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说课稿
幼儿韵律操教案:激发孩子的音乐感,感受音乐的力量
![幼儿韵律操教案:激发孩子的音乐感,感受音乐的力量](https://img.taocdn.com/s3/m/d566d34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5.png)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压力已经成为了一种时代特征。
人们要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工作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的压力也随之不断增加。
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本次主题班会的主题就是:“以信念为基石,以压力为动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一、班会的引导思考环节在班会的引导思考环节中,我设置了一个问题:“你受到过哪些压力?这些压力给你带来了什么影响?又是如何解决这些压力的呢?”这个问题让同学们回忆自己曾经遇到的压力,考虑这些压力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并且分析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些压力的。
通过这个引导思考的环节,同学们对于压力以及如何应对压力的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思考。
二、班会的主要内容班会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优化心态,提升信念;压力转化为动力;探索解压的方式。
1. 优化心态,提升信念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了讲解的方式,向同学们讲述了一个“信仰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布鲁诺的人,他对自己的信仰一直坚定不移,不管在任何的情况下,他都能够保持自己的信仰。
通过这个故事,同学们学会了保持自己的信仰,还能通过乐观的态度和坚定的决心战胜艰难险阻。
2. 压力转化为动力在这个环节中,我向同学们讲述了一位运动员叫做李宗伟,他在很多比赛中都失败过,但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最终成为了羽毛球运动员的世界冠军。
通过这个例子,同学们学会了如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不要因为失败而绝望,而要时刻保持自己的信仰和决心,以此来战胜压力和困难。
3. 探索解压的方式在这个环节中,我聘请了一位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同学们讲解压力和焦虑时应该如何进行缓解。
咨询师向同学们传达了一些有用的小技巧,比如说情绪倾诉法、良好的睡眠习惯等。
同学们也有机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得到专业咨询师的答疑解惑。
三、班会的总结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对于压力和如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同时,同学们也学会了如何保持自己的信仰和坚定的决心,从而不断克服压力和困难。
2024年幼儿园音乐律动说课稿范文
![2024年幼儿园音乐律动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6a38a6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a.png)
尊敬的评委、教师们、家长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某幼儿园的音乐老师,今天我非常荣幸来给大家分享我设计的一堂幼儿园音乐律动说课。
在这堂课中,我们将关注幼儿皮球的乐感、节奏和协调,这些方面对于儿童的智力、情感和身体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现在,让我们开始吧!【Part1: 引入】我想先介绍一下2024年的教育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教育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视幼儿时期的培养。
对于幼儿的教育,我们强调的是通过游戏和玩耍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作为一种美妙的艺术形式,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思维表达,同时能够锻炼他们的身体和协调能力。
在这堂课中,我们将结合黑白键比喻部位动作来探究这些问题。
【Part2:主体】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幼儿来说,动作和音乐节奏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因此,我们将在这节课中介绍一种锻炼幼儿节奏感和协调能力的方法,那就是通过让幼儿在一个场景里面比划部位动作和打击皮球,来体验音乐的节奏美。
让我们观赏一段音乐视频。
在这段视频中,有一个叫做“跟着小小皮球”的节目,其中介绍了一种有趣的基本动作练习,那就是通过动作和打击皮球来展现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我们将在这个场景里面,引导幼儿们通过比喻部位动作来理解黑白键的关系,然后结合皮球打击来学习配合音乐节拍的基础知识。
【Part3:实践操作】接下来,我们将让幼儿们在进行黑白键部分动作比喻练习后,来练习配合音乐节奏跟着皮球打击,达到锻炼协调能力和锻炼节奏感的效果。
这对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可以增强幼儿的协调能力和明锐度。
【Part4:总结】到了我想再次强调一下本节课的重点,那就是通过动作和皮球打击来锻炼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而这里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比喻部位动作的方式来教授基础知识,同时利用玩具球和音乐节拍的结合,来让幼儿们体验到音乐带来的美妙感受,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和情感的目的。
好了,今天的课堂到这里结束。
希望在这堂课中,大家都能够体验到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和挑战,同时也能够通过玩耍的方式,来加强幼儿的协调能力和锻炼节奏感。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优秀10篇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29851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60.png)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优秀10篇幼儿园说课稿大班篇一一、说教材。
设计意图: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些物品随便丢弃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身边的物品或废旧资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思想。
利用一次性物品来大胆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潜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
最近,我们班搞的主题是海底世界,针对以上问题以及结合本班的主题活动,我特设计本活动。
主要是引导幼儿在欣赏废旧物变宝发明出来的美后,自己动手利用平常经常丢弃的废旧物也来发明一种美,从中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
我认为,选取这一活动就如《纲要》中所说,“既贴合幼儿的爱好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构成贴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状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情感、认知、潜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1、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制作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进步幼儿的协商潜力。
2、尝试用多种废旧资料制作海底世界,体验发明的乐趣。
3、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用多种废旧资料制作海底世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进步幼儿的协商潜力。
活动难点:如何有效地适宜地选用各种废旧资料制作漂亮的海底世界。
总之,我们建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力求构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
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制作活动之中。
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活动预备:1、物质预备:收集制作玩具的废旧资料,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废旧资料制作的有关海底世界的成品和图片。
2、经验预备:幼儿对海洋的水生动物有肯定的经验。
3、空间预备:幼儿座位呈框字型摆放,展示台呈半弧形放置于幼儿视线前面。
幼儿园大班语言表达方案:韵律诗朗诵演示活动
![幼儿园大班语言表达方案:韵律诗朗诵演示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a12247e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9.png)
幼儿园大班语言表达方案:韵律诗朗诵演示活动韵律诗朗诵是一种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表达方式,它能够帮助幼儿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在幼儿园大班教育中,开展韵律诗朗诵演示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情感表达和社交能力,同时也能够丰富幼儿的诗歌欣赏和艺术鉴赏能力。
一、深度评估韵律诗朗诵活动的意义和目的韵律诗朗诵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情感表达和身体协调能力。
在幼儿园大班教育中,通过组织韵律诗朗诵演示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拓展幼儿的语言视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诗歌带来的美与乐趣。
韵律诗朗诵演示活动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幼儿在参与中学会尊重他人、表达自己。
二、广度评估韵律诗朗诵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法在幼儿园大班教育中,开展韵律诗朗诵演示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芳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韵律诗材料,可以是儿童诗歌、经典诗歌或自编的诗歌。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示范和分组练习,指导幼儿掌握韵律诗的朗诵技巧和节奏感。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排练和表演,让他们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韵律诗朗诵。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点评和表扬,激发幼儿的自信心,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三、总结与回顾通过深度评估和广度评估,我们可以看到,韵律诗朗诵演示活动对幼儿园大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和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家长和教师也应该共同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韵律诗朗诵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幼儿园大班语言表达方案中的韵律诗朗诵活动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开阔幼儿的视野,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金蛇狂舞》
![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金蛇狂舞》](https://img.taocdn.com/s3/m/233396d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f.png)
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金蛇狂舞》一、教学目标:1. 能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律动,用身体表现乐曲中的节拍感。
2. 能够模仿和掌握音乐中的动作要领,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能够通过合作创造性地展示一段舞蹈表演,增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准备:1. 音乐律动教材《金蛇狂舞》的音乐录音。
2. 教室里的一块空地以便学生进行舞蹈教学。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向学生简单介绍本课将学习的舞蹈《金蛇狂舞》的背景故事和音乐风格,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感受音乐节奏(10分钟)播放《金蛇狂舞》的音乐录音,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简单的运动,例如:拍手、跺脚等。
3. 学习舞蹈动作要领(20分钟)告诉学生,在舞蹈中,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动作要领,例如:抬手、转身等。
老师示范每个动作要领,并让学生模仿跟随。
4. 组织学生合作创作(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根据自己所学的动作要领创作一段小舞蹈。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在舞蹈中加入一些自己的动作。
5. 展示舞蹈表演(5分钟)让每个小组依次展示他们创作的舞蹈。
老师可以为每个小组点评和鼓励。
6. 温习总结(5分钟)向学生复习整个舞蹈的动作要领,并引导他们总结今天学到的东西。
四、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行利用教材中的音乐进行自由舞蹈表演,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学生可以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进行舞蹈创作,体验不同的舞蹈风格和节奏。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律动,学习舞蹈的动作要领,并通过小组合作创作一段舞蹈表演,既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动作规范性和团队协作性,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引导。
幼儿民间韵律活动教案
![幼儿民间韵律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0f979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6.png)
幼儿民间韵律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能够了解民间韵律活动的特点和意义。
2. 能够掌握民间韵律活动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3. 能够通过民间韵律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民间韵律活动的特点和意义,掌握基本动作和节奏。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挥团队合作和身体协调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民间韵律活动的相关视频和音乐。
2. 舞蹈教学道具,如绸带、彩带等。
3. 幼儿园教室或操场。
四、教学过程。
1. 初步了解民间韵律活动(15分钟)。
教师向幼儿介绍民间韵律活动的概念和特点,让幼儿了解民间韵律活动是一种传统的文化活动,通过特定的动作和节奏来表达民间文化和情感。
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和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民间韵律活动的魅力。
2. 学习基本动作和节奏(30分钟)。
教师向幼儿示范民间韵律活动的基本动作和节奏,如舞蹈动作、手部动作等。
然后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一起练习,逐步掌握基本动作和节奏。
3. 分组练习(20分钟)。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配合,练习民间韵律活动的动作和节奏。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幼儿展现团队合作精神。
4. 整合表演(30分钟)。
每个小组在练习后,可以进行整合表演。
教师可以在表演前给予一些指导和建议,让幼儿在表演中展现出他们的特长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对民间韵律活动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基本的动作和节奏。
在分组练习和整合表演中,幼儿们也锻炼了团队合作和身体协调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幼儿对民间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身体素质。
大班韵律活动说课稿(通用5篇)
![大班韵律活动说课稿(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6930f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8.png)
大班韵律活动说课稿(通用5篇)大班韵律活动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韵律活动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韵律活动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音乐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
想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寻找合适的歌曲教材是至关重要的。
《茉莉花》在我国历史悠久,这首民歌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又储蓄柔美。
对于大班孩子,我们重点是引导幼儿通过欣赏,感受乐曲所表达的内容,并通过身体动作进行表现,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幼儿体会到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因此,我确定了本节活动的目标。
二、说目标:1.感受音乐优美抒情的情绪,尝试用柔美、舒展的动作和造型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2.在结伴造型和舞蹈中进行感情交流,体验合作表演游戏的乐趣。
三、说重点难点:从活动目标可以看出,本节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通过反复倾听、感受音乐,尝试用柔美、舒展的动作和造型表现出来,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难点是根据音乐结伴创编身体动作。
四、说教学准备:乐曲CD、茉莉花图片、扇子等。
五、施教过程中的体会和发现:如何让幼儿将《茉莉花》是这首江苏民歌,旋律音调清丽、婉转、柔美、细腻的风格用肢体语言体现出来呢?因此,在第一次的活动,我采用了把生活经验融入活动的方式,请幼儿品茗茉莉花茶着手引出茉莉花从而激发幼儿欣赏与理解乐曲的兴趣。
但活动下来,发现品茶这一举动反而吸引着幼儿对茉莉花茶的制作兴趣,很难将幼儿的兴趣往乐曲上转移,活动自然无法顺利进行。
接着,第二次活动时采用故事导入方式,发现故事不够动听幼儿不感兴趣,显得有些无聊,直到音乐出现了,幼儿才提起神来。
大班优秀韵律活动教案
![大班优秀韵律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f2bc5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d.png)
大班优秀韵律活动教案大班优秀韵律活动教案1活动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幼儿学会歌曲《嘀哩嘀哩》。
入场:幼儿与老师围圆坐地,面朝圆心。
活动过程: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幼:秋天。
师:那春天在哪里呢?这首歌会告诉我们,歌名叫《嘀哩嘀哩》。
小朋友挺直腰板,一起来唱一唱吧。
(教师弹奏钢琴,幼儿齐唱歌曲)师小结:唱得真好听。
师:这首歌里什么鸟在唱歌?(黄鹂鸟)师:咱们来学黄鹂鸟唱歌,像老师这样三个手指捏在一起,做黄鹂鸟。
跟自己唱歌(两下),跟左边的朋友唱歌(三下)。
教师唱唱名指导幼儿表演。
师:刚才黄鹂鸟跟自己唱了几下?跟朋友唱了几下?引导幼儿准确地说出节奏。
师:再唱一次吧。
(师唱唱名)师:春天你们有没有去春游?你都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些什么?玩了些什么?幼:红花、孔雀、黄鹂鸟、鸵鸟……师:你们今天想不想去春游?咱们用小手学小脚走路好吗教师唱唱名,指导幼儿两手交替拍打地板,一拍一下。
师:花儿是怎么开放的?学一学花儿的样子。
(轻幼儿学花儿,并个别表演)师:小花是怎么跳舞的?你们来学学。
(两手腕靠拢随音乐转动)。
师:天上什么在飞?(黄鹂鸟)学学黄鹂鸟飞。
(幼儿自编动作,教师轻幼儿单独表演,及时鼓励幼儿)师:你们飞的时候手有没有碰到旁边的伙伴?怎么才碰不到呢,你们做做试试。
(幼儿再次尝试)师:还是碰到伙伴了呀,你们看赵师:老师是怎样飞的。
两手交叉飞一飞,你们也来试试。
师:咱们一起唱着割去春游吧,准备好。
(师唱唱名,幼儿跟老师表演)师:开心吗?咱们一起听着音乐去春游吧,音乐的速度有点快,小朋友要跟上节奏。
(放音乐,随教师表演)师:我们走着走着,来到了山脚下,你们喜欢爬山吗?怎么爬山呢?试一试。
(幼儿尝试表演,教师讲评幼儿的.动作)。
师:这个小朋友是这样一步一步往上爬,你们都跟他学学。
好,我们一起来爬山。
(唱唱名)师:小黄鹂鸟一边和我们爬山一边唱歌。
(做唱歌动作)师:爬山累吗?不累咱们继续玩吧。
现在咱们来到了游乐场,游乐场里有什么呀?幼:滑梯、秋千、迷宫……师:你们玩过跷跷板吗?怎么玩的?谁的动作像玩跷跷板。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大班韵律活动《愚公移山》说课稿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大班韵律活动《愚公移山》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d10b55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4.png)
说教材:《愚公移山》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是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中最为经典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传递给幼儿的是一种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何在幼儿园予以传承呢?如何将传统文化与音乐活动相结合,促进幼儿良好学习品质和音乐能力的形成,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的!本次活动选择的音乐素材来自影视作品《愚公移山》的主题曲片段,它给一个古老的传说赋予了新时代的生命感,也给许多人带来了坚持不懈的人生感悟。
第一段音乐特色鲜明,形象粗犷、豪迈,充满感叹,凸显了浓厚的中国风格一一劳动号子,表现的是愚公挖山、凿石等劳动场景,第二段音乐曲调简单明确,铿锵有力、节奏平稳,表现的是合作劳动的情景,体验劳动的快乐,整个音乐作品向人们传递了可贵的愚公精神!说目标:因此,我们预设了本次活动的目标:1.感受乐曲中劳动号子的节奏和中国风的风格,并能随乐大胆表现‘’挖、锤、铲"等劳动动作。
2.能合着乐曲节拍传递"石块、土块”,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3.加深对"愚公移山"故事的理解,感悟"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等精神内涵。
说过程:在活动中,我以“愚公移山”的故事导入,借助寓言故事更好地感受乐曲表现的内容,将故事中的精髓自然地渗透在音乐活动中,使幼儿在游戏中潜移默化感受与体验到传统文化的精神。
第一环节,以故事《愚公移山》引入,为幼儿提供音乐线索。
并借助图片和视频,将故事情景与音乐有机结合,让幼儿随着音乐的变化,表现“凿石头、挖土快”的游戏情节。
第二环节是合作游戏,让幼儿学习从从徒手一一合乐、从单快一一多块的传递方法,体现层层递进的学习过程,并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感受到愚公爷爷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2023年《啄木鸟》说课稿
![2023年《啄木鸟》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45b7e3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d.png)
2023年《啄木鸟》说课稿2023年《啄木鸟》说课稿篇1大家好!我是__幼儿园的教师__x,今天我说的教育活动是大班韵律活动《啄木鸟》。
【设计意图】这是一首三段体式的意大利民歌,乐曲节奏鲜明、形象具体、特点明显、结构易于区分。
A段乐曲节奏平稳,犹如啄木鸟在为生病的大树检查身体;B段音乐节奏跳跃,仿佛啄木鸟在“笃笃笃”地为大树捉虫;C段音乐优美流畅,可理解为啄木鸟为大树治好病,围绕大树欢快地跳舞。
《纲要》中明确提出:应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自由与教育内容相适应的环境,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体验。
所以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渠道,运用直观教具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让幼儿感受和欣赏音乐,选择听觉(耳听音乐)、视觉(眼看图谱)、运动觉(创编动作)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乐曲的内涵及旋律的美,同时激发幼儿爱护关心他人的情感,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说活动目标】《纲要》在目标定位上注重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喜爱,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使幼儿真正地喜欢艺术教育,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独特价值。
韵律活动是幼儿园音乐艺术表现中最通俗、最普及、最易于幼儿理解和喜爱、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
因此,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从三个方面设计了本次的活动目标:1.认知方面:能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
2.能力方面:能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的内容。
3.情感方面: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说重点和难点】1.活动重点:能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和方式来感受乐曲的不同节奏,如:A段想象啄木鸟给大树检查身体的动作;B段做啄木鸟捉虫的动作;C段则是大树恢复健康,快乐跳舞的动作,这样既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又使幼儿明显的区分三段音乐的不同,非常容易的理解了乐曲的三段体结构。
2.活动难点:学习跳音。
幼儿园律动游戏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幼儿园律动游戏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f57e9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63.png)
幼儿园律动游戏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律动游戏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律动游戏说课稿1我是天坛路幼儿园大大二班的音乐老师乔明艳,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大班音乐律动活动《丰收乐陶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的掌握学习对象。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中,律动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主要原因就是在音乐律动活动中,“让幼儿主动学习”表现得格外突出,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下面我分为七大部分来进行。
一、说教材《丰收乐陶陶》选自凤凰康轩教材大大班艺术领域上册里的一节律动活动,是我国的一首民族的筷子舞乐曲,乐曲欢快活泼、热情洋溢。
对于大大班的孩子应该让他们感受乐曲的情绪,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幼儿体会到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因此,我确定了本节活动的目标。
二、说目标1、能将生活动作与音乐节奏相匹配,创编律动;2、学习用筷子来表演动作,体验筷子带来的快乐;3、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通过表演表达人们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三、说重点难点重点是能将生活动作与音乐节奏相匹配,创编律动;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通过表演表达人们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难点是学习用筷子来表演动作,体验筷子带来的快乐;四、说准备PPT课件(丰收的场景以及常见的水果成熟的图片)、进场音乐《丰收之歌》、《丰收乐陶陶》音乐、筷子一双五、说教法、学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的掌握学习对象。
”因此,本节活动,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个教法:教法:谈话法、直观教学法、演示法通过图片把生活经验融入活动,激发幼儿感受与鉴赏的兴趣。
幼儿园说课稿15篇
![幼儿园说课稿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de20c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a.png)
幼儿园说课稿15篇幼儿园说课稿1说教材《采茶》是大班下学期的韵律活动,这4曲子分为四个乐句,讲述了春光明媚,采茶姑娘高高兴兴走到茶园,忙着采茶的欢快场面。
音乐节奏欢快,每一句都以长音结尾,让幼儿比较容易地区分乐句。
现在正是春暖花开,茶香飘逸的时期,苏州名茶“碧螺春”已家喻户晓。
前两天还组织了幼儿到东山茶庄去亲自尝试了采茶、制茶、品茶的活动。
为了能进一步深化这次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表达幼儿的内心体验,我选择了这个教材,让幼儿将生活化的动作向着细腻化的表达。
说目标《纲要》明确地强调,丰富幼儿的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我班有部分幼儿信心不足不愿意表演给别人看,特别是韵律活动中,孩子们大部分趋向模仿教师的示范,创新意识不强。
所以结合《纲要》的要求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在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学习采茶的基本动作。
启发幼儿创编不同节奏、方位及幅度的采茶动作,根据图谱组成一只完整的舞蹈。
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幼儿采茶的活动录象资料采茶课件一个茶园情景布置摄象机一个活动过程:本节课的主要步骤分为四个。
1、看采茶活动的录象资料,讲述自己是怎么采茶的,学习采茶的基本动作。
2、听音乐,了解音乐的性质。
3、看图谱创编动作。
4、拍摄录象自由表演。
观看录象,讲述生活经验,重点学习采茶动作。
1.提问:小朋友你们看电视里是谁呀?在干什么?那你们都是怎么采茶的?请你用动作试一试。
(这个录象资料是小朋友在采茶时拍摄的,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影象后会非常高兴,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有的幼儿会说“我是两只手同时采摘的”有的说“我是左右手交替采的,一根一根放……艺术允许幼儿自由参与,自由发挥,容许参与者将自身内在信息与外在信息广泛交流,这种开放性特点给幼儿的自我表达提供了丰富而广泛的天地。
大班韵律活动:赶花会说课稿
![大班韵律活动:赶花会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d8f060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3.png)
大班韵律活动《赶花会》说课稿本次设计的大班韵律活动“赶花会”。
通过教师故事讲述和欣赏乐曲的方式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律动和节奏自主地创造性地表现小鸭子赶花会时的走路姿势、花卉开放时的动作以及小鸭子们兴高采烈回家的动作。
下面我将从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与方法、活动延伸以及活动反思等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设计意图乐曲《赶花会》是以四川民歌《采花》为主题,并由乐器二胡来进行演奏的,表现了西南地区的人民在“花会”佳节中,人们兴高采烈、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
乐曲总共分为三段,属于ABA回旋曲式结构,第一段和第三段的乐曲的旋律比较欢快活泼,第二段的旋律较优美连绵,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鸭子们去赶花会的兴奋与激动,看到了鲜花的喜悦与愉快以及回家路途中的恋恋不舍之情。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学习特点我选择了小鸭子作为赶花会的主角,设计小鸭子赶花会时的走路姿势、花卉开放时的动作以及小鸭子们兴高采烈回家的动作,我把重点放在了让幼儿感受ABA的乐曲结构以及能够完整地表演赶花会的动作,把难点放在了创编小花的开放动作上面,因大班幼儿已经具有创编动作的经验,也有各种花卉形状的积累,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更有创造力地表现不同的花朵开放姿势。
二、说活动目标根据对素材的分析以及大班幼儿学情的分析,我设计了一下三个目标:1.感受乐曲轻快流畅的情绪,能够自如的用赶花会时的走路姿势和花卉开放时的动作来表现ABA的曲式结构。
2.在故事、图片等方式的帮助下,能够跟随音乐自由地、创造性地表现各种花卉开放时的动作。
3.体验韵律活动带来的欢乐愉快的心情,享受和同伴集体游戏中带来的乐趣。
重点:感受ABA的乐曲结构并能够跟随乐曲进行完整的表演难点:创编不同的开花动作,通过教师出示的花朵图片、分析花朵的形状特点、来引导幼儿表现花朵的开放姿势从而突破难点。
三、说活动准备为了更好地达成我的活动目标,完善我的教学活动,我做了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其中经验准备是幼儿对于一些常见花卉的认识(例如玫瑰花、桂花、百合花等),物质准备包括我课堂活动中需要用到的《赶花会》的音乐、PPT花卉的图片等。
幼儿园大班舞蹈说课稿(通用12篇)
![幼儿园大班舞蹈说课稿(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d681c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2.png)
幼儿园大班舞蹈说课稿 篇1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民间舞蹈以其久远的历史积淀,独特而多样的情感韵味,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株奇葩。
对于我们年轻的老师来说,如何去发掘民间舞蹈艺术的精髓,让幼儿在学习和表演民间舞蹈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其优美的动作,悦耳的旋律,从而陶冶幼儿情操,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下面,我就《红绸舞》这一活动来谈一谈我粗浅的见解。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指导幼儿去学习舞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首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选好教材。
大班舞蹈《红绸舞》,是省编幼儿园大班教材主题九的内容,舞蹈所用道具——红绸子,是中国民间舞蹈的常用道具,能够很好的诠释人们在欢乐、重大的场合中的喜悦心情;舞蹈选用音乐是一首优秀的传统民间音乐,能带给人们一种欢快喜庆的情绪,通过欣赏音乐,引导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舞蹈创编,为幼儿了解并喜爱民族民间舞蹈,进而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具有积极作用。
本班幼儿经过小班、中班的系统培养,已经有了相当好的舞蹈基础,孩子们喜欢上舞蹈课,课余时间幼儿经常自发创编舞蹈自娱自乐,经过认真分析,我认为《红绸舞》非常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依据是: 通过创编舞蹈,每个幼儿的表演都能从中得到发挥和表现,同时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为今后的顺利成长打下基础。
(二)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其着导向作用。
因此,整个活动都是以幼儿的想象和意愿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使幼儿在认知、情感、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具体目标如下: 1、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民间舞蹈的热爱。
2、技能目标: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中快乐的情绪,体会交流合作的乐趣。
3、知识目标:复习“秧歌十字步”、“后踢小跑步”,并启发幼儿创编舞蹈。
依据是:《新纲要》中指出“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
大班韵律活动说课稿
![大班韵律活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8335700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a.png)
大班韵律活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韵律活动《_____》。
韵律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能够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表现力和创造力。
下面我将从说设计意图、说活动目标、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以及说活动特色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设计意图《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大班幼儿正处于对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节奏感和动作协调性,并且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本次韵律活动选择了一首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音乐,旨在通过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感受节奏、创编动作等方式,激发幼儿对韵律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同时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幼儿能够感知音乐的节奏、旋律和风格,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内容。
2、技能目标:幼儿能够跟随音乐的节奏,准确地做出相应的动作,并尝试创编新的动作。
3、情感目标:幼儿能够积极参与韵律活动,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三、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韵律动作和节奏感。
2、物质准备:音乐:选择一首适合大班幼儿的欢快、节奏感强的音乐。
道具:准备一些与音乐主题相关的道具,如帽子、围巾、彩带等。
场地:选择一个宽敞、安全的活动场地。
四、活动过程1、导入部分教师通过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倾听并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提问幼儿对音乐的感受,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感知部分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同时带领幼儿一起做一些简单的韵律动作,如拍手、跺脚、扭腰等,让幼儿初步感知音乐的节奏和动作的协调性。
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的动作,鼓励幼儿模仿和尝试。
3、学习部分教师将音乐分段,逐段教幼儿学习相应的韵律动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动作的准确性和节奏感,同时给予幼儿充分的练习时间。
律动大班说课稿范文
![律动大班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f489a9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9.png)
律动大班说课稿范文Rhythm Activities Lesson Plan for Senior Kindergarten.Lesson Objectives:To develop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rhythm.To enhance their ability to clap, sing, and move to a steady beat.To introduce and explore different types of rhythm patterns.Materials:Music player.Rhythm cards.Instruments (e.g., drums, tambourines, shakers)。
Lesson Procedure:1. Introduction (5 minutes)。
Begin the lesson by greeting the children and reviewing the concept of rhythm.Explain that rhythm is the pattern of sounds that create music.Ask children to think about their favorite songs and how they can clap or tap their feet to the beat.2. Clapping and Stepping Activities (10 minutes)。
Introduce a simple rhythm pattern (e.g., quarter note, quarter note, quarter rest).Have children practice clapping or stepping to the beat.Gradually increase the complexity of the patterns.Encourage children to use body movements to express different rhythms (e.g., marching, galloping).3. Rhythm Cards (10 minutes)。
幼儿教师教学活动大赛大班体态韵律活动:《茉莉花》优秀说课稿
![幼儿教师教学活动大赛大班体态韵律活动:《茉莉花》优秀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275a2836137ee06eff918ba.png)
---------------------------------------------------------------最新资料推荐------------------------------------------------------幼儿教师教学活动大赛大班体态韵律活动:《茉莉花》优秀说课稿幼儿教师教学活动大赛大班体态韵律活动:《茉莉花》优秀说课稿幼儿教师教学活动大赛大班体态韵律活动:《茉莉花》优秀说课稿幼儿教师教学活动大赛大班体态韵律活动:《茉莉花》说课稿龙岗区机关幼儿园吉向英一、教材分析音乐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
想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寻找合适的歌曲教材是至关重要的。
《茉莉花》在我国历史悠久,这首民歌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探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助又储蓄柔美。
对于大班添孩子,我们重点是引导幼儿磊通过欣赏,感受乐曲所表达番的内容,并通过身体动作进楞行表现,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线受力和表现力,使幼儿体会博到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酝因此,我确定了本节活动的葡目标。
二、说目标:1 剪.感受音乐优美抒情的情绪肘,尝试用柔美、舒展的1 / 8动作斜和造型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取和理解。
2.在结伴造亏型和舞蹈中进行感情交流,减体验合作表演游戏的乐趣。
荒三、说重点难点:从活竞动目标可以看出,本节活动等的重点是引导幼儿通过反复晚倾听、感受音乐,尝试用柔裕美、舒展的动作和造型表现粱出来,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铡力和表现力。
难点是根据音印乐结伴创编身体动作。
四、矿说教学准备:乐曲 CD、茉站莉花图片、扇子等。
五、施臆教过程中的体会和发现:单如何让幼儿将《茉莉花》凸是这首江苏民歌,旋律音调蓄清丽、婉转、柔美、细腻的苟风格用肢体语言体现出来呢吧?因此,在第一次的活动,踢我采用了把生活经验融入活尧动的方式,请幼儿品茗茉莉袁花茶着手引出茉莉花从而激沦发幼儿欣赏与理解乐曲的兴吟趣。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ea9424de87101f69f319532.png)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说课稿:落叶一、说设计意图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韵律教学一直被认为是比较难把控的、比较枯燥教学活动,活动中,大部分是以教师及主观思维为主,以教师的示范教授为主,幼儿往往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节奏、动作进行模仿表演。
而今,在认真解读贯彻《指南》的过程中发现,韵律教学并非像以往单一的“老师创编教授,幼儿模仿学习”,而应是“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
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
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
让幼儿喜欢参与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
”简而言之,就是以幼儿为主,以游戏为主,把活动还给幼儿,创设各种情境,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发的感知理解表现音乐作品。
这便是我设计这个活动的初衷。
二、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次活动的音乐素材是省专家提供的梁翘柏的作品《第八十八号》,曲式结构是ABA,整首音乐旋律非常的优美,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比较悲伤的,整首音乐共有4分12秒。
当时专家们指定此次的课题及形式就是大班的韵律活动《落叶》。
接到任务后,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认真倾听音乐,寻找音乐中符合落叶形象的段落,结合幼儿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事先设计赋予了该音乐一定的音乐形象及故事情境(树叶发芽、长大、离开妈妈在空中飞舞,最后飘落到各地),根据故事需要,剪辑了作品中的音乐来作为我本次韵律活动的音乐。
该音乐《落叶》是富有情感教育意义的音乐素材。
音乐中表现了两种不同的情感体验。
A段主要表现小树叶在树妈妈的呵护下发芽长大的情景,B段主要表现小树叶不想与妈妈分离却不得不飘落到地面的情景,C段主要表现树叶在风的吹拂下空中飞舞最后飘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大班幼儿已初步具有音乐的感受能力,喜欢并愿意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
在对教材有了充分的分析后,根据大班幼儿在音乐感知理解表现等方面的实际水平,结合我对《指南》的理解,确立了以下目标:1.观察树叶生长和树叶飘落的情境,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树叶生长及飘落的样子。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黑猫警长捉拿一只耳》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黑猫警长捉拿一只耳》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a092f0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7d.png)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黑猫警长捉拿一只耳》说课稿一、活动形式我组织的是中班韵律活动《黑猫警长捉拿一只耳》二、选材黑猫警长是幼儿喜爱、熟悉的动画人物,而且黑猫警长是代表着正义、勇敢,在中班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特别想模仿这样的英雄,所以我选用了动画片《黑猫警长捉拿一只耳》的主题曲做为韵律活动,带幼儿体验与同伴一起舞蹈的快乐。
三、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坚定、有力的情绪,体验与同伴一起舞蹈的快乐。
2、能根据老师的引导,探索黑猫警长抓小老鼠时的系列动作,并表现黑猫警长神气、勇敢的形象。
3、在掌握“扩指”的基础上,学习合拍的“送胯”。
四、活动流程1、第一个环节,我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听音乐入场,并做相应的准备动作。
2、第二个环节,我借助故事“森林里来了小偷,这个小偷叫一只耳,小动物们打电话报了警,谁会来呢?”这一问题导入主题,观看“黑猫警长”动画片段。
3、第三个环节,我有顺序的引导孩子做黑猫警长骑车、找老鼠、吼叫;小动物踏步、向黑猫警长敬礼等系列动作。
4、第四个环节,就是请幼儿带头饰和分组表演。
5、第五个环节,带幼儿离场。
五、活动重点、难点在组织活动中,我的重点是,幼儿能根据老师的引导,探索黑猫警长抓小老鼠时的系列动作,并表现黑猫警长神气、勇敢的形象。
难点是能合拍的'扭屁股,也就是送胯。
六、反思组织完活动后,我觉得,第一,我的选材很好,抓住了中班幼儿“爱模仿自己崇拜的偶像”这一年龄特点。
第二,本次活动,我思路较清晰,能以“激发幼儿兴趣”为主要教学手段,构建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让孩子们在观察、模仿、尝试的过程中,完成学习过程。
第三,我始终让幼儿沉浸在情境和角色中,激活了他们的兴奋点。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也就是说具体生动的情境和角色有强大的感染力,可以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
我觉得,我在活动中,始终让幼儿感觉自己就是黑猫警长,这样,幼儿就会变得自信,从而更投入的表现黑猫警长神气、勇敢的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说课稿:落叶
一、说设计意图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韵律教学一直被认为是比较难把控的、比较枯燥教学活动,活动中,大部分是以教师及主观思维为主,以教师的示范教授为主,幼儿往往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节奏、动作进行模仿表演。
而今,在认真解读贯彻《指南》的过程中发现,韵律教学并非像以往单一的“老师创编教授,幼儿模仿学习”,而应是“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
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
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
让幼儿喜欢参与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
”简而言之,就是以幼儿为主,以游戏为主,把活动还给幼儿,创设各种情境,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发的感知理解表现音乐作品。
这便是我设计这个活动的初衷。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次活动的音乐素材是省专家提供的梁翘柏的作品《第八十八号》,曲式结构是ABA,整首音乐旋律非常的优美,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比较悲伤的,整首音乐共有4分12秒。
当时专家们指定此次的课题及形式就是大班的韵律活动《落叶》。
接到任务后,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认真倾听音乐,寻找音乐中符合落叶形象的段落,结合幼儿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事先设计赋予了该音乐一定的音乐形象及故事
情境(树叶发芽、长大、离开妈妈在空中飞舞,最后飘落到各地),根据故事需要,剪辑了作品中的音乐来作为我本次韵律活动的音乐。
该音乐《落叶》是富有情感教育意义的音乐素材。
音乐中表现了两种不同的情感体验。
A段主要表现小树叶在树妈妈的呵护下发芽长大的情景,B段主要表现小树叶不想与妈妈分离却不得不飘落到地面的情景,C段主要表现树叶在风的吹拂下空中飞舞最后飘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
大班幼儿已初步具有音乐的感受能力,喜欢并愿意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
在对教材有了充分的分析后,根据大班幼儿在音乐感知理解表现等方面的实际水平,结合我对《指南》的理解,确立了以下目标:
1.观察树叶生长和树叶飘落的情境,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树叶生长及飘落的样子。
2.感知理解音乐,乐意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树叶和落叶,享受创编动作表现艺术美的乐趣。
3.了解树叶的生命故事,在游戏中体验大树与树叶之间浓浓的
爱。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充分调动幼儿的听觉视觉,感受理解音乐作品及音乐形象,能运用肢体语言去大胆表现音乐,体验其中的乐趣。
难点:运用肢体语言表现落叶生长、飘落的情景及不愿与树妈
妈分离的悲伤情绪,体验到大树与树叶之间浓浓的爱。
(四)教学准备
1.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树的姿态及树叶飘落的情景(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为创编肢体动作做好铺垫)。
2.剪辑好的音乐,制作多媒体音乐视频。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个体在认识过程中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个体对认识对象的体验也就越细致,越丰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
在本活动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法、启发引导法和示范法。
其中,通过启发引导法,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启发幼儿发散性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而情境教学法贯穿活动始终,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在身临其境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为幼儿享受艺术,表现艺术提供了机会,激发幼儿的艺术表现欲。
(二)学法
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认为:“儿童学习音乐,首先应该学习听完整的优秀音乐,而且需要学到能听出这些好的音乐中的一切细微变化及独特情趣,并能对这些音乐及其细微变化熟悉到能够做出直觉反应的程度。
”根据这一教学理论,在活动过程中,欣赏法、对比法和游戏法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法,这两种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为幼儿提供了充分感受音乐、自由表现的机会,同时肯定和接纳幼儿独特的表现方式,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
四、说活动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活动过程中,将充分为幼儿营造一个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促进幼儿的艺术能力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一)多种方式让幼儿初步感知、理解音乐。
1.幼儿用身体模仿树叶造型,游戏树叶变变变。
2.播放完整音乐,请幼儿初步感知音乐。
3. 播放视频,引导幼儿感受理解音乐故事。
(二)分段欣赏、理解、创编音乐故事内容。
1.理解音乐A段,尝试创编树叶发芽的动作。
2.理解音乐B段,创编与大树妈妈分离及飘落在地面的动作。
3.理解音乐C段,创编落叶随风飘舞远离树妈妈的情境。
(三)整体感知音乐,鼓励幼儿根据音乐用肢体动作有感情的表现音乐。
1.通过回忆故事情境,让幼儿再次感受大树与树叶之间的情感从而提升幼儿的肢体表达能力。
2.幼儿与教师合作听音乐自由表演。
3.分享:让幼儿说说我的这片树叶最后落在了哪里?
4.教师小结,情感升华。
五、说教学反思与不足
(略,现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