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控制系统概述

合集下载

控制系统基础

控制系统基础

控制系统基础引言:控制系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技术,用于调节、指导和管理各种系统的行为和性能。

它在工业生产、交通、航空航天和自动化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控制系统的定义、组成部分、分类以及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等内容。

一、控制系统的定义和组成部分(300字)1.1控制系统的定义:控制系统是用来通过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元件控制某个系统的行为和性能的一个系统。

1.2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 传感器:用于检测被控对象的状态或输出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电信号。

- 执行器:根据控制信号从控制器,执行某种动作或操作。

-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和预定的控制策略,产生控制信号,以控制执行器的动作。

二、控制系统的分类(500字)2.1按照系统性质的分类:- 连续控制系统:输入、输出和状态都是连续变量的系统,如温度、压力、速度等。

- 离散控制系统:输入、输出和状态都是离散变量的系统,如开关、数字电路等。

2.2按照系统拓扑结构的分类:- 开环控制系统:控制器的输出不依赖于被控对象的状态反馈信息,常用于简单的控制任务。

- 闭环控制系统:控制器的输出根据被控对象的状态反馈信息进行修正,使系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2.3按照控制方式的分类:- 自动控制系统:系统根据某种控制策略自动地进行调节和控制,无需人工干预。

- 手动控制系统:系统的调节和控制需要人工干预和操作。

三、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700字)3.1稳定性:控制系统必须具备稳定性,即使在系统参数变化或外部干扰的情况下,系统的输出也能在可接受范围内保持稳定。

3.2准确性:控制系统应该能够确保被控对象的输出与期望输出尽可能接近,即具备较高的控制精度。

3.3鲁棒性:控制系统应该对系统参数的变化或外界干扰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以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不受影响。

3.4快速性:控制系统应该能够实现较快的响应速度,以适应不同的工况和控制需求。

控制系统简介介绍

控制系统简介介绍

05
CATALOGUE
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
工业机器人控制
精确性
工业机器人需要精确控制位置和速度,以确保其能够准确 地执行各种任务。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算法和传感器技术 ,实现机器人的高精度运动控制。
编程灵活性
控制系统提供友好的编程接口,允许工程师根据具体需求 对机器人进行编程,满足不同的生产线和工作场景。
闭环控制系统
工作原理
闭环控制系统又称为反馈控制系统。在闭环控制系统中,输出量会被测量并反馈 到输入端,与参考输入进行比较,形成控制误差。控制系统会根据这个误差来调 整系统的操作,以达到减小误差,使输出接近参考输入的目的。
应用场景
闭环控制系统适用于那些需要精确控制输出量,或者系统的输出特性会随着环境 、负载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场合。例如,温度控制、速度控制、位置控制等。
离散控制系统
用于处理离散时间信号,如数 字控制系统。
连续控制系统
用于处理连续时间信号,如模 拟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和应用
• 重要性:控制系统在工程、科学、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核 心作用,通过实现自动化、优化性能、提高稳定性等方式,极 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和应用
应用 工业生产:如机器人控制、自动化生产线、质量控制等。
目标
控制系统的目标是确保被控对象(如机器、设备、生产过程 等)的行为与期望的行为相匹配,并维持这种匹配在可接受 的范围内,以实现性能优化、稳定性、安全性等。
控制系统的类型和分类
开环控制系统
这类系统只根据预设的输入进 行操作,不对被控对象的输出
进行反馈调节。
闭环控制系统
这类系统通过将被控对象的输 出与期望输出进行比较,根据 误差进行调节,形成一个反馈 回路。

第一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第一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第一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1.1概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多地用计算机来实现控制系统。

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与传感技术、CRT显示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了计算机控制技术水平的提高。

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其组成、工业控制机的组成结构及特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1.1.1计算机控制技术研究的内容及特点1、研究的内容:主要研究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测量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在微机控制中的应用、以及微机的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2、主要的特点:1)理论性强:应用各种控制理论、信号处理理论等2)综合性强:应用有控制理论、计算机硬件技术、编程技术、网络技术、测量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电子技术等3)实践性强:所有设计、计算必须要反复进行实验;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方法、经验数据等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5)实用性强6)应用广泛等1.1.2计算机控制技术这门课所应用到的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检测与传感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CRT显示技术等等1.1.3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计算机控制技术是一种运用控制理论、仪器仪表、计算机和其它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实现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达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确保安全等目的的综合性技术,主要包括工业自动化软件、硬件和系统三大部分1.1.4目前,计算机控制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一、以工业PC为基础的低成本工业控制自动化将成为主流二、PLC在向微型化、网络化、PC化和开放性方向发展三、面向测控管一体化设计的DCS系统四、控制系统正在向现场总线(FCS)方向发展五、仪器仪表技术在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方向发展六、数控技术向智能化、开放性、网络化、信息化发展七、工业控制网络将向有线和无线相结合方向发展八、工业控制软件正向先进控制方向发展► 1.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1.3 计算机控制系统分类► 1.4 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机► 1.5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1.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自动控制: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使生产过程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控制系统基础知识概述

控制系统基础知识概述

控制系统基础知识概述控制系统是指通过对系统输入、输出和内部状态的监测与调节,以实现系统稳定性、性能优化和目标实现的一种系统。

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电力系统、交通运输系统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进行概述,并介绍其中的一些关键要素。

一、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过程组成。

传感器用于测量系统的状态和输出信号,执行器用于执行控制指令,控制器对传感器测量值进行处理,将结果转化为控制命令,并传递给执行器,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控制系统的目标是使被控对象的输出值尽可能接近期望值。

二、控制系统分类按照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性质,可以将控制系统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不依赖于系统的当前状态,只根据输入信号产生控制命令;闭环控制系统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依赖于系统的当前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的差异,通过不断调整控制命令来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三、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描述系统输入和输出关系的数学模型。

它是一个复数函数,通常用LaPlace变换表示。

通过传递函数,可以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零点和极点等特性,从而设计合适的控制器。

四、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输出在无穷大时间范围内是否趋于稳定或在有限范围内波动。

理想的控制系统应当具有稳定性,即使在存在扰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输出的稳定性。

稳定性分析是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一环。

五、反馈控制与前馈控制反馈控制是指通过对系统输出进行监测,并将测量结果与期望输出进行比较,再对控制器的输出进行调整,从而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前馈控制是指直接根据期望输出来调节控制器的输出,以抵消被控对象的影响,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

六、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超调量、调节时间、稳态误差等。

超调量反映了系统输出相对于期望输出的最大偏差;调节时间是系统输出从初始状态达到稳态的时间;稳态误差是系统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差异。

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描述

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描述
跟随误差
系统输出量跟随输入量变化时产生的误差。
3
准确性指标
如稳态误差、相对误差等,用于定量评价控制系 统的准确性。
快速性评价
01
02
03
04
上升时间
系统响应从0达到稳态值所需 的时间。
峰值时间
系统响应达到第一个峰值所需 的时间。
调节时间
系统响应从起始状态到达并保 持在稳态值附近所需的时间。
快速性指标
06 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流程
明确需求和目标
确定被控对象
明确需要控制的物理系统或过程,了 解其特性和要求。
明确控制目标
确定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如稳定性、 准确性、快速性等。
建立数学模型
选择建模方法
根据被控对象的特性和控制目标,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如 机理建模、系统辨识等。
构建数学模型
利用建模方法,构建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如传递函数、状 态空间方程等。
状态空间方程
包括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描述系统状态随时间 变化的规律。
状态空间法特点
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和非线性系统,能全面 反映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性能。
频率响应法
频率响应定义
系统在正弦信号作用下,输出与输入信号的幅值和相位随频率变 化的关系。
频率特性表示方法
包括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通常以极坐标图或对数坐标图表示。
05 常见控制策略及其特点
PID控制策略
比例控制(P)
根据误差的比例关系进行调节,快速减小误差。
积分控制(I)
消除静差,提高控制精度。
微分控制(D)
预测误差变化趋势,提前进行调节,改善系统动态性能。
最优控制策略
最优性
在给定约束条件下,使性能指标达到最优。

第1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第1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与RS232相比:速度快、传输距离远。
3.MODBUS总线

是MODICON公司为生产的PLC与外界通信而设计的一种通信协议。
(可通过24总线命令实现)

特点(3) : 1)应用广泛:凡具有RS232/485接口的MODBUS协议设备都可以使 用本产品实现与过程现场总线(PROFIBUS)的互连。
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Supervisory Computer Control, SCC)有两种不 同的结构形式:一种是SCC+模拟调节器,另一种是SCC+DDC控制系统。 1.SCC+模拟调节器 如图1-6(a)所示,在该系统中,计算机对工业对象的各个物理量进行巡 回检测,并按生产过程的数学模型计算出最佳给定值,送给模拟调节器。 检测元件获得的测量值与该给定值进行比较后,得到的偏差经模拟调节器 分析计算后输出至执行机构,从而实现控制生产过程的目的。 2.SCC+DDC控制系统 如图1-6(b)所示,该系统可看成是一种二级控制系统,SCC监督级的作 用是计算最佳给定值,送给DDC直接控制生产过程,它与DDC级计算机之 间通过接口进行信息交换。当DDC级计算出现故障时,可由SCC级计算代 替,因此,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2)应用简单:用户不必了解PROFIBUS和MODBUS技术细节以及复 杂编程,用户只需参考本手册及提供的应用实例,根据要求完成配置, 即可在短时间内实现连接通信。 3)透明通信:用户可以依照PROFIBUS通信数据区和MODBUS通信 数据区的映射关系,实现PROFIBUS到MODBUS之间的数据透明通 信。
(4) 通信网络为开放式互连网络,可极其方便地实现数据共享;
(5) 技术和标准实现了全开放,面向任何一个制造商和用户。
1.4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

1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
1.1.1 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控制系统案例

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1.1.1.1 控制系统案例 —人工控制恒温系统

人工控制过程

观测由测量元件(温度计)测出的恒温箱的 温度(被控制量)。

与要求的温度值(给定量)进行比较,得出 偏差的大小和方向。

按系统中传递信号的性质分

连续控制系统:系统中的各个参量的变化都是连续进行的系统。又可分为线 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线性系统:系统的动态特性可以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 非线性系统:系统的动态特性要求精确分析,应用非线性理论描述的系 统。

离散控制系统(数字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给定量、反馈量、偏差量都是 数字量,数值上不连续,时间上也是离散的。
1.1. 2 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闭环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也叫做闭环
控制系统。系统的输出端 和输入端之间存在反馈回
路,即输出量对控制作用
有直接影响。闭环的作用 就是应用反馈来减少偏差。
1.1. 2 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半闭环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反馈信号间接取自中间的 检测元件,这样的系统称为半闭环控 制系统。

校正元件:用以稳定控制系统,提高控制性能。
1.2 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

按输入量的特征分

恒值调节系统:给定量是恒定的控制系统。分析的重点在于克服扰动对输出 量的影响。

程序控制系统:当输入量为已知给定的时间函数时,称为程序控制系统。
随动系统:系统的给定量是时间的未知函数,即给定量的变化规律事先无法 确定,要求输出量能够准确、快速地复现给定量,这样的系统称为随动系统。

控制系统的基本方式

控制系统的基本方式

控制系统的基本方式一、控制系统的概述控制系统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对被控对象进行调节、监测和控制的系统。

它由输入信号、处理器、输出信号和反馈组成,可以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方式。

二、开环控制开环控制是指在没有反馈作用的情况下,通过输入信号来直接控制被控对象。

它具有简单、快速等优点,但缺乏稳定性和鲁棒性。

1. 常见的开环控制方式(1)脉冲宽度调制(PWM):通过改变脉冲宽度来调节被控对象;(2)频率调制(FM):通过改变频率来调节被控对象;(3)电压调节:通过改变电压大小来调节被控对象;(4)位置调节:通过改变位置来调节被控对象。

2. 开环控制的优缺点开环控制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实现容易;(2)响应速度快,适用于快速响应要求高的场合。

但是也存在以下缺点:(1)无法自动校正误差;(2)受到外部干扰影响大;(3)不具有稳定性和鲁棒性。

三、闭环控制闭环控制是指通过反馈作用,将被控对象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并对误差进行修正。

它具有稳定性和鲁棒性等优点,但响应速度相对较慢。

1. 常见的闭环控制方式(1)比例控制:根据误差大小进行比例调整;(2)积分控制:根据误差持续时间进行积分调整;(3)微分控制:根据误差变化率进行微分调整。

2. 闭环控制的优缺点闭环控制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自动校正误差;(2)受到外部干扰影响小;(3)具有稳定性和鲁棒性。

但也存在以下缺点:(1)响应速度相对较慢;(2)结构复杂,实现难度大。

四、混合控制混合控制是指将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结合起来使用。

通常采用开环快速响应、闭环精确调节的方式,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

1. 常见的混合控制方式(1)先开环后闭环控制:先使用开环控制进行快速响应,再采用闭环控制进行精确调节;(2)并联控制:同时采用开环和闭环控制,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

2. 混合控制的优缺点混合控制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实现容易;(2)响应速度快,精度高;(3)具有稳定性和鲁棒性。

控制系统概论

控制系统概论

控制系统概论控制系统概论引言:控制系统是指由各种元件组成的系统,用来控制某个过程或设备的运行。

它可以实现对过程或设备的监测、调整和优化,以达到预期目标。

本文将介绍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一、基本概念1. 控制对象:指被控制的过程或设备。

例如,温度、压力等物理量,机器人、电机等设备。

2. 控制器:指控制对象的运行状态,并通过输出信号来调整其运行状态以满足要求。

例如,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等。

3. 传感器:用来检测和测量被控对象的状态,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给控制器。

例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4. 执行机构:根据控制器输出信号来调整被控对象的状态。

例如,阀门、电机等。

二、分类根据被控对象不同,可以将控制系统分为以下几类:1. 过程控制系统:用于对一些物理量进行监测和调节,以保证生产过程中各参数处于正常范围内。

例如,在化工生产中对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进行控制。

2. 机器人控制系统:用于对机器人的运动和操作进行控制。

例如,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装配线。

3. 电力控制系统:用于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调节。

例如,变电站中的开关控制系统。

三、组成部分一个典型的控制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传感器:用来检测被控对象的状态,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给控制器。

2. 控制器:根据输入信号和预设值,计算出输出信号来调节被控对象的状态。

3. 执行机构:根据控制器输出信号来调整被控对象的状态。

4. 反馈回路:将被控对象的实际状态反馈给控制器,以便及时调整输出信号。

5. 供电系统:为各个部分提供所需能量。

四、工作原理1. 开环控制开环控制是指没有反馈回路的情况下对被控对象进行调节。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无法考虑到外界干扰和被控对象本身的变化,容易造成误差。

例如,在家庭热水器中,我们可以通过手动调节水龙头来控制水温,但是无法保证水温始终稳定。

2. 闭环控制闭环控制是指通过反馈回路来调节被控对象的状态。

控制系统基础知识入门

控制系统基础知识入门

控制系统基础知识入门控制系统是现代工程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

它涉及到对物理系统的监测、测量、分析以及控制。

掌握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应用现代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组成以及应用。

一、控制系统概述控制系统是指用来改变系统状态或行为的装置或设备。

它由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输入是指系统接收的信号,可以是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

处理是指对输入信号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到输出信号的过程。

输出是指控制系统产生的结果信号。

反馈是指将输出信号再次输入到系统中,进行比较和调整的过程。

控制系统根据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是指只根据输入信号来控制输出信号的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则是在开环的基础上引入反馈信号,通过比较输出信号和期望信号的差异来调整控制过程。

二、控制系统分类控制系统可以按照控制过程的特点进行分类。

常见的控制系统分类包括连续控制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线性控制系统和非线性控制系统、模拟控制系统和数字控制系统。

连续控制系统是指控制过程中输入和输出信号都是连续变化的,如温度调节、电压调节等。

离散控制系统则是指输入和输出信号是离散的,如数字电子设备中的开关控制。

线性控制系统是指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满足线性性质,而非线性控制系统则是指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不满足线性性质。

模拟控制系统是指使用模拟信号进行控制的系统,而数字控制系统是指使用数字信号进行控制的系统。

三、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系统由若干个基本的组成部分构成,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作动器等。

传感器是用来感知物理量或信号的装置,可以将感知到的信息转化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号。

执行器是用来执行控制系统指令的装置,将控制信号转化为机械动作或其他形式的输出。

控制器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根据输入信号、控制算法和反馈信号生成输出信号,指导执行器工作。

作动器是执行控制系统信号的装置,它将控制信号转化为相应的作用力或运动。

第1章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第1章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PIO:并行I/O接口
接口电路
SIO:串行I/O接口 中断控制器
DMA

操作设备:由显示器、键盘、指示灯等组成


系统软件:OS、编译诊断程序、监控程序
软件 应用软件:针对过程编写的控制、管理程序
包括输入、控制、输出及显示打印程序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1.2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4、检测元件及执行机构
在微机控制系统中,为了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首先必须对各种数据,如 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等进行采集。为此,必须通过检测元件,即 传感器,把非电量参数转换成电量。此外,为了控制生产过程,还必须有执 行机构。它们的作用就是控制各参数的流入量。
5、通用外部设备
主要为了扩大主机的功能而设置的,是实现微机和外界交换信息的功能的设备。 常规外部设备可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并根据控制系统的规 模和要求来配置。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1.1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
给定信号
微型计算机 微处理器
D\A转换器
执行机构
被控参数 被控对象
A\D转换器
1、控制过程 图1.3 计算机控制系统基本框图
从本质上看,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四 点: (1)实时数据采集:对被控参数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并且将采样 结果输入计算机; (2)实时决策:对输入的实时给定值与被控量的数值进行处理后, 按照预先规定的控制规律进行运算,则称为实时决策,或简称决策;
(3)保护重要数据的后备存贮体
Watchdog和掉电保护功能均要有能保存重要数据的存贮体支持, 后备存贮体容量不大,在系统掉电时数据不会丢失,故常采用 NOVRAM,EEPROM或常有后备电池的SRAM,为了保证可靠、安 全,系统存贮器工作期间,后备存贮体应处于上锁状态。

计算机控制系统:第1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计算机控制系统:第1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采样——将模拟信号抽样成离散模拟信号的过程。
量化——采用一组数码来逼近离散模拟信号的幅值,将其转
2021/1/10 换成数字信号。
7
1.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典型形式
1. 数据采集和监视系统
模拟量输入(AI)通道
计 算
数字量输入(DI)通道
生 产


CRT

打印机
操作
调节器
人员
图4 数据采集和监视系统
图9 过渡过程的4种情况
13
2 .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能控性和能观性从状态的控制能力和状态的测 辨能力两个方面揭示了控制系统的两个基本问题。
能控性
系统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驱动系统从某一状态到达指 定的状态。如果系统不能控,就不可能通过选择控制作 用,使系统状态从初始状态到达指定状态。
能观性
4. 分散型控制系统
管理 综合信息管理级 计算机
集中操作监控级
工程师 操作台
操作员 操作台
网间 联接器
监控 计算机
至其它局域网
局部网络 (LAN) 网间 联接器 通信联络
现场
分散过程控制级 控制站
PLC
智能 调节器
其它测 控装置
图7 DCS结构示意图
采用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和综合协调的设计
1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概 念、结构组成、特点、分类以及计算机控制 系统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2021/1/10
2
1.1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控制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来实现生产过程 自动控制的系统。
自动控制,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通过 控制器使生产过程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控制系统原理

控制系统原理

控制系统原理控制系统原理是现代自动化技术的基础,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军事等领域。

控制系统原理研究了系统的稳定性、鲁棒性、性能等方面的问题,并提供了设计、分析和优化控制系统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控制系统原理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模型和常见控制策略。

一、控制系统概述控制系统是由多个部件组成的系统,用于对受控对象进行监测和调节,以实现所需的性能指标。

控制系统通常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

传感器用于测量受控对象的状态,控制器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控制信号,最后由执行器对受控对象进行控制。

控制器可以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如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和微分控制等。

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描述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方程。

常见的控制系统模型包括传递函数模型、状态空间模型和频域模型。

传递函数模型是用传递函数表示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状态空间模型是用微分方程组表示系统的状态演化规律,频域模型是用频率响应函数表示系统的频率特性。

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提高系统的性能。

三、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稳定性是控制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表示系统在受到干扰或变动时是否能保持稳定的状态。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可通过极点分布、频率响应和系统函数等方法进行分析。

常见的稳定性准则有Nyquist准则和Bode准则等。

稳定性分析可以帮助设计者预测系统的动态响应,并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四、控制系统的鲁棒性鲁棒性是控制系统在存在参数扰动和模型不确定性时的稳定性和性能。

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分析可以通过灵敏度函数和小增益定理等方法进行。

鲁棒控制设计可以使系统对参数变化和扰动具有一定的容忍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五、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稳态误差、动态响应和抗干扰能力等。

稳态误差表示系统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偏差,动态响应表示系统在输入变化时的输出变化速度和稳定性,抗干扰能力表示系统在存在干扰时的输出稳定性。

控制系统概述

控制系统概述

4.1 控制系统概述
4.1.5 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思路
5.软件设计 控制系统的软件主要分两大类,即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包括 操作系统、诊断系统、开发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通常这些软件一般无须用 户设计,对用户来说,基本上了解其大致原理和使用方法即可。
4.1 控制系统概述
4.1.4 控制系统的设计
2.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实际工业生产中所应用的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类别多样,
应用范围和功能侧重点都存在差异。在进行机电一体化控制系 统的设计时,必须要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确保系统整体功能 性的发挥,并结合应用要求对具体的细节进行合理的调整。
4.1 控制系统概述
(2)考虑执行元件采用何种方式,是电动、气动还是液动,比较选项的优缺点,择优而选。 (3)考虑是否有特殊控制要求,如对于具有高可靠性、高精度和快速性要求的系统,应采 取相应的措施。 (4)考虑微机在整个控制系统中的作用,是设定计算、直接控制还是数据处理。 (5)应初步估算成本。通过整体方案考虑,最后画出系统组成的初步框图,附以说明,以 此作为下一步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4.1
控制系统概述
4.1 控制系统概述
4.1.1 控制系统的特征
机电一体化的控制系统可以在现代数字技术和机械技术的支 持下,通过控制设备对生产过程进行远程遥控。该系统主要有高效 化、智能化和自动化三大特征。
4.1 控制系统概述
4.1.1 控制系统的特征
1.高效化
2.智能化
3.自动化
高效化是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最基本的特征。
4.1.4 控制系统的设计
2.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1)
(2)
(3)
平稳性原则。 精确性原则。 快捷性原则。
4.1 控制系统概述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学习内容:(1)控制任务,被控制对象、输入量、输出量、扰动量。

(2)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及反馈的概念。

(3)控制系统的组成、基本环节及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被控制对象或对象──我们称这些需要控制的工作机器、装备为被控制对象或对象。

输出量(被控制量)──将表征这些机器装备工作状态需要加以控制的物理参量,称为被控制量(输出量)。

输入量(控制量)──将要求这些机器装备工作状态应保持的数值,或者说,为了保证对象的行为达到所要求的目标,而输入的量,称为输入量(控制量)扰动量──使输出量偏离所要求的目标,或者说妨碍达到目标,所作用的物理量称为扰动量。

控制的任务实际上就是形成控制作用的规律,使不管是否存在扰动,均能使被控制对象的输出量满足给定值的要求。

开环控制系统只有给定量影响输出量(被控制量),被控制量只能受控于控制量,而被控制量不能反过来影响控制量的控制系统称为开环控制。

开环控制系统可以用结构示意图表示,如图所示。

图开环控制结构图闭环控制系统为了实现闭环控制,必须对输出量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结果反馈到输入端与输入量相减得到偏差,再由偏差产生直接控制作用去消除偏差。

因此,整个控制系统形成一个闭合环路。

我们把输出量直接或间接地反馈到输入端,形成闭环,参与控制的系统,称作闭环控制系统。

由于系统是根据负反馈原理按偏差进行控制的,也叫作反馈控制系统或偏差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中各元件的作用和信号的流通情况,可用结构图表示。

图闭环系统结构图归纳一下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各自的特点如下:(1)开环控制系统中,只有输入量对输出量产生控制作用;从控制结构上来看,只有从输入端到输出端的信号传递通道(该通道称为前向通道),控制系统简单,实现容易。

闭环控制系统中除前向通道外,还必须有从输出端到输入端的信号传递通道,使输出信号也参与控制,该通道称为反馈通道。

闭环控制系统就是由前向通道和反馈通道组成的,控制系统结构复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协调控制系统(CCS)概述引言CCS是一种连续的调节系统(Continuious Control System),被控的变量是模拟量。

电站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电网负荷要求,要靠锅炉和汽轮发电机共同配合,由于两者特性有较大差异,所以为了既满足电网需求,又能使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协调锅炉和汽轮机之间的运行,所以需要一种负荷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

这种系统往往是将被控量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经调节器运算后输出控制信号,使被控量发生变化,最终使被控量等于或接近设定值,系统是一个闭合的回路。

所以又称其为闭环控制系统(Closed loop Control System)。

所以CCS术语有三种来源,但本质上并无很大区别。

狭义上讲,CCS只是指负荷协调控制系统,广义上讲,单元机组上所有的连续调节系统都属于CCS。

电厂生产过程采用自动化技术已有较长历史,相对于其它工业部门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而且仍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促使这种发展的主要因素有:(1)随着大容量、高参数汽轮发电机组的出现,要求监控的参数越来越多。

因此,自动控制系统已成为锅炉、汽轮发电机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对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以及对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电子技术的发展也为自动化提供了越来越完备的仪表和设备。

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微机分散控制系统(DCS)以其功能全面、组态灵活、安全可靠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火电厂的自动控制。

1 基础知识1.1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及术语被控对象――被控制的生产过程或设备,也称为调节对象或简称对象。

例如汽包水位控制系统中的汽包。

被控量――控制系统所要控制的参数,又称为被调量,例如汽包水位。

设定值――被控量所要达到或保持的数值。

例如汽包水位定值。

扰动量――破坏被控量与设定值相一致的一切作用,例如汽包水位控制系统中的蒸汽流量、给水量。

调节器――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控制装置或具有相似作用的软件。

例如P、PI、PID 调节器。

控制指令――或称调节指令。

一般是调节器的输出信号,也可是运行人员手动给出的控制信号,该信号被送往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接受控制指令、对被控对象施加作用的机构。

也称为执行元件、执行器。

例如,机械执行机构、电动执行机构、液压执行机构。

控制机构――其动作可以改变进入对象的质量或能量的装置,例如给水阀门、空气挡板。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实际生产过程中采用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设定值变化的规律来分,有恒值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和随动控制系统。

恒值控制系统是指设定值不随时间而变化。

例如电厂锅炉水位、汽温控制系统,属于这一类型(2)按系统的结构来分,有闭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和复合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亦称反馈控制系统,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控制系统。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被控量信号以反馈方式送入调节器的输入端,作为不断引起控制作用的依据,而控制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被控量与其设定值之间的偏差,因此,信号是沿控制系统的闭合回路传递的。

如果系统中不存在被被控量的反馈回路,“调节器” 只是根据直接或间接反映扰动输入的信号来控制,例如前馈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被称为开环系统。

开关量控制,例如阀门的开、关,挡板的开、关、电机的启、停,一般称为顺序控制,但也有一些电厂将这类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生产过程中,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常常配合使用,组成复合控制系统,例如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3)按控制系统闭环回路的数目来分,有单回路控制系统和多回路控制系统,例如机组负荷协调控制系统就是一种多回路控制系统。

(4)按系统特性分,有线性控制系统和非线性控制系统。

所有各种类型的控制系统中,最基本、也是目前热工生产过程中用得比较广泛的,是线性闭环、恒值控制系统。

1.3 自动调节器的典型动态特性在最基本的热工自动控制系统中,自动调节器和被控对象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闭合回路。

在这种系统中,调节器根据被控量Y 与设定值Z 的偏差信号e ,而使执行机构按一定的规律动作,从而引起控制机构位置m 的变化。

调节器的动态特性一般由三种典型调节作用组成,它们是比例、积分和微分作用,即P 、I 、D 作用。

即使DCS 应用于电厂以后,PID (规律)仍然是主要的控制器。

(1)比例作用(P 作用)比目前的调例作用的动态方程为m=ke ,K 称为比例系数,k1=δ 称为比例带。

比例作用的规律是,偏差e 愈大,控制机关位移量m 也愈大,偏差e 的变化速度越快,控制机关的移动速度也越快。

当采用P 作用调节器时,控制机关位置m 与被控量或相关变量的数值之间必然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在不同负荷时(即对应不同的控制机关位置),被控量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也不同,也就是说,调节过程结束时,被控量总是有偏差的。

合适确定比例带,一般总能使系统达到稳定,δ越大,对提高稳定性愈有利,但调节过程速度放慢,静态时被控量与设定值偏差也增大。

(2)积分作用(I 作用)积分作用的动态方程式为 ⎰⋅=dt e m ,从该式可以看出,如果被控量不等于给定值,即0≠e ,执行机构就不会停止动作,只有在 e =0,即偏差消失时,执行机构才停止动作,因此,调节过程结束时,被控量必定是无差的。

在调节过程中,积分作用也存在着不合理的一面,即如果参数整定不当,会使调节过程发生振荡。

(3)微分作用(D 作用)微分作用的动态方程式是 dt de m =,从上式可以看出,调节过程结束时,偏差e 不应再不会,dtde 必须等于零,所以控制机构位置不会有变化,这样就不能适应负荷的变化,因此,仅有微分作用是不能执行控制任务的。

但微分作用的特点是其控制作用与偏差的变化速度成正比。

在调节过程的开始阶段,被控量Y 虽然偏离设定值不大,但如果其变化速度较快,微分作用可以使执行机构产生一个较大的位移。

也就是说D 作用比P 、I 作用超前,它加强了控制作用,限制了偏差的进一步增大,所以微分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动态偏差。

(4)比例、积分、微分(PID )调节器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的动态方程式为⎪⎪⎭⎫ ⎝⎛++=⎰dt de T edt T e m d i 11δ δ称为比例带, Ti 称为积分时间常数,Td 称为微分时间常数。

这种调节器有比例、积分、微分作用的特点,因此,在采用这种调节器时,只要三个作用配合得当,就可以避免调节过程过分振荡,可得到无差的控制结果(积分作用),又能在调节过程中加强控制作用,减少动态偏差(微分作用)。

调节过程的品质应从三个方面来衡量,即稳定性,准确性(动态、静态偏差),以及快速性(调节时间)。

不能认为稳定性越高,调节品质就越好,在整定P 、I 、D 参数时,应从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三方面综合考虑。

1.4 主要热工对象特性对象特性可以用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来描述。

静态特性描述的是对象平衡时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而动态特性是描述对象动态变化过程中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

分析被控对象的动态、静态特性有利于设计性能优良的控制系统。

对象特性可以通过理论计算、试验方法获得。

后面各节在对系统进行分析时,将对某些对象的对象特性进行分析。

1.5 跟踪和无扰动切换自动调节系统通常可以有两种或多种运行方式,例如手动、自动方式;采用DCS 后,为了实现最优的控制性能和实现全程自动控制,对于同一个被控量,可能有多种控制方案。

当进行方式切换或方案切换时,应该是无扰动的。

为了实现无扰动切换,就必须采用跟踪技术。

关于系统的跟踪方法,可参见Ovation 说明。

1.6 提高CCS 可靠性及控制性能的措施(1)为了提高测量信号的可靠性,除了在计算机硬件上采取必要措施(如提高转换精度、采用抗干扰措施等)外,还用软件对测量进行处理。

例如(质量检查、双测量处理、三测量处理)(2)MRE ,切手动。

在出现影响投入自动的信号后,为了安全起见,应将系统强切到手动方式。

(3)PLW ,优先降。

当出现某些异常或特殊情况时,将不再采用正常的控制信号,而是自动地降低控制输出。

(4)PRA ,优先增。

与PLW 相似,但,是增加控制输出。

(5)BI ,闭锁增。

负荷协调控制系统中采用的一种功能。

当某一被调量,例如燃料量,跟不上燃料量需求指令的变化,且差距越来越大时,则闭锁机组负荷指令的增加。

详细描述请参见负荷协调控制系统一节。

(6)BD ,闭锁减。

与BI 相反。

(7)RU 、RD ,迫升/迫降。

负荷协调控制系统在出现异常时的一种升/降负荷的行为。

(8)RB ,快速减负荷。

在出现主要辅机跳闸时,负荷协调控制系统自动快速降低负荷。

(9)为了均衡负荷和实现无扰切换,对于多执行机构,采用平衡回路1.7 CCS 所涉及的主要过程控制系统(1)凝汽器热井水位控制(2)除氧器水位控制系统(3)除氧器压力控制(4)汽包水位控制(又称为给水控制)(5)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6)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7)燃料量控制系统(8)送风量控制(包含氧量控制)(9)引风量控制(炉膛负压控制)(10)二次风挡板控制(二次风箱与炉膛间的差压控制)(11)一次风母管压力控制(12)燃油控制(13)制粉系统控制:磨入口负压控制(-300~-500Pa)磨出口温度控制(100~105℃)(14)其它子系统:排汽装置水位控制系统凝水再循环控制系统高低加水位控制系统等(15) 在上述子系统的基础上,是机组负荷协调控制控制系统1.8 SAMA图CCS用SAMA图来描述控制策略。

以下是CCS SAMA图图例。

1.9 SAMA图中几个重要缩写及含义LWI 禁止减。

这时,无论是手动还是自动,都不能减小控制输出。

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如果继续减小控制输出会使控制性能进一步恶化的话,则应禁止减小控制输出。

RAI 禁止增。

与LWI相似,但,是不允许增加控制输出。

MRE 切手动。

ARE 切自动。

PLW 优先降,又称减超弛。

PRA 优先增,又称增超驰。

另外:在PID控制器有direct 或indirect之分,direct表示对PV-SP进行PID运算,indirect则表示对SP-PV进行运算,目的是实现负反馈。

2 测量信号的处理过程变量的测量与处理是构成闭环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自动调节系统具有较好的品质,就必须使测量信号具有一定准确性。

在热力设备运行过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测量的准确性,特别是由于测量元件、变送器或电路故障,可能会导致测量信号的失真甚至错误,进而使自动控制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对测量信号进行处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测量信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提高自动控制系统的品质创造必要条件。

对于某一过程变量,根据其在过程中的重要程度,可分别采取单测量、双测量或三测量处理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