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养猪业的发展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养猪业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美国养猪业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张树敏1,成体鸽2(1.吉林省农科院,吉林长春136100;2.吉林省稷丰种猪场,吉林公主岭136109)前言:2008年3月27日—4月15日由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组织的种猪采购代表团一行4人对美国的4个州养猪业进行了考察,先后走访了8个种猪场、1个商品猪场和1个屠宰厂,拜访了伊利诺斯(Ill i n oi s)大学农业、消费学和环境科学院的院长罗伯特伊司特教授和俄亥俄大学,对美国玉米带养猪进行了深入的考察,由于挑选种猪能够深入到猪舍中,因此对美国种猪产业有着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美国;养猪业;启示1美国当前的养猪业概况1.1存栏量美国是世界养猪生产大国,生猪存栏数和猪肉产量都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
年销往其他国家的猪肉和种猪都居世界领先水平,美国年出栏的商品猪在1亿头左右,生猪存栏6050万头。
猪的存栏数变化在3%左右时即会使价格发生很大的变化,今年美国的猪价是近10年来的新低,养猪户度日艰难。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美国猪价的低迷?美国的养猪户及政府又是如何应对产业危机的?美国猪价已经持续低迷5~6个月,每天屠宰生猪的数量由原来的192万头增加到当前的210万~220万头。
据分析,除了原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外,猪源增多是猪价下跌的重要原因。
全球粮食价格、能源价格持续上涨,让美国的养猪农户入不敷出。
据美国饲料工业协会(A FIA)最近的饲料工业形势报告中指出,饲料涨价主要是因为畜禽饲料生产和替代燃料生产之间竞争玉米和油料作物,造成玉米价格上升,将成为新的“正常”价格。
2007-2008年度美国种植的玉米将有27%用于乙醇生产,饲料工业生产成本上涨的势头才刚刚开始。
据美国食品与燃料平衡联盟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内容指出,因饲料成本增加,2008年养猪投入成本将增加29亿美元(平均每头猪38美元)。
雪上加霜的是,养猪看似有利可图,在过去5年间农户普遍增加存栏量,造成美国猪肉市场供过于求。
美国发展养猪生产的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到 , 防控 猪 病和 提高 生产 水平 , 为 目前
成 为流感病毒 的放 大器 , 而使流感成 从
谈 ,参加 了 2 0 0 9年度 的全 美猪病 控制 美国几 乎所 有规 模较 大 的猪场 在工 艺 为了人畜共 患病 。临床 医学表 明 , 患 人 大会 , 了解 到 了美 国发展 养猪生产 的经 验和相关做法 , 受益匪浅 ,用 了分胎 次饲 禽流 感时都 有人 与禽类接触 的病史。值 养、 多点式养猪 、 高架 漏缝地板 、 猪舍 内 得幸 运的是 , 目前仍 无证 据表 明人的流
美 国专 家在 确诊 病 原 时 , 环境的自动控制及 自动供水供料等新 感来自猪流感。虽然如此, 猪场还是要
验室 ,是 美国最大 的猪病 诊断 实验 室 , 相 比之下 , 目前 我国猪病 多呈继发 或 我 国台湾 省均 曾报 道 了猪 场 发生 了人 在 混合 感染 的严 重情况下 , 我们 常常可 以 将 流感传 染给猪的情 况, 能引起养猪 望
份抗体 、O 1 0万个 P CR检 测。病料都是 看 到 ,许 多兽 医 专家 在猪 场诊 断猪 病 人 的重视 。
20 0 9年 9月 1 9日上 午 , 明尼苏 在 达大学兽医学 院的猪病 实验 室 , 三位美
20 0 9年度 的全 美猪 病控 制大会 对 次 大会并 聆 听 了美 国有关 专 家的学 术 猪流感 非常重视 , 门用 了半天时间介 专 报告 , 了解到 美国在猪病控 制 方面 的新
. o100 3 N .21 『 I ,
配 以良好 的环 境条件 , 门饲 养掉 队的 专
小 仔 猪 , 果 也 不错 。 效
() 1 将后 备母猪隔 离饲养 2 O天左 1 右 , 耳病在 后备 母猪群 中就会 得到 净 蓝
美国畜禽养殖养分管理计划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综合养分管理计划对我国种养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目录一、美国综合养分管理计划 (2)二、适用对象及原理 (4)三、主要内容 (5)四、综合养分管理的成效与作用 (8)五、CNMP实施要求 (10)(一)项目申请和实施步骤 (10)(二)申请农场综合养分管理CNMP计划的主要材料 (11)(三)CNMP认证师或机构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取得资格 (12)(四)CNMP计划的投资与资金来源 (13)六、美国CNMP计划对我国现代种养业协调发展的启示 (13)七、参考资料 (17)(一)CNMP计划的通用手册 (17)(二)其他资料 (17)2013年9月15日-18日,由发展计划司组织的赴美农业培训团在爱荷华州考察。
在Select Farm养猪场和Bill Couser 肉牛场参观座谈时,农场主都提到一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养分管理计划(Comprehensive Nutrient ManagementPlan,CNMP)。
据了解,1999年以来,美国联邦农业部USDA 和环保总署EPA联合推广针对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场(Concentrated Animal Feeding Operations,CAFO)的综合养分管理计划,在养殖场许可经营的基础上,要求规模化养殖场通过实施综合管理计划,将粪污作为养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肥、减少水土流失,实现种养业协调发展。
Select Farm 实施该计划后,从2009年到2012年,该农场碳排放量减少35%,节水41%,每年农田的化肥支出减少了$75/英亩。
Bill Couser介绍,他的农场单位产量能耗降低60%,CO2排放量减少30%,土地利用强度降低20%,水土流失只有当地平均水平的5%,已经全面实现了爱荷华州提出减排10%的要求。
据州农业厅厅长Bill Northey介绍,2012年,爱荷华州将养分管理覆盖到全州,结果2500万美元的补助资金在2周之内就被广大农场主申请一空。
美国养猪产业整合对我国养猪业的启示
为4 3 . 1 %。其 中 , 爱 荷华 州 是 大农 业 区, 肉猪产 量 长 久 以来 为 各 州 之冠 , 每 年 出栏 量 约为 2 0 0 0 万头 , 占全美 的 比例 为 2 9 . 4 % 。这 两 个 州 的养 猪
在美 国普遍存在 , 仅有少部分是社会 养殖 。合 作社 是 一种 类似 的形 式 , 爱
荷华 州 的 K E Y合 作 社本 身 是 一 家饲
料公 司 , 拥有 3 5 0 0 个 会员 , 每个 会 员
设循 环农业 。他们会定期进行环保
评估 和检 查 , 并 对 相应 的土 地最 大 饲 养 肥 猪量 、 病 死猪 处 理 有 严 格 规 定 。
高 。 目前 4 0 0 0 头 以上 的规 模猪 场提 供 了全美 国近 9 0 %的上市 猪 , 上 市肥
经历 几 百年 的发 展 , 是 适合 美 国 国情 的, 尤 其 适 合 大 农 场 的 专 业 生 产 水
平 。但 在我 国 , 由于 土地 是承 包到 户
猪达 到 1 . 2 亿 头 。另外 , 1 9 7 0 — 2 0 0 8
1 . 1 4 亿 头 。从 2 0世 纪 7 0年代 开 始 ,
美 国养 猪业 进 行 了 产 业 整 合 , 到
猪粪污水处理 ; 有利于满足联邦对猪 场建设以及养猪量的环保要求 ; 加强 了育种公司和农户之间的协作 , 充分 促进 养 猪 业 的发 展 。我 国 的“ 公司+
农户” 模式 与之 相 似 , 但 需 要 强 调 的 是, 在美国 , 他们 能 更 好 地 保 证农 户
的利 益 , 有 别 于我 国某 些企 业 只是 尽
美国畜牧行业报告
美国畜牧行业报告美国畜牧行业是全球最大的畜牧业之一,拥有庞大的牛、猪、羊和禽类养殖规模。
畜牧业对美国经济和食品供应链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报告将对美国畜牧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挑战进行分析。
一、现状。
1. 牛肉产业。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牛肉生产国之一,拥有庞大的肉牛养殖规模。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美国肉牛存栏数量约为9400万头,占全球肉牛存栏数量的20%左右。
美国的肉牛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如得克萨斯州、内布拉斯加州和堪萨斯州等。
此外,美国的肉牛品种也非常丰富,包括安格斯牛、赛福尔牛和黑白花牛等。
2. 猪肉产业。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之一,拥有庞大的生猪养殖规模。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美国生猪存栏数量约为7300万头,占全球生猪存栏数量的15%左右。
美国的生猪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如爱荷华州、明尼苏达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等。
此外,美国的生猪品种也非常丰富,包括约克夏猪、杜罗克猪和长白猪等。
3. 羊肉产业。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羊肉生产国之一,拥有庞大的绵羊养殖规模。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美国绵羊存栏数量约为5500万头,占全球绵羊存栏数量的10%左右。
美国的绵羊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如得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和科罗拉多州等。
此外,美国的绵羊品种也非常丰富,包括多利诺绵羊、美国黑绵羊和新西兰绵羊等。
4. 禽肉产业。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禽肉生产国之一,拥有庞大的禽类养殖规模。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美国禽类存栏数量约为1.2亿只,占全球禽类存栏数量的25%左右。
美国的禽类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如乔治亚州、阿肯色州和阿拉巴马州等。
此外,美国的禽类品种也非常丰富,包括肉鸡、肉鸭和火鸡等。
二、发展趋势。
1. 科技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美国畜牧业也在不断引入先进的科技设备和管理方法,以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美国畜牧业已经开始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基因编辑等技术,以提高畜牧业的养殖效率和产品品质。
2. 环保意识。
美国养猪概况
美国养猪概况随着养猪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近十几年来美国养猪业有了相当的进展,生物技术日趋向实用化发展,生物遗传和数量遗传两大学科的结合使人们对育种工作有了新的概念,而饲养技术方面由于试验手段的提高,饲养研究已进入分子学水平,对蛋白质及主要金属元素的需要的了解都已十分深入,特别是对仔猪的营养需要的研究已成为广泛集中的焦点。
在繁殖方面,胚胎移植和冷冻精液已进入实用阶段,此外还可以进行移植胚胎的转基因工作在养猪生产方面应用以后,使生产有了十分明显的提高。
一、生产水平迅速提高1、每头母猪年生产水平离乳仔猪 22头21天重>6kg年产胎次 2.42胎每个分娩架产仔猪 129头2、生长: 生后150天左右达到110kg3、饲料报酬: 1∶2.59(全群计算约1∶3.2)4、日增重: 0.86公斤(初生到110公斤)5、瘦肉生长率: 365g/天这个成绩与原来2000年将达到的设想目标已基本接近,这是综合技术所发挥的作用。
二、从分隔式(Segregated early weaning)早期断奶技术的实施看养猪科学的进步。
早期断奶技术并不算新鲜,比如说我们深圳从80年代前期实行的28天断奶也可以说是早期断奶,因为当时在内地都是50-60天断奶,广三保已实行多年的23日龄断奶已很成功,但是这些都是单项技术。
目前所发展的隔离断乳技术是一种新的综合技术,为此本文拟通过对这一项技术的分析来看养猪中的饲养和兽医的技术进展及两者的结合,及今后多学科综合的技术发展趋向。
1、分隔式早期断乳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简介:分隔式早期断乳技术是美国近年开始发展的一种生产技术,其基本概念是仔猪生后10-21天(一般是15-16天)仔猪离乳,与母猪分隔饲养,母猪舍和仔猪舍分隔100米-1000米,断乳仔猪在封闭猪舍内一直到70日龄再进入生产区饲养,三个区基本都是隔离的,美国人称之为SEW(Segregated early weaning)。
2023年美国生猪市场概况及现状分析
2022年美国生猪市场概况及现状分析1.美国生猪市场概况了解一下国外的阅历,特殊是美国生猪行业的阅历,或许对中国养猪市场会有所启迪。
据宇博智业市场讨论中心了解,畜牧业养殖场规模越来越大,数量逐年削减。
随着美国畜牧业生产越来越工业化、专业化,各类畜牧养殖场的规模都在扩大而数量却在削减。
1984年全美有43万个猪场,到1996年已下降到不足20万个。
1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生产的生猪从20世纪80年月占美国市场的34%上升到90年月的65%。
美国是世界养猪生产大国,生猪存栏数和猪肉产量都仅次于我国居世界其次位。
20世纪90年月,美国生猪生产连年下降,1994年生猪存栏5790万头,猪肉产量802万t;1996年猪肉产量775万t,比1994年下降3.3%;1998年存栏5617万头,猪肉产量进一步减至772万to进入21世纪后,生猪存栏有所回升,2022年猪肉产量897万t,生猪年销售额为10亿多美元,养猪行业每年为美国制造757Y-80万个就业机会。
美国是世界猪肉的第三大进口国,约占世界进口猪肉市场的18%。
加拿大和丹麦是美国进口猪肉的最主要来源,分别供应美国进口需求的80%和12%。
近10年来,美国从加拿大进口猪肉的数量激增,主要缘由是加拿大养猪产业的快速进展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美国还从加拿大进口大量活猪,2000年以后,进口量约600万头/年。
此外,美国还向墨西哥出口活猪,向中国等亚洲国家出口的活猪占美国活猪(大部分是种猪)出口量的14%。
2.美国生猪期货的产生及作用据宇博智业市场讨论中心了解,美国生猪期货对生猪生产、稳定进展市场均起到肯定的作用。
以下对美国生猪期货市场的背景及生猪市场的进展运行状况进行简洁介绍,以供将来中国生猪期货上市后的市场背景借鉴。
为了稳定生猪生产、爱护生产者利益,1966年,生猪期货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开头交易。
在30年后的1996年,生猪合约演化为瘦肉猪合约。
美国生猪产业营销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_王燕韩青
1美国生猪产业发展现状1.1生产消费和进出口情况美国是世界第三大猪肉生产和消费国,第二大猪肉出口国。
1999年到2012年美国猪肉产量从859.6万t 增加到1055.4万t ,呈稳定增长态势,人均占有量维持在30㎏左右。
猪肉的消费量呈下降趋势,2012年略有回升。
2012年美国猪肉进口量为36.33万t ,出口量达到244.21万t ,主要的进口国是加拿大和丹麦,平均每年从加拿大和丹麦进口猪肉27.7万t 和7.0万t ,主要出口到墨西哥、加拿大、中国香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1995年开始成为净出口国,且净出口量不断增加,21世纪以来,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五大猪肉净出口国之一,随着全球猪肉消费需求的增加,美国的生猪生产和出口总量将进一步增加。
1.2养殖规模和生产组织形式美国生猪养殖以家庭农场为主,饲养规模一般较大,市场96.6%的猪肉供给是由规模养殖户提供,年产5000头以上的大规模养殖企业提供了全国猪肉总供给的60%以上(沈银书,2012)。
生产方式有四种:一是独立经营,自产自营的家庭经营模式,家族拥有全部资产,这种模式在早期往往是繁殖到育肥出栏的各个阶段都自己生产,目前,这类猪场的比例越来越少,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农场仅饲养育肥阶段猪。
二是合同生产,公司与养殖户签订合同,确定在某一时间以某一价格提供固定数量的断奶小猪,公司以确定的价格提供给养殖户,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模式成为美国养猪业的主导模式。
三是公司经营,由股东共同投资组成公司,随着养猪业发展,公司经营规模越来越大,猪场与猪场之间为了扩大规模优势,不断兼并联合;四是合作社生产,养殖户加入合作社,统一养殖、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唐锦辉,2007)。
2美国生猪产业营销模式2.1公司化营销美国生猪企业发展历史是纵向整合和横向兼并的历史。
从1990年开始,一是原材料采购不断集中,采购垄断使牲畜出场价和肉制品零售价之间价差不断提高,养殖户利润下降,离开行业,二是由于合同生产方式的比例上升,合同规定交货数量、日期、质量,价格根据协议价格和市价调节,使肉制品加工厂控制了供给数量,造成市场操纵,养殖户没有定价权而离开行业,三是屠宰加工企业自建养殖基地,很大一部分原材料从公司自身控制的养猪场采购。
专家谈美系种猪在中国
专家谈美系种猪在中国美系种猪是指由美国培育和繁殖的猪种。
这些猪种以其优良的品质和高产的特点而闻名全球,因此备受养殖户的青睐。
在中国,引进美系种猪对于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专家的角度来探讨美系种猪在中国的前景和影响。
首先,美系种猪在中国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
中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与美国在某些地区相似,这使得美系种猪在中国的繁殖和生长过程中不会面临太大的适应压力。
此外,中国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这为引进美系种猪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其次,美系种猪在中国的引进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美系种猪以其肉质鲜美、生长快、繁殖能力强以及抗病能力好的特点而著称。
这些优势使得美系种猪成为了中国养殖户的首选。
引进美系种猪可以提高养殖户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此外,美系种猪的肉质优良可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
再次,美系种猪的引进还可以促进养殖业的技术进步。
通过引进美系种猪,养殖户可以学习和借鉴美国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
美国在种猪养殖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这对于中国的养殖业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通过学习和借鉴,中国的养殖业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实现科学高效的养殖。
当然,引进美系种猪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是疾病传播问题。
由于中国与美国有一定的地理距离,引进美系种猪可能会带来一些疾病或者病毒。
因此,在引进过程中应加强疫苗接种和防疫措施,以确保猪群的健康和安全。
此外,美系种猪的引进需要进行一定的繁殖和培训工作,以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美系种猪在中国的引进具有很大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效益,促进技术进步,还能满足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引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挑战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美系种猪将在中国的养殖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中国的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美国养猪设施
浅谈美国养猪设施随着现代化养猪业的发展,养猪规模日益扩大,发展为集约化、工厂化生产,对设施设备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同时,由于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币不断升值,加上近年来养猪经济效益总体良好,诸多国外养殖设备厂家进入中国,使养猪企业购买使用先进养殖设施设备成为可能。
国内一些养猪先进地区开展的畜牧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其目的就是通过提升设施设备现代化水平,提高畜禽场生产、疫病防控和粪污治理能力。
美国是畜牧业大国、强国,养猪现代化水平较高,为全面了解美国设施化养猪现状,笔者受美国谷物协会的邀请,于2010年9月赴美考察现代养猪业,先后在南达科他州立大学学习,参观了南达科他州立大学猪舍环境实验室、集体农场猪场和明尼苏达州Pipestone养猪体系所属猪场,并参加了美国养猪大会,在猪场建设、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和疾病控制等方面都获益颇多、特别在设施化生产上启发最深,现将这方面的考察情况和感受与国内同行分享,以期能对我国养猪设施化水平提高、行业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美国养猪设施化情况1、猪舍工艺的科学规划和建设在美国参观的猪场包括自繁自养猪场和生长育肥场,由于采用了高床、限位的饲养方式和机械化自动化的设施设备,饲养1头商品猪只需0.6m2左右,单位面积饲养数量多;人工操作环节减少,每人饲养工人可管理几百头猪,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猪感染疾病的几率。
所有的猪场都按批次生产。
不同阶段猪舍根据设计饲养量规划,做到全进全出,减少了不必要的栏位和棚舍的浪费。
猪舍建筑更符合规模化生产要求,每栋母猪舍可饲养上千头母猪,猪场猪舍栋数减少,节约了建筑和土地成本。
几乎全部的母猪场和生长育肥猪区域都是分开的,且间隔2公里以上距离,一批次1200头或2400头仔猪断奶后被送到保育-育肥一体化设计的生长育肥场,减少疾病在母猪和肉猪间的传播。
Pipestone养猪体系在美国养猪业的模式独树一帜。
,八十年代初期自繁自养的中小猪场不再独立饲养母猪,而集资合股建设规模较大的母猪场,委托兽医诊所管理,由PIC等专业公司提供种猪。
国外智慧农牧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环球纵览lobal OverviewG76农业信息化 2018.05<<国外智慧农牧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1、政府力推农牧业物联网建设无论是美国这样的农牧业强国,还是以色列这样的农牧业资源匮乏的国家,在他们农牧业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都十分重视农牧业物联网发展的战略规划、农牧业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农牧业技术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并以此加快农牧业物联网技术的采纳和应用,从而推动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因此,我国政府应强化农牧业物联网发展的顶层设计,促进农牧业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开发。
此外,政府在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大力引导农牧业生产的产业化也是农牧业物联网推广应用的重要动力。
2、以农牧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农牧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指农牧业信息的收集、传输、反馈、检测、控制、存储的载体、执行机构、数据库和管理软件等。
例如,农牧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备为美国农牧业物联网的发展创造了极其优越的条件,因此,大力促进农村宽带网络建设,建设和完善农牧业信息化专家系统和管理软件,配置性能完善的控制系统、通信传输、电力供给等信息化元器件,这一系列农牧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我国发展农牧业物联网的重要基础。
3、以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为动力从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农牧业物联网发展状况来看,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为农牧业物联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农牧业产业化将变革农牧业组织管理结构,实现农牧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牧业经济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牧业组织会涌现出来,相比传统分散经营的农户而言,这些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更加关心并追求农牧业生产经营的质量和效益,对应用信息技术的愿望更加强烈,这些新型农牧业生产组织必然会推动农牧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因此,我国应大力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在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等新型农牧业组织必将凭借在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提高农牧业物联网的应用水平。
美国畜牧业生产体系特征及对我国启示
1 美 国畜 牧 业生 产 体 系 的主 要 特征
1 . 1 依 托 资源 条 件 进行 产 业 布局
根据 2 0 1 2年美国农业普查数据 ,全美共有 2 1 9 . 6万
个 家庭 农 场 。根 据 产 品 与气 候 特 点 等 ,美 国 将农 业 生 产
数据来源 :美国国家农业统计署,下同。
产 稳 定 发展 。
( 毛重 ,万 t ) ( %)
Hale Waihona Puke 美 国畜 牧 业从 业 者 较 少 ,人均 土 地 占有 量 高 ,在 经
营单位上以家庭牧场为主 ,牧场主完全 自主经营。依靠
雄厚 的资 金 、先 进 的技 术 和完 善 的法 律 法 规 ,美 国 畜 牧 业 实 现 了规模 化 、集 约化 、机 械化 发 展 。
1 . 2 大规模与适度规模并存 。适度规模特点突 出
分为 1 0 个 生产带 ,专业 化生 产畜禽 、水 果 、粮食 、蔬
作 者 简介 :杨 森 ( 1 9 9 3 一 ) ,男 ,硕 士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 :国 际农 产 品贸 易 。 通信作者 :程广燕 ( 1 9 7 7 一 ) ,女 ,博士 , 研究员 ,研究方 向:食物与营养政策。
h m2
,
占全美生猪总量 的 7 8 . 8 % ,同期该 区域玉米 产量 占全
美 玉 米 总 产 量 的一 半 以上 。 奶 牛 和 肉牛 养 殖 主 要 集 中 在 青 贮 玉 米 、牧 草 生 产 区 域 ,2 0 1 4年 ,美 国 牛 奶 产 量
最高 7个州 的牛奶 产量 占全美牛奶 产量 的 6 1 . 7 % ,同 期这个 7个 州 的青 储 饲 料 产 量 也 占全 美 国 总产 量 的 6 4 . 9 6 % ;牛肉产 量最 高的 7个州 出栏 量 占全 国总 出栏 量的 5 5 . 0 9 % ,其 饲 料 高 粱 产 量 占 全 美 总 产 量 的
闫之春:欧美养猪业托管服务演化进程及对中国的启示
9 O f F . 代初 ,随着 养j 符 企业 的集中度不断提 高 ,猪企 规模
惭 增 人,捧指的规 幞效 益变得 卜 分 明 。 小 养殖 户的 乍 仔 胖 。 执 业 资 质 化 是 一 个大 前 提 , 他 们 的 体 系 会 计 、 ・ 羊 I I I 小断 受 到 挤 , 就 船 算 营 联 合起 来 , 跟 当 前 中 陆 续 出 律 师 邵 是 执 业 ¥ l i a 9 , 。 的 合 作 不 多。 为需 要 兽 医 的 处 方 ,农 民 自 便 【 I J ‘
因催 生 了这 种 变化 ?
一
个 繁殖 场 ( 扩繁 +父母代 ) , 从原来 ‘ 专业 户 ’家 家 养 坶 猪 ,
本 刊 :美 国的 托 管 服 务 业 兴 起 于 什 么 时 候 ? 当 时 哪 些 原 变 成 大家 从 合 资 的 母 猪场 里 领 猪 苗 去 养 。
美国的高致病性 蓝耳病在 1 9 9 6 、l 9 9 7年暴 发 ,给 地的
拿批文等程序都是他f 『 】 去办理 。
兽 医管理 猪场 从 此 髓上 r 托 管
的舞 台 越 来越 多 的锊理 公 一 1 1 这
些 兽 医 诊 所 演 变 而 来 。 我 们 亲 r 那 段 时 比 , 眼 看 着 哪 个 兽医 所 义
和 哪 家 猪场 建 立 r 联 系 。 到 近 年 ,
纯种 猪繁 育的情况很 少,这是 他f 『 】 长期 以来形 成的专 ! l k f K B { j 理提出越来 越t 岛的要 求 ,需要非 常々 I 的人/ f 来管 理 L = , I k 化
】 惯。 养猪生产。 散 户 合 建 的 这 些 大 母 猪 场 需 要 有 能 力 的 人 ‘ 』 管
美国现代养猪业发展概况与特点
的猪存栏量呈现波动性变化 ,在 20 年达到 5 08 年
最 大 的存 栏 量 为 68 77万 头 。 根 据 美 国 农 业 部 1.
和 肉类 出 口委 员会 统计 的数据 ,美 国 2 1 年 第 02
一
季度 的猪 肉出 口在总量上较去年 同~ 时间增加
8 %,3月 份 的猪 肉 出 口较 去 年 同 一 时期 下 降
美 国耕地 面积 9 0 。 亿英 亩 ,粮 2 生 猪存 栏量 和猪 肉产量仅 次 于我 国居 世界 第 二
食 产 量 约 占世 界 总 产 量 的 15 2 1 年 美 国农 业 位 , 生猪 出栏 量 所 占世 界 生猪 出栏 鼍 约 占 1%左 /。 0 0 0
产 值 约 占国 内生产 总值 的 1 %。美 国 的养猪 业 右份额 。美国猪 肉消 费量小 于猪 肉的牛产量 ,是 . 2 高度 发达 ,是资金和技术高度 密集的产业 。二十 世界 上第二大猪 肉出 口的大 闰,每年 出口的猪 肉 世 纪 8 年 代 以后 ,美 国的养 猪技 术水 平迅速 提 占世 界出 口总量约 3 %的份额 。2 1 年美 国猪 肉 0 5 0 1
种 质 量 的 方 案 。主 要 业 务 :产 仔 登 系 谱 利 包括1 活仃 数 、断奶仔猪 数和窝重 ,母猪生产力 卜 I 、 ' , : 产 性 能 登 记 ; 品 利, 良 ; 买 卖 援 助 ; 培 i和 咨 指 数 (P ) 中心 测 定 站 的饲 料 效 率 和胴 体 信 改 ¨ 1 SI;
2D7 8 2.
徵
謦 薅 甏 t l 奢 。 “ 0 | 。 l 一
谄 , 畜牧人 i
8 ,达 到 189 2t % 9 7 ,环 比增 长 了 6 %。 荚 团猪 肉 册 日录 ( 6个 月 发 行 1 ,其 中包 括 各 品种 不 同 每 次 最 大 的 出 口国 是 日本 , 出 口增 K主 要 靠 中 国 、 香 性状 的最优秀 的猪 ) 。新 的业 务 :在线 登记 、在 港 地 区 市 场 所 推 动 , 也 得 益 于 墨 龋哥 、加 拿 大 什 线 A 授权 、在 线系 谱查询和猪 D A数据 库 的建 丁 I N
美国生猪产业规模趋势分析
美国生猪产业规模趋势分析美国生猪产业规模趋势分析摘要:本篇论文将对美国生猪产业的规模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将介绍美国生猪产业的概况,并分析其发展历程。
其次,我们将对美国生猪产业的规模进行统计,包括生产量、养殖户数量、肉类消费量等。
然后,我们将对美国生猪产业的规模趋势进行分析,探讨其增长原因和趋势的预测。
最后,针对目前美国生猪产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美国生猪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家畜产业,在美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肉类消费需求的增加,美国生猪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生猪产量的增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美国生猪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因此,研究美国生猪产业的规模趋势,对于我们深入了解美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和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论文旨在分析美国生猪产业的规模趋势,揭示其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美国生猪产业规模的分析,可为美国政府制定农业政策和农业生产经营者进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美国生猪产业的概况2.1 美国生猪产业的发展历程美国生猪产业起步于19世纪,当时以小规模的家庭生产为主。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农业技术的进步,美国生猪产业逐渐走向规模化、集约化。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美国生猪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生猪产业之一。
2.2 美国生猪产业的现状目前,美国生猪产业以大规模生产为主,集中度较高。
养殖户数量较少,但养殖规模较大。
美国生猪产业主要分布在美国中西部地区,如爱荷华州、伊利诺伊州等。
美国生猪产业的主要品种包括白羽肉猪、巨型白细胞、杜洛克猪等。
第三章:美国生猪产业的规模3.1 生产量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国之一,其生产量居全球前列。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数据,2019年美国生猪产量为XX万头。
美国养猪产业发展近况
从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美国人的 加美国商业性水产品产量拥有巨大的潜 据美国供应量的 5%),占国际生猪贸易
动物性蛋白消费在缓慢和稳定回升。在 力。估计到 2025 年国内所有水产品产 量的 95%(2007)。因从加拿大对美国
总的上升趋势中,牛肉和禽类消费在 量将增加 3 倍,年产量由目前的 50 万 t 的生猪出口成为影响美国养猪产业的
65.6 磅 ;而鸡肉人均消费从 53.1 磅快 中 国(46%) 和 欧 盟(24%) 之 后, 其 进口的育肥猪数量相当于加拿大年出栏
速上升到 87.5 磅。这期间猪肉的人均
消费波动不大,从 48.6 增加到 48.9 磅,
20 余年间有一个轻微的增加。同期的鱼
类消费从 15.4 磅稳增到 16.5 磅。
3 美国猪场的Leabharlann 变和地理分布传统上,美国的猪场完成猪从出生 到屠宰的整个过程。鉴于后面叙述到的 各种原因,养猪业慢慢向不同阶段专业 化饲养转变。今天美国猪场主要有以下 3 种饲养模式 :
出生——断奶——育肥 ; 出生——育肥——屠宰 ; 出生——屠宰。 出生到屠宰的饲养模式在养猪生产
source:USDA Agricultural Projections to 2017, February 2008. USDA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
过去 20 多年中经历了剧烈的变化,牛 增加到 150 万 t。
一个因素。2008 年从加拿大进口了 930
肉人均消费从 1986 年的 78.7 磅(1 磅 2 美国猪肉进出口趋势
万头,比 2005 年上升 14% ;进口育肥
=0.453 592 g),2006 年 明 显 下 滑 到
中美生猪期货发展及现状对我国的启示
中美生猪期货发展及现状对我国的启示作者:田寒友乔晓玲李家鹏来源:《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4年第10期近年来,生猪现货的价格波动较大,生猪养殖业的发展面临一定困难,直接影响农民收入水平及居民生活。
农民用现代市场价格信号指导生产,价格下跌,猪农受到重大经济损失,减少饲养量;由于供给减少,价格上涨,农民养猪的积极性高涨,大量增加饲养量,结果由于供给太多,价格大幅下跌,如此反复,农民无所适从。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里提到,“采取市场预警、储备调节、增加险种、期货交易等措施,稳定发展生猪产业”,首次明确提出采取期货交易等措施稳定发展生猪产业。
这是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提及采取期货交易稳定发展生猪产业的说法。
中央政府对于期货市场在生猪产业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态度明确。
畜产品现货市场是畜产品期货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完善的、充分竞争的畜产品现货市场,可以保证畜产品在流通中形成能够真正反映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价格。
上市生猪期货,有利于生猪养殖业淘汰落后产能、整合生猪产业。
同时,生猪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的生猪养殖业还缺乏养殖标准,而期货市场的建立对养殖标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利于我国的养猪产业升级优化,对提高我国生猪品质、促进生猪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美国生猪期货发展历程及现状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美国生猪饲养业多以家庭散养为主,1950~1955年美国生猪现货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导致生猪产业经营者迫切需要规避价格波动风险,这促使生猪产业经营者(生产商和加工商)、管理者(牲畜管理委员会)开始研究开发牲畜类期货产品,并致力于为牲畜经营者提供有效的市场风险管理工具。
1966年2月生猪期货合约上市,交割方式为实物交割。
生猪期货的上市对于美国生猪产业而言,满足了生猪饲养户、屠宰企业、肉类加工企业等生猪产业链上相关各方的避险需求,也极大地推进了美国生猪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步伐。
美国畜禽养殖养分管理计划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综合养分管理计划对我国种养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目录一、美国综合养分管理计划 (2)二、适用对象及原理 (4)三、主要内容 (5)四、综合养分管理的成效与作用 (8)五、CNMP实施要求 (10)(一)项目申请和实施步骤 (10)(二)申请农场综合养分管理CNMP计划的主要材料 (11)(三)CNMP认证师或机构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取得资格 (12)(四)CNMP计划的投资与资金来源 (13)六、美国CNMP计划对我国现代种养业协调发展的启示 (13)七、参考资料 (17)(一)CNMP计划的通用手册 (17)(二)其他资料 (17)2013年9月15日-18日,由发展计划司组织的赴美农业培训团在爱荷华州考察。
在Select Farm养猪场和Bill Couser 肉牛场参观座谈时,农场主都提到一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养分管理计划(Comprehensive Nutrient ManagementPlan,CNMP)。
据了解,1999年以来,美国联邦农业部USDA 和环保总署EPA联合推广针对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场(Concentrated Animal Feeding Operations,CAFO)的综合养分管理计划,在养殖场许可经营的基础上,要求规模化养殖场通过实施综合管理计划,将粪污作为养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肥、减少水土流失,实现种养业协调发展。
Select Farm 实施该计划后,从2009年到2012年,该农场碳排放量减少35%,节水41%,每年农田的化肥支出减少了$75/英亩。
Bill Couser介绍,他的农场单位产量能耗降低60%,CO2排放量减少30%,土地利用强度降低20%,水土流失只有当地平均水平的5%,已经全面实现了爱荷华州提出减排10%的要求。
据州农业厅厅长Bill Northey介绍,2012年,爱荷华州将养分管理覆盖到全州,结果2500万美元的补助资金在2周之内就被广大农场主申请一空。
美国玉米带发展生猪养殖的做法与启示
美国玉米带发展生猪养殖的做法与启示作者:暂无来源:《农家科技》 2017年第9期美国是仅次于中国的生猪养殖大国,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水平较高,玉米种植带和生猪养殖带几乎重叠,种养结合特点突出,粪污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效。
梳理美国玉米带生猪养殖的现状,总结其做法与经验,对我国实现“南猪北上”的绿色着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美国玉米带种养结合的经验与做法1.通过饲料生产内部化推进种养一体化发展。
美国的生猪产业通过产业内部的整合,实现了纵向一体化的生产方式,大型企业通过与农场主签订生产订单来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农场从种植制度安排到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高度重视种养结合,饲料加工厂也逐渐从利润中心转化为纵向一体化企业的一个成本环节。
2012年美国饲料生产总量达到1.65亿吨,商品饲料只占50%左右,美国排名前10位的饲料公司生产的饲料大多被内部关联的饲养场消耗。
此外,美国从事商品饲料生产的企业通常也与养殖企业实行订单生产,通过合约形式将饲料生产和生猪养殖有效绑定。
2.通过对种植业的高额补贴降低养殖业生产成本。
2008-2 014年间,玉米补贴金额超过80亿美元,而同期美国玉米总产量从3.07亿吨增加到3.61亿吨,始终居于世界首位。
美国政府对玉米等农作物的补贴,显著降低了养殖业的饲料成本和肉食加工企业的采购成本。
据测算,1997~2005年间,美国前4大生猪企业从饲料补贴中节省的成本总计达42.84亿美元。
3.立足饲料成本优势合理布局生猪产业。
生猪成长各阶段的成本构成差异较大:繁殖至架子猪阶段,劳动和设备等非饲料成本份额较高;育肥阶段,成本主要来自饲料消耗。
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出现了以节约成本为目的区域分工,在非玉米主产区进行仔猪繁育专业化生产:在玉米带边缘区,尤其是玉米带的东南、南、西南部的边缘地带,进行仔猪哺育;断奶的仔猪运输到玉米主产区内部进行育肥。
以玉米带生猪产量排名前两位的爱荷华州和明尼苏达州为例,2016年,两地的生猪出栏量分别为4820万头和1961万头,分别调入仔猪2207万头和556万头,而伊利诺伊、密苏里、俄克拉荷马等临近各州则相反,分别调出仔猪115万头、164万头和312万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营科技 2011 年第 2 期
美国养猪业的发展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
李华宝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MBA 教育中心,山东 青岛 266000)
摘 要:回顾和分析美国养猪业的发展历程及演进过程,以及其养猪设备的特点和优势,进而为中国养猪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养猪业;设备;经营管理;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康锦辉,闫之春.美国养猪业考察报告[R].养猪 SWINE PRODUCTION,
2007(6):45-48. [2] 王勇.美国养猪业发展简史及产销现状[J].当代畜牧,2002(7):35-36. [3] 宋秋萍,姚益顺.美国的猪场数量和规模[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03,23(3):61. [4] 郭长华.美国养猪业的四大特点[J].河南畜牧兽医,2001(4). [5] 世界养猪业的差距和机遇[J].山西农业—畜牧兽医,2008,5:53-54. [6] 刘亚学.美国畜牧业概况 特点与启示[J].吉林畜牧兽医,2005(2):1-
1 概述 公元前 4900 年,野猪首先在中国驯化成功。公元 1539 年,Her-
nando de Soto 携带 13 头猪登陆美国佛罗里达 Tampa 湾,开始了美国 的养猪业。美国国土面积 937 万平方公里,人口总计是 2.848 亿,是 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务农人口在 21 世纪后已经下降到 了 3.2%。2000 年,美国农业用地为 4.183 亿公顷,其中耕地面积约占 国土面积的 19%,为 1.79 亿公顷,人均为 0.62 公顷。而中国仅有约为 10%的国土面积适合农业耕种,这些仅占世界农业耕地的 7%的耕地养 活了占世界总人口 22%的人。
3. [7] 刘路.高科技在在国外畜牧业的应用[J].山西农业—畜牧兽医,
2008,5:55. [8] 美国生猪市场概况[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9:8.
MYKJ 129
美国的养猪业高度发达,是资金和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目前, 美国已是全世界猪肉生产大国之一,生猪存栏量和猪肉产量仅次于我 国居世界第二位,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猪肉出口的大国。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后,美国养猪业逐年提高,2001 年为例,生猪存栏为 5980 万头, 生猪屠宰总量达到 9950 万头,猪肉年产 869 万吨,这些数字都占世界 产量的 10%左右。美国生猪的年销售额达到 10 亿多美元,整个养猪行 业为美国提高 80 万个左右的就业机会。2010 年,生猪存栏为 6393 万 头,猪肉年产 882 万吨,预计 2012 年达到 964 万吨。
生产合作社: 生产合作社作为一种合作经营方式,通常不提利润只有管理人员 工资。早年的养猪合作社中,会员养猪户大都是一条龙生产,后来不 少合作社的养猪户共同建立母猪场,各农户就不再养母猪了,而是从 公共的母猪场引进断奶小猪来养。 2.3 生产集约化、自动化 美国养猪场绝大多数采用集约化管理,专业化程度很高,一般不 兼做其他工作。猪场大都没有围墙,没有专设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没有饲养加工厂等附属车间,种猪场只负责生产仔猪,保育场只负责 保育,育肥只进行育肥,分工明确,日常管理专业性强,难度较小。 同时集约化管理,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程度高。饲喂系统全自动 控制,定时将饲料由舍外贮料塔输送至料槽,自动饮水系统不仅保证 猪在 24 小时内都能喝到清洁饮水,而且在必要时可向饮水内添加药 物,全漏缝地板减少了清理粪便的劳动强度。有一名叫菲利普·霍华德 的人,拥有一个饲养 1200 头猪的猪场。这个猪场,利用一台电子计算 机进行管理。输入计算机的数据,包括小猪断奶的记录 (小猪断奶头 数及其重量)、已配种的母猪头数、临产母猪头数及重量、所用饲料和 出售的小猪头数等。用计算机管理猪场,不仅可大大较少猪场管理人 员,而且能把猪场管理的井井有条。 启示 相对应的,中国养猪业的显著特点是千家万户的农民在他们自己 家的院里养猪。资料显示,超过一半以上的猪肉产品来源于这样的饲 养出来的猪。还有一些养猪专业户,一般每年每户可提供 100~1000 头 屠宰猪,其猪肉产量占到总产量的 1/4~1/3。其余剩下的 20%的生猪饲 养场中大约有 5%是属于私人所有的饲养场,其余的则是国营饲养场。 目前,我国规模化养猪逐渐兴起,我国养猪业也从分散的小规模的传 统养猪方式,逐步向专业化,企业化,商品化和企业化养猪方式的迈 进。要依托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自然资源,特别是在畜牧业资源相对丰 富的东北和中原等地区,发展养猪业的潜力巨大,国家应加大推广力 度和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要加强理顺管理体制,加强立法, 执法和守法,不断增强法制管理在养猪业的推广执行。加强猪肉产品 市场的管理和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推进行业协会在促进行业健康发 展的作用。持续加大科技含量在养猪行业中的比重。推进品牌战略的 实施,大力培植知名品牌,从而促进我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
美国 1990~2010 年猪场的总存栏数 来源:美国农业部每年 12 月底的数据。 2 特点 2.1 管理法制化、法规化
美国是一个法制的国家,养猪业的管理法规也比较健全,从饲料, 种畜禽,兽药 (疫苗) 生产,到饲养,加工,运输环节都有法规可循, 例如针对猪肉产品安全卫生的 《联邦肉类产品检查法》 等多部法律法 规。为了有效执法,联邦政府有 7600 多名监督员,分布在 6000 多个 单位,负责食品安全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美国畜牧业协会组织,如美 国饲料谷物协会、全美养猪协会、美国饲料行业协会等,切实把政府 不管的事情承担起来,协会通过收取会费,企业赞助,创办期刊,联 合研究等运作方式,为养猪户解决了许多问题。美国的生猪交易市场 的管理也很健全,具有多有交易方式。其中生猪期货市场对于稳定生 猪生产,维护生产者利益均起到一定作用。1966 年,生猪期货开始在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 (CME) 开始交易。1955 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开 始瘦肉猪期货期权合约交易。现在,瘦肉猪在 CME 买卖最活跃的农产 品合约中位列第二。 2.2 经营专业化、多样化
公司经营是由各自股东共同投资组成公司经营的模式。这种模式 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养猪业之前并没有特别多特别大的 养猪公司,随着养猪业发展,公司经营模式的出现,规模越来越大。 猪场与猪场之间为了扩大规模优势,不断地联合兼并,一些原来并没 有养猪的人或者投资机构加入了这个行业,与原有养猪的人合资组建 了更大的公司等。
目前,美国养猪业有 4 种成功的经营方式。分别是独立自营,合 同生产,公司经营和生产合作社。
所谓独立经营,就是所有产品都是自己生产的,自产自营,家族 (家庭) 式,完全独立的经营模式,家族拥有 (租赁) 全部的资产,承 担全部的债务,债权和收益。这种模式相对较少。
合同生产是一种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双方签订合同,确定某 一时间以某一固定的价格提供固定数量的断奶仔猪。通常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猪场是自己的,与公司签订的代养合同也是自己的,另一种农 户与公司签订了代养合同,但猪场不是自己的,而是由其他有猪场的 人提供,代建或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