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市金山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第五课《财富之源》导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 第五课 财富之源学案(答案不全) 教科版

第五课财富之源【学习目标】1、养成热爱劳动、珍惜成果的良好习惯;逐步培养现代人必需的开拓进取精神和崇尚科学的精神。
2、理解勤劳、智慧与开拓、科技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3、理解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意义及其实现的条件;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优越性。
【重点难点】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如何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学法指导】1、认真预习第五课,读懂教材,用红笔勾画本课的基本知识,构建知识框架,完成学案。
2、针对导学案交流与自纠,记忆基础知识,针对导学案上的合作探究,释疑解惑小组讨论,并展示质疑.3、小组长要做好对成员的督促和指导,保证按时高质量完成导学案。
导学过程方法导引【自主学习,基础过关】(预习导读,完成填空)1、自主检测:(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的时代。
(2).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是创造财富的基础。
(3).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的祖先懂得是财富的源泉,是创造美满生活的。
(4)..财富源自与。
要创造财富,不仅要靠勤劳,还必须有发现财富的,敢于创新的,开拓的与。
(5).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要想发展经济,创造更加丰富的和,必须要有的精神。
(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和,__________和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7).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包括:、、与、、等因素。
(8).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首先要完善________制度.形成、的基本经济制度。
其次,要建立健全合理的___________制度,要坚持和完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配制度,健全、、、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我的疑惑:【合作探究,释疑解惑】(1). 阅读教材第29页思考:回答有关问题(2). 阅读教材第31页思考:犹太商人变废为宝的故事说明了什么?(3). 阅读教材第34页思考:回答有关问题。
第五课《财富之源》教案(教科版初三)

第五课《财富之源》教案(教科版初三)财宝基于勤劳财宝来自聪慧和开拓一、设计思路勤劳、聪慧、开拓创新历来确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目前,我国差不多进入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学生也明白得了财宝关于人民生活的重大意义。
然而,作为现代中学生受到了不同价值观的阻碍,他们中有的人追求不劳而获、一夜暴富,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恶习。
在他们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依照新课改的要求,组织学生讨论辩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合作等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咨询题、解决咨询题的能力。
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财宝的三大要紧来源确实是勤劳、聪慧、开拓和科技。
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向古今中外困难创业、发家致富的先进人物学习,树立正确的财宝观、价值观。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咨询题、解决咨询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明白劳动是一切财宝的基础,而聪慧与开拓进取也是制造财宝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财宝的三大来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摒弃好逸恶劳的恶习,培养勤劳的适应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辩论法、情形教学法、明理导行法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民间有句谚语:〝金钞票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钞票是万万不能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金钞票的重要。
生活当中,金钞票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生活离不开金钞票,衣食住行没有一样离得开钞票,我们能上学也需要钞票。
而且有钞票也能够关心一些需要关心的人。
教师:你想不想做个有钞票人?你认为猎取财宝的途径都有哪些?学生1:我因此想成为有钞票人了,我觉得靠勤劳的双手能够猎取财宝。
学生2:我认为光勤劳还不够,还要善于动脑筋,有聪慧地猎取财宝。
学生3:我认为还要把握一定技能、知识。
因此机遇也专门重要。
……教师:同学们讲得都专门有道理。
猎取财宝的途径多种多样,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那个咨询题。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五课 财富之源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五课财富之源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1理解勤劳、智慧、与开拓、科技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
2、通过对财富之源的探索,学会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凭借勤劳与智慧,通过不断创新,创造出财富。
3、引导学生认识到: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目标,必须充分调动各种致富源泉的作用;作为个人,应该积极进取、努力创业,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贡献。
二、主要知识点: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怎样的时代?p292、为什么说财富基于勤劳?p29-303、智慧与开拓进取对创造财富有什么重要作用?p31-324、什么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和重要标志?p335、为什么说科技创造财富?p33-346、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有哪些?p35①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怎样实现这一目标?p35②8、怎样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p35③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有什么作用?p35③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的分配制度是什么?有什么作用?p36①三、知识网络:财富基于勤劳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财富之源财富来自智慧与开拓科技创造财富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开拓创造财富的源泉四、基础知识运用:1、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创造财富的基础是()A、勤劳B、科技C、智慧D、资本2、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每年都要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隆重授奖。
这表明()①科学技术已成为我国的立国之本②依靠科技进步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我国重视科技的作用④只要重视科技人才,就一定能推动科技进不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3、2007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委员并参加分组讨论时强调,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地首位。
这是因为()①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要想发展经济,必须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②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4、据材料显示,销售一台价格79美元的国产MP3,外国要拿走专利费45美元,中国企业的纯利润仅为1.5美元。
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第五课《财富之源》导学案 教科版

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第五课《财富之源》导学案教科版一、课时基本内容:1课时财富基于劳动、财富源自智慧与开拓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取舍,教法、学法的选择等1.教学内容分析:第五课“财富之源”阐述了财富的源泉:财富来源于劳动,财富来源于创造,财富来源于科学技术等。
第一框题“财富基于勤劳”,首先阐释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在现时代发扬光大的重要意义,并引导学生认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劳动仍然是一切财富的根本源泉,没有劳动,财富不会自动生成”的道理,激励学生热爱劳动,继承前人勤劳的美德。
第二框题“来自智慧与开拓”,阐释了智慧和开拓进取精神在现代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开拓自己的发展道路。
2.学情分析:关于劳动的意义,在八下学生已学过,对劳动创造财富有一定的认识。
本课注重说理与摆事实相结合,在引导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财富的源泉后,引用大量事实,进一步坚定学生的认识。
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
3.重、难点的确立:本节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不在于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在于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引导学生树立动脑筋、想办法的意识,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
4.教学资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的材料。
(2)对财富源自智慧与开拓需补充一些相关材料。
5.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通过查找大量的有关事实,认识到劳动、科学技术等在财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
(1)讨论法。
(2)问答法。
在导入阶段和课中,大量使用。
(3)阅读法。
对课中重要文字、图片、图表要引导学生阅读。
(4)笔记法。
课文中重要的概念、意义等要通过笔记批注和用笔勾画的方法进行标识。
(5)探究法。
结合课中的交流和探究。
2015年秋教科版九年级政治第五课财富之源导学案

第五课财富之源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明白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懂得创造财富需要艰苦的劳动,2、懂得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知道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各是什么。
学习重点: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学习难点:如何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学法指导:1、认真预习第五课,读懂教材,用红笔勾画本课的基本知识,构建知识框架,完成学案。
2、记忆基础知识,针对导学案上的重点难点小组讨论,并展示质疑第一环节:自主学习知识在线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是创造财富的基础。
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有:。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的重要体现。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展示质疑1、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创造财富有何重要作用?2、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3、怎样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有何作用?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它有何作用?第三环节:归纳整理知识升华当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尊重财富,鼓励创造财富的时代。
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创造财富的源泉有()①勤劳②投机取巧③智慧与开拓④科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一位有钱的庄稼汉,临终前叫来自己的孩子们,告戒说家产和土地是不能卖的,因为地里埋着财宝,只要肯挖掘就一定会挖到。
孩子们听从遗言,挖遍所有田地,财宝没挖着,地里的庄稼却长得很好了。
据此回答2---3题2、这个故事说明了()①庄稼汉的孩子们依靠科学技术创造了财富②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③只有农业生产才能创造财富④要想获得财富,就得付出艰辛的劳动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3、这个故事使我们领悟到()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②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人类所享有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无一不是辛勤劳动的结晶④财富不会从天上白白掉下来,必须要你辛勤劳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犹太商人用清理翻新自由女神像仍下的废料,铸成小自由女神像、钥匙形饰物等。
初中政治最新-财富之源导学案 精品

第5课课题:财富之源(财富问题)第12-15课时一、目标导学知识目标:了解财富的源泉,懂得创造财富需要艰苦的劳动,需要智慧,需要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了解创造财富中的智慧和开拓精神指的是什么。
能力目标:学习综合、归纳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查找资料的方法和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勤于思考,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克服懒惰的思想。
知识目标:了解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创造财富中的重要作用,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了解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和途径。
能力目标:学习通过案例探求规律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科学的态度、培育热爱科学的情感,懂得科学技术创造财富的道理,培育崇尚科学的价值观。
二、学习过程㈠自主学习引入:财富的来源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经济建设的目标,了解了小康社会的美好,懂得了财富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创造财富呢?自学环节一:认识财富之源1.现在社会上,最热的话题就是赚钱、发财。
今天开始,我们就是要了解如何才能赚到钱。
首先要请你说说,你知道哪些赚钱的方法?怎样才能赚到钱?赚钱确实是一门学问,有人好像很容易就赚到钱,有人则也很难赚到钱。
这里有一些说法,我们看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1)劳动创造财富。
(2)知识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3)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科学管理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5)诚实的人格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6)思想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7)合作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自学环节二: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1. 虽然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财富,但是劳动是财富生成的基本条件。
如果没有劳动,科学就不可能转化为生产力;如果没有劳动,科学的管理便无用武之地;如果没有劳动,资金不会自行下蛋……总而言之,劳动是获得财富的前提。
2. 阅读教科书第29页的寓言故事,讨论其中所说的“财宝”指的是什么。
3.中华民族在古代就以勤劳而著称。
今天世界各地的华人也都因为具有勤劳的优秀品质而成为当地较为富有的人。
2015秋九年级上政治第五课财富之源导学案(教科版)

2015秋九年级上政治第五课财富之源导学案(教科版)第五课财富之源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明白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懂得创造财富需要艰苦的劳动,2、懂得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知道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各是什么。
学习重点: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学习难点:如何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学法指导:1、认真预习第五课,读懂教材,用红笔勾画本课的基本知识,构建知识框架,完成学案。
2、记忆基础知识,针对导学案上的重点难点小组讨论,并展示质疑第一环节:自主学习知识在线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是创造财富的基础。
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有:。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的重要体现。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展示质疑1、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创造财富有何重要作用?2、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3、怎样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有何作用?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它有何作用?第三环节:归纳整理知识升华当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尊重财富,鼓励创造财富的时代。
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创造财富的源泉有()①勤劳②投机取巧③智慧与开拓④科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一位有钱的庄稼汉,临终前叫来自己的孩子们,告戒说家产和土地是不能卖的,因为地里埋着财宝,只要肯挖掘就一定会挖到。
孩子们听从遗言,挖遍所有田地,财宝没挖着,地里的庄稼却长得很好了。
据此回答2---3题2、这个故事说明了()①庄稼汉的孩子们依靠科学技术创造了财富②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③只有农业生产才能创造财富④要想获得财富,就得付出艰辛的劳动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3、这个故事使我们领悟到()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②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人类所享有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无一不是辛勤劳动的结晶④财富不会从天上白白掉下来,必须要你辛勤劳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犹太商人用清理翻新自由女神像仍下的废料,铸成小自由女神像、钥匙形饰物等。
九年级政治 第五课财富之源教案 教科版 教案

第五课财富之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向古今中外艰苦创业、发家致富的先进人物学习,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价值观。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明白劳动是一切财富的基础,而智慧与开拓进取也是创造财富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财富的三大来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摒弃好逸恶劳的恶习,培养勤劳的习惯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辩论法、情景教学法、明理导行法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民间有句谚语:“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金钱的重要。
生活当中,金钱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生活离不开金钱,衣食住行没有一样离得开钱,我们能上学也需要钱。
而且有钱也可以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教师:你想不想做个有钱人?你认为获取财富的途径都有哪些?学生1:我当然想成为有钱人了,我觉得靠勤劳的双手可以获取财富。
学生2:我认为光勤劳还不够,还要善于动脑筋,有智慧地获取财富。
学生3:我认为还要掌握一定技能、知识。
当然机遇也很重要。
……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
获取财富的途径多种多样,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第五课财富之源『讲述新课』……………………………活动一(畅所欲言)………………………………教师:现在社会上出现了股票热、基金热,不少人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钱用来投资股票、基金。
他们认为机遇是获取财富的源泉,现在的机会好,一定要把握机遇获取财富。
但是也有一些同学认为,勤劳才是获取财富的源泉。
究竟哪种说法对呢?你赞成谁的观点呢?教师:财富的获取需要机遇,但是辛勤的劳动才是财富获取的基础。
要想获取财富,就得付出艰辛的劳动。
因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板书:一、财富基于勤劳1.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教师:俗话说,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
最新-九年级政治 35《财富之源》复习教案 教科版 精品

第五课财富之源
(一)知识要点: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P35第三段第二句)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生产力,创造财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P35第二段第一句)
3、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P36第二段第三句)
4、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二)问题归纳:
1、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
劳动可以创造财富;科学技术可以创造财富;智慧与开拓进取精神可以创造财富。
资本、管理等因素也可以创造财富(P35第一段)
2、如何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P35-36)
①要建立和完善经济制度(P35第三段第一句)②要形成相应的分配制度和政策(P36第二段第一句)
3、在分配中如何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4、科学技术的重要性: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②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P33第一段)。
第五课《财富之源》教案(教科版初三)

第五课《财富之源》教案(教科版初三)财宝基于勤劳财宝来自聪惹和开拓一、设计思路勒劳、聪慧、开拓创新历来确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目前,我国差不多进入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学生也明白得了财宝关于人民生活的重大意义。
然而,作为现代中学生受到了不同价值观的阻碍,他们中有的人追求不劳而获、一夜暴富,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恶习。
在他们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依照新课改的要求,组织学生讨论辩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合作等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咨洵题、解决咨询题的能力。
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财宝的三大要紧来源确实是勤劳、聪慧、开拓和科技。
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向古今中外困难创业、发家致富的先进人物学习,树立正确的财宝观、价值观。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咨询题、解决咨询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明白劳动是一切财宝的基础,而聪慧与开拓进取也是制造财宝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财宝的三大来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摒弃好逸恶劳的恶习,培养勤劳的适应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辩论法、情形教学法、明理导行法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民间有句谚语:''金钞票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钞票是万万不能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金钞票的重要。
生活当中,金钞票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生活离不开金钞票,衣食住行没有一样离得开钞票,我们能上学也需要钞票。
而且有钞票也能够关心一些需要关心的人。
教师:你想不想做个有钞票人?你认为猎取财宝的途径都有哪些?学生1:我因此想成为有钞票人了,我觉得靠勤劳的双手能够猎取财宝。
学生2:我认为光勤劳还不够,还要善于动脑筋,有聪慧地猎取财宝。
学生3:我认为还要把握一定技能、知识。
因此机遇也专门重要。
教师:同学们讲得都专门有道理。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五课 财富之源导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

第五课财富之源学习目标:1、明白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懂得创造财富需要艰苦的劳动,2、懂得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知道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各是什么。
学习重点: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学习难点:如何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学法指导:1、认真预习第五课,读懂教材,用红笔勾画本课的基本知识,构建知识框架,完成学案。
2、记忆基础知识,针对导学案上的重点难点小组讨论,并展示质疑第一环节:自主学习知识在线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是创造财富的基础。
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有:。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的重要体现。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展示质疑1、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创造财富有何重要作用?2、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3、怎样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有何作用?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它有何作用?第三环节:归纳整理知识升华当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尊重财富,鼓励创造财富的时代。
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创造财富的源泉有()①勤劳②投机取巧③智慧与开拓④科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一位有钱的庄稼汉,临终前叫来自己的孩子们,告戒说家产和土地是不能卖的,因为地里埋着财宝,只要肯挖掘就一定会挖到。
孩子们听从遗言,挖遍所有田地,财宝没挖着,地里的庄稼却长得很好了。
据此回答2---3题2、这个故事说明了()①庄稼汉的孩子们依靠科学技术创造了财富②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③只有农业生产才能创造财富④要想获得财富,就得付出艰辛的劳动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3、这个故事使我们领悟到()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②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人类所享有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无一不是辛勤劳动的结晶④财富不会从天上白白掉下来,必须要你辛勤劳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犹太商人用清理翻新自由女神像仍下的废料,铸成小自由女神像、钥匙形饰物等。
九年级思品第五课 财富之源导学案

第五课财富之源(学案1)责任编辑:林立松使用者:九年级班组号年月日第节【学习目标】1.知道并理解勤劳、智慧与开拓、科技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逐步培养开拓进取精神和崇高科学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1.知道财富的源泉有哪些。
2.理解科技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学习过程】一、知识准备:(要求:按照下面的提示,复习、思考,2分钟,抽查、展示2分钟。
共计约4分钟。
)前一课,我们学习了“走向小康”,对“小康”进行了感受并解读。
复习、回答:1.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2.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有什么区别?3.当前,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历史使命是什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都离不开大量的财富。
怎样获得财富?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财富之源”。
二、新知探究:(要求:学习教材29——34页,完成下面探究活动,并将知识点在书上准确地标记出来,积极参与思考、讨论、交流、展示等活动。
共计约25分钟。
)探究活动一:怎样理解财富基于勤劳?(教材29——30页)1.阅读教材29页中页方框内“庄稼汉和他的孩子”材料,思考:庄稼汉所说的“财宝”是什么?这个故事蕴含着什么道理?答:2.阅读教材30页相关内容,思考、填充:勤劳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我们的祖先靠着,创造了五千年的文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带领勤劳的中国人民,经过艰苦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把千疮百孔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国家。
3.阅读教材30页下页方框内的材料,说说材料反映了什么社会事实?4.小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
不论是五千年的文明,还是革命年代战胜困难,或是新时期的脱贫致富,都证明了这一点——财富基于勤劳。
探究活动二:怎样理解财富源自智慧与开拓?(教材31——32页)1.阅读教材31页上页方框内材料,思考、交流:犹太商人变废为宝的故事说明了什么?答:说明在现代社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第五课 财富之源

第五课财富之源一、知识要点1、财富基于勤劳2、财富源自智慧与开拓3、科技创造财富4、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以造福于人民二、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财富基于勤劳财富来自智慧和开拓教学目标1、知识:让学生向古今中外艰苦创业、发家致富的先进人物学习,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价值观。
2、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明白劳动是一切财富的基础,而智慧与开拓进取也是创造财富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重、难点1、重点:财富的三大来源。
2、难点:引导学生摒弃好逸恶劳的恶习,培养勤劳的习惯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民间有句谚语:“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金钱的重要。
生活当中,金钱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怎样来获得财富呢?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金钱,衣食住行没有一样离得开钱,我们能上学也需要钱。
而且有钱也可以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靠勤劳的双手可以获取财富,善于动脑筋,有智慧也能地获取财富,还要掌握一定技能、知识,当然机遇也很重要。
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
获取财富的途径多种多样,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正课1、财富基于勤劳现在社会上出现了股票热、基金热,不少人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钱用来投资股票、基金。
他们认为机遇是获取财富的源泉,现在的机会好,一定要把握机遇获取财富。
但是也有一些同学认为,勤劳才是获取财富的源泉。
究竟哪种说法对呢?你赞成谁的观点呢?勤劳和机遇都能获得财富,财富的获取同样需要机遇,但是辛勤的劳动才是财富获取的基础。
要想获取财富,就得付出艰辛的劳动。
因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
歌曲《南泥湾》同学们可能都听到过吧,那么你们知道歌词的真正内涵吗?a.歌曲中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事情?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事情。
b.当时处于战争的什么阶段?我军遇到什么困难?当时处于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财富论坛 第五课 财富之源 用智慧创造财富素材 教科版

用智慧创造财富
生在犹太家庭里的孩子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负责启蒙教育的母亲们几乎都要求他们回答同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了,你的财富就要被人抢光,那么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孩子们自然会想到钱,想到钻石或其他珍宝,可这显然都不是母亲们所要的答案。
她们进一步会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如果孩子们不能回答,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不是钻石和珠宝,而是智慧。
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在聪颖、精明的犹太人眼里,任何东西都是有价的,都能失而复得,只有智慧才是人生无价的财富。
当他们的孩子刚懂事时,母亲就将蜂蜜滴在书本上,让孩子去舔书本上的蜜,用意是想告诉孩子:书本是甜的。
智慧是永远的财富,它引导人通向成功,而且永不会贫穷。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财富论坛第五课《财富之源》第1框《创造财富的源泉》课件教科版

• 阅读教材29页的寓言故事,思考下列问题: • 1、庄稼汉所说的“财宝”是什么?这个故事蕴涵着什么道理? • 2、富裕的农民为什么不把一生积攒下来的财富留给儿子,
却要引导儿子学会劳动? • 3、为什么财富基于勤劳?
处处是荒山陕 北的好江南
进军南泥湾,1941,延安
勤劳过时了吗?
南泥湾现状
财富基于勤劳
• (2)只有积极开拓,锐意进取,才能不断地超越原有的乃至国 家创造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
(P32第一段)
小龙虾分开卖, 卖了百万元
P34 中关村的发展说明了什么?在科学技术迅速
发展的时代,怎样才能更好地创造财富?
(1)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 研究表明,航天科技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12 元的回报。目前,我国每年的太空育种、太空制药等成果给 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科技创造财富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创造财富?
(1)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 (2)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3)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 的重要途径。
课堂小结
1、勤劳
财
富 之
2、智慧与开拓
源
3、科技
作业
为什么说科技创造财富?
以饲养肉鸡为突破口闯出了一条贸工农一体化养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2007年4月温岭的林华化名收到了一张具名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营销专业委员会的邀请函邀请她出席中国电子商务实践应用研讨会暨电子商务应用贡献奖励大会
现代社会最热的话题就是赚钱、发财。今天开始, 我们就是要了解如何才能赚到钱,如何发财。
• 一天,他突然想到:如果把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不是可以节省生产成本呢?试验 之后,他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但是该机器焊接出来的石油罐偶尔会漏油,质量缺乏 保障。他毫不泄气,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这次公司非常满意,不久就生产出这种 机器,采用了他的焊接方式。新机器只节省了一滴焊接剂,每年却为公司节省5亿美元 开支。
四川宜宾县双龙镇初级中学校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5课《财富之源》导学案(无答案) 教科版

第5课《财富之源》一、学习目标:掌握创造财富源泉的途径;懂得科技的重要性。
二、旧知检测:1.我国已达到的小康是怎样的小康?2.全面小康的特点是怎样的?三、自学检测1.读一读,划一划,填一填(1)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是创造财富的基础。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
^ 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四、合作探究【创造财富的源泉】(认真阅读教材,小组合作学习后交流展示)1.读一读,议一议:自读教材31页“周妈妈净菜生意”和33页“太空种子”两个事例差别在哪里?周妈妈创造财富的方式是什么?太空牧草种子创造财富的方式是什么?并分别再举一个例子。
2.填一填:自读教材33-34页,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单项选择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尊重财富,鼓励创造财富的时代。
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创造财富的源泉有()①勤劳②投机取巧③智慧与开拓④科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①我们的祖先靠着勤劳,创造了五千年的文明②我国一部分人通过勤劳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③人们用自己的勤劳,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④抗战困难时期,人民开展大生产运动渡过难关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提起中关村,人们立刻会联想到高科技,在“九五”至“十五”年间,中关村园区企业累计申请专利总计1500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总量的一半以上。
据此回答3-4题3.这使我们懂得()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劳动是第一生产力C.科学管理是第一生产力D.资本是第一生产力4.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有()①科学技术是创造财富的惟一途径②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③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④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据商务部统计:由于缺少核心技术,国内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到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财富之源一、课时基本内容:1课时财富基于劳动、财富源自智慧与开拓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取舍,教法、学法的选择等1.教学内容分析:第五课“财富之源”阐述了财富的源泉:财富来源于劳动,财富来源于创造,财富来源于科学技术等。
第一框题“财富基于勤劳”,首先阐释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在现时代发扬光大的重要意义,并引导学生认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劳动仍然是一切财富的根本源泉,没有劳动,财富不会自动生成”的道理,激励学生热爱劳动,继承前人勤劳的美德。
第二框题“来自智慧与开拓”,阐释了智慧和开拓进取精神在现代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开拓自己的发展道路。
2.学情分析:关于劳动的意义,在八下学生已学过,对劳动创造财富有一定的认识。
本课注重说理与摆事实相结合,在引导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财富的源泉后,引用大量事实,进一步坚定学生的认识。
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
3.重、难点的确立:本节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不在于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在于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引导学生树立动脑筋、想办法的意识,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
4.教学资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的材料。
(2)对财富源自智慧与开拓需补充一些相关材料。
5.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通过查找大量的有关事实,认识到劳动、科学技术等在财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
(1)讨论法。
(2)问答法。
在导入阶段和课中,大量使用。
(3)阅读法。
对课中重要文字、图片、图表要引导学生阅读。
(4)笔记法。
课文中重要的概念、意义等要通过笔记批注和用笔勾画的方法进行标识。
(5)探究法。
结合课中的交流和探究。
(6)讲解法。
本课知识点较多,需要教师适当进行归纳和讲解。
三、拟达成的教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财富的源泉,懂得创造财富需要艰苦的劳动,需要智慧,需要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了解创造财富中的智慧和开拓精神指的是什么。
能力目标:学习综合、归纳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查找资料的方法和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勤于思考,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克服懒惰的思想。
学习流程:第一环节:自主学习知识在线(见学生使用)第三环节:归纳整理学法指导一、关键词记忆法: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二、对比记忆法: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带领中国人民,用勤劳的双手,把()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理解记忆法:开拓进取精神的重要性1、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日意激烈的时代,要想发展经济,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必须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
2、只有这样,才能超越原有的发展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才能为个人和企业创造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第四话节:当堂检测及时讲评(见学生使用)教后反思:第五课1-2框:财富基于劳动、财富源自智慧与开拓(学生使用)学法指导:1.认真预习第五课,读懂教材,用红笔勾画本课的基本知识,构建知识框架。
2.针对导学案交流与自纠,记忆基础知识,针对导学案上的重点难点小组讨论,并展示质疑学习流程:预习提纲1、第29页思考:庄稼汉所说的“财宝”是什么?这个故事蕴含什么道理?2、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是怎样走上了小康之路?3、第31页思考:4、犹太商人变废为宝的故事说明什么?5、为什么说创造财富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归纳整理学法指导一、关键词记忆法: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二、对比记忆法: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带领中国人民,用勤劳的双手,把()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理解记忆法:开拓进取精神的重要性1、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日意激烈的时代,要想发展经济,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必须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
2、只有这样,才能超越原有的发展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才能为个人和企业创造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仿真训练:1、创造财富的基础是()A、辛勤的劳动B、知识C、人才D、创造2、“与其相信金钱,不如相信智慧;与其寻找金钱,不如寻找智慧。
”在现代社会,要创造财富,不只要靠劳动,对于创造财富而言()A、金钱更为重要B、只有专利技术菜蕴含科技含量C、智慧与开拓精神已经成为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D、企业拥有了专利技术就有了一切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尊重财富,鼓励创造财富的时代。
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创造财富的源泉有()①勤劳②投机取巧③智慧与开拓④科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一位有钱的庄稼汉,临终前叫来自己的孩子们,告戒说家产和土地是不能卖的,因为地里埋着财宝,只要肯挖掘就一定会挖到。
孩子们听从遗言,挖遍所有田地,财宝没挖着,地里的庄稼却长得很好了。
据此回答2---3题4、这个故事说明了()①庄稼汉的孩子们依靠科学技术创造了财富②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③只有农业生产才能创造财富④要想获得财富,就得付出艰辛的劳动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5、这个故事使我们领悟到()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②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人类所享有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无一不是辛勤劳动的结晶④财富不会从天上白白掉下来,必须要你辛勤劳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八路军三五九旅披荆斩棘、风餐露宿、开辟良田……终于将“处处是荒山”的南泥湾变成“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的好江南”。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③中国人民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了旧中国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④中国人民爱好和平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7、犹太商人用清理翻新自由女神像仍下的废料,铸成小自由女神像、钥匙形饰物等。
创造了每磅铜价格整整翻1万倍的奇迹。
这说明()A、劳动创造财富B、智慧创造财富C、外国人能创造财富D、改革开放创造财富班级交流学习反思1、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得到那些学习收获有哪些?2、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的学习疑问还有哪些?3、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时事政治有那些?4、今后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五课3-4框:科技创造财富、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教师使用)一、课时基本内容:1课时科技创造财富、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取舍,教法、学法的选择等1.教学内容分析:第五课“财富之源”阐述了财富的源泉:财富来源于劳动,财富来源于创造,财富来源于科学技术等。
第三框题“科技创造财富”,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创造财富中的重要作用,特别阐述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提出的意义,引导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创造自己的天地。
第四框题“开拓创造财富的源泉”综合前面三个框题,提出了在实现社会主义小康建设目标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劳动、知识、资本、机制等,让一切能够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尽快地实现全面小康的建设目标。
2.学情分析:对于基本经济制度,学生在八下已学过,有一定的基础。
本课注重说理与摆事实相结合,在引导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财富的源泉后,引用大量事实,进一步坚定学生的认识。
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3.重、难点的确立:本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学生通过事例理解科学技术对生产的推动作用,懂得要充分挖掘多方面潜力,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的现实意义(这是第五课的落脚点)。
4.教学资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的材料。
(2)对资本、管理等因素创造财富需补充一些相关材料。
5.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通过查找大量的有关事实,认识到劳动、科学技术、自强不息精神等在财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1)讨论法。
(2)问答法。
在导入阶段和课中,大量使用。
(3)阅读法。
对课中重要文字、图片、图表要引导学生阅读。
(4)笔记法。
课文中重要的概念、意义等要通过笔记批注和用笔勾画的方法进行标识。
(5)探究法。
结合课中的交流和探究。
(6)讲解法。
本课知识点较多,需要教师适当进行归纳和讲解。
三、拟达成的教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创造财富中的重要作用,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了解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和途径。
能力目标:学习通过案例探求规律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科学的态度、培育热爱科学的情感,懂得科学技术创造财富的道理,培育崇尚科学的价值观。
四、教学流程学习流程:第一环节:自主学习知识在线(见学生使用)第二环节:合作探究展示质疑第三环节:归纳整理学法指导一、归纳记忆法:创造财富的源泉:劳动、科学技术、()、资本、管理等。
二、比较记忆法:基本经济制度:()为主体、()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为主体、()并存,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三、关键词记忆法: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和()决定的。
第四话节:当堂检测及时讲评(见学生使用)教后反思:第五课3-4框:科技创造财富、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学生使用)学法指导:1.认真预习第五课,读懂教材,用红笔勾画本课的基本知识,构建知识框架。
2.针对导学案交流与自纠,记忆基础知识,针对导学案上的重点难点小组讨论,并展示质疑学习流程:预习提纲1.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创造财富方面有何重要作用?2.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3.怎样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有何作用?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它有何作用?归纳整理学法指导一、归纳记忆法:创造财富的源泉:劳动、科学技术、()、资本、管理等。
二、比较记忆法:基本经济制度:()为主体、()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为主体、()并存,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三、关键词记忆法: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和()决定的。
仿真训练1.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 )①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②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③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④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下岗职工再就业、扶贫帮困、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国家采取这些措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 ( )A.加强经济建设B.深化改革开放C.实现共同富裕D.提高综合国力3.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理解正确的有 ( )①允许并鼓励一部分人通过各种方式先富起来②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③给我们每个人提供了从多的创业机会和挣钱门路④我们应抓住有利条件,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走上富裕之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要在全社会形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的局面,就要坚持 (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③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④全体社会成员同步富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班级交流学习反思1、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得到那些学习收获有哪些?2、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的学习疑问还有哪些?3、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时事政治有那些?4、今后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