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站内导盲机器人的研究分析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的人机工程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的人机工程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的人机工程研究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机器技术交互的学科,旨在提高人机系统的效率、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人机工程研究的目标是通过优化乘客和驾驶员与轨道交通系统的交互,提升整体运行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本文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的人机工程研究,着重分析以下四个方面。

一、界面设计与人机交互(500字)界面设计和人机交互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车站和列车内部,设计合理的界面布局和人机交互方式可以帮助乘客方便地获取信息、购票、导航、进出站等。

同时,优化驾驶员与车载设备的交互方式也能提升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在界面设计方面,可采用直观简洁的图标和文字,配合语音提示,提高信息传达的效果。

人机交互方面,可以采用触摸屏技术、语音识别、手势识别等创新技术,提升用户操作的便利性和体验。

二、车站和列车人流管理(500字)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离不开对车站和列车上人流的科学管理。

人机工程研究可以帮助设计合理的车站布局和人流引导措施,以最大程度减少乘客拥挤和拥堵现象,确保人员安全和舒适度。

例如,通过设计合理的候车区域和出入口,合理引导人员流动,缓解高峰期的压力。

在列车内部,可以采用智能座位识别和乘客计数技术,及时获取列车上人数信息,为车站调度提供准确依据。

三、紧急疏散与安全管理(500字)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大众交通工具,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人机工程研究在紧急疏散和安全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合理的车厢布局、疏散通道设计以及人员行为模拟等技术可以帮助制定更科学的紧急疏散方案,提高疏散效率和人员安全。

此外,借助人脸识别、行李安检等技术,可以增强安全管理能力,减少安全风险,确保乘客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

四、乘客行为与服务优化(500字)人机工程研究还可以关注乘客行为和服务优化。

对乘客行为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和预测乘客的需求和行动规律,从而更好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通过乘客行为数据分析,可以优化列车的发车间隔和站点设置,提高运输效率。

智能导盲穿戴设备的现状分析及设计定位

智能导盲穿戴设备的现状分析及设计定位

智能导盲穿戴设备的现状分析及设计定位杨永福1,周嘉晖2(1.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5;2.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广西分公司,广西南宁530005)摘要:根据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目前全世界盲人约400〜450万。

传统导盲设施功能相对单一,导盲犬的发展在某些领域受到限制。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可穿戴设备导盲无疑是帮助盲人有效的办法。

通过分析现有的穿 戴设备现状,提出导盲类产品开发的设计定位,为解决盲人出行的导盲穿戴设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盲人;导盲;穿戴设备;设计中图分类号:TP 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711 (2017) 03 (上)-0147-03®C h lL n nt a 中备E n g in e e rin g 工程盲人的主要缺陷是失去视觉,其他身体机能与 常人无异。

但现有的大多数日常使用的设备都是为 正常人而设计。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越来越 多的技术可以支持设计领域的发展,针对弱势群体 的设计趋势越来越明显。

盲人虽然失去视觉,但其 听觉和触觉却变得更加灵敏,这也是为盲人设计产 品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切入点。

1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状况2016年,全球可穿戴设备零售市场规模达 11400万台,北美、西欧和日韩等发达市场占据了 全球市场份额的65%。

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星、谷歌等世界知名公司早已率先吹响了号角。

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技术主要以三星等传统通信企业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技术、以耐克等传统运动娱 乐企业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技术、以谷歌眼镜为代 表的可穿戴设备技术和以移动医疗为主的可穿戴设 备技术为主。

智能穿戴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发 企业的增多,其功能更丰富,服务范围更广,产链 业也更完整,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2智能穿戴设备现状分析2.1国内智能穿戴设备的现状在全球智能穿戴设备市场风起云涌的同时,中 国国内市场也顺势而起。

导盲机器人设计

导盲机器人设计

导盲机器人设计关键信息项:1、导盲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要求2、设计方案和技术规格3、研发时间表和交付节点4、质量控制和测试标准5、知识产权归属和保密条款6、费用和支付方式7、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8、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1、引言本协议旨在规范导盲机器人的设计工作,确保设计成果满足需求并符合相关标准。

11 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导盲机器人作为辅助视障人士出行的工具,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2 目的明确双方在导盲机器人设计项目中的权利和义务,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2、导盲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要求21 导航功能能够准确识别道路状况,规划合理的行走路线,并实时调整以避开障碍物。

211 具备高精度的定位系统,如 GPS 和室内定位技术。

212 对常见的道路标识和交通信号有识别能力。

22 障碍物检测与避让能够及时检测到前方、侧方和后方的障碍物,并采取有效的避让措施。

221 采用多种传感器融合技术,如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

222 具备快速响应和灵活转向的能力。

23 语音交互功能能够清晰地与用户进行语音交流,理解用户的指令和需求。

231 具备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准确识别用户的意图。

232 提供友好、亲切的语音提示和反馈。

24 紧急情况处理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如突发的危险状况,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41 与紧急救援服务建立快速连接机制。

242 具备稳定可靠的通信功能。

3、设计方案和技术规格31 总体设计架构详细描述导盲机器人的硬件架构和软件系统架构。

311 包括处理器、传感器、驱动系统等硬件的选型和配置。

312 软件系统的模块划分和功能实现方式。

32 技术参数明确各项技术指标和参数要求。

321 行走速度、续航能力、重量等。

322 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和精度。

33 外观设计考虑人体工程学和美学因素,设计出舒适、便捷且易于操作的外观。

331 尺寸大小适合不同身高和体型的用户。

332 材质选择应具备耐用性和舒适性。

4、研发时间表和交付节点41 项目阶段划分将整个项目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和交付成果。

导盲机器人设计(一)2024

导盲机器人设计(一)2024

导盲机器人设计(一)引言概述:导盲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辅助视力受损人群的智能机器人,通过感知环境、识别障碍物和提供导航功能来帮助盲人行动。

本文将介绍导盲机器人的设计,包括感知模块、识别模块、导航模块、交互模块和电源模块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正文:1. 感知模块:1.1 摄像头感知:导盲机器人配备摄像头,通过图像分析算法实时感知周围环境。

1.2 超声波传感器:利用超声波传感器探测前方的障碍物,以确保安全路径。

1.3 惯性导航传感器:使用惯性导航传感器来检测机器人的姿态和方位。

2. 识别模块:2.1 视觉识别:通过图像识别算法,导盲机器人可以辨别人、物体和地标等,提供周围环境的详细描述。

2.2 声音识别:导盲机器人可以识别环境中的声音信号,如车辆的鸣笛声,以警示用户注意安全。

3. 导航模块:3.1 地图匹配:导盲机器人通过与预先设定的地图进行匹配,确定当前位置和目的地,并规划最优路径。

3.2 手势导航:用户可以通过手势控制导航方向,机器人及时响应并做出相应动作,提高用户的交互体验。

3.3 语音引导:导盲机器人配备语音合成功能,可以进行语音导航,向用户提供详细的行进指引。

4. 交互模块:4.1 肢体交互:导盲机器人利用机械臂和触摸屏等设备,与用户进行肢体交互,并提供相关信息和操作提示。

4.2 语音交互: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机器人的功能,如发出指令或提问,机器人会进行语音回应。

5. 电源模块:5.1 充电模块:导盲机器人配备可充电电池,可以通过充电模块定期或按需充电,保证机器人的长时间服务能力。

5.2 低功耗设计:导盲机器人在硬件设计和软件运行中充分考虑低功耗要求,延长机器人的使用时间。

总结:导盲机器人的设计涵盖了感知模块、识别模块、导航模块、交互模块和电源模块等五个方面。

通过这些模块的合理设计,导盲机器人能够辅助盲人进行环境感知、障碍物识别、路径规划和导航引导等功能,提供更为安全和便利的行动方式,提升盲人的生活质量。

机器人智能导盲系统设计与实现

机器人智能导盲系统设计与实现

机器人智能导盲系统设计与实现智能导盲系统是一种利用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来帮助视障人士进行导航和避障的创新产品。

它通过感知环境,解读视觉信息,并根据实时数据进行决策,为用户提供安全的导航服务。

本文将讨论机器人智能导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引言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导盲系统为视障人士提供了更多的独立性和便利性。

这种系统可以识别环境中的障碍物、识别路标和导航路线,帮助用户安全地行走。

本文将围绕机器人智能导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探讨。

二、系统设计1. 感知模块机器人智能导盲系统的感知模块负责获取环境信息,并通过传感器来感知障碍物、路标等。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超声波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摄像头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扫描周围环境,将数据传输给控制模块进行处理。

2. 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接收感知模块传来的数据,并进行实时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控制模块利用算法对环境信息进行分析,并根据用户的指令制定行动计划。

例如,当系统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控制模块会指导机器人绕过障碍物并保持安全距离。

3. 定位模块定位模块主要用于确定用户的当前位置。

定位技术可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和视觉识别等方法实现。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系统规划最优的导航路线,并提醒用户前方要注意的景点或路标。

4. 用户界面机器人智能导盲系统的用户界面应该简单易用,方便视障人士操作。

可以使用语音交互、触摸屏和语音识别等技术,为用户提供准确的导航指引。

同时,系统还应提供实时的语音反馈,告知用户当前位置、所处环境和行进方向等信息。

三、实现方法1. 数据采集与处理为了实现智能导盲系统的功能,首先需要搜集大量的训练数据。

可以通过摄像头、深度摄像头、激光雷达等设备收集视觉信息,并通过算法进行分析和处理。

训练数据应覆盖各种不同的情况,以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2. 算法优化与训练机器人智能导盲系统依赖于强大的算法来解析环境信息和做出决策。

一种城轨站内导盲机器人的设计

一种城轨站内导盲机器人的设计

2设计方案
包括寻路方案、 路况判 断方案 、 出现 障碍物的解决方案 、 行进方 案、 人机交互方案 和总体结构设计方 案等 。 2 . 1寻路 方 案 城轨站 内的路面情况多样但路 线较为单一 , 主要有 门口一 一 上 行方向站 台, 门 口一 一下行方 向站 台两条路线 , 为 了更准确的为盲 人
1设 计思 路 及 目标
( 1 ) 全面分析导 盲机器人 的工作环 境与行进要 求 , 建立 全方位 组成 的全 向移动机构 。 ( 2 ) 建立 全方位移动机 构的路况分析所 需的 数据 、 建模和策略 , 进行路 况分析的参数数 据模 型的设计 。 ( 3 ) 建立 简洁高效 的人机交互模 式。
2 . 5人 机 交 互 方 案 盲人 向机器人发出指令主要通过按钮方式 , 按钮上用盲文标注
目的地 。 机器 人对 盲人的提示 主要通过语音及震动 的方式 , 手柄 上 不同方向安设三个手机 震动器 , 通过震动与 语 音的配合为盲人提示路况 , 指示方 向。 2 . 6总体结 构设 计 方案 在综述 国内外现有导盲辅助工具特点 的 基 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确定 了导盲机器人 的总体结构。 此外 , 机器人 采用 单片机 控制 , 并运用 MAT L AB / S t a t e l f o wX  ̄ 导盲机器人 的输入控 制 时序逻辑 以及轨迹 跟踪逻辑进行了建模与 仿真, 为 下一步的实体样机 的设 计与改进提 供 了理论依据 。
导航 , 我们选用 了利用 色标 传感器循迹 的方 式进行寻路 , 并配合磁 敏传感器确定方 向, 及颜色传感器对特定标志进行识别来确定 关键 位置 。 具体程序 流程如 图1 所示 。 2 . 2路 况判 断 方案 整个 路况判断模块 由超声波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 组成 。 车体 向 前方 向设置 可旋转 扫描 的双超声波传感器呈9 0 。 摆放并旋转 , 扫描 范 围达1 8 0 。 , 可实现对前方及左右方 向的障碍物扫描 ; 车体 前方 斜 向下 方向设置一超声波 传感器 , 可进行下行楼梯及 沟壑 的探 测; 车 体最前部设置压力传感器 , 配合双超声波传感器对上行楼梯进行判 断。 2 . 3避 障 方案 机器人 的主要寻路方式为循迹 , 但如果行进路线上出现障碍物 则进 入到避障模式 , 具体避 障程序流程如 图2 所示。 2 . 4行 进 方案 机器 人的行进 机械模块 采用 六履带运动系统 , 其中, 主轮 由步 进 电机控 制可前后移动 , 从 轮由舵机控制 可上 下运动 , 可 以满足机 器人在平地 、 斜坡、 沟壑 、 楼梯 等多种路 面状况 的安全稳定行进 。 如 上楼梯时 : 当前方从动 轮碰 到楼梯 的第一层 的前沿时 , 前轮上的力 传感器受力 的大小发生变化, 这个变化会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并传 到控 制电路 , 控制电路 会发 出指令使前轮上翘 , 机器人轮子上的履 带与楼梯 间的摩擦力 比较大 , 当动力足够大时 , 前面的主动轮就会 爬上楼梯 ; 这时后面的步骤就相 对容易多了。 且机器人在上楼梯的 过程 中始 终有三个轮子接触楼梯 , 不会使前面的从动轮撞到楼梯的 前沿 , 这样就使其行进安 全平稳。

导盲机器人设计

导盲机器人设计

导盲设计(二):技术实现与应用前景引言概述:导盲是一种利用和技术为视障人士提供导航和辅助功能的创新设备。

本文将深入探讨导盲的技术实现和应用前景,从感知与定位、导航与路径规划、交互与沟通、安全保障以及市场前景等五个大点展开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感知与定位1.视觉传感技术:利用摄像头进行环境感知和障碍物识别,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实现实时检测与分析。

2.深度传感技术:借助激光雷达、红外传感器等设备获取环境深度信息,实现对障碍物和路况的感知。

3.定位技术:采用GPS、惯性测量单元(IMU)等传感器实时获取的位置与姿态,辅助路径规划和导航。

二、导航与路径规划1.地图构建与更新:利用SLAM技术实现环境地图的构建,并通过更新机制不断适应环境变化。

2.路径规划算法:基于地图和传感器数据,采用最优路径规划算法为导盲选择可靠路线,避开障碍物。

3.动态路径规划:结合实时感知数据,实现对持续变化的环境做出及时调整,提高导航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交互与沟通1.语音交互技术:利用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使能够理解视障人士的指令,并用语音回应。

2.触觉反馈技术:通过的触摸屏、振动马达等设备,为视障人士提供触觉反馈,增加交互的体验。

3.手势识别技术:结合相机和深度传感器,实现对手势的实时识别,便于视障人士与进行直接交互。

四、安全保障1.环境感知与预警:基于感知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并预警危险情况,如树枝、坑洞等,提高视障人士的安全性。

2.碰撞避免技术:利用激光雷达等设备,能够及时检测到障碍物,采取避免碰撞的措施,确保视障人士的安全。

3.应急处理与故障恢复:内置自主应对系统,能够及时应对紧急情况,保障视障人士的生命安全。

五、市场前景1.社会需求:随着视障人士数量的增加和全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对导盲的需求呈现增长趋势。

2.技术进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导盲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更多可能,加速了产业化进程。

3.商业机会:导盲市场潜力巨大,从旅游景区、办公场所到交通运输领域,都存在广阔的商机。

幼儿园学前_机器人导盲—关爱盲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幼儿园学前_机器人导盲—关爱盲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机器人导盲-爱心助盲》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让孩子通过游戏体验盲人生活中的不便和困难,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和爱心,学会关注周围需要帮助的盲人。

2.教育幼儿学会尊重、照顾盲人,学习他们自立自强、自信的精神。

3.在同伴的语言提示下,越过各种障碍,体验同伴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丰富有关盲人生活的相关知识。

2.物质准备:视频资料,眼罩16个,瓶装水、杯子、盲杖各八个,小树墩,花栅栏若干。

活动重点:激发孩子对盲人的同情、尊重和关爱的情感。

同伴合作参与游戏,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难点:了解盲人的生活。

活动过程:一.游戏感知,体会盲人行动的不便。

1.体验游戏:《蒙眼走路》进入场地。

2.互动游戏《听音寻位》:根据声音辨别方向,在蒙眼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小椅子。

二.情景寻知,感受盲人生活的不易。

1.创设场景,观看《盲人的生活》视频,引发思考:问题一:你看到了什么?问题二:盲人的动作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问题三:他为什么伸出手?为什么摸来摸去?为什么用小棍探来探去?2.操作实践,解决问题。

(1)盲人倒水:孩子摸着将瓶子里的水倒入杯子里。

(2)盲人走路:孩子利用盲杖避开障碍走路。

三.触景认知,了解社会对盲人的关爱。

1.观看图片《盲人的用品》,了解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制造的生活用品。

2.引发探讨:盲文书的特点。

四.观境晓知,引发对盲人的敬佩之情。

观看《我相信》的视频,透过各行各业自立自强盲人的事迹,激发孩子对盲人的尊重和敬佩之情。

五.暖情行知,做爱心助盲志愿者。

1.主题谈话:《我是你的眼我做你的拐杖》,激起孩子对盲人的关爱之心。

2.导盲游戏:孩子自由扮演盲人和助盲志愿者合作开展游戏。

赋予幼儿“爱心助盲小小宣传员”的身份,小手拉大手,从自己做起,倡议、带动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行动起来,帮助盲人,关爱盲人。

《机器人导盲—爱心助盲》学情分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培养幼儿乐于与人交往,学会户主,合作分享,有同情心。

机器人导盲技术研究与实现

机器人导盲技术研究与实现

机器人导盲技术研究与实现导盲技术一直以来都是改善视障人士生活质量的关键领域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导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视障人士的日常生活中。

机器人导盲技术通过结合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为视障人士提供有效的导航和安全的出行。

机器人导盲技术的研究和实现需要解决许多挑战。

首先,机器人需要具备强大的计算机视觉能力,以便能够准确地感知和解释周围环境的信息。

通过使用高清摄像头和深度传感器,机器人可以实时获取周围环境的图像和深度信息,并通过算法进行处理和分析,识别出各种障碍物和导航目标。

其次,机器人需要具备与视障人士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可以使机器人能够理解和回应视障人士的指令和问题。

通过与视障人士进行对话,机器人可以提供导航指示、提醒注意事项以及回答问题,以帮助他们安全地进行出行。

另外,机器人导盲技术的实现还需要考虑导航路径规划和避障问题。

通过利用定位技术和地图数据,机器人可以规划最优的导航路径,避开障碍物,确保视障人士的安全。

当机器人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它还可以自动将控制权交给视障人士,让他们采取适当的行动。

在机器人导盲技术的实现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人机交互的设计。

机器人应该拥有友好的界面和操作方式,以便视障人士能够轻松地控制和使用。

视障人士对机器人的反馈和意见也应被充分考虑,以不断改进机器人导盲技术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除了技术上的挑战,机器人导盲技术的研究还面临着一些社会和法律问题。

例如,机器人导盲技术如何与行人、司机和其他交通参与者进行有效的协调与沟通?如何解决隐私和安全方面的问题,以避免机器人导盲技术被滥用或侵犯他人权益?尽管机器人导盲技术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它有着巨大的潜力来改善视障人士的生活质量。

机器人导盲技术的研究和实现将为视障人士提供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他们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各种生活和工作挑战。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导盲技术有望实现更高的精度和智能化。

导盲仪可行性分析报告

导盲仪可行性分析报告

导盲仪可行性分析报告标题:导盲仪可行性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导盲仪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通过对导盲仪的定义、发展历史、技术原理、市场需求和技术限制等方面进行研究,结合市场潜力和竞争态势,得出导盲仪的可行性结论。

报告认为,导盲仪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商业价值,技术上尚需进一步突破。

建议相关企业在生产和推广方面加大投入,以推动导盲仪的发展。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盲人群体的生活和行动能力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导盲仪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旨在提高盲人的日常生活和行动能力,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商业潜力。

本报告将对导盲仪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

二、导盲仪的定义与发展历史导盲仪是一种通过声音或振动等方式向盲人提供方向指引和障碍物识别的智能设备。

从最初的纯机械设备到现在的电子化、智能化导盲仪,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导盲仪的功能和性能在不断提高,为盲人提供更好的帮助。

三、导盲仪的技术原理导盲仪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声波、红外线和振动等技术。

通过利用这些技术,导盲仪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并将相关信息转化为盲人可以理解的方式,帮助其进行导航和避障。

四、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盲人的生活和行动能力提高是导盲仪市场需求的核心驱动力。

目前,中国盲人人数众多,但导盲仪市场还处于初始阶段,存在巨大的商业机会。

然而,由于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的限制,导盲仪市场竞争态势相对较为激烈。

五、导盲仪的技术限制导盲仪技术的限制主要表现在识别精度、距离范围、能耗和便携性等方面。

虽然导盲仪在提高盲人生活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面临一些技术上的挑战和难题。

六、导盲仪的商业价值与前景通过分析市场现状和需求趋势,可以得出导盲仪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前景。

为了进一步挖掘潜力,相关企业应当加大导盲仪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力度,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七、结论与建议导盲仪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商业价值。

然而,由于技术限制等因素,导盲仪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

导盲机器人设计(二)2024

导盲机器人设计(二)2024

导盲机器人设计(二)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导盲机器人设计的第二部分。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导盲机器人的设计原理和功能,并介绍其在导盲工作中的应用。

本文将围绕着五个主要方面展开:感知系统、导航系统、交互界面、移动机构和智能控制。

通过这些方面的探讨,我们希望能够加深对导盲机器人的理解,并为未来的导盲机器人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正文:1. 感知系统1.1 视觉传感器:导盲机器人通过搭载高分辨率摄像头来获取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以识别障碍物、人群及其他导航相关信息。

1.2 声纳传感器:采用声波技术检测物体的距离和方向,从而辅助机器人规避障碍物。

1.3 情感传感器:机器人通过情感传感器来感知用户的情绪变化和需求,以提供更人性化的导航服务。

2. 导航系统2.1 地图构建:利用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获取环境三维信息,并通过算法生成地图,为导航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2 路径规划:机器人通过分析地图和实时感知数据,选择最佳路径来引导用户快速、安全地抵达目的地。

2.3 避障策略:当机器人检测到障碍物时,它将根据环境信息和预设的规则进行避障操作,保证导航过程的安全性。

3. 交互界面3.1 语音交互:导盲机器人能够理解用户的语音指令,并通过语音回复和导航指示来与用户进行交流。

3.2 触觉反馈:机器人通过触觉传感器给予用户触觉反馈,例如轻微震动或触摸提示,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周围环境。

3.3 导航信息显示:机器人通过屏幕或发声等方式向用户展示导航信息,如地图、路线等,方便用户理解和确认进展。

4. 移动机构4.1 轮式移动机构:大部分导盲机器人采用轮式移动机构,具备较好的操控能力和适应性,可以应对不同地面情况。

4.2 腿式移动机构:少数导盲机器人采用腿式移动机构,具备跳跃和攀爬等特殊能力,可在复杂环境中自由移动。

5. 智能控制5.1 语音识别:机器人通过语音识别技术能够准确理解用户的指令,提供更智能化的导航体验。

5.2 机器学习: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机器人能够根据用户的喜好、习惯等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导航服务。

盲人机器人市场分析报告

盲人机器人市场分析报告
成本压力:盲人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较高,可能导致产品价格较高,影响市场接受度。
01
02
法规限制:盲人机器人的发展可能受到相关法规的限制,如数据隐私、安全等方面的法规。
市场竞争:市场上已有多家企业涉足盲人机器人领域,竞争压力较大。
03
04
04
03
市场机会:盲人群体庞大,需求旺盛
01
技术进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为盲人机器人提供了技术支持
盲人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
盲人机器人市场主要分布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
03
随着科技的发展,盲人机器人市场将更加多样化和智能化
04
盲人机器人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长
01
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02
残疾人士数量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残疾人士数量逐年增加,对辅助设备的需求也在增加。
04
谷歌:谷歌旗下的DeepMind公司推出了盲人机器人产品,具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
01
微软:微软推出了Seeing AI盲人机器人产品,具有丰富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经验。
他品牌:市场份额10%
品牌A:市场份额30%
品牌B:市场份额25%
品牌C:市场份额20%
04
制定针对盲人群体的优惠政策,如折扣、赠品等
利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进行产品宣传和推广
加强与盲人组织的合作,举办体验活动,提高产品知名度
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
汇报人: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盲人机器人是一种专门为盲人设计的辅助设备,可以帮助盲人完成日常生活和出行任务。

机器人导盲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机器人导盲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机器人导盲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

其中,机器人导盲系统是一项引人注目的技术创新。

本文将介绍机器人导盲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包括其原理、功能、优势和局限性。

一、机器人导盲系统的原理机器人导盲系统是通过结合机器人技术和导盲技术,为视障人士提供实时导航和障碍物识别的解决方案。

它主要基于计算机视觉、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通过扫描周围环境、分析图像和声音等信息,为用户提供信息反馈和导航指引。

二、机器人导盲系统的功能1. 实时障碍物识别:机器人导盲系统能够通过激光雷达、红外线传感器等设备实时感知周围环境,并识别出路面上的障碍物,如人、车、树木等,从而避免用户碰撞和摔倒的风险。

2. 精确定位与导航:机器人导盲系统借助GPS、惯性导航等技术,能够实时确定用户的位置,并为用户提供最佳导航路径,确保用户安全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3. 语音导航与反馈:机器人导盲系统能够通过语音接口与用户进行交互,向用户提供导航指引、障碍物提示等信息,帮助用户正确行进并避免危险。

4. 远程监控与帮助:机器人导盲系统可以通过云技术将用户的位置和环境信息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以便工作人员实时监测用户状态并提供协助。

三、机器人导盲系统的优势1. 提高视障人士独立性:机器人导盲系统可以让视障人士更加独立地行动,不再完全依赖他人的帮助,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自尊心。

2. 提供精确指引:相比传统导盲棍等导航工具,机器人导盲系统能够提供更加精确、实时的导航指引,减少用户迷失和冒险的可能性。

3. 安全可靠:机器人导盲系统借助高精度的传感器和算法,能够快速识别环境中的障碍物,并及时发出警告,帮助用户避免潜在危险。

4. 弥补人力资源不足:在一些地区,视障人士的数量较多,但导盲人员的数量有限。

机器人导盲系统的应用可以弥补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更好地为视障人士提供服务和支持。

四、机器人导盲系统的局限性1. 高成本:目前,机器人导盲系统的开发和制造仍存在较高的成本,限制了其大规模生产和普及化应用。

城轨站内导盲机器人的研究分析

城轨站内导盲机器人的研究分析

体积重量及 盲人的负担 ; 具 有智能感测 系 统, 重 点在 位 置 估 测 、 路径规划、 轨迹追踪、 障 碍 物 闪避 等 感测 系统 与 导 航 辅 助 技 术 上 进 行了设 计 。 如N u r i o n -R a y c a l 公 司所研 发 的 雷射 手 杖( L a s e r C a n e ) 以 及北 京理 工 大学 研制的 “ 导盲杖” 。 ( 4 ) 移动 式 行 进 辅具 。 即导 盲 机 器 人 , 它 具 备 多 种 传 感 器 和计 算 能 力 强大 的 控 制 计 算 机及高度智能 能力 , 可 以 在 复 杂 的 环 境 中 自主 行 进 , 能 完 成 位 置估 测 、 路径规划 、 轨 迹追 踪 、 障 碍 物 闪避 等 等 复 杂 的 过程 。 如 日本 山 梨大 学 研 制 的 智 能 手 推 车ROT A以 及美 国 匹兹。 堡 卡 耐 基 梅 隆 大 学研 制 的一 款 适 合 于 老年 人 以 及 视 障 者 的 机 器 人 。 其中 成果 。 前 三 种 导 盲机 器更 注 重 局 部 性 闪避 障碍 物 而不考 虑全面性导航 , 其 导 盲 能 力 远 远 小 1 城轨 站内导盲机器人 的研 究 目的及意 于 导 盲 机 器 人 。
我国卫 生部统计 结果显 示 , 中 国 有 视 力残疾患者近 1 2 0 0 万人, 是 世 界 上 盲 人 最 多的国家 。 目前 这 些 视 障 者 出行 时 主 要 的 辅 助 工 具 仍 然 是 最 原 始 的盲 杖 。 盲 杖 可 以 帮 助视 力障 碍 者 对 前 方 的 路 面 状 况进 行 简 单的判断。 但 对 于 路 况 比较 复杂 时 , 仅靠 盲 杖 则 无 法 保证 他 们 出行 安 全 的 。 因 此 开 发 种 性 价 比 较 高 的城 轨 站 内使 用 的 导 盲机 器人 , 将城 市 轨 道 交 通这 一 新 兴 的 交 通 方 式 引入 到 视 障 者 的 生 活 中 , 帮 助 视 障 者 更 好地生 活 。 导 盲 机 器 人 的 设 计 与 实 现 体 现 了全 社 会 对 残 疾 人 群 体 的 关 注 与 关 怀 , 具 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

盲人机器人市场分析报告

盲人机器人市场分析报告

盲人机器人市场分析报告盲人机器人是指专门为盲人设计和开发的机器人,旨在提供导航、障碍物识别和环境感知等功能,以帮助盲人独立生活和移动。

目前,盲人机器人市场正逐渐发展壮大,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的市场需求和趋势:1. 盲人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盲人群体的增加,对于盲人相关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盲人机器人可以帮助盲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提高其独立性和生活质量,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2. 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盲人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也在不断提升。

目前已有的盲人机器人可以进行语音导航、环境感知、障碍物识别等功能,这些技术的成熟为盲人机器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 政策支持和社会关注度提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关注度的提高,政府和社会对于盲人权益的保护和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盲人机器人的发展,为盲人机器人市场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市场竞争与机会:1. 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盲人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各类企业和机构纷纷涌入该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市场上,已经有了很多企业和机构推出了盲人机器人产品,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2. 市场机会巨大。

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盲人机器人市场的机会仍然非常巨大。

目前的盲人机器人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渗透率相对较低。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等待被开发和占领。

3. 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机会。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盲人机器人市场将有更多的机会。

例如,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盲人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好地满足盲人的需求。

市场挑战与发展建议:1. 技术难题和成本问题。

目前,盲人机器人的技术还存在一定的难题,例如语音交互的准确性、障碍物识别的灵敏度等。

此外,盲人机器人的制造和研发成本也较高,这对于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的推广构成一定的挑战。

2. 法律和伦理问题。

随着盲人机器人的发展,涉及到法律和伦理问题也越来越多。

导盲车可行性分析报告

导盲车可行性分析报告

导盲车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视觉障碍人士的数量逐渐增多,这对他们的出行、社交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导盲车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和研究的领域。

导盲车作为一种帮助视觉障碍人士出行的辅助工具,其可行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分析。

二、导盲车的概念与原理导盲车是一种通过集成了各种先进技术的智能化车辆,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对路况进行识别和判断,并通过语音提示、振动等方式指引视觉障碍人士行进方向和避开障碍物。

导盲车主要由障碍物检测传感器、语音提示装置、振动系统以及导航系统等多个部分组成。

三、导盲车的优势1. 改善视觉障碍人士的出行质量:导盲车通过语音提示和振动等方式,能够准确指引视觉障碍人士行进方向,帮助他们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2. 提高视觉障碍人士的生活独立性:导盲车不仅能够帮助视觉障碍人士在出行中更好地避开障碍物,还可以通过导航系统提供详细的地图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环境。

3. 减轻导盲人员的精神压力:视觉障碍人士在出行中常常需要依赖他人的帮助,而导盲车的出现能够减轻他们的负担,提高他们的精神状态。

4. 促进视觉障碍人士的社会融入度:导盲车的出现可以帮助视觉障碍人士更好地自理,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四、导盲车的挑战1. 技术难题:导盲车需要集成多种先进技术,如障碍物感知、语音识别和人工智能等,这对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 安全性问题:导盲车在道路行驶时需要遵循交通规则和与其他车辆协同,因此对于其安全性的保证至关重要。

3. 成本问题:导盲车的设计和制造需要大量的研发资金和成本,这是一个需要充分考虑的问题。

五、导盲车可行性的评估1. 技术可行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导盲车所需要的各种先进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能够实现导盲车的设计与制造。

2. 市场需求:视觉障碍人士对于导盲车的需求日益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3. 政策支持:政府对于帮助视觉障碍人士融入社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导盲车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也将得到政府的关注和资金支持。

轨道交通站内服务机器人设计研究

轨道交通站内服务机器人设计研究

轨道交通站内服务机器人设计研究轨道交通站内服务机器人设计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重要的交通交通工具,轨道交通安全、快捷、高效、节能而成为现代生活的标志性交通。

轨道交通站内服务机器人是新时代为每一个轨道交通出行者提供高水平、全方位服务的新工具。

关键词:轨道交通;服务机器人;设计研究。

1.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逐渐地走进了智能时代,而轨道交通站内服务的现状与其他行业相比却显得比较落后。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一款既可以自动化地为乘客服务,又能够提升轨道交通站内服务效率的服务机器人成为了迫切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重要方向。

2.轨道交通服务机器人的研究现状随着无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目前的逐渐兴起,轨道交通服务机器人的研究也逐渐地开始兴起。

目前,各国之中也已经开始将该技术运用于轨道交通领域。

3.研究内容本文章主要研究轨道交通站内服务机器人,探索实现该机器人对于轨道交通站内需要提供的服务。

其中,包括轨道交通站内环境愉悦性、信息传递的快速性、安全性等方面。

首先,文章将进行详细的机器人外形设计与内部构造的研究。

其次,文章将研究机器人行动轨迹的规划和图形识别等算法,并通过系统模拟来评估其系统的性能。

最后,将设计建造轨道交通站内的服务机器人并进行实际测试。

4.研究进展已经完成了对轨道交通精神文明方面的服务机器人设计、轨道交通信息传递的快速性方面的服务机器人规划和图形识别算法实验的研究。

同时,也开始设计建造轨道交通站内服务机器人的实际测试阶段。

5.结论通过对轨道交通站内服务机器人的研究,设计出了能够实现站内广告推送、服务咨询、票务办理等工作的服务机器人,并用动态聚类的算法提升了机器人的服务质量。

同时,也发现了在机器人设计和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在未来,将会进一步拓展服务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和提升其服务功能,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各类新型主体的需求,并深度挖掘其与其他技术的交叉应用潜力,并共同推动轨道交通服务机器人的研究工作,以更好地服务于轨道交通环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交通方式,其站内服务可以直接影响乘客的出行体验。

导盲机器人斑马线识别算法设计及实验分析

导盲机器人斑马线识别算法设计及实验分析

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0引言导盲机器人俗称“电子导盲犬”。

顾名思义,其功能是帮助盲人朋友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并且帮助盲人朋友安全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导盲机器人上往往装有信息处理器、传感器和接收器等装置,能对路标进行连续检测,获取前方交通信息,从而控制汽车的驱动系统,以此获得避障、盲道循迹、识别斑马线、识别交通灯等功能。

本文将对导盲机器人识别斑马线的算法进行设计,并给出实验分析。

1斑马线识别算法分析如果导盲机器人能准确地识别出道路斑马线,引导盲人朋友沿着斑马线穿越马路,这将大大提高盲人朋友的出行安全。

斑马线其实就是人行横道上一条条等宽度、等间隔的白线,识别斑马线必须以视觉识别为基础。

由于白线与黑色地面呈现出较明显的色差,即灰度对比度非常强烈,再加上黑白交替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因此可以利用图像的双极系数来进行表征。

如果采集到的路面图像正好处于斑马线区域内,则其双极系数值非常高;反之,如果采集到的路面图像属于非斑马线区域,其灰度值基本一致,则双极系数值较小。

采集的图像分块应当大于单条斑马线的宽度,因为如果达不到这一要求,采集的图像有可能刚好完全处于黑线范围内或白线范围内,这样得到的双极系数值为零,会引起斑马线的漏判[1]。

为了提高图像分离的精细度,还可采用不均匀分块模式,即在远的区域,斑马线看上去会比较窄(由于视角的效果),则分块的尺寸选择得比较小,在近的区域,斑马线看上去会比较宽,则分块的尺寸选择得比较大[2]。

当然,并不是所有双极系数值大的区域都是斑马线区域,比如一些景物的交界处,或其它一些黑白色差明显的区域,也会因为灰度级不同而呈现出较高的双极系数值,这就是图像的噪声。

噪声会影响系统的判断准确度,因此要尽可能地去除图像的噪声干扰。

对于双极系数图像中的噪声消除,形态学处理是较为适宜的。

形态学的基本思想是保持基本形状,去除不相关特征。

新型智能导盲车研究与开发

新型智能导盲车研究与开发

新型智能导盲车研究与开发摘要:近年来,视觉障碍者的数量急剧增加,而无障碍的区域却变得越来越小。

为了更好地帮助视觉障碍者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出行,从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两方面设计了新型智能导盲车装置。

该导盲车由STM32嵌入式控制器、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音频报警模块、GPS模块和蓝牙模块构成,多数据传感器共同集成,实现了在视觉障碍者出行时可以依靠导盲车安全地行走。

近年来,盲人群体庞大,很多研发团队都在致力于导盲辅助相关设备的研究。

国内目前的研究方向是以导盲杖[1-2]和导盲眼镜[3]为辅助工具,而国外的研究中心则是高端机器人。

为此,本文研发了一辆以单片机为主硬件基础并与软件相结合的智能导盲车。

该导盲车主要实现随着环境的变化提供照明、遇到障碍物时语音提醒以及避障路径检测和实时定位的功能。

1系统结构设计与功能智能导盲车运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主硬件基础,在此基础上添加各种模块集成,并与软件相结合,进而实现对智能导盲车性能需求的研究。

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系统的超声波模块是主要的避障模块,它实现对前方障碍物的感知并测距避障。

GPS模块实现对小车的定位。

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能量。

语音提醒模块实现遇到障碍物时的报警功能。

红外避障模块实时进行路径检测并实现对车身左右的障碍物进行避障。

主控模块是STM32单片机,同时也是整个硬件系统的核心,它可以实时处理传感器传输过来的数据,并根据所指示的命令做出应答。

电机驱动模块为导盲车提供机械能,使其具有机动性。

光控模块对盲人出行时的环境进行判决和照明。

蓝牙模块实现单片机与手机间的通信,运用手机与导盲车相连接并操纵。

2主要硬件模块2.1主控模块以STM32F103ZE单片机作为主硬件控制系统,目前市面上多应用51单片机和15单片机。

从盲人行进安全系数等方面考虑,导盲车需要实现多种功能,保证数据信息采集的效率,因此对单片机的运行性能要求较高。

文中选用STM32单片机作为导盲车的主控芯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轨站内导盲机器人的研究分析
摘要:城轨站内导盲机器人可以很好地帮助视障者完成进站、登车、出站等一系列过程,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对弱势群体的服务能力。

本文结合实际对城轨站内导盲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和主要创新技术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城轨交通导盲机器人调查研究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p1城轨站内导盲机器人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我国卫生部统计结果显示,中国有视力残疾患者近1200万人,是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国家。

目前这些视障者出行时主要的辅助工具仍然是最原始的盲杖。

盲杖可以帮助视力障碍者对前方的路面状况进行简单的判断。

但对于路况比较复杂时,仅靠盲杖则无法保证他们出行安全的。

因此开发一种性价比较高的城轨站内使用的导盲机器人,将城市轨道交通这一新兴的交通方式引入到视障者的生活中,帮助视障者更好地生活。

导盲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体现了全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与关怀,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2导盲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世界上对导盲机器人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类:
电子式行进辅具。

它是一种装有传感器的小型电子装置,是早期
的导盲机器。

它以盲人可以接受的形式将传感器的侦测结果传达给盲人,让盲人在环境中具有比较安全及快速的行动能力。

穿戴式行进辅具。

它将导盲机器的避障系统直接穿戴在盲人身上,盲人成为半被动地接受避障系统命令的运动载具,可为盲人提供更灵活的行动能力。

如美国大学机器人实验室Shoval开发的腰带式行动辅具。

导引式手杖行进辅具。

是在拐杖的末梢接上一个装有许多传感器、小型控制计算机并在下方装有导轮的移动式平台。

它舍弃了动力装置,如马达、齿轮机构、驱动器、电池、控制卡等,可充分减少机器的体积重量及盲人的负担;具有智能感测系统,重点在位置估测、路径规划、轨迹追踪、障碍物闪避等感测系统与导航辅助技术上进行了设计。

如Nurion—Raycal公司所研发的雷射手杖(LaserCane)以及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导盲杖”。

移动式行进辅具。

即导盲机器人,它具备多种传感器和计算能力强大的控制计算机及高度智能能力,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自主行进,能完成位置估测、路径规划、轨迹追踪、障碍物闪避等等复杂的过程。

如日本山梨大学研制的智能手推车ROTA以及美国匹兹堡卡耐基梅隆大学研制的一款适合于老年人以及视障者的机器人。

其中前三种导盲机器更注重局部性闪避障碍物而不考虑全面性导航,其导盲能力远远小于导盲机器人。

3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3.1研究目标
(1)全面分析机器人的工作环境与行进要求,建立全方位组成的全向移动机构。

(2)建立全方位移动机构的路况分析所需的数据、建模和策略,进行路况分析的参数数据模型的设计。

(3)建立简洁高效的人机交互模式。

3.2主要内容
(1)路况判断模块,导盲机器人最重要的一个模块,用于进行路面状况和障碍情况的识别判断,为机器人安全的行进和准确的路况提示提供信息支持。

(2)行进机械模块,用于完成不同路况下的机器人行进,保证导盲机器人稳定行进。

(3)人机交互模块,对盲人发出的指令进行正确的反应,并且将控制模块发出的提示信息反馈给盲人。

(4)控制模块,协调各模块间的信息,对盲人的指令,路况信息等进行综合处理和判断后,对机器进行准确的控制,以完成服务任务。

4城轨站内导盲机器人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现在国内外对导盲机器人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成果,先进的传感器、模糊控制、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为完善导盲机器人的功能提供了可能。

虽然车站内涉及进站、登车、出站等外界不具备的情况,但是现有技术完全具有实现的可能,站内导盲机器人是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的。

5城轨站内导盲机器人研究的关键技术和主要步骤
5.1关键技术
(1)多传感器技术,涉及到多传感器的选择问题以及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技术。

(2)行进机械设计,在运动方式上要有所突破,使机器人不仅适用于平坦地面的行进。

(3)人机交互方式,由于盲人在交流方面存在特殊性,人机交互模式将有所创新,引入盲文、声音、震动等。

(4)模糊控制技术,由于现场情况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字模型,在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中将引入模糊控制。

5.2主要步骤
(1)企业调研及文献资料查阅。

首先要了解轻轨车站站内情况,
如是否有楼梯、自动扶梯、进出站台是否需要横跨轨道、盲道情况、各站是否有坡道及车与站台是否有高度差等,以便确认导盲机器人的使用环境及路况判断模块的研究方向;然后进行导盲机器人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2)总体方案设计:主要包括导盲机器人总体工作方案设计;多传感器检测方案设计;系统控制方案设计;系统机械方案设计以及车体运动学分析。

(3)完成路况判断模块研究,包括逻辑建模,硬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以及图像采集与处理。

(4)完成行进机械模块研究,包括机械结构分析设计;机械模型制作
(5)完成控制模块及人机交互模块研究,包括逻辑建模,硬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及主控系统设计。

(6)样机实验: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硬件与软件的调试;机器人样机现场实验和实验结果分析等。

研究结果表明,城轨站内导盲机器人的使用,对视障者和城轨企业来说是双赢的,一方面方便了视障者的安全出行,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了城轨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服务能力。

可见,站内导盲机器人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

参考文献
[1]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谢存禧.张铁.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
[2]导盲机器人[D]韩雪峰.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