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师承载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使命。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和人生价值观?我自认为光靠在思想品德课上穿插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传道是远远不够的。如今学生由于法律知识的缺乏,无意识的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并且呈上升趋势,大量未成年人犯罪的例子已经向教育敲响了法制教育的警钟,为此,课堂已成为实施法制教育的首选。我在美术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传授有关的法律知识,对加强他们的法制观念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增强法制意识。

1、艺术欣赏与法律问题相互结合。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必将会运用众多艺术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体验,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这些艺术作品的的同时,不妨尝试一下渗透法制教育于其中。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9课《精美的邮票》一课中,我首先让学生欣赏邮票图案独特的构图和丰富多彩的内容,认识邮票这一独特的美术作品的同时,适当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让学生知道保护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是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本课的学习,除了让学生了解邮票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外,我还让学生思考相关法律问题,增强法制意识。

2、有机渗透法制知识。我在让学生尽情欣赏邮票的同时,提出

问题:老师这里有一封破损的邮件,是一位小朋友为了集邮而私自把别人的信给撕了,请问这种行为对不对?学生讨论后师小结: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它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随后,我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三条,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中的相关内容,思考相关法律问题,增强法制意识。

二、在课文教学中插入“法”

课文教材相当一部分篇目都涉及到一些法制常识,这就要我们教师不应该消极回避这些知识,而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讲述课文相关法制知识的重大责任。

在三年级下册第15课《民间绝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何振东说把家里祖母的贵重物品(馿皮影)在未得到家长同意的情况下送给了他的好朋友毛星月,以此来表示小伙伴之间的友谊。家长则因为物品的贵重而要求索回,这就形成了一个从道德与伦理角度都不容易讲清楚的问题。究竟是顾及孩子们之间有友谊重要,还是孩子应该听大人的话重要?事实上,如果仅仅从道德伦理的角度讲,这确实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孩子与家长双方似乎都有自己的理由,似乎谁都没错。怎样才能对此给出较有说服力的解释呢?只能从法律的角度寻求答案。

《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18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第十六条则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由此可见,何振东把馿皮影在未得到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就送给毛星月这件事究竟是否正确,首先应该看

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规定。

根据两学生的年龄都在10岁以下,因此“何振东”的行为应该得到法定监护人(即家长)的同意,何振东在并没有取得法定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就把家里的贵重物品馿皮影送给毛星月显然是不对的。因此,对何振东究竟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正确的回答是首先应该按法律办。

三、从法制视角去讲解。

有一次课间活动时,胡志梁哭兮兮的跑来告我,说谢洪柱捡得他的五元钱不还。当我把两人都叫到身边,了解了事情真相后,我便对他们讲说了古人“路不拾遗”的故事,并解释说,如果我们捡到别人遗失的贵重物品不想返还并且占为己有,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这种行为就属于盗窃行为。当谢洪柱听完后说:钱是我捡来的,我当时也不知道是谁掉的,没有归还给胡志梁,是我不对,我可不想当盗窃犯。随着边把钱还给了胡志梁。

另外,我还有意识地给学生灌输一些法律知识,告诫学生不能允许自己有不良的想法和行为。学生如果那一天无意之间违犯了国家法律的某条规定,一定要积极主动地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妥善解决。

实践证明,在美术教学中把法制教育引入美术教学,适时地渗透法制教育,可以将学生的“生活世界、书本世界、精神世界”联系起来,实现美术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时代,使美术教学既加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又提高了学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