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师资格证 易错题集------简答题必做60题(中学+小学+幼儿园)

2020教师资格证  易错题集------简答题必做60题(中学+小学+幼儿园)
2020教师资格证  易错题集------简答题必做60题(中学+小学+幼儿园)

目录

小学

考点1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考点2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考点3最近发展区

考点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考点5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考点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考点7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考点8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考点9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考点10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考点11知觉的特性

考点12德育途径

考点13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考点14班集体的形成

考点15班级管理的原则

考点16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考点17小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考点18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基本方法

考点19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考点20《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基本理念

中学

考点1影响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因素

考点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考点3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

考点4教材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考点5教学过程的结构

考点6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

考点7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考点8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倒U形曲线关系)考点9学习动机的激发考点10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考点11元认知策略

考点12奥苏贝尔意义学习的条件

考点13中学生进行情绪调节的方法

考点14气质类型

考点15对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的指导考点16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考点17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考点18良好课堂气氛创设的条件

考点19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

考点20增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

幼儿园

考点1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考点2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

考点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考点4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考点5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趋势

考点6幼儿身体发育的基本规律

考点7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考点8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

考点9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考点10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

考点11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

考点12幼儿园教育的特点

考点13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

考点14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方法考点15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考点16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意义

考点17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

考点18幼儿游戏的功能

考点19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考点20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

小学

考点1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口的相互关系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

①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制约着教育事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

②人口的质量制约着教育的质量;

③人口的迁移和分布也直接制约着地方教育的规模、结构和层次。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

①控制人口的数量;

②提高人口的质量;

③改善人口结构,调整人才构成与流动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①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②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③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①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②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③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教育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①教育传递文化(继承功能);

②教育传播文化(传递功能);

③教育选择文化(选择功能);

④教育创造和更新文化(创新功能)。

考点2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

①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②教育目的受生产关系以及政治观点与政治制度的制约;③教育目的的制定还受到各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

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

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与价值观。

考点3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个体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够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等形式,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种儿童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考点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①学习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②学习程度,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③记忆任务的重要性,记忆任务越为重要,相对来说记忆的效果越好。

④识记的方法,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的效果好得多。

⑤时间因素,根据遗忘规律,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快,随后逐渐变慢。学习内容的保存量随时间减少。

⑥情绪和动机,学习者情绪差,动机弱、目的不明确都不利于记忆。

考点5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的特征。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2)迁移。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

(3)原型启发。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4)定势。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5)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

(6)情绪与动机。情绪对问题解决有一定影响,肯定、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否定、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会阻碍问题的解决。人们对活动的态度、责任感等都可以成为发现问题的动机,影响问题解决效果。

(7)个体的智力水平。个体的智力水平是影响问题解决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因为智力中的推理能力、理解力、记忆力、信息加工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成分都影响着问题解决。此外,个体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等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考点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需要的层次越低,对人的影响越大。

(1)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人对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性的需要等。

(2)安全需要。它表现为人们对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的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就是归属与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该层次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

(5)求知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是指个人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

(6)审美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是指对对称、秩序、完整结构,以及对行为完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

考点7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考点8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观摩的形式有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两种。

2.开展微格教学。微格教学,也称微型教学,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一般将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3.教学决策训练。教学决策训练是指在了解和掌握将要教授的班级状况的基础上,新手型教师在指导者的指导下观看其他教师对此班级的现场教学或教学录像,从中找到自己教学的最佳行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指导者会向新手型教师展示更恰当的教学行为,同时给予说明,因此新手型教师可以获得近乎实际上课的教学经验,从而改善其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四)

4.反思教学经验。教师反思的环节包括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

证四个阶段。

考点9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

首先,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其次,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再次,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最后,遗传素质又具有可塑性。

2.环境

首先,外部社会环境是个体身心发展、成熟的客观条件,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其次,环境对人的作用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对于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教育

首先,教育是人的发展的最重要的外因,教育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其次,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其目的性、系统性、专门性和基础性对青少年儿童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和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

考点10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从出生到成人,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它反映了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个体之间在身

心特征上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个体的身心发展也具有不均衡的特征,一种是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不均衡发展;另

外一种是指不同方面的不均衡发展。

6.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是指不同的机体能力可以互相补偿的特性。

考点11知觉的特性

①知觉的整体性

我们对客体的知觉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

结构的整体。

②知觉的选择性

环境是复杂多样的,人们进行知觉时总是选择少数事物作为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

的背景。这种把对象从背景中区别出来的特性即是知觉的选择性。

③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当前事物的时候,人总是在以往知识经验的参与下,以词为工具,对该对象进行加

工,并以概念的形式表示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之为知觉的理解性。

④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不因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考点12德育途径

1.教学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而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

所以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

2.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并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的。社会实践活动有

助于将品德知识更好地转化为品德行为,减少或避免知行脱节现象。因此,社会实践活

动也是学校德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3.课外活动

科技与文体等课外活动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内容。学生积极参加这些活动,能

够在科学精神、探索精神、良好的情操、顽强的意志等方面得到发展。

4.少先队活动与集会活动

共青团、少先队是青少年学生自己的集体组织。校会、班会、周会、晨会等集会活动也是

德育的途径。

5.班主任工作

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系统的重要力量。因此,班主任工作

是学校教育工作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

考点13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1.强化法

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2.代币奖励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

3.行为塑造法

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4.示范法

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榜样),是学生学习社会行为的重要方式。

5.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6.认知疗法

埃利斯在美国创立了一种被称为“理性-情绪疗法”的认知疗法。埃利斯认为情绪不是由某

一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主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与评价所引起的。可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改变态度或行为。

7.精神分析法

精神分析法是由弗洛伊德创立的,使患者回忆童年记忆或伤痛记忆来重新了解、认识,并接受自己,已达到解除痛苦,重新生活的目的。

考点14班集体的形成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考点15班级管理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全面管理原则;

3.自主参与原则;

4.教管结合原则;

5.全员激励原则;

6.平行管理原则。

考点16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考点17小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1.借助悬念创设情境;

2.借助信息创设情境;

3.依据生活创设情境;

4.运用求异思维创设情境。

考点18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基本方法

1.帮助学生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

2.创设问题情境,采取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

3.采取新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6.进行适当的归因练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7.培养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信心。

考点19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考点20《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基本理念

1.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学生为本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3.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4.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中学

考点1影响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因素

第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第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

第三,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第四,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第五,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考点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

首先,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其次,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再次,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最后,遗传素质又具有可塑性。

2.环境

首先,外部社会环境是个体身心发展、成熟的客观条件,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其次,环境对人的作用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对于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教育

首先,教育是人的发展的最重要的外因,教育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其次,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其目的性、系统性、专门性和基础性对青少年儿童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和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

考点3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

1.形式教育论

形式教育论认为学校教育的任务和作用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官能心理学是它的依据。它主张开设一些诸如拉丁文、希腊文、文法和数学等形式学科,认为它们对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智力大有帮助。代表人物:瑞士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2.实质教育论

实质教育论的观点则正相反,他们认为学校教育的任务在于向学生传授实用知识,认为在知识的传授中包含了官能的训练,联想主义心理学是它的依据。实质教育论主张在学校开设诸如几何、物理、化学、生理学等实科课程,通过它们向学生传授实用知识,为他们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打好基础。代表人物:英国的斯宾塞。

考点4教材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内容的阐述要层次分明。

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第四,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第五,教材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第六,教材的编排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考点5教学过程的结构

1.引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考点6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

(1)目标明确;

(2)重点突出;

(3)内容正确;

(4)方法得当;

(5)表达清晰;

(6)组织严密;

(7)气氛热烈。

考点7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①学习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②学习程度,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③记忆任务的重要性,记忆任务越为重要,相对来说记忆的效果越好。

④识记的方法,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的效果好得多。

⑤时间因素,根据遗忘规律,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快,随后逐渐变慢。学习内容的保存量随时间减少。

⑥情绪和动机,学习者情绪差,动机弱、目的不明确都不利于记忆。

考点8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倒U形曲线关系)

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随着学习活动的难易程度而有所变化。一般来说,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学习效率随动机强度的提高而上升,中等偏高的动机水平时,学习效果最好;在比较困难的任务中,学习效率反而会随动机强度的增加而下降,中等偏低的动机水平时,学习效果最好;在中等难度的任务中,动机强度水平为中等时,学习效果最好。也即任务难度较低,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偏高;任务难度较大,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偏低;任务难度中等,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中等。随着任务难度的不断增大,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随之下降的趋势,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考点9学习动机的激发

1.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2.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3.正确运用竞赛、考试与评比;

4.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5.注意个别差异。

考点10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1.精选材料;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境;

5.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考点11元认知策略

学习的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元认知策略大致

可分为以下三种:

(1)计划策略

计划策略是指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认知活动开始之前计划完成任务所涉及的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等。

(2)监控策略

监控策略是指在认知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自己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

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3)调节策略

调节策略是指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

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考点12奥苏贝尔意义学习的条件

1.客观条件

2.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一般来说,学生所学的教科书或教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概括,

都是有逻辑意义的。

3.主观条件

学习者自身因素。第一,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以便与新知识建立联系。第二,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习者必须具有积

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考点13中学生进行情绪调节的方法

1.压抑

压抑,也叫潜抑,是指把那些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冲动、观念、回忆或情感等压抑到潜意识中去。

2.否认

否认,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似乎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以此减少心灵上

的痛苦。

3.置换

置换,又称转移,指对某一对象的情感,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直接表现时,就转移到其他较安

全或易被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

4.文饰

文饰,即合理化,指无意识地用一种似乎有理的解释而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

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进行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

5.投射

投射,一般是指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等,投射到别人身上或外部世

界去,而断言别人是这样,以免除自责的痛苦。

6.代偿

代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

7.升华

升华,是一种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因为它可以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欲望或攻击性冲动所伴有的力量和能量转向更高级的、社会所能接受的目标或渠道,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

8.幽默

幽默,是一种较高级的适应方法,是指对于困境以幽默的方式处理。

考点14气质类型

(1)胆汁质。胆汁质的人反应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反应性与主动性。

(2)多血质。多血质的人行动具有很高的反应性。

(3)黏液质。黏液质的人反应性低。

(4)抑郁质。抑郁质的人有较高的感受性。

考点15对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的指导

1.培养健康交往意识,交往时做到落落大方;

2.引导学生广泛交往,交往时把握好深浅度;

3.引导学生有礼有节,交往时要端庄稳重;

4.引导学生把握好分寸,避免“早恋”的发生。

考点16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采用了海因茨偷药的道德两难故事,考察儿童和青少年对一系列结构化的道德情境中的事实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情况,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

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考点17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考点18良好课堂气氛创设的条件

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建立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这是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

②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③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

④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

考点19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这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2)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认为自己在新的教学岗位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后,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

(3)关注学生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能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存在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会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

考点20增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

(1)真诚,自由地表达真正的自己,表现出开放与诚实。(2)尊重与接纳,但不对学生进行无理

性的溺爱和迁就。

(3)同理心,包括三个条件:第一,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第二,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

因素;第三,让对方了解自己对其设身处地的理解。

幼儿园

考点1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客观因素

(1)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与基础,它制约了婴幼儿发展的可能性。

①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与生物基础;遗传提供人类心理发展

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遗传奠定婴幼儿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②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是指婴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生理成熟制约着婴幼儿心

理发展的顺序;生理成熟为婴幼儿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生理成熟的个别差异,是婴

幼儿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生理基础。

(2)社会因素

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它决定了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速度、程度与方向,

将婴幼儿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其中,教育作为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一定

程度上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起着主导作用。

2.主观因素

影响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指的是婴幼儿自身的心理和活动。

(1)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和意识能动性本身也影响和制约幼儿心

理发展。

(2)幼儿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幼儿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考点2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

主要观点: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成熟与学习。强调儿童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生理,

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成熟,外界环境只为儿童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能改变儿童发展本身

自然的成熟程序。

实验: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考点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非常重视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所谓社会学习,也称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结果来进行学习。

(2)强化的模式。班杜拉认为行为的强化模式有三种: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①直接强化是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的评价;②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行为受到强化而受到强化;③自我强化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行为表现满意而进行的自我奖励。

(3)三元交互作用理论。班杜拉总结出影响学习的三类因素:环境(资源、行动结果、他人与物理条件)、个体(信念、期望、态度与知识)和行为(个体行动、选择和言语表达)。班杜拉认为三类因素互为因果,每两者之间都具有双向的互动和决定关系。

考点4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

表现出四个不同质的阶段。他认为所有的儿童都会依次经历这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的婴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

处于这一阶段的幼儿和上一阶段的幼儿相比,思维有了质的飞跃。思维具有集中化、自我中心性,没有守恒概念。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比前运算阶段有非常明显的提升,此时的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为:

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具有守恒概念,去自我中心化。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

这个时期的儿童能根据假设进行推理,相信演绎得到的推论,使认识指向未来。

考点5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趋势

1.从简单到复杂;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

4.从零乱到系统化。

考点6幼儿身体发育的基本规律

1.幼儿身体发育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2.幼儿身体发育具有不等速性;

3.幼儿身体发育具有程序性;

4.幼儿身体各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但又协调统一的;

5.幼儿身体发育具有个体差异性

考点7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1.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的规律;

2.从上部动作发展到下部动作的规律(首尾规律);

3.从中央部位动作到边缘部位动作的规律(近远规律);

4.从大动作转向精细化动作的规律;

5.从无意识的动作发展到有意识动作的规律。

考点8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

1.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仍然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2)与幼儿需要、兴趣密切相关的事物逐渐成为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原因。

2.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1)幼儿注意的广度比较窄;

(2)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但不同年龄阶段,稳定性有一定的差异;

(3)幼儿的注意分配能力比较弱;

(4)幼儿不善于随着活动任务的变化而灵活地转移自己的注意。

考点9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幼儿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以表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有以下几个方面。

1.象征性

4岁以后幼儿的思维具有了象征性。

2.经验性

幼儿的思维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的。

3.拟人性

幼儿往往会将无意识的、没有生命的东西当作有意识和有生命的东西。[知识提醒4]

4.表面性

幼儿的思维是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的,因此思维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

5.固定性

6.幼儿的思维缺乏灵活性,思维的具体性使幼儿缺乏灵活性,他们较难掌握事物的相对性。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认死理”。

7.近视性

幼儿只能考虑到事物眼前的关系,而不会更多地去思考事物的后果。

考点10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幼儿的权利,不歧视幼儿,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

2.教师应与幼儿平等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要,关爱他们;

3.教师要参与到幼儿的游戏和活动中去,体验幼儿的感受。

考点11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

幼儿园教育的原则包括两部分:教育的一般原则和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

1.教育的一般原则

(1)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和保障合法权益的原则;

(2)发展适宜性原则;

(3)目标性原则;

(4)主体性原则

(5)科学性、思想性原则;

(6)充分发掘教育资源,坚持开放办学的原则;

(7)整合性原则。

2.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

(1)保教合一的原则;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3)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原则;

(4)生活化和一日活动整体性的原则。

考点12幼儿园教育的特点

1.启蒙性

启蒙性是指对幼儿的教育要与他们的现实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要启于未发、适时而教、循

序渐进。

2.生活化

对幼儿来说,大多数的学习都是在生活中进行的。所以,幼儿园教育活动带有浓厚的生活

化特征,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活动实施更要贯穿于幼儿的生活。

3.游戏性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是幼儿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也是幼儿获得发展的最基本的途径。

4.活动性

对幼儿来说,只有具体的活动才是真实的学习,只有在活动中,幼儿才能理解学习的内容,直接获得学习经验,才能与他人交往,与环境互动,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5.潜在性

幼儿教育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考点13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

1.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2.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是全面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的保证。

考点14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方法

1.榜样示范法;

2.渗透教育法;

3.评价激励法;

4.成果欣赏法;

5.图示观察法;

6.游戏练习法;

7.家园共育法。

考点15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1.目标导向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

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

2.发展适宜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

3.幼儿参与性原则

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

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涵于环境之中,而且蕴涵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

4.安全性原则

保护幼儿的安全健康,是幼儿园的基本责任。因此,幼儿园环境的安全,主要应通过环境

的创设,积极主动地消除环境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电线、开关、插座、消毒液等

应放置在幼儿不易够到的地方。

5.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此外,根据本园需要,就地取材,一物多用。

考点16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意义

1.有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2.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个性,适应社会生活;

3.有利于幼儿园员工的成长与发展。

考点17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

1.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应该具有安全、舒适、卫生、实用等特点,环境布置应做到绿化、美化、净化、儿

童化和教育化。园内设备和材料应丰富多彩,能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要。

2.创设宽容理解的环境

教师要站在儿童的角度看待其思维和行为,始终以宽容之心来看待幼儿的各种心理行为,公正、客观地对幼儿进行评价,并要以正面激励为主,使幼儿敢想、敢说、敢探索、敢创造。 3.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

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是幼儿园心理环境的重要内容,它能促进幼儿个体心理的发展。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幼儿园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教师之间保持相互喜爱,合作共事,幼儿在这样的人际关

系里,能受到教师的尊重,扮演成功的角色,满足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5.形成良好的幼儿园风气

良好的幼儿园风气,是指园内所有成员在工作、学习、生活和行为方面比较一致的、富有个性特点的、稳定的集中表现。它要靠全体教职员工经过长期培养才能逐渐形成,而一旦形成,

就会对全体成员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考点18幼儿游戏的功能

1.游戏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

2.游戏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3.游戏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发展;

4.游戏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5.游戏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6.游戏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考点19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有三种: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1.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指全班一起进行的活动形式。这种活动的特点是集中性和统一性,即活动是全员参与的,并有统一的活动目标和活动要求。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指部分幼儿一起进行的活动形式。这种活动形式有利于教师对幼儿活动的了解和指导。

3.个别活动

个别活动是指幼儿的自我学习活动或教师对幼儿的个别教育活动。这种活动形式可以满足幼儿的个人需要和兴趣。

考点20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

诊断功能是指评价者运用一系列评价方法确定被评价者的优势与缺陷、矛盾与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等。

2.导向功能

导向功能是指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操作体系和评价结果对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具有引导和指向作用。

3.监督功能

监督功能是指教育评价将评价对象与评价目标相比较,检查其是否达到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程度,找出被评对象与目标的实际差距,使其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和途径,督促被评价对象朝着评价目标努力。

4.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是指教育评价对评价对象的教育教学或学习等活动进行调节的功效和能力。

5.激励功能

激励功能是指评价能够激发和维持评价对象的内在动力,调动被评价者的内部潜力,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

6.鉴定功能

鉴定功能是指通过评价认定、判断评价对象合格与否、优劣程度、水平高低等实际价值的功效和能力。

初中英语50道易错题

初中英语50道易错题 考试时不要陷入这些易错题的陷阱! 1. ——We'll do what we can English well this term. ——It?s high time for you to work hard. A. study B. to study C. be studied D. be studying 解析:这题可能会误选A,因为大家知道情态动词后接动词原形,但是请大家分析下句子的成分,这里的what we can 实际省略了do,这个what we can do 在句子中作宾语从句。正确答案是B,用动词不定式作目的状语。 2. ——I don't think your team can beat theirs. ——. But we could if Lin Tao were on the team. A. No, we can?t B. Yes, we can?t C. Yes, we can D. No, we can 解析:在think,believe这类词接的宾语从句,否定要提前。而对于否定句的回答,与习惯相反,yes是“不”no 是“是的”B,D

结构不正确,首先要排除。而我们看后面的BUT,表示转折,说明回答者的队没有打赢。那么就是we can't. 正确答案是A。翻译为“是的,我们没有赢”。 3. ——Have you finished your work yet? ——No, not yet. I think it'll take ten minutes. A. another B. other C. others D. more 解析:another +数词+名词固定用法,another表示“另外的,再”根据题目意思,可以判断是需要再花10分钟,所以答案是A。 4. Roy made several kites, but of them can fly high in the sky. A. neither B. none C. all D. most 解析:neither "两者中任何一个都不" all "三者或三者以上都" most"大部分" 根据题目意思,只有none表示三个或三个以上“一

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100题

1、简述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 (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和速度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的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简述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的作用 答: (1)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2)@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3)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的政治制度制影响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5)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管理体制 3、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答: (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4、简述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学的要求 答: (1)儿重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教学要循序漸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儿重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教学要具有計对性 (3)儿重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学要抓关建期 (4)儿重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信,促进儿重身心和谐发展 (5)儿重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 5、简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答: (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2)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決定性因素 6、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口向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答: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口向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7、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答: (1)导向功能; (2)选择功能; (3)激励功能; (4)调控功能; (5)评价功能。 8、简述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及代表人物

中学英语易错题集锦大全211道题

中学英语易错集锦大全211道题(精华珍藏版) 1.Because he was ill yesterday, so he didn’t go to work. (×) Because he was ill yesterday, he didn’t go to work. (√) He was ill yesterday, so he didn’t go to work. (√) [析] 用though, but表示“虽然……,但是……”或用because, so 表示“因为……,所以……”时,though和but 及because和so 都只能择一而用,不能两者同时使用。 2.The Smiths have moved Beijing. (×) The Smiths have moved to Beijing. (√) [析] 不及物动词后接名词或代词作宾语时,要在动词之后加上适当的介词;但不及物动词 后接home, here, there等副词作宾语时,动词之后不必加任何介词。 3.The box is too heavy for him to carry it. (×) The box is too heavy for him to carry. (√) [析] the box既是这句话的主语, 也是不定式to carry的逻辑宾语,若句末再加上it,就和the box重复了。 4.Each of the boys have a pen. (×) Each of the boys has a pen. (√) [析] 复数名词前有表个体的each of, one of, every,either of等词组修饰,或有表否定的neither of, none of 等词组修饰时,谓语动词要用单数形式。 5.例:那是你心软!我不就是一个例子吗? Neither he nor you is good at English. (×) Neither he nor you are good at English. (√) [析] either... or..., neither... nor..., not only..., but also... 等词组连接句子的两个主语时,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易错题集1

1、左端已磨损的刻度尺,用它来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测量结果是( ) A.偏大B.偏小C.一样D.无法确定 3.下面关于刻度尺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刻度尺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B.没有零刻度线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量物体 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D.测量时,刻度尺必须与被测物体的左端对齐 4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做法错误的是()A.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 C.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 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9.6nm=9.6×10﹣3=9.6×10﹣3μm B.9.6cm=9.6×10mm=96mm C.9.6cm=9.6cm×10=96mm

D.9.6cm=9.6×100dm=0.096m 6.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写出单位换算过程) 7.2×10-7m= = μm 5×10-4 mm= = m 7×10-8 km= = m 3×10 8 m= = km 6×10 4μm= = m 36km/h= = m/s 5m/s= = km/h 1某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为1.568m,若他测量及记录都是准确 无误的,则测量的准确值是___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_____。 2.某同学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四次测量,分别记为:23.37cm,23.36cm,23.18cm,23.39cm,那么,最终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视为()A.23.325cm B.23.33cm C.23.373cm D.23.37cm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即最小刻度)是__________, 3. 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 . 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

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整理

1.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1.小学生的身心发展2.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3.小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1.小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2.小学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3.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象征性(6)宗教性 3.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4.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6.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制约作用(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7.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4)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8.教育目的的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国家的教育目的是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指定其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3)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9.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10.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2)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3)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11.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12.课程计划

初中英语单选易错题附详解试题精编版.doc

1.Which do you enjoy _______ your spare time, playing cards at home or taking a walk in the park? A. spending B. to spend C. having spent D. to have spent 解析:同学们对于enjoy后接-ing动词记得很熟,已成思维定势,所以会不假思索地选A,而实际上此句enjoy的宾语是which,空白处应填入一个不定式,表目的,整句话的意思是 “你喜欢做什么来度过你的空闲时间,在家玩牌还是去公园散步?”故正确选项应为B。 另外,通过这道题我们还可以学到一个短语,spare time——空闲时间、闲暇时间,这 里spare作形容词,表示“空闲的,多余的”。free time也可以表示“空闲时间”。 2.I’m sorry I cannot help _____ the work. A. to finish B. finishing C. finished D. to finishing 解析:一些学生由于受cannot help doing sth.(禁不住做某事)这一习惯用法的影响,毫不犹豫 地选择了B。然而,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句子,根据句意,“对不起,我不能帮忙完成这项工作。”就可知道正确答案为A。cannot help to do sth.表示“不能帮助做某事”,这时,help后的不定式可带to也可不带to。 所以,同学们,当题中见到can't help的时候不要想当然的选doing形式哦,一定要根据句意来分析一下。 3.—Would you like some tea,please? —Yes. I prefer tea _____ sugar. A. to B. for C. with D. of 解析:大家易受固定搭配prefer...to...(喜欢......而不喜欢......)的影响而错选A。本题题干意思为:“你想喝些茶吗?”“是的,我喜欢加糖的。”因此,名词tea后的词语作定语修饰它,tea with sugar表示“加糖的茶”,所以正确答案为C。 理解了这道题之后我们再来学习一下prefer的用法~ ★prefer+名词 ——Would you like meat or fish? ——I'd prefer meat, please. ★prefer+动名词 ——Do you like swimming? 你喜欢游泳吗?

浙教版七上科学易错题集.

科学七年级(上)各章易错题集 衢江区莲花初中黄紫仙 第一章 1.一罐普通的可口可乐或雪碧易拉罐的体积最接近() A.350升B.350毫升C.35升D3.5毫升 2.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也大B.物体从地球送上月球质量不变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质量会增大D.水结成冰后质量会增大 3、下图所示的四个图中,能正确测出圆柱体截面直径的方法是() 4.某同学要称取50克水,操作方法曾经做过以下几步:(1)称量一只100ML的烧杯质量为m (2)加水到天平平衡(3)调节天平平衡(4)再在右盘加50克砝码(5)拿下烧杯整理天平。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1)(2)(3)(4)(5)B.(3)(2)(1)(4)(5)C.(3)(1)(4)(2)(5)D.(1)(5)(3)(2)(4)5.托盘天平在称量时若右盘稍上翘,则表示() A.砝码的质量比物体的质量大,应向左移动游码。 B.砝码的质量比物体的质量大,应向右移动游码。 C.砝码的质量比物体的质量小,应向左移动游码。 D.砝码的质量比物体的质量小,应向右移动游码。 6.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106mg的物体最可能的是() A.一只母鸡B.一头大象C.一头奶牛D.一只蚊子 7.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称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100克和50克的砝码各1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6克,则物体的质量为()A.156克B.150克C.144克D.154克 8. 用皮尺测量长度是,如果皮尺没有充分拉直来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 ) A.偏大B.偏小C.不受影响D.不能确定 9.有一支温度计刻度不准,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3℃,放在一标准气压下的沸腾的水中的示数为97℃,若放在室内空气中示数是20℃,则室内空气的实际温度是()A.17℃B.20℃C.23℃D.19.2℃ 10、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 9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其示数为32℃。教室的实际温度是() A、27℃ B、30℃ C、32℃ D、37℃ 11、小明有一支特殊的温度计,它的刻度是均匀的,但读数不够正确,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40C,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里的读数是960C,用这支温度计测一杯水的读数为200C,你能帮他算算这杯水的实际温度吗?() A、160C B、17.40C C、18.40C D、240C 12、某同学用体温计给一位生病的同学量体温,结果读数为38.4℃,该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 又用该温度计分别给生病的甲.乙.丙三位同学量体温,测得结果:甲为38.4℃,乙为 39.6℃,丙为39.6℃,则( ) A.只有甲的正确B..只有乙的正确 C.只有丙的正确D..乙肯定正确,甲和丙也可能正确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1.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答案要点】(1)动机原则。教师如能善于促进并调节学生的探究活动,便可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有效地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2)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至于究竟选用哪一种呈现方式为好,则要视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课题性质而定。 (3)程序原则。通常每门学科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程序,它们对学习者来说,有难有易,不存在对所有学习者都适用的唯一程序;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任何具体的程序总是取决于许多不同的因素。 (4)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重要的一环。 2.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案要点】(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率。 3.简述抑郁症的表现。 【答案要点】(1)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 (2)消极的认识倾向,低自尊、无能感,从消极方面看事物,好责难自己,对未来不抱多大希望。

(3)动机缺失、被动,缺少热情。 (4)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答案要点】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 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5.简述理性一情绪辅导方法。 【答案要点】艾里斯曾提出理性一情绪辅导方法,又称ABC理论。他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1ief)。情绪反应C是由B(我们的信念)直接决定的。B如果是一个非理性的观念,就会造成负向情绪。若要改善情绪状态,必须驳斥(D)非理性信念(B),建立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E)。这就是艾里斯理性情绪治疗的ABCDE步骤。 6.简述建构主义学生观。

初中英语易错题集锦

初中英语易错单选题 1 What do you think ______solve the problem ? A.you can do B.can you do C.you can do to D.can you do to 2 In the past he often made his sister___, but now he is often made __by his sister. A.to cry; to cry B.cry; cry C.to cry; cry D.cry; to cry 3 The teacher told us that the sun ____in the east. A.rises B. rose C. raises D.raised 4 He lives in a village _____there are a lot of trees. A. there B. where C.that D.which 5 He ________ Alice for ten years. A. married to B.has married to C.has married D.has been married to 6 We need fifteen more people _____our team to do the job. A.but B.except C.as well D.besides 7 They won`t allow us ________ at this beach. A.swimming B.to swim C.swam D.swim 8 Is this factory ______you visited last week? A.that B.where C.the one D.in which 9 The reason ___he was absent from the meeting was ___his car broke down on the way. A.that; because B.why; that C.that; that D.for; that 10 Is the river_____ through that town very large? A.which flows B.flows C.that flowing D.whose flows 11 The teacher told me that the students I wanted to see were seen___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 just now. A.playing B.to be playing C.play D.to play 12 The red rose is the only one _____I really like. A.which B.who C.that D.whom 13 All the apples _____ fell down were eaten by the pigs. A.those B.which C.what D.that 14 Don`t forget the day ______you were received into the Youth League. A.when B.that C.at which D.where 15 I prefer______ at home to _____outside. A.staying, playing B.to stay, play C.staying, play D.to stay, playing 16 The box is _____what I saw in the shop. A.same as B.the same like C.the same that D.the same as 17 The pen ______she writes letters is broken. A.which B.that C.with which D.by which 18 Would you like to ______us in our discussion.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错题集-地球与宇宙(带答案)

浙教版科学错题集8——地球与宇宙(1-4节) 七()班姓名学号家长签名 【A组基础巩固题】 1.[2012·杭州]太阳活动可直接造成地球上发生的下列现象是(D) A.酸雨B.温室效应C.火山喷发D.短波通讯中断 2.早晨我们迎着太阳走,我们四周方位应是(B) A.前南后北左东右西B.前东后西左北右南 C.前西后东左南右北D.前东后西左南右北 【解析】早晨迎着太阳走,就是面朝东,背朝西,按顺时针方向为东南西北。 3.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是(B) A.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D.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4.下面各种现象中,可能是由于太阳的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B) A.冬季平均气温升高的“暖冬”现象B.两极地区出现磁暴和极光现象 C.山区的手机信号不好,出现通话中断现象D.某山区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现象4.[2013·无锡]太阳黑子数量增多时,对地球上的影响是 ( D ) A.可见光明显减少 B.造成天气异常变化C.干扰无线长波通讯 D.紫外线大大增多【解析】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当太阳黑子数量增多时, 表示太阳活动增强,会导致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大大增多。太阳活动除了黑子外,还有耀 斑、日珥、太阳风等。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黑子数量增多。耀斑爆发时,释放出更巨 大的能量。太阳风增强时,可以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根据以上分析,选项A、B、C 是错误的,本题答案是D。 5.2009年为太阳黑子极少的一年(谷年),下一个太阳黑子谷年将出现于( B ) A.2019年B.2020年 C.2021年D.2022年 【解析】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大约为11年。 6.请您判断下列哪些生活片段是宇航员在月球上的真正记录, A.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 B.跳过4米高的横杆() C.举起200千克的大石头() D.听大风呼啸() E.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 F.拍一张照片() G.袋鼠式走路() H.放风筝() I.扔石头() J.游泳() K.宇航员可以在月球上看到漫天大雪( ) L.从月球上看天空是蔚蓝色的( ) M.流星现象( ) N.植树造林( ) O.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可以达到数百摄氏度( )P.陨石坑( ) Q.开露天音乐会( ) 7.[2012·咸宁]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密切相关的是 ( A ) A.早穿皮袄午穿纱,晚围火炉吃西瓜 B.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简答题(历年真题)汇总

简答题知识点梳理 作答要求 1.标注序号 2. 要点先行,再解释或举例 3. 4-5点(按要求) 4. 字迹工整,尽量不空 常考要点 一、语言知识教学 @ 二、语言技能教学 三、教学实施 四、教学评价 五、教学法 六、课程标准 (一)语音教学 1.句子重读的教学过程: # (1)学生先听录音,后看书面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为何某些单词和句子需要重读。 (2)学生了解何时重读之后,进行重读训练 (3)通过重读训练,教师引导学生知道重读可以表达重要信息(总结) 2. 语音教学的原则 (1)准确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

(3)趣味性原则 (4)交际性原则 (5)综合性原则 (6)长期性原则 (二)词汇教学 ?词汇呈现与讲解的方式 (1)借助辅助工具,如:实物、手势、动作表演,利用图片、图表、简笔画、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和声光电多媒体。 (2)借助已学知识来呈现和讲解新词,常见的具体方法包括构词法、同义词法等。 } 2. 词汇记忆策略 (1)语境中记忆 (2)联想记忆 (3)词典辅助记忆 (4)谐音记忆法 (5)repeat记忆法 】 (6)搭配法 (7)归类法(词根词缀记忆法) 3. 词汇教学的原则 ?直观性与情境性

?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相结合 ?文化性与交际性 ?/ ?循序渐进、逐步扩展 ?音形义相结合;词不离句;加强复习,巩固记忆。 (三)语法教学 1. 语法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演绎法 教师首先直接讲解语法规则并举例说明,然后让学生进行各种替换练习、句子练习等训练。 (2) 归纳法 。 教师让学生首先接触含有语法规则的语境,然后根据上下文的信息归纳出语法规则。 2.语法的练习方法 (1)机械型练习 强调语法的准确性。 常见练习形式:替换操练(简单的单个单词替换、多个单词替换)、转换操练(把主动语态换成被动语

初三英语易错题集锦和答案(10.17)

初三易混淆 易错题集锦 10月26日晚8点到8点30讲解(郁老师) 1speak English讲英语 2say…in English用英语说 3say that说… 4talk about谈论.. 5tell the difference区分差异 6what….say说什么 7talk with….与…交谈 8 tell a story 讲故事 1 Mr Lee ______ that he would join us in the football game tomorrow (said talked spoke told) 2 Millions of Shanghai citizens are learning to _____ English for the 2019 World Expo

(tell speak say talk) 3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____ about the school sports meet these days (speaking talking saying telling) 4 Could you _____ something in English in today’s English class? (say speak tell talk) 5 Tim could _____ neither French nor German, so I ____ with him in English (speak…talked talk…..told say….spoke tell….talked) 6 I’m sorry I didn’t hear what you _______. Could you repeat? (talked told said spoke) 7 Students often find it hard to ________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words (say tell talk speak)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易错题集.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第一章 1、关于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凭手的感觉可以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 B、20℃的铁块比20℃的木头温度低些 C、用体温计可以测冰水或沸水的温度 D、体温计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选:D 2、教学楼过道的消防栓箱的玻璃经常被同学不小心损坏,所以同学们下课时请不要在走廊奔跑、打闹。那么在配破损的玻璃时,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比较好() A、最小刻度1毫米的2米长的钢卷尺 B、最小刻度1厘米的1.5米长的皮尺 C、最小刻度1毫米的学生用三角尺 D、最小刻度1厘米的30米长的皮尺 选:A 3、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五次数据是2.42厘米,2.43厘米, 2.42厘米,2.44厘米,2.64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A、2.42厘米 B、2.428厘米 C、2.43厘米 D、2.47厘米 选C 4、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______m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_____mm。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1匝,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 5、测量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在,若是凹形液面,读数时视线要与相平。如右图,量筒的量程是mL,最小刻度为,小石块的体积为cm3。 6、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3260米,7.59米,759毫米,759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分米、毫米、厘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米 C、毫米、厘米、分米、米 D、毫米、分米、厘米、米 选:D 7、如右图,小明同学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则测量的结果()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确定 选:B 8、小明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如图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他这样做小东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的不对,请你把它挑出来() A、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 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 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 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 选:D 9、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某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长度为4cm,放在沸水中时,水银柱长度为24cm,当它去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时,水银柱的长度为14cm,则这杯水的温度为() A、30℃ B、50℃ C、70℃ D、90℃ 选:B

初三英语中考难题易错题汇总系列(一)

初三英语中考难题易错题汇总系列(一) A. The; a B. A; the C. The; / D. The; the ( )2. --- Must I go home now? ---No, you _____. You _____ sit here for a moment. A. needn’t ; must B. mustn’t; have to C. needn’t to ;must D. don’t have to ; can ( )3. It wasn’t long_________ the rain stopped and the sun came out again. A. until B. before C. when D. since ( )4. —You don’t know me, do you? —________. Don’t you remember ________ the mountain with us last weekend? A. No; climbing B. No; to climb C. Yes; climbing D. Yes; to climb ( )5. Could you tell me_____? A. what she had done with the camera. B. how we can call this lady C. what is wrong with the watch D. which city we should go ( )6. It’s a good habit to ______ all your things in correct places. A. put away B. put up C. put out D. put off ( )7. It’s an international school ,_____of the students ___from foreign countries. A. two-third; are B. second-thirds; is C. two-thirds ;are D. two-three; is ( )8. She______ for 15 years, yet she didn’t know what kind of man she ______. A. had married; married B. had been married; married to C. had been married; had married D. married; had married to ( )9. Many new houses have been provided ______ people in Sichuan ________. A. to, to live in B. for, to live C. with, to live D. for, to live in ( )10.. I’d like to find______ to read on the journey, and_______ will do. A. something, everything B. something, something C. anything, everything D. something, anything ( )11. Though they are ______little children , they have worked out _______many difficult math problems.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易错题集

第一章 1、关于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凭手的感觉可以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 B、20℃的铁块比20℃的木头温度低些 C、用体温计可以测冰水或沸水的温度 D、体温计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选:D 2、教学楼过道的消防栓箱的玻璃经常被同学不小心损坏,所以同学们下课时请不要在走廊奔跑、打闹。那么在配破损的玻璃时,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比较好() A、最小刻度1毫米的2米长的钢卷尺 B、最小刻度1厘米的1.5米长的皮尺 C、最小刻度1毫米的学生用三角尺 D、最小刻度1厘米的30米长的皮尺 选:A 3、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五次数据是2.42厘米,2.43厘米, 2.42厘米,2.44厘米,2.64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A、2.42厘米 B、2.428厘米 C、2.43厘米 D、2.47厘米 选C 4、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______m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_____mm。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1匝,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

5、测量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在,若是凹形液面,读数时视线要与相平。如右图,量筒的量程是mL,最小刻度为,小石块的体积为cm3。 6、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3260米,7.59米,759毫米,759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分米、毫米、厘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米 C、毫米、厘米、分米、米 D、毫米、分米、厘米、米 选:D 7、如右图,小明同学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则测量的结果()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确定 选:B 8、小明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然后像如图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他这样做小东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的不对,请你把它挑出来()

(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汇总

(教师考试)教育学简答题: 1、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教育学阶段 2、古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1)阶级性,等级性(2)非生产性(3)专门化(4)教育容具有明显的分化趋向和知识化趋向 3、近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生产性;普及性;系统性;双轨制 10、少年期的教育应该注意些什么?重视青春期教育;丰富精神生活;鼓励独立判断独立思考 17、素质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长期性、开放性、时代性、实效性。 19、课堂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点:认知停*点,情感激发点,思维展开点,心灵交流点。在这四个基本点中,*认知停*点解决学会的问题,*情感激发点解决想学的问题,*思维展开点解决会学的问题,*心灵交流点解决乐学的问题。 21、课堂素质教育应该遵循哪些教学原则?(1)全面施教,整合优化(2)注重个性,鼓励创新(3)目标导向,情境熏(4)动手动脑,和谐发展(5)师生互动心向一致(6)关注学法,改进教法 22、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1)精讲精练加强针对性(2)分层递进,符合规律性(3)学会做人,寻准教育点(4)指导学法,教人会学(5)自主发展,训练自控力

28、学校教育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学校教育系统作为国家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的最严密、最有效的组织,它集中体现了整个教育制度的精神实质,学校教育制度制定得是否正确和完善,它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进行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也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生产力的提高,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6、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讲授的容要有科学性;讲授要有系统性连贯性和逻辑性,层次清楚,突出重点、难点;讲授的语言要有条理性、简练性、启发性、生动性、语音、语调要有和谐性;恰当运用板书和体态语言,强化讲授效果。 39、怎样备课?做好三项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写好三个计划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45、班集体形成过程:初建松散阶段;基本形成阶段;巩固发展阶段48、毕业班集体管理的容:掌握学生的志愿和思想动态,进行理想教育和毕业指导;指导学生复习功课,迎接考试,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做好毕业生鉴定和优秀生评选 50、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组织上的自愿性;容上的广泛性;活动上的自主性;形式上的多样性 52、课外校外教育的三种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53、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自愿原则:(1)充分考虑学生意愿,让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2)教师要积极鼓励正确引导;自主原则:

初中英语易错题及解析

1.Thatpen_____10yuan. A.spends B.takes C.costs D.pays 1.答案:C四个词虽都为花费,但spend主语必须为人,故剔除,take后跟双宾语,故也剔除,pay的意思多为付款,支付,与本语境不符,cost又可翻译为“值”所以此题选C 2.We_____supperlastnight. A.have B.has C.had D.arehaving 2.答案:C“lastnight”表示为过去时,故A排除,再因为是点动词,故D排除,时态选择一般过去时,have过去式为had故选C 3.Tomstudies_____Jack. A.ascarefullyas B.socarefullyas C.ascarefulas D.socarefulas 3.答案:A固定句型,as......as中必须加形容词或副词原级,意为“和……一样”故选A 4.Thereis_____intoday’snewspaper,andyoushouldreadit. A.importantsomething B.importantnothing C.nothingimportant D.somethingimportant 4.答案:D当多个形容词修饰名词的时候,观点形容词排在事实形容词之前,故排除AB,根据语境”youshouldreadit”意为你应该读它,说明有一些重要的事情,故选D 5.Pleaseremember_____thedoorwhenyouleave. A.close B.toclose C.closing D.Closed 5.答案:B本题考查动词不定式,首先语法上排除AD,remembertodosth意为记得去做某事,rememberdoingsth意为记得做过某事,本题译为:请当你离开的时候记得去关门,故选B 6.Ithinkcollectingmodelcarswill_____morespace. A.takeup B.takeoff C.takein D.takedown 6.答案:A本题考查翻译,本题译为我认为收集模型车将会_____更多的空间takeup意为占用,takeoff意为脱下,takein意为吸收,takedown意为记录,故选A 7.Theyarestillplaying.They_____readyfortheircomingexamnow. A.get B.got C.hasgot D.shouldget 7.答案:D getreadyfor意为准备做某事,本题翻译为:他们仍然在玩,他们_____现在准备考试,所以根据翻译选D,应该准备 8.He_____fourhours_____thehousetwodaysago. A.Spend;cleaning B.Spend;toclean C.Spent;cleaning D.spent;toclean 8.答案C“twodaysago”体现时态为过去时,排除AB,固定句型spentdoingsth故选C 9.Look,someboysareplayingfootball,and_____areplayingbasketball. A.others B.other C.theother D.another 9.答案:B本题考查几个“另外几个”的辨析,theother意为特指的另外一个,another 指再一个,other意为泛指的另外一个,others为other的复数形式,指另外几个,本题,someboys为泛指,又因为为复数be动词are故选A 10.Mygrandmaoften_____interestingstories. A.says B.talks C.speaks D.tell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