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系统分析---功能

合集下载

智能交通系统需求分析及智能交通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交通系统需求分析及智能交通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交通系统需求分析及智能交通系统设计方案一、需求分析智能交通系统是为了提高交通效率、保障交通安全和提供便捷出行而设计的一种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

以下是对智能交通系统的需求分析:1. 实时交通信息:系统应能够收集并实时更新交通信息,包括路况、交通拥堵、事故等,以便驾驶员和交通管理者能够做出相应调整和决策。

2. 定位和导航功能:系统应具备车辆定位功能,以便提供准确的导航信息。

导航功能应包括最短路径规划、实时导航指引和道路建议,以提高驾驶效率。

3. 交通监控与违规处理:系统应设有交通摄像头和监控设备,用于监控交通违规行为并自动识别车牌号码。

违规行为应及时处理,并生成相应的处罚通知。

4. 交通事故处理:系统应能够及时识别交通事故并提供相应的救援措施。

事故信息应自动传输给相关部门,以便及时处理和救援。

5.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应能够自动控制交通信号,根据交通流量和状况进行调节,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拥堵。

6. 数据分析和预测:系统应能够对收集到的交通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以提供决策支持和改进交通管理策略。

二、智能交通系统设计方案基于需求分析,以下是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方案:1. 系统架构:采用分布式系统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数据存储子系统和应用界面子系统。

采用云计算技术,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扩展性。

2. 数据采集:通过交通摄像头、车载传感器等设备收集交通数据,包括路况、车辆位置、车速等。

3. 数据处理:利用机器研究和数据挖掘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和模式,并进行交通状况预测。

4. 数据存储:采用分布式存储系统,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存储,以便后续查询和分析使用。

5. 应用界面:设计驾驶员和交通管理者的应用界面,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导航功能、交通违规处理和事故救援等功能。

6.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采用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等技术,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用户隐私。

以上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需求分析及设计方案,通过该系统的实施和应用,能够提高交通效率、保障交通安全,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出行体验。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焦自玲:201430610049 王 悠:201430610005 汤 静:201430610047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 城市交通运输:就是城市区域系统内和城市 间,利用运输工具,通过时间的延迟、空间 的占用,将客货的发生点和消失点联系起来 ,使客货发生位移。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停车场 维修站 加油站 车站
交通标志 交通信号 信号灯
驾驶员 乘客 行人等
城市交通系统的总体结构
• 三、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 目标 • 目标:沟通城市中各个功 能组成部分,在安全、经 济、迅速、方便、低公害 的条件下提供最大服务, 使城市成为动态的有机整 体。 •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基本 目标又可分解为三个子目 标:提高社会效益、提高 经济效益、提高生态效益 。
• 1.城市对外交通系统边界 • 在确定边界时,主要考虑各交通运输方式的站点,要划分 到综合交通枢纽的范围内。 • 分界点确定原则: • (1)现有城市和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地理边界; • (2)各运输方式管理系统划分的行政边界; • (3)使划分到枢纽范围内的各种设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 (4)考虑组成枢纽的站点包括分解站点的等级及运量规模对 枢纽的影响,使枢纽工作有较强的可控性和独立性; • (5)满足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功能要求; • (6)民航的机场等设施既要满足城市对外交通的要求,又要 保持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立性。 • 分类:城市内站点,城市边缘站点,城市外站点。
• 二、城市交通流量分析
• • • (一)城市交通量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在道路上所通行的车辆或行人的数量,分为车流量和人流量。 1.城市交通量的时间变化

北京市某交叉口交通量和时间关系
日本和欧洲大城市平均小时交通量的变化

2交通系统分析

2交通系统分析

不变负担准则:日本节能小汽车 2如何应付这场危机?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顿公司掉
以轻心,认为美国人讲究阔气。不在乎多花汽油费.于是照样 生产耗油量大的豪华型汽车,结果跌了跟头,几乎陷于倒闭。 日本人则改变生产方针,改变汽车设计,生产出廉价而节能的 轻型轿车,使得用户在石油涨价后所支付的交通费用仍能维持 不变。




广义的解释,把系统分析理解为应用系统 工程解决问题的前期阶段工作。
狭义地理解系统分析仅是系统工程逻辑程 序中的一个步骤。有的学者又将这些狭义 理解的系统分析称为系统综合评价。


再者将系统分析称为系统工程的代名词而 两者混用,持这种观点者也很多。

系统分析的目的是帮助决策人对所要决策的问题逐步提 高认识的清晰度。
归纳起来这一方案的主要问题是:不安全、费 用大、无保证。


阿拉斯加原油输送方案


如何由阿拉斯加东北部普拉德霍 湾油田向美国本土运输原油的问题。
方案Ⅱ的优点是可以利用成熟的管道输油技术,
但存在的问题是:第一,要在沿途设加温站, 这样一来管理复杂,而且要供给燃料,而运送 燃料本身又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第二,加温后的输油管不能简单地铺在冻土里, 因为冻土层受热溶化后会引起管道变形,甚至 造成断裂。为了避免这种危险,有一半的管道 需要用底架支撑和作保温处理,这样架设管道 的成本要比铺设地下油管高出三倍。

3建立模型(模型化)
4系统的最优化 5系统的评价
建立模型预测每一方案可能产生的结果, 并根据其结果定量说明各方案的优劣与价值。 通过模型,运用最优化的理论和方法,对若干 替换方案进行最优化,求出几个替换解。 根据最优化所得到的替换解,考虑前提条件、假 定条件和约束条件,在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决定最优解,从而为选择最优 系统设计方案提供足够的信息。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分析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分析

非事故统计方法,以大样本生成,快速、定量评价小区域地点交通安全 的现状与改善措施的效果为特点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一、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依据能够客观反映事实的数据资料(例如交通 事故次数、死亡、伤人、损失、原因、地点、时间、道路、 车辆、驾驶员、行人等数据资料),进行科学的推理、判断, 从而将包含在数据中的规律揭示出来的一种分析方法。
交通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
发现交通事故隐患;预测、分析由于交通事故隐患和人的失误 可能引起的危险; 制定和选择交通安全措施、方案,进行交通安全决策; 组织并实施交通安全措施、方案; 对交通安全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改进交通安全措施,以求得最佳的效果。
上一页
下一页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Back
路面有障碍物
道路
环境
图6.2 翻车事故因果分析图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Back
T
x1
A1
A2
x2
A3 x3
A7
x8
x6
x7
x9 A10
A4
x4 A8
x5 A7
x16
x17 x8
A5
A6
A9
A8
x18
x19
x6
x7
x9 A10
x15
x11
x13
x15
x11
x20
x10
x11
x12
x10
x11
x12
x13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Back
一、绝对指标
绝对指标 是用来反映事故总体规模和水平的绝对数量。根据
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绝对指标可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前者反映某一时刻上的规模和水平。例如某一年的汽车拥有量、 人口总数等;后者反映某一时间间隔的累积数量,例如某一年 内或某一月份内的事故次数、事故伤亡人数等。

道路交通综合管控系统-平台功能

道路交通综合管控系统-平台功能

1.1平台功能1.1.1平台基础功能1・1・1.1实时视频、过车监控功能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作为视频监控综合管控平台,具备强大而便捷的视频监控及控制功能,主要能够实现视频监控前端的接入、访问,视频的实时浏览、回放以及云台控制等功能。

1,1・1,2统计功能统计功能是系统对前端所采集的往来车辆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并根据不同的业务单元的要求,以不同的形式出具统计报表,挖掘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信息。

目前系统能够对单路口、多路口、以及不同时段的车流量进行统计,并出具柱状、曲线或列表形式的日报、周报、月报和年报表。

1,1・1.3布控管理布控功能需要通过前端抓拍点位与平台数据库相互配合,以最短的时间查找到目标对象(车辆、人员等)。

通过上级单位提供的布控数据(通常是车牌号、车辆其他属性特征、人员身份及其他特征信息),综合管控平台能够将各前端采集点所采集的车辆、人员信息与布控数据比较,用以发现布控车辆,并通过平台客户端、所连接的外部设备发出通知、提示信息。

通过布控管理界面能够实现布控配置、红名单配置、批量布控以及撤控的操作,用户能够添加、撤销布控信息,并可选不同的布控方式。

平台高级功能中支持多种布控方式,包括单一车辆布控、单双号布控、单行线布控、限时禁行布控、反向布控、强力布控等。

1・1.1.4运维管理功能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具备运维管理功能,从平台角度而言,在实现前端点位接入并统一管理的基础上,能够实时获取设备在线状态,并当设备异常离线、网络故障时及时报警。

平台通过各类软、硬件模块支持外部报警输入接口,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断电报警接口用户能够通过运维管理功能界面,实时了解系统及其中的各设备当前的运行状况,当系统或设备运行异常时,系统能够将异常的情况反映在信息提示列表中,用户就能够根据异常设备的情况及时采取维护措施。

1・1,1.5外部设备控制应用功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作为多功能应用的软件平台,执行常规的业务应用流程,将数据分析、处理的结果以不同形式予以展现。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交通系统分析应用程序设计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交通系统分析应用程序设计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学院课程设计课程名称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设计题目交通系统分析应用程序设计姓名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成绩日期评语指导教师:2012年月日目录1 线性规划 (2)1.1 模型及分析 (2)1.2 Matlab求解方法 (3)1.3 Lingo求解方法 (4)2 运输规划 (5)2.1 模型及分析 (6)2.2 Lingo求解方法 (7)3 整数规划 (9)3.1 模型及分析 (9)3.2 Lingo求解方法 (10)4 与网络分析 (11)4.1 模型及分析 (12)4.2 Matlab求解方法 (12)5 预测分析 (14)5.1 模型及分析 (14)5.2 R软件求解方法 (15)5.3 Excel求解方法 (16)5.4 时间序列法求解 (17)6 参考资料 (19)1.线性规划线性规划某筑路工地同时开挖A、B两段路堑,A路堑采用牵引式挖掘机,B路堑采用液压式挖掘机,运行费用见表1。

因为受运土车辆的限制,挖掘土方量不能超过10000 m3/d,为了保证施工进度,要求路堑A每天的挖土量>=1600 m3,路堑B每天的挖土量>=3000 m3。

该工地有12名机械手可操作两种挖掘机。

试问如何分配这几名机械手,才能使每1.1 模型及分析解:设x1,x2分别为操作牵引式挖土机、液压式挖土机的机手人数,那么每天总的运行费用为:z = 394x1 + 1110x2由于受土方运输条件的限制,每天的开挖土方量必须小于10000 m3,即满足:200x1 + 1000x2 ≤10000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必须满足:200x1 ≥16001000x2 ≥ 3000因为该工地仅有12名机械手,所以有:x1 + x2 ≤ 12那么,原问题可用下列数学模型来表达:minz = 394x1 + 1110x2200x1+ 1000x2 ≤10000200x1 ≥1600s.t. 1000x2 ≥3000x1 + x2 ≤12x1,x2 ≥0该问题为线形规划问题,为求得最优解,可用Matlab和Lingo求解。

智能交通系统的框架与功能设计

智能交通系统的框架与功能设计

智能交通系统的框架与功能设计一、引言智能交通系统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项技术,以提高交通效率、降低交通事故和减少交通拥堵为目标。

本文将围绕智能交通系统的框架和功能设计展开讨论,旨在对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解析。

二、框架设计智能交通系统的框架设计是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采集与处理:智能交通系统需要利用各种传感器获取道路和车辆等各种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车速、流量、车辆类型等信息。

系统还需要设计相应的数据处理算法,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分析和处理。

2. 通信网络:为了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传输与分享,智能交通系统需要建立一套高效稳定的通信网络。

该网络可以基于物联网和5G等技术进行搭建,确保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安全性。

3. 数据存储与管理:在大数据时代,智能交通系统需要存储和管理海量的交通数据。

合理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方案不仅能够提高系统运行效率,还能为数据分析和挖掘提供坚实的基础。

4. 算法与决策: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在于基于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通过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系统能够预测交通拥堵状况、调整红绿灯时长等,以提高交通效率。

三、功能设计智能交通系统的功能设计直接关系到其实际应用效果,以下将介绍几个核心功能:1. 路况监测与分析:通过车辆和道路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道路的交通状况。

凭借这些数据,系统可以实时判断道路是否拥堵,并向用户提供最佳的道路选择。

此外,系统还能预测未来的交通状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2. 实时导航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能够为驾驶员提供实时导航服务,通过路况信息、GPS定位等,为用户规划最佳的行车路线。

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出行习惯和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导航推荐。

3. 交通事故预警: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系统能够实时监测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及时向交通管理部门和驾驶员发送预警信息。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第一至四讲)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第一至四讲)

设定问题的方法: 直观经验法; 预测法; 结构模型法; 统计分析法 。
系统指标设计:
为了对建立的模型及对各个方案进行比较, 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用统一的指标来衡量, 即系统的指标体系。
方法:效用理论; 费用 / 效益分析; 风险估计。
弄清问题 目标选择 方案设计 建立模型 最优化
决策 实施
描述一个 你熟悉的 系统
说明: (1)系统的功能及其要素; (2)系统的环境及输入、输出; (3)系统的结构(最好用框图表达) ; (4)系统属性的表现。
第二节 系统工程的概念
含义 以大型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按一定
目的进行设计、开发、管理与控制,以 期达到总体效果最优的理论与方法。
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由若干个可以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 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在一定的阶层结构形 式中分布,在给定的环境约束下,为达到整体的 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
推荐阅读书目:
《系统哲学引论》 欧文·拉兹洛 商务印书馆
《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系统论的思想与实践》
切克兰德 《系统思想的轮回》
王诺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二章 系统分析
系统生命周期的概念与阶段划分 系统分析的概念、要素与步骤 系统环境分析 系统目标分析 系统结构分析 系统评价
1、时间维
规划 拟订方案
研制 生产 安装 运行 更新
2、逻辑维
明确问题 系统指标设计 系统方案综合 系统分析(模型化) 系统选择(最优化)
决策 实施
明确问题:
分析环境对系统的要求,收集资料。
1)问题的由来与背景; 2)问题的性质与条件;
提出者、决策者、目的、环境; 资源分析:人、财、物、技术、时间 3)性质与条件的匹配程度; 4)调整达到两者平衡。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路网分析方法:通过对道路网络进行分析,确定道路的通行能力、拥堵状况以及行驶时间等指标,以便为道路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

2. 交通流分析方法:通过对车辆流量、速度、密度、流速等参数的分析,确定道路通行的效率和安全性状况,以便为交通运输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3. 交通安全评价方法:通过对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交通事故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以便针对性地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4. 交通设施评价方法:通过对交通设施的功能、性能、安全性以及功能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道路交通设施的设计优化方案,以便使道路交通设施更加合理、高效和安全等。

5. 道路规划分析方法:通过对道路规划的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交通需求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道路规划的目标,在道路规划中综合考虑需求、可行性、经济性、环境影响等因素,以便实现道路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综合交通信息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综合交通信息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综合交通信息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数量的增加,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综合交通信息分析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设计与实现两个方面来介绍综合交通信息分析系统的功能和技术实现。

设计方面:综合交通信息分析系统旨在集成各种交通信息源,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来提供精确的交通状况和预测。

该系统通常包括以下主要功能模块:1. 数据采集模块:该模块用于收集各类交通数据,包括实时交通数据、路况视频监控、交通事故报警等。

数据采集方式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交通摄像头、公共交通工具定位等实现。

2. 数据存储与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存储和管理采集到的交通数据。

可以使用关系型数据库或分布式数据库来存储数据,并建立适当的数据索引和数据结构来提高查询效率。

3. 数据预处理模块: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必须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

该模块用于数据清洗、去重、格式转换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数据分析与挖掘模块:该模块利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来从大量的交通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例如,可以使用聚类算法来识别交通拥堵点,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来预测交通流量变化,使用关联规则挖掘来分析交通事故的成因等。

5. 可视化展示模块:该模块将分析得到的结果以图表、地图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使用户能够直观地了解交通状况。

例如,可以实时显示交通拥堵区域的热力图、路况变化的曲线图等。

技术实现方面:综合交通信息分析系统的实现离不开以下关键技术:1. 大数据技术:由于交通数据量庞大,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采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海量数据的高速处理和存储,如Hadoop、Spark等。

2. 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通过对交通数据的分析来提取有用的信息。

例如,可以使用聚类算法、分类算法和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来揭示交通状况和预测未来交通趋势。

3. 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用于将交通数据与地理空间信息结合起来,实现交通状况的可视化展示。

城市轨道交通-ATP主要功能

城市轨道交通-ATP主要功能
AT P 系 统 的 主 要 功 能
二、 ATP系统的主要功能
ATP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防止运营列车超速运行,接收和 处理来自地面的信息,防止列车相撞,车辆安全停靠站台, 控制列车车门,空转和打滑防护,防止列车溜车等。 1.防止运营列车超速运行
防止运营列车超速运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防止超过线路限制速度:当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曲线 段或坡道时,往往有速度限制,运营列车不能超过线路限速 运行,否则容易出现列车脱轨或颠覆事件。
防止超过临时限速:城轨线路上有临时作业,需 要运营列车限速行驶,列车应按运营规定运行。
防止超过其他限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运营作 业需要限速的地方,列车应按运营规定运行。
提示
防止列车超速运行是ATP系统最重要的功能,也是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核心。
2.接收和处理来自地面的信息
当列车运行在轨道上时,地面轨道电路或地面的其他设 备,向列车发送运行所需信息,安装在列车车体上的ATP系 统设备会实时接收这些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和 处理,从而控制列车运行状态和运行速度。这些信息中一般 包含有列车允许运行的最大速度值、线路位置等。
3.防止列车相撞
(1)防止未开通的 进路。
(3)防止运营列车冲出尽头线。 (4)防止运营列车进入封锁区段。 (5)防止运营列车进入发生故障 的进路。
谢谢观看
防止超过列车允许最高速度:车辆的自身构造决定了 车辆所能运行的最大速度,超过这个速度值,列车可能会出 现故障,危及车辆和行车安全。
防止超过道岔弯轨限制速度:当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 有道岔,列车通过道岔弯轨时,不能超过道岔弯轨限制速度 运行。
防止超过限速区段限速:城轨线路上有故障或作业需 要运营列车限速行驶,列车应按运营规定运行。

(完整版)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各种解释

(完整版)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各种解释

1、系统:由若干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在一定的阶层结构形成中分布,在给定的环境约束下,为达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

2、系统的共性:有序性、集合性、相关性和整体性。

3、系统的特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和环境改造性。

4、组成系统的三要素:物质、能量、信息5、系统分析:是从系统长远和整体最优出发,在选定系统目标和准则的基础上,分析构成系统的各个层次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利用定量的方法提供可用的数据,借以制定可行方案,推断可能产生的效果,寻求子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策略,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6、系统分析的六要素:(1)目的(2)调查、收集资料(3)替代方案(4)费用与效益(5)模型与模拟(6)评价基础7、系统分析的准则:(1)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相结合(2)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3)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8、系统分析的理论技术基础: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控制论、信息论9、系统分析的方法论的特点:(1)研究方法上的整体化(2)技术应用上的综合化(3)管理的科学化10、系统工程方法论:霍尔(Hall)三维结构方法论(知识维、时间维、逻辑维)、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时间维:规划—拟定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行—更新逻辑维:明确问题—系统指标设计—系统方案综合—系统分析(模型化)--系统选择(最优化)--决策—实施霍尔(Hall)三维结构方法论与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相同点:问题导向、注重程序及阶段。

不同点:研究对象或应用领域、基本方法、核心内容或关键点。

11、交通运输系统的五个特征:(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2)是一个整体,相互协调,适应运输任务的需要(3)层次性十分突出(4)诸子系统的“元、部件”彼此间相关(5)发展与建设必须与外部环境相适应。

12、交通运输系统的多功能、多目标表现为:它具有运输功能、生产功能、工业功能、经济循环功能、客运服务功能、国防功能、城市功能以及区域功能。

交通系统分析第一、二章

交通系统分析第一、二章

P( 0) e t
P(h t ) e t
(2-18)
(2-19)
(2-20) (2-21)
1
D
2
2.1 交通流基本参数特性
2.移位负指数分布
1)基本公式 分布函数
P(h t ) e (t ) ,
P(h t ) 1 e (t ) ,
式中:
(2-15)
p m/ S2
m 2 /( S 2 m)
2)递推公式
P(0) p
k 1 P(k ) (1 p) P(k 1) k 3)适用条件
※ 当到达的车流波动性很大, ※
(2-16)
k 1
(2-17)
S 2 / m 大于1时。
2.1 交通流基本参数特性
1.2.4 给出方案
1.提供备选方案
2.优选备选方案 3.确定备选方案
1.3 交通系统分析方法
1.3.1 系统描述方法
系统分析的首要任务是对系统进行一个定性或定量的描述,以便清
楚地了解系统的各方面属性。从描述系统的手段来看,描述系统的方 法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1.逻辑类型 2.物理模型 3.数学模型 4.仿真模型
3)适用条件 ※ 车流比较拥挤、自由行驶机会不多的车流 2 S / m 小于1.0 ※ 观测数据表明
2.二项分布
1)基本公式 (2-10)
0 p 1 ,n为正整数; 式中: P—二项分布参数,
x Cn
n! x!(n x)!
n 式中: 0 p 1 ,n、p 称为分布参数。
p
t
2.1 交通流基本参数特性
2)递推公式
P(0) (1 p) n

(完整版)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完整版)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单选题和多选题1系统的整体性是什么任何一个元素不能离开整体去研究,元素之间的联系、作用以及阶层分布也不能离开整体的协调去考虑。

脱离了整体性,元素的机能和元素间的作用以及层次分布便失去了意义。

系统的整体性应保证在给定的目标下,使系统元素集、元素的关系集以及其阶层结构的整体结合效果为最大。

2 系统的思想核心是什么(系统科学的发展)把系统环境作为一个外部环境,系统的输入和目标作为子系统,并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建立转换过程的系统。

3 系统工程是怎么样的一门学科由于通信技术、信息科学、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基础,形成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合理地结合控制论、信息论、经济管理科学、现代数学的最优化的方法以及电子计算机和其他有关工程技术,按照系统开发的程序与方法去研究和建造最优系统的一门综合性的管理工程技术。

4 系统结构分析的核心是什么找出系统构成表征方面的规律,即系统应具备的合理结构规律。

5 在综合运输的组织和管理中,综合管理和协调的重点是什么1 货物流向流量和运输线路的协调2 地区间各运输方式的协调3 各种运输方式设备能力的协调4 各种运输方式运输组织的协调5 运价和运输费用的协调6 货运量在空间上的分布取决于什么货物发送量,货物发送吨数,货物周转量,货物平均运程。

7 均衡运价是怎么样随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当需求和供给都增加时,均衡交通量将增加很多,新的均衡运价则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原来的均衡运价。

8 交通运输通道可以分为哪几类1国际通道2区际通道3区内通道9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承担哪些交通流1区内流2区际流3国际流4中转流10 我国高速公路应该采用怎么样最合理的收费系统世界各国高速公路的收费系统通常有4中制式:均一式,开放式,封闭式和混合式。

我国采用的是封闭式收费系统。

11 系统工程的方法具体包括哪些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系统评价方法、系统仿真方法、系统预测方法、和系统决策方法等。

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的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的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的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交通运输行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领域,涉及到众多的交通工具、设施和运输环节。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督交通运输行业的运作,交通运输部开发了一套专门的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本文将介绍该系统的功能和应用,并探讨其在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效率方面的作用。

一、系统概述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是交通运输部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督交通运输行业而开发的一套综合性管理系统。

该系统将各个环节的数据集中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系统功能1. 信息录入和存储:该系统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平台,用于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和工作人员录入和存储相关的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包括车辆信息、驾驶员信息、运输路线和时刻表等。

2. 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能够根据录入的信息和实时数据生成各种统计报表,如交通流量分析、运输时效评估和事故分析报告等,为交通运输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运输管理权限控制:系统通过建立各级用户账号和相应权限管理机制,确保不同工作人员在系统中的操作权限得到严格控制,从而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管理的精确性。

4. 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将传统的纸质文件和手工操作转变为电子化的业务流程,提高了运输管理的效率和可控性。

例如,车辆运输申请、驾驶员资质审批和交通违章处罚等流程都可以在线上完成。

5. 综合监管和预警功能:通过与其他部门和外部系统的对接,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交通运输行业的综合监管,并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功能提供预警信息,帮助决策者及时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三、系统应用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涵盖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各个领域,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水路运输等。

例如:1. 公路运输管理:系统可以用于公路运输管理人员的车辆调度、路况监测和违章处理等工作。

2. 铁路运输管理:系统可以用于铁路运输人员的列车运行监控、站点运营管理和货运调度等。

3. 航空运输管理:系统可以用于航空运输工作人员的航班管理、旅客信息处理和安全监测等。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交通运输系统分析1.1.系统一般属性的含义思想及观点:系统一般属性的含义思想及观点:系统一般属性的含义思想及观点:一般属性:一般属性:1.1.1.集合性:把具有某种属性的一些对象看做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一个集合。

集合性:把具有某种属性的一些对象看做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一个集合。

集合性:把具有某种属性的一些对象看做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一个集合。

2.2.目的性:为达到既定目的,系统具有一定的功能,目的性:为达到既定目的,系统具有一定的功能,这是区分不同系统的标志;这是区分不同系统的标志;这是区分不同系统的标志;3.3.相关性:说明组成系统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特定关系。

相关性:说明组成系统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特定关系。

4.4.4.阶层性:阶层性:子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表述不同层次结构,表不同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从属关系或相互作用。

从属关系或相互作用。

5.5.整体性:具有独立功能的系统要素以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是协调存在于系整体性:具有独立功能的系统要素以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是协调存在于系统中的。

统中的。

6.6.6.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物质环境中,与外界环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物质环境中,与外界环境之间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变化。

之间的变化。

思想或观点:1.1.整体型思想和系统化观点整体型思想和系统化观点整体型思想和系统化观点;2.;2.;2.总体最优或平衡协调观点总体最优或平衡协调观点总体最优或平衡协调观点;3.;3.;3.多种方法综合作用多种方法综合作用的观点的观点;4.;4.;4.问题导向及反馈控制观点问题导向及反馈控制观点问题导向及反馈控制观点2.2.系统分析的概念及系统分析与系统工程的关系:系统分析的概念及系统分析与系统工程的关系:系统分析的概念及系统分析与系统工程的关系:1.1.系统分析是在选定的目标和规则下,分析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联系,利用系统分析是在选定的目标和规则下,分析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联系,利用定量的方法提供可用的数据定量的方法提供可用的数据,,借以制定可行方案,推断可能产生的效果,寻求系统整体效益总量最大化的策略,效益总量最大化的策略,2.2.系统分析是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分析过程和基本方法。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分析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分析
预警系统的构成:雷达、摄像头、传感器等硬件设备,以及数据处理、预 警算法等软件部分
预警系统的功能:识别车辆、行人、道路障碍物等,预测交通流量和路况,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预警系统的发展趋势:智能化、自动化、人性化,提高预警准确率和反应 速度
交通安全应急救援系统建设
建设目标:提高道路交通事故应 急救援效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
社会影响:交通事故给社会带 来不良影响,影响社会稳定和 安全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评价方 法
章节副标题
安全评价概述
定义:对道路交通安全系统进行 全面评估的方法
评价方法: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风险评估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目的:识别系统中的安全隐患, 提出改进措施
评价流程:收集数据、分析数据、 制定评价标准、实施评价、提出 改进建议
生率不同。
事故发生原因: 超速、酒驾、 疲劳驾驶等不 同原因导致的 事故发生率不
同。
事故发生后果: 人员伤亡、财 产损失等后果 的严重程度不
同。
事故造成后果
人员伤亡:每年因交通事故导 致大量人员死亡和受伤
经济损失:交通事故给社会和 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引发交通 拥堵,影响人们的出行效率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优化措 施
章节副标题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 规的宣传和教育
建立完善的道路交通安全 管理制度
强化交通安全管理部门的 监管力度
提高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 配置和使用效率
道路交通安全技术措施
智能交通系统: 利用先进的信息 技术,实现交通 信号灯智能控制、 交通监控、应急 管理等。
THEME TEMPLAT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系统功能分析大纲一、交通系统功能定义:(需要自行定义)二、交通系统功能的分类方法:(列举各种系统功能的分类方法,确定一种方法,给出交通系统功能的组成)1、分类方法简介2、系统分类法三、交通系统功能的组成(各子系统原理、实现途径、例子、子系统所衍生的系统、附属功能)1、交通系统运输功能(1)客运功能(2)货运功能(3)信息传递功能2、交通系统服务功能(1)停靠功能(停车场、飞机场、码头、车站)(2)收费功能(收费站)(3)后勤保障功能(加油站、维修站等)3、交通系统战备功能(1)应急起降功能(高速公路、快速路)(2)兵站服务功能(服务区、车站)(3)战储功能(交通枢纽)(4)防空功能(地铁、隧道)4、交通系统附属功能(1)美化功能(2)应急功能(3)促进功能(经济、科技)(4)引导功能(5)其他功能四、交通系统各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子系统之间的关系:1、系统各功能之间的联系2、子系统各功能之间的联系3、系统各功能的相互影响4、子系统各功能的相互影响五、交通系统功能特性(优势、劣势、其它)1、交通系统功能的积极方面2、交通系统功能的消极方面3、交通系统功能的整体特性六、交通系统功能需求(智能、未来需求)1、智能化需求(智能公交、智能交通、智能汽车)2、物联网技术需求(物联网技术融入交通系统)3、文化建设需求(长久性、发展性)4、“绿色交通”需求正文一、交通系统功能定义:通过对文献检索及资料查询,目前针对交通系统功能的定义尚未给出比较明确的概念,只是泛泛的对某一方面的功能给出相关解释。

例如交通信息系统的功能是在进行交通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辅助交通参与者进行决策,以实现目标。

根据交通、系统功能的定义,结合交通系统的特性,对交通系统功能给出一种解释。

交通是指从事旅客和货物运输及语言和图文传递的行业,包括运输和邮电两个方面,在国民经济中属于第三产业。

系统功能是泛指系统的整体表现。

从控制论的角度来说,系统功能是指系统的“输出”。

对无机系统来说,功能是指它们的性能;对生物系统来说是就是机能;而对社会系统应该用功效(功能和效益)更为确切。

因此,交通系统功能是指交通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行为。

二、交通系统功能的分类方法:交通系统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物质、能量、信息的转运传输功能,维系着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平稳运行。

针对系统分类的方法很多,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有决策树法、贝叶斯分类法、模式识别法、神经网络、系统论等分类法。

根据交通系统的特性及作用机理,采用系统论的方法对交通系统功能进行分类。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

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观的原子,一粒种子、一群蜜蜂、一台机器、一个工厂、一个团体等都是系统,整个世界就是系统的集合。

系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情况来划分系统的类型。

按人类干预的情况可划分自然系统、人工系统;按学科领域就可分成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思维系统;按范围划分则有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按与环境的关系划分就有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孤立系统;按状态划分就有平衡系统、非平衡系统、近平衡系统、远平衡系统等等。

此外还有大系统、小系统的相对区别。

总体来讲,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结构与功能(包括演化、协同和控制)一般规律的科学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功能是反映系统与外部环境关系,表达系统的性质和行为,分类从形式上区分产生互相对立的概念,分为重叠与非重叠分类,一元与多元分类,划分与聚合分类,系统与非系统分类。

运用系统分类法强调整体性和联系性,根据结构-功能原理,交通系统的结构决定交通系统功能。

根据系统性原理,不同的要素配置决定着不同的交通系统功能。

现将交通系统功能分为交通系统运输功能、交通系统服务功能、交通系统战备功能、交通系统附属功能四大部分。

各个大部分都包含相应子系统,子系统又具有相应功能,不同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

三、交通系统功能的组成(各子系统原理、实现途径、例子、子系统所衍生的系统、附属功能)1、交通系统运输功能(1)客运功能(一)城市的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部分轨道交通基本功能是承担城市交通运输任务,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广州地铁线网从最早的1条线5个车站发展到2011年的9条线146个车站,日客运量达到638.8万人次,占广州市内交通客运量近40%。

轨道交通的运输功能不断强大,未来城市的交通系统一将是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模式,而轨道交通系统则是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其庞大的运输功能不容忽视。

(2)货运功能(3)信息传递功能2、交通系统服务功能(1)停靠功能(停车场、飞机场、码头、车站)(2)收费功能(收费站)(3)后勤保障功能(加油站、维修站等)3、交通系统战备功能(1)应急起降功能(高速公路、快速路)(2)兵站服务功能(服务区、车站)(3)战储功能(交通枢纽)(4)防空功能(地铁、隧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14 条明确规定:“城市的地下交通干线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建设,应当兼顾人民防空需要。

”2010 年,国务院批复了22 个城市的地铁建设规划,到2016 年,将新建轨道交通线路89 条,总长达2500 公里。

届时,中国的城市地铁轨道交通里程将成为世界之最。

莫斯科早期修建的地铁由于考虑防核生化袭击,修建得很深,最深处达100 多米,有的车站分为上下4 层,地下车站都充当了防空设施。

日本于1927 年12 月30 日在东京建成第一条地铁,开创亚洲城市地铁建设的纪元。

至今,日本已有9 座城市(东京、大贩、名古屋、横滨、扎幌、仙谷、京都、神户、福冈)共建有600多公里地铁,是亚洲目前拥有运营地铁线路最长的国家之一。

二战中,日本的东京地铁用作市民防空袭掩蔽部。

而大阪地铁则被军需部门征用,改建成军需品的储备仓库,直至二战结束后,方恢复原有的地铁功能。

1969 年10 月1 日,我国第一条地下铁道——北京地铁1 号线建成通车。

这是新中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管理的第一条城市地下铁路。

由于属于民防工程,1 号线在通车后很长时间内不对公众开放,需凭介绍信参观和乘坐,直到10 年后,北京地铁才正式对外运营。

在一些经济发达省市,地铁民防工程建设更是摆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深圳地铁设防标准相当严谨,每个车站均预留了民防通道,并设计有人员疏散预案,备有专门的水电供应系统,以及其他一些专用设施,在战时,地铁车站部分掩体将作为人员隐蔽部,地下铁路隧道则作为人员疏散通道。

成都市地铁 2 号线,每一个供列车进出的隧道口都装上了厚重的防护门。

据悉,这种密闭防护门高约4.5 米,关闭后能有效隔离核辐射、冲击波、洪水等,为地铁站内的避灾群众提供安全保护。

无锡市区已建11 处大型避难所,正在建设中的地铁全部兼顾民防工程功能,市民防部门全程参与到地铁一期工程全部车站的初步设计审查中。

以上海杨高路车站为例,该地铁枢纽站位于上海浦东世纪大道终端的浦东新区中央广场下。

该车站有机结合了地下商场、下沉式广场、地下汽车库、地下自行车库、下立交、规划地铁线、公交站等。

所开发的地下空间面积达 6 万平方米(不含车站面积),大大超过了车站本身的地下空间面积。

虽然给车站施工带来难度,但对地铁车站与周边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是个极好结合,是城市容量向地下扩展的方向。

北京地铁最早的设计方案在1953年诞生,人防战备是当时地铁设计的主要功能之一。

1999年9月21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的要求,广州地铁在广州市建委的领导下研究制定了“广州地铁二号线地下段兼顾人民防空技术要求”的规范,按照人防战术技术标准建设了广州地铁二号线。

伴随着各条线路的开通,如今广州地铁隧道就是广州市区内最大的防空洞。

4、交通系统附属功能(1)美化功能交通设施是人类实现交通目的的物质载体,它由交通设施实体、城市空间和道路绿化等要素构成,它们的合理|生组织是交通设计和规划的主要目标取向。

同时,在交通的发展过程中,设施环境以其独特的设计成为不同历史阶段交通发展的文化形态。

小巷窄路、石板路是传统的交通文化形态,地铁、轻轨、立交桥和高速路则代表着现代化的交通文化形态。

一个合理有序、设计优美的交通设施不仅凝聚了人类智慧的光芒,还为自然生态环境提供了巧夺天工的人文景观。

武汉长江大桥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他是我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

全桥总长1670米。

具有民族建筑风格的两端桥头堡,以及附属建筑和各种装饰,均极协调精美,整个大桥异常雄伟瑰丽。

站在大桥公路桥桥面,眺望四周,整个武汉三镇连成一体,使人浮想联翩。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不仅是南北经济发展的动脉,更是江城一道永恒的风景。

然而,交通行业毕竟是资源占用型和能源消耗型行业,交通系统发展必然需要利用环境资源,并向环境排放一定数量的污染物。

在人类生存、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不致受损失的前提下,某一交通环境所能容纳交通系统排放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或其利用环境资源的最大使用量为环境容量。

交通发展不能突破环境容量,突破了环境容量,意味着生态资源的严重破坏,因而存在着一定时期内城市交通系统发展的规模上限。

如何让交通既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使人类生存、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不受损失,就必须运用生态交通的发展理念,把促进生态环境友好和发展,作为交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前提和道德价值。

生态交通要求交通发展不能突破这个上限。

要追求人类的交通活动会改善而不是降低自然环境质量,人类交通建设应该有意去接近、塑造自然环境的优美。

所谓的生态交通是指按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经济生态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由交通网络、交通具和交通环境组成的生态型复合交通系统。

是通过对交通和生态环境有关的环节进行系统地研究、规划、管理,使交通不仅具有输送人流、物流、信息流,支撑和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而且具备改善、美化、促进和优化周围环境生态条件的功能。

生态交通应具备适应性、超前性和进化性。

不难看出,生态交通,和以往的“交通”相比已有质的变化。

因为,以往的交通,总会对环境产生一些负效应。

比如:产生的噪声、排出的废气、侵占的土地等。

在人们的理念上,认为这是必然的,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充其量也只是我们注意点、治理一下而已。

而按“生态交通”的理念,则一方面要完成作为“交通”的特有功能,另一方面要克服交通负效应,而成为对周围生态环境具备改善、美化、促进和优化的交通。

生态交通不再是只可以拉动经济,还是资源高效的、能源清洁的、环境友好的、生态健康的、行为文明的和景观美化的交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