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集训1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合集下载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阶段一 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Word版含答案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阶段一 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Word版含答案

第3讲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一、先秦时期的思想(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剧烈变化。

(1)经济:铁犁牛耕开始使用,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萌芽。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出现私人讲学,形成一些思想。

“士”的崛起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核心论点:诸侯争霸、社会大变革推动了士阶层的崛起,士阶层的崛起促进了百家争鸣的兴起,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2.流派:主要有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等流派。

3.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

4.影响(1)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文化: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先秦诸子思想学派人物思想主张影响儒家孔子(1)政治:①思想核心是“仁”;②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③“克己复礼”(2)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3)整编文献:《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首创私学,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孟子(1)政治:①“仁政”;②提出了“君轻民贵”的民本思想(2)伦理:主张“性本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荀子(1)政治:①礼法并施,以礼教为主;②“君舟民水”(2)伦理:提出“人之性恶”道家老子(1)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2)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3)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开创道家学派庄子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道家思想得到发展法家韩非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加强君主集权;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发展趋势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无等级差别的爱,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代表下层民众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对百家争鸣的评价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这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充当了变革的舆论制造者和鼓吹者,二是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三是充当了变革的实践者,四是充当了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核心论点: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必然要求冲破西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的阻碍;新兴地主阶级的成长,要求改变现状,获取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新兴知识分子的独立兴起,自然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舆论制造者的角色。

第1讲 先秦时期政治制度 课件-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高中历史精品公开课

第1讲 先秦时期政治制度 课件-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高中历史精品公开课

【真题演练】本题考查目的:宗法制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
(2019·全国Ⅰ卷)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
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
B 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二、西周政治制度
经济: 商周时期井田制下的集体耕作,到春秋
战国以来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 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 转化。
思想: 文化从“学在官府”到私学兴起,“百家 争鸣”现象出现,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基础; 文学体裁丰富多样,各具特色; 实用科学是科学发展的特点。
考查内容:宗法分封制、小农经济、儒家思想。 考查趋势: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和奠基
时期,高考命题依旧会集中在中国传统政治制 度、经济基础的内容考查上。同时注重中华民 族认同角度的考察。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政治形式
(一)早期国家的出现 1、时间:约五千年前 2、地点:黄河、长江流域 3、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生产力进步) 4、标志:5方面(金属器具使用、贫富分化产生、 文字成熟、城的出现、礼制初成)
人祸,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宗周灭亡,王纲解组,那一个庞大
的网络,一旦崩散。
——许倬云《我者与他者

二、西周政治制度
(一)西周建立: (二)制度建设:
1、分封制 (5)评价
积极: ①前期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大疆域;②传播了周文化;
③周王确立天下共主地位,政治秩序稳定
局限: 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土地管理权、行政权和军
【阅读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分封制

22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训练1 夏、商、西周的政治和经济 人教版

22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训练1 夏、商、西周的政治和经济 人教版

第一单元从祖国历史的开篇到封建大一统——先秦和秦汉课时训练1 夏、商、西周的政治和经济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私有制开展的结果和阶级对立的产物,表达了历史的进步。

完成1—4题。

1.由“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开展,是历史的进步。

中国第一个破坏禅让制,继承王位,实行“以天下为家〞的人是〔〕A.禹B.启C.汤D.纣答案:B解析:禹通过禅让制继承部落联盟首领的职位,他虽然有意让启得到实际的锻炼,但没有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启破坏了禅让制,直接继承了禹的位置,实行王位世袭制。

2.王位世袭制有悖于原始社会的“大同〞思想,但它取代禅让制却是历史的进步。

这是因为王位世袭制〔〕A.代表先进阶级的利益B.是生产力开展的结果和进步要求C.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D.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标志答案:B解析:王位世袭制是私有制开展的结果,而私有制那么是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开展的产物,所以说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开展的结果,它适应了生产力的开展,表达了社会进步要求。

3.你肯定赞成“夏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开端〞这一观点,论证这一观点的最主要论据是……〔〕A.夏朝出现了奴隶和奴隶主B.夏朝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朝代C.奴隶制国家机器建立D.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答案:C解析: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奴隶和奴隶主阶级,“最早〞的“朝代〞不能说明是奴隶制政权的性质,王位世袭制只是奴隶制政权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奴隶主掌权是通过国家机器对奴隶和平民等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

4.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但不可否认,奴隶社会是残酷的。

以下史实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人祭〞B.“人殉〞C.炮烙之刑D.奴隶集体耕作井田答案:D解析:“奴隶集体耕作井田〞是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表现,表达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要求,是当时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

炮烙之刑典型地表达了统治者的残暴。

统治者的个人意志品质对历史开展的影响很大。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人民版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人民版

课后限时集训(十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公元前679年,齐国会盟诸侯达成协定,“市赋(市场交易税)百取二,关赋(道路通行税)百取一”。

公元前678年,齐国再度会盟诸侯,达成“修道路,偕度量,一称数(统一斤两称数)”的协定。

材料反映了( )A.交通改善便利了商业发展B.区域之间长途贸易兴盛C.区域性统一市场日渐形成D.齐国通过会盟成为霸主C[齐国会盟诸侯,达成改善交通、统一税收与度量等协定,这有利于春秋时期区域性统一市场的形成,故C项正确。

]2.春秋初期大国争霸,“通商惠工”的口号被提出,随后自由商人兴起。

大约在战国中期,特别是在秦国商鞅变法时制定了重农与抑商相结合的一套完整政策,重农抑商成为一种基本国策。

这一政策转变的目的是( )A.调整官商与私商的关系B.维护小农经济的基础地位C.解决政府与商人的矛盾D.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B[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

抑制商业发展是为维护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故B项正确。

]3.下表是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据此可知当时( )C.政府鼓励商业发展D.工商业经济不断发展D[“不抑兼并”是北宋的土地政策,材料体现了北宋时期商税的变化,二者之间无直接关联,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北宋政府财政收入的组成状况,故B项错误;宋朝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中北宋商税的迅速增加,反映了北宋工商业经济的发达,故D项正确。

]5.宋元时期政府在主要港口都设有专职外贸管理机构——市舶司,负责管理、征舶税、收舶货等。

政府还制定了《市舶则法》,规定商人出海贸易必须先提出申请,经市舶司批准,始能成行。

外国商人领取市舶司颁发的“验符”或其他官方凭证方可从事贸易活动。

由此可见,宋元时期( )A.政府注重规范海外贸易 B.强调内外贸易平衡C.开始设立对外贸易机构D.严格限制海外贸易A[材料表明,宋元时期政府通过设置市舶司和颁布《市舶则法》对中外贸易进行管理,这体现了这一时期政府对中外贸易的规范管理,故A项正确;材料未反映中外贸易的发展情况,故B项错误;C项错在“开始设立”;材料反映的是对中外贸易的管理,不是限制,故D项错误。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含解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含解

课后限时集训(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大连双基)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指出:“西周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

各级宗族成员,都要以各级‘宗子’为中心,表示‘尊祖’和‘敬宗’。

”西周这样做主要是( )A.强调家族等级B.防止贵族内部纷争C.强化尊祖敬宗D.维护天下共主局面B[根据材料宗族成员尊祖敬宗,目的是为了维护天子政治上的唯一性和宗法关系上的唯一性,宗法制的内容继承上的唯一性可以防止贵族内部纷争,故B项正确。

] 2.(2018·昆明二模)殷商晚期,商王的配偶逐渐有了妻妾之分。

在此基础上,西周将其进一步严格化,并将其由天子、诸侯推广到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阶层。

这一变化( ) A.强化了天子权力B.有利于加强政权稳定性C.降低了女性地位D.标志着贵族政治的形成B[材料没有体现出天子权力的强化,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殷商晚期贵族阶层等级进一步严格化,有利于解决贵族内部纷争,加强政权稳定性,故B项正确;材料“逐渐有了妻妾之分”,配偶等级区分与降低女性地位无关,故C项错误;夏朝王位世袭制标志着贵族政治的形成,故D项错误。

]3.周灭商后,面对广大的土地和空间,摈弃了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而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的异姓诸侯,让他们去为国家为国王拓荒、保土和安民,推广了周天子的一统政治。

这说明,西周分封制( )A.统一了各国的治理模式B.体现了国家整体观念C.保证了政治秩序的稳定D.强化了地方自主意识B[由材料“周灭商后,摈弃了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可知周改革了夏商时期的治理模式而非统一各国治理模式,故A项错误;保证政治秩序稳定的是宗法制,故C项错误;分封制强化了国家观念而非地方自主意识,故D项错误。

]4.(2018·乌鲁木齐二模)周代爵制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畿外和畿内诸侯而言的“公、侯、伯、子、男”;二是对周王室和各诸侯国内部官员而言的“公、卿、大夫、士”。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1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教学案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1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教学案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时空坐标·单元概览][阶段特征]先秦是指秦朝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这一时期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基本奠定。

[时空坐标][整体感知]政治—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到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最高统治权力传承秩序逐步确立和完善;西周实行分封制,但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政治制度由贵族政治开始向官僚政治转变。

经济—农业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过渡;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小农经济模式逐渐形成;手工业和商业出现并发展。

文化—“百家争鸣”是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文学方面,诗歌成为当时代表性的文学形式。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先秦时期的政治[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2.神权色彩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商朝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王位世袭制按血缘关系传承王位。

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家天下”取代“公天下”的开端,也是历史的进步。

二、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3.内容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核心内容土地和人民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楚等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诸侯权利再次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级序列天子——诸侯——卿大夫——士4.影响(1)积极:周朝初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稳定了当时的统治秩序,使周朝的政治文化得以稳定延续。

(2)消极:周朝后期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是导致诸侯分裂、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源。

2021版高考历史(人教版通史)一轮复习课件:阶段二 第1讲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

2021版高考历史(人教版通史)一轮复习课件:阶段二 第1讲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

拓展①北方: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_长__城___和“直道”。 (2)疆域③②“岭西 南南 :夷 平” 定岭 :开 南并 辟置 “郡 __五_,尺__实道__施__军”事,镇并守在和其行中政部管分理地。区任命官吏。
(3)影响: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4.选官制度:察举制 (1)概况: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2)选官标准:孝廉。 (3)特点: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具有封闭性的特征。 5.外戚宦官专权 (1)西汉后期,重用外戚与宦官,政局混乱,国家权力削弱。 (2)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即位,大多年龄较小,外戚宦官轮流控制朝政。 6.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东汉时期,“累世公卿”的豪族把持着东汉从中央到地方的政 权,豪强地主成为一种地方割据势力。
2.手工业的进步 (1)概况:汉武帝以后汉时期,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b.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②制瓷业: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纺织业 a.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b.丝织技术相当成熟,能织出二十多个花色品种。 c.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欧亚。
秦朝政治制度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 自从秦始皇统一了当时的“天下”,中国即成为一个长期整合的政治体……中国, 作为一个政治单元,能够有长期的凝聚性,固然由于其地理环境自成格局,但也由于国 家形态具备一定程度的稳定性。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核心论点:秦朝的统一和制度创新,推动了中国文明的传承,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形成、发展。
四、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1.农业的发展 (1)耕作方式 ①西汉赵过推广___耦__犁______,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 ②汉朝以后,___铁__犁_牛__耕_______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耕作技术 ①西汉时,赵过推广代田法。 ②西汉发明播种工具耧车。 (3)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4)水利灌溉:汉朝出现漕渠、白渠、龙首渠等。

2021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第1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含解析)

2021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第1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含解析)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长沙市高三统一模拟)考古发现,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出土的青铜器,其艺术特征与黄河上游地区发现的如出一辙,在北京和长江中游地区出土的青铜器中也具有类似特征。

这得益于()A.工官制的发展B.礼乐制的普及C.宗法制的促进D.分封制的推动答案 D解析材料表明,黄河下游地区与黄河上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以及北京出土的青铜器艺术特征几乎如出一辙,这一状况主要得益于商周时期推行的分封制,其加强了全国各地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D项正确。

2.(2020·广东百校联考)公元前715年,鲁隐公向众仲询问关于赐姓的问题。

众仲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

”这说明当时()A.诸侯国对地方管理松弛B.血缘宗法观念开始形成C.分封与族的发展合而为一D.周王赐姓命氏的权力丧失答案 C解析材料大意是天子立有德之人为诸侯,根据他的出身血统赐姓,又根据分封他的土地命名氏。

诸侯对于卿大夫,以其字作为谥号,后人便当作族号,即分封与族的发展合而为一,故选C项。

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血缘宗法观念在西周之前就已出现,排除B项;材料中周王赐姓命氏的权力没有丧失,排除D项。

3.(2019·四川达州一诊)商朝王畿周围散布着许多臣服于商的部落、部族,其首领被赐予侯、伯等封号,诸侯与商王是分散的臣服关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而周王把亲族、盟友分封出去,建立诸侯国,欲形成对天下的有效控制。

从历史发展看,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A.形成了对天下的有效控制B.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C.包含有大一统的政治理念D.是对商朝制度的继承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商朝各诸侯国与王室是臣服关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西周则通过分封亲族、盟友,建立诸侯国,受分封的诸侯国实际上是由周王室控制的领属地。

与商朝相比,西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臣属关系更加明显,所以周朝的分封制含有统一的理念倾向,故C项正确。

2021版高考历史(人教版通史)一轮复习课件:阶段一 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2021版高考历史(人教版通史)一轮复习课件:阶段一 第3讲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林存光《孔子新论》 【史料解读】 (1)解读史料中的图片,分析图片中的内容,要注意图片下方的注释。第一幅图片把握图 片中孔子的神态,第二幅图片注意注释中的关键词“周游列国”。 (2)史料二总结了孔子所倡导的仁人君子之道。
【问题思考】 (1)史料一两幅图中孔子的造型分别反映了什么精神? (2)史料二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 试答:
创私学,被后人尊称为
“至圣”
(3)整编文献:《诗》《书》《礼》《易》《春秋》等
儒家
(1)政治:①“仁政”;②提出了“__君_轻__民_贵_____”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 的民本思想
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
(2)伦理:主张“性本善”
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
(1)政治:①礼法并施,以礼教为主;②“君舟民水” 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核心论点: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必然要求冲破西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的阻碍; 新兴地主阶级的成长,要求改变现状,获取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新兴知识分 子的独立兴起,自然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舆论制造者的角色。这一切的合力,推动了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二、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 1.科技
【提示】 (1)图一中慈眉善目的孔子两手相交,手心向上放在胸前,身子向前略倾,表 现出谦恭礼让;孔子所行的是揖礼,孔子作揖,传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和” 的精神。图二再现了孔子实施自己政治主张的顽强不息精神。 (2)品德: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
先秦儒学的基本特征 1.政治特征 (1)重视传统,注重继承。 (2)政治和伦理相结合。 (3)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德治,以德为主,德刑相辅,强调为政以德。 (4)重人治:注重对人进行引导的礼治,而不是对人实施纯粹强制的法治。 (5)在天与人的关系上重于人事,虚于天命。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第1单元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课后限时集训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第1单元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课后限时集训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先秦时期的中国将对图腾的崇拜转化为对祖先的崇拜,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而后又发展为对祖宗的崇拜。

该变化有利于( )A.弱化神权的影响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宗族观念的强化D[从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根据题目中“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可知强化了神权统治,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秦朝时期建立中央集权制,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时间是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变法之后,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对祖先的崇拜”有利于强化宗族观念,故D项正确。

]2.《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武王此举主要是为了( )A.体现新政权的合法性B.分封功臣以巩固政权C.学习圣人的英明之举D.体现天下为公的精神A[武王分封先代贵族意图得到先代贵族对新政权的认可,故A项正确;材料中武王未分封功臣,故B项错误;材料中武王分封先代贵族后代,并未提及学习圣人之举,故C 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天下为公的观念,故D项错误。

]3.据记载:公元前892年,西周懿王崩,其叔父辟方以“德望”被宗室诸侯“拥立”为王,是为孝王。

“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

”这反映出当时( )A.血缘宗法制是基本政治制度B.王位继承依据贤能而非长幼C.嫡长子并无优先继承的权利D.诸侯争霸导致王室地位衰落A[根据材料中西周王位在“西周懿王崩,其叔父辟方以‘德望’被宗室诸侯‘拥立’为王,是为孝王”说明当时崇尚血缘宗法制,故A项正确;材料中“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说明当时是传位于懿王之子,不是依据贤能,故B项错误;材料中懿王太子燮在孝王后继承王位,这说明仍是嫡长子优先继承,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诸侯争霸的信息,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一轮核心考点讲练 专题01 先秦政治制度(含答案)

高考历史一轮核心考点讲练 专题01 先秦政治制度(含答案)

专题01 先秦政治制度考点分析预计2022年的高考仍然会侧重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理念,结合具体史料分析先秦政治制度发展演变过程,分析从商到周的统治变化、分封制度的具体运行状况、礼乐制度受到的冲击。

必背知识一宗法制1.内涵:宗法制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亲疏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权力和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特点: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大宗与小宗关系是相对的;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3.影响(1)对西周的影响:以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王位世袭制以及等级森严的分封制,构建起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统治网络,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

(2)对后世的影响①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也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的王位继承的嫡长子制等原则的形成。

②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

③宗法制对今天而言,其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但是过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二分封制1.内容: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

3.义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派兵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4.评价:起初有利于巩固统治、扩大疆域;但后来出现了诸侯争霸战争,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造成国家分裂割据。

考点一宗法制01 家国同构:重视个人和家庭、家庭和国家、宗族和国家的联系,强调血缘和政治的结合是高考宗法制比较重要的的考法,主要的目的是强化家国情怀观念02 嫡长子制:嫡长子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它主要的价值是通过天命确定王位继承人,一定程度较少了王位继承的争斗,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

通史版2021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先秦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学案含解析.doc

通史版2021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先秦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学案含解析.doc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一 先秦时期农业的发展1.耕作方式 耕作方式时间 农耕工具 刀耕火种 原始社会 人们使用石刀、石斧砍树木焚烧,用01石犁翻土播种石器锄耕 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

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02耒耜、石锄、石犁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逐渐推广(“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1)商周时期懂得了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技术。

(2)03垄作法。

3.水利灌溉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

4.经营方式(1)04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小农经济(个体农耕)①开始出现:春秋战国。

05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生产力提高,封建06土地私有制确立。

07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08基本模式。

⑤评价⎩⎪⎨⎪⎧ 积极⎩⎪⎨⎪⎧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

小农经济是推动09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消极⎩⎪⎨⎪⎧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要承受沉重的徭役,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小农经济十分脆弱,容易破产。

5.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商周时期:井田制⎩⎨⎧ ①一切土地属于10国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②国王层层分封土地,受封者世代享用, 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并向国王交纳贡赋。

“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3春秋战国:土地私有制确立⎩⎪⎨⎪⎧①税制改革: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 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②法律确认:秦国11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此后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为田开阡陌封疆”二 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1.经营形态 (1)01大作坊生产;生产不计02成本,产品大多精美,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2)03民间消费的产品。

(3)04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一第2讲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高效作业人民版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一第2讲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高效作业人民版

第2讲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青岛三模)二里头文化遗址(公元前1800~前1600年前后)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

这说明二里头文化( )A.属于文明时代B.实行分封制度C.形成早期国家D.属于部落联盟解析:选A。

据材料可知,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有制陶、铸铜作坊,出土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这说明二里头文化属于文明时代(由于文字的发明和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这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故选A项;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材料不涉及这一方面,排除B项;氏族制度向政权制度(军队、监狱等)的过渡,以及阶级的划分和对立,构成了早期国家的时代特色,材料未体现这方面,排除C项;部落联盟是指原始社会末期几个亲近部落由于某种需要(主要是战争)结成暂时或永久性的联盟的社会组织,二里头文化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时期,不属于部落联盟,排除D项。

2.(2020·重庆杨家坪中学月考)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到,商民族虽已从事农业,但在商朝五百多年的历史中,迁都的次数在六次以上,而且甲骨文上有经常狩猎的记载。

材料中作者旨在强调( )A.商朝游牧习俗浓厚B.商朝贵族经常狩猎C.商朝都城一直不固定D.商朝统治者不重视农耕解析:选A。

材料中迁都频繁、“经常狩猎”等都是游牧习俗的体现,故选A项;材料中讲到的是甲骨文上有经常狩猎的记载,不能表明局限于贵族,排除B项;盘庚迁殷后,商朝都城基本固定下来,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统治者不重视农耕,排除D项。

3.(2020·安庆示范中学联考)春秋时期,土地耕作制度从休耕制开始向连种制过渡,出现两者并存的局面,到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主导地位。

专题01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备课

专题01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备课
经济:农业,夏商西周时期,土地国有制确立;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推广
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同时小农经济产生。手工业,夏商西周是 青铜时代,政府严格管理工商业,实行“工商食官”政策;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 商业,春秋战国商业繁荣,私商群体形成,同时重农抑商政策逐步确立。
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学在官府被打破,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科技成就,
土地兼并和租佃经营
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 耕作技术:垄作法 生产模式:精耕细作
耕作方式:个体农耕(小农经济)产生 产生原因: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表现: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特点: ①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②稳定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自给自足。 ③封闭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④脆弱性:小农经济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 ⑤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 ⑥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
宗法制(血缘维系)
材料:“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
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1.直接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土地和财产上的矛盾
根本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稳定 2.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 内容 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王位及各种爵位由嫡长子继承。 ②大宗和小宗关系: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③周王的地位:周王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江苏专用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_先秦试题含解析

江苏专用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_先秦试题含解析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先秦时空定位【阶段特征】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

依据阶段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时期——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公元前771年);重大社会转型时期—-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

政治方面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确立、发展及逐步瓦解。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国家的出现为重要标志,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经济方面 小农经济逐步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发展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从井田制发展为土地私有制;井田制瓦解到土地私有制出现,小农经济模式逐渐形成;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出现并发展思想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百.文化方面家争鸣...”.。

.教育从“学在官府”到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体裁多样,时代特色鲜明【考情探究】5年考情备考策略考题分布考查角度考情综述2019江苏单科,1,3分井田制近几年考题对本单元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关注社会热点的隐性考查,注重考查核心价值观引领,如制度创新等(1)重点掌握重要的历史概念,理解其内涵和外延(2)重点关注春秋战国时期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井田制到私有制的社会转型。

把握诸子百家思想的特点,理解其产生的社会根源2017江苏单科,1,3分青铜器2016江苏单科,1,3分宗法制的内涵与特点2015江苏单科,1,3分分封制必备知识篇固本夯基【考点集训】考点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

东周桓王即位后,周郑交恶,桓王联合陈、蔡、虢、卫等国讨伐郑国,最后双方在纟需葛开战,郑国将领祝聃射中桓王肩膀,但郑庄公未乘胜追击,仍遣使慰劳桓王。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先秦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课后限时集训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先秦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课后限时集训

第 1 讲先秦期间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时间:45 分钟分值:85 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 小题,每题 4 分,共48 分)1.先秦期间的中国将对图腾的崇敬转变为对先人的崇敬,将英豪与先人重合,将先人英豪化和神化;尔后又发展为对祖宗的崇敬。

该变化有益于( )A.弱化神权的影响B.中央集权制的成立C.土地私有制确实立D.宗族观点的加强D [ 从图腾崇敬到先人崇敬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依据题目中“将英豪与先人重合,将先人英豪化和神化”可知加强了神权统治,故 A 项错误;联合所学知识,秦代期间成立中央集权制,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联合所学知识,土地私有制确实即刻间是在战国期间的秦国商鞅变法以后,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依据题目中“对先人的崇敬”有益于加强宗族观点,故D项正确。

]2.《史记》记录:“武王追忆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以后于焦,黄帝以后于祝,帝尧以后于蓟,帝舜以后于陈,大禹以后于杞”。

武王此举主假如为了( )A.表现新政权的合法性B.分封元勋以稳固政权C.学习贤人的英明之举D.表现天下为公的精神A [ 武王分封先代贵族企图获得先代贵族对新政权的认可,故A 项正确;资猜中武王未分封元勋,故 B 项错误;资猜中武王分封先代贵族后辈,并未说起学习贤人之举,故 C项错误;资料并未表现天下为公的观点,故D项错误。

]3.据记录:公元前892 年,西周懿王崩,其叔父辟方以“德望”被宗室诸侯“拥立”为王,是为孝王。

“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

”这反应出当时( )A.血缘宗法制是基本政治制度B.王位继承依照贤良而非长幼C.嫡长子并没有优先继承的权益D.诸侯争霸致使王室地位衰败A [ 依据资猜中西周王位在“西周懿王崩,其叔父辟方以‘德望’被宗室诸侯‘拥立’为王,是为孝王”说明当时崇尚血缘宗法制,故 A 项正确;资猜中“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说明当时是传位于懿王之子,不是依照贤良,故 B 项错误;材猜中懿王太子燮在孝王后继承王位,这说明还是嫡长子优先继承,故C项错误;资猜中并未波及诸侯争霸的信息,故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限时集训(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合肥二模)殷墟甲骨卜辞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考察卜辞可以发现,商代的宗教崇拜经历了从图腾神崇拜到自然神崇拜再到血缘祖先崇拜的过程。

这反映了( )A.宗教信仰逐步确立B.王权统治的神秘性C.人本意识日益显现D.宗法观念的制度化C[根据题干“商代的宗教崇拜经历了从图腾神崇拜到自然神崇拜再到血缘祖先崇拜”可以看出,由神本文化居统治地位到人开始敢于挑战神的权威,故选C项。

] 2.(2019·洛阳一模)商周时期对异族群体的经略方式存在差异,商人与异族建立的多是一种或稳定或不稳定的联盟关系,而周人则直接将姬姓贵族分封到这些异族聚居区。

这一变化旨在( )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贵族专权C.维护统治秩序D.增进文化认同C[由材料“周人则直接将姬姓贵族分封到这些异族聚居区”可知,通过同姓与异姓的交错杂居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故选C项;商周时期并未实现中央集权,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而非贵族专权,故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增强文化认同,故排除D项。

] 3.(2019·衡阳联考)西周时期,有彝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上载有“铸兹宝簠,以享以孝于大宗皇祖、皇妣、皇考、皇母”和“其万年子子孙孙永用享孝于大宗”等语句。

这些铭文反映了当时( )A.宗法关系与皇权相结合B.血缘关系影响政治生活C.祭祀旨在宣扬君权神授D.僭越周礼的行为被遏制B[本题考查西周时期血缘关系对政治的影响。

皇帝制度创立于秦朝,西周并无“皇权”一说,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大宗皇祖、皇妣、皇考、皇母”和“子子孙孙永用享孝于大宗”强调了大宗的特殊地位,宣扬了血缘继承关系,因此西周时期将大宗的地位刻在青铜器上体现了血缘关系对政治生活的影响,故B项正确;君权神授指君主的权力由神授予,材料表明君权源于大宗血缘继承,故C项错误;材料与僭越周礼无关,故D项错误。

] 4.(2019·南充三模)《左传》记载:“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

此外,天子和诸侯还经常举行“合族之食”的典礼。

材料反映了周代( )A.民间的宗法关系比较浓厚B.利用宗族关系来维护政治统治C.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利相同D.分封制是维系西周统治的基础B[根据材料可知,周天子和诸侯受到宗法关系的影响,在某些仪式中,相同血缘或近亲血缘的诸侯会受到优待和尊重,这有助于维系统治,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间的宗法关系”,故排除A项;根据“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可知,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利不相同,排除C项;D项材料未体现。

]5.(2019·南通调研)在周代,属于不同宗系、处于不同等级的人,按照尊卑亲疏关系的不同,遵守各不相同的礼仪,拥有各不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这种复杂而制度化的等级关系( )A.加强了周朝的中央集权B.强化了人们的角色意识C.促进了贵族内部的平等D.造成了宗法制度的衰落B[材料表明周代不同宗系、不同等级的人遵守各不相同的礼仪,拥有各不相同的权利和义务,这种等级关系可强化人们的角色意识,故B项正确;在周代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加强了周朝的中央集权”既不符合题目主旨,也不符合周代实际,故排除A项;根据题意可知,宗系和等级不同,拥有的权利和义务也各不相同,不能反映贵族内部的“平等”,故排除C项;“按照尊卑亲疏关系的不同”遵守不同的礼仪,这充分体现了宗法制的精神,故排除D项。

]6.有学者指出:“西周自觉挪用了宗法和血缘关系来建构大国体制,但不可忽视的是,西周分封了一部分功臣,建立了一些异姓诸侯国。

从当时看,这不过突破了宗法原则,是例外;但后来的历史表明,这其实是伟大的先例。

”此处“先例”指的是( ) A.向精英政治发展的重要一步B.开始摆脱宗法礼制原则的束缚C.尝试构建中央集权大国体制D.分封是对宗法制的创造性运用D[西周在以血缘关系为指导分封亲戚的基础上分封功臣以巩固王室统治,体现出分封制是对宗法制的创造性运用,故D项正确。

题干与精英政治无关,故排除A项;西周十分重视宗法礼制原则,故排除B项;秦朝建立中央集权体制,故排除C项。

]7.(2019·青岛二模)西周初年,武王之弟康叔封于卫,周公作《康诰》《酒诰》等告诫他“元恶大憝(奸恶),矧惟不孝不友”。

《周礼》中又强调“父子不得相诉,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

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A.家族政治与道德观念相结合B.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C.初步确立起儒家伦理道德D.社会秩序保持长期稳定A[材料中两句文言文的大意是:不孝、不友等行为被视为罪大恶极,应该依法惩办,毫不宽宥;子女状告父母违背了上下之道,属于大不孝。

这反映了西周家族政治与道德观念相结合的特点,故A项正确;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故C项错误。

]8.我国古代历法起源很早,原始社会末期可能已出现原始历法。

夏朝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物候历《夏小正》。

这表明( )A.原始历法诱导了原始农业的产生B.古代重视利用物候知识发展农业C.原始历法适应了小农经济的发展D.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形成农时观念D[解读题干可知,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并迅速发展,有关农时观念和知识的历法也随之应运而生,故选D项。

]9.甲骨文中有田、畴、禾、穑、麦等字,又有酒、鬯(音同畅,香酒)等字;有“祭鬯至百卣(音同有,酒器)”记载。

这说明当时( )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家庭手工业的形成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农业生产有所发展D[题干“甲骨文中有田、畴、禾、穑、麦等字”信息表明当时农业生产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故选D项;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在封建社会,故A项错误;家庭手工业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故B项错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是指通过宗教仪式来强化王权,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

]10.《诗经·周颂》中写道:“噫嘻成王,既昭假尔(成王轻声感叹作祈告,我已招请过先公先王)。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周公还告诫后代为君要“先知稼穑之艰难”。

材料反映了( )A.当政者重视粮食安全的思想B.当政者借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D.小农经济对西周统治的重要性A[题干“率时农夫,播厥百谷”“先知稼穑之艰难”表明当政者对农业均重视,故选A项;故B项与材料内容当政者对农业的重视不符,故排除;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故D项错误。

] 11.(2019·济宁模拟)《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已用铁农具耕种土地。

但据考古发现,在长江流域春秋晚期吴国墓葬中发现的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均为青铜制造。

在中原地区洛阳王城、郑州碧沙岗和山西侯马等地春秋中晚期以至战国之际的遗址中,还普遍存在石、骨、蚌器的生产工具。

由此可见春秋时期( )A.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中原地区B.中国经济重心仍在关中平原C.中原地区的战乱严重影响了该地经济发展D.铁制工具仍然没有普遍使用D[根据题目中“齐国已用铁农具耕种土地”“长江流域……均为青铜制造”“在中原地区……还普遍存在石、骨、蚌器的生产工具”得出铁制工具仍然没有普遍使用,故D项正确。

]12.(2019·唐山一模)商周青铜器的制作中,逐渐形成了规矩,按规矩制作出来的“范”就是规范,即当今“规范”一词的原型及原意。

这种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一直被延续至今,并体现在当今的各行各业之中。

这说明( )A.规矩贯通着整个中国历史B.标准化生产始于古代中国C.商周青铜文化影响极深远D.工艺思想渗透着人文精神C[“规范”一词及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源于商周青铜器的制作且延续至今,体现了商周青铜文化影响深远,故选C项;材料强调“规范”对社会发展的诸多影响但不等同于贯通整个中国历史,故排除A项;标准化生产开始于西方工业革命时期,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工艺思想渗透人文精神,故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

……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

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材料二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

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

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

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诗经·周颂·我将》(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12分)(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所蕴含的主要意义,概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3分)解析:第(1)问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中“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依仗宗族纽带”“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等信息可知,“周人统治的机制”是分封制和宗法制。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作用是稳定政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

第(2)问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机制:分封制和宗法制。

积极作用:稳定政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

(12分)(2)意义:以乐歌形式歌颂周文王的功德。

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13分)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由于血缘宗族社会是中国数千年传统社会的基本形态,其中孕育生长的传统价值观念,便成为引导这一社会形态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

换言之,正是血缘宗族社会的内在需求,为以伦理道德为特色的传统价值观提供了存在的合理依据,而作为中华元典的“六经”,正是传统价值观的承载者。

它们共同塑造了中国“连续性”形态的文明。

——摘编自姜广辉、程晓峰《中华文明“连续性”形态形成的原因——从西周的宗法制度谈起》运用相关历史知识,对材料中中国文明“连续性”形态的成因进行探讨。

(说明:可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论证、修改补充或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本题要探讨的问题是中华文明为何能稳定延续,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血缘宗族进行论证,也可以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选取一个或多个因素对材料的观点进行修改补充。

答案:示例:观点:宗法制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