为例) ⑴质: 和 在 的条件下反应生
成 ;
⑵量:每 份质量的碳和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⑶粒子:每 个碳原子和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个二氧化碳分子。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
三、自我测评
【课堂练习】课本P 95、96.1~4
1.在A+B →C+D 反应中,反应物中A 、B 质量比为5:2,若反应生成的C 和D 总质量为28g ,则反应消耗反应物A 的质量为( )A 、14g B 、8g C 、20g D 、16g
2.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
A .碱式碳酸铜受热
B .在空气中加热铜粉
C .在空气中加热硫粉
D .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22CO
O C 点燃====+“___” “反应条件” “______” __________生成物
3.下列各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食盐逐渐溶解在水中 B.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C.空气液化后再蒸发得到气态的氮气和液态氧气 D.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
消失
4.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则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中考直通车】
5.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B.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C.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6.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7.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则化学计量数之比:
v(CH4):v(O2)等于()
A.1:1 B.1:2 C.16:32 D.16:64
【拓展延伸】
8.加热a g氯酸钾和b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g,则生成氧
气的质量为()g
A、c-(a+b)
B、a+b-c
C、a-c
D、a+b+c
9.在实验室易燃品橱柜里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试剂,小红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分析:
取2.16g该物质,使其充分燃烧,测知只生成2.16 g水和5.28二氧化碳。
请通过计算填空:(1)该物质中含氢元素____ g,含碳元素___________ g,
⑵若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g。
(若不含氧元素,此空不填)
10.某物质R在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2R +2H2O + 7O2= 2FeSO4 + 2H2SO4,则R的化学式是
()
A.FeS B.Fe2S3 C.FeO D.FeS2
1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由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量反应前后各物质
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5
反应后质量/g 未测21 10 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X中未测值为零 D.若Q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
12.某地农民将稻草秸秆粉碎后放在密闭的沼生池内发酵制沼气,发酵后的残余物可做农家
肥。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据此化学小组的同学围绕“稻草秸秆主要由哪些元素组
成”的问题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根据沼气的成分猜想稻草秸秆中主要含有碳元素、氢元素。
[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结论与解释]
⑴将稻草秸秆烘干的目的是:①干燥,使其容易燃烧;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根据以上探究,同学们得出结论,秸秆中含有C、H、O三种元素。
[反思与评价]
你认为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