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数学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1: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2、知道11~20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11~20各数的组成,由以“一”为计数单位,到以“十”和“一”为计数单位的连用,是学生认知上的飞跃,也是学生认知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借助生活,引出新知1.学生数出自己开学以来获得“奖励贴”的数量。

2.指名汇报,教师利用板书简单记录学生汇报的数(8,17,11,20……)。

3.揭示课题。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比10大的数,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数。

(二)利用小棒,经历学习过程1.对比中初步感知数的组成。

(1)请学生数出1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想办法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1根。

(2)出示各种摆法。

(预设)①连续并排摆出11根。

②10根小棒并排放在左边,1根小棒放在右边。

③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在左边,1根小棒放在右边。

(3)学生交流与评价(大家欣赏哪种摆法)。

2.利用学生资源,深入理解数的组成。

(1)学生和教师一起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读“十”。

(2)明确1根小棒是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读作“十一”。

3.借助学习经验,自主探究12~20数的组成。

(1)认识12。

师:已经数出11根小棒了,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两人一组边摆边说,12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2)认识13~19各数。

学生自主摆小棒,并记录个数的组成。

(3)总结11~19各数,这些书的组成均是“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的数。

(4)认识20.师:19根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怎样能清楚看出是20根?(预设)①10根捆成一捆放在左边,10根并排小棒放在右边。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例3》教案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例3》教案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例3》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例3》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认识和理解11-20各数的大小关系。

本节课通过例3,让学生能够运用数数、比较等方法,进一步巩固对11-20各数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11-20的数字,但对于这些数字的大小关系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数数和比较的基本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通过数数和比较,认识11-20各数的大小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和理解11-20各数的大小关系。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数数、比较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和理解11-20各数的大小关系。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对11-20各数的认识。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小玩具等。

2.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猫钓了一条鱼,但它不知道这条鱼有多重,请同学们帮忙称一称。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例3,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请同学们观察这些数字,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11-20各数的大小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数数、比较等方法,找出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

然后,教师邀请几组学生上台演示他们的方法,并给予表扬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发放数字卡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卡片接龙游戏。

游戏规则:每组派一名代表出示一张数字卡片,下一组的代表需要出示比这张卡片大1的数字卡片,依次类推。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一班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一班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使同学体验统计的过程,把握统计的方法,会依据统计图答复下列问题。

2、培育同学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使同学把握统计的方法,体验和感受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观看统计图,答复提出的问题。

教具预备投影片、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

(1) 同学们,新年快到了,我们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气球,你们说是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红色黄色绿色蓝色(2)同学自由发言问:多买的依据是什么同学争辩、汇报争辩结果(3)让我们来统计一下吧二、制成条形统计图。

(1) 你想用什么方法记录红色黄色绿色蓝色(2)统计,制成统计图(3)答复下列问题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 )名同学。

2、宠爱( )颜色的人最多宠爱( )颜色的人最少3、假如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他最有可能宠爱( )颜色4、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拟好呢三、实践活动:每一位同学调查本组同学最宠爱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动画片体育竞赛电影新闻做一次统计四、总结:你今日有什么收获#729992一班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2教学内容:一班级下册第30—31页“回收废品〞。

学习目标:学问目标: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同学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稳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力量目标:在观看中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在操作、争辩、沟通中培育同学自主探究的力量,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同学的计算力量。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使同学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如何建立实际情境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

教学难点:培育同学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师:小伴侣宠爱去公园吗那,老师就带大家去公园瞧一瞧。

(播放课件)公园里的景色真美呀,有绿树、有凉亭、还有人工湖……这给人们带来了多大的欢快呀!可是,人们又给公园留下了什么呢大家宠爱现在的公园吗为什么你们打算怎么做2. 板书课题:回收废品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 (播放课件)师:瞧,这三位小伴侣已经开头行动了,他们正在收集塑料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篇一」教学内容:8和9的组成P55 P60 3、4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掌握8和9的组成教学准备:星星,课件一、引入课件出示:蔚蓝的天空上星星在闪,月亮奶奶想把星星摆成两份,如果是你会怎样分呢?学生看课件,背景乐《小星星》二、新授1、请你拿出学具,在小组里摆一摆,你能分几种?学生分组动手操作汇报,说一说你分了几种?你是怎样分的?观察,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每一种分法吗?看到8可以分成7和1,你能想到什么?如果是9颗星星,又可以怎样分呢?学生动手操作后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师出示课件演示9的分成,学生填书上的空。

2、读一读学生互相读8、9的分组成3、做游戏4、猜数5、拍巴掌6、小猴跳三、练习1、P55做一做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完成2、P60 3 4 5 63、小黑板出示4、成找朋友的游戏四、课堂总结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什么?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篇二」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

2.感受进位加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进位加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一、基础训练1、口算。

20+40 32+10 40+48 42+75+23 4+64 56+30 8+512、只列式不计算(1)上面哪几道题先算几加几?(2)哪几道题先算几十加几十?二、新知学习1、谈话引入,示联欢会场景图。

2、看图了解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3、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式。

4、讨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组合作摆小棒。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3课时 11 ~20的加减法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3课时  11 ~20的加减法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3课时 11~20的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1~20的加减法运算,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11~20的加法运算。

2. 11~20的减法运算。

3.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20的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运算的规律,熟练进行计算。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加减法运算的规律。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加减法运算。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加减法练习。

4.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教具展示11~20的数字,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10以内加减法运算,为新课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11~20的加法运算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观察加数与和的关系,总结出加法运算的规律。

例如:12 5 = 17,加数12和5,和为17。

(2)11~20的减法运算同样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观察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关系,总结出减法运算的规律。

例如:18 - 7 = 11,被减数18,减数7,差为11。

3. 练习环节(1)让学生独立完成加减法练习题。

(2)分组进行加减法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 实际应用(1)利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小华有15个苹果,他给了小明3个,还剩多少个?(2)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加减法运算的规律,检查自己的掌握情况。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加减法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加减法解决至少两个问题。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板书设计1. 11~20的加法运算规律。

2. 11~20的减法运算规律。

3. 实际应用示例。

八、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如何?3.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4. 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不断反思,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教案之教学指南》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教案之教学指南》

注:以下为文本,仅供参考。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教案之教学指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2.让学生掌握一步加减法和二步加减法的算法;3.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能力。

二、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加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比如购物、计算长度、重量等。

2.讲解和示范在讲解过程中,教师需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引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应注意语言的简洁、准确,避免出现歧义。

3.练习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如书面作业、口算练习、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提高算术能力。

4.总结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分享解题的思考过程及方法,总结归纳加减法运算的规律和步骤。

三、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分阶段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和总结等方式,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加减法的知识。

2.游戏教学游戏教学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加减法运算。

3.个别辅导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内容理解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及时给予个别辅导,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消除困惑,提高成绩。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随堂测验、小组竞赛、板书评分等多种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对于没有掌握知识的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反馈和指导。

五、教学效果1.提高学生的算术能力通过教学,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加减法运算的知识,提高算术能力,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2.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中的表扬、奖励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以上是关于《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教案之教学指南》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和学生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总体分析新知识点1.认读并数出11~20各数,掌握11~20的顺序及大小。

知道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十进制,正确书写11~20各数。

3.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要求1.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认识“个位”“十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3.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建议1.教学情景图时,老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图中都有什么?数量各是多少?请学生试着数一数。

2.关于例1,要让学生操作小棒,突出把10根小棒捆成1捆是1个十,是10;再一根一根添上去,边添边数,数到20时,明确:2捆是2个十,是20。

同时,要让学生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学生边操作边说数,在理解数的组成基础上掌握读法。

例如11,左边10根捆成1捆,右边添上1根,因为是1个十和1个一,所以读作:十一。

3.关于例2的数序,可让学生先读直尺上10以内的数,再接着读,有利于10以内数和11~20各数的联系。

要利用直尺问学生:几后面是几?17前面是多少?15和14比,谁大谁小?等等。

使学生切实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4.关于例3的11~20各数的写法,老师可先介绍计数器,说明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数:右边第一档叫个位,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1颗珠子表示1个十,个位上有几颗珠子就表示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要结合小棒进行说明:1捆在计数器上就用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几根就在计数器上的个位上拨几颗珠子。

5.关于例4的口算,主要是通过操作,使学生在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口算,要先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再出示一幅图,请学生说出四个算式。

然后操作,弄清四个算式的关系。

6.关于例5的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老师要介绍一下加减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合教案——数到你满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合教案——数到你满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合教案——数到你满意,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数学课程,它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启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吧。

1. 教学目标: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掌握0-10以内的数字顺序和大小比较,能够听到数字就数到相应的数量,能够用图片、手指、计数器等不同的方法表达数量。

通过这些课程的训练,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2.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字0-10的认知,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计数和表达数量的方法等。

其中,数字的认知和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它们是孩子们进行数学计算和逻辑推理的基础。

3. 教学方法:本单元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们通过多种渠道来认知数字和计数方法。

例如,老师可以利用图片、计数器、手指等不同的物品和工具,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学习数学知识;还可以采用游戏、问答、贴画等互动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4. 教学步骤:本单元的教学步骤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数字认知阶段、数的顺序比较和大小比较阶段、计数和表达数量阶段。

具体的教学步骤如下:(1) 数字认知阶段:通过图片、计数器、手指等多种方式呈现数字0-10,让孩子们认知并记忆这些数字。

(2) 数的顺序比较和大小比较阶段:老师通过对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来让孩子们学习数字的大小和关系。

(3) 计数和表达数量阶段:通过数物品、计算小组人数、找东西等活动来让孩子们练习计数和表达数量的方法。

5. 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效果比较好,孩子们能够快速掌握数字的认知和大小比较,能够灵活地计算和表达数量。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孩子们对数字的认知不够深入,往往只是形式上认识数字,而缺乏实际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帮助孩子们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让他们真正掌握数学的本质。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共19课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共19课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共19课时)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共19课时)第一课时:6和7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6和7的数数和认数以及序数和书写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使学生掌握6和7的组成。

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教学难点: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

教具、学具准备: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数学卡片、小棒、三角形、课件、投影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1、2、3、4、5(学生齐数)。

2.你想知道更多的数字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板书:6、7的认识学生活动:领读、齐读。

二、新授:(一)教学数数师:(出示主题图)图上有些什么生:图上有人、桌子、椅子、黑板等。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生:……(学生报得数)。

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5添上1是6。

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7人。

师:还可以怎样数生:先数学生6人,再数一位老师,是7人。

师:数一数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你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生:先数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搬来的1把。

6个再添1是7。

师:谁会从1数到7,从7数到1?(指名回答学生活动:同位互相数一数。

小结:小朋友,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按顺序数数的。

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二)教学认数师:同学们再数一数第42页下面的人物图和点子图,看分别有多少个。

生:……(学生报得数)。

教学活动:贴出数字卡片6和7。

学生活动:齐读并从数字卡片中找6和7。

师:仔细观察一下数字6和7的形状分别像什么?(指名回答活动:同桌互相说一说。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1-10的写法和认读;2.熟练掌握数列1-10的排序方法;3.能够运用简单的数学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数字1-10的写法和认读;2.数列1-10的排序方法。

三、教学内容1. 数字1-10的写法和认读•各数字的书写规范;•数字1-10的认读和朗读。

2. 数列1-10的排序方法•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数列1-10的排序练习;•利用图形、图像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1-10;2.图片或实物用于数列排序练习;3.小组练习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数字卡片1-10,让学生认读数字,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数字1-10的写法和认读1.讲解数字1-10的写法,让学生认真模仿书写;2.学生朗读1-10的数字,纠正发音错误。

3. 数列1-10的排序方法1.教师示范利用图片或实物进行数列排序,让学生跟随操作;2.小组练习:让学生分组,相互协作进行数列排序练习;3.教师指导学生发现数列的规律和特点,引导学生总结排序方法。

4. 拓展活动利用游戏或竞赛形式,加深学生对数字1-10和数列排序的理解。

六、教学反馈1.针对学生的书写和认读情况进行点评;2.根据小组练习和拓展活动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册的相关习题;2.写出数字1-10的书写和认读。

八、教学延伸通过数字游戏、实践活动等形式,增强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掌握。

以上为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能够认真准备和参与课堂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本单元是一年级数学课程中重要的一节,我们将帮助学生学习识别和操作数的概念,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有几条路”的概念,数一数几条;
2. 理解“几条路的长短不一”的概念,比一比长短;
3. 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有几条、几条中...”的表述,形成抽象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理解“有几条路”的概念,数一数几条;
2. 理解“几条路的长短不一”的概念,比一比长短。

三、教学准备
1. 数题、计算台、长短比较等游戏用具;
2. 做有关有几条路、几条路的长短不一的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
1. 互动式启发:学生到学校,有几条路可以选择;
2. 启发式活动:学生画出来几条路,数一数有几条;
3. 情景式游戏:通过游戏,感受几条路的长短不一,比一比长短;
4. 拓展式练习:师生一起,做有关有几条路、几条路的长短不一的练习题;
5. 总结展望:汇总本节课学习内容,强化小结,展望下一节课安排。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较为充分地利用了互动式、启发式、情景式、拓展式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够掌握有几条路的表述方式,能够较恰当的用语表达,形成抽象的思维能力。

此外,把教学内容贯穿于互动游戏中,也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教案(详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教案(详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教案(详案)第1课时 11~20各数的认识(1)教学内容:教材P73~74例1、例2,完成教材P74“做一做”和P76“练习十七”第1~6题。

教学目标: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借助实物、小棒、直尺等直观素材,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数的组成、数序并感受数的大小关系。

3.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感受11~20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体会“十进制”,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今天是几月几日?(11月×日)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其他的十几的数吗?【预设】预设1:我放学回家时坐19路公交车。

预设2:我是9月13日出生的,我的生日中有13。

预设3:我们组的作业本收齐了,正好是14本。

预设4:我看书时,书上的页码有17和18。

师: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十几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们。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1)]二、探究新知1.认识计数单位“十”。

课件出示杂乱摆放的10根小棒。

师:你知道这里有多少根小棒吗?(学生齐数,课件配合闪烁,数出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一)这10根小棒都是同学们一根一根数出来的,如果不数,你能想办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是10根小棒吗?请你拿出小棒,用自己想到的办法表示出来。

【预设】学生可能会2根2根地摆、5根5根地摆或10根捆成1捆,通过动手操作、比较方法,学生会发现“10根捆成1捆”的方法最容易一眼看出是10根小棒。

师:10根小棒表示10个一,把它们捆成1捆,就是1个十。

(教师边说边板书:10个一是1个十)你能像老师这样把10根小棒捆成1捆表示1个十吗?(课件演示10个一捆成1捆是1个十)学生自己操作后,指名到前面示范。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认识图形》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认识图形》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认识图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一些基本的二维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

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知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一些简单的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系统的图形知识还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逐步建立。

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需要通过大量的实物操作和图片观察来加深对图形的理解。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认识和说出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的二维图形,了解它们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际操作,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认识和说出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的二维图形。

2.难点: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和图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图形的特征,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3.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实物和图片。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模具,用于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一些常见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呈现本节课要学习的基本二维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同时,简要介绍这些图形的特点,如圆形的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分发一些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模具。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第1课时教学设计
第2课时教学设计
第3课时教学设计
第4课时教学设计
角”表示,动手排一排。

(2)小组交流:怎样排的?
(3)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和结果。

学生可能汇报:小丽和小字之间有4个“三角形”,也就是说明小丽和小字之间有4个小朋友。

师:大家同意吗?还有别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可能说出:还可以直接数数,11、12、13、14总共是4个数。

教师提问:请问用数数的方法时,重点是要注意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数的时候不能数错,不能数10和15这两个数。

教师提问:为什么不能数10和15?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0和15指的是小丽和小字,而题目问的是他们之间的人数,所以不能数10和15。

(4)突出讲解用列算式解决的方法。

师:同学们真棒!不过刚刚我看到了有同学是用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但
结果不是4,大家一起来看看,看能不能找到原因。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得出:15-10=5这个算式不对,应该列式为:15-10-1=4。

教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要减1呢?减10又是什么意思呢?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数数、画图的方法来想一想、说一说。

四、拓展训练
1. 请20个同学上台排以,并指定两人说说自己从左到右排的位置,台下
的同学闭上眼睛先听台上的两名同学说自己的位置,再说出这两名同学之间
有几人。

2. 完成第79页“做一做”。

第5课时教学设计
2. 全班玩“对口令”游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内容标准】《标准》指出,“‘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的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

”一年级属于第一学段,主要是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感受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一、基础性目标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会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

二、发展性目标1 .使学生会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教材由“6和7”、“8和9”、“10”、“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整理和复习”等七个小节组成。

这些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中要切实处理好教材主题图的作用。

这些图除具有供学生数数、抽象数概念和理解计算过程及方法外,还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作用。

引导学生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起6—10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知识表象。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要加强学生“用数学”活动过程的指导。

用好“生活中的数”让数学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中感受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供参考
仅供参考
巩固练习
1.比一比,摆一摆
用 小 棒 摆 下 面 的 数 : 12
16
17
20)
2.連一連,猜一猜(练习
1.要求:摆每 一个数时,指名 一位同学上台演 示。
十七的第 5 题的点子图)
2.出示要求:
3.找一找生活中的数
从 1 到 20。按顺
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 序 把 点 子 連 起
问:11 和 20 是由 几个 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 学 生 独 立
教师板书:11 20)同 操作,并说理由。
时领读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 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十几就是 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并
6.反馈汇报, 指名回答。
且今后在摆小棒时,就可用较 简便的方法摆了。
7.学生跟读。
第 4 页 共 18 页
3.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思想品德和安全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
1.11―――20 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
1.11―――20 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 2.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 2 页 共 18 页
教学准备
小棒、苹果教具、尺子、电脑课件一套
单元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 11 到 20 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 组成,掌握 20 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 地迅速地读写 11 到 20 各数。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 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二、过程与方法
5.熟记口诀。
12( )13
16 ( )15
填上>,<。
教口诀:开口对大数,尖 尖对小数。
仅供参考
第 6 页 共 18 页
课题 授课班级
数 11――20 各数、读数和写数
一年级
授课人
主备人 授课时间
孟万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 11―――20 之间物体的个数,并 且知道这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20 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 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 11―――20 各数。
第 3 页 共 18 页
在一边,继续数,又满十根, 导
再捆成一捆,明白了吗?
数完后,师问:通过刚才
数小棒,想一想,1 捆小棒就
2. 指 名 一 学
是几个十?2 捆呢?
生上台跟全班同
2。摆小棒,学习数的组成: 学一起数。
(1)认识 15
请小朋友拿出 15 根小棒
摆一摆,看谁摆得又对又快。
最喜欢哪种摆法?看你摆
单元训练重难点
重点
难点
第 1 页 共 18 页
仅供参考
1.认识十位与个位,会读、会写 11―― 20 各数,掌握这数的组成、顺序及大小。
2.熟练口算 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认识数位,了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 的意义。
单元课时 安排
1.数 11―――20 各数、读数和写数…………………3 课时 2.10 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 课时
2.小组讨论;
问:看着尺子上的数,你 汇报。
发现了什么?
3.举一反三,
(如学生有困难,师启发 引导学生说出 16
指导。)
比 15 大等。
感知数的顺
板书:14 比 13 大。
4.合作学习,
序、大小
13 的前一个数是 12,后一 个数是 14。
几的前一个数是 几,后一个数是 几。
2.比较数的大小。 例:11( )12
边就有许多我们今天学习的这 来,独立完成。
些数,你们能找一找,说一说
3.说给你的同
吗?
桌听。
小结
说说今天的收获?
自由说说
作业
练习十七 1、2、3、4 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教学环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20 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会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这幅图有什么? 数一数,他们的数量各是多 少?
各小组讨论, 讨论后,各小组 派代表汇报结
果,
3.教师选择性地板书 4. 这 就 是 我 们 今 天 要 学 的 11――20 各数
(板书课题:11――20 各数 的认识)
操作观察 探索新知
1.数小棒,感知满十
师:拿出小棒,一根一根
1. 学 生 数 小
地数,满十根后,捆成一捆放 棒,教师巡视指
仅供参考
课时安排
3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教学环节
1.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 11―――20 之间物体的个数。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20 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放录音,歌曲《快乐的星
期天》师:电脑出示主题图 2.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小学教育资料
仅供参考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第 1 页 共 18 页
第六单元:11~20 各数的认识
仅供参考
单元 教材 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先教学数 11 到 20 各数,然后教学 1 到 20 各数的读数 的顺序及大小写数,最后出现 10 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和十几加几、十几 减几的口算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 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 中。因此,本单元教材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学习。
好的 1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
组成的?(是由一个十和 5 个
一组成的)
板书:15
教师领读
(2)认识 11 和 20
3.学生摆,教 师巡视,发现不 同的摆法,把不 同的摆法指名学 生展示在黑板 上。问:这几种 摆法你
问:谁能用你喜欢的好方
法一下摆出 11 和 20,并悄悄 地告诉同桌你是怎么想的?
4.学生跟读。
1.通过看图数数,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等良好的观察 习惯。
2.通过摆小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学习数字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复习导入
1.复习上节课的数数。
1.指名数; 分组数;一起数。
2.用小棒摆出 2.请一位同
11,14,16,18,19,20 各数。 学上台演示。
第 5 页 共 18 页
1.看直尺,感知数的顺序、
大小。
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直尺, 找出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读 一读。
1. 学 生 自 由 的读;同桌互读; 指名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