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大考研机械设计基础第十章 轮系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_尚建忠_轮系

机械设计基础_尚建忠_轮系
自用盘编号JJ321002
如果是行星轮系,则ω m、ω n中必有一个为0(不妨 设ω n=0),则上述通式改写如下:
i mn
H
m H
H
H
i mH 1

i mH 1 i mn 1 f ( z )
两者关系如何?
以上公式中的ω i 可用转速ni 代替: 30 ni=(ω i/2 π)60 =ω i π rpm 用转速表示有:
转化后: 系杆=>机架, 周转轮系=>定轴轮系, 可直接套用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公式。
i13
H
1
H H
3

1 H 3 H

z2 z3 z1 z 2

z3 z1
上式“-”说明在转化轮系中ω H1 与ω H3 方向相反。 右边各轮的齿数为已知,左边三个基本构件的参数中,如果已知其中任意两个, 通用表达式: 则可求得第三个参数。于是,可求得任意两个构件之间的传动比。
2


2
3

3
4


m 1 m


z2 z3 z4 zm z1 z 2 z 3 z m 1

自用盘编号JJ321002
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
二、首、末轮转向的确定 两种方法:
ω1 1
转向相反 ω2
p 转向相同 p vp
2 1)用“+” “-”表 vp 示 适用于平面定轴轮系(轴线平行,
ω1
1 2
ω2
两轮转向不是相同就是相反)。 外啮合齿轮:两轮转向相反,用“-”表示;
每一对外齿轮反向一次考 内啮合齿轮:两轮转向相同,用“+”表示。 虑方向时有

机械设计基础 轮系

机械设计基础 轮系
1 1
2
2
两箭头同时指向啮合点
两箭头同时相背啮合点
2.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传动比为:
i15
轮系中各对啮合齿轮的传动比大小为:
1 n1 5 n5
1
1 z2 i12 , 2 z1 3 z4 i34 , 4 z3
2 z3 i23 3 z2
一对圆柱齿轮传动转向的表达
1 1
2 1
2 2
1
2
外啮合:两轮转向相反
内啮合:两轮转向相同
注:箭头表示可见侧圆周速度方向。
一对圆锥齿轮传动转向的表达
1 1
2
2
两箭头同时指向啮合点
两箭头同时相背啮合点
思考!
如何判断以下定轴轮系中各轮的转向?
2 1 4 3′
3
5
平行轴传动的定轴轮系
1、用标注箭头来确定; 2、因外啮合齿轮的对数为偶数(2对),则1、5 两轮转向相同。
一般情况下,一对圆柱齿轮的传 动比不大于5~7,对于各种不同 的机械来说,采用一对齿轮传动 往往不能满足工作要求。如:
钟表在12小时内
时针:1圈
分针:12圈
秒针:720圈
i = 12 i = 720
i = 60
大传动比传动是如何实现的?
机床的主轴转速是可以调节 的,这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像机床、钟表等,都是依靠一系 列彼此相互啮合的齿轮所组成的 齿轮机构来实现的。 这种用一系列彼此相互啮合的齿 轮将主动轴和从动轴连接起来的 传动装置称为齿轮系,简称轮系 。 轮系可由圆柱齿轮、圆锥齿轮、 蜗轮蜗杆等各种类型的齿轮所组 成。本章只讨论轴系传动比的计 算和轮系在机械传动中的作用。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考研题库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考研题库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考研题库1.填空题:概论机构组成及自由度连杆机构凸轮机构轮系间歇机构平衡与调速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涡轮传动轴滚动轴承滑动轴承联轴器螺纹连接及螺旋传动键连接2.简答题:3.计算分析题一.填空题:1.机械设计课程主要讨论通用机械零件和部件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方法。

2.机械零件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强度准则、刚度准则、耐磨性准则、震动稳定性准则。

3.强度:零件抵抗破裂(表面疲劳、压溃、整体断裂)及塑性变形的能力。

1.所谓机架是指机构中作为描述其他构件运动的参考坐标系的构件。

2.机构是机器中的用以传递与转换运动的单元体;构件是组成机构的运动单元;零件组成机械的制造单元。

3.两构件组成运动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两构件直接接触并保持一定的相对运动。

4.组成转动副的两个运动副元素的基本特征是圆柱面。

5.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形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它引入2个约束,通过点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它引入1个约束。

6.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是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7.在机构运动简图上必须反映与机构运动情况有关的尺寸要素。

因此,应该正确标出运动副的中心距,移动副导路的方向,高副的轮廓形状。

1.铰链四杆机构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可能存在曲柄。

其中若最短杆是连架杆,则为曲柄摇杆机构;若最短杆是连杆,则为双摇杆机构;若最短杆是机架,则为双曲柄机构;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不存在曲柄(任何情况下均为双摇杆机构)2.最简单的平面连杆机构是两杆机构。

3.为保证连杆机构传力性能良好,设计时应使最小传动角γmin≥[γ]4.机构在死点位置时的传动角γ=0°.5.平面连杆机构中,从动件压力角α与机构传动角γ之间的关系是α+γ=90°.6.曲柄摇杆机构中,必然出现死点位置的原动件是摇杆。

7.曲柄滑块机构共有6个瞬心。

8.当连杆机构无急回运动特性时行程速比系数K=1.9.以曲柄为主动件的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中,可能出现最小传动角的位置分别是曲柄与机架共线、曲柄两次垂直于滑块导路的瞬时位置,而导杆机构λ始终是90°1.凸轮的基圆半径是指凸轮转动中心至理论廓线的最小半径。

机械设计基础轮系

机械设计基础轮系

机械设计基础轮系机械设计中的轮系是指由轴、轮、轴承等零部件组成的能够传递动力和承受载荷的机械装置。

轮系在众多机械设备和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机械设计基础轮系的一些重要知识和要点。

一、轮系的定义和基本组成轮系是由轮、轴和轴承等零部件组成的。

轮是指机械装置上的圆盘形零部件,轴是指承载轮的长条形零部件,轴承是指连接轮和轴的支撑零部件。

轮系的基本组成主要有:轮、轴、轴承。

1. 轮:轮通常由金属等材料制成,有多种类型,如齿轮、带轮、链轮等。

轮可以传递动力和承受载荷,是轮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部件。

2. 轴:轴是承载轮和传递力矩的零部件,通常由金属等材料制成。

轴可以根据其用途和载荷的特点进行选择,有不同的形状和尺寸。

3. 轴承:轴承是连接轮和轴的支撑零部件,可以减小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和磨损,保证轮的平稳运转。

轴承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二、轮系的设计原则在机械设计中,轮系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轮系的工作效果和安全性。

1. 传递效率:轮系的设计应该追求传递效率的最大化,使得输入的动力能够尽可能地转化为输出的动力。

传递效率和轮系的几何形状、材料、润滑等因素有关,需要综合考虑。

2. 轴心对称性:轮系的轴心应该保持对称,以减小不平衡力矩和振动。

轴心对称性有助于提高轮系的平稳性和稳定性。

3. 载荷分配:轮系的设计应该合理分配载荷,使得各个轴和轮承受的载荷均衡。

合理的载荷分配有助于减小零部件的磨损和延长轮系的使用寿命。

4. 强度和刚度:轮系的设计需要满足一定的强度和刚度要求,以承受正常工作条件下的载荷和冲击。

强度和刚度的设计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零部件的形状和尺寸等因素。

三、轮系的选择与应用在机械设计中,根据实际需求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轮系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轮系选择与应用的案例。

1. 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的轮系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机械设计基础——轮系

机械设计基础——轮系
轮系
现代机械中,为了满足不同的工作要求只用一对齿轮传动 往往是不够的,通常用一系列齿轮共同传动。这种由一系列齿 轮组成的传动系统称为齿轮系(简称轮系)。
本章主要讨论轮系的类型、传动比计算及轮系的功用。
齿轮系的类型
1.按组成轮系的齿轮(或构件)的 轴线是否相互平行可分为: 平面轮系和空间轮系
2.根据轮系运转时齿轮的轴线位置 相对于机架是否固定可分为两大类: 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
3.对于差动轮系,必须给定n 1 、 n k 、n H中任意两个(F=2,
两个原动件),运动就可以确定。对于简单周转轮系,有一太
阳轮固定(n k=0),在n 1 、n H只需要给定一个(F=1,需要一
个原动件),运动就可以确定。
例:如图所示的周转轮系中,已知各 轮齿数为Z1=100, Z2=99, Z3=100, Z4=101 ,行星架H为原动件,试求传 动比iH1=?
齿数连 乘积 齿数连 乘积
注意:
1.公式只适用于平面周转轮系。正、负号可按画箭头的方法来 确定,也可根据外啮合次数还确定(-1)m。对于空间周转轮 系,当两太阳轮和行星架的轴线互相平行时,仍可用转化轮系 法来建立转速关系式,但正、负号应按画箭头的方法来确定。
2.公式中的“+”、“-”号表示输入和输出轮的转向相同或相反。
Z2 Z4 Z1 Z3
n H = - 50/6 r/min 负号表示行星架与齿轮1转向相反。
2.求n3
:(n3
i1H2
=
nn21)- n H
n
-
2
n
H
Z2 Z1
n 2 = - 133 r/min = n3
负号表示轮3与齿轮1转向相反。
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机械设计基础轮系

机械设计基础轮系

机械设计基础轮系在机械设计中,轮系的设计和布局是至关重要的。

轮系,或者称为齿轮系,是由一系列齿轮和轴组成的,它们通过精确的配合和排列,将动力从一个轴传递到另一个轴,或者改变轴的转速。

这种设计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汽车、飞机、机床等。

一、轮系的基本类型根据轮系中齿轮的排列和组合方式,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1、定轴轮系:在这种轮系中,齿轮是固定在轴上的,因此轴的旋转速度是恒定的。

这种轮系主要用于改变动力的大小和方向。

2、行星轮系:在这种轮系中,有一个或多个齿轮是浮动的,它们可以随着轴一起旋转,也可以绕着轴旋转。

这种轮系主要用于平衡轴的转速和改变动力的方向。

3、差动轮系:在这种轮系中,有两个或多个齿轮的旋转速度是不一样的,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速度差。

这种轮系主要用于实现复杂的运动规律。

在设计轮系时,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确定传递路径:根据机械设备的需要,确定动力从哪个轴输入,需要传递到哪个轴。

2、选择合适的齿轮类型:根据需要传递的动力大小、转速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齿轮类型(直齿、斜齿、锥齿等)。

3、确定齿轮的参数:根据需要传递的动力大小、转速等因素,确定齿轮的模数、齿数、压力角等参数。

4、确定齿轮的排列方式:根据需要实现的传动比、转速等因素,确定齿轮的排列方式(串联、并联等)。

5、确定轴的结构形式:根据需要传递的动力大小、转速等因素,确定轴的结构形式(实心轴、空心轴、悬臂轴等)。

6、确定支承形式:根据需要传递的动力大小、转速等因素,确定支承形式(滚动支承、滑动支承等)。

7、确定润滑方式:根据需要传递的动力大小、转速等因素,确定润滑方式(油润滑、脂润滑等)。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我们还可以通过优化设计来提高轮系的性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优化方法:1、优化齿轮参数:通过调整齿轮的模数、齿数、压力角等参数,来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和降低噪声。

2、优化齿轮排列:通过优化齿轮的排列方式,来提高传动效率、降低传动噪声和减少摩擦损失。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部分题解参考3-5 图3-37所示为一冲床传动机构的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意图是通过齿轮1带动凸轮2旋转后,经过摆杆3带动导杆4来实现冲头上下冲压的动作。

试分析此方案有无结构组成原理上的错误。

若有,应如何修改?习题3-5图习题3-5解图(a) 习题3-5解图(b) 习题3-5解图(c) 解 画出该方案的机动示意图如习题3-5解图(a),其自由度为:14233 2345=-⨯-⨯=--=P P n F 其中:滚子为局部自由度计算可知:自由度为零,故该方案无法实现所要求的运动,即结构组成原理上有错误。

解决方法:①增加一个构件和一个低副,如习题3-5解图(b)所示。

其自由度为:115243 2345=-⨯-⨯=--=P P n F ②将一个低副改为高副,如习题3-5解图(c)所示。

其自由度为:123233 2345=-⨯-⨯=--=P P n F 3-6 画出图3-38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运动尺寸由图上量取),并计算其自由度。

习题3-6(a)图 习题3-6(d)图解(a) 习题3-6(a)图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可画成习题3-6(a)解图(a)或习题3-6(a)解图(b)的两种形式。

自由度计算:1042332345=-⨯-⨯=--=P P n F习题3-6(a)解图(a)习题3-6(a)解图(b)解(d) 习题3-6(d)图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可画成习题3-6(d)解图(a)或习题3-6(d)解图(b)的两种形式。

自由度计算:1042332345=-⨯-⨯=--=P P n F习题3-6(d)解图(a) 习题3-6(d)解图(b)3-7 计算图3-39所示机构的自由度,并说明各机构应有的原动件数目。

解(a) 10102732345=-⨯-⨯=--=P P n FA 、B 、C 、D 为复合铰链原动件数目应为1说明:该机构为精确直线机构。

当满足BE =BC =CD =DE ,AB =AD ,AF =CF 条件时,E 点轨迹是精确直线,其轨迹垂直于机架连心线AF解(b) 1072532345=-⨯-⨯=--=P P n FB 为复合铰链,移动副E 、F 中有一个是虚约束 原动件数目应为1说明:该机构为飞剪机构,即在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将其剪切。

西交大考研机械设计基础第十章部分题解

西交大考研机械设计基础第十章部分题解

第十章部分题解参考10-4 在图10-23所示的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3'为单头右旋蜗杆,求传动比15i 。

解 9030120306030431543432154325115-=⨯⨯⨯⨯-=-=-==''''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n n i10-6 图10-25所示轮系中,所有齿轮的模数相等,且均为标准齿轮,若n 1=200r/min ,n 3=50r/min 。

求齿数2'z 及杆4的转速n 4。

当1)n 1、n 3同向时;2)n 1、n 3反向时。

解 ∵ )(2)(22321'-=+z z m z z m ∴ 202515602132=--=--='z z z z∵ 52015602521324341413-=⨯⨯-=-=--='z z z z n n n n i ∴ 6/)5(314n n n +=设 1n 为“+”则 1)n 1、n 3同向时:756/)505200(6/)5(314+=⨯+=+=n n n r /min (n 4与n 1同向)2)n 1、n 3反向时:33.86/)505200(6/)5(314-=⨯-=+=n n n r /min (n 4与n 1反向) 10-8 图10-27所示为卷扬机的减速器,各轮齿数在图中示出。

求传动比17i 。

解 1-2-3-4-7周转轮系,5-6-7定轴轮系∵ 211692124785231427471714-=⨯⨯-=-=--=z z z z n n n n i 3131878577557-=-=-==z z n n i 54n n = ∴ 92.436327677117===n n i (n 1与n 7同向) 10-9 图10-28所示轮系,各轮齿数如图所示。

求传动比14i 。

解 ∵ 51890133113-=-=-=--=z z n n n n i H H H 58553687903324323443=⨯⨯==--='z z z z n n n n i H H H 03=n ∴ 611==HH n n i 58344==H H n n i1163586414114=⨯===H H i i n n i (n 1与n 4同向) 10-11 图10-30示减速器中,已知蜗杆1和5的头数均为1(右旋),1z '=101,2z =99,42z z =',4z '=100,5z '=100,求传动比H i 1。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_轮系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_轮系

第5章 轮系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要应用轮系?试举出几个应用轮系的实例?2.何谓定轴轮系?何谓周转轮系?行星轮系与差动轮系有何区别? 3.什么叫惰轮?它在轮系中有什么作用?4.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如何计算?式中(-1)m 有什么意义? 5.定轴轮系末端的转向怎样判别?6.如果轮系的末端轴是螺旋传动,应如何计算螺母的移动量?二、填空题1.由若干对齿轮组成的齿轮机构称为 。

2.根据轮系中齿轮的几何轴线是否固定,可将轮系分 轮系、 轮系和 轮系三种。

3.对平面定轴轮系,始末两齿轮转向关系可用传动比计算公式中 的符号来判定。

4.行星轮系由 、 和 三种基本构件组成。

5.在定轴轮系中,每一个齿轮的回转轴线都是 的。

6.惰轮对 并无映响,但却能改变从动轮的 方向。

7.如果在齿轮传动中,其中有一个齿轮和它的 绕另一个 旋转,则这轮系就叫周转轮系。

8.旋转齿轮的几何轴线位置均 的轮系,称为定轴轮系。

9.轮系中 两轮 之比,称为轮系的传动比。

10.加惰轮的轮系只能改变 的旋转方向,不能改变轮系的 。

11.一对齿轮的传动比,若考虑两轮旋转方向的同异,可写成±==21n n i ——。

12.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等于组成该轮系的所有 轮齿数连乘积与所有 轮齿数连乘积之比。

13.在周转转系中,凡具有 几何轴线的齿轮,称中心轮,凡具有 几何轴线的齿轮,称为行星轮,支持行星轮并和它一起绕固定几何轴线旋转的构件,称为 。

14.周转轮系中,只有一个 时的轮系称为行星轮系。

15.转系可获得 的传动比,并可作 距离的传动。

16.转系可以实现 要求和 要求。

17.转系可以运动,也可以运动。

18.采用周转轮系可将两个独立运动为一个运动,或将一个独立的运动成两个独立的运动。

19.差动轮系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有两个。

20.周转轮系结构尺寸,重量较。

21.周转轮系可获得的传动比和的功率传递。

三、判断题1.转系可分为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两种。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课件主题10 齿轮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课件主题10 齿轮传动

单元1 齿轮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一、轮齿常见的失效形式
1、轮齿折断 轮齿就好像一个悬臂梁,在外载荷作用下,在其轮齿根部产生的 弯曲应力最大。同时,在齿根部位过渡尺寸发生急剧变化,以及加工时 沿齿宽方向留下加工刀痕而造成应力集中的作用,当轮齿重复受载,在 脉动循环或对称循环应力作用下,弯曲应力超过弯曲疲劳极限时,在齿 轮根部会产生疲劳裂纹,如图(a)所示。随着裂纹的逐步扩展,最终 引起断裂,如图(b)所示。
轮齿折断都是其弯曲应力超过了材料相应的极限应力,是最危险 的一种失效形式。一旦发生断齿,传动立即失效。
单元1 齿轮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一、轮齿常见的失效形式
2、齿面点蚀 在润滑良好的闭式齿轮传动中,由于齿面材料在交变接触应力 作用下,因为接触疲劳产生贝壳形状凹坑(麻点)的破坏形式称为点 蚀。点蚀也是常见的一种齿面破坏形式。齿面上最初出现的点蚀随材 料不同而不同,一般出现在靠近节线的齿根面上,如图所示,最初为 细小的尖状麻点。当齿面硬度较低、材料塑性良好,齿面经跑合后, 接触应力趋于均匀,麻点不再继续扩展,这是一种收敛性点蚀,不会 导致传动失效。但当齿面硬度较高、材料塑性较差时,点蚀就会不断 扩大,这是一种破坏性点蚀,是一种危险的失效形式。
单元1 齿轮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一、轮齿常见的失效形式
3、齿面胶合 对于某些高速重载的齿轮传动(如航空发动机的主传动齿轮), 齿面间的压力大,瞬时温度高,油变稀而降低了润滑效果,导致摩擦增 大,齿面温度升高,将会使某些齿面上接触的点熔合,焊在一起,在两 齿面间相对滑动时,焊在一起的地方又被撕开。于是,在齿面上沿相对 滑动的方向形成伤痕,如图所示,这种现象称为胶合。
机械设计基础
主题10 齿轮传动
单元1 单元2 单元3 单元4 单元5 单元6

机械设计基础之轮系详解

机械设计基础之轮系详解

机械设计基础之轮系详解在机械工程中,轮系的设计与使用至关重要。

轮系主要由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成,通过齿轮的旋转运动,可以实现动力的传输、速度的改变、方向的转换等功能。

本文将详细解析轮系的基本概念、类型及设计要点。

一、轮系的类型根据齿轮轴线的相对位置,轮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平面轮系和空间轮系。

1、平面轮系:所有齿轮的轴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这种类型的轮系在机械设计中最为常见,包括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混合轮系。

2、空间轮系:齿轮的轴线不在同一平面内,而是相互交错。

这种类型的轮系相对复杂,包括差动轮系和行星轮系。

二、定轴轮系定轴轮系是最简单的轮系类型,所有齿轮的轴线都固定在同一轴线上。

这种轮系的主要功能是通过齿轮的旋转实现动力的传输和速度的改变。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可以根据齿轮的齿数和转速计算得出。

三、周转轮系周转轮系的齿轮轴线可以绕着其他齿轮的轴线旋转。

这种轮系的主要功能是通过齿轮的旋转实现动力的传输和速度的改变,同时还能实现方向的转换。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可以根据齿轮的齿数和转速计算得出。

四、混合轮系混合轮系是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的组合。

这种轮系的优点是可以实现更复杂的运动和动力传输,同时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

混合轮系的传动比可以根据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得出。

五、差动轮系差动轮系是一种空间轮系,其特点是两个齿轮的轴线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

这种轮系的主要功能是通过齿轮的旋转实现动力的传输和速度的改变,同时还能实现方向的转换。

差动轮系的传动比可以根据齿轮的齿数和转速计算得出。

六、行星轮系行星轮系是一种空间轮系,其特点是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可以绕着其他齿轮的轴线旋转。

这种轮系的主要功能是通过齿轮的旋转实现动力的传输和速度的改变,同时还能实现方向的转换。

行星轮系的传动比可以根据齿轮的齿数和转速计算得出。

七、设计要点在设计和使用轮系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传动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动比,以保证轮系的传动效率和稳定性。

机械设计基础(第10章: 轮系)

机械设计基础(第10章: 轮系)

第10章轮系前面我们己经讨论了一对齿轮传动及蜗杆传动的应用和设计问题,然而实际的现代机械传动,运动形式往往很复杂。

由于主动轴与从动轴的距离较远,或要求较大传动比,或要求在传动过程中实现变速和变向等原因,仅用一对齿轮传动或蜗杆传动往往是不够的, 而是需要采用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将主动轴的运动传给从动轴。

这种由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包括蜗杆、蜗轮)组成的传动系统称为齿轮系,简称轮系。

本章重点讨论各种类型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并简要分析各齿轮系的功能和应用。

10.1 轮系的分类组成轮系的齿轮可以是圆柱齿轮、圆锥齿轮或蜗杆蜗轮。

如果全部齿轮的轴线都互相平行,这样的轮系称为平面轮系;如果轮系中各轮的轴线并不都是相互平行的,则称为空间轮系。

再者,通常根据轮系运动时各个齿轮的轴线在空间的位置是否都是固定的,而将轮系分为两大类: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

10.1.1定轴轮系在传动时所有齿轮的回转轴线固定不变的轮系,称为定轴轮系。

定轴轮系是最基本的轮系,应用很广。

由轴线互相平行的圆柱齿轮组成的定轴齿轮系,称为平面定轴轮系,如图10.1所示。

a)b)图10.1 平面定轴齿轮系包含有圆锥齿轮、螺旋齿轮、蜗杆蜗轮等空间齿轮的定轴轮系,称为空间定轴轮系,如图10.2所示。

图10.2 空间定轴轮系10.1.2 周转轮系轮系在运动过程中,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齿轮除绕自身轴线自转外,其轴线又绕另一个齿轮的固定轴线转动,则称为周转轮系,也叫动轴轮系。

如图10.3所示。

a) 周转轮系结构图b)差动轮系c)行星轮系图10.3周转轮系其中齿轮2的轴线不固定,它一方面绕着自身的几何轴线O2旋转,同时O2轴线,又随构件H绕轴线O H公转。

分析周转轮系的结构组成,可知它由下列几种构件所组成:1.行星轮:当轮系运转时,一方面绕着自己的轴线回转(称自转),另一方面其轴线又绕着另一齿轮的固定轴线回转(称公转)的齿轮称行星轮,如图10.3中的齿轮2。

机械设计基础之轮系详解

机械设计基础之轮系详解

引言:轮系是机械设计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由多个齿轮组成,通过齿轮之间的传动使机械运动实现不同的速度和扭矩转换。

本文将着重介绍轮系设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其应用。

希望通过对轮系的详细解析,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械设计中的轮系。

概述:轮系设计是机械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实现传动以及速度和扭矩转换的基础。

轮系设计的关键在于正确选择和组合齿轮,使其能够满足特定的要求。

因此,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轮系设计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解析。

正文内容:一、齿轮的基本参数1.1齿轮的模数和齿数1.2齿轮的压力角和齿廓1.3齿轮的材料和硬度要求1.4齿轮的螺旋角和端面修形1.5齿轮的轴向间隙和侧隙二、轮系传动的基本原理2.1齿轮的基本传动原理2.2轮系传动效率的计算2.3齿轮的啮合条件和啮合传动比2.4齿轮的传动误差和间隙2.5齿轮传动的轴向力和弯矩三、常见轮系的应用3.1平行轴齿轮传动的设计要点3.2相轴齿轮传动的设计要点3.3斜齿轮传动的设计要点3.4高速齿轮传动的设计要点3.5高扭矩齿轮传动的设计要点四、齿轮设计中的优化方法4.1先进的齿轮设计方法4.2齿轮的强度和寿命计算4.3齿轮的噪声和振动控制4.4齿轮的润滑和附加损失4.5齿轮装配和调试技巧五、齿轮设计的实际案例分析5.1汽车变速器的齿轮设计5.2工业机械设备的齿轮设计5.3风力发电机的齿轮设计5.4船舶传动系统的齿轮设计5.5机械手臂的齿轮设计总结:轮系是机械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通过合理的齿轮选择和设计,可以实现不同速度和扭矩的转换。

本文详细介绍了轮系设计中的基本参数、传动原理、常见应用、优化方法以及实际案例分析。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的阐述,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械设计中的轮系,为实际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和指导。

机械设计基础之轮系

机械设计基础之轮系

机械设计基础之轮系机械设计基础之轮系轮系是机械设计中重要的基础部分,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齿轮系统传递动力,实现机械设备的运动和动力输出。

本文将详细介绍轮系的组成、分类、设计及实际应用。

一、轮系的组成轮系通常由一系列的齿轮组成,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齿轮轴等。

主动轮是动力输入部分,从动轮则是动力输出部分。

齿轮轴是用于支撑和固定齿轮的零件,可以分为输入轴和输出轴。

此外,轮系中还可能包括超越离合器、安全离合器等辅助装置,以保护轮系免受过度载荷或意外损坏。

二、轮系的分类根据轮系中齿轮的形状和啮合方式,可以将轮系分为多种类型,例如凸轮、凹轮、斜齿轮等。

其中,凸轮轮系是最常见的一种,其特点是齿轮的齿形为凸状,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传动效率。

凹轮轮系的齿轮齿形为凹状,通常用于低速传动或高减速比的情况。

斜齿轮轮系则具有较好的啮合性能和承载能力,常用于高速重载场合。

三、轮系的设计轮系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轮系的传动比。

传动比是根据机械设备的需求确定的,通常要求传动比在10:1到1:10之间。

2、选择合适的齿轮类型。

根据传动比和载荷情况,选择合适的齿轮类型,如凸轮、凹轮或斜齿轮等。

3、设计齿轮的尺寸和材料。

根据载荷和转速等情况,设计齿轮的尺寸和材料,通常采用合金钢或碳素钢等材料。

4、校核齿轮的强度和寿命。

通过对齿轮进行强度和寿命的校核,确保齿轮在规定的使用时间内能够正常工作。

四、轮系的实际应用轮系在机械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飞机:飞机的起飞和降落过程中,需要通过轮系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螺旋桨和减速器等部件,实现飞机的起飞和降落。

2、汽车:汽车的变速器中使用了多种类型的轮系,如凸轮、斜齿轮等,用于传递发动机的动力到车轮,实现汽车的加速、减速和转向等操作。

3、船舶:船舶的推进系统中使用了大量的轮系,通过齿轮的啮合实现发动机动力传递到螺旋桨,推动船舶前行。

4、工业机械:工业机械中大量使用轮系,如纺织机械、矿山机械等,通过轮系实现动力的传递和控制。

机械设计基础 第10章 轮系

机械设计基础 第10章 轮系

第10章轮系由一系列齿轮所组成的传动系统,称为轮系。

1第10章轮系10.1 概述10.2 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10.3 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10.4 混合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10.5 轮系的功用轮系周转轮系混合轮系定轴轮系轮系的分类10.1 概述轮系的传动比系指:轮系中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的角速度(或转速)之比。

包括角速度(或转速)比的大小和两构件的转向关系两个方面。

轮系的传动比10.1 概述传动时,所有齿轮的几何轴线均相对机架固定的轮系。

平面定轴轮系空间定轴轮系10.2 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定轴轮系平面定轴轮系空间定轴轮系10.2 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传动时,所有齿轮的几何轴线均相对机架固定的轮系。

定轴轮系12212,1z z i -==ωω23323,2'''+==z z i ωω34434,3'''-==z z i ωω45545,4z z i -==ωω10.2 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图示轮系中,各对齿轮的传动比大小: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45342312544332215,44,33,22,1z z z z z z z z i i i i --+-=⋅⋅⋅=⋅⋅⋅''''''ωωωωωωωω515,1ωω=i 注意:在轮系中的作用是改变方向,不改变大小4z —惰轮。

3523123)1(''⋅⋅-=z z z z z z 5,44,33,22,1i i i i ⋅⋅⋅=''10.2 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图示轮系中,各对齿轮的传动比大小: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结论:1.定轴轮系传动比为组成该轮系的各对啮合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其大小等于各对啮合齿轮中所有从动齿数的连乘积与所有主动齿数的连乘积之比。

积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乘===k k k n n i 11,1ωω)1(321432'-''=k k z z z z z z z z 10.2 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结论:2.首尾转向关系的判定。

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轮系

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轮系
应用
周转轮系广泛应用于需要改变传动 方向、传动比或实现运动的合成与 分解的机械设备中,如行星减速器 、差速器等。
混合轮系
定义
混合轮系是指由定轴轮系和周转 轮系组成的轮系。
特点
混合轮系的运动既有沿着固定轴 线的转动,又有沿着变动轴线的 转动,能够实现复杂的传动和运
动关系。
应用
混合轮系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的 机械设备中,如组合机床、自动 化生产线等,用于实现复杂的传
定轴轮系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如车床、磨床、钻床等,用于实现 各种旋转运动和传动。
特点
定轴轮系的运动是沿着固定的回转轴 线进行,各齿轮依次啮合传递运动和 动力。
周转轮系
定义
周转轮系是指各齿轮的转动轴线 位置可以改变的轮系,其中至少 有一个齿轮的轴线是绕另一固定
轴线转动的。
特点
周转轮系的运动是沿着可变动的回 转轴线进行,各齿轮依次啮合传递 运动和动力。
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轮 系
汇报人: 202X-12-27
contents
目录
• 轮系概述 • 基础轮系类型 • 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 轮系的效率与自锁 • 轮系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01
轮系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轮系是由一系列齿轮组成的传动 系统,通过齿轮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现动力的传递和转换。
分类
根据轮系的齿轮类型和转动方向 ,可以分为定轴轮系、周转轮系 和混合轮系。
,可以提高轮系效率。
05
轮系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轮系的日常维护
01
02
03
04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轮系的外观、轴承、 齿轮等部位,确保无异常磨损
或损坏。
清洁与除尘

【管理资料】机械设计基础之轮系详解.汇编

【管理资料】机械设计基础之轮系详解.汇编

为轮系的传动比,用iab 表示,下标a、b为输入轴和输出轴
的代号,即
ia
b
a b
na nb
(1)
计算轮系传动比不仅要确定它的数值,而且要确定两
轴的相对转动方向,这样才能完整表达输入轴和输出轴间的
关系。
转向的判断-1
一对平行轴外啮 合齿轮,其两轮转向 相反,故用方向相反 的箭头表示。
转向的判断-2
n 2 n 2 ,n 3 n 3 ,n 5 n 5 ,n 6 n 6
传动比计算
各对啮合齿轮的传动比数值为
i12
n1 n2
z2 z1
;i23nn32
n2 n3
z3 z2

i34
பைடு நூலகம்
n3 n4
n3 n4
z4 z3
i45
n4 n5
z5 z4
;i56
n5 n6
n5 n6
z6 z5
;i67nn76
传动比计算
i17
n1 n7
n1 n2
n2 n3
n3 n4
n4 n5
n5 n6
n6 n7
(2)
i12i23i34i45i56i67
z2z3z4z5z6z7 z1z2z3z4z5z6
齿轮4只起到改变传动方向作用,对总 传动比无影响,称为惰轮或过桥齿轮。
上式表明,定轴轮系传动比的数值等于组成该轮系的 各对啮合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也等于各对啮合齿轮中所 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与所有主动轮齿数乘积之比。
传动比计算
方向表达 对于所有齿轮轴都平行的轮系
i1k
1 k
n1 nk
1m
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 主动轮齿数的连(5乘 ) 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部分题解参考
10-4 在图10-23所示的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3'为单头右旋蜗杆,求传动比15i 。

解 9030
120306030431543432154325115-=⨯⨯⨯⨯-=-=-==''''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n n i
10-6 图10-25所示轮系中,所有齿轮的模数相等,且均为标准齿轮,若n 1=200r/min ,n 3=50r/min 。

求齿
数2'z 及杆4的转速n 4。

当1)n 1、n 3同向时;2)n 1、n 3反向时。

解 ∵ )(2
)(22321'-=+z z m z z m ∴ 202515602132=--=--='z z z z
∵ 520
15602521324341413-=⨯⨯-=-=--='z z z z n n n n i ∴ 6/)5(314n n n +=
设 1n 为“+”
则 1)n 1、n 3同向时:756/)505200(6/)5(314+=⨯+=+=n n n r /min (n 4与n 1同向)
2)n 1、n 3反向时:33.86/)505200(6/)5(314-=⨯-=+=n n n r /min (n 4与n 1反向) 10-8 图10-27所示为卷扬机的减速器,各轮齿数在图中示出。

求传动比17i 。

解 1-2-3-4-7周转轮系,5-6-7定轴轮系
∵ 21
1692124785231427471714-=⨯⨯-=-=--=z z z z n n n n i 3
131878577557-=-=-==z z n n i 54n n = ∴ 92.4363
27677117===n n i (n 1与n 7同向) 10-9 图10-28所示轮系,各轮齿数如图所示。

求传动比14i 。

解 ∵ 518
90
133113-=-=-=--=z z n n n n i H H H 58
553687903324323443=⨯⨯==--='z z z z n n n n i H H H 03=n ∴ 611==H
H n n i 58
344==H H n n i
1163
586414114=⨯===H H i i n n i (n 1与n 4同向) 10-11 图10-30示减速器中,已知蜗杆1和5的头数均为1(右旋),1z '=101,2z =99,42z z =',4z '=100,
5z '=100,求传动比H i 1。

解 1-2定轴轮系,1'-5'-5-4定轴轮系,2'-3-4-H 周转轮系
∵ 99199
12
2112====z z n n i →99
12n
n =(↓)
10110000110110010051454141=⨯⨯==='''''''z z z
z n n i →10000
1011
4n n ='(↑)
1244242-==--='''z z n n n n i H H
H →)(2
1
42n n n H +='
∴ 1980000)1000010199(21)(211
1142n n n n n n H =-=+='
19800001
1==H
H n n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