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至四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ppt课件
(三)我国心理学家的分类:
1、知识的学习:是关于客观事物的特征 及其联系在人脑中的映象。
2、技能的学习:包括动作技能和心智技 能两类。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 则要求的活动方式。
3、行为规范的学习:包括态度和品德的 学习。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 1、一切学习都是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
5、态度的学习:态度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内部状态,这 种状态影响着个人对某种事物、人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
注意:
1、这种分类不存在等级和顺序问题。
2、人类的学习不仅有知识的学习,也 有技能的学习(动作技能和心智技 能),更有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3、这种分类对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过 程的设计的依据。
榜样行为的结果能够告知观察者某行为的功能性价值和适宜 程度。通过建立结果期望和提高自我效能感,榜样行为的结 果能够产生激励作用
榜样与自我强化
成人榜样
– 认知示范 – 说教式的指导
同伴榜样
– 观察相似同伴的成功 – 给观察者安排应对榜样 – 安排多个榜样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一)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二)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
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2、强化在S—R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 3 个体在这一过程中习得的是习惯。 4、习惯一旦形成,只要类似情景,行为
就会出现。
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又称试误说):
桑代克: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教授, 生于1874年,去世于1949年。他的学习理论在 美国整整影响了半个世纪。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学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学习的实质与特征(⼀)⼴义的学习⼴义的学习指⼈和动物在⽣活过程中,由经验产⽣的⾏为或⾏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义的学习是⼈和动物共有的⼀种活动。
狭义的学习即指⼈类的学习。
(⼆)⼈类学习和学⽣的学习1、⼈类的学习⼈的学习和动物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个⽅⾯:①⼈类的学习是⼀个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
②⼈类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③⼈类的学习是在社会活动中,通过以语⾔为中介来实现的。
2、学⽣学习学⽣学习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步骤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
它是⼈类学系的⼀种特殊形式。
⼀、学习的⼀般分类(⼀)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将学习分为体现不⽤⽔平层次的⼋类:1、信号学习。
⼀种最简单的学习,指学会对某种信号做出特定反应。
2、刺激——反应学习。
即操作性条件反应学习,指学习将⼀定的情境或刺激⽪与⼀定的反应相联结,即学会以某种反应去获得某种结果。
3、连锁学习。
即把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组合成系列,以形成动作联接,完成较复杂任务的学习。
这是各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学习形式。
4、⾔语联接学习。
即系列⾔语单位的联结。
5、辨别学习。
即能区别各种刺激特征的异同,并作出相应反应。
6、概念学习。
即学会认识⼀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
7、规则学习。
即原理学习,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8、问题解决学习。
即学会运⽤所学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
加涅发现,学习的复杂性不仅表现在学习具有多层次性上,同时也表现为学习的多侧⾯、多⽬标性。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语信息学习。
即事实性知识的学习,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
2、智慧技能学习。
即学会运⽤概念、规则办事的能⼒。
3、认知策略学习。
即对⾃⼰的学习过程加以控制、调节和管理的学习,包括了解、组织、调控⾃⼰的⼼理活动和⼼理状态。
教育心理学 第03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学习与学习理论的概述一、学习的实质(一)学习的概念心理学对学习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涉及的内容也较为广泛。
纵观100多年“学习”研究的历史,虽然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给学习下的定义各不相同,但都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揭示了学习的实质。
综合来看,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包括人类和动物的学习。
目前对广义学习的定义,心理学界较为一致的意见是: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二)学习的实质学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例如,儿童学习弹琴,这属于一种外显的行为变化。
还有一些学习则属于行为潜能的变化,没有外显的行为表现。
例如,儿童从电视中或成人身上观察、习得的某些行为通常并没有马上表现出来,而是在日后的某些场合或情境中展现出来。
道德规范的获得往往不是在当前行为中立即表现出来,但它却能影响人们未来的行为。
在行为潜能的变化中,虽然外在行为没有直接、明显的变化,但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已经发生了变化。
2.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药物、疲劳、疾病等因素也能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但这些变化都是比较短暂的。
疲劳会影响人的行为,降低工作效率,但这是短时间的,一旦解除疲劳,行为便表现如初,因此,疲劳引起的行为变化不是学习的特征。
我们学习驾驶车辆、学骑自行车、学游泳等行为变化都是比较稳定的,甚至终生不忘,这些才是学习的特征。
3.学习是由练习或反复经验而引起的各种生理因素例如,身体的发育、衰老或受到伤害等都可以引起主体较大的变化,但这不是凭借经验习得的,而是非习得的变化,所以不能称之为学习。
学习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由有计划的练习或训练产生的比较正规的学习,例如,学生在校学习、运动员技能训练等都属于这一种;二是由偶然的生活经历而产生的随机学习,例如,路遇交通事故而学习了交通法规。
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是指行为或行为潜能变化的过程,而不是变化所产生的结果。
教育心理学第3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十分。
教育心理学重点整理
教育心理学重点整理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含: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4、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5、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6、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7、教育心理学在西方的发展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独立。
8、教育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l908年,房东岳翻译了日本学者小泉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这是近代在我国最早出版的教育心理学著作。
l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9、(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l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
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20世纪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3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40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等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60年代初,由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思潮也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维特罗克(生成学习理论及技术)10、布鲁纳1994年总结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在四个方面:1.主动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_PPT幻灯片
一、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家苛勒提出了完形-顿悟说。 格式塔学派又名完形学派,1912年产生于德国,代
表人物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特征:整体心理观 “当其部分之间获得一种具体的相互依存时,整体
便具有了意义。”“事实离开结构便不能存在。”
苛勒的黑猩猩“顿悟”实验介绍
学习定义的三个要点
1、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经验或实践引起的。
(二)狭义的学习(人类的学习)
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1、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
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 文化知识; 2、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 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 行的; 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 过程。
2、学习的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含着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 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
(1)新知识的获得:指个体运用已有的认知经验,使新输入 的信息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理解新知识所代表的 事物或现象的意义。
(2)知识的转化:即对新知识进一步的分析和概括,用获得 的新知识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重构,转化的目的在于推导 出更多的知识,其实质是对新知识所描述的现象或事物从 不同的角度进行类别化(归类),并从与之发生相属关系 的类别的相应规则中获得更多信息。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论
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视频2: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图解
(一)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的主要观点
1、学习的实质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学习是通过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反复结合形成 条件反射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一)经典实验: ——主要揭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14
(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2、泛化与分化: (1)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 (2)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性的反应。 (3)必须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才能形
成分化。
18
模仿的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的子过程
子过程
活动
注意 保持 复制 动机
突出任务的相关特征,把复杂任务分成细小的部分,使用能 力高的榜样以及演示出榜样行为有效性等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复述要学习的信息,以视觉和象征的形式进行编码,把新学 的材料与记忆中储存的信息联系起来可以提高保持的效果
将复制的行为与个体的认知(心理)表征相对照。反馈能够 帮助纠正行为的不足。
可以说: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 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极地掌握社会 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5
(三)特殊的学习(学生的学习) 是凭经验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而实现的
比较持久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 特点: 1、学生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积累个体
经验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情
3、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 势。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 有准备而无活动则感到烦恼;无准备而强制以 活动也感到烦恼。
12
这一学说的借鉴意义: 1、教师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犯错误:
确立“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 功之母”的观念。 2、要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 “学业成就感”。 3、注意练习在巩固学习效果中的作 用。
大家好
1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2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一)学习的心理实质 一、学习的本质意义 (一)广义的学习 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
教育心理学:学习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1、意义学习的实质
意义学习: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 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 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40
2、意义学习的条件
(1)客观条件——逻辑意义 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心理上
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2)主观条件——潜在意义和心理意义 A学习者认知机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
13
学习的联结说 ——尝试错误说(试误说)
尝试错误学习:个体所学到的就是一连串情境-反 应联结的组成。每个情境-反应联结,都是经由先 是错误的反应多于正确的反应,而后逐渐变为正 确的反应多于错误的反应,最后达到全部正确而 没有错误的反应。经由此种历程的学习方式称之 为试误说。
14
(三)学习定律
知结构。 B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
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C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
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 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41
3、意义学习的类型
(1)表征学习 (2)概念学习 (3)命题学习
“猫用前爪踏到机关”, 就是预定的学习反应,笼 门关闭不能出来进食,就
是刺激情境。
在此情境下如何出现适当 反应,以达到出笼得食的 目的,就是情境-反应的联 结。
联结的形成就是学习。
12
学习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的渐进过程。 在问题情境中动物表现出多种尝试性反应,
直到其中一个正确反应出现,这时其他尝 试无效的反应不再出现,问题得到解决。
50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三至四章学习的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精品PPT课件
•
会唱歌
呱呱叫
危险
逆水游
•
发现学习的特征及教学策略
• 强调学习过程
– 教学是提供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现成的知识。
• 强调直觉思维
– 帮助学习者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
• 强调内在动机
– 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或把外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 机。
• 强调信息提取
– 要对信息进行组织,以便于提取,布鲁纳认为,人类 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贮存,而是提取。
发现学习课例
教学内容:平方和公式 • 学 习者:二年级(8岁左右)。 • 材料:积木块。
• 程序:先向学生呈现一些由积木拼成的图形,告诉他们,大正方形是正方形,它 的边长不知道,可以用x表示,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长方形的长边边长为x,短 边边长为1。然后让学生用这些积木块搭成比x正方形更大的正方形,并要求儿童 记下每个大正方形所需各种积木块的数量,儿童会搭出一系列正方形并进行记录。
•
1 小方 长方
•
1
X
•
x2+2x+1=(x+1)(x+1)
•
X长
X
•
方 大方
•
•
x
x
x
1
布鲁纳发现教学中用的积木组合
学生会描述上图为“这个新拼正方形面积是一个大 正方形的面积( x2 )加上两个长方形面积 (1x+1x),再加上一个小正方形面积(12)。
这时可以告诉学生有另一种表示新拼正方形面积的方 法,即(x+1)(x+1)。学生很快会列出:
–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 学习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 – 学习的成功要靠及时的强化
(二)操作性条件发射的基本规律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一)学习的心理实质1、概念:广义的学习是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这一定义说明:①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③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二)人类学习和学生的学习1、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①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②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③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我国心理学家对人的学习的定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变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①定义: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②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二、学习的一般分类(P32-33)来源:考试大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把学习分为八类:①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④言语联结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或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①智力技能;②认知策略;③言语信息;④动作技能;⑤态度3、我国:①知识的学习;②技能的学习;③行为规范的学习第二节联结学习理论(P34-43)一、理论要点: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2、强化起重要作用;3、个体学到的是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4、习惯形成后,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二、代表学说: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教育学三四章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三四章知识点总结第三章:学习与发展学习与发展是教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章节,它探讨了学习的本质与过程,以及学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本章主要介绍了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等几个重要的学习理论。
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对外部刺激的反应来形成新的行为。
行为主义者关注学习的结果,即学习者的行为变化。
典型的行为主义理论家有巴甫洛夫、华生和斯金纳等。
他们认为,学习是一种机械的、可预测的反应过程,主要通过强化和惩罚来达到。
行为主义理论在教育实践中强调利用奖惩制度来引导学生的行为。
2.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个体内部的建构过程。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个体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如感知期、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等。
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应该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和思考。
3. 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学习与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认为学习是社会交往和文化活动的产物。
根据社会文化理论,学习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参与社会实践来实现的。
戈尔茨和维戈茨基等学者是社会文化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和社会互动的机会,以促进其学习和发展。
第四章: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教育学中关于教育目标设置和实现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本章介绍了教育目标的概念、种类和层次,以及教育目标的制定和实施。
1. 教育目标的概念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中追求的具体目标或期望的结果。
教育目标通常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三个方面。
认知目标主要指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感目标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行为目标则强调学生具体的行为表现和习惯的养成。
2. 教育目标的种类教育目标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进行分类。
按照目标的广度和深度,教育目标可以分为综合目标和专业目标;按照目标的层次和时间跨度,教育目标可以分为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和微观目标。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3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3)第二节认知派理论一、认知派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点1、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的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建构认知的结构。
2、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
3、学习者当前的学习依赖于它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景时,学习手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知识点:1、布鲁纳认为学习不是被动的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认知结构:简单地说,就是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的编码系统。
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非具体的类目,它是人用以感知到hi界的分类模式,是新信息及以加工的依据,也是人们的推理活动的参照框架。
3、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
4、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学习该学科的基本态度。
和方法。
理解学科基本结构的有以下好处:A、可以是学科更容易理解。
B、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记忆、。
C、从结构中获得基本概念和原理将有助于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广泛的迁移和应用。
D\、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E、对学科基本原理的理解可以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2)掌握学科结构的教学原则A、动机原则。
B、结构原则C、程序原则D、强化原则(3)教师注意以下几点:A、教师必须全面分析教材,明确学科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结构的理解。
B、应根据中学生的经验水平,年龄特征和材料性质,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来组织世纪的教学活动过程。
C、要注意提供有助于学生矫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以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4、简评:布鲁纳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的重大转变:从行为主义向认知心理学转变,从实验室研究向课堂研究转变,从学习研究向教学研究转变。
缺陷:他在论述儿童的生长时忽视了社会方面的因素,他过于强调学生的发现学习,以致混淆了学生的发现学习和科学家的科学发现之间的差异,他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但有些学科的基本结构是不清晰的。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重点提示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学习的定义。
(2)学习的主要理论: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布鲁纳的认识一结构学习论。
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考纲链接1.学习的实质与特征:(1)学习的概念。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2)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区别。
首先,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其次,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此外,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3.学习内容: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4.加涅关于学习层次和学习结果的分类:(1)加涅关于学习层次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语言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2)加涅关于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5.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
6.联结学习理论:(1)尝试-错误说:由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桑代克提出。
其主要理论要点-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要点二为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建立:要点三为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率,准备率。
(2)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由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提出。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证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重点梳理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的科学。
(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2、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____,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____,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心理,有效的教学情境)3、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____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4、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____、____、____、____和____等五种要素;由____、____和____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5、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____,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____,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群体差异,个体差异)6、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____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7、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____、____和____。
(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8、____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教学媒体)9、教学环境包括____和____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社会环境)10、学习过程指____________。
(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11、____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
(学习过程)12、____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包括在教学之前____、在教学过程中____以及在教学之后的____。
教育心理学笔记 第三章 学习理论
第三章学习理论(本章重点在理解。
有意义的学习是重点)第一节学习概述一、学习的内涵(一)学习的实质: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填空题】(二)学生的学习:人类学习是在同其他人的交往中发生的,是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自觉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过程。
人类学习除了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代积累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特殊形式,是人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特点:1. 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2. 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不但要学习知识技能,还要发展只能,培养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
4.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二、学习的分类【填空题】多种学习分类学说:1. 从学习的主体来说,学习可以分为动物学习、人类学习和机器学习。
2. 按学习的结果,心理学家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填空、选择分辨属于哪种】3. 按学习的意识水平,美国心理学家阿瑟.雷伯将学习分为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4. 按学习的性质与形式,奥苏贝尔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5. 按学习的内容,我国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填空题】第二节一般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核心观点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
由于行为主义强调刺激——反应的联结,因此属于联结学习理论。
(一)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形成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巴甫洛夫发现经典性条件作用,并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原理;第二步是华生将经典性条件作用运用于学习领域,将经典性条件作用原理发展成为学习理论。
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规律包括:习得、消退、泛华与分化。
(分辨四种)。
习得:在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叫做条件反射的习得过程。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理学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1)什么是学习?⼈类学习和动物学习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义的学习指⼈和动物在⽣活过程中,凭借经验⽽产⽣的⾏为或⾏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定义说明:1、学习表现为⾏为或⾏为潜能的变化。
2、学习所引起的⾏为或⾏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狭义的学习指⼈类的学习,指个体在社会⽣活实践中,以语⾔为中介,⾃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类学习vs. 动物学习有本质的区别:1. ⼈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为经验外,还要掌握⼈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化知识。
2. ⼈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实践中,在与其他⼈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的中介作⽤⽽进⾏的。
3. ⼈类的学习是⼀种有⽬的、⾃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2)学⽣的学习的内容和特点什么?(⼈类学习和学⽣学习有什么区别)含义:学⽣的学习是⼈类学习中的⼀种特殊形式,它是在⽼师的指导下,有⽬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所积累的⽂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的过程。
学习内容:⼀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是问题解决能⼒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理的培养。
⼈类学习和学⽣学习之间是⼀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的学习既与⼈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有其特点:①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的性和组织性;③具有⼀定程度的被动性。
3)加涅按照学习结果的不同把学习分成那些类型?1、⾔语信息,2、智慧技能,3、认知策略,4、态度,5、运动技能。
4)简述奥苏贝尔对学习的分类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分类:⼀个是学习进⾏的⽅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这两个维度互不依赖,彼此独⽴。
并且每⼀个维度都存在许多过渡形式。
5)我国⼼理学家对学习是怎样分类的?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
教育心理学第3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时记忆,如何进行编码,采用哪种提
环境
取策略等。
学习的实质:学习是学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a
16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 ①学习不是学习者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
知结构的过程。 ②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
待的过程。 ③学习依赖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受主体的预期
——样例12
a
18
(二)“完形-顿悟”学习理论的基本 内容
1.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
顿悟——突然发现、领会、理解了目标(香蕉)与手段、方法 (木棒、木箱)之间的关系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完形——一种心理结构,是对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认知。
a
19
二、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1915 ~)
基本观点: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 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一)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使学生在头脑中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的过程——获得、转化和评价
a
20
(二)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学科基本结构——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
a
6
二、学习的分类
①信号学习
②刺激-反应学习 ③连锁学习
④言语联结学习
⑤辨别学习
加
按学习层次——分为8个层次 ⑥概念学习
⑦规则(或原理)学习
涅
⑧问题解决学习
的
分 类
按学习结果——分为5种类型
①智慧技能 ②认知策略
冯忠良(1988)的分类
小学教育心理学笔记(最全)
小学教育心理学笔记(最全)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一、定义:学与教二、核心:学习心理三、学科范畴:心理学分支,应用心理学范畴四、学习性质界定:教育学、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五、三过程:学习过程(核心)、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六、五要素: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物质、社会环境)、教学媒体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二、为实际的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四、帮助老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方法:①实验法、②观察法、③调查法④个案法: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的方法⑤教育经验总结法⑥测验法: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⑦产品分析法:通过分析学生的作品,从而了解心理特点的方法二、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第四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发展概况:一、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1、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2、1877年、俄罗斯、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3、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教育心理学之父、奠基人二、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方东岳《教育实用心理学》我国出版的第一本著作廖世承《教育心理学》我国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三、成熟:60年代至70年代末(教育心理学的体系成熟)80年代末(深化拓展)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小学生心理发展概述一、定义:指个体出生,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变化。
二、八个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三、中小学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表现:①同一方面发展速度;②不同方面发展速度关键期: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几个关键期:2~3岁口头语言4~5岁书面语言4岁形状知觉5岁儿童智力发展四、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1、遗传决定论①、高尔顿②、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③、格赛尔:成熟论2、环境决定论①、洛克(白板说)②、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3、影响身心因素1、遗传(可能性)①遗传素质②成熟;2、环境(现实性)社会、家庭、学校(主导)、早期3、主观能动性(决定性因素)五、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童年期:1、语言发展从口头到书面的过渡时期;2、品德发展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时期,9岁;3、思维发展从形象到抽象逻辑的过渡期,10岁第二节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一、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1、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四概念、四阶段四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四阶段:感知运动0~2岁①客体永久性;②思维开始萌芽;③直觉动作思维前运算阶段2~7岁①早期的符号功能;②思维不具有可逆性;③自我中心;④不能获得守恒关系;⑤泛灵论具体运算7~11岁①思维可逆②去自我中心③具体形象思维形式运算11岁以后①命题之间的关系②抽象逻辑思维③可逆与补偿,思维的灵活性2、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①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②挑一挑摘苹果③支架教学(帮助学生顺利渡过最近发展区)第三节小学生人格与社会性发展一、人格:1、人格概述定义: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特有模式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社会性结构:性格、气质、自我意识三我结构: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二、性格定义:性格指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结构特征: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1、加强三观教育;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3、利用集体教育的力量;4、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5、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6、及时进行个别指导;7、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三、气质定义:人生来就有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性格与气质的区别:1、气质是天生的,性格是后天的;2、气质受生理影响大;3、气质可塑性强;4、气质特征表现较早;5、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气质体液说:气质的类型:1、胆汁质:刚强,容易感情用事;2、多血质:活泼、乐观、灵活;2、粘液质:死板,沉稳,缺乏生气;3、抑郁质,多愁善感,敏感,怯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联接学习理论
• 对“学习”的解释
–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机体接受外界的 刺激,然后作出与此相关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 之间的联接(S-R)就是所谓的学习。 –强调可观察行为的获得,个体学到什么,怎么学习 的都是环境刺激决定的。
• 代表人物
–华生、桑代克 –斯金纳 –班杜拉
一、桑代克的试误理论
• • • • • • X 长 方 大方 X 1 小方 1 长方 X x2+2x+1=(x+1)(x+1)
•
x
x x
1
布鲁纳发现教学中用的积木组合
• • • •
学生会描述上图为“这个新拼正方形面积是一个大 正 方 形 的 面 积 ( x2 ) 加 上 两 个 长 方 形 面 积 (1x+1x),再加上一个小正方形面积(12)。 这时可以告诉学生有另一种表示新拼正方形面积的 方法,即(x+1)(x+1)。学生很快会列出: x2+2x+1=(x+1)(x+1) x2+4x+4=(x+2)(x+2) x2+6x+9=(x+3)(x+3) x2+8x+16=(x+4)(x+4) 学生在发现规则后不需动手,只需要视觉表象就能列 出方程式。最后当学生熟练掌握规则后,仅用符号就可 以运算,在此基础上很容易进一步推出 a2+2ab+b2=(a+b)2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观
认知主义:学生是信息的主动吸纳者。 建构主义: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并不是一个经验的无产者, 而是能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 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建构起新的意 义,从而充实丰富和改造了自己的知识经验,他们 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这种学生观更进一步强调了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探索性,确保了“以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的落实。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
1. 2.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交互作用的过程,是共同学习的过程。 教学不是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在 师生的共同活动中,教师通过提供帮助和支持,引导学生 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对 知识的理解能逐步深入;帮助学生形成思考、分析问题的 思路,启发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逐渐让学生对自 己的学习能自我管理、自我负责;创设良好的、情境性的、 多样化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在其中通过实验、独立探究、 讨论、合作等方式学习;组织学生与不同领域的专家或实 际工作者进行广泛的交流,为学生的探索提供有力的社会 性支持。
平行四边形 其他四边形
四、信息加工学习与教学观
• 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观点
– 学习实质上是由获得信息和使用信息构成的 – 人的行为是由有机体内部的信息流程决定的
•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假设
–人类记忆的性质:选择、转变、存储信息 –信息存储的方式:转换和重新编码
1、信息加工的基本原理
• • • • 信息流是认知行为的基础 人类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 记忆取决于信息编码 回忆部分取决于提取线索
• 学习律
– 准备律 • 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反应, 同他是否作好准备有关。 – 效果律 • 只要当反应对环境产生某种效果时, 学习才会产生。 – 练习律 • 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不予以 使用,这种联结的力量便会减弱。
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三、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论
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是认知结 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强调已有的 知识经验的作用(即原有的认知结 构的作用)接受学习才是学生主要 的学习方式。学生主要是把教师讲 授的容整合进入自己的认知结构 中,以便将来能够提取。
有意义接受学习的三个条件:
第一,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 生已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应该是 实质性和非人为的,也就是说,这种联系不能是 一种牵强附会或靠机械背诵的。 第二,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 第三,学习者要把新学习材料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结 合起来,使之发生联系。
巴甫洛夫的狗
暂时神经联系 大脑皮层
唾液
铃声
食物
(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获得与消退 刺激泛化与分化
经典条件作用能有效地解释有机体是如何 学会在两个刺激之间进行联系,从而使一个刺激 取代另一个刺激并与条件反应建立起联结的。即 能解释被动学习,但无法解释主动学习现象。
三、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主要的教学论观点
• • 1、强调教材要从一般到具体。 2、强调先行组织者的教学模式。
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接受法教学课例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概念 程序:
1、提出先行组织者。 ( 教师:同学们,我们准备学习“平行四边形”概念。我们过去已经学过了“多 边形” 概念,当多边形的边数是四的时候,则是四边形。今天所学的“平行四边形”与 四边形什么关系?) 2、呈现新知识结论。(板书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并作图) 3、找出同化新知识的原有观念。(教师请一位学生作出一个一般的四边形) 4、分析新知识与起固定作用的原有观念的联系与区别。(精确分化,融会贯通) (1、教师要求学生分析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相同之处:都是四条边组成的闭合图 形; 重点要求找出两者的不同点: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相互平行。2、教师提出:当四 边形具有两组对边平行的性质时,它才是平行四边形,因此,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 是上下位关系,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的一种,它们关系如下图。当不符合平行四边 形特定规定的四边形,暂称为其他的四边形。) 四边形
(二)狭义的学习
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即在社会实践 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主动积极地掌握人 类社会历史经验、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 人类学习的特点表现在:
• 1、人类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学习 • 2、人类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学习 • 3、人类的学习是以掌握社会历史经验为特征的学 习
(三)学生的学习
• 代表人物
– – – – 苛勒 布鲁纳 奥苏贝尔 加涅
一、苛勒的顿悟说
• 基本观点
– 学习是组织一种完形,而不是刺激与反应的简单 联结。 – 学习是顿悟,而不是通过尝试错误来实现的。
《人猿的智慧》
•
•
12
14
•
• • • •
A
C
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一)学习观
– 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识结构的过程 – 强调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 – 通过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一)学习的心理实质 (一)广义的学习
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 行为经验的过程。或者说,学习是由经验 所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
广义学习的含义
• • • 行为变化是学习的首要特征 学习所引起的行为变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由学习所引起的行为变化是以获得经验为 依据的
(一)基本观点
–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 学习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 – 学习的成功要靠及时的强化
(二)操作性条件发射的基本规律
强化 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消退 惩罚 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在教 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的手 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 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同时 应慎重地对待惩罚,因为惩罚只能 让学生明白什么不能做,但并不能 让学生知道什么能做和应该怎么做。
(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观
教师是引导者、学习者、情境的 创建者。
(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观
教师是引导者、学习者、情境的 创建者。
(六)建构主义对教学的启示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课本知识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 是问题唯一正确的答案。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在理解 的基础上对这些假设作出自己的检验和调整的过程。 在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中,现有知识经验和信念 起重要作用。 强调教学中多向社会中和相互作用对学生学习建构的重 要性,提倡合作学习和交互学习。学习可分为初级学习和 高级学习的不同层次。 学生对现有知识的学习需要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重视活动性学习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3、高效性:学生的学习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而 高效地掌握人类社会数千年来所积累的有用的 知识经验。 4、教育性:学生在校的学习任务是多方面的,在 掌握各门科学知识的同时,在德、智、体、美、 劳、心等各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而协调 地发展。 5、年龄差异性: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所选 择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的实际为依据 的。
2、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 程序教学
是一种个别化的自动教学的方式,由于 经常用机器来进行,也称为机器教学。
• 程序教学的原则
• • • • • 积极反应 小步子 及时强化 自定步调 低错误率
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 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 学习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 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 展心智和品德的过程。其特点如下:
1. 接受性:学生的学习是以接受人类已有知识 经验为主的过程。 2. 间接性: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 前人所积累的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为进一 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打好基础。
(三)学生的学习
2、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
执行控制
期望系统
环 境
效应器
反应发生器
短时 记忆 长时 记忆
感受器
感觉登记器
3、加涅学习过程的九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