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标准修订稿
《仓储管理》课程标准
![《仓储管理》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06606dc6f1aff00bed51e7e.png)
《仓储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通过教师引导性教学、仓储和配送作业模块和大量的实训操作结合,训练学生具有从事仓储配送管理的基本技能和进行仓储配送方案分析设计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在先进的仓储配送管理理念指导下,以行动导向设计课程教学、实训教学,根据仓储业务模块,配送业务模块为载体,创建行动学习环境,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
本课程每周4个课时,开设于第3个学期,其前导和后续课程如下:前导课程:《物流管理概论》、《货物学》、《现代采购实务》、《物流英语》。
后续课程:《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运输管理》。
二、课程教学目标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对于仓储人才培养要求,本课程培养仓储作业一线从事操作与管理的高技能人才。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仓储的基本知识,具备从事仓储市场开拓、现场组织管理、库存控制、商品养护、方案策划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掌握仓储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方法、仓储经营、仓储作业、库存控制、商品养护与安全管理的知识和方法;技能目标:具备组建仓储配送企业的技能、仓储业务管理技能、配送业务管理技能、成本分析控制技能和安全管理技能;情感目标:具备认真刻苦、严谨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在教学研究、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如下教学设计: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打破原有的以理论为主的教材内容结构和课序,依据物流企业仓储配送活动工作过程,分析、归纳出完成仓储配送活动所需要的岗位及其岗位能力,根据岗位能力对应的任务功能进行四大模块设计。
2、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在上述四个模块下,共有21个技能型任务来支撑,每个任务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下达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技能目标”—“任务背景”—“操作步骤”等工作过程完成任务,教师遵循“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原则,将基本知识贯穿于技能型任务中,强调“通过行动来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
物流管理-仓储作业实务教案完整版
![物流管理-仓储作业实务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66757bec8d376eeaeaa3190.png)
【课题】仓储的基本知识介绍。
【教材版本】郑彬.仓储作业实务(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教学目标】(一)认知领域的目标1、知道和认识(知识)1)叙述仓储的概念;2)知道仓储的功能及分类;3)描述仓储的基本任务;2、理解1)概括性表述中国仓储活动的现状;2)解释现代仓储业发展的方向;3、迁移通过仓储分类的课堂讨论说明仓储在物流业及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对各种商业业态有一定的了解;(二)情感领域的目标1、接受注意观察与收集仓储信息;2、反应跟随老师,参与课堂活动及独立完成课外实践作业;3、价值化通达对仓储种类的自我归纳,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三)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1、模仿模仿学习教师对案例的描述与表现手段;2、控制通过课堂讨论,掌握小型研讨式会议的组织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仓储的任务。
教学难点:仓储的分类。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使用自制多媒体课件。
由于学生首次接触仓储的概念,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入。
采用讲述法、案例教学法、研讨教学法。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
【教学建议】该课程是一门应用型的专业课程,所以在讲授过程中关键在于建立仓储概念,让学生真走近仓储、认识仓储。
因此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一、课程介绍、学习方法1) 师生介绍2) 本课程的特点3) 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4) 如何学习本课程5) 本学期本课程平时成绩的评定●纪律●笔记●课堂练习和问答记分●作业●综合二、教学内容一、导入(约10分钟)[案例导入]流通库存保证沃尔玛实现天天平价沃尔玛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大的零售公司。
这家有40年历史的企业在全球拥有4 457个仓库、3万个供应商,每年的销售额超过2 170亿美元。
目前,沃尔玛全美国有70个物流配送中心,每个配送中心面积一般在10万平方米左右,这些配送中心可以同时供应700多家商店。
配送中心每周作业量达120万箱,每个月自理的货物金额大约在5 000万美元,全部作业实现自动化。
仓储管理实务
![仓储管理实务](https://img.taocdn.com/s3/m/6b84cbb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d.png)
仓储管理实务《仓储管理实务》教案课时一仓储概述一、仓储的概念仓储是通过仓库对物品进行储存和保管。
二、仓储活动的性质仓储活动的性质是指仓储活动具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两方面。
(一)仓储活动的生产性(二)仓储活动的非生产性三、仓储的基本功能从物流系统角度看,仓储功能可以按照其所实现的经济利益和服务利益加以分类。
课时二仓储的种类及作用一、仓储的种类(一)按仓储活动的运作方划分1.自建仓库仓储2.租赁仓库仓储页脚内容13.第三方仓储(二)按仓储的功能划分1.储存仓储2.物流中心仓储3.配送仓储4.运输转换仓储(三)按仓储物的处理方式划分1.保管式仓储2.加工式仓储3.消费式仓储二、仓储在物流中的作用(一)仓储是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二)仓储是物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三)仓储能对商品进入下一环节前的质量起保护作用(四)仓储是加快商品流通,节约流通费用的重要手段(五)仓储为商品进入市场做好准备页脚内容2课时三仓库分类一、仓库的概念仓库是保管和储存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
可以是库房、货场、货棚、容器、天然洞穴等形式。
二、仓库的分类(一)按用途分类⒈储存供应仓库⒉批发仓库⒊储备仓库⒋中转仓库⒌加工仓库⒍保税仓库(二)按所储存的货物特性分类⒈通用仓库⒉专用仓库⒊特种仓库(三)按仓库的构造分类页脚内容3⒈单层仓库⒉多层仓库⒊筒仓⒋露天堆场(四)按管理体制分类⒈自用仓库⒉公用仓库课时四自动化立体仓库一、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概念自动化立体仓库是指采用计算机管理和控制,高层货架以货箱或托盘储存货物,用巷道堆垛起重机及其他机械进行作业,在整个作业过程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的仓库。
二、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产生及发展三、自动化立体库的基本组成:⒈高层货架:⒉托盘(货箱):⒊巷道堆垛机:⒋输送机系统:页脚内容4⒌AGV系统:⒍自动控制系统:⒎库存信息管理系统:四、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优越性1.提高空间利用率2.便于形成先进的物流系统,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3.加快货物的存取节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4.减少库存资金积压5.为企业的生产指挥和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五、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主要缺点1.结构复杂,配套设备多,投资高。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标准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a99a40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0.png)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性质、地位、设计思路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是以仓储配送的基本设施、配送作业流程、配送运输、库存控制系统、仓库经营与管理等为基本框架,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仓储和配送作业的主要业务流程、基本管理技术、理论和方法,明确仓储与配送在物流系统中的本质地位与作用,培养学生具备熟练进行仓储与配送相关岗位的操作与管理能力。
它要以管理学基础、商品学基础、物流学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物流成本管理和物理运输管理实务等课程的基础。
2. 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对物流仓储与配送作业的综合组织和操作技能训练为核心组织教学。
以仓储配送作业组织可开展流程和工作重心组织课程内容,并根据技能培养需要让学生完成具体实际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将根据仓储和配送作业的主要流程及特点,以集货、储货、分拣、配货、送货为主要线索,突出对学生操作能力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式教学的形式,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物流仓储配送管理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仓储、配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方法;明确仓库的布局和结构、仓库设备的配备,掌握仓储经营管理、仓储商务管理、仓库保管作业的流程、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仓库安全和质量管理、配送及配送中心的概念、配送线路设计和车辆调度方法等基础知识,树立仓储配送建立有序、效率、效益、安全、服务的经营理念;重点培养学生的仓储配送规划的能力、作业组织和仓储配送初步管理能力、仓储商务沟通管理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基层综合管理技能。
(二)分类目标1.能力目标:(1)配送中心初步规划布局规划能力;(2)商品出入库操作能力;(3)配送作业组织运输能力;(4)物流信息的处理能力;2.知识目标:(1)了解仓储及配送的相关基本概念、基本作业流程,了解现代仓储及配送的特点;(2)熟悉仓储作业的一般流程,并掌握相关技术,具备仓储作业组织能力,达到上岗即能操作的水平;(3)具备对仓储配送中心作业流程、设施布局、单据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进行简单设计与规划的能力;(4)熟悉配送运输的基本组织过程,掌握车辆集装、配送线路优化的基本方法;(5)熟悉库存控制方法掌握库存控制技术;3.情感目标:帮助学生体验实际仓储配送操作活动过程,通过依据教学内容安排案例讨论、实际操作、任务完成、现场参观、社会调查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勤于动手、自主实践、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达到好学、乐学,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目的。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6183f320b1c59eef8c7b482.png)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课程类别:理论+实践课程/专业课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授课系(部):现代物流与管理学院学时(学分):64执笔人签字:焦振娟审核人签字: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仓储和配送是物流的主要环节和基本功能,通过仓储与集配送可以弥合货物在供需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特点体现在具有较强的实务性,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将根据仓储和配送作业的主要流程及特点,以集货、储货、分拣、配货、送货为主要线索,以配送的基本概念、仓储配送的基本设施、配送作业流程、配送运输、库存控制系统、仓库经营与管理等为基本框架,使学生掌握现代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基本作业流程及相关技术。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在《物流管理概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阐述了仓储和配送作业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对仓储配送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二)课程基本理念仓储与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特点体现在具有较强的实务性,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
主要围绕出入库管理和保管作业两大内容展开对仓储及配送的介绍。
(三)课程设计思路根据课程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参观企业仓库,设计配送路线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上,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专业能力:使学生掌握仓储作业的一般流程,并掌握相关技术,具备仓储作业组织能力,达到上岗即能操作的水平方法能力:掌握仓库及配送中心规划设计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
了解现代配送中心的基本结构和设计要点社会能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创新能力、具有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精神的能力;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课程内容按照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相应职业(二)学习情境设计各学习情境划分子情境或学习单元的设计思路,对所有学习情境的学习目标进行描述并说明个学习单元的教学建议。
仓储管理实务全册教案
![仓储管理实务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5e2ed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c.png)
教案名称:仓储管理实务全册教案第一章:仓储管理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仓储管理的概念、作用和意义。
2. 掌握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3. 熟悉仓储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二、教学内容1. 仓储管理的定义和分类。
2. 仓储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3. 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4. 仓储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仓储管理的概念、作用、原则和任务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仓储管理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仓储管理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仓储管理的理解和看法。
第二章:仓储设施与设备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仓储设施的种类和功能。
2. 掌握仓储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3. 熟悉仓储设施的规划和布局。
1. 仓储设施的种类和功能。
2. 仓储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3. 仓储设施的规划和布局。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仓储设施的种类、功能和设备的选择方法。
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仓库,了解仓储设施的实际应用和布局。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仓储设施和设备的理解和看法。
第三章:仓储作业管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仓储作业的基本流程和环节。
2. 掌握仓储作业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3. 熟悉仓储作业的管理和优化。
二、教学内容1. 仓储作业的基本流程和环节。
2. 仓储作业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3. 仓储作业的管理和优化。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仓储作业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
2. 实操演示法:进行仓储作业实操演示,引导学生掌握操作技巧。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仓储作业的管理和优化措施。
1. 课堂实操:学生进行课堂实操,评估仓储作业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第四章:库存管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掌握库存控制的策略和技巧。
3. 熟悉库存管理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库存控制的策略和技巧。
《仓储与配送》-中职技工院校课程标准
![《仓储与配送》-中职技工院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c7f66d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8.png)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标准(本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仓储与配送实务》是电子商务专业一门主要的专业课程,本门课程前序课程为《电子商务物流应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仓储、仓储管理及物流配送的基本概念及功能,掌握仓储作业、配送中心运作的具体操作过程及现代化仓储管理技术,培养学生仓储具体作业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或与人合作完成合同签订、入库作业、在库管理、响应客户投诉等作业任务,并能够以较强的成本意识、科学的评估手段来策划和优化仓储过程管理与控制。
本课程适用于技工院校教育。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任务驱动型的项目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掌握仓储和配送作业管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及其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各专门化方面的职业能力,并通过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具有仓储、配送操作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电子商务与物流复合人才,以适应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具体目标1.能熟练使用仓储常用设备并进行养护2.理解仓库规划与布局3.能够订立仓储合同4.掌握物品编码与信息处理5.熟练掌握进出库组织与作业6.能对库内物品进行保养与维护7.掌握立体仓库和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作业8.能正确进行仓库分拣作业9.掌握储区安全及防范的要求10.掌握配送中心系统设计11.熟练掌握配送中心作业管理12.掌握配送运输路线的优化选择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四、学时分配与建议五、说明《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可选用国家级职业教育规划建材、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推荐教材,张洪革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1月,这本教材共分11章,主要内容包括:仓储和仓储管理概述、仓库和仓储机械设、仓储经营管理、仓储作业管理、商品养护与仓库安全管理、库存管理、流通加工、配送、配送中心、分拣作业管理、配送运输。
《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4f7d7d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a.png)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XX省五年制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在《现代物流概论》、《货物学基础》、《物流设施与设备》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进行仓储入库、在库、出库作业及仓储作业设备使用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在先进的仓储管理理念指导下,以行动导向设计课程教学、实训教学,根据仓储业务模块为载体,创建行动学习环境,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为《仓储实训》、《方向课程综合实训》、《企业实习》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96学时,6学分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注重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兼顾中高职衔接,高度融合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XX学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2021级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主动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突出学生创业能力、创新精神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2.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围绕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所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确定课程内容;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注重职业岗位能力训练项目的设计。
按照仓储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序化课程学习任务,体现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的有机融合。
四、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掌握仓储管理实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具备了仓储作业的基本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
1.能进行仓库内布局及分类,能按照出入库作业流程操作;2.能正确认识和操作仓储设施设备,具备验货入库、装卸搬运、上架、补货、拣货、盘点、养护的能力,会使用现代化仓储管理系统。
3.能规范进行仓储作业和使用仓储设备;4.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异常问题;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踏实肯干、团结合作和严谨求实的职业精神,为物流1+X考证仓储模块提供支撑。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0304e8b551810a6f524869a.png)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定位(一)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相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如运输,仓储,配送,客户服务,信息管理)的标准及要求,在我专业教师进行实践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然后对工作任务综合能力进行整合,继而转化到学习领域,通过设置不同的学习情境进行教学。
(二)本课程的作用:《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介绍仓储业务流程及仓储操作和管理技能,在对学生物流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和物流职业素养养成方面起主要支撑作用,主要通过组织货物的仓储业务,培养学生的基本的仓储业务操作能力,提升学生仓储业务组织管理能力,并养成良好的服务、安全、成本及诚信意识。
(三)前、后续课程衔接:《仓储管理实务》在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它前接《现代物流基础》,《采购实务》,《物流信息与技术》,《物流市场营销》,后续《物流运输管理》,《物流配送管理》等课程。
三、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介绍仓储业务流程及仓储管理技能的课程。
#2.课程任务该课程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有仓储经营管理能力,储设施设备操作能力,仓库作业保管能力等多种岗位职业能力,达到本专业高职学生应具备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仓储岗位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今后进入物流行业或相关企业从事仓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仓库内部岗位设置,掌握仓储的主要功能,熟悉各种常见仓库的特点;熟悉仓库的选址过程,掌握仓库布局的原则,熟悉常用的仓储设备,掌握仓库的货位编号方法和储位分配方式。
掌握仓储业务招投标的过程,掌握仓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发生违约的处理方式,掌握仓储合同的格式与主要条款;掌握入库作业流程,熟悉货物入库准备的工作内容,掌握入库验收的基本要求和验收项目,熟悉入库所需的各种单据;…掌握货物堆码苫垫方法和作业要求,熟悉不同货物存储的温湿度要求,掌握温湿度调节方法,掌握仓库货物盘点方法,掌握库存货物分类保管方法,掌握仓库安全管理及5S管理内容和目标;掌握冷藏货物、高分子商品、金属材料、危险货物的储存环境及作业要求;掌握储存仓库物品的出库流程;熟悉仓储成本的构成和控制方法,掌握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仓储管理实务全册教案
![仓储管理实务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bf3b8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5.png)
仓储管理实务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
2. 掌握仓储管理的任务、原则和方法。
3. 掌握货物的入库、存储、出库作业流程。
4. 了解仓库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
5. 培养学生的仓储管理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仓储管理的任务、原则和方法3. 货物的入库作业流程4. 货物的存储作业流程5. 货物的出库作业流程6. 仓库的安全管理7. 仓库的质量管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作用、任务、原则、方法;货物的入库、存储、出库作业流程;仓库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
2. 教学难点:仓储管理的方法;货物入库、存储、出库作业的具体操作流程;仓库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作用、任务、原则、方法;阐述货物的入库、存储、出库作业流程;介绍仓库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仓储管理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仓储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
3. 实践操作法:安排学生到仓库进行实地参观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作用、任务、原则、方法。
2. 第二课时:讲解货物的入库作业流程。
3. 第三课时:讲解货物的存储作业流程。
4. 第四课时:讲解货物的出库作业流程。
5. 第五课时:介绍仓库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
仓储管理实务第二册教案六、教学内容1. 仓库的布局与设计2. 仓储设备的选择与使用3. 仓储保管的基本要求与操作4. 库存管理与控制5. 仓储成本控制与优化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仓库的布局与设计方法;仓储设备的选择与使用;仓储保管的基本要求与操作;库存管理与控制策略;仓储成本控制与优化的方法。
2. 教学难点:仓库布局与设计的合理性;仓储设备的选择依据;库存管理与控制的精准性;仓储成本控制与优化的有效性。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仓库的布局与设计方法;阐述仓储设备的选择与使用;解析仓储保管的基本要求与操作;介绍库存管理与控制策略;讲述仓储成本控制与优化的方法。
培训课程标准
![培训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ad847c99ec3d5bbfd0a74e8.png)
《仓储作业》培训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依据物流企业典型职业活动仓储作业设立的一门培训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企业在岗人员、转岗人员及社会再就业人员能够掌握仓储管理系统(WMS)订单录入及处理、手持终端的使用、货物的入库、货物的在库保管保养和出库作业及盘点作业等知识,掌握搬运车、堆高车等相关设备的使用,帮助他们提高专业技能,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其提升层次、转岗或再就业提供帮助。
二、参考课时课时56(其中,理论 20 课时,实操36 课时)三、课程目标1. 能完成货物入库、保管保养及出库等仓储作业;2. 能够熟练准确录入入库单、出库单等作业单据;3. 能够规范使用手动搬运车、堆高车、手持终端等设备,并树立良好的安全操作意识;5. 具备良好的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具备库管岗位能力。
6. 具备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
四、课程内容1.理论(20 课时)1)仓储概述、仓库分类、储位管理、堆码技术、流通加工、包装等知识。
2)仓库布置和设备选用:仓库布置概述、仓库布置方法、设备选用概述、设备选用方法。
3)进货入库作业:预收货作业、卸货作业、验收作业、入库上架作业。
4)补货及拣货作业:订单处理、补货作业、拣选作业。
5)出库作业:复核作业、合流作业、点货上车作业。
6)配送作业:调度作业、签收作业、收退作业、核单作业。
7)返品处理作业:返品处理作业概述、返品处理作业流程、返品处理作业管理技能。
8)仓库管理:盘点作业、仓库安全管理。
9)信息技术应用:仓储管理系统。
2.实操( 36 课时)1)订单录入、搬运车使用、堆高车使用、手持终端使用、打包机使用2)叉车库区入库作业3)补货作业、流通加工作业4)叉车库区出库作业、电子拣选区出库作业、小件存储区出库作业。
5)盘点作业五、考核标准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理论占40%,实操60%六、职业资格证书《物流员》(仓储、运输)、若同时参加《运输作业》培训,可考取《助理物流师》资格证书;《商品保管员》七、说明要考取《物流员》证书的学员,要购买一本教材丁俊发主编的《仓储与配送实务》,在培训期间,理论课的教材。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a818133c281e53a5802fffa.png)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所属院系部:制定人:制定时间:潍坊工程职业学院石家庄经济职业学院课程标准二、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仓储与配送方向)的职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物流仓储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的主要操作技能、仓储业务洽谈能力、仓储作业现场指挥与控制能力、仓储成本节约意识、基本仓储规划能力。
要求学生具备《统计学》《物流基础》《物流机械》《企业管理》《单证》等基础知识。
三、课程设计思想课程开设依据:仓储管理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大部分学生就业后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
虽然仓储管理的对象是仓库,但是,仓库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生产企业仓库、流通企业的仓库、配送中心式的仓库和货运站式的仓库。
本课程的功能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企业仓储作业过程的主要操作技能、仓储作业现场指挥与控制能力、库存控制能力以及仓储成本节约意识。
这些都是仓储管理岗位最为重要和基本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专业课程和必修课程。
本课程内容选取以社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为依据, 广泛了解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从分析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入手,按照在职业岗位上完成完整工作过程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设计本课程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具体而言,本课程内容依据如下:①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②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物流企业等各类企业的仓储职业工作岗位;③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⑤根据岗位职业发展及个人发展需求,选取最新的技术作为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好的基础;⑥根据课程需要,强调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培养,确保学生下企业的职业适应能力。
本课程以学习模块来组织课程内容。
在学习领域课程设计中,学习模块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标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仓储管理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因为不论是第三方物流还是企业物流,仓储活动都是核心活动,它沟通采购、运输与配送等相关重要物流活动,是生产活动的重要节点,也是保证物品需求的重要据点。
它前接《采购管理》、《运输管理》,后续《配送管理与应用》等课程,是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主干专业课。
《仓储管理实务》作用在于培养学生具有仓储经营管理能力、仓储设施设备操作能力、仓库保管作业能力等多种岗位职业能力,达到本专业高职学生应具备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并获得仓储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仓储岗位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学生的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基于仓储与配送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
2.工学结合的理念
3.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理念
4.注重学生能动性的理念
5.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的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1.市场需求研究
通过对山西地区物流的发展研究确立了市场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从而确定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企业岗位需求研究
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对相关物流企业的研究确定了物流公司岗位分布,确定了《仓储管理实务》课程培养的技能方向。
3.学情研究
学习本门课程之前,物流专业学生已经学习了《物流学基础》《物流信息技术》《商品知识》等课程,掌握了有关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软件操作能力,并对物流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些都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本门课的教学中,我们还充分考虑了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
对部分知识重叠的章节,有选择的进行取舍。
在教材建设上,以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仓储管理实务》为基础,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同时为了避免与其他课程的重复章节,对原教材内容进行了删减与合并。
为达到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目标,该教材与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教材相结合,增添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如仓库规划设计、自动化仓库操作等内容。
同时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针对仓储配送作业的各个环节,加大了实训课程的学时比重,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时间和相应的技术指导,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为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物流方面的知识,我们采取,一方面通过请专家教授进行讲座使学生了解物流现状及前沿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校外参观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学生之间交流所学心得体会,了解自己所学知识的不足,从而更能有的放矢的进行后续学习。
4.课程设计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邀请行业专家对物流管理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所涉及到的仓储管理教学管理基础知识内容,分解成若干教学活动,在仓储管理实训和校内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整个课程内容以够用为度。
由于课程内容主要针对实际而具体的工作任务,因此,具有明显的职业导向性和确定的目标,具有较强的过程属性。
根据这一特点,课程主要解决“怎样做”(经验)和“怎样做更好”(策略)的问题。
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以过程性操作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以仓储与配送作业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将专项能力转化为教学模块(教学单元)。
二、课程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仓储业务的整个操作流程,能进行入库、在库、出库的实践操作;能独立按照客户要求拟订仓储合同的;并且可以通过案例、实务、模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进入物流行业或相关企业从事仓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从事物流工作,掌握物流技能必须学习仓储管理知识与技能。
具体能力培养目标分析如下:
1.方法能力目标
(1)信息收集、分析与判断能力。
(2)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3)决策与风险控制能力。
2.社会能力的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
(5)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
3.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仓储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熟悉仓储作业流程,会选择、使用仓储的各种设施设备,能承担仓储管理各个工作岗位工作。
(2)草拟仓储合的能力同;
(3)根据仓库管理流程进行仓储作业管理能力;
(4)商品养护及仓库安全管理能力;
(5)库存管理能力;
(6)仓库规划布置能力;
(7)仓储业务流程优化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四、课程实施
1、教学方法以仿真实战为主,综合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进行教学。
通过完成实践项目训练,在边学边练中达到应用理论、加强技能的目的。
2、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精讲多练,要启发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索,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3、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学生实训项目的内容要及时与行业企业业务相结合注意更新。
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课程成绩是由各单项情景任务评价成绩,依据百分比例换算之和,为课程总成绩。
各情景任务的评价主要是以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其中过程性评价依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和体现情况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等形式完成,其中学生平时表现如考勤、学习态度等表现评价占10%;学生自评和互评各占10%(其中自评5%,互评5%)。
结果性评价主要是以业务操作质量对应职业资格操作标准为依据进行评价。
主要是教师依据行业标准进行评价的结果,占据总分的70%。
六、课程资源与开发利用
(一)硬件条件
1、主要在校内物流综合实训室和多媒体机房开展教学和学习。
2、校内物流实训室需要配备电脑以及多媒体设备,具备仿真模拟和实际操作的功能。
(二)师资条件
1、校内专职教师要求具有3年以上行业经验,掌握仓储业务操作技能和仓储企业管理经验,能够设计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实训项目。
2、行业兼职教师要求具备员工培训经历,能流利的进行授课,能设计比较
符合行业实际的教学情景,能够整合行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的机会。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三)教材编写
1、教材选取的原则
以培养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指导思想,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内容设计体现工学结合的导向要求,方便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
一般要求使用高职高专类教材,同时要求使用近三年内出版的教材。
2、推荐教材
杨凤祥仓储管理实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年
张洪革李忠国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6
(四)信息化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多媒体素材。
七、参考文献
(1)赵涛仓储经营管理—理论、案例、制度、实务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2)窦志铭物流商品养护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3)鲁晓春、林正章物流管理案例与实训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4)伊桥宪彦高效库存管理实务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5
(5)廖金福库存管理入门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4
(6)刘宏志生产计划与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7)程国全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3
(8)杨世胜质量控制和库存管理系统使用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八、其他说明
本标准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学习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