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阳黄与阴黄的中医辨析与中药治则

合集下载

茵陈蒿汤加味治疗黄疸阴阳黄证探讨

茵陈蒿汤加味治疗黄疸阴阳黄证探讨

茵陈蒿汤加味治疗黄疸阴阳黄证探讨
雷迪慧;陈慧;冉思邈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年(卷),期】2024(34)1
【摘要】肝衰竭是以黄疸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中医常把其归入“黄疸”范畴。

中医学将黄疸分为阳黄和阴黄,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表明,单纯的阳
黄阴黄二分法已不能满足于临床需要,阴阳黄证的提出,为处于阳黄证和阴黄证兼夹
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今治疗1例黄疸病例,中医辨证属于阴阳黄证,选用茵陈蒿汤加味,运用健脾化湿通便化瘀治法,取得良好疗效。

本文探讨茵陈蒿汤加味对
黄疸阴阳黄证的治疗方法,以及所选药物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黄疸阴阳黄证患者的
诊疗意义,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3页(P71-73)
【作者】雷迪慧;陈慧;冉思邈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黄冈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
【相关文献】
1.茵陈蒿汤加减治疗黄疸阳黄证34例临床观察
2.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慢性肝衰竭阳黄证的临床观察
3.茵陈蒿汤加减联合拉米夫定治疗黄疸阳黄证的临床研究
4.浅谈
加味小建中汤治疗阴黄证(脾虚黄疸)5.茵陈蒿汤加减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胎黄湿热熏蒸证的临床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疸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黄疸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黄疸的中医辨证和治疗黄疸是因时气疫毒、湿热、寒湿等外邪侵袭,或饮食失节,嗜酒无度,误食毒物,或劳倦内伤,以致疫毒滞留,寒湿阻遏,湿热交蒸,气滞血瘀及肝胆脾胃功能失调,胆失疏泄而胆汁泛溢,出现以面、目、身肤发黄,小便黄赤为主要特征的病证。

【范围】本病证存在于多种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中,与西医学的黄疸含义相同。

西医学中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损伤、肝硬化、胆石症、胆囊炎、先天性胆红质代谢功能缺陷、溶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病等,具有黄疸体征者,可按本篇辨证论治。

其它如败血症、胰腺炎及妊娠引起的黄疸,亦可参照本证辨治。

肝癌、胆囊癌、胰头癌、乏特氏壶腹周围癌等引起的黄疸,亦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1 •原发病因湿热或寒湿、时气疫毒等外邪侵袭,是引发外感黄疸的原发病因;劳倦过度、酒食不节、情志抑郁等所致的脏腑虚损,是内伤黄疸的原始病因。

2 •继发病因砂石、虫体等阻滞胆道,积聚日久不消或瘀血阻滞胆道,是胆汁外溢产生黄疸的继发病因。

3 •诱发因素感受外邪、饮食失节、骤受惊恐、情志不遂、劳倦内伤等均可诱发或加重黄疸。

二、病机1 •发病黄疽由感受湿热疫毒所致者,病势暴急,病情最凶险,传染性强}而由感受湿热外邪及砂石、虫体阻滞胆道所致者,起病多亦较急;由内伤诸因所致者病势较缓。

2 •病位主要病位在肝胆,与脾、胃、心、肾有关。

3 •病性外感或急性发作的黄疸,病性以湿热、疫毒等邪实为主。

而内伤或慢性发作的黄疸病性以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为多;本虚以脾胃、肝肾、脾肾不足为主,标实以湿热或寒湿,瘀血为特征,或为阳黄,或为阴黄。

4 •病势本病一般初始为湿热蕴结脾胃,熏蒸阻滞肝胆。

湿热耗伤肝肾之阴,或过用寒凉,湿热寒化,耗伤脾阳,甚或伤及肾之阳气,而同时湿毒滞留,气血运行受阻,则可出现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以及由中焦病及下焦之势。

湿热化毒或感受疫疠之毒邪,热毒炽盛,熏灼肝胆,可进一步耗损心营、肝肾而致上中下三焦俱病之势,出现气血阴阳皆伤之变。

中医内科学——黄疸

中医内科学——黄疸

中医内科学——黄疸一、概念黄疸是指因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或血败不华于色,引发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二、病因病机1.时邪疫毒,熏蒸肝胆2.酒食伤脾,化生湿热3.积聚内阻,胆汁失泄4.化源不充,血不荣色三、诊断要点l.目黄、身黄、小便黄乃黄疸三大主症,且三症之中尤以目黄为要。

2.有肝炎接触史、服用对肝有损伤药物史,或酗酒史等。

3.相关血液生化学检测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黄疸的诊断与鉴别。

四、鉴别诊断1. 萎黄相同点:症状:肌肤发黄的临床表现。

病机:气血不足的相似病机。

不同点:萎黄:症状:皮肤萎黄不华,且目睛不黄。

病机:重在血虚。

黄疸:症状:目睛发黄。

病机:重在血败。

2.黄胖病相同点:症状:皮肤色黄之症。

病机:气血耗伤之相类病机。

不同点:黄胖:病因:气血耗伤源于肠中钩虫匿伏,蚕食血气。

病机:以致血虚不华于色。

表现:面部肿胀色黄,肌肤色黄带白而目睛如故。

黄疸:病因:湿邪、疫毒。

病机:胆汁泛溢、气血之败,血不华色。

表现:身、目、小便黄。

五、辨证要点1.阳黄、阴黄、急黄、虚黄2.湿热轻重阳黄——湿热所致,有偏重于热、偏重于湿之分,辨湿、热之重轻。

3.阴黄之寒湿与淤血阴黄——脾胃虚弱,寒湿内阻与肝郁血瘀,胆液失泄两类。

六、治疗原则阳黄——清热利湿为主,通利二便是驱逐体内湿邪的主要途径。

阳黄证无论湿热之重,苦寒攻下法的应用均有利于黄疸的消退,但须中病即止,以防损伤脾阳。

急黄——清热解毒凉血为主,择用攻下、开窍之法。

阴黄——依据寒湿或血瘀的病机特性,分别采用温化寒湿、化瘀退黄之法。

虚黄——健脾生血柔肝。

黄疸的中末期治疗应重在健脾疏肝、活血化瘀,以防黄疸转生积聚、鼓胀,而先安未受邪之地。

七、分证论治阳黄1.热重于湿主症: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可兼见发热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心中懊恼,口干而苦,恶心欲吐,胁痛。

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泻下。

方药:茵陈蒿汤。

茵陈——清热利湿退黄;栀子——苦寒以清利三焦之热;大黄——通导阳明之积,使湿热从大小便而去。

中医阴阳分辨

中医阴阳分辨

中医阴阳分辨:如何区分阴虚和阳虚很多学中医的朋友,或者想了解中医的朋友,都搞不明白中医师说的阴虚或者阴虚的问题,这里俺给大家抛砖引玉的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有一天,我和朋友一起外出郊游,夜深了,我们围在一起烧水吃饭。

架起一堆捡的木柴,将大搪瓷杯子往上一架,倒上矿泉水,把一包方便面放了进去。

看着燃烧的火焰和杯子中翻腾的开水,我终于明白了一直萦绕在我脑子里的一个问题,那就是阳虚和阴虚。

火和水构成了阳和阴中医的理论多来自于自然界和人类实践,取相比类,是最常用的手法。

火为阳,水为阴。

这幅图片,恰恰地体现了一个阴阳转化和融合的过程。

说完了阴和阳,我们再来说说虚这个概念。

什么是虚呢?就是弱的意思。

阳虚就是火弱,阴虚就是水弱。

那在人体里,到底什么是阳,什么是阴呢?或者什么是火,什么是水呢?人们吃进东西,吸进氧气,通过肠胃的生物转换,就会产生能量,这种能量,就是人体之火,生命之火,这就是人体的阳气。

那什么是人体的阴呢,或者人体的水呢?这个水就是血液、体液。

就像图片里的一样,如果火烧的过大,那么,搪瓷缸中的水就会烧干,方面便就会糊;同样,如果火不够的话,水烧不开,饭也做不熟。

人体也一样,如果一个人的阳气不足,人就会运化不好,人就会湿重,身体发胖,舌头发胖,大便多不成形;反之,如果一个人阴气不足,人就会显得很瘦,并且容易口干和便秘。

因此,一般而言,胖人多阳虚,而瘦人多阴虚。

因此,只有阴阳平和之人,身材才会不胖不瘦,显得很匀称。

偏胖偏瘦之人,多半身体都有问题。

其实对于阴虚和阳虚,我个人还是有点体会的。

我的身体偏胖,并且大便长期不太成形,因此,医师多说我阳虚,对此我十分不解,但又不好意问。

而我老婆刚好和我相反,偏瘦,而医师则多说他阴虚。

前两天,她肚子不舒服,拉稀,最初我也没有搞明白她到底是吃了什么不好的东西,还是受凉了。

后来发现,我和孩子也没太大的事,所以,肯定不是吃的问题,应该是受凉了?怎么办呢?阴虚内热又称阴虚发热。

黄疸中医内科学

黄疸中医内科学

中成药
选择具有祛黄、护肝作用的中成药 ,如甘草酸制剂、茵栀黄制剂等。
西药
根据黄疸的病因,选用相应的西药 治疗,如病毒性肝炎可选用抗病毒 药物。
针灸推拿
采用针灸、推拿等方法,可改善黄 疸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注意事项
辨病与辨证结合
病情监测与评估
在中医辨证的同时,需辨明病名、病因、病 机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02
中医对黄疸的认识
黄疸的中医辨证
阳黄
以湿热为主,伴有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的情况,可分为肝胆湿热型、脾胃湿 热型、热迫大肠型和热入营血型。
阴黄
以脾虚寒湿为主,可分为脾胃虚寒型、肝郁脾虚型和气滞血瘀型。
黄疸的中医治疗原则
1 2
清热解毒
针对阳黄,以清除湿热为主,可用茵陈蒿汤、 龙胆泻肝汤等方剂。
健脾和胃
2023
黄疸中医内科学
目 录
• 概述 • 中医对黄疸的认识 • 现代医学对黄疸的认识 •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疸 • 病例分享
01
概述
定义与分类
黄疸定义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其中,目黄即眼睛巩膜呈现黄色;身黄即皮肤黏膜呈现黄色 ;小便黄即尿液呈现黄色。
黄疸分类
黄疸分为阳黄和阴黄。阳黄以湿热内蕴、胆汁外溢为多见, 可由湿邪内蕴、脾虚肝郁、瘀血阻滞等因素引起;阴黄以脾 虚寒湿、瘀血阻滞为多见,可由脾胃虚寒、肝气郁结等因素 引起。
总结:中药治疗急性黄疸肝炎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仍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黄疸
01
02
总结词:成功案例
详细描述:对于重症黄疸患者,采用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西医治疗 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选用 不同的中药方剂,如清热解毒、活血 化瘀、利湿退黄等,以达到改善肝功 能、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同时配合 西医的保肝、退黄、抗病毒等治疗措 施,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

阴黄病证简述

阴黄病证简述

阴黄病证简述
阴黄由寒湿所致,起病缓,病程长,黄色晦黯如烟熏,脘闷腹胀,畏寒神疲,口淡不渴,舌淡白,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一般病情缠绵,不易速愈。

分寒湿阻遏型,肝郁血瘀型,脾虚血亏型。

中医所指的阴黄。

是阴盛寒重,平素脾阳不足,湿从寒化而致寒湿为患,寒湿阻滞,淤滞肝胆,胆失常道,其临床特点为:黄色晦暗如烟熏;发病较慢、病程较长;无发热、口不渴、口淡无味;大便不实或溏,小便色黄不利;舌质淡、舌苔白腻或白滑;脉象见沉迟、沉迟、弦细。

其病理性质为阴寒虚证。

阴黄与阳黄的辩证要点

阴黄与阳黄的辩证要点

阴黄与阳黄的辩证要点引言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阴阳学说是一种重要的辩证思维方式。

其中,阴黄与阳黄作为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被广泛运用于社会、自然、人体等多个领域,体现了中国古代智慧与思维方式的独特性。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阴黄与阳黄的辩证要点,并深入分析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阴黄与阳黄的定义阴黄阴黄是阴性的一面,代表了质量重、形态重、阴沉、静止等特性。

在宇宙中,阴黄象征着黑暗、寂静和无形。

在人体中,阴黄对应着女性、冷、阴湿等属性。

阳黄阳黄则是阳性的一面,代表了轻盈、流动、躁动等特性。

在宇宙中,阳黄象征着光明、活力和有形。

在人体中,阳黄对应着男性、热、干燥等属性。

阴黄与阳黄的辩证关系阴黄与阳黄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存在条件。

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在实践中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辩证关系一:阴阳互补阴黄与阳黄是宇宙中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极端,它们的互补性是事物发展的基础。

世界上没有完全阴黄或完全阳黄的事物,而是处于两者之间的不同程度。

例如,春天的阳光透过树叶的阴影,形成了美丽的绿色景观。

这种阴阳互补的关系使得事物的发展更加平衡和丰富。

辩证关系二:阴阳相互依存阴黄与阳黄相互依存,没有其中之一就无法存在另一个。

在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阴阳相互作用而成。

例如,在人体中,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

如果出现阴阳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阴阳相互依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辩证关系三:阴阳转化阴黄与阳黄之间的转化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阴阳不断相互转化,维持着事物的不断变化。

例如,夜晚的黑暗逐渐转化为白天的阳光,春天的寒冷逐渐转化为夏天的炎热。

这种阴阳转化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阴黄与阳黄在社会中的应用社会治理社会治理中,阴黄与阳黄的辩证关系可以指导国家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

政府需要在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平衡阴性和阳性的要求。

阴性政策可以解决社会矛盾和不平等现象,使人民感受到公平和正义;阳性政策则能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简述阳黄、急黄与阴黄的鉴别要点

简述阳黄、急黄与阴黄的鉴别要点

简述阳黄、急黄与阴黄的鉴别要点
阳黄、急黄与阴黄是中医学术语,在中医诊断过程中,对黄疸病证类型的区分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1.阳黄:黄疸病证类型,常伴有其他症状如头痛、口渴、烦躁、胸闷等。

舌头一般较红、苔薄白或黄腻,脉象通常偏弦。

病人一般处于热毒内盛的状态,体内郁热较甚,这种黄疸大多属于实证。

2.急黄:黄疸病证类型,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湿热所致,病人一般出现恶心、呕吐、排便不畅、尿黄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黄疸。

舌头一般呈红色,苔薄黄或黄腻,脉象一般偏数或滑数。

这种黄疸常常发生在脾虚湿重、肝胆功能失调等病情较为严重的病人身上。

3.阴黄:黄疸病证类型,基本上都属于阴虚证,病人体内阴虚阳亢,营血虚弱,肝肾功能不全等。

舌质多为淡红,苔少或滑腻,脉细而弱。

病人一般表现出疲乏无力、神疲、失眠、怕冷等阴虚阳亢的症状,这种黄疸往往属于虚证。

浅谈阳黄与阴黄的中医辨析与中药治则

浅谈阳黄与阴黄的中医辨析与中药治则

浅谈阳黄与阴黄的中医辨析与中药治则阳黄,黄疸两大类型之一。

见《景岳全书·黄疸》。

多因感受外邪,湿热侵及肝胆,胆热液泄,外渗肌肤所致。

症见发热口渴,身目呈橘黄色,小便黄如浓茶汁,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腹胀胁痛,苔黄腻,脉弦数等。

治宜清利肝胆湿热为主。

方如茵陈蒿汤、栀子檗皮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大柴胡汤等;药如金钱草、垂盆草、半枝莲、五味子、板蓝根、田基黄等,均可随症选用[1]。

阴黄,因阳黄日久转化,或因脾阳不振,寒湿内蕴,或因过服寒凉所致。

《景岳全书·黄疸》:“凡病黄疸而绝无阳证阳脉者,便是阴黄”。

症见身目萎黄晦暗,胃呆腹胀,神疲乏力,胁肋隐痛,小便短赤,大便不实,舌淡苔腻,脉沉细迟等。

治宜调理脾胃,温化寒湿。

方如茵陈五苓散、茵陈术附汤、茵陈四逆汤等加减。

阳黄与阴黄合称为黄疸,他们的病因、病机是同源的,只是临床症状表现不同,阳黄日久转化为阴黄。

1 病因黄疸主要是感受湿热疫毒,肝胆气机受阻,疏泄失常经致胆液不循常用道而外溢所致。

1.1 感受外邪外感湿热疫毒,内阻中焦,而致脾胃运化失职,湿热交蒸于肝胆,肝胆疏泄失常,胆液不循常道而外溢于肌肤,导致肌肤与眼睛巩膜发黄。

1.2 饮食所伤饮食不节,嗜酒无度,损伤脾胃,而致脾胃运化失司,湿热内郁化而为热,熏蒸胆道,胆汁外溢,导致肌表皮肤和眼睛巩膜发黄。

1.3 脾胃虚弱久病脾胃运化失司,气血亏虚,肝失所养,导致肝疏泄失职;或寒湿阻滞,胆汁排泄受阻,外溢皮肤,导致发黄。

1.4 积聚转化湿热、痰浊、瘀血积聚日久不消,阻滞胆道,胆汁外溢而产生黄疸;亦有因沙石、虫体瘀阻胆道,导致胆汁外溢而发黄。

2 病机引起黄胆的原因很多,其主要病理因素以湿邪为主,湿热寒湿也是引发黄胆的常风原因。

由于湿邪阻滞中焦,胆液排泄失常,不循常道,外溢肌肤,而发为黄疸。

从黄胆的病变脏腑来看,发病的主要部位在胆腑,然而疾病的引发却与肝、胆、脾、胃功能失调相关。

脾主运化,喜燥恶湿,主升清;胃主受纳腐熟,喜湿恶燥,主降浊。

中医内科鉴别诊断

中医内科鉴别诊断

01、阳黄与阴黄的鉴别加急黄。

阳黄为湿热蕴蒸所致;急黄为热毒壅盛,内陷心包所致;阴黄为寒湿困脾,阳气不宣所致。

在病性上,阳黄、急黄为实热证,阴黄为虚寒证。

在病势上,急黄病程短,最为凶险;阳黄病情较急,病程较短;阴黄病势较缓,病程较长。

在颜色上,急黄其色如金;阳黄其色鲜明,阴黄色泽晦暗或如烟熏,且三者的伴随症状也有所不同。

02、眩晕与中风的鉴别诊断眩晕仅是头晕眼花,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以仆倒。

中风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者不经昏仆,仅以喎斜不遂为特征。

中风昏仆与眩晕仆倒相似,且眩晕多为中风先兆,但眩晕患者无半身不遂,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及舌强语蹇等表现。

03、眩晕与厥证鉴别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特点,发作后一般在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口眼歪斜等后遗症。

严重者可一厥不复而死亡。

眩晕发作严重者也有欲仆或眩晕仆倒的表现,与厥证相似,但一般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

04、眩晕与痫证鉴别痫病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为特点。

痫病昏仆与眩晕甚者之仆倒相似,且其发前多有眩晕、乏力、胸闷等先兆,发作日久常有神疲乏力、眩晕时作等症状表现,故应与眩晕鉴别,其鉴别要点为痫病昏仆必有昏迷不省人事,且伴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抽搐,猪羊叫声等症状。

05、中风与口僻鉴别口僻俗称吊线风,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因口眼歪斜有时伴流涎、言语不清。

多由正气不足,风邪人中脉络,气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龄均可罹患。

中风病口舌歪斜者多伴有肢体瘫痪或偏身麻木,病由气血逆乱,血随气逆,上扰脑窍而致脑髓神机受损,且以中老年人为多。

06、中风与厥证鉴别神昏常伴有四肢逆冷,一般移时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

07、中风与痉证鉴别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

中医学与中药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医学与中药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医学与中药学论文题目一、最新中医学与中药学论文选题参考1、NSFC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2002年度受理与资助情况2、浅谈“关格”病的中医诊断与中药治则3、浅谈耳鸣、耳聋的中医辨析与中药治则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学与中药学科优先资助研究领域战略研究的重要性及意义5、一九九五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评审工作浅析6、论中医理论与中药现代化国际化7、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设计——以《中医和中药》为例8、中医学与中药学——中医学——微针系统疗法治疗颈椎病的概况与展望9、论中医学与中药学的关系10、浅谈"咳嗽"的中医辨析和中药治疗11、中医与中药12、200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99年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项目指南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8年申请指南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15、中医学与中药学:中医学——针灸治疗难治性眼病的文献分析16、中医学与中药学:中药学:苦楝果实中苦楝素的分离及鉴定17、中医学与中药学专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对策研究18、中医学与中药学专科学生就业能力分析及对策研究19、中医学与中药学专科学生就业心理倾向分析20、近年来NSFC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受理与资助针灸学研究的情况分析二、中医学与中药学论文题目大全1、浅谈中医与中药的依存性2、传统生命科学中中医学和中药学的若干理论之现代化学物理的解析——兼论创新高效抗癌、抗心血管病之药3、中医理论与中药复方研究之探讨4、中医理论与中药复方研究之探讨5、中医临床与中药的关系6、运用中医理论和中药辩证论治股骨头坏死临床随笔7、浅谈"胁痛"的中医辨析与中药治则8、中医推拿和中药热敷法应用于髌骨软化症临床治疗的效果探讨9、浅谈“胸痹”的中医辨析与中药治则10、浅谈阳黄与阴黄的中医辨析与中药治则11、小儿手足口病的中医诊断与中药治疗12、联用中医手法和中药内服外洗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效果研究13、中医临床与中药剂型14、咳嗽的中医辩证与中成药选用15、中医针灸与中药联合应用在治疗突发性耳鸣耳聋中的疗效观察16、中医推拿和中药浴对脑损伤综合征患儿神经运动发育的影响17、中医推拿与中药外敷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18、中医和中药的含义19、《中医和中药》文化教学环节20、中医辨证与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三、热门中医学与中药学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一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中医方法和中药组合物2、一种治疗脂肪肝与酸蚀病症的中医方法和中药组合物3、以石膏和滑石为例谈谈研究中医和中药的特点4、中医药学与中药临床药学的进展5、浅述中医美容与中药美容6、浅谈中医美容和中药美容的关系7、微量元素与中医药8、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现代研究9、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现代研究10、内皮素与中医药研究11、数字中医药与中医药的跨越式发展12、数字中医药与中医药的跨越式发展13、中医中药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14、血脑屏障与中医药研究15、中医药与免疫16、中医系统论与中药复方研究17、中医中药与自由基18、微循环与中医中药研究19、前列腺素与中医中药20、论中医针药并用过程中针灸和中药的关系四、关于中医学与中药学毕业论文题目1、中医学与中药学2、中医学与中药学3、中医学与中药学——中医学:人体内新的功能系统——支持储备及自体监控系统新学说4、论中医理论与中药现代化国际化5、论中医理论与中药现代化国际化6、古代中医药学与中药临床药学7、中医体质与中药干预效果分析8、中医学与中药学其他学科——蒺藜皂苷对缺氧心肌细胞内蛋白激酶C的作用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学和中药学学科2008年度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项目受理与资助情况分析10、NSFC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1998年~2003年度针灸学受理与资助情况11、2006年NSFC中医学与中药学科项目受理与资助情况分析12、1999年度NSFC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项目资助情况及2000年资助方向13、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项目申请与评审情况分析14、浅谈"腹痛"的中医辨析与中药治则15、中医学与中药学——中医学:国外针灸发展现状与展望16、中医学与中草药:不良反应方面17、中医医术与中药质量18、对弘扬祖国中医药文化的若干思考——谈中医方剂与中成药开发19、1998年度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项目评审工作简析20、浅谈“狐惑”的中医辨析与中药治则五、比较好写的中医学与中药学论文题目1、中西医结合与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2、试论中医院品牌建设与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关系3、新医药科学与中医药科学4、中医药与细胞因子研究进展5、亚健康的中医防治与发展中医药特色的疗养医学6、中风病二级预防中医药参与状况的研究7、中医药与受体关系的研究进展8、浅谈中医药与免疫9、中医药与老年医疗保健10、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与中医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11、实体语法系统与中医药理论现代化12、纳米技术与中医药研发13、壮医药与中医药比较探析14、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医中药进展和评述15、微量元素与中医药关系16、中医药科技查新与中医药科技查新委托17、中医中药研究的现状和展望18、中医药服务利用界定与中医药现代化趋向19、微量元素与中医药的关系20、化学与中医药。

黄疸-中医护理【16页】

黄疸-中医护理【16页】
或见腹部胀满,心中懊恼,恶心,口干苦,小便黄赤,大便 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
② 湿重于热:证候:身目皆黄,黄色不如前者鲜明,头 重身困,身热不扬,胸脘痞满,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 胀,便溏,口中粘腻,舌苔厚腻微黄,脉濡滑或滑缓。
6
(2) 急黄:湿热疫毒,传入营血,内陷心肝。 证候:病热迅猛,黄疸急速加深,身面均黄,黄色如金, 高热烦渴,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神昏谵语,或有痉厥。邪 入阴血,则见鼻衄、齿衄、呕血、便血、或身有瘀斑等;可 有腹水,嗜睡昏迷,舌质红降,苔黄而燥,脉弦数或细数。 (3) 阴黄:证候:目肤色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神 疲乏力,畏寒肢冷,纳少,脘闷腹胀,大便溏薄,舌质淡, 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15
谢谢!
16
情况及精神神经等方面的特征,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并做好病情记录与抢救前的准备工作。
③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做好基础护理。
11
④ 烦躁不安或精神失常者,应加床档,派专人护理,防 止发生意外。
⑤ 注意患者二便情况,观察有无腹水和出血情况,如有 上述病情,应参照有关病证护理法护理。
⑥ 患者可有恶心呕吐或不思饮食等症状,补充营养以静 脉输入葡萄为主,可给予随意流质,强迫患者进食,待病情 好转后再逐渐增加进食量。
4
(2) 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过食油腻,寒凉生冷,或饥 饱不度、酗酒,劳倦太过,均可损伤脾胃,使脾失健运,湿 浊内生,郁而化热,熏蒸于肝胆,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 肤,下注膀胱,表现为目黄、肤黄、小便黄的黄疸病证。由 于致病因素不同,个体素质的差异,表现为湿热和寒湿两个 方面。 若因湿热所伤,或素体胃热偏盛,则湿从热化,湿热 相交,由脾胃而熏蒸肝胆,胆热液泄,表现为阳黄证候。 若 因寒湿伤人,或素体脾胃虚寒,则湿从寒化,寒湿郁滞中 焦,致使中阳不振,脾气壅遏不运,胆汁为湿所用,表现为 阴黄证。

《中医内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1.感冒: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导致肺卫功能失调,临床以鼻塞、流涕、咳嗽等为主要特征的常见外感病证。

病机:外邪袭肺、肺卫失和。

2.真心痛:是胸痹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病证,其特点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心悸、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3.泄泻:是指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

4..黄疸:是因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饮食劳倦或他病后,导致肝胆脾胃功能失调,胆失疏泻而胆汁外溢,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

5.辨别阳黄与阴黄、(阳黄证候、治法,方药(含用量用法)。

阳黄多由湿热或疫毒所致,起病急,病程短,黄色鲜明如橘色,常伴湿热或热毒炽盛之象。

阴黄多有寒湿所致,病势缓,病程长,黄色晦黯如烟熏,常伴脾虚寒湿之象。

阳黄:热重于湿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加味湿重于热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胆腑郁热疏肝利胆,泄热退黄大柴胡汤加减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加味6.消渴:是因禀赋不足,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欲过度,导致阴津亏损,燥热偏盛,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乏力,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7.心悸:是因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邪扰心神,心神不宁所致,以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8.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机上逆,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

9.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临床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10.(肾阳虚水泛证候、治法、方药(含用量用法)。

(1)证候: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腰部冷痛酸重,尿少或增多,四肢逆冷,怯寒神疲,甚则心悸,喘促难卧,面色晦黯或淡白。

舌质淡胖,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2)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3)方药:真武汤11.胃脘痛、判断胃痛的虚实、(肝气犯胃证型、治法、方药(含用量用法)(1)胃脘痛:指以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中医黄疸证治探讨

中医黄疸证治探讨

5腱鞘炎 患者郑某 ,5 0岁,女性,因双拇指疼痛 、活动 受限月余 , 于 20 0 2年 4月 7日就诊。 自诉一目不能开 。 不影响睡眠, 晨起痛
祛 ,反复发作 ,止痛药 效果不佳。一周前复 因工作压 力大 、疲 劳又发 头疼 ,痛渐难以忍受 ,固来就医。查见:面色无华 ,表
维普资讯
2 0 年 6月第 4卷第 6期 Wo d el i s 07 r H ahDg t l t e

中医中药 ・
4神经 血管性头疼
患者张某 ,3 ,女性,因头痛 一周于 20 年 1 月 3 6岁 02 1 0 日就诊 。自诉 常发头疼,疼痛多于午后渐起 ,晚 7 、8点最剧,
法。
常用于治疗热重于湿 的黄疸 ,常用 中药茵陈、龙胆草、败 酱草 、板 兰根 、山栀 、大黄 、佩兰 、白蔻仁。热重于湿 的黄疸 常见症 : 目俱黄 , 身 烦渴欲饮 , 恶寒发热 , 舌苔黄腻 , 脉弦数, 多见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胆道疾患。
1 降 热祛 湿 . 3
中医认为黄疸与湿热关系最为密切 , 湿热 阻滞 、 熏蒸肝 胆,
湿热之邪 首先侵犯脾 胃,致使脾 胃运化 、转输功能受遏 ,
升降功能失常,进而壅阻肝胆 ,肝体受损 ,疏泄不调,以致胆 汁不循常道 , 溢于肌肤而发黄疸 。 以临床上治疗 常在祛湿退 所 黄的基础 上兼 以行气 ,行气的中药有玄胡、川楝子、郁金 、佛
手。
湿热互结 ,则发为阳黄;湿从寒化 ,寒湿凝滞,则发 为阴黄 。
攒竹 ,进针 10寸,泻法得气后 留针 ,5分钟捻转 1 ,3 . 次 0
分钟取针 ,头疼即愈。5天后右侧头疼又作 ,同法治疗得解 。
随访 1 ,头疼未再发 。 年

中医内科 -肝胆疾病.

中医内科 -肝胆疾病.

茵陈五苓散 【药物组成】茵陈4g,白术9g,赤茯苓9g,猪苓9g,桂枝6g,泽泻15g。 【功用】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湿重于热,小便不利者。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组成】:茵陈30g,猪苓 12g,泽泻 20g,白术12g, 茯苓12g,桂枝10g。 【方剂特点】:茵陈,黄家神良之品也,故诸方多用之;猪苓、泽泻、茯苓、白术 味淡,故可以导利小水;官桂之加,取有辛热,能引诸药直达热邪蓄积之处。方中 猪苓、泽泻甘淡渗湿,白术健脾祛湿,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使湿从小便而去。 【适应症】:先生应用本方治疗各种黄疸辨证属湿重于热者。肝硬化腹水、水肿辨 证属于湿热内蕴者。 【加减】 胸胁胀痛加郁金、香附、延胡索
急黄——阳黄重症,疫毒引发,疸色如金,兼见神昏谵语,发斑,壮热 口渴、出血等危象,舌质红绛,脉弦细或洪大。
辨阳黄之湿热轻重
治疗原则 —— 化湿邪,利小便
阳黄
热重于湿
症状:身黄倶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腹部胀闷,胁痛,口干而苦,
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证机概要:湿热熏蒸,困遏脾胃,壅滞肝胆,胆汁泛溢 治法:清热通腑,利湿退黄 代表方:茵陈蒿汤
肝脾不调证
症状:腕腹痞闷,肢倦乏力,胁肋隐痛不适,饮食不佳,大便不调,
舌苔薄,脉弦细
证机概要:肝脾不调证,疏运失职 治法:调和肝脾,理气助运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加减
气滞血於证
症状:肋下结块,隐痛,刺痛不适,胸胁胀闷,面颈部见有赤丝红纹,舌
有紫斑或紫点,脉涩。
证机概要:气滞血瘀,积块留着
茵陈术附汤
【别名】 茵陈姜附汤(《笔花医镜》卷一)。 【处方】 茵陈3克 白术6克 附子1.5克 干姜1.5克 甘草(炙)3克 肉桂(去皮)1克

黄疸中医理解及特色治疗经验论文

黄疸中医理解及特色治疗经验论文

黄疸的中医理解及特色治疗经验【关键词】黄疸;中医理解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其中以目睛黄染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中医对于黄疸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内经》时期就有关于黄疸病名和主要症状的记载,而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等五种,对各种黄疸的病机、症状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和分析,并且创制了治疗黄疸最为重要的、沿用至今的方剂茵陈蒿汤。

而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创制了治疗黄疸的又一重要方剂茵陈术附汤,至今仍然为治疗黄疸“阴黄“的主要方剂。

现代医学认为,黄疸多可涉及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钩端螺旋体病、蚕豆病及消化道肿瘤等。

1 黄疸的中医认识1.1 中医对黄疸病因的认识中医认为,黄疸的形成离不开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饮食、劳倦,以及病后体虚等因素。

导致黄疸形成的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血瘀六种,其中以湿邪为主,黄疸形成的关键是湿邪为患。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中指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

”因湿性重浊、黏滞,而脾喜燥恶湿,因此湿邪阻滞中焦脾胃则会引起脾胃升降功能出现异常,进而影响肝胆的疏泄,以致胆汁疏泄不畅,瘀于体内,溢于肌肤体表而形成黄疸。

湿邪滞于人体内,又可以根据人体情况的不同而表现出寒湿和湿热两种情况,分别形成阴黄和阳黄。

此外,有不少医家亦强调瘀血对于黄疸形成的影响。

清·唐容川在《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中曾指出:“瘀热以行。

一个瘀字,便见黄皆发于血分,凡气分之热不得称瘀。

”吴军、田谧等[1]认为只有当湿邪不但瘀阻气机,同时又伤及血分时,才能发生黄疸,肯定了黄疸与邪热伤血的关系,认为黄疸的发生无不涉及到血。

1.2 黄疸的病机黄疸的病机关键是湿,由于湿邪困遏脾胃,壅塞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泛溢而形成黄疸。

《景岳全书·黄疸》提到:“阳黄证多以脾湿不流,郁热所致。

”“阴黄证,多由内伤不足,不可以黄为意,专用清利。

黄疸其色晦暗者诊治体会

黄疸其色晦暗者诊治体会

黄疸主 于湿 ,以 阴 、阳 、寒 、热别 之 ,虽 也有 挟
痰 、挟瘀 、气 血 不 足 者 ,要 之 不 过 阴 黄 ,阳 黄 。寒 湿 ,湿热之别 。至若 黄疸其 色 晦 暗如 烟熏 者 ,多见 于
黄疸湿热 为患者 ,其 色多 鲜 明 ,然 诚 如叶 天 士所 言 :“ 胜则 阳微 ”而 阳微 也 易致 湿 胜 ,临 床所 见 本 湿
黄 7天来 院门诊 ,诊时 面 目黄 而 晦暗 ,乏力 纳呆 , 口
冷手心热 ,小便清 长有余 沥 ,苔薄 白腻 、舌 质淡 红边 有齿痕 ,脉弦缓 。原 有 “ 性 乙 型肝 炎 ”病 史 1 慢 0年 。
肝 功 能 检 查 : HB Ag+ ,AL 8 U/ ( 常 0~ S T9 L 正
续服 5帖诸症 已,肝 功能正 常 。
4 结 语
5 U/ ) O L ,AS 6 U/ ( 常 0 5 U/ ,总胆 红 素 T3 L 正 ~ 0 L) 2 mmo/ ( 6 lL 正常 3 4 ~2 . 0 . 2 0 5 mmo/ ) lL ,直接 胆红 素 77 . mmo/ ( lL 正常 1 1 . mmo/ ,其余 正常 。予 . ~7 8 lI ) 茵陈 四逆 汤 :茵 陈 3 g 0 ,干姜 9 ,炙 甘草 9 ,重用 炮 g g
寒湿 为患 ,也 可 于 阳虚 兼 湿 热 为 患 ,或 湿重 于 热 者 。 不独 见于 阴黄寒湿 。另外 黄疸 久 病气 血瘀 滞 者 ,于理
也可 见色黄 晦暗 ,然 临证 有 限 ,未 曾一见 ,治 法则 不
有 阳虚体质 而病 黄疸 ,或久 病 黄疸 或过 服寒 凉 利湿 伤 阳。总之 ,阳虚而兼湿 热者 ,其色 也 可 见黄 而 晦 暗如 烟 熏者 。尝 治吴某 ,3 6岁 。形体 素肥 多痰 ,面 目苍黄 晦 暗 ,胁痛头 晕 。畏 寒肢 冷 ,乏力 恶 心纳 呆 ,便溏 粘

阴黄和阳黄的鉴别要点

阴黄和阳黄的鉴别要点

阴黄和阳黄的鉴别要点
中医学中常常提到阴黄和阳黄,这两种黄色有什么区别呢?下面
我们来分析一下它们的鉴别要点。

首先,阴黄的性质是温润的,它是由于肝胆湿热而出现的一种色泽,通常呈现黄色或土黄色,颜色不太纯正。

而阳黄则是由于气血不
足而造成的,其色泽比较纯正、鲜明,呈现出明亮的黄色。

其次,在舌苔的鉴别上,阴黄舌苔常常呈现黄色或白色,而且比
较湿润,与舌质相比较来讲要稍微厚重一些。

而阳黄舌苔则通常呈现
白色或者没有舌苔的现象,舌质也相对比较薄,不如阴黄舌苔厚重。

再者,在体质上的表现也比较不同,阴黄常常伴随着体内的湿气,通常会出现口干舌燥、小腹胀满等症状,而阳黄则相对比较虚弱,通
常会出现疲劳、无力、头晕等症状。

因此,在治疗时我们需要结合体
质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最后,阴黄和阳黄的鉴别还需要通过中医诊断的方法进行全面分析,包括脉象、病史、体格检查等,综合分析得出确切的判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阴黄和阳黄的鉴别要点,了解它们之间
的区别,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同时也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以保持
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阳黄与阴黄的中医辨析与中药治则
阳黄,黄疸两大类型之一。

见《景岳全书·黄疸》。

多因感受外邪,湿热侵及肝胆,胆热液泄,外渗肌肤所致。

症见发热口渴,身目呈橘黄色,小便黄如浓茶汁,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腹胀胁痛,苔黄腻,脉弦数等。

治宜清利肝胆湿热为主。

方如茵陈蒿汤、栀子檗皮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大柴胡汤等;药如金钱草、垂盆草、半枝莲、五味子、板蓝根、田基黄等,均可随症选用[1]。

阴黄,因阳黄日久转化,或因脾阳不振,寒湿内蕴,或因过服寒凉所致。

《景岳全书·黄疸》:“凡病黄疸而绝无阳证阳脉者,便是阴黄”。

症见身目萎黄晦暗,胃呆腹胀,神疲乏力,胁肋隐痛,小便短赤,大便不实,舌淡苔腻,脉沉细迟等。

治宜调理脾胃,温化寒湿。

方如茵陈五苓散、茵陈术附汤、茵陈四逆汤等加减。

阳黄与阴黄合称为黄疸,他们的病因、病机是同源的,只是临床症状表现不同,阳黄日久转化为阴黄。

1 病因
黄疸主要是感受湿热疫毒,肝胆气机受阻,疏泄失常经致胆液不循常用道而外溢所致。

1.1 感受外邪外感湿热疫毒,内阻中焦,而致脾胃运化失职,湿热交蒸于肝胆,肝胆疏泄失常,胆液不循常道而外溢于肌肤,导致肌肤与眼睛巩膜发黄。

1.2 饮食所伤饮食不节,嗜酒无度,损伤脾胃,而致脾胃运化失司,湿热内郁化而为热,熏蒸胆道,胆汁外溢,导致肌表皮肤和眼睛巩膜发黄。

1.3 脾胃虚弱久病脾胃运化失司,气血亏虚,肝失所养,导致肝疏泄失职;或寒湿阻滞,胆汁排泄受阻,外溢皮肤,导致发黄。

1.4 积聚转化湿热、痰浊、瘀血积聚日久不消,阻滞胆道,胆汁外溢而产生黄疸;亦有因沙石、虫体瘀阻胆道,导致胆汁外溢而发黄。

2 病机
引起黄胆的原因很多,其主要病理因素以湿邪为主,湿热寒湿也是引发黄胆的常风原因。

由于湿邪阻滞中焦,胆液排泄失常,不循常道,外溢肌肤,而发为黄疸。

从黄胆的病变脏腑来看,发病的主要部位在胆腑,然而疾病的引发却与肝、胆、脾、胃功能失调相关。

脾主运化,喜燥恶湿,主升清;胃主受纳腐熟,喜湿恶燥,主降浊。

湿邪壅阻中焦,使脾胃升降失常,脾气不升,则肝气郁结不能疏泄;胃气不降,可使胆汁疏泄不利,不循常道,两者都能导致胆汁外溢肌肤而发黄。

其次,黄胆的发生,有时与患者的体质有密切关系。

这是因为人的脏腑阴阳也有偏盛偏衰的不同,平素胃热偏盛的人,往往湿从热化,以致阳盛热重,发为阳黄,并有湿和热偏盛之别,又有热重于湿和湿重于热的不同证型。

若平素脾阳不足,湿可从寒化,以致阴盛寒重,发为阴黄。

而急黄则为湿热疫毒侵犯,充斥三焦,深入营血,内陷心肝所致。

其病情多危重,甚至危及生命。

由上可知,黄疸大体可分为三大类。

其中,湿热蕴结者为阳黄,寒湿阻滞者为阴黄,湿热疫毒壅盛者为急黄。

此外,阳黄、阴黄、急黄三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 治则
黄疸的治疗,以祛湿邪、利小便为原则。

早期以清热利湿为主,后期应扶助
正气。

临证治疗,应根据辨证论诒的结果来用药,以湿热为主的阳黄,当宜清热利湿,必要时佐以通利腑气,促使湿邪下泻;以寒湿为主的阴黄,治以温中健脾化湿为主。

4 分型论治
4.1 阳黄
4.1.1 湿热外感型临床表现:目睛微黄,尿黄,纳呆,伴有恶寒发热,头身重痛,舌苔薄,脉浮弦。

治法:清热化湿,佐以解表。

代表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组成:麻黄、茵陈、赤小豆、杏仁、滑石、黄芩、藿香、连翘、石菖蒲、白蔻仁、桑白皮、薄荷、木通、射干、川贝母、生姜、大枣、甘草。

功用:清热解毒,化湿退黄。

4.1.2 热重于湿型临床表现:初起白睛发黄,迅速全身发黄,其黄色泽鲜明,壮热口渴,心中懊恼,恶心呕吐,纳呆腹痛,小便黄赤短少,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泻下通腑。

代表方: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蒿、栀子、大黄。

功用:泄热,利湿,退黄。

4.1.3 湿重于热型临床表现:身目黄如橘色,身热不扬,头身困重,嗜卧乏力,纳呆呕吐,胸脘痞闷,厌食油腻,口粘不渴,小便不利,大便不爽,舌苔厚腻微黄,脉濡缓。

治法:利湿化浊,泄热除黄。

代表方:茵陈四苓汤加味。

组成:茵陈蒿、白术、神曲、猪苓、枳壳、郁金、藿香、茯苓、板蓝根、泽泻。

功用:清热利湿,通腑化浊。

4.1.4 胆腑郁热型临床表现:身目发黄鲜明,右胁剧痛,且反射至肩背,半热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呕逆,溲黄便秘,舌红苔黄而干,脉弦滑数。

治法:泄热化湿,利胆退黄。

代表方:大柴胡汤加减。

组成:黄芩、白芍药、枳实、厚朴、槟榔、柴胡、川芎。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4.2 阴黄
4.2.1 寒湿证临床表现:身目具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口淡不渴,腹胀便溏,神疲畏寒,纳少脘闷,舌淡苔白腻,脉沉迟。

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代表方:茵陈术附汤加减。

组成:茵陈、白术、附片、干姜、党参、白芍、茯苓、炙甘草。

功用:健脾助阳,温化寒湿。

4.2.2 脾虚证临床表现:黄疸日久不退,黄色淡而不鲜明,纳呆腹胀,神倦乏力,舌淡苔白,脉濡细。

治法:补益气血,健脾退黄。

代表方:小健中汤加减。

组成:桂枝、甘草、大枣、芍药、生姜、胶饴。

功用:温养中气,平补阴阳,调和营卫。

参考文献
[1] 简明中医辞典.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