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理解遵守社会规则的重要性。
本单元共包括三课时,分别是《社会规则制约着人的行为》、《遵守规则,维护秩序》和《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故事以及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规则的内涵和作用,培养学生遵守社会规则的习惯和自觉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社会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规则的认识较为片面,认为遵守规则束缚了自由,对规则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
此外,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接触到的规则种类越来越多,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运用和遵守规则,成为他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认识规则、理解规则,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的内涵、类型及作用,学会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遵守社会规则的重要性,树立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社会规则的内涵、类型及作用;遵守社会规则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认识规则、理解规则,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社会规则。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社会规则。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故事、图片等教学资源。
2.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和课件。
3.准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所需材料。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1.社会秩序的含义和种类:(1)含义: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2)种类: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2.社会秩序的作用:(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只有大家有序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2)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3.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1)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如道德、纪律、法律、习俗等。
★4.社会规则的作用。
(1)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为什么说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5.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它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6.如何遵守规则?①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③需要坚定维护规则。
④需要积极改进规则。
★7.如何维护规则?①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②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8.积极改进规则①原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修改和完善。
部编 初中 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梳理 归纳总结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梳理《遵守社会规则》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的语境是社会生活,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
因此,在承接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的基础上,第二单元遵循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第三课介绍了社会规则的一般知识,第四课、第五课分别介绍了道德和法律两种具体的社会规则。
教材先引导学生从总体上形成对社会规则的认识:了解社会规则,理解社会规则的意义和价值,知道如何遵守社会规则,学习维护和改进社会规则。
再从道德和法律两个维度具体展开,提出要遵守社会规则,提升道德修养,增强法治意识,从而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这也是本单元教材编写的立意所在。
本单元的编写符合本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实践水平,例如,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社会化的过程需要学生不断学习、理解、实践各种社会规范,进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不仅如此,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也正处于由他律向自律转变的发展过程,他们虽然知道社会规则并了解社会规则需要遵守,但是又存在因为不能控制自己行为而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心中的“我”和实际表现的“我”不一致。
教材内容望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社会规则,积极促进自己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成为规则的崇尚者、遵守者、维护者和积极的改进者。
再有,随着八年级学生认识和实践水平的不断提升,需要扩展学生对规则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区别于小学阶段如何遵守的简单要求。
教材从“为什么遵守规则?是不是所有规则都反映人们的意愿?规则能不能改进”等问题入手,引导学生从规则的制定、规则的运行、规则的修订等角度全面深刻地认识规则,不仅引导学生自觉践行规则,而且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了解本单元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单元立意后,我们需要清晰单元的整体架构。
从单元的整体架构可以看出,本单元包括三课,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五课做“守法公民”。
遵守规则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2.我们要积极___改__进___规则。 规则不是_一__成__不__变___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 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__制__定__;一
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__废__除___; 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 加以__调__整__和__完__善__。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
3.因犬声扰民、宠物狗咬人、流浪狗乱窜等犬患问题突 出,一些城市纷纷为养狗“立新规”。济南实行养犬登 记信用计分制,武汉将违规养犬纳入失信名单,长沙发 布养犬管理条例……这些养狗新规的出现说明( C )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改不改进规则对我们没有太 大影响 ③应根据实际生活变化对规则加以调整和完善 ④维护和改进规则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他律和自律的表现。 (1)他律表现:要求“你必须怎样做”“你应该 怎样做”“你不应该怎样做”或者“不许你怎样做”。 (2)自律表现:“我应该怎样做”“我不应该怎 样做”“我愿意怎样做”“我不愿意怎样做”。
3.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如何自律?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个人独处或者没有外部 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学会“慎独”,注重 提高自身修养,自觉遵守规则,做到心中有规则,心 中有纪律,心中有法律。
8.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
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 德准则。下列行为符合慎独要求的是( D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基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情况,《中华人民共
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对低龄未成年人的刑责范围
作出重大修改,年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根据犯罪的严
厘清正误 1.人们建立规则是为了限制自由,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 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 ) 2.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个人独处或者没有外部约束 和监督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不遵守规则。( × ) 3.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使之更 加符合我们自己的要求。( × )
新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1.社会秩序的含义是什么?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有哪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3.我们为什么要遵守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重要性)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4.社会正常运行为什么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5.如何理解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6.社会规则的含义是什么?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
7.生活中有哪些社会规则?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8.社会规则有什么作用?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9.社会规则是怎样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的?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10.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11.社会规则是怎样划定自由的边界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2.如何理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部编《道德和法治》八年级上册3.2遵守规则 课件(共20张PPT)
2.一名17岁学生,为了提高网上的关注度,在网络上 发布“高邮与宝应交界处将再次发生较大地震”的谣言 。因为涉嫌散布谣言,该学生被警方及时控制并处警告 教育。针对这一事件,正确的认识是 ( ) D A该学生依法行使了言论自由权,无可厚非 B言论自由在网上是不受限制的 C公民言论自由还未得到充分实现 D自由要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这三种观点都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遵守交通规则 不能只靠外在约束,更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
自习课,班主任张老师要去开会,在 班长的看管下,1班的同学都在安安静静 地在写作业。中途班长被数学老师叫到 办公室搬作业,待班长离开教室后,班 里开始有几个同学开始小声讲话。小李 写完作业后,加入后排的同学一起讨论 周末热播的节目《高能少年团》,正当 小李讨论得火热的时候,老张突然出现 在教室门口,小李于是被叫到办公室“ 喝茶”。老张批评小李不遵守纪律,小 李很不服气反驳道:“班长又不在,还 有其他同学也在讲话呀!”
想一想:如果你是班主任张老师,你接下来会如何“教育”小李?
探究三:维护与改进规则
1.坚定维护规则
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
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随地吐痰和在喷 泉池里洗手时不 对的,我会请工 作人员批评教育 他们。
同学甲
我会告诉吐痰 的人,可以把 痰吐到纸巾上, 然后扔进垃圾
桶。
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行为?
【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民踊跃交公粮】
中国全面取消农业税 1.只生一个
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
2.双独二孩
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 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经
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 表决决定,《农业税条例》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复习课件
例2 下列属于民事违法行为的是( ) A.打坏路灯 B.抢劫他人 C.违反合同约定 D.深夜在小区高唱卡拉OK 解析:本题考查民事违法行为。分析可知A、D两项属于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B项属于犯罪行 为,C项属于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的民事违法行为。
预防犯罪
例1有一天小强看了一则法律新闻,是关于某个 身居要职的人被判处死刑的消息。后来他在周记 中写道:“那个大官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触犯 了刑罚,受到了刑罚处罚,真是大快人心。我们 不能向这样的人学习,否则,有了一般违法行为 ,受到这样的处罚就惨了!” 小强的周记中对于法律名词的使用有几处错误, 请你指出来,并说出你的理由。
解析:本题考查犯罪的基本特征、一般违法和犯 罪的区别。“某个身居要职的人被判处死刑”中 的“死刑”属于刑罚处罚,说明他的行为触犯了 刑法,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根据犯罪的基本特 征,结合小强的看法分别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1)错误之处:①“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 应为:“违反了刑法”。②“触犯了刑罚”应为 “触犯了刑法”。③“有了一般违法行为”应为 “有了刑事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2)理由: 身居要职的人被判处死刑,说明其行为已构成犯 罪,违反了刑法,并且受到了刑罚处罚,而一般 违法只能受到行政制裁或承担民事责任。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网购商品 可以退货是随着实际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制定和完 善的,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规则不是一成不 变的;C、D两项未体现。故选B。 答案B
尊重他人Βιβλιοθήκη 例1下面漫画《不敢坐》启示我们( )
A.要学会尊重他人 B.要遵守公共规则 C.要注意讲究个人卫生 D.要遵守职业道德
以礼待人
例1(2017河北邯郸丛台九校期末调研)2016年国庆黄 金周期间,九寨沟景区一名保洁员因提醒游客不要乱 扔垃 圾,遭到对方的大骂:“你就是一个捡垃圾的! ”游客的这一 行为( ) ①只会影响到自身形象 ②是不礼貌、不尊重他人人格的体现 ③败坏社会风气,损害公共利益 ④有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新课标大单元教学设计必备知识梳理(部编版)
大单元教学设计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解读一、课标要求1.学习主题: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法治教育。
2.内容要求:(1)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恪守诚信,理性维护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做文明的社会成员。
(2)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恪守诚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诚信的核心理念,做文明的社会成员。
(3)认识犯罪的基本概念,了解刑罚的主要类型;认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培育和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校园欺凌和违法犯罪行为。
二、教材分析社会规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一个人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是逐步社会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个体需要不断学习、理解、实践各种社会规范,如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守时、诚信、遵守法律等。
社会生活中的社会规则主要包括道德、纪律、法律等,这些不同的社会规则对人们的各种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
第三课帮助学生从规则的产生、规则的运行、规则的改进等角度深刻认识规则,从而引导学生自觉践行规则,成为这一时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其中,从改进规则的角度认识规则,既能够扩展学生对规则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又能够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第四课围绕尊重、文明有礼、诚信等话题展开,这些话题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教材从尊重的含义和功能,从文明有礼的培养,从诚信的社会意义、经济意义等角度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主要道德规范;教材从一般的礼貌、规范到仪式、礼制,从礼对个人的作用到礼对社会、对国家的意义,逐步提升学生对礼的认识深度;教材从社会生活、企业经营活动、国家诚信体系建设等角度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诚信,从而增强诚信意识,提高诚信行为能力。
第五课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八年级学生情绪易变,做事容易冲动,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往往“不拘小节”,这样极易产生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纠正和解决,就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对遵守法律比较熟悉,而一旦他们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他们往往束手无策或采用极端手段自行解决,不善于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复习教学设计(含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复习教学设计(含练习题及答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要围绕“遵守社会规则”这一主题展开。
本单元共包含3课时,分别是《社会生活需要秩序》、《规则与秩序》、《维护秩序靠规则》。
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社会规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性,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社会规则。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常识和规则意识,但部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仍难以做到严格遵守社会规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认识和理解社会规则,提高他们的规则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的种类、作用以及遵守社会规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使他们自觉地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社会规则的种类、作用以及遵守社会规则的方法。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境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社会规则。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2.案例材料:有关社会规则的案例。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如插队、随地乱扔垃圾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行为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遵守社会规则。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第一课时内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的种类、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遵守社会规则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社会规则。
新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考点归
新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考点归一、概括本单元主要围绕“遵守社会规则”这一主题展开,涵盖了社会规则的重要性、种类、意义以及违反社会规则的后果等内容。
本文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单元的核心知识点,以便在考试和学习中更好地应对相关考点。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了解到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为后续详细学习打下基础。
1. 阐述本单元的重要性和意义本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在整个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重要性和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遵守社会规则是每个学生个体融入社会生活的基石,在现代社会,个体与社会紧密相连,遵循社会规则不仅是对公民基本素质的要求,更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保障。
其次本单元的学习有助于青少年理解并内化道德和法律双重规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再次通过探讨和解析社会规则,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本单元的学习也为后续深入学习道德、法律等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考点,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 强调遵守社会规则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遵守社会规则是个体融入社会的必要前提,对于个人而言,遵循社会规则能够确保我们的行为和决策符合法律规定和道德标准,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遵守规则能够保护个人的权益,使我们在面对冲突和矛盾时能够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此外遵守规则还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更好的社会公民。
在社会层面上,遵守社会规则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基础。
规则的普遍遵守能够确保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当大多数人都遵守规则时,社会的运行将更加高效,资源分配将更加公平。
同时遵守规则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遵守社会规则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整体说课稿(2022年课标)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整体说课稿(2022年课标)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要围绕“遵守社会规则”这一主题展开。
本单元共包括三节课,分别是《社会规则伴我行》、《遵守规则》、《维护秩序》。
这三节课的内容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
《社会规则伴我行》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和作用,认识到遵守社会规则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遵守规则》一课,着重培养学生遵守各种规则的意识,包括纪律、法律、道德等方面的规则。
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
《维护秩序》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社会秩序的内涵、重要性以及维护秩序的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秩序的维护,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对社会规则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遵守规则、维护秩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部分学生遵守规则意识不强,对于为什么要遵守规则、如何遵守规则等问题认识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提高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和作用,学会遵守各种规则,提高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积极参与社会秩序的维护,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和作用;遵守规则的方法和技巧;维护社会秩序的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提高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秩序的维护。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设计(2022年课标)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设计(2022年课标)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主要包括《规则与秩序》、《公平与正义》、《尊重与宽容》和《责任与担当》四个课时。
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社会规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他们对社会现象和问题开始产生独立思考,并逐渐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
然而,他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规则时,有时会感到困惑和迷茫。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通过生动案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社会规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社会规则的种类、作用和意义,理解公平、正义、尊重和宽容等价值观的含义,掌握遵守社会规则的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促进个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社会规则的种类、作用和意义,掌握遵守社会规则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促进个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社会规则的作用和意义。
2.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亲身体验社会规则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4.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总结遵守社会规则的方法和经验。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相关内容。
2.案例材料: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以便进行分析讨论。
3.视频资料:准备一些与社会规则相关的视频,以便进行直观展示。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整体教案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单元整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规则,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提高学生遵守规则的能力。
本单元共两节课,分别是《社会生活需要秩序》和《规则保证秩序》。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规则意识,他们对社会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规则的理解较为片面,认为遵守规则会限制自己的自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提高遵守规则的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规则与自由的关系,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
2.难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提高遵守规则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规则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对社会规则的理解。
3.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准备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如交通、学校、家庭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场景中为什么需要规则。
2.呈现(10分钟)呈现第一个案例,如交通规则。
引导学生分析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秩序来自规则。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遵守交通规则的场景。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4.巩固(10分钟)呈现第二个案例,如学校规则。
引导学生分析学校规则的重要性,巩固学生对规则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教案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4)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我们应该如何做?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二、展示交流、提升能力
1.自主学习部分可以由组内C层学生进行展示交流,B层进行补充
2.探究活动可以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进行展示交流。
3、社会规则的含义及分类: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4、为什么说维护社会秩序要靠社会规则?(社会规则的作用)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第三框题 诚实守信
1、为什么要讲诚信?
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如何践行诚信?
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2)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法不可违
法不可违【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法律的作用,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找到犯罪的含义和特征。
(3)认识身边的典型违法行为,学会遵章守法。
2.能力目标(1)提高辨别能力,警惕违法和犯罪。
(2)认识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4)能够判断辨别身边的违法活动与行为,自觉遵章守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法律意识,警惕违法行为。
(2)明确什么是违法行为,尊重他人的权益,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1.重点:(1)法律的作用。
(2)认识、区分三大违法行为。
2.难点:(1)法律的作用。
(2)对民事违法行为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违法活动的幻灯片。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新课,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
【教学过程】一、案例导入,场景激趣案例:小勤家里生活比较困难,要强的他想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
看到捡废品能赚钱,小勤决定试试。
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的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工地保安发现后,把他送到派出所。
(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要点提示:思考P27 规则与自由的相关内容,教学生找题目中关键点“建筑工地”,说明小勤卖的“废品”是公共财产。
教师总结:(1)小勤法制意识淡薄引入,造成了公共财产损失,侵犯了他人财产,所以被送到派出所。
(2)要提高法制意识,自觉遵守规则,知法懂法守法。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只要做到不违法,这样的事情就可以避免。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一)违法无小事1. 法律的规范作用(1)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和方向。
(2)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有效的准绳。
2.法律的含义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
则 维护与改 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
进规则 社会发展和生活变迁,需要不断制定、废除、
怎么做
调整和完善。要积极参与改进和完善;积极为
新规则形成建言献策。
第四课
课节 框
主要知识点
主要问题
尊 重 他 人
尊重是 交往的
起点
尊重从 我做起
概念: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是相互的交往起点。
14、怎样做到文明有礼 ?
答:做文明有礼的人(1)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以礼相待, 要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谈吐文雅,不说 粗话脏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2)要仪表整洁、举止 端庄。要做到着装得体、仪表整洁、举止稳重、彬彬有礼、落落 大方。(3)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范自己的行为。(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 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3)在社会 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 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 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22、刑法的作用和内容是什么? 答: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 的刑罚。 23、什么是犯罪?
3.社会规则的产生和分类是什么?
答: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 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活中, 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4.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有什么关系?
答:维护秩序靠规则。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规则告诉我们安排社会生活个方面的关系;如何作 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 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 责,各得其所)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 坏秩序是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良性运行)
17、怎样做到诚实守信?
答:1.树立诚信意识。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做老实人。我们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2. 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 理原则和法律要求,3.珍惜个人信用记录。我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提 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
28、遇到侵害,怎样依法求助 ?
答:当我们遇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 己的合法权益。(1)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法律服务机构有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 等。(2)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 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 向人民法院起诉。
9、怎样积极改进规则?
答: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 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实 质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0、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答:尊重是交往的起点。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外
在表现。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
会的尊重。③尊重他人使社会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
是什么
加强自我 珍惜美好生活、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 怎么做
防范 观念,依法自律,自觉守法。
遇到侵害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法维权。(援助机
遇到侵害 构、寻求国家法律救济)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 怎么做
依法求助 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
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全体公民一步容辞的责任。要敢 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 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
怎么做
基本问题
1、社会秩序及常见的类型是什么?
答: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与我们 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有: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 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15、诚实守信的含义和地位?
答: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说假话; 守信用就是信守承诺,说话算数。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 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 项民法原则。
16、为什么要诚实守信 ?
答:①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 真诚老实、笃信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否则会处处碰壁,甚至无 法立身处世。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 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 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 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 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2.社会秩序有什么作用(重要性)? 答: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只有大家有序占据社会 资源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 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运行成本)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 的社会环境。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我们享有 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 感受生活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5.自由和规则有什么关系?
答:自由与规则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 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 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6.怎样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答: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继续用监 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有需要自我约束, 即自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 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遵守规则需要我们发 自内心地敬畏规则,讲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 时何地,都应该讲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主要问题
概念: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是什么
社会生活 分类: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 为什么
维 有秩序 公共场所的秩序等。作用:社会正常运行需要
社
护 秩
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产生:为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
会 序 维护秩序 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分类:调节行为
是什么
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不履行合同义务是较为典型的民 怎么样
事违法行为。遵章守法
了解罪与 罚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 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刑罚是审 判机关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 法。分为主刑(五种)和附加刑(四种)
答: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 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
27、怎样预防犯罪?
答:加强自我防范。(1)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 远离犯罪。(2)需要杜绝不良行为。(3)我们应增强 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生
靠规则 的规则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作用:
怎么样
活
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离 自由与规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不
则不可分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为什么
开遵 规守 则规
自觉遵守 规则
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将规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准绳。
怎么做
要坚定维护规则: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在保
答:违法行为是指出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 的行为。 20、违法行为是怎样进行分类的?
答: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 违法行为。 根据社会危害性的轻重分为一般违法和犯罪。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属 于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犯罪。
21、怎样做到遵章守法 ? 答:(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
重要性: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每个人都希望得 为什么
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 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
怎样做
礼体现一个人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社 会 生 活 讲
平 等 待 人
待人礼 文明有礼主要表现在态度谦和、语言文明、仪表 为先 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
为什么
守
文明,国家兴旺。
信
践行诚 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信守承诺,不轻易许 信 诺)运用诚信智慧;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怎样做
课节
法 不 可 违
做 守
预 防
法犯
的罪
公
民
善 用 法 律
第五课
框
主要知识点
主要问题
违法无小 事
警惕身边 的违法行
为
法律是最刚性社会规则,不违法是行为底线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 为。根据违反的法律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 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根据社会危害性分为:一般违 法行为和犯罪。
为什么
处世的前提;能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
做文明 有礼的
人
要需要态在度社谦会和生、活用中语不文断明学;习要、仪观表察整、洁思、考举和止践端行庄。;怎样做
道
诚信就是城市、守信用。是价值准则,是道德规
德
诚 实
诚信无 范和品质;是传统美德。也是民法原则。是一个 价 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促进社会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