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文献学发展历程
古代文献学发展历程古代文献学是研究古代文献的学科,致力于对古代文献的整理、研究、诠释和保护。
它承载着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介绍古代文献学的发展历程,透过时间的长河,感受古代文献学的丰富内涵和变迁。
1. 古代文献鉴定与整理的初期阶段早在人类发展的初期,人们就开始刻画、绘制符号以记录重要信息。
在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文言文的六书等,都是早期古代文献的重要代表。
当时,主要的文献整理方法为刻写、装订和保管。
这些方法为后来的古代文献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古代文献学的兴起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文献学逐渐兴起并取得重要进展。
在中国,史记的创作标志着中国古代文献学的起点。
受到汉代学者的影响,古代文献整理变得更加系统和规范。
典籍分类、纪传体、编年体等整理方法应运而生,为后来的文献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3. 古代文献学的繁荣和边缘化在中国古代,文献学在唐宋时期迎来了繁荣期。
当时的学者积极整理古籍、撰写注释,为后来的文献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在明清时期,文献学逐渐被边缘化,主要原因是受到政治环境的限制和学术思想的变迁。
虽然古代文献学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其研究价值始终没有被忽视。
4. 古代文献学的现代转型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古代文献学开始拥抱数字化时代。
通过数字化技术,许多古代文献得以高效地保存和传承。
电子资源的兴起大大方便了古代文献的研究与利用,不再限于特定地点或时间。
此外,现代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也更加多样化,如图像分析、文字识别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文献学研究更趋精确和深入。
5. 当前古代文献学的挑战与前景展望尽管现代技术为古代文献学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古代文献的保存和保护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更多专业人员的参与和更加全面的保护措施。
其次,古代文献学的学科建设仍需要加强,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进一步梳理古代文献学的体系,并与其他相关学科相结合,将为古代文献学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历史文献学最新课件第15课清代:历史文献学的鼎盛时期(一)
经学:清代经学研究进入全盛阶段,取得了极 为可观的成绩。
其一,廓清后世对经书的误解和歪曲。 其二,钩稽考证汉人经说。 其三,撰著新疏新解。 其四,汇释群经。
贰 汉学的兴盛与文献学成就
二 文献学成就
史学:乾嘉学者的史学成就,突出表现在对前史所缺 各种表、志的补作,以及对旧史的清理考证两个方面。
伍 版本学的发展与兴盛
三 版本著录的进步
在中国古代,版本的考订与鉴别,版本源流的 研究和探讨,其成果和结论往往是借助目录学的方 式表现出来的,即通过编制目录、撰写题跋来记录 图书版本的具体情形,反映版本的优劣真赝。
传统的目录著作是介绍图书有关情形最为常见的 方式。清代藏书家、学者不仅为家藏书籍编制目录, 且尤为重视版本,往往在书目中兼载版本情形,从而 形成了比较专门的版本目录。最具代表性的当推邵懿 辰的《四库简明目录标注》。
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三部名著:
• 《十七史商榷》100卷,是王鸣盛对历代史籍进行校勘 和考证的代表作。
• 《廿二史考异》100卷,是钱大昕对历代正史进行考订 校勘的集成之作。
• 《廿二史札记》36卷,是赵翼在史学方面的代表作。以 随笔札记的形式,对历代重要的史事、典制、人物以及 史书等做了综合的考证、分析与评论。
贰 汉学的兴盛与文献学成就
二 文献学成就
小学:由附庸蔚为大国,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 专门学科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即传统语言学。
校勘、辑佚、目录、版本:由文献整理的一般 方法和手段,上升为专门的学科,即校勘学、辑佚 学、目录学、版本学。
乾嘉学者的工作,既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可供借 鉴的成果,也为我们今天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遗产 提供了便利。
钱曾《读书敏求记》4卷,开清代版本题跋目录之先河。 黄丕烈所撰各书题跋,经后人辑录为《士礼居藏书题 跋记》《荛圃藏书题识》等,成为学者了解和研究古书版本 的重要资料。
中国文献学
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典籍,二是指贤才。
2,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3,西汉刘向和刘歆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别录》和《七略》。
4,西晋之时,汲郡有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文献一般称汲冢周书。
5,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献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之《金刚经》。
6,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通典》、郑樵的《通志》和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7,清代考史三大家为钱大昕、王鸣盛和赵翼,分别著有廿二史考异、《十七史商榷》、廿二史札记等考史名著。
8,金石的“金”指青铜器;金文则指商周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
9,总集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名的著作。
10,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始自1899年,绵延整个20世纪,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1,1983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规定“文献”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则界定“文献”为“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2,秦始皇三十四年的焚书事件对先秦文献的流传产生了很大的破坏。
3,东汉晚期,经学大家郑玄遍注群经,对文献整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4,明代官方编纂了一部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类书,即永乐大典。
5,清代考据学的鼎盛时期为乾嘉时期,有惠栋为代表的吴派,戴震为代表的皖派和汪中、焦循为代表的扬州学派等。
6,近现代学者中,被称为“甲骨四大家”的是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和董作宾。
7,我国文献传抄的历史大致经历了由甲骨时代到金石时代简牍时代、缣帛时代、纸质时代再到当今电子时代。
8,古代集部文献的主要类型可分为总集和别集两大类。
9,我国古代目录分类主要有四分法和六分法,《汉书?艺文志》继承《七略》,采用的是六分法,四分法正式确立的标志是《隋书?经籍志》。
10,严复于《天演论》“译例言”中称译事有三难:信、雅、达。
第二章 中国历史文献的发展历程
五、目录学的进一步发展:王重民的目录学成就 《中国善本书提要》 《中国目录学史》
王重民(1903 ~1975), 字有三,号冷庐主人,河 北高阳县人。中国古文献 学家、目录学家、版本学 家、图书馆学教育家、敦 煌学家。
六、张元济的古籍出版事业
1、《四部丛刊》《续编》《三编》 2、《百衲本二十四史》 3、《续古逸丛书》 4、《丛书集成初编》
“纸上之材料” 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 印证
王国维(1877—1927年), 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 人。国学大师。
1、三个阶段的划分
资产阶级思想:
胡适: “假设求证法” “历史演进法” “比较研究法”
胡适(1891—1962),安徽 绩溪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之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1、三个阶段的划分
张元济(1867—1959) 号菊生,浙江海盐人。
《四部丛刊》《续编》《三编》
2、《百衲本二十四史》
3、《续古逸丛书》
4、《丛书集成初编》
七、历史文献资料的数字化
《文渊阁四库全书》及《四部丛刊》电子版 汉籍全文检索系统 一切传世文献电脑化资料库 超星数字图书馆 中国基本古籍库
——《燕大月刊》第七卷1、2合期,1930
傅斯年:“史学便是史料学”
(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 历史学家、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 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曾任北 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他 所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 东西”的原则影响深远。
三、辨伪学的突出成就:顾颉刚与古史辨派的新考据学
二、古文献领域的扩展:罗振玉、王国维对出土文 献的研究
罗振玉(1866~1940) 近代江 苏淮安人,字叔言、叔蕴,号 雪堂。
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
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一、中国古典文献学的起源与发展1. 先秦时期:古籍整理的萌芽在先秦时期,我国古籍尚处于萌芽阶段。
诸子百家争鸣,各家著作纷呈,为古典文献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当时,已有学者开始对古籍进行整理,如孔子编订《诗经》、《尚书》等。
2. 汉代:古典文献学的确立汉代是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使儒家经典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汉代学者对儒家经典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与研究,形成了以经学为核心的古典文献学体系。
3. 魏晋南北朝:文献学研究的多元化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传入,使得文献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这一时期的学者们在整理儒家经典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其他领域的古籍,如道藏、佛经等。
4. 隋唐时期:古典文献学的繁荣隋唐时期,我国古典文献学进入繁荣阶段。
唐代学者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古籍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如孔颖达的《五经正义》、颜师古的《汉书注》等。
5. 宋元明清:古典文献学的深化与发展宋元明清时期,古典文献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学者们在考据、训诂、校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朱熹的《四书集注》、王夫之的《读通鉴论》等。
同时,私家藏书和刻书业的兴起,为古典文献学的传播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为一门研究古代文献的学科,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在新时代背景下,古典文献学将继续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1)古籍版本研究:探究古籍的版本源流、刊刻年代、流传过程及版本间的差异,为学术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
(2)文献目录学:整理和编纂古籍目录,揭示古籍的分类、编目、检索和利用,为学者查找资料提供便捷。
(3)校勘学:对古籍进行校对、勘误,力求恢复古籍的原貌,确保文献的准确性。
(4)训诂学:解释古书中的字词、成语、典故,阐明古书的词义和句意,帮助后人理解古代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之传统史学
第十章第一节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历程一、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直到有了文字,历史记载方成为可能。
甲骨文和金文,是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用以记载历史的文字。
这些记载已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完整历史记载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因而可以被看作历史记载的萌芽。
负责记载的史官,则担当起草公文、记录时事、保管文书之责,也担任一些宗教活动的组织者,他们可以说是最早的史家。
《尚书》是较早且更具有官书性质的历史记载,所记都是殷、周王朝的大事。
《诗经》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包含风、稚、颂三个部分。
其中《大雅》里的一些诗篇,反映周族和周王朝某些发展阶段的传说和历史,可以视为史诗。
春秋末年,孔子以鲁国国史为基础,编撰成《春秋》一书。
《春秋》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战国时代,私人历史撰述有了大的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左传》、《国语》、《战国策》。
秦汉时期则是中国史学成长时期。
这一时期史学的显著特点是规模宏富的纪传体通史和继代史的出现。
《史记》创造了中国史学上纪传体表现形式,概括了 3 000 年历史,从而奠定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基础。
《史记》的“成一家之言”标志着史学已卓然成为一家。
班固撰《汉书》,断代为史,由此开创了皇朝史撰述的先河。
荀悦的《汉记》又创编年体断代先例刘向、刘歆父子的《别录》、《七略》,是中国目录学的开端。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得到初步发展,私家修史之风盛行,就史学门类言,除纪传、编年外,又有民族史、地方史、家史、谱谍、别传以及史论、史注等,显示出史学多途发展的盎然生机。
三、古代史学的发展与完善隋唐五代时期,统治阶级重视修史,设馆修史完善了史官制度,官修史书成绩斐然。
二十四部正史有八部成书于唐初,便是一个例证当然,设馆修史表明皇家对修史的垄断,私修之风受到抑制。
总结性著作的出现,是此期史学发展的又一个特点。
刘知几的《史通》、杜佑的《通典》为史学开辟了新路。
宋元时代,尤其是两宋,史学发达,堪称盛世。
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历史文献学是一门以历史文献及其整理研究工作为研究对象的,以复原、求真和致用为主要任务的专科文献学。
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学科基本理论、历史文献及其产生发展过程、研究和整理历史文献的方法以及中国历史文献学发展史。
他从属于历史学,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和实践性的突出特点。
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中国历史文献学面临着加强学科理论建设、实现研究手段现代化等多重任务和发展趋向。
一、文献与历史文献文献二字联成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篇》。
该篇记载:“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气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汉宋学者注疏时都把“文”释为典籍,“献”释为贤人或贤人言论。
最早以“文献”名书的是宋末元初的马端临,他写了一部贯通历代典章制度的著作,取名为《文献通考》。
在《自叙》中他解释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
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
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言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从孔子到马端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术的进步,特别是书写工具的改进与印刷术的发明和广泛运用,贤者的言谈高见很容易见诸笔端,各种口头传说和议论也逐渐通过各种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于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典籍而轻视传闻,相应地“文献”也由一个联合式的合成词逐渐向偏义复合词的方向演变。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马端临将文献的内容区分为“叙事”和“论事”两大类,并且将两者并重,对我们是有启发意义的。
白寿彝先生认为历史文献有记注和撰述之别,记注即历史记录,而撰述要有史识。
,在发现一件不经常见的文献,往往表现得相当激动,而对于历史的撰述的重要性,往往估计不足。
这是带有片面性的。
今人对“文献”的理解,,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文史学界的文献概念,如郑鹤声、郑鹤春称:“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
中国历史文献学总结
中国历史文献学总结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总结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总结一、文献、历史文献与历史文献学1、文献。
2、历史文献。
3、历史文献学。
4、学习历史文献学的意义。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总结●二、常用文史工具书介绍●1、概念:比较完备地汇集某一方面的知识、资料、事实,按照特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供读者检索查考的图书。
也就是专供人查阅、寻求答案的书,而不是供系统阅读的书。
● 2、工具书的种类古今中外,工具书类型很多,划分方法也不尽相同,一般认为工具书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类书、政书、书目、索引、年鉴、手册、表谱、图录等。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总结3、工具书的功用(1)解疑答难。
(2)提供资料线索。
(3)指引读书门径。
(4)提供学术信息和各科知识。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总结●三、文献载体变化与历史文献学发展的阶段特征●●1、历史文献的载体及其演变刻铸型(甲骨、金石),书写型(简牍、缣帛),书写兼印刷型(纸张),感应型(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
历史文献的载体以书写兼印刷型的纸张为主。
2、我国历史文献学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特征我国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即简策时期、纸写本时期、雕版印刷时期。
每个时期的历史文献学都有各自的特点。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总结●四、文献的体例和体式● 1、文献的体例●(1)书名与作者。
(2)古书的篇题与序传。
(3)古书的附益。
(4)古书的篇与卷●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总结● 2、文献的体式●(1)简策体式。
●(2)卷轴体式。
●(3)折叠体式。
●(4)册页体式。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总结●线装书:中国用线装订书籍,大约在唐末五代即已出现,盛行于明代中期以后。
明清时代的线装书,往往一书分装数册,为防止损坏,有时外加硬纸布面的书函(书套),或上下夹以木版,用带子扎紧,以便收藏。
线装书成为古书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装帧体式。
现代新印古籍,还有采用线装的,而且被认为是一种典雅的装帧体式。
中国历史文献学发展的过程
中国历史文献学发展的过程中国历史文献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献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文献资料,如古代历史文书、史籍、古代科技文献等。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文献学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先秦时期。
在这个时期,由于文字的出现,人们开始使用文字来纪录历史事件和传播知识。
先秦时期的历史学家如司马迁、左丘明等人开创了史学的先河,他们撰写了众多的史书和史传,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献资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文献学逐渐得到发展。
汉代时期,历史学家班固编纂了《汉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完整的官修史书,对后世的历史记载影响深远。
魏晋时期的贾逵、范晔等人则进一步系统总结了古代文献的分类和整理方法,形成了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初步的理论体系。
到了唐代,中国历史文献学进一步发展。
唐代历史学家刘知几在他的《史通》一书中,提出了文献整理的方法和原则,为后世的历史学研究提供了指导。
唐代的《旧唐书》、《新唐书》编纂收纳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为后世的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宋代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一个高峰时期。
宋代的历史学家司马光开创了历代史学家编纂的先河,他主编了《资治通鉴》这部集历史纪事于一书的巨著,成为中国历史文献学的经典之作。
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时,采用了全面的历史文献资料并注重真实性,使得这部史书成为后世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参考。
明清时期,中国历史文献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明代史学家蒲松龄、黄宗羲、郑南金等人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他们的研究成果对后世的历史学研究有着重要影响。
清代史学家傅山、程大位等人则进一步完善了文献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观点,为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近现代以来,随着历史学的不断发展,中国历史文献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建国后的中国历史学家如罗振玉、金农等人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深化了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认识,丰富了历史文献学的理论和方法。
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的发展
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的发展苗伟一、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先秦、秦汉时期,是它的产生阶段;从春秋、战国之际到秦汉时期,中国古代史学理论逐步产生了。
其标志是《春秋》、《左传》和《史记》等书所反映出来的对于史学的认识。
从《春秋》和《左传》来看,它们的作者已经有了明确的史学意识;从《史记》来看,它更是突出地反映了司马迁的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
这可以看作是古代史学理论产生阶段的主要特点。
第二个阶段,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它的形成阶段;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在马、班所奠定的基础上,中国史学有了更大的发展。
这时期的史学理论,已不限于提出来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新的探讨,而且提出了系统的史学批评理论。
这是古代史学理论的形成时期。
南朝梁人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篇、唐初政治家关于史学的言论。
《晋书》卷八二有关史家的传记、《隋书?经籍志》史部诸序等,都是反映这个时期史学理论发展的重要文献。
尤其是刘知几的《史通》,提出了系统的史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论,标志着古代史学理论的形成,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里程碑。
第三个阶段,是宋元时期,是它的发展阶段;五代辽宋西夏金元时期,中国古代史学有了更大的发展。
通史、民族史、当代史、历史文献学等方面,在这时期都取得了许多新成果。
史学批评在相当广泛的范围里进一步展开,史学理论在不少问题的认识上更加深入,在表现形式上亦更加丰富了。
这几个方面表明,中国古代史学理论进入了它的发展阶段。
第四个阶段,是明清(1840年以前)时期,是它的终结阶段。
中国史学发展到明清时期,有两个极明显的特点,一是越来越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性,二是出现了批判、总结的趋势,同时也萌生着嬗变的迹象。
史学理论的发展,也不能脱离这两个特点,而后一个特点表现得更突出。
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终结阶段,其特征便是批判、总结和嬗变。
明后期的王世贞、王圻、李贽,明清之际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清前期的王鸣盛、赵翼、钱大昕、崔述、章学诚、阮元、龚自珍等,在史学理论方面,各有不同的成就和贡献。
中国古代的史学体系与文献整理
中国古代的史学体系与文献整理中国古代的史学体系与文献整理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不仅为我们了解先人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更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古代,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包括了历史学、地理学、人物传记学、政治学等多个分支学科。
古代的文献整理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涉及到了文字、考据、翻译等诸多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的史学体系与文献整理的发展历程及其贡献。
一、史学体系的发展早在周朝,就已经有了一些关于历史的记载,但是这些记载更多的是为了纪念祖先、记述祭祀程序等目的,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记载。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国家的分裂和战乱,许多政治家和学者开始将历史当做研究的对象,并逐渐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史学思想。
比如,“史记”作者司马迁强调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主张用谨慎的态度对待历史。
“春秋公羊传”和“左传”则强调从政治、法律、社会等多个角度全面细致地了解历史。
这些思想对后来的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使中国史学走向了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发展道路。
东汉时期,《史记》之后,陆续出现了《汉书》、《三国志》、《晋书》、《南北史》等一系列史书,形成了我国史学体系的初步框架。
这些史书在客观地记录历史的基础上,也为后来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唐代是我国史学的繁荣期,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史学家和历史学家,如魏徵、杜佑、韩愈、刘知几等。
他们以全面精准的史书和史论,推动了史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地理志和方志,对于地理、经济、民俗的了解提供了很多资料。
到了宋朝,史学研究进一步深化,产生了许多开创性的思想和成果。
如宋恭帝年间编定的《资治通鉴》,整理了我国自夏至南宋前425年的历史,基本上奠定了我国历史整理的标准。
此外,宋代还出现了《太祖实录》、《太宗实录》等重要的史书,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反映了宋朝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发展。
明清时期,尤其是明朝,中国的史学研究进入了巅峰时期。
中国历史文献学知识点总结
中国历史文献学知识点总结一、文献学的基本概念文献学是研究古代文献的学科,它包括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和编辑等内容。
文献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古代的书籍、碑文、简牍等史料,通过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二、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发展源远流长,早在古代就有人对古代文献进行了整理和研究。
比如《尚书》就是我国最早的文献学作品之一,它对周代的历史、制度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记载。
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文献学也不断得到发展,唐代的《新唐书》、宋代的《宋史》和明代的《明史》等作品,都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代表作品。
三、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主要内容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和编辑等方面。
其中,文献的收集是文献学研究的第一步,通过广泛的搜集古代文献,可以为后续的整理和研究工作提供充足的史料。
文献的整理是文献学研究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古代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和编目,可以使研究者更好地了解文献的内容和特点。
文献的研究是文献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可以为后人对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提供重要的参考。
文献的编辑是文献学研究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整理、修订和校对,可以使古代文献更加全面、准确。
四、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主要方法中国历史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考古学、史志学、碑学、考证学等方法。
其中,考古学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通过考古发掘,可以为文献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实物依据。
史志学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对古代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可以为后人了解古代历史提供重要的参考。
碑学是研究碑文的学科,通过对碑文的整理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考证学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考证,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五、中国历史文献学的重要成就中国历史文献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多重要成就,比如《尚书》、《新唐书》、《宋史》和《明史》等作品,都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的重要成就。
历史文献学
中國歷史文獻學绪论一、“文献”与“历史文献学”1、“文献”概念的起源、定义及其内涵的变化“文献”起源: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论语·八佾》按:文指文章;献指贤(贤才),谓博学多闻、娴熟掌故之人,约相当于今日之谓“活字典”。
司马迁也将书面材料和口头材料同视为“文献”。
他著《史记》一方面广泛阅读“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即国家藏书),一方面游历“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文献”由“典籍与贤才”到专指“典籍”“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
凡论事,则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正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
现代定义:文献是记载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不仅包括用文字表述的具有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图书资料,而且还包括博物馆、声像馆及家庭私人收藏的一切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载体。
2、“历史文献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发展趋向历史文献学:历史文献学是对文献的产生发展、表现方式、流传情况以及对文献的内容类别、整理利用乃至文献数据化进行探讨和研究,并阐述其发展规律、总结其实践经验,进而加以理论说明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研究对象:历史文献在书写、编纂、著录、印刻、流传过程中的文本形式。
历史文献,指1919年以前产生的文献,基本以文言文和繁体书写的文献。
发展趋向:1980s以来,历史文献学出现一些新的趋向,分支文献学和专科文献学受到重视,如文学文献学、文学批评文献学、文献目录学等。
二、历史文献学的知识范围与功用1、历史文献学的主要范围:目录、版本和校勘为传统文献学的三大主要内容。
目录:按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
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文献出版和收藏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的工具。
中国历史文献学最新课件第18课近现代:历史文献学的变革时期(二)
1923年2月,他提出了关于古史考证的著名假说——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
肆 辨伪学的新发展与古史辨派的出现
二 顾颉刚与古史辨派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包括三层含义:
肆 辨伪学的新发展与古史辨派的出现
二 顾颉刚与古史辨派
1923年顾颉刚提出了考辨古史的四项标准:
第一,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 第二,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 第三,打破古史人化的观念。 第四,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
这四项标准不仅补充了之前的层累说,而且极 大地冲击了传统固有观念,对现代史学发展起到了 积极的作用。
在这场长期的争论中,顾颉刚不断收集辩论的论文出版, 《古史辨》7大册基本囊括了古史辨派及其反对派的主要观点, 堪称中国现代史学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学术资料集。
伍 印刷技术的进步与古籍出版的兴盛
一 西式印刷技术的引进 二 张元济与古籍出版事业的发展
伍 印刷技术的进步与古籍出版的兴盛
一 西式印刷技术的引进
1816年在爪哇筹建印刷厂, 成 立 巴 达 维 亚 印 刷 所 。 1843年迁往上海,改名墨海书馆,聘请中国学者王韬、 李善兰等人翻译西学书籍并铅印出版。此后铅字印刷技 术逐渐运用在中国报刊、书籍等各类出版物中。
伍 印刷技术的进步与古籍出版的兴盛
➢ 石印技术
石印法(Lithography)是另一种曾被广泛运用于中国 古籍出版的印刷技术,1796年由奥匈帝国的施内费尔特 (Aloys Senefelder)发明。石印技术系利用油和水不相调 和的原理,用石材制版印刷书本。
肆 辨伪学的新发展与古史辨派的出现
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历程
欧阳修 对儒家经典 (P111) 朱熹 《古文尚书》诸篇(P115)
今文多艰涩,而古文反平易,伏生背文暗诵,乃偏得其所难; 安国考定于蝌蚪古书错乱磨灭之际,反得其所易,则有不可解者。
2、辨伪之学的精密
专书辨伪
梅鷟zhuó:《尚书考异》、《尚书谱》
辨伪理论的进步 :
胡应麟:《四部正讹》 祁承爜:《澹生堂藏书约》
四、文献范围的扩展
1、类书的勃兴(教材100-102页)
• 概念: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资料,随类相从而加以编排,以便于寻 检、征引的一种的工具书。 早期的类书:《皇览》 。
• 历代主要类书(唐)
欧阳洵 《艺文类聚》 100卷
许敬宗 《文馆词林》 1000卷
徐坚 《初学记》
从1400多种古籍中分类摘录,分岁时、政治、 产业等48部。
◆将校勘记独立汇编成书。——校勘学朝着独立的方向发展。 ◆“校勘”与小学互动——推广了小学成果。 ◆成立专门机构——三馆(昭文馆、集贤院、史馆)秘阁,保证质量。 ◆校勘与印刻紧密结合。
◆与目录学相辅相成——校勘须搜异本建立目录。 ◆对校勘人员的赏罚严明。
◆注重校勘当代之书,等。
二、校勘之学的日趋成熟
全书上起萧梁,下迄唐五代,选录作家近2200人,文 章近2万篇,十分之九为唐代作品。
分31门,1104门。将历代事迹,自上古至五代,分门 顺序排列。所采以正史为主,间取经、子,引文多整 章整节,对宋以前史辑的校勘工作有较高价值。
一名《群书考索》共分46门,所引经史百家之书,都 附有辑书人的断语。
为报考博学鸿词科提供指南的书。分天文、地理、官 制、食货等21门采用《实录》和《国史日历》,有较 高的史料价值。
• 栏格版式
中国历史文献学发展简史
中国历史文献学发展简史中国历史文献学是一门研究中国历史文献的学科,其发展历程源远流长。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历史文献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包括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近现代时期。
1.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初创时期。
此时的文化典籍和文献学思想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甲骨文、金文等古代文字的发现和解读,为后人研究古代历史文献提供了重要线索。
此外,诸子百家的兴起也为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2.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历史文献学的早期发展阶段。
此时的历史文献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文化典籍和文献学思想更加丰富。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进行文字统一工作,促进了历史文献的传播和保存。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主导,同时也促进了其他学派的发展和繁荣。
3.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历史文献学的成熟阶段。
此时的历史文献学思想更加深刻,文化典籍和文献学体系基本形成。
佛经的传入和道教的发展,也为历史文献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和特色。
此时的历史文献不仅包括官修正史和私家著述,还包括大量的碑铭、简牍等考古资料。
4.隋唐五代时期隋唐五代时期是历史文献学的鼎盛阶段。
此时的历史文献学思想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典籍和文献学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唐代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修史工作,建立了庞大的史官队伍,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献。
同时,隋唐五代时期也是文化交流的繁荣时期,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进一步丰富了历史文献的内容。
5.宋元时期宋元时期是历史文献学的继续发展阶段。
此时的历史文献学思想更加深刻,文化典籍和文献学体系更加完善。
宋代开始出现活字印刷术,使得书籍的传播更加便捷,推动了历史文献的普及和流通。
元代则注重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历史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为后世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资料来源。
6.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历史文献学的稳定发展阶段。
中国历史文献学发展的过程
中国历史文献学发展一:先秦两汉:中国历史文献学的成立时期先秦时期的文献整理工作:•一、孔子整理六经•二、《论语》的编撰整理•三、《韩非子》的编撰•四、《春秋》三传司马迁对历史文献学的贡献:•一、深入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
•二、“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
•三、对历史文献的注释。
•四、“疑者阙焉”。
二:魏晋南北朝隋唐:中国历史文献学的成长时期1:图书四部分类法的确立2:唐朝官修《隋书·经籍志》三:两宋元明:中国历史文献学的繁荣时期1:北宋馆阁校勘的空前发展•将校勘记独立汇编成书。
•建立专门机构进行校勘。
•校勘与刻印紧密结合。
•政府校勘与目录学相辅相成。
•对校勘人员赏罚严明。
•注重校当代之书。
2:宋代类书的编纂历史上较为著名的类书有唐代的《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宋代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等。
其中以《永乐大典》规模最宏大,辑录书籍数量最多。
3:郑樵《通志》•《通志》为一部巨著,《通志》当今称其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中国通史。
他突破前人所用的文献分类方法,力图全面、系统地反映当时的文献存亡情况,超越了前人,取得很大成就。
4:方志体例的确立和方志学的形成宋代方志编修走向成熟,方志体例逐渐完善并趋于定型,新兴的方志学也逐渐形成。
地方志的读法地方志的体例与分类地方志的史料价值5永乐大典》的编纂及其价值•《永乐大典》的规模更是西方同时代的典籍所望尘莫及的。
四:清:中国历史文献学的鼎盛时期1:《四库全书总目》2:清代校勘学的繁荣❖特点:❖一是成就大,整理校勘了一大批古籍。
❖二是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校勘学家,且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三是总结了许多优秀的校勘经验,提出了一系列的校勘学理论观点。
3:清代的考史、补志成就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赵翼:《二十二史札记》五:近现代: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变革时期1:罗振玉、王国维对出土文献的研究2:“新考据学”的兴起❖王国维治学陈寅恪治学陈垣对于历史文献学的贡献3:顾颉刚与古史辨派顾颉刚在其研究中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认为时代越后传说的古史期越长。
中国古典文献学
切印刷型与非印刷型的出版物,诸如图书、期刊、报纸与特种文献。
中国古典文献,一般是指记录中国“五四”运动以前各种知识信息的印刷品与非印刷品。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研究我国古代文献及有关的文献工作的一门学科,主要涉及文献阅读、整理、研究和利用。
1.古代无文献学,称校雠学。
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群书,广集诸本,施以校雠,编定目类,撰写叙录,开创了独特的学术门类。
校:本义是犯人带的木枷。
引申为比堪核对。
雠: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校雠。
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郑樵《通志·校雠略》、章学诚《校雠通义》均沿用了校雠之名。
2.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中文世界第一部以文献学命名的著作:“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
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发展概况:一、先秦至两汉●商代:甲骨文。
已经发掘出10多万片,而且是有意识地集中存放的。
●西周●春秋战国:教育、学术向民间转移,文献也自然而然流向民间。
有了文章典籍,就会有私学。
孔子、邓析、少正卯等人纷纷创办私学。
孔子整理“六经”的传说;诸子百家对前代文献的传播与解释。
●●略》记载,当时共搜集整理书籍“三十八种六百三家一万三千二百一十九卷”。
司马迁著《史记》收集整理了大量文献。
东汉郑玄对经书进行大规模注释。
平息了今古文之争。
东汉刊刻《熹平石经》,也是文献传播的一件大事。
二、魏晋至唐五代图书搜集编制目录魏国:郑默《中经》西晋:荀勖、张华《中经新簿》,分四部,载书29945卷。
南朝宋:王俭《目录》,载书15704卷。
南朝齐:王亮、谢朏《四部目录》,载书18010卷。
隋初,搜集书籍三万余卷。
开元时期,有藏书五万余卷。
(毋煚《古今书录》)《新唐书》将唐代藏书和唐人著书合在一起,共79221卷。
四、明清及近代编纂工作:●《永乐大典》。
明成祖永乐初年(1403)由解缙等奉诏编纂《永乐大典》共计22877卷,3.7亿文字,收录大量古书之片断或全文。
《中国古文献学史》笔记(转自博客)
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笔记绪论1. 古文献学定义:有关古代文献典籍整理和研究的学问。
2.古文献学学科特点:①综合性的边缘学科②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③成熟的学科3.古文献学史特点:①源远流长、延绵不断②经学史是古文献学史的中心③基本倾向上分两派:考据学派、义理学派④经籍成果最多,其次是史籍、子书,集部书整理最差。
4.古文献学史脉络:先秦是初创时期;两汉是成熟时期,既有以义理为主的经今文学派,又有以考据为主的经古文学派;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承汉朝古文学考据之余绪,南方受玄学影响较大,出现义疏之学,喜谈义理,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并且由于语言文字的发展,出现了知今昧古、以今类古的倾向;隋唐集南北朝之大成,使南北分立的古文献学得到统一。
唐疏在形式上是南朝义疏之学的继承,实际内容却以考据为主。
史注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脉相承,均以考据为主。
隋唐时期古文献学的特点是因循、集成,而较少开创;宋元明疑辩思潮兴起,以理学为代表的义理之学为主,同时考据学也在不断发展;清代集前代考据学之大成,形成以小学为中心的一代朴学,虽亦有汉宋之争,但宋学在学术上始终未成气候。
近代开始之际,今文学虽又一度兴起,但整个近代仍承考据学传统,古文学一直是占优势的。
综观整个古文献學史,汉唐宋清是四个重要时期。
汉学(以古文学的考据传统为代表)和宋学(以义理之学为代表)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传统。
而清朝是个集大成的时期,他尤其是考据学发展的高峰,给我们留下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第一章先秦第一节夏商周时代1.最早的文献:甲骨文献。
2.有史记载的最早到一个知名的校雠家:宋国大夫正考父。
第二节孔子1.孔子与六经2.观点方法:①多闻阙疑,择善而从,无徵不信②崇尚平实,排斥虚妄③为我所用,开儒家穿凿附会之先河第三节孔子后学1.四门十哲: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
2.子夏是孔子后学整理传授古文献成绩最著的一个。
3.孟子的观点方法:①在理解、训释方面反对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主张以意逆志。
论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
论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作者简介:曹丽媛(1989.6-),女,汉族,河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453007)摘要: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有自身发展的历史,中国古典文献学源远流长,主要分为四个发展时期,先秦两汉古典文献学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古典文献学时期,宋辽金元古典文献学时期以及明清及近代古典文献学时期。
关键词:先秦两汉;魏晋;宋辽金元;明清中图分类号:z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2-0000-01文字的出现是文字产生的前提,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代和商代,古典文献学的历史也开始于这一时期,《三坟》,《五典》,《八索》,《久丘》,是传说中最古老的典籍,《易经》《诗经》《尚书》则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传世文献,商代和西周时期,文献典籍多集中在官府,有专门的官吏掌管,其中最主要的是史官,史官负责典籍的记载,保管和管理,中国上古时期史官文化相当发达,中国古典文献学与古史学自古以来就有密切关系,中国有史以来最早一位有名有姓的文献学家可能是周宣王时的宋国大夫,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学在官府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儒学创始人孔子因兴办私学开创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新纪元,他同事还在古典文献学的整理工作上做出了开拓性的历史贡献,孔子在古典文献学上的功绩和影响通过他的弟子们的努力发扬光大,六艺即六经,所谓身通六艺者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六经的整理者与传授者,孔子教学科目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门,其中文学一门与文献学关联很大,除了可能个字为代表的儒学家,先秦诸子与古典文献学的关系都比较密切,诸子思想一大特点是借古说今,充分利用古代思想资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文献的引用是很普遍的,,墨子就经常引用诗书,并多次提到文献的载体形式,荀子主张法后王的地响方法就是抬高礼仪而降低诗书,,在中国古典文献学史上,荀子和韩非子是七十子之后汉儒之前的重要环节,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对先秦诸子的批判总结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了荀子和庄子,而对老子一书的注解,可以看做是中国最早的诸子注释之作,形象的支出了古书讹误的一种原因,同时也批判了解释着穿凿附会,成为古典文献学史上的经典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历史文献学是一门以历史文献及其整理研究工作为研究对象的,以复原、求真和致用为主要任务的专科文献学。
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学科基本理论、历史文献及其产生发展过程、研究和整理历史文献的方法以及中国历史文献学发展史。
他从属于历史学,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和实践性的突出特点。
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中国历史文献学面临着加强学科理论建设、实现研究手段现代化等多重任务和发展趋向。
一、文献与历史文献文献二字联成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篇》。
该篇记载:“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气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汉宋学者注疏时都把“文”释为典籍,“献”释为贤人或贤人言论。
最早以“文献”名书的是宋末元初的马端临,他写了一部贯通历代典章制度的著作,取名为《文献通考》。
在《自叙》中他解释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
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
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言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从孔子到马端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术的进步,特别是书写工具的改进与印刷术的发明和广泛运用,贤者的言谈高见很容易见诸笔端,各种口头传说和议论也逐渐通过各种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于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典籍而轻视传闻,相应地“文献”也由一个联合式的合成词逐渐向偏义复合词的方向演变。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马端临将文献的内容区分为“叙事”和“论事”两大类,并且将两者并重,对我们是有启发意义的。
白寿彝先生认为历史文献有记注和撰述之别,记注即历史记录,而撰述要有史识。
,在发现一件不经常见的文献,往往表现得相当激动,而对于历史的撰述的重要性,往往估计不足。
这是带有片面性的。
今人对“文献”的理解,,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文史学界的文献概念,如郑鹤声、郑鹤春称:“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
”王欣夫认为:“文献指一切历史性的材料。
张舜徽先生认为:“‘文献’既是一个旧名词,自有它原来的含义和范围。
我们今天既要借用这一名词,便不应抛弃它的含义而填入别的内容。
近人却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绘画,概称为历史文献,这便推广了它的含义和范围,和‘文献’二字的原意是不相符合的。
当然,古代实物上载有文字的,如龟甲、金石上面的刻辞,竹简缯帛上面的文字,便是古代的书籍,是研究、整理历史文献的重要内容,必须加以重视。
至于地下发现了远古人类的头盖骨或牙齿,那是古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在某一墓葬中出土了大批没有文字的陶器、铜器、漆器等实物,有必要考明其形制、时代和手工艺的发展情况,那是古器物学的研究范围。
这些都是考古学家的职志,和文献学自然是有区别的”。
这种意见是十分中肯的,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文献”的含义和范围。
白寿彝认为中国历史文献学的研究范围可包括如下4个部分:(一)理论的部分,主要研究历史和历史文献,历史学和历史文献学,历史文献作为史料的局限性,历史文献的多重性,历史文献和有关的学科等问题;(二)历史的部分,主要是研究史文献的发展过程;(三)分类学的部分,主要是研究历史文献分类的问题;(四)应用的部分,并认为这可以包含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辑佚学和辨伪学等。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内容是中国历史文献和历史文献整理。
关于前者,我讨论了历史文献的范围、内容、体裁、取材、价值、数量,以及不同载体形式和少数民族的历史文献。
关于后者,我讨论了其发展过程、理论思想与方法、及历代整理历史文献的成就。
二、历史文献学的发展中国古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
为了继承宝贵的文化遗产,历朝历代都对古籍文献进行了深入的整理。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思想文化焕然一新。
由于白话文的兴起,文字、语言、文体发生了巨大变化。
自1911 年至今的百年间,中国学术界和文化界开展的古籍整理运动,是一场在文字语言、整理手段乃至刊印方式都绝然有别于古人的、史无前例的学术文化运动。
古籍整理的实践又催生了古文献学学科。
二者互相影响,相得益彰,其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理应得到条理和总结。
(一)民国时期:古籍整理与历史文献学研究的初兴1919 年,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提出了“整理国故”的口号。
之后又系统阐述了“整理国故”的范围与方法,“第一,用历史的眼光来扩大国学研究的范围。
第二,用系统的整理来部勒国学研究的资料。
第三,用比较的研究来帮助国学的材料的整理与解释”。
整理国故的兴起是民国时期古籍整理事业发展的学术诱因。
除此之外,现代印刷技术的引进与使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技术因素。
这一时期的古籍整理主要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传世文献的整理,以《四部丛刊》,《四部备要》和《丛书集成》的成就最高。
《四部丛刊》是商务印书馆于1920 年至1922 年出版的大型古籍丛书,收录古籍323 种,8548 卷。
二是出土文献的整理。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殷墟甲骨、敦煌文书、西北木简和内阁大档相继发现。
“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
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之新潮流。
出土文献资料的整理则是开展新研究的基础工作。
因此,民国年间诞生了一批相关的整理著作。
如敦煌学方面,罗振玉、王国维编辑出版的《敦煌石室遗书》、《敦煌石室真迹录》等,收录了200 余部敦煌遗书。
陈垣对京师图书馆所藏敦煌文献进行编目整理,编成《敦煌劫余录》。
三是域外汉籍的搜访。
民国时期的域外汉籍搜访集中于日本、欧美等地。
较有代表性的如董康在日本对古抄本、宋元本的搜求,孙楷第、王古鲁对古典戏曲小说的访求。
在欧美,则有王重民、郑振铎等人对敦煌经卷、善本古籍的探访。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域外汉籍的搜访大抵是以经眼过目为主要任务的。
这也为当今大规模的搜访域外汉籍提供了线索,指明了方向。
百衲本精选最佳版本,补配善本,同时加以必要的汇校,形成了注重实用性与普及性的特点。
在这一点上,最重要的实践即编制索引和古籍的标点断句。
索引的编制,方便资料查询,有利于学术的发展,是采用科学方法研治中国古籍中最切实用的手段。
使之符合时人的阅读习惯,扩大了古籍的受众面,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弘扬。
民国时期的古籍整理受益于、当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在推动学术发展的同时,也在古籍文献的普及传播上做出了新的探索。
在民国时期古籍整理事业初兴的促进下,古文献学学科也迎来了初创的机遇。
首先,第一次提出了文献学学科的概念。
郑鹤声、郑鹤春于1930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文献学概要》一书,是首部以文献学命名的学术专著。
书中提到“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 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
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
初步阐释了文献学的学科概念,论述了文献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与内容。
全书介绍文献学的基本知识。
在此基础上,文献学各分支学科得到了初步发展。
中国古代对古籍文献进行了长期反复的整理,遗留下来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
民国时期,学者们对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形成了各分支学科的基本规模,为文献学学科的正式确立开展了很多建基性的工作。
在这方面贡献最大的是陈垣,其所著《二十史朔闰表》是历史年代学的扛鼎之作。
二、新中国前三十年:古籍整理与历史文献学研究的渐进1949 年10 月,新中国成立,古籍整理事业也随之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古籍整理事业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相继推出标点本《资治通鉴》,标点本四大名著等。
1958 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成立了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
古籍整理事业得到统一部署和安排,其目的性、系统性大大增强。
新中国前三十年古籍整理所取得的成就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古籍的整理标点,成果显著,包括了“二十四史”及《清史稿》、《资治通鉴》和一批古典小说。
1951 年,七十回本《水浒》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出版,之后《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相继整理问世,“标志着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起步”。
二是出版影印了大批大型古籍。
其中既包括有《全唐诗》、《全宋词》、《全元散曲》等文学总集,又有《册府元龟》、《太平御览》等大型类书。
三是在古籍的普及和推广上做出了初步探索,出版了《史记选》、《汉书选》等多种古籍的节选本。
由于注解详细明了,便于中等文化程度以上读者的阅读,在普及古代经典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就整理标点古籍的具体程式而言,在整理出版《资治通鉴》及“二十四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点校古籍的方法和范式,并为后人所遵循。
三、改革开放以来:走向繁荣的古迹整理事业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
第一,启动了一批大型古籍整理项目。
较有代表性的如“七全一海”大型断代诗文总集的编纂,包括《全唐五代诗》、《全宋文》、《全宋诗》、《全元文》、《全元戏曲》、《全明文》、《全明诗》、《清文海》。
经过多年的努力,八部大型总集绝大部分顺利完成并出版。
第二,对专题文献的整理。
在规划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古籍整理的目的性、系统性日趋明确,整理出版了一批专题性很强的古籍。
以《四库全书》为例,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7 - 1989 年推出影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2004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文津阁《四库全书》,文澜阁《四库全书》也于2006年在杭州出版。
第三,古籍名著的今译成为热点。
古籍今译,一方面是对古籍文献的系统整理,另一方面也承担着以现代语言文字代替古代语言文字的重任。
近些年陆续出版了《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中国历代名著选译丛书》等,即便如卷帙浩繁、古奥难懂的二十四史和十三经等古代学术经典,也有《二十四史全译》、《十三经译注》一类的译作问世。
古籍今译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因为其中涉及古代汉语、古代典章制度、文化常识等内容,整理难度极高,这也对古籍整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古籍今译仍将成为古籍整理的热点和焦点所在。
第四,出土文献的整理蔚然成风。
出土文献作为传世古籍的有力补充,对学术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具体来说,甲骨学方面的《甲骨文合集》已于1982 年出版,是集大成性质的资料汇编,为今后学术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第五,对域外汉籍大规模的搜访。
域外汉籍的搜访始自晚清民国年间,前辈学人筚路蓝缕,为大规模的海外访书指明了方向,有首创之功。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域外汉籍的搜访大规模启动,其整理的成果主要体现为书目编制和影印出版。
比较有代表性的书目包括了《日藏汉籍善本书录》、《朝鲜时代书目丛刊》、《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藏汉籍善本书目提要》、《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中文古籍善本书志》等,影印出版了《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汇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