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语文易错、重点字词、成语、俗语详细解释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须掌握的成语俗语及易用错的成语

中考语文须掌握的成语俗语及易用错的成语

中考语文须掌握的成语俗语及易用错的成语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150个成语3.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5. 故弄玄虚:本意是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

这里指神秘的意思。

6.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8. 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自己来的客人。

速:邀请。

9. 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锅。

沸:水开。

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10. 置之度外:不把它放在心上。

度:这里是考虑的意思。

28.碌碌无为:平庸,没有特殊能力。

31.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十分珍惜。

敝:破旧。

珍:贵重爱惜。

32.幕天席地:把天空当作幕,把大地当作席。

34.弹指而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弹一下手指头就过了很多年。

38.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耳聋的人也能听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聩:耳聋。

40.溘然长逝:突然死去。

43.杳无消息:远得不见踪影,没有消息。

44.巧妙绝伦: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有比得上它的。

45.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

肖:相似。

46.雍容典雅:形容文雅大方,优美而不粗俗。

雍:和谐。

52.不无裨益:不是没有益处。

53.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54.孜孜不倦:勤勉地工作,不知疲倦。

55.无边无垠:宽阔没有边际。

垠:界限;边际。

57.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滋:生出。

62.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63.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毛:指草木。

65.气势恢宏:形容气势极其雄伟。

恢宏:67.生灵涂炭: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涂:泥沼;炭:炭火。

69.安然无恙:平安无事,没有遭到损害。

恙:病。

71.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77.大事渲染:大力夸张形容。

事:作;渲染:绘画方法,引申为夸张形容的意思。

78.声名狼藉:形容名声坏到了极点。

狼藉:乱七八糟。

81.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82.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

比喻事情终止。

2015中考语文易错、重点字词、成语、俗语详细解释分析

2015中考语文易错、重点字词、成语、俗语详细解释分析

一、2015年中考语文词语必备一、查出四字词语解释两字词语:摆渡本色驳斥告慰检索颈椎鸟瞰屏蔽四字词语:不期而遇:贻笑大方:异曲同工:专心致志:怡然自乐:高瞻远瞩:惊涛骇浪:杞人忧天:气冲霄汉:情投意合:替换的五个熟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十年树木,百年树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局者迷,旁观者者清附:2014年中考俗语解释(请认真阅读,认真揣摩其用法)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解释: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不要满足已有的成绩,还需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造句:虽然你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是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解释: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身经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造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敢于靠近火山的摄影家才能拍摄到火山喷薄的那一刹那的壮观景象!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释:冰冻三尺,不是一天的寒冷可以凝成的。

形容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是经过日积月累而逐渐形成的。

造句: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你那么多作业没写,都是你长久累积的。

4吃一堑,长一智解释: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

智:见识。

受一次挫折,长一份见识。

说明失败是成功之母。

造句:吃一次亏,就要吃一堑长一智。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解释:短:不足。

长:有余。

比喻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造句:人人都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凡事没有绝对的“长”与“短”。

6初生牛犊不怕虎解释: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也比喻缺少经验,不知危险,做事鲁莽。

造句:这些小伙子无论什么事说干就干,真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

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解释: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人。

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造句:他还在棋局中迷迷茫茫,其他人早已看得清清楚楚,真可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8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解释: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应当加倍报答造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的本色应该如此,崇尚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之义举;鄙薄见利忘义,忘恩负义之恶行。

中考易错成语望文生义类50个

中考易错成语望文生义类50个

中考易错成语望文生义类50个1. 向壁虚构:文章词句凭空捏造,出于杜撰。

常误用为形容作画时将画框固定在墙上,俯仰奋笔。

2. 旷日持久:耽误时间,拖延很久。

常误用为形容花费时间久、有耐心的正面意义。

3. 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常误用为形容空谷中的脚步声。

4. 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常误用为表示对某事不赞同,不说一句赞同的话。

5. 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嚣张,使人不敢接近。

常误用为形容商品热门,受欢迎。

6.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到了大街上。

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事物把许多的人都吸引出来了。

常误用为形容街上空无一人。

7. 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

常误用为褒义词,表示什么都敢做。

8. 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

多用作贬义。

常误用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9. 不刊之论:内容正确,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常误用为水平低而不能刊登的言论。

10.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不能卒读。

11.安土重迁:原指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往别处。

常误用为喜欢和重视迁移。

12.空穴来风:原指传闻有一定根据。

常误用来表示毫无根据的事情。

13.七月流火:原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常误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

14.美轮美奂:原指房屋高大美丽。

常误用为形容其他美好事物。

15.目无全牛:原指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常误用为缺乏整体观念。

16.首鼠两端:原指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

常误用来形容言行前后不一致。

17.首当其冲:原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

常误用为冲锋在前。

18.望其项背:原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

常误用为“赶不上”。

19.差强人意:原指大体上使人满意。

常误用为不能使人满意。

20.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后的菊花。

常误用为未来美好的事物。

21.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常误用为“使人很不满意”。

22.穿云裂石: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中考语文必备成语俗语及解释1-50

中考语文必备成语俗语及解释1-50

中考语文必备成语俗语及解释1-50中考语文必备成语俗语及解释1、安然无恙:恙:疾病,灾祸。

很平安,没有灾祸、疾病之类忧愁事。

形容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2、拔苗助长:把苗拔起,帮助它长高。

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跋山涉水:跋山:翻山越岭。

涉水:徒步过水。

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4、百看不厌:厌:厌倦。

看很多遍也不会感到厌倦。

形容诗文或物景非常好,不论看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5、班门弄斧:班:鲁班,古代巧匠。

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6、搬弄是非:搬弄:挑拔。

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

7、变本加厉:本:原来。

厉:猛烈。

指比原来更加发展。

现多形容比原来的情况更严重。

多含贬义。

8、变幻莫测:变化很多,令人无法捉摸。

9、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

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10、不耻下问:不耻:不认为耻辱。

不把向学问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看成耻辱。

11、不可救药:药:用药治疗。

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

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12、不可思议: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

13、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

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14、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

指在困难或恶势力前不屈服、不低头。

15、不速之客:速:邀请。

指没有邀请而自来的客人。

16、不屑置辩:屑:认为值得;置辩:辩论,申辩。

认为不值得辩论。

17、不言而喻:言:解释,说明。

喻:明白,知道。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不用说就能明白。

18、不约而同:约:相约。

没有商量,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却一致。

19、不折不扣:一点不打折扣。

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20、层峦叠嶂:重叠的山峰。

峦:连着的山。

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21、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

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22、车水马龙: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

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23、称心如意:称:符合。

中考语文中易错的成语

中考语文中易错的成语

中考语文中易错的成语中考语文中容易出错的成语125例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

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

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2.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3.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

4.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现有成就。

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绩。

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

5.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

暴:损害。

殄:绝6.别无长物:表面上看起来是别无特长,其实是指再没有别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

7.别开生面: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格局。

生面:新的格局博闻强识:见闻广博强。

(正:记忆;误:认识)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本词与“不约而同”区别开来,“不约而同”也有不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的意思,但“不约而同”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10.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11.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12.不经之谈:荒诞无稽的话。

(正:正常;误:经常)13.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1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容易误用为贬义。

15.不逞之徒:指心怀不满而胡作非为的人。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

16.不足为训:并非不值得作为教训,而是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

17.不学无术:既没有学问,又没有能力。

(正:学问;误:学习)18.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19.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

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20.察颜观色:观察对方脸色,以摸清其真实的意图。

(正:脸色;误:颜色)21.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原来意思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容易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中考语文易混淆词语成语知识点

中考语文易混淆词语成语知识点

中考语文易混淆词语成语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中考语文易混淆词语成语知识点看书不要上瘾玩的时候痛快玩,读的时候认真读。

中考语文易错易混易失分字词成语注音解析详细版

中考语文易错易混易失分字词成语注音解析详细版

中考语文易错词语复习整理(括号中为正确)出人投地(头)走头无路(投)装黄门面(潢璜)众口烁金(铄)中流抵柱(砥)直接了当(截)自曝自弃(暴)置若惘闻(罔)真知卓见(灼)张慌失措(皇)仗义直言(执)责无旁代(贷)再接再励(厉)运筹帷握(幄)欲盖弥张(彰)营私舞敝(弊)沓无音信(杳)同仇敌慨(忾)投机捣把(倒)图穷匕现(见)退化变质(蜕)文过是非(饰)无耻滥言(澜)相形见拙(绌)消声匿迹(销)心浮气燥(躁)形消骨立(销)修茸一新(葺)修养生息(休)宣宾夺主(喧)诩诩如生(栩)暇思迩想(遐)一张一驰(弛)一愁莫展(筹)言简意该(赅)挺而走险(铤)叹为观只(止)世外桃园(源)如法泡制(炮)磬竹难书(罄)轻歌漫舞(曼)前踞后恭(倨)迫不急待(及)破斧沉舟(釜)披星带月(戴)披肝历胆(沥)篷筚生辉(蓬)沤心沥血(呕)奴颜卑膝(婢)弄巧成绌(拙)暗然失色(黯)按步就班(部)白璧无暇(瑕)别出新裁(心)病入膏盲(肓)并行不背(悖)不加思索(假)草管人命(菅)层峦迭嶂(叠)缠绵悱测(恻)陈词烂调(滥)穿流不息(川)惮精竭虑(殚)耳儒目染(濡)飞扬拔扈(跋)愤发图强(奋)蜂涌而至(拥)斧底抽薪(釜)富丽堂黄(皇)肝脑途地(涂)感人肺腹(腑)膏梁子弟(粱)功亏一匮(篑)鬼计多端(诡)海角天崖(涯)汗流夹背(浃)好高鹜远(骛)和霭可亲(蔼)轰堂大笑(哄)怙恶不俊(悛)涣然一新(焕)积毁消骨(销)急流勇退(激)坚如盘石(磐)金榜提名(题)金壁辉煌(碧)精神焕散(涣)苦心孤旨(诣)口干舌躁(燥) 烂竽充数(滥)离经判道(叛)礼上往来(尚)历兵秣马(厉)历精图治(励)缭原烈火(燎)留芳百世(流)流言非语(蜚)龙盘虎据(踞)录录无为(碌)落英宾纷(缤)貌和神离(合)美玉无暇(瑕)明辩是非(辨)名列前矛(茅)明火直仗(执)名记不忘(铭)摸糊不清(模)莫不关心(漠)默守成规(墨)目不交捷(睫)脑羞成怒(恼)凤冠霞佩(帔)振人心魄(震)民生凋弊(敝)不温不火(瘟)坐想其成(享)前扑后继(仆)兵慌马乱(荒)融汇贯通(会)巾国英雄(帼)日新月益(异)背景离乡(井)如洪气势(虹)空空如野(也)淋漓尽至(致)蛋丸之地(弹)怨天由人(尤)无可非异(议)洁然一身(孑)直言不诲(讳)锋芒必露(毕)故名思义(顾)相反相承(成)事得其反(适)劳役结合(逸)占了上峰(风)包罗万项(象)轻而一举(易)不可名壮(状)道貌暗然(岸)无精打彩(采)浮想联篇(翩)物及必反(极)无可质疑(置)及及可危(岌)人才倍出(辈)养尊处悠(优)受益非浅(匪)不求慎解(甚)出类拔粹(萃)自立更生(力)不可就药(救)忧心重重(忡)孩啼时代(提)争争日上(蒸)功不可抹(没)致关重要(至)应辨能力(变)珊珊来迟(姗)人至义尽(仁)义气用事(意)余勇可估(贾)永保青年(葆)举旗不定(棋)无则加免(勉)冒然行动(贸)哀声叹气(唉)针贬时弊(砭)当物之急(务)辛辛学子(莘)腆不知耻(恬)彼彼皆是(比)苇编三绝(韦)百孔千窗(疮)炉火纯清(青)自名得意(鸣) 胜气凌人(盛) 一本万历(利)势均利敌(力)悬梁刺骨(股)名思苦想(冥)珠丝马迹(蛛)全宜之计(权)老声常谈(生)一獗不振(蹶)立杆见影(竿)大气晚成(器)精兵减政(简)委屈求全(曲)棉里藏针(绵)合盘托出(和)举止安祥(详)大名顶顶(鼎)立案侦察(查)勾通南北(沟)纷至踏耒(沓)以老卖老(依)口密腹箭(剑)山青水秀(清)不及不离(即)一泄千里(泻)嘻笑怒骂(嬉)滥芋充数(竽)卑躬曲膝(屈)岂人忧天(杞)吊以轻心(掉)发聋震聩(振)惩前必后(毖)坐地分脏(赃)乌和之众(合)出自初中古文中的成语三顾茅庐: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成语俗语(释义及用法)

成语俗语(释义及用法)

北京中考成语俗语使用复习资料一、考试说明中成语、俗语的标准解释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俗语部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被冻结成三尺的冰,不是一天的寒冷就可以造成的。

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注意:该俗语既可以形容好的东西,也可以形容坏的东西。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入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临险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也比喻不进行认真的实践就不可能得到真知。

【吃一堑,长一智】堑:壕沟,比喻挫折。

经受一次挫折,就会增长一分智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尺比寸长,但用在比尺更长的地方则显得短;寸比尺短,但用在比寸更短的地方则显得长。

比喻人或事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也作“尺短寸长”或“寸长尺短”。

【初生牛犊不怕虎】犊:小牛。

刚出生的小牛不惧怕老虎。

比喻青年人无所畏惧,敢闯敢拼。

注意:此俗语含褒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要知道报答,知恩报恩,受人一点恩惠,就要加倍报答。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

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难办的事情,有心人是一定能办到的。

指成事在人,只要专心一致,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书到用时方恨少】方:才。

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

意思就是有些知识,需要用的时候用不上,因为当初没学好。

教育我们应该牢固掌握知识,在必要的时候,就不会茫然失措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比喻过去的历史可以成为今天做事的参考。

【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

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玉不琢不成器】比喻人要经过严格刻苦的训练和教育,才能成为人才。

【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

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而看不到泰山。

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注意:该俗语含贬义2.成语部分安然无恙:形容人或物平安无事,没有遭受到任何损害。

初三语文期中考后易错知识总结词语释义

初三语文期中考后易错知识总结词语释义

初三语文期中考后易错知识总结
词语释义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索然无味:没有一点趣味。

煞费苦心:很,极。

猝不及防:事情来得太突然,来不及防备。

猝,突然,出乎意料。

俗不可耐:趣味低下,令人无法忍受。

言简意赅:完备。

趾高气扬:脚。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情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兴,发出。

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聊叙:姑且谈谈。

聊:姑且。

揶揄:嘲笑。

含辛茹苦:吃苦。

笑容可掬:形容满脸笑容。

掬:双手捧着。

言讫:完结,终了。

喜不自胜:高兴得不能控制自己。

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还感到害怕。

悸:心慌,害怕。

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新奇。

不测:意外。

引人入胜:引人进入美好的境界。

中考易错的成语及解释大全

中考易错的成语及解释大全

中考易错的成语及解释大全中考就快到了,成语是许多考生一个头疼的问题,以下是一篇关于中考成语大全,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首屈一指首:首先。

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

指居第一位。

引申为最好的。

势不两立两立:双方并立。

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

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

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水涨船高水位升高,船身也随之浮起。

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

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食古不化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跟吃不东西不消化一样。

失之交臂交臂:胳膊碰胳膊,指擦肩而过。

形容当面错过。

水乳交融交融:融合在一起。

象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

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司空见惯司空:古代官名。

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素不相识素:平素,向来。

向来不认识。

素昧平生昧:不了解;平生:平素、往常。

彼此一向不了解。

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

肆无忌惮肆:放肆;忌:顾忌;惮:害怕。

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势不可当当:抵挡。

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失魂落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诗情画意像诗画里所描绘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观。

首当其冲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

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幺说,就跟着怎幺说。

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

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如泣如诉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

形容声音悲切。

如愿以偿偿:实现、满足。

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

指愿望实现。

任劳任怨任:担当,经受。

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若即若离若:好象;即:接近。

语文成语、俗语解释

语文成语、俗语解释

1.触类旁通【解释】: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

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示例】:我真高兴,得着两个新鲜的意思,让我对于生活的方法,能~的思索一回。

◎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2.得陇望蜀【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

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比喻贪得无厌。

【示例】: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

◎《鲁迅书信集·致陶元庆》3. 功亏一篑【解释】: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

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示例】:倘朝廷内外不和,动辄掣肘,必将使剿贼大事,~。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4.苦口婆心【解释】:苦口: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

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示例】:我和龙济光~的谈了十几点钟。

◎清·梁启超《护国之役回顾谈》5.毛遂自荐【解释】:毛遂自我推荐。

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示例】:我作~,居然被校长核准了。

这样才勉强捱过难关。

◎邹韬奋《经历·深挚的友谊》6.前车之鉴【解释】:鉴:镜子,为教训。

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示例】:~,请自三思。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五回7.因地制宜【解释】: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

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8.饮水思源【解释】: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

比喻不忘本。

【示例】:这也是他~的意思。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9.追本溯源【解释】:本:根本;溯:探求。

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比喻追寻根源。

10.1.大意失荆州【词语解释】现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或造成损失。

2.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词语解释】比喻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

就是没有人走不过去的路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词语解释】汲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俗语成语解释

俗语成语解释

一、俗语的解释: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大自然的广阔无边为鱼跃鸟飞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可以引申为替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是多么重要,也可以理解为拥有自由是那么的可贵。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力气的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指时间可以检验一切。

用法:作主语、宾语。

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溃:溃决。

蚁穴:蚂蚁的洞穴。

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

叫人不要小看自己的所犯的错误,一点点小错的积累会使你的人生毁于一旦。

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酿成大祸或造成严重的损失。

用于劝诫方面。

用法:作谓语、定语。

4、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

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

5、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收什么。

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二、成语的解释1、不谋而合【解释】:谋:商量;合:相符。

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出自】:晋·干宝《搜神记》卷二:“二人之言,不谋而合。

”【示例】:如磁石铁,~。

◎宋·苏轼《朱寿昌梁武忏赞偈》【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动作、想法一致2、重蹈覆辙【解释】: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

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

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出自】:《后汉书·窦武传》:“今不想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示例】: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以免~。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劝说、希望和警告的场合3、耳濡目染【解释】:濡:(rú)沾湿;染:沾染。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自】: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示例】:她完全没有读过书,但她单凭~,也认得一些字,而且能够暗诵得好些唐诗。

◎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不知不觉地改变4、既往不咎【解释】:咎:(jiù)责怪。

初中易错的成语解释

初中易错的成语解释

初中易错的成语解释1、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2、洗心革面: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

比喻彻底悔改。

脱胎换骨: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3、开诚布公: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重在“表白”,多跟“说”这一类词语配合使用;推心置腹:多形容内心的态度、行为,比喻真心待人。

4、妄自菲薄:过分的看轻自己。

多指心理状态,精神面貌,语意较轻;自暴自弃:指不求上进,甘心落后。

多指行动表现,语意较重。

5、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洋洋自得: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这个词语经常需要动作行为配合。

6、束之高阁:比喻放着不用,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侧重在不理睬、不处理。

7、字斟句酌: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后指故意卖弄自己的学识。

8、挖空心思:比喻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

有贬义。

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

中性词。

9、处心积虑: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

多用作贬义。

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

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10、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影响与否不重要)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强调受到深刻影响。

11、含糊其辞: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

强调说得含糊不清。

闪烁其词: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重在不肯说出真相。

12、惨绝人寰:形容惨痛到了极点。

惨无人道:残酷、狠毒到极点,残暴而灭绝人性。

强调无人性,不讲理。

13、饱经沧桑: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14、光明磊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侧重品质。

光明正大:现多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15、美轮美奂:古时形容房屋建筑高大华丽,现也常用来形容人家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中考常考的俗语以及解析

中考常考的俗语以及解析

中考常考的俗语以及解析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发音】:bīng dòng sān chǐ,fēi yīrìzhīhán【解释】: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出自】:高阳《胭脂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局坏到如此,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错。

”【近义词】:滴水穿石、铁杵磨针【反义词】:浅尝辄止【语法】:复句式;作主语、谓语;比喻事态的严重不是一时所致而是长期造成的。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发音】:bùrùhǔxué,yāndéhǔzǐ【解释】:焉:怎么。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示例】:中国人有一句老话:“~。

”这句话对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

◎毛泽东《实践论》【近义词】:亲临其境【反义词】:胆小如鼠【语法】:复句式;作主语、分句;指只有经历艰难才能成功3、吃一堑,长一智【发音】:chīyīqiàn,zhǎngyīzhì【解释】: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

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出自】:明·王阳明《与薛尚谦书》:“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

”【近义词】:失败乃成功之母、上当学乖【反义词】:重蹈覆辙【语法】:复句式;作主语、谓语、分句;用于总结经验教训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发音】:chǐyóusuǒduǎn,cùnyóusuǒchánɡ【解释】:短:不足,长:有余。

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出自】: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

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示例】:但古人云:“~。

”我们只要尽忠辅佐闯王,总还是有可用之处。

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150个成语及易错成语辨析

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150个成语及易错成语辨析

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150个成语及易错成语辨析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嗷嗷待哺: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áo),哀号声;哺(bǔ),喂食。

5.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bì)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8.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长(chánɡ)物:多余的东西。

11.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16.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为:wéi。

17.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不稂不莠: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lánɡ)、莠(yǒu),田里的野草。

20.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喙(huì),嘴。

22.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塞:sāi。

23.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26.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

初中语文易混淆的成语及解释

初中语文易混淆的成语及解释

初中语文易混淆的成语及解释(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评语大全、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comprehensive reviews,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语文易混淆的成语及解释初中语文易混淆的成语及解释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用到过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历年中考易错成语 总结附注音解释

历年中考易错成语 总结附注音解释

历年中考易错成语总结附注音解释1.流言蜚语[liú yán fēi yǔ][解释]毫无根据的话。

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2.兢兢业业[jīng jīng yè yè][解释]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

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3.锣鼓喧天[luó gǔ xuān tiān][解释]喧:声音大。

锣鼓震天响。

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

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4.略见一斑[lüè jiàn yī bān][解释]略:大致;斑:斑点或斑纹。

比喻大致看到一些情况,但不够全面。

5. 杯盘狼藉[bēi pán láng jí][解释]狼藉:象狼窝里的草那样散乱。

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

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

6. 墨守成规[mò shǒu chéng guī][解释]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

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7. 万事亨通[wàn shì hēng tōng][解释]亨通:通达顺利。

一切事情都很顺利。

8.不知所措[bù zhī suǒ cuò][解释]措:安置,处理。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9. 怨天尤人[yuàn tiān yóu rén][解释]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

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10. 功亏一篑[gōng kuī yī kuì][解释]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

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11. 仗义执言[zhàng yì zhí yán][解释]执言:说公道话。

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指能伸张正义。

中考语文复习成语俗语及解释

中考语文复习成语俗语及解释

中考语文复习成语俗语及解释(一)1.巧妙绝伦:巧妙:(方法或技术)灵巧高明,超乎寻常的;绝伦: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物体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2.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3.情不自禁:禁:抑制。

形容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4.情投意合:投:相合。

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5.全神贯注:贯注:集中。

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6.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的器物,有三足两耳。

沸:沸腾。

人声嘈杂,就像水在鼎里沸腾一样。

7.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

指忍不住要发笑。

8.任劳任怨:任:担当。

做事情不怕辛劳,不怕别人埋怨。

9.锐不可当:锐:锋利。

当:抵挡。

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10.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1.赏心悦目:赏心:心情欢愉。

悦目:看了舒服。

形容因欣赏美好的景物、诗文等而心情舒畅。

12.舍生取义:舍:放弃。

生:生命。

取:求取。

义:正义。

泛指为维护正义而牺牲生命。

13.身临其境:临:到;境:地方。

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14.深恶痛疾:恶:厌恶;疾:恨。

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15.声色俱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16.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宁,行动失去常态。

17.诗情画意:指自然景色像诗画中的境界一样美。

18.世外桃源: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

也指脱离现实的美好世界。

19.势不两立:立:存在。

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

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20.守株待兔: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

中考语文复习成语俗语及解释(二)21.首屈一指:首:首先。

屈:弯曲。

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

表示第一,最好的。

22.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23.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

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24.水乳交融:交融:融合在一起。

象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

2015年中考语文词语解释知识点:常见词语三

2015年中考语文词语解释知识点:常见词语三

2015年中考语文词语解释知识点:常见词语三
词语解释是初中语文试卷中常考的题目,这道题目虽然是一道比较基础的题目,但很难考得满分。

为了方便大家更高效率地复习,小编整理了初中语文试卷中经常出现的词语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4)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15)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16)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17)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都做不成。

(18)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9)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20)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推敲
(21)创造性的见解或意见。

创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2015年中考语文词语必备一、查出四字词语解释两字词语:摆渡本色驳斥告慰检索颈椎鸟瞰屏蔽四字词语:不期而遇:贻笑大方:异曲同工:专心致志:怡然自乐:高瞻远瞩:惊涛骇浪:杞人忧天:气冲霄汉:情投意合:替换的五个熟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十年树木,百年树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局者迷,旁观者者清附:2014年中考俗语解释(请认真阅读,认真揣摩其用法)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解释: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不要满足已有的成绩,还需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造句:虽然你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是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解释: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身经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造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敢于靠近火山的摄影家才能拍摄到火山喷薄的那一刹那的壮观景象!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释:冰冻三尺,不是一天的寒冷可以凝成的。

形容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是经过日积月累而逐渐形成的。

造句: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你那么多作业没写,都是你长久累积的。

4吃一堑,长一智解释: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

智:见识。

受一次挫折,长一份见识。

说明失败是成功之母。

造句:吃一次亏,就要吃一堑长一智。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解释:短:不足。

长:有余。

比喻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造句:人人都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凡事没有绝对的“长”与“短”。

6初生牛犊不怕虎解释: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也比喻缺少经验,不知危险,做事鲁莽。

造句:这些小伙子无论什么事说干就干,真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

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解释: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人。

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造句:他还在棋局中迷迷茫茫,其他人早已看得清清楚楚,真可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8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解释: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应当加倍报答造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的本色应该如此,崇尚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之义举;鄙薄见利忘义,忘恩负义之恶行。

9独木不成林解释:本义指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造句:成功往往因为合作,你难道不知道独木不成林吗?10磨刀不误砍柴功解释:比喻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造句: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只有现在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在以后的考试中出类拔萃。

1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解释:师:借鉴。

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造句:历史的教训必须记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决不可重蹈覆辙。

12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解释: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

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造句:我们只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才能使功夫日益成熟。

1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解释:树:培植,培养。

十年的时间可以培养一棵树木,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培育出一个人才. 比喻培育人才要花费很多时间,培育一个人才很不容易。

造句:西方人都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该把培养人才这件大事抓好。

14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解释: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造句:教师常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俗语来鼓励我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15书到用时方恨少解释:书,知识。

到,等到。

用,需要,有所用。

时,时候。

方,才。

恨,悔恨,后悔。

少,只懂那一点点。

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读的书太少了。

造句:作为学生,平时要多读书积累,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

16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解释:比喻一定的环境造就一定的人才。

造句:他的家乡辈出人才,真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17行百里者半九十解释: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

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越困难,越要认真对待。

造句:你一定不能放弃,行百里者半九十啊。

18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解释:蔽:遮。

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

比喻被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也比喻目光短浅。

造句:你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我们所取得的成就。

19玉不琢不成器解释:琢:雕。

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

比喻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就难以成才。

造句:我们要记住玉不琢,不成器这句古语,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和锻炼,使自己早日成才。

20众人拾柴火焰高解释:指众多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

比喻人多力量大。

造句:通过这次的合作探究,大家明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一深刻的道理。

二、2014中考成语俗语相似词语总结1.(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冻三尺,不是一天的寒冷可以凝成的。

形容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是经过日积月累而逐渐形成的。

(一般多用于贬义,个别时候可用于褒义)(2)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3)再接再厉: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4)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不要满足已有的很好的成绩,还需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1)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本。

(2)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就应当加倍报答,要知道报答,知恩报恩。

(1)功亏一篑: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而不能成功。

(2)行百里者半九十: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越困难,越要认真对待。

2.(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记取从前的失败教训,作为以后的工作借鉴。

(2)前车之鉴:比喻先前的经验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3.(1)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书面语,比较正式)(2)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口头语)4.(1)独木不成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2)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多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

比喻人多力量大。

8.(1)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比喻贪心不足。

(口头语)9.(2)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

(书面语,比较正式)10.(1)滴水穿石:比喻虽然力量小,但是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把艰难的事办成。

(褒义)(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形成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是经过日积月累而逐渐形成的。

(多贬义)10.(1)自告奋勇:主动承担某项艰巨任务。

(2)首当其冲: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

(3)毛遂自荐: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11.(1)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正面说明)(2)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比喻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

(反面说明)12.(1)前车之鉴:比喻先前的经验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2)吃一堑长一智:受到一次挫折便可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份智慧。

13.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过来,比喻某人或某事一下子对某事有了清楚认识。

豁然开朗:指由疑惑一变而成为通晓领悟。

14.举一反三:用已知的一件事理去推知相类似的其他事理。

触类旁通: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而能够推知同类中的其他事物。

15.苦口婆心:形容好心的再三规劝。

语重心长:言辞郑重恳切,情意深长。

(多用于长辈对晚辈)1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亲临险境就不能取得成功。

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青年人无所畏惧,敢闯敢拼,也比喻缺少经验,做事鲁莽。

17.品味:品尝,仔细体会。

品位:欣赏物品质地的眼光。

18.考察:实地观察调研。

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他人的某个行为动作能力等。

19.功夫:耗费时间或经历或者指本领和武术。

工夫:指占用的空闲和时间。

20.关照:关心照顾,互相照应,全面安排,口头通知。

观照:仔细观察,审视。

21.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源远流长:比喻事物的历史悠久。

附:2014年中考四字词语解释1. 安然无恙:形容人或物平安无事,没有遭受到任何损害。

安然:平安;恙:疾病。

2. 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办坏了。

3.跋山涉水:翻越山岭,趟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

跋:在山上行走;涉:从水上经过,渡。

4. 百看不厌:对喜欢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厌倦,比喻非常喜欢。

5.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班:巧匠鲁班。

6. 搬弄是非: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搬弄:挑拨。

7. 变本加厉:形容情况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本:原来;厉:猛烈。

8. 变幻莫测:变化多端,无法揣测。

变幻:不规则地改变。

9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匠心:巧妙的心思。

10 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形容虚心请教。

耻,以……耻辱。

11 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药:用药治疗。

12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难以理解。

13 不能自已(yǐ):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已:停止。

14 不屈不挠:指在逆境中或恶势力、苦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

屈:屈服;挠:弯曲。

15 不速之客:没有受到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速:邀请。

16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

屑:认为值得;17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言:说。

喻:明白,了解。

18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约:相约。

19. 不折(zhã)不扣:不打折扣,表示十足彻底。

折:折扣。

20.层峦叠嶂:形容山峰重叠,连绵不断。

峦,连着的山峰。

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21. 畅所欲言: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

畅:痛快,尽情。

22.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如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23. 称(chân)心如意:指完全合乎心意。

称:适合;如:适合。

24. 承前启后: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多用于学问、事业等)。

承:继续,接续;启:打开,开创。

25. 诚心诚意:心意很真诚。

26. 触景生情: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感情。

27. 触类旁通: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知同类中其他事物。

28. 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利害相关。

29. 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多用于比喻。

华:花。

30. 当之无愧(kuì):承受某种荣誉或称号,没有丝毫愧色。

当:承当,承受。

31.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32. 得陇(lǒng)望蜀:比喻贪得无厌。

33. 滴水穿石: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34. 断壁残垣(yuán):残缺不全的墙壁,形容残败凄凉的景象。

垣:墙。

35. 风调(tiáo)雨顺: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调:配合得均匀合适。

顺:和谐。

36. 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有时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

回:曲折环绕。

37. 赴汤蹈..火:沸水敢走,烈火敢踏。

比喻不避艰险。

汤:沸水;蹈:踩。

38. 高屋建瓴..(líng):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

形容居高临下,占有无法阻挡的有利形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