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海淀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4—2015海淀区高一下期中语文试题答案

2014—2015海淀区高一下期中语文试题答案

海淀区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文参考答案文化积累与运用一、文学名著阅读(一)第一组《大卫·科波菲尔》1.A(与大卫共同养育三个儿女的是阿格尼丝)2.咬了继父(冒犯了继父)童工(答“工人”、“小工”皆视为不正确)第二组《家》1.D(不让巫师进门的是觉慧)2.避血光之灾(高)觉新第三组《巴黎圣母院》1. B (爱斯米拉达被诬陷刺杀了近卫弓箭队队长弗比斯,大理院和王室宗教法庭判处她绞刑)2. 弗比斯(译本不同,音对即可)外形丑陋、内心丑恶第四组《红楼梦》1.C (贾雨村未做过和尚。

在葫芦庙里做过沙弥的是贾雨村断案时给他护官符的门子)2.原应叹息甄士隐第五组《高老头》1. D (“拉斯蒂涅决心先向高老头的女儿女婿挑战”错误。

“现在咱们俩来拼一拼吧!” 是表示他决心向社会挑战)2.表姐(表姊)伏脱冷(二)1.① 收留了从默德斯东与格林伯公司逃跑投奔自己的大卫,使大卫再次感受到家的温暖。

② 把大卫送到一所好学校(坎特布雷斯特朗博士的学校),使大卫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③ 大卫毕业后,为大卫在一家律师行(斯本罗律师事务所)谋得见习生的位置,使大卫自力更生。

④ 教导大卫“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并在破产时故意隐瞒了两千英镑的财产,让大卫学会适应困境,战胜困难,承担生活的重任(将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做一些抄写工作以增加收入),使大卫的人格逐渐完善。

⑤ 在大卫遇到多拉后,与多拉融洽相处,并教导婚后的大卫包容(胆小、依赖心强且不善家务的)多拉,使大卫拥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

⑥ 在大卫思考对自己深爱的阿格尼丝是否表白时,故意采用激将法(说阿格尼丝要结婚了),促使大卫向阿格尼丝求爱并与之结婚,使大卫获得美满婚姻。

(写出任意二点即可;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2.① 觉新与青梅竹马的表妹钱梅芬相恋,向往美好的婚姻,却尊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接受了家里“抓阄”给他定下的亲事,使得梅嫁给别人(嫁到赵家后,青年孀居),抑郁而逝。

北京市海淀区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北京版

北京市海淀区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北京版

北京市海淀区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海淀区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答案语文一、(20分)1.B2.D3.D4.C(A项“病例”与“救治”搭配不妥,“提高”的宾语“能力”残缺;B项不合逻辑,“切忌”与“不走过场”矛盾;D项“增进”与“教学”搭配不妥,“各领域两国”语序不妥,应为“两国各领域”)5.B(“古诗文运动”应为“古文运动”)6.(10分)每题1分,每题错1字该小题不得分。

①慨当以慷何以解忧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③丛菊两开改日泪④唯见江心秋月白⑤望帝春心托杜鹃⑥申之以孝悌之义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⑧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⑨位卑那么足羞官盛那么近谀⑩凌万顷之茫然二、(40分)7.(4分)每一个词语1分。

①然:如此。

②就:接近,靠近。

③乎:相当于“于”,关于。

④疾:强,那个地址指声音宏大。

8.(2分)借助于船和桨的人,(尽管)不擅长游泳,可是能够横渡江河。

9.(4分)每一个词语1分。

①负:依仗。

②之:往,到。

③穷:困窘的处境。

④见:被。

10.(2分)每一个词语1分。

①以,②而。

11.(4分)(他以为贾谊)因为“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因此,虽为“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自用者实难”也可)。

因、果各2分。

12.(5分)评分要点:①结合诗句,刻画景象(2分),②结合关键词,把握景象特点(2分),③明确景情关系(1分)。

(意思对即可)例如:诗人刻画了黄昏时分,乌云聚集,低沉地压向地面;急雪在旋风中狂舞的景象(2分),“乱”“低”“薄”表现云的厚重、天的灰暗,“急”“舞”“回”写出风大雪急,营造出昏暗、凄冷的意境(2分),诗人借阴冷的画面转达出无穷愁绪(1分)。

13.(6分)评分要点:①诗人孤独衰老,生活困窘(2分):②亲友离散,消息断绝(2分);③战乱未平,百姓伤亡(2分)(意思对即可,抄写诗歌原句酌情扣分)例如:无数家庭亲友离散、亲人亡故(2分),自己也正孤苦无依、饥寒交迫(2分),年老的诗人在薄暮乱云、回风急雪的情景中,生发了对亲友和国运的深切忧虑、无从着力的孤独愁苦之情(2分)。

北京市海淀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海淀区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4.4一、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A2. A3. C4. D5. D6. C二、本大题共6分。

5.①无边落木萧萧下②申之以孝悌之义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本题共6分。

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三、本大题共4分。

6. 评分要点:介绍的剧目内容正确,2分;具有宣传性、鼓动性1分;富有创意,1分。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9. C(2分)(弊:使……衰败)10. C(2分)(A.然,○1代词,这样;○2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B.而,○1连词,因而;○2连词,表修饰 C.则,连词,于是,就 D.○1……的原因;○2用来11. B(2分)(布衣、人臣、人君分别对应积善、积正、积德)12. 三代之废兴也//在其所积/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惧/ 布衣闻此//可以改容。

(本题5分。

“/”处为必断句处;“//”为可断可不断处。

每答对2处得1分。

答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13.答案要点:积善才能够成就美名,积恶易招致自己身败名裂,恶行积累多了就无法掩盖,罪孽积累大了就不能化解了。

(本题4分。

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7分。

14.C(3分)(“飞蓬各自远”意思是诗人和友人分别后,各自像飘飞的蓬草般漂泊无依)15.评分要点:本题4分。

选择一个角度,举例正确,2分;结合相关诗句能分析出对“有别必怨”的突破即可给2分。

答案示例:示例1:“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句,描绘了清澄的泗水秋波、明净的徂徕山色,诗中的山水形象,隽美秀丽,明媚动人,与诗人和友人之间纯洁无邪、真挚淳厚的友谊交相映衬,一扫送别诗“哀怨”之风。

(只分析出了对“有别必怨”的突破)示例2:“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句,写诗人想到各自将要远离,不禁举杯相劝的情形。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3套)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3套)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3套)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的说法源自XXX的软实力理论。

一般来说,软实力是一种隐形的力量,蕴含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四个载体中。

在这四个载体中,文化是核心,其他三个组成部分也都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影子。

甚至有人直接把软实力解释成文化力。

基于此,文化软实力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就是指“软实力”;狭义的文化软实力,则是构成软实力的文化要素。

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必须依赖先进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

在国内,它通过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抵御国外一些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增强国内民众的凝聚力。

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和不断改造本国文化中落后的成分,使本国文化更加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更好地彰显本国文化的强劲生命力。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兼容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必将为国外受众所认可,使本国所奉行的理念得到传播,从而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

文化软气力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资本。

这些资本包括国家价值寻求、社会理念、宗教崇奉、品德规范,还包括风俗惯、民族精神、国民素质、文学艺术等,还与教育、科技、文化财产的开展水平密切相干。

文化软气力产生的根本是人们对本国中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

与传统手段相比,非强制手段是文化软气力完成的手段,而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文化软气力的力量施展阐发形式。

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重器不重道的现象。

它表现在国家综合实力的建设上,就是重视提升硬实力而不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

重视提升硬实力是对的,文化软实力也一定要以硬实力为基础。

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doc

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doc

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模样(mú)按捺(nà)渣滓(zǐ)白雪皑皑(ái)B.哄笑(hōng)提供(gòng)威吓(hè)喁喁私语(yú)C.参与(yù)温煦(xù)藤蔓(wàn)忠诚不渝(yù)D.呼吁(yù)撩起(liáo)黝黑(yǒu)浅尝辄止(zhé)【答案解析】A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爆竹炸响之后留下来的烟霭笼罩了天空,四处飘零五载有余的我在蒙胧中蹙缩了眉头,又莫名其妙地生出许多惆怅。

B.4月14日玉树发生7.1级地震。

灾难诚然可怕,但面对灾难人们刚诀别亲人就投入救援的果敢与执着令人肃然起敬。

C.见到首长,他先是寒暄,接着就是缄默,好像很安份。

老张知道,他这是故伎重演,希望首长会宽宏大量,原谅自己。

D.凌辰,离最后通牒时间只有1小时了。

在长时间的面面相觑之后他和爸爸已是昏昏欲睡,却仍然没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答案解析】B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1)到杭州西湖去的人,总要到岳王坟前____________一番。

(2)我最近总是出错,妈妈生气地把我____________了一顿。

(3)我们正要出发,____________狂风大作,紧接着下起了大雨。

A.悼念奚落猝然B.凭吊数落忽然C.悼念数落忽然D.凭吊奚落猝然【答案解析】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作为物理学家的他,只有物理才能激发他所有的活跃因素。

虽然平时不苟言笑,但一遇到专业方面的知音他就会变得口若悬河。

B.美国前总统林肯说:“你可以欺骗所有人于一时也可以欺骗部分人于一世,但不能欺骗所有人于一世。

”这话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C.三连一排在历次战役中敢打敢拼,坚决执行命令。

只要按首长作战方案执行的,没有不胜利的。

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测试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 页;第Ⅱ卷第5 页至第8 页,答题纸第9 页至第12页。

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在答题纸第9 页和第11页左侧密封线内书写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的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2分)一.(每题2分,共2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模.样(mú)按捺.(nà)渣滓.(zǐ) 白雪皑.皑(ái)B。

哄.笑(hōng)提供.(gòng)威吓.(hè) 喁.喁私语(yú)C。

参与.(yù) 温煦.(xù)藤蔓.(wàn)忠诚不渝.(yù)D。

呼吁.(yù) 撩.起(liáo)黝.黑(yǒu)浅尝辄.止(zhé)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爆竹炸响之后留下来的烟霭笼罩了天空,四处飘零五载有余的我在蒙胧中蹙缩了眉头,又莫名其妙地生出许多惆怅。

B.4月14日玉树发生7.1级地震。

灾难诚然可怕,但面对灾难人们刚诀别亲人就投入救援的果敢与执着令人肃然起敬。

C.见到首长,他先是寒暄,接着就是缄默,好像很安份。

老张知道,他这是故伎重演,希望首长会宽宏大量,原谅自己。

D。

凌辰,离最后通牒时间只有1小时了。

在长时间的面面相觑之后他和爸爸已是昏昏欲睡,却仍然没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1)到杭州西湖去的人,总要到岳王坟前____________一番.(2)我最近总是出错,妈妈生气地把我____________了一顿。

(3)我们正要出发,____________狂风大作,紧接着下起了大雨。

A。

悼念奚落猝然ﻩﻩB. 凭吊数落忽然C。

2014海淀区高一(下)期中语文

2014海淀区高一(下)期中语文

2014海淀区高一(下)期中语文一、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

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既体现了家风对中国人的无声滋润和深刻影响,也反映了人们对家风传统日渐甲的无奈和感慨。

家风又指门风,是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标准和乙方法。

中国古人的家风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至深,古往今来,中国文人留下了不少“家风联”,令晚辈①,深受教益。

如“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唯俭与勤”“绵世泽莫如行善,振家声还是读书”“养性却是扶正义,②”等,都成为“言传”和“身教”的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齐家重要的一点便是正家风。

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无关文化,只关德行。

好的家风,承载着一个家庭的美德,是一种无形的强大精神力量。

家风正,自会人才辈出,涌现国之脊梁;家风不正,则多出纨绔子弟,不孝子孙。

因此,古之名门旺族无不重视家风建设。

清代名臣曾国藩治家教子有方,不管天下风云变换,曾家始终保持着谨严的家风,对子孙后代熏陶渐染。

因此,曾氏家族造就了庞大的人才群体,创造了丰富的文化成果。

1.(2分)文中加点词语的注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脊.梁(jǐ)人才辈出 B.纨绔.(kù)不孝子孙C.渐.染(jiàn)名门旺族D.承载.(zài)风云变换2.(2分)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流失处世准则 B.流失处事法则C.流逝处事法则 D.流逝处世准则3.(2分)填入文中①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感同身受B.感慨万千C.耳濡目染D.耳闻目睹4.(2分)在文中②处填入对联的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A.换门不改旧家风 B.宗功显世树家风C.出闺宜守我家风 D.修身只为正家风5.(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他提出的“王道”,是指儒家“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B.战国末期的著名思想家荀子,是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后天的学习能让自己日益完善C.《过秦论》是西汉贾谊的一篇政论,作者意在借秦亡的教训警示汉朝统治者勿蹈秦亡的覆辙D.韩愈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在《师说》中所提到的“传道”,是指传授儒家的道统6.(2分)下面文段取材于《红楼梦》第十五回中北静王与贾政的对话,对其中加点词的解说和使用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水溶(北静王)见他(宝玉)语言清楚,谈吐有致,一面又向贾政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家父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A.癖.好(pì)聒.噪(guō)寒喧敛气屏.声(bǐng)B.朱拓(tuò)悚.然(sǒng)函盖沸.反盈天(fèi)C.剔透(tī)暂时(zhàn)精悍斐.然成章(fěi))D.肖像(xiào)炮烙(luò)理睬罄竹难书(qìng)2.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幸不訾.着短处訾:毁谤B.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抵:到达C.好高骛.远骛:追求D.化险为夷.夷:平坦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国家药监局主持核心业务的意料器械司的两任司长,在半年时间内,先后都因涉嫌受贿被检察机关刑拘,看到这样的报道,令人触目惊心....。

B.在远处,天的尽头一片彩光。

我怀疑自己看见海市蜃楼,但又觉得那还是一片彩虹而已。

我的双眼模糊,有如隔岸观火....,什么也看不清楚。

C.大城市的居室、办公楼、饭店或娱乐场所的污染程度已经不亚于室外,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许多人对此不很了解甚至是无所知。

D.刚刚开通的可视电话,可以双向实时传输通话双方的语音和图像信号,实现人们打电话时既能闻其声、又能见其人的梦想,真可谓咫尺天涯....。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这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B.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祝福》《药》就选自他的小说集《彷徨》。

C.蒲松龄是我国清代文学家,他创作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短篇小说的集大成之作,《聂小倩》即选自于这部短篇小说集。

海淀区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海淀区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海淀区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镌刻(juān)炽热(zhì)体恤(xù)气喘吁吁(chuǎn)B . 粗犷(guǎng)解剖(pōu)庇护(bì)扣人心弦(xuán)C . 下载(zài)绯红(fēi)木讷(nà)博闻强识(zhì)D . 酝酿(niàng)倾轧(yà)纸屑(xiè)叱咤风云(zhà)2. (2分) (2017高二下·天津期中) 下列词语的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 . 痉挛修葺积腋成裘胹熊蟠B . 脉博弑君风乎舞虞名信片C . 潢潦异爨骀有神护扣门扉D . 赡顾舛露跚跚可爱飞羽殇3.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那些作家们在一暗黄的灯影里的时候,他们不会预先知道,在时光的另一岸,肘边这叠稿纸将成为人们精神上永恒的珍藏。

在那一岸,许多的日子已经逝去,许多的歌声已经喑哑,有前辈们如丰碑一般永不改色的著作依然鲜亮如初,令人们恒久感动。

A . 晕奋笔疾书或许惟B . 抹笔耕不辍兴许却C . 片埋头苦干也许更D . 缕舞文弄墨可能只4. (2分)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 . 戴望舒,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有“雨巷诗人”之称,是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诗集有《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

B . 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起于宋代,词牌名是填词用的曲调名称,与内容无多大关系。

C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鲁迅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战国策》又称《国策》,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又是一部历史散文集,共33编。

D .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测验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测验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班级 姓名 学号班级 姓名 学号答题纸二、阅读下列节选的课内文段,完成11~13题。

(13分) 11.( )(3分)12.第②段中加点的代词分别指代的是(4分)(1) 此:(2) 这里: 13.下面是一句有关祥林嫂的肖像描写,你认为这一描写的主要目的是(3分) 答: 14.( )(3分) 三、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原句(7分,每空1分) 15.(1)小楼昨夜又东风, 。

(2) ,儿女共沾巾。

(3) ,随风直到夜郎西。

(4)商女不知亡国恨, 。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

班级 姓名 学号(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四、古诗文阅读(共22分)16. (1) ()(3分)(2)这首诗开头两句“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与《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是写景,手法与作用有何不同?(4分)答:。

17.实词解释(每个1分,共3分)患:具:彰:18.()(3分)19. 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2分,共4 分)①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②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20.用“/”为下面文言文断句。

(5分)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记》)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5题。

(18分)21.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4分)22.为什么“我”怀疑“这位仁慈的老太太是否稍稍有点性格古怪”?(4分)23.联系全文,在结尾的横线内写一句话,要求与上下文衔接,并能揭示主旨(2分)24. “魔盒”或“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3分)25.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这一形象。

要求语言流畅,分析有层次。

(不超过100字,5分)。

六、按照要求完成25~27题。

(10分)2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 )27.请拟一则有特色有个性的短信,可深情款款、可轻松幽默……风格自选,不超过70字。

2014海淀一模语文

2014海淀一模语文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期中练习2014.4本试卷8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6题。

有一天,忽然意识到,古人比今人多一股冲动:逢高即上,遇巍则攀。

奇峰巨顶自不必说,即便丘峦高阁,他们也要上去站一站,“倚槛苍茫千古事,____①____”,临风凭栏,感慨一番。

所以,凡山亭江楼,词赋楹句总是爆满。

王勃的《滕王阁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崔颢的《黄鹤楼》、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皆为“高高在上”所得。

在古人那儿,登高眺远,_____②____。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高,带来大势大象,带来疏旷与飘逸,带来不羁与宏放,带来对生命时空的全景式阅读。

因此于诗家墨客而言,“高处”具有强烈的召唤力,成了【】千年的诱惑。

然而,“登高”又并非文人独嗜,百姓对此亦兴味索然,尤其在九九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更是乐此不疲。

秋收毕,仓廪实,人心悦,少不了邀友约醉,醍醐一场。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若不去登高望远,游目骋怀,实在辜负天地、有愧人生。

古人登高的去处,一般是山、塔、楼,所以,在一座古城,大凡能将风景揽入怀中的高处,几朝下来,皆成了名胜。

“江南三大楼”之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皆受驱于重阳雅集、登高览景的欲望,一旦矗起,则声名大噪,“游必于是,宴必于是”。

因为古人认为自己是自然之子,他们心目中有“高”,他们崇高、尊高、仰高。

从“登高”意义上说,“重阳”几乎是个绝版的节日,今人仅视为“敬老节”,无疑让它的美折损大半,伤了筋,动了骨。

1.填入文中两处【】内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风糜良辰怆(chuàng)然召(zhāo)唤B.风糜良晨怆(chuāng)然召(zhāo)唤C.风靡良晨怆(chuāng)然召(zhào)唤D.风靡良辰怆(chuàng)然召(zhào)唤2.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兴味索然B.乐此不疲C.游目骋怀D.声名大噪3.将下列句子填入文中横线①处,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3分)()A.天开美景风云静B.过江多少六朝山C.爽气西来两袖清D.座揽清辉万川月4.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既是感悟生命、孜求彻悟的仪式,又是放牧视野、抒发情怀的方式。

2014年北京海淀高考一模语文试卷教师版2014.4解析

2014年北京海淀高考一模语文试卷教师版2014.4解析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文2014.4 本试卷8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6题。

有一天,忽然意识到,古人比今人多一股冲动:逢高即上,遇巍则攀。

奇峰巨顶自不必说,即便丘峦高阁,他们也要上去站一站,“倚槛苍茫千古事,____①____”,临风凭栏,感慨一番。

所以,凡山亭江楼,词赋楹句总是爆满。

王勃的《滕王阁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崔颢的《黄鹤楼》、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皆为“高高在上”所得。

在古人那儿,登高眺远,_____②____。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高,带来大势大象,带来疏旷与飘逸,带来不羁与宏放,带来对生命时空的全景式阅读。

因此于诗家墨客而言,“高处”具有强烈的召唤力,成了【】千年的诱惑。

然而,“登高”又并非文人独嗜,百姓对此亦兴味索然,尤其在九九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更是乐此不疲。

秋收毕,仓廪实,人心悦,少不了邀友约醉,醍醐一场。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若不去登高望远,游目骋怀,实在辜负天地、有愧人生。

古人登高的去处,一般是山、塔、楼,所以,在一座古城,大凡能将风景揽入怀中的高处,几朝下来,皆成了名胜。

“江南三大楼”之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皆受驱于重阳雅集、登高览景的欲望,一旦矗起,则声名大噪,“游必于是,宴必于是”。

因为古人认为自己是自然之子,他们心目中有“高”,他们崇高、尊高、仰高。

从“登高”意义上说,“重阳”几乎是个绝版的节日,今人仅视为“敬老节”,无疑让它的美折损大半,伤了筋,动了骨。

1.填入文中两处【】内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风糜良辰怆(chuàng)然召(zhāo)唤B。

风糜良晨怆(chuāng)然召(zhāo)唤C。

风靡良晨怆(chuāng)然召(zhào)唤D。

2014北京四中高一下期中语文(含解析)

2014北京四中高一下期中语文(含解析)

北京四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第1-15题的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其余题目均在答题纸上作答。

作文写在作文纸上。

第I卷50分一、文言听写(10分)各位同学,下面将进行文言听力测试,每个文段我们将读三遍。

第一遍,请你关注文段的主要内容,没听清的词,可先行略过,进入下一句,尽量整体感知,把握文脉,听完后,请回忆这段话的内容。

第二遍,我们将放慢语速,请同学们注意停顿,并尽力补足第一遍时所没有听清的细节,并用笔记录听到的内容。

第三遍我们将以正常语速朗读。

文言文小段(一)文言文小段(二)二、基础知识(1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褴褛.(lǚ) 瘦削.(xiāo)封妻荫.(yīn)子风流倜.(tì)傥B.癖.(pì)好炽.(zhì)烈狗尾续貂.(diāo) 骨鲠.(gěng)在喉C.温煦.(xù) 混.(hún)沌茅塞.(sāi)顿开佶屈聱.(áo)牙D.炮烙.(luò)嘈.(cáo)杂晶莹剔.(tī)透接踵.(zhǒng)而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糟蹋诡密披星带月惊风骇浪B.渣滓跋涉奴颜婢膝蓬首垢面C.擦拭决窍沸反盈天百练成钢D.寒喧俸禄鞭辟入理嫉恶如仇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A.故乡是个大词,说起它,不仅仅是那个魂牵梦萦....的小山村,那里的人和事及其背后流淌的文化,都会铺陈开来,弥漫于眼前。

(朝思暮想)B.抗战开始时,梁实秋完成了八部莎剧的翻译,他孜孜不倦,积铢累寸....,不轻易改动原文。

他说:“莎士比亚就是这个样子,需要存真。

”(细大不捐)C.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素以头发蓬乱和不修边幅....著称。

他在接受两个小朋友提问时,曾被小朋友劝告说最好要“多注重外表”,小朋友还送给约翰逊一把梳子,要他多梳梳头。

2014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和答案

2014北京市重点中学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和答案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
B.今齐地方千里
C.君侯制作侔神明
D.闻道有先后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圣人无常师常:固定的
幸不訾着短处訾:毁谤
B.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抵:拜谒
能谤讥于市朝谤讥:诽谤、讽刺
C.兵者凶器也兵:武器
略地于边略:攻取
①会对耳膜造成伤害②容易造成听觉疲劳
③从而导致听力受损④会对听神经的末梢产生刺激
A、①③④②B、③④②①C、③②④①D、①④③②
7.阅读帕斯的《朦胧中所见的生活》一诗,人体的黑夜里,
穿梭的游鱼便是闪电。粼粼的白骨便是闪电。
在森林的黑夜里,世界,你一片昏暗,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惠特曼是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代表作有诗集《草叶集》。
B.古文运动的主张是“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是由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唐代文体改革运动。
C.《聂小倩》选自清代蒲松龄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这部书被赞为“写鬼写
人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D.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
长孙皇后性仁孝俭素,好读书,常与上从容商略古事,因而献替①,裨益弘多。上或以非罪谴怒宫人,后亦阳怒,请自推鞫②,因命囚系,俟上怒息,徐为申理,由是宫壸③之中,刑无枉滥。豫章公主早丧其母,后收养之,慈爱逾于所生。妃嫔以下有疾,后亲抚视,辍己之药膳以资之,宫中无不爱戴。训诸子,常以谦俭为先,太子乳母遂安夫人尝白后,以东宫器用少,请奏益之。后不许,曰:“为太子,患在德不立,名不扬,何患无器用邪!”上得疾,累年不愈,后侍奉,昼夜不离侧。常系毒药于衣带,曰:“若有不讳,义不独生!”后素有气疾,前年从上幸九成宫,柴绍等中夕告变,上擐甲出阁问状,后扶疾以从,左右止之,后曰:“上既震惊,吾何心自安!”由是疾遂甚。太子言于后曰:“医药备尽而疾不瘳,请奏赦罪人及度人人道,庶获冥福。”后曰:“死生有命,非智力所移。若为善有福,则吾不为恶:如其不然,妄求何益!赦者国之大事,不可数下。道、释异端之教,蠹国病民,皆上素所不为,奈何以吾—妇人使上为所不为乎?必行汝言,吾不如速死!”太子不敢奏,私以语房玄龄,玄龄白上,上哀之,欲为之赦,后固止之。

语文海淀一模

语文海淀一模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题本试卷8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6题。

有一天,忽然意识到,古人比今人多一股冲动:逢高即上,遇巍则攀。

奇峰巨顶自不必说,即便丘峦高阁,他们也要上去站一站,“倚槛苍茫千古事,____①____”,临风凭栏,感慨一番。

所以,凡山亭江楼,词赋楹句总是爆满。

王勃的《滕王阁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崔颢的《黄鹤楼》、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皆为“高高在上”所得。

在古人那儿,登高眺远,_____②____。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高,带来大势大象,带来疏旷与飘逸,带来不羁与宏放,带来对生命时空的全景式阅读。

因此于诗家墨客而言,“高处”具有强烈的召唤力,成了【】千年的诱惑。

然而,“登高”又并非文人独嗜,百姓对此亦兴味索然,尤其在九九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更是乐此不疲。

秋收毕,仓廪实,人心悦,少不了邀友约醉,醍醐一场。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若不去登高望远,游目骋怀,实在辜负天地、有愧人生。

古人登高的去处,一般是山、塔、楼,所以,在一座古城,大凡能将风景揽入怀中的高处,几朝下来,皆成了名胜。

“江南三大楼”之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皆受驱于重阳雅集、登高览景的欲望,一旦矗起,则声名大噪,“游必于是,宴必于是”。

因为古人认为自己是自然之子,他们心目中有“高”,他们崇高、尊高、仰高。

从“登高”意义上说,“重阳”几乎是个绝版的节日,今人仅视为“敬老节”,无疑让它的美折损大半,伤了筋,动了骨。

1.填入文中两处【】内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风糜良辰怆(chuàng)然召(zhāo)唤B。

风糜良晨怆(chuāng)然召(zhāo)唤C。

风靡良晨怆(chuāng)然召(zhào)唤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淀区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文2014.4学校班级姓名成绩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

(8分)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既体现了家风对中国人的无声滋润和深刻影响,也反映了人们对家风传统日渐甲的无奈和感慨。

家风又指门风,是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标准和乙方法。

中国古人的家风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至深,古往今来,中国文人留下了不少“家风联”,令晚辈①,深受教益。

如“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唯俭与勤”“绵世泽莫如行善,振家声还是读书”“养性却是扶正义,②”等,都成为“言传”和“身教”的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齐家重要的一点便是正家风。

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无关文化,只关德行。

好的家风,承载着一个家庭的美德,是一种无形的强大精神力量。

家风正,自会人才辈出,涌现国之脊梁;家风不正,则多出纨绔子弟,不孝子孙。

因此,古之名门旺族无不重视家风建设。

清代名臣曾国藩治家教子有方,不管天下风云变换,曾家始终保持着谨严的家风,对子孙后代熏陶渐染。

因此,曾氏家族造就了庞大的人才群体,创造了丰富的文化成果。

1.文中加点词语的注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脊梁(jǐ) 人才辈出B. 纨绔(kù)不孝子孙C. 渐染(jiàn)名门旺族D.承载(zài)风云变换2. 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流失处世准则B. 流失处事法则C. 流逝处事法则D. 流逝处世准则3. 填入文中①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感同身受B. 感慨万千C. 耳濡目染D. 耳闻目睹4.在文中②处填入对联的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换门不改旧家风B.宗功显世树家风C.出闺宜守我家风D.修身只为正家风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他提出的“王道”,是指儒家“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

B.战国末期的著名思想家荀子,是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后天的学习能让自己日益完善。

C.《过秦论》是西汉贾谊的一篇政论,作者意在借秦亡的教训警示汉朝统治者勿蹈秦亡的覆辙。

D.韩愈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在《师说》中所提到的“传道”,是指传授儒家的道统。

6.下面文段取材于《红楼梦》第十五回中北静王与贾政的对话,对其中加点词的解说和使用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水溶(北静王)见他(宝玉)语言清楚,谈吐有致,一面又向贾政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家父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

”贾政忙陪笑道:“犬子岂敢谬承金奖……”水溶又道:“若令郎在家难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

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贾政忙躬身答应。

A.令郎:是说话人对对方有成就的儿子的尊称,使用不正确。

B.家父:是晚辈对对方父亲的敬称,使用正确。

C.犬子:是父亲对别人介绍自己儿子时的谦称,使用正确。

D.寒第:是说话人对贫寒人家的讳称,使用不正确。

二、古诗文默写(6分)7.按要求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6分)1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2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3“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表现了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共鸣。

4关于积累的重要性,老子和荀子都有过形象的论述。

荀子的《劝学》中“ ,” 两句与《老子》中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意思相近。

三、任务型写作(4分)8.某校“我和名著有个约会”文化艺术节将于2014年5月5日拉开帷幕,届时将举行课本剧展演活动。

高一年级参演的两个剧目是《红楼梦》和《高老头》,请任选其中的一个,设计一则海报宣传语。

(50字以内)(4分)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15分)凡山陵之高,非削成而崛起也,必步增而稍上焉;川谷之卑,非截断而颠陷也,必陂池①而稍下焉。

是故积上不止,必致嵩山之高;积下不已,必极黄泉之深。

非独山川也,人行亦然,有布衣积善不怠,必致颜、闵之贤,积恶不休,必致桀、跖之名。

非独布衣也,人臣亦然,积正不倦,必生节义之志,积邪不止,必生暴弒之心。

非独人臣也,国君亦然。

政教积德,必致安泰之福,举错数失,必致危亡之祸。

故仲尼曰:汤、武非一善而王也,桀、纣非一恶而亡也。

三代之废兴也在其所积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惧布衣闻此可以改容。

是故君子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克己三省,不见是图。

孔子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小人以小善谓无益而不为也,以小恶谓无伤而不去也。

是以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也。

”故圣人常慎其微也。

文王小心翼翼,武王夙夜敬止,思慎微眇,早防未萌,故能太平而传子孙。

夫圣贤卑革②,则登其福。

庆封、伯有,荒淫于酒,沈湎无度,以弊其家。

晋平殆政,惑以丧志,良臣弗匡,故俱有祸。

楚庄、齐威,始有荒淫之行,削弱之败,几于乱亡;中能感悟,勤恤民事,故能中兴,强霸诸侯,当时尊显,后世见思,传为令名,载在图籍。

由此言之,布衣人君,其行一也,知己曰明,自胜曰强。

夫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此颜子所以3称庶几也。

注:①陂池:(pōtuó),坡度平缓的样子。

②卑革:谦逊的改过。

3庶几:借指贤者。

(取材于王符《潜夫论·慎微》)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必步增而稍上焉稍: 渐渐B.克己三省克: 克制C.以弊其家弊:破败D.良臣弗匡匡:纠正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 人行亦然填然鼓之B振长策而御宇内罪大而不可解也C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夫圣贤卑革,则登其福D此颜子所以称庶几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11.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文章开篇从自然界中的山陵“积上不止”和川谷“积下不已”说起,意在引出下文对人事的论述。

B.第二段从“布衣”“人臣”“人君”三方面分别论述了积德、积正、积善可致贤、生志、致福的道理。

C.第四段写楚庄王、齐威王能谦虚改过,因此使自己的国家能够重新兴盛,称霸诸侯而名载于史册。

D.作者在论证过程中采用喻证、引证、对比论证等多种方法,使文章说理形象透彻,论证充分有力。

12.用斜线(/)给文中的划线处断句。

(5分)三代之废兴也在其所积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惧布衣闻此可以改容。

13.阅读第三段中孔子所说的话,概括“圣人常慎其微”的原因。

(4分)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4、15小题。

(7分)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1李白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2。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1杜二甫:指杜甫。

2徂徕:山名。

14.下列关于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诗人与好友离别之时,同游鲁郡一带的池台亭阁,表现出两人深厚的情意。

B.颈联中“明”字化静为动,与王安石诗“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异曲同工。

C.“飞蓬各自远”句以蓬草随风飞舞喻与好友离别后自己漂泊无依,难舍之情隐于其中。

D.本诗以“醉别”开始,干杯结束,中间寄以金樽重开的希望,首尾呼应,情味深长。

15.有人评论本诗突破了传统送别诗“有别必怨,有怨必盈”(有离别必有哀怨,有哀怨必充塞于心)的特点,请从所绘之景或所叙之事的角度,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4分)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16分)绳子这天正是赶集的日子。

哥代维尔镇的广场上,早已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嘈杂的人声与牲畜声闹成一片。

奥希科尔纳老头一到镇上,就径直朝广场走去。

见到地上有一小段绳子,他节俭成性,于是,他费劲地弯下身去,从地上拾起这段绳子,正要慢慢起来时,却发现马具匠玛朗丹站在自家门口盯着他。

他们曾一起做过生意,结果闹翻了。

老头见自己捡一小根绳却被冤家对头瞧个正着,不由得羞惭难当。

他赶紧把绳子塞进褂子,然后,假装在地上找什么东西的样子。

最后,他探着脑袋,朝集上走去。

赶集的人吵吵嚷嚷,缓缓流动,不停地讨价还价,非常活跃,好生热闹。

稍迟一点,集市上的人渐渐稀少起来,住在远乡的农民纷纷前往客店。

茹尔丹客栈的大厅里,挤满了用餐的客人。

大家刚用完午餐,警长就出现在店门口。

他发问道:“奥希科尔纳老爹在这里吗?”“我在这儿呢。

”奥希科尔纳应道。

警长说:“奥希科尔纳老爹,劳驾跟我到镇公所走一趟,镇长有话要同你说。

”奥希科尔纳老头好不意外,颇为不安。

他跟随在警长的后头。

镇长正坐在靠背椅上等着他,他开腔了:“奥希科尔纳老爹,有人看见您今天上午在伯兹维尔的大路上,捡了马纳维尔的乌尔布雷克丢失的皮夹,内有五百法郎及商业票据。

”这怀疑突如其来,老头目瞪口呆,望着镇长:“我,我捡了皮夹?我以人格担保,我从来没有见过什么皮夹。

”“有人看见您啦。

”“有人看见我?”“马具商玛朗丹先生。

”这时,老头才弄明白了事情的缘由。

他气得满脸通红,叫冤道:“这个混蛋!他看见我捡的,就是这根绳子,镇长先生,您瞧。

”他从口袋里掏出了那根绳子。

镇长摇了摇头,说:“您没法叫我相信,玛朗丹是一位讲信誉的人,他怎么会把一根绳子当成一个皮夹?”老头愤怒起来,他举起一只手,赌咒发誓:“我讲的千真万确,镇长先生,一点也不假,我以我的灵魂发誓。

”他的发誓毫无用处。

根据老头的要求,镇长在他身上搜了一遍,结果什么也没搜出来。

最后,镇长只好把他打发走了,不过对他讲明,此案还要上报检察院,等候命令再作处理。

这件事已在镇上传开了。

老头一走出镇公所的大门,就被人围着问这问那。

于是,他把捡绳子的经过讲了一遍,大家哄然大笑起来。

他气愤不平,极为恼火,逢人便讲自己的遭遇,没完没了。

第二天,有个长工把皮夹送还了。

据这个长工说,他是在大路上拾到的。

这个消息立即传遍四乡,奥希科尔纳也听说了。

他马上到各处转悠,把真相大白的故事讲给乡亲们听。

他心情舒坦了。

然而,他仍感到有点不自在。

那些人总是一副嘻嘻哈哈的神情,他似乎觉得有人在背后议论他。

下一个星期二,他又去镇上赶集,一心只想再讲讲自己的遭遇。

玛朗丹正站在自家门口,见他路过,便乐了起来。

“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老头莫名其妙。

他走到邻村一个庄稼人跟前,又讲起自己的故事。

对方没等他讲完,就在他肚皮上一拍:“大滑头,得了吧!”奥希科尔纳愣住了,为什么把他叫作“大滑头”?他来到客栈,又开始说自己的遭遇。

一个马贩子高声嚷道:“得啦,一个人捡到皮夹,另一个人又还了回去,神不知,鬼不觉啊!”奥希科尔纳恍然大悟,原来大家都认为是他捡到皮夹后,又让自己的同伙把皮夹还了回去。

他想抗议,客人们却哄堂大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