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与稳态专题复习
内环境与稳态复习
在这个演示中,我们将重点复习内环境和稳态的关键概念,以及稳态调节的 类型和机制。
生理稳态的概念
1 稳定的内部环境
生理稳态是指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相对恒定的能力,使细胞和组织正常运转。
2 动态平衡
生理稳态同时涉及多个身体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保持平衡。
内环境的组成与特点
组成
内环境由血液、细胞液和体液等组成,它们之间相 互作用,形成稳定环境。
特点
内环境的特点包括温度、氧气、水和电解质浓度的 恒定。
稳态调节的类型
反馈机制
通过负反馈回路来维持稳定,如体温和血糖调节。
神经内分泌调节
通过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共同参与稳态调节,如自主神经系统。
循环调节
通过血液和体液的循环来维持内环境平衡,如血压和酸碱平衡。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交感神经系统
激活时加快心率,升高血压
温降低。
3
升温的反应
发抖、血管收缩等机制帮助体温升高。
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酸碱度的控制
酸碱度通过呼吸系统和肾脏共同调节,维持内环境 的酸碱平衡。
呼吸调节的作用
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可以调节二氧化碳和 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
副交感神经系统
激活时减慢心率,降低血压
血糖调节的机制
1
升糖激素的分泌
胰岛素减少,胰高血糖素增加,导致血糖升高。
2
血糖调节的反馈
高血糖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下降。
3
肝脏的作用
肝脏负责储存和释放葡萄糖,以维持血糖稳定。
体温调节的过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体温调节中枢
位于下丘脑,监测体温并发出指令。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1.人体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A.膀胱内的尿液B.淋巴管中的淋巴液C.肺泡腔内的气体D.小肠腔内的消化液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内环境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C.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没有缺失时,内环境将维持稳态D.正常情况下抗体、激素、神经递质均会出现在内环境中3.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
“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泡”可自行消失。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水泡”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B.“水泡”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C.“水泡“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D.“水泡”的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①是血浆,内含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激素等成分B.淋巴细胞生活的环境有①和③C.图中③与①最主要的区别是③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D.人体绝大多数细胞通过④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HCO3−、HPO42−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不变的缓冲物质C.内环境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血红蛋白等成分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6.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通过信息分子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B.这三个系统调节都离不开信号分子,这些信号分子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C.三个系统的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和受体直接接触,这种作用方式具有特异性D.受到病毒感染后机体出现发热的症状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都有关系7.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健康人到高海拔地区旅游时,容易出现血浆中乳酸浓度升高、肺水肿、脑水肿等症状,补救措施是针对性输液、吸氧和强心治疗。
《内环境与稳态复习》课件
温度
01
02
03
体温调节
人体通过产热和散热维持 体温的相对稳定,以适应 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
人体正常体温
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维 持在37℃左右,变化范围 较小。
异常体温
体温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 致疾病,如中暑、热射病 、低体温症等。
酸碱度
酸碱平衡
人体通过调节酸碱物质的 产生和排泄,维持体液酸 碱度的相对稳定。
气体和营养物质
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通过呼吸运动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气体交换 的平衡。
营养物质运输
循环系统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同时将代谢废物运送到排 泄器官排出体外。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消化系统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吸收并输送到全身各组织,供细胞生 长、代谢和维持生命活动所需。
03
稳态的维持机制
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后果
代谢紊乱
内环境稳态失衡可能导致代谢紊 乱,引起糖、脂肪、蛋白质等物
质代谢异常。
生理功能异常
内环境稳态失衡可能导致生理功 能异常,如心血管、呼吸、消化
等系统功能异常。
疾病发生
长期的内环境稳态失衡可能导致 疾病的发生,如糖尿病、高血压
、肥胖症等慢性病。
05
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内环境稳态与疾病的关系
疾病与内环境稳态失衡
01
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内环境稳态失衡密切相关,如糖尿病、高血
压、心血管疾病等。
内环境稳态失衡对疾病的影响
02
内环境稳态失衡可能导致细胞代谢异常、免疫功能下降、炎症
反应增加等,从而促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维护内环境稳态对预防疾病的意义
03
通过维护内环境稳态,可以预防和延缓多种疾病的发生,保持
专题2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串讲)
专题2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及稳态1.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组成,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3.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①渗透压: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是由Na +和Cl -决定的。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溶质微粒数目越多,渗透压越大。
②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 为7.35~7.45。
血浆pH 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 -3、HPO 2-4等离子有关。
③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5.内环境的作用(1)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2)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6.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温度和pH 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氧气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考点分布重点难点 备考指南 1.内环境的组成及其关系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稳态及调节机制 1.稳态的生理意义 2.体温调节 3.水盐调节 理解并能区分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理解并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理解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及调节机制。
1、体液的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2、各类细胞生活的内环境3、内环境的稳态4.内环境稳态的实例分析(1)血浆pH调节的过程(2)渗透压变化引起的组织水肿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变小,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膨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的功能紊乱。
因此在大量出汗后,为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可以在饮水的同时适当补充一些电解质(或无机盐)。
“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典例1.下列实例中属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的是( ) A.即使二氧化碳为细胞代谢终产物,组织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也要维持相对稳定B.细胞代谢活动发生在内环境中,内环境必须保持各物质含量的相对稳定C.细胞代谢离不开酶的催化,酶的活性受细胞内温度、pH的影响D.氧气为有氧呼吸的原料,组织液中氧气含量必须维持绝对稳定【答案】A【解析】细胞代谢发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中,B、C不符合,组织液中的氧气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中,D不符合。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专题1内环境与稳态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344214233专题1 内环境与稳态一、内环境细胞内液1、体液细胞外液易错点:体液不等于人体中的液体,如消化液、泪液、汗液、尿液等不属于体液,属于外界环境。
2、内环境的成分①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如血浆蛋白)、O2、CO2、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代谢废物(如尿素)、神经递质、激素、抗体、淋巴因子等②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考点提示:非内环境成分、代谢过程①细胞内液:胞内物质(血红蛋白、呼吸酶、DNA聚合酶)、胞内代谢(细胞呼吸、抗体的合成)②外界环境:消化酶(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①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Na+、Cl-)、蛋白质有关)②pH(缓冲物质如HCO3-、HPO42-)③温度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易错点: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但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例: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
一段时间后水泡可自行消失。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泡中的液体属于人体内环境,其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B.水泡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C.水泡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D.水泡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真题演练】1、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激素只通过组织液运输到靶细胞B.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场所是内环境C.淋巴细胞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组织液中的pH是相对稳定的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B.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D.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二、内环境稳态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状态2、实质:内环境的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3、机制:调节网络4、失调: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5、意义:机体进行的必要条件【真题演练】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D.人体内的内环境即指体液5、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6、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B.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模拟强化】1、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复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复习1.内环境的定义与特点:-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和组织所处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和细胞内液。
-内环境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它提供了氧气、营养物质和水分,以及排出代谢产物和维持酸碱平衡等功能。
-内环境的主要特点是相对稳定,不受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剧烈波动。
2.内环境的组成:-血液是内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循环系统将营养物质、氧气和代谢产物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
-组织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位于细胞与毛细血管壁之间,主要由血浆和组织间液组成;细胞内液则存在于细胞内,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中的液体。
3.内环境的稳态调节机制:-稳态是指一种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对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人体的内环境通过稳态调节机制来实现稳定。
-负反馈机制是内环境稳态调节的主要方式,它通过负反馈回路来消除外界刺激对内环境的影响,使内环境恢复到稳定状态。
-负反馈回路包括传感器、控制中枢和效应器。
传感器检测内环境的变化,控制中枢收集并处理这些信息,效应器则根据控制中枢的指令产生相应的反应。
4.内环境的稳态调节因素:-温度:体温的调节是内环境稳态调节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人体通过皮肤血管的舒张和收缩来调节体温,发汗和发热也是体温调节的机制。
-血糖:血糖的稳态调节由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来完成,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提高血糖水平。
-pH值:体内的酸碱平衡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肾脏、肺和血液中的缓冲系统能够调节体液中的酸碱平衡。
-血压:血压的调节是通过血管收缩和舒张来实现的。
神经系统和激素系统共同参与对血压的调节。
5.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酸中毒等。
-外界环境的突然变化也会对内环境稳态产生影响,如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下,人体会出现体温失调等问题。
6.内环境稳态调节与健康:-内环境稳态的良好调节与健康密切相关。
保持稳定的内环境可以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疾病的风险。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必背知识点
1.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面的液体)2.体液: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3.体液组成:细胞内液(占2/3)和细胞外液(占1/3)4.内环境: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含淋巴细胞,但淋巴细胞不是只存在淋巴液中),含量最多的是水5.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血浆和组织液是双向,组织液只能到淋巴液,淋巴液只能到血浆)(含的物质相近)(图形))(最大区别是蛋白质的含量,细胞内液最多,其次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较少)6.淋巴液汇聚后从锁骨下大静脉进入血浆7.组织液主要被毛细血管吸收,部分被淋巴管吸收,大分子的蛋白一般不会进行交流。
8.关于组织水肿(营养不良,肾炎,肺炎,淋巴管堵塞,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代谢产物增多等)9.关于上下部分的含量(氧气,二氧化碳,血糖)10.关于跨膜的计算:红细胞中的氧气被最近的组织细胞利用,最少跨6层膜,最少跨12层磷脂分子层。
血浆中的葡萄糖被最近的组织细胞利用最少跨3层膜,6层磷脂分子层。
大气中的氧气进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结合至少跨多少层膜:大气中氧气—进肺泡,出肺泡(两层)--进出血管壁细胞(两层)--进红细胞(1层),共5层。
食物进入组织细胞:小肠绒毛(2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层)—组织细胞(1层),共7层11.各个细胞所生活的环境是?(组织细胞是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是组织液和血浆,毛细淋巴管的是组织液和淋巴液。
血细胞的是血浆)12.内环境的成分:主要是水,其余还有蛋白质,无机盐,葡萄糖,激素,血浆蛋白和各种代谢废物(如尿素)13.内环境不存在的成分:血红蛋白,载体蛋白,细胞内的酶,消化酶,细胞上的蛋白质如载体,受体和体外环境(唾液,胃液,肠液,尿液,眼泪等)14.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区别,血液,血浆,体液区别1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定义):770kpa(主要由钠离子和氯离子(占90%),其次是蛋白质)。
酸碱度:7.35-7.45,以H2CO3-/HCO3(主要)和H2PO4-HPO42-为缓冲对和温度370C左右16.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组织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17.内环境的稳态:一是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如氧气,葡萄糖含量。
人体内环境稳态复习
消化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泌尿 循环 呼吸
皮肤
判一判
1. 内 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 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 2. 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 3. 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血红蛋白、代谢废物、气体、
程。
答案
ABDAC ACDCA
BABBB CCABB BBB
纠错演练 1 . 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一般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
是
( ①血红蛋白 液淀粉酶 岛素 ②葡萄糖 ⑥甲状腺激素 ③解旋酶 ④二氧化碳 ⑧尿素 )。 ⑤唾 ⑨胰
⑦乙酰胆碱
A.②③④⑥
C.①③⑤⑦
B.①③⑤
D.③⑤⑥⑧⑨
解析
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解旋酶存在
于各种细胞内,而唾液淀粉酶存在于唾液中,唾液不属于体
激素及各类营养物质(
)。
)。
4.毛细淋巴管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5.组织细胞(如肝细胞、肺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6.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
来维持的( 答案:1.√ 2.√ )。 )。 6.√ 7.× 3.× 4.× 5.√ 7.剧烈运动后,血浆pH为弱酸性(
对体内代谢反应或生理过程的发生
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化学反பைடு நூலகம்:①血浆、
部位混淆而失分
点 拨 pH的调节;②抗体与抗原的识别及结合;③神经递 质与受体结合;④组织胺使毛细血管扩张。不发生 于内环境的生理过程:如细胞呼吸;细胞内蛋白质、 激素等物质的合成过程;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 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
内环境与稳态-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4.内环境是细胞和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
食物
空气 气体 体 外
消 化 营养 系 物质 统
呼
O2
吸
系 统
CO2
循 营养 物质
环
系 O2
统 CO2
淋巴
血浆 代 谢 终 产 物
代谢终产物
体
外
O2 营养物质
组织液 代谢终产物
细 胞
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约770KPa) 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
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反之, 溶液渗透压越低。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血浆渗透压的 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一.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1.内环境的组成 (1)体液: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注意: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 液体应视为外部环境。其中液体如尿液、泪液、消化液等不属于体液。
(2)体液的分类:
(2/3) (1/3)
C 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中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含量有关, 与蛋白质含量无关
B.a渗回b和渗入c的量相差不大 C.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b中Ⅱ端比Ⅰ端葡萄糖含量低 D.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b中Ⅰ端比Ⅱ端胰岛素含量高、葡萄
糖含量低
二.精题精练
解析:组织液a中大部分通过毛细血 管静脉端回流到血浆b,少部分透过 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液c,B项错 误;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1.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B.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相同C.组织液是由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而形成D.维持人体pH相对稳定最重要的缓冲对是HPO42-/H2PO4-2.人体内环境pH大于正常值称为碱中毒,pH小于正常值称为酸中毒,根据成因可分为呼吸性中毒和代谢性中毒。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缺氧使无氧呼吸产生CO2增多,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B.体液中CO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细胞呼吸C.严重腹泻丢失过多的HCO3-,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D.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可通过减缓呼吸进行调节3.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
图中a、b、c为内环境的相关组成(其中b为血浆)。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a为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静脉注射碳酸氢钠不可以纠正代谢酸中毒C.静脉点滴的葡萄糖需要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同D.静脉点滴一定浓度的血浆蛋白溶液有助于缓解因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4.如图表示细胞和人体生存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生存的环境主要是图中的内环境B.人体有多个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图中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可不经过内环境就进入人体的各种细胞5.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细胞之间均充满组织液B.变形虫的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外部环境经常变化,但机体的内环境不会变化D.内环境稳态是体内细胞酶促反应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6.哺乳动物体内血浆蛋白可被巨噬细胞吞噬,部分血浆蛋白和Na+结合形成蛋白质钠盐,并与蛋白质组成缓冲体系。
内环境与稳态复习资料(ppt 18页)
血浆
细
环
循
境 O2 中
呼吸系统
环 系
的 CO2
统
组织液
胞
内
液
物 质
废物
泌尿系统 皮肤
淋巴
小结: (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过程需要体内多个 器官、系统的参与。
正常机体通过协调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稳态的特点: (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平衡中; (2)不同的个体间存在差异。
2、稳态的调节机制 a.贝尔纳:神经调节 b.坎农:神经—体液调节 c.目前普遍认为: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 稳态的主要调节网络。
与稳 态维 持相 关的 系统
直接相关的系统: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考点二:细胞外液(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溶液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血浆渗透压:770kPa
①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② 90%以上来源于Na+、Cl③血浆渗透压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2、pH: 7.35~7.45 pH之所以保持稳定,与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等缓冲物质有关
(1)血浆
水 90% 蛋白质 7~9% 无机盐 约1% 血液运送的物质
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 糖)、各种代谢废物(如 尿素)、气体(如氧气、 二氧化塘)、激素等
(2)各种细胞外液的成分区别: 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
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 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内环境与稳态的复习
脱水类型和治疗方法选择
高渗性脱水
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
等渗性脱水
水与钠成比例丢失,血清钠浓度130-150mmol/L。
脱水类型和治疗方法选择
• 低渗性脱水: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
脱水类型和治疗方法选择
高渗性脱水
以补充水分为主,可适量补充5%葡萄糖溶液或低 渗盐水。
等渗性脱水
应补充等渗盐水,同时注意补充钾盐。
低渗性脱水
应补充高渗盐水,以纠正细胞外液的低渗状态。
酸碱平衡紊乱类型及纠正措施
代谢性酸中毒
细胞外液H+增加或HCO3-丢失。
呼吸性酸中毒
CO2潴留,导致H+浓度升高。
酸碱平衡紊乱类型及纠正措施
代谢性碱中毒
细胞外液HCO3-增加或H+丢失。
呼吸性碱中毒
CO2排出过多,导致H+浓度降低。
PART 04
组织液与淋巴液循环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组织液生成、回流及影响因素
组织液生成
组织液是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滤 过后形成的,其生成量受毛细血 管壁通透性、有效滤过压和滤过
系数等因素影响。
组织液回流
大部分组织液经毛细血管静脉端 重新吸收入血,小部分进入毛细
淋巴管成为淋巴液。
• 血友病: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由于血液中缺乏某种凝血因子而导 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关节出血、肌肉出血等症状。
•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的疾 病。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瘀点、紫癜、鼻出血等症状。常见的血小板减少症类型 包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复习——说出下列问题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有哪些?渗透压的概念、决定因素?说出组织水肿的原因?2、简述人体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3、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二节 内环境的稳态•讨论:•1、为什么血液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情况?•因为血浆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浆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如果发生异常变化就会导致机体出现相应的病症2、每种成分的参考值(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①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②说明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讨论:3、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哪几种成分超出正常范围?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2、葡萄糖是血液中血糖浓度的一项指标,对于诊断以及指导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3、糖化血清白蛋白是反映过去2-3周平均血糖水平的一项指标。
4、甘油三酯处于临界高水平和高水平的患者,常常伴有导致冠心病危险性增加的脂质紊乱,如家族性复合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性脂质紊乱血症。
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肝功能检查里重要的一项,可以检验肝组织是否受损。
由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中,所以只有肝组织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时,血清中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才会升高。
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比如血浆)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内环境会因此而剧烈变动吗?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代谢后也会产生一些酸性或者碱性物质。
这些物质进入内环境,会使机体中的PH 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教材第 9页事例1:PH2.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肝匀浆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的pH不同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 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课题:内环境与稳态
[考点解读]1.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B)2.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B)。
一、[知识梳理]
1、构建知识网络
2.理清常考的两大免疫过程
3.牢记5种免疫细胞的功能
(1)吞噬细胞: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抗原结合体。
(2)B细胞:识别抗原;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
(3)T细胞:识别抗原;分泌,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增殖分化为细胞、记忆细胞。
(4)浆细胞:分泌。
(5)效应T细胞:识别,使之裂解。
(6)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分化为效应细胞。
4.关注记忆细胞和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
(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2)二次免疫的特点:比初次反应,
二、课堂活动
活动一、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分析
例1.如图表示人体中4种体液之间的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是()
A.甲表示血浆,乙表示组织液,丙表示淋巴
B.甲和丙都是免疫细胞的生活环境
C.乙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甲中的蛋白质浓度
D.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导致甲的pH显著下降
变式1.下图表示人体中某类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丁表示细胞内液,乙为组织液
B.在乙处可发生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C.内环境各成分中乙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D.当人体缺钠时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较小
活动二血糖调节过程及机理的分析
.例2.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信息
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
如图表示影响胰岛
A细胞分泌的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叙
述不正确的是()
A.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影响其分泌的
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刺激Y可能是胰
岛素分泌减少
B.从反射类型看,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①结构称为传入神经,②结构位于下丘脑
C.激素作用于靶细胞,靶细胞内发生的主要代谢变化是肝糖原的分解或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D.结构③通过释放化学信息直接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该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活动三、免疫系统的组成与过程
例3..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吞噬细胞 B.造血干细胞可以增殖分化为淋巴细胞
C.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和分泌的免疫球蛋白
D.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和分裂分化能力
变式2.人体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是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以下是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受到相同抗原再一次刺激时,细胞B的
来源有两个
B.图中表示的特异性免疫过程既有细胞免
疫也有体液免疫
C.物质Ⅱ和物质Ⅰ可以特异性结合
D.如果没有细胞A,体液免疫全部丧失
活动四、免疫功能异常的实例分析
例 4.某些种类的糖尿病是由自身的一些抗体导致
的,病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自身抗体导致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图示中浆细胞一定来自于B细胞的增殖分化
C.在血糖调节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胰岛B细胞属于
效应器
D.Y1、Y2、Y3导致的糖尿病中,①②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缓解
变式3.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正常机体在受到某种抗原感染后,产生的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而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受刺激后,患者的神经—肌肉突触前膜能分泌神经递质
B.受刺激后,患者的神经—肌肉突触后膜难以产生动作电位
C.受刺激后,神经—肌肉突触前膜完成了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适当注射药物抑制抗体产生,可以缓解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例1 D 变式1.C 例2.A 例3.A 变式2.A 例4.B 变式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